叔喝酒中风喝出了中风,幸亏发现抢救及时。最近出院,他朋友送了几盒今幸人参皂苷说是补可以身子,可以吃吗?

爷爷的一盒今幸人参皂苷全被孩子抠出来了。这样还能保存多久?_百度知道
爷爷的一盒今幸人参皂苷全被孩子抠出来了。这样还能保存多久?
爷爷的一盒今幸人参皂苷全被孩子抠出来了。这样还能保存多久?今幸人参皂苷开封了保质期是多久?
我有更好的答案
装别的药瓶里贴上标签,最好是保健品类药瓶,带干燥剂的可以正常把这些都服用完
采纳率:3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脸上最近经常出很多疙瘩,朋友说是内分泌失调,就想问问今幸人参皂苷对内分泌失调有没有效果?_百度知道
脸上最近经常出很多疙瘩,朋友说是内分泌失调,就想问问今幸人参皂苷对内分泌失调有没有效果?
我有更好的答案
调理内分泌要清理肠道在补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的图书馆
中风病是在人体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多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发,以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喁斜,不语或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范围】   中风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I临床表现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相似,尤以颈内动脉系统的脑血管病为主。凡以急性起病,神昏或昏仆、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障碍、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血管病,不论是出血性的,还是缺血性的,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见。因暴怒则倾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原因。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病发。尤以酗酒诱发最烈。   3.劳欲过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即指人身阳气,若扰动太过,则亢奋不敛;或操劳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或纵欲伤精,水亏于下,火旺于上,肝阳亢奋均可发为本病。   4.气候变化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病常与气候骤变有关。入冬骤然变冷,寒邪入侵,可影响血脉循行,易致血瘀于脑脉而发病;或早春骤然转暖之时,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暗动,亦可导致本病发生。   5.积损正衰高年之体,阴气自半,气血亏虚,或见消渴等大病久病之后,元气耗伤,脏腑阴阳失调,若遇诱因则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发为本病。    二、病机   1.发病多呈急性发病,活动状态、安静或睡眠状态均可发病。发病后多病情变化迅速,在短期内病情发展至严重程度,亦有呈渐进性加重或阶段性加重。大部分病人发病前有情志相激、用力不当、烦劳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并有头晕、头痛、手足麻木 或无力、一过性言语不利等先兆症状。   2.病位病位在脑髓脉络,与心、肝、脾、肾有密切关系,可引起全身多脏腑器官的功能紊乱。   3.病性本病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标实不外乎风(肝风)、火(肝火、心火、痰火)、痰(风痰、湿痰、痰热、痰浊)、气(气逆)、血(血瘀);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以阴虚、气虚较多见,而肝肾阴虚为其根本。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虚实夹杂,或以本虚证候为主。   4.病势若初起时,仅见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蹇,而神志清醒,则清窍尚未被蒙塞,病情尚轻,经治疗可好转或痊愈;部分病人初起即有神昏,清窍不开,病情危笃,但经有效的治疗,仍有可能好转或痊愈;但若随病情自然进展,神昏日重,甚或合并呕血、便血、厥脱、高热、抽搐等变证、坏证,多难救治。   5.病机转化初起中经络者,正气虚而不甚,邪虽盛而病位浅,病情尚轻,经过辨证救治,邪热清、内风熄、痰浊化、瘀血祛、气逆平,半身不遂等诸证亦可痊愈,或好转进入恢复期或后遗症期。若平素体弱,正气虚衰,或邪气过盛,气血逆乱,堵塞神明出入之路,神明失司则转为中脏腑,病情加重。初起即现中脏腑,或由中经络进一步转化而来者,邪气炽盛,正气虚衰,病位较深,病情危重,若治之得法,仍有可能正气渐复,邪气渐衰,窍闭自开,而转入中经络证,进入恢复期或后遗症期;若治之不效,邪气愈盛,正气愈衰,终至正不胜邪,邪闭正脱,阴阳离决而死亡。恢复期邪虽衰,但正已伤,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故需长时间辨证治疗,使邪祛正复,而获痊愈;或邪祛而正难复,进入后遗症期。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仍未能完全恢复,遇有诱因,极易复中,复中次数越多,病机越复杂,治疗越难。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病名诊断   (1)主症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   (2)多急性起病。   (3)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有两个以上主症,结合年龄、诱因、先兆症状等的特点即可确定诊断。腰穿、颅脑CT、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2.病类诊断   (1)中络偏身麻木或一侧手足麻木,或有一侧肢体力弱,口舌喁斜,言语不利者。   (2)中经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而无神志昏蒙者。   (3)中腑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志恍惚或迷蒙者。   (4)中脏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口舌喁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言謇或不语。   临床多按有无神志昏蒙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证候辨证论治。   3.分期分级   (1)分期   ①急性期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者最长至1个月。   ②恢复期发病2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   ③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   (2)分级   ①轻度中络、中经。   ②中度中腑。   ③重度中脏。    二、鉴别诊断   1.痫病痫病患者虽起病急骤,突然昏仆倒地,但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自行苏醒,醒后如常人,且多伴有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四肢僵直,两手握拳,双目上视,小便失禁,而一般无半身不遂,口舌喁斜等症,发病者以儿童、青少年居多,且有多次相似发作的病史可寻,与中风病不难鉴别。但应注意的是少数中风先兆发作的患者,与痫病的发作表现相似,如年龄在40岁以上,首次发作者,应注意观察,并进行脑电图、头颅CT等必要的检查,以资鉴别。   2.厥病厥病患者也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需与中风病相鉴别。但厥病神昏时间短暂,同时常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不利表现。   3.痉病痉病是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病发中亦可伴有神昏,需与中风闭证相鉴别。痉病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而中风病多病起即有神昏,而后出现抽搐;痉病者抽搐时间长,中风病者抽搐时间短;痉病者无半身不遂、口舌喁斜等中风特有的症状。   4.中暑 中暑也有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者,但中暑者必是在高温高热环境下发病,先出现头昏,出汗多,乏力,呕恶,而后神昏,无半身不遂、口舌?斜等中风病的见证。   5.痿病痿病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但多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或四肢瘫为多见,或见有患肢肌肉萎缩,或见筋惕肉瞤,中风病的肢体瘫痪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多见;痿病者起病时无神昏,中风病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据此可鉴别。   6.口僻 口僻相当于西医所称的面神经麻痹,属周围性面瘫。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口眼喁斜,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口歪重的则口角流涎,咀嚼时食物滞留在患侧齿颊之间,患侧额纹消失,眼裂变小等,还可因面瘫口歪,说话时吐字不清,但无肢体偏瘫、半身麻木等症状。口僻可见于各年龄组,且青壮年多见,与中风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不同。口僻常因感受风寒等外邪引起,与中风病多因情志、饮食、劳累等原因有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期发病后2周至1个月为急性期;发病2周或1个月以上至半年以内为恢复期;发病半年以上为后遗症期。 ‘   2.辨轻重偏身或一侧手足麻木,或兼有一侧肢体力弱,或兼有口舌喁斜者为中络证;以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识昏蒙者为中经证,中络证、中经证病情均属轻度。以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者为中腑证,病情属中度。以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昏或昏愦者为中脏证,病情严重。   3.辨闭脱凡见神昏或恍惚,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拘紧属闭证。闭证而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舌质红降,脉弦滑数,属阳闭;闭证而见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舌质淡暗,脉滑缓,属阴闭。凡见昏愦,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撤遗尿,脉象虚弱无力或脉微欲绝,属脱证。   4.辨病性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若素有头痛、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体强痉拘急,属内风动越;若病后咯痰较多,或神昏而喉中痰鸣,舌苔厚腻,属痰浊壅盛;若面红目赤,口干口苦,甚或项强身热,燥扰不宁,大便秘结,小 便黄赤,则以邪热为主;若见肢体拘挛疼痛,痛处不移,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面色黧黑,多属血瘀。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若见肢体瘫软,手足肿胀,气短自汗多属气虚;若兼有畏寒肢冷,多为阳气衰微的表现;若心烦少寐,口干咽 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多属阴虚内热。     二、治疗原则   中风病乃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病。急性期标实症状比较突出,急则治标,故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热化痰、化痰通腑、化痰通络、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法。恢复期多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三、应急措施   中脏腑属痰热内闭清窍者,用清开灵注射液40~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或用安宫牛黄丸鼻饲,每次1~2丸,每6~8小时1次。中脏腑属痰湿蒙塞清窍者,以苏合香丸1~2丸鼻饲,每6~8小时1次。中腑腑属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证者,急以参附汤灌服,或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必要时需结合西医学手段积极抢救。     四、分证论治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证候 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喁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苔薄黄,脉弦有力。   证候分析 肝气不舒,郁久化火,阳化风动,风火上扰,上犯于脑,闭塞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出现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喁斜;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则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绛,苔薄黄,脉弦有力亦为肝火内炽之象。 治法平肝泻火,通络熄风。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首先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10~14天为1疗程。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夏枯草、栀子、黄芩、杜仲、桑寄生、僵蚕、川牛膝、甘草。证由阳亢化风,肝风内动,风火上扰而成,治急当平肝熄风,使风熄火降病情转稳。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生石决明镇肝潜阳助君药以平熄肝风,为臣药;栀子、黄芩、夏枯草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滋水涵木,僵蚕熄风通络,川牛膝引亢逆之血下行,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   ②加减头晕头痛重者,加菊花、桑叶;心烦易怒者,加丹皮、白芍;便干便秘者,加生大黄。   ③临证参考本证肝阳上亢,阳亢风动,治疗时除选用天麻、钩藤等平肝药外,重镇降逆之石决明不可少,亦可加入全蝎、地龙、僵蚕平肝熄风通络之品。风阳之邪上逆,血亦随气上冲,故当配合川牛膝以引血下行;黄芩、栀子、夏枯草以清肝泻火,有便干便秘必用生大黄、芒硝之类以通便,防止腑实之发生,由于风火相煽,加重病情,故清火亦十分重要,火降有利于熄风,只有火降风熄,病情才能转稳。根据病情调整其用量,急性期可每日1剂,分2次服。或每日2剂,分4次服。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 脏腑失调,气机失和,痰浊瘀血内生,借助肝风鼓动,则风痰瘀血上犯于脑,壅塞脑脉,故见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謇舌强或不语,偏身麻木;肝阳上扰则头晕目眩;瘀血内阻则舌质黯淡,亦可有瘀斑瘀点;痰浊内停则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i中静点,日1~2次。方用化痰通络饮。药用天麻、法半夏、茯苓、天竺黄、胆南星、丹参、香附、生大黄。   本证是由肝风动越,夹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而成。故当熄风、化痰、活血而疏通经络气血。方中天麻平肝熄风,半夏、茯苓、天竺黄、胆南星清化痰热,丹参活血化瘀,共为主药;辅以香附舒肝理气,调畅气机,行气活血,助脾化湿,大黄通腑泄热,以 防腑实形成而加重病情。   ②加减瘀血重,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者,加桃仁、红花、赤芍、鸡血藤以活血祛瘀通络;热象明显而见舌苔黄腻,烦躁不安者,加黄芩、栀子以清热泻火;头痛、眩晕者,加菊花、夏枯草以平肝泻火。   ③临证参考临证时应参考症、舌、脉,以分辨内风、痰浊、瘀血的轻重程度,决定平肝熄风、化痰通络、活血化瘀等药物的使用轻重。一般以化痰、活血为主。风痰互结,瘀血阻滞,日久易从阳化热,宜及时清热,以防热盛火炽,变生它证。故临证时用药不宜过于燥烈,以免助热生火。如病人为久病体虚者,又当佐以扶正之品。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甚至几日不解,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黯红或黯淡,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证候分析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浊内生,遇阳盛之体,痰郁化热,痰热互结,借风阳之鼓动,上犯于脑,或壅滞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故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痰热中阻,中焦气机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上见头晕目眩,下有腹胀便干便秘,甚则数日不解;痰浊内蕴则见咯痰或痰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均为痰热腑实之证。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1日1~2次。方用星蒌承气汤加减。药用生大黄、芒硝、瓜蒌、胆南星、丹参、天竺黄。   本证由于痰热互结,阳明腑实,风火痰热上扰而成,治当急下通腑,使痰热从大便而出。方中生大黄泻热通腑,荡涤肠胃,为君药;芒硝软坚通便,助君药急下通腑之功,为臣药;瓜蒌化痰通便,胆南星、天竺黄清热涤痰,丹参活血通络为佐药。   ②加减腑实明显者,痞、满、燥、实、坚俱者,可应用大承气汤以通腑;热象明显者,加栀子、黄芩;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黄、麦冬、玄参。   ③临证参考正确掌握和运用通下法是治疗本证的关键。一般以大便日2~3次为度。针对本证腑气不通而采用化痰通腑法,一可通畅腑气,祛瘀通络,敷布气血,使半 身不遂等症进一步好转;二可清除阻滞于胃肠的痰热积滞,以釜底抽薪,尽快地使火降风熄,气血逆乱得以纠正,达到防闭之目的;三可急下存阴,以防阴劫于内,阳脱于外。掌握通下时机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腑气不通即可使用本法治疗,不必等到痰热腑实已成,痞、满、燥、坚、实诸症悉备才用。舌苔黄腻、脉弦滑、便秘是本证的三大主要特征。芒硝、大黄剂量以10~159为宜,以大便通泻,涤除痰热积滞为度,不宜过量,待腑气得 通,改用其它治疗方法。    (4)气虚血瘀   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咣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证候分析 气虚不能鼓动血液运行,血滞脑脉而见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咣白,气短乏力,自汗出亦为气虚之象;脾气不足,运化失司则便溏,口流涎;心气不足则心悸;气虚水液运行不畅则可见手足肿胀,苔腻;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沉细、细缓或细弦亦为气虚之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炙黄芪、当归、红花、川芎、桃仁、赤芍、地龙。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鼓动血脉不利而成血瘀,故当大补元气治其本。方中重用黄芪补益元气为君药;当归养血和血,取血为气母之意’,助君药补益气血为臣药;红花、桃仁、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通络,赤芍性寒,亦可防诸药甘温太过而伤血,地龙搜剔经络之邪共为佐药。   ②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言语不利者,加远志、石菖蒲、郁金以祛痰利窍;心悸.喘息者,加桂枝、炙甘草;肢体麻木者,加木瓜、伸筋革、防己以舒筋 通络;肢体瘫软无力者,加续断、桑寄生、杜仲、牛膝;小便失禁者,加桑螵蛸、益智仁;血瘀重者,加莪术、水蛭等破血通络之品。   ③临证参考本证多见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根据气虚的程度决定黄芪的用量,一般用量在15一--459,重者可用至759。     (5)阴虚风动   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证候分析 肝肾阴虚,阴不制阳,内风旋动,上犯于脑,脑脉壅塞或血溢脉外而见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肾精不足,髓海不充则见眩晕耳鸣;水不济火,心火扰乱,则烦躁失眠;手足心热,舌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均为阴虚有热之象。 治法育阴潜阳。     方药运用 ’   ①常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药用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龟甲、白芍、玄参、天冬、菊花、天麻、钩藤、甘草。   方中重用牛膝引血下行,折其亢阳,并能补益肝肾,是为君药;代赭石、龙骨、牡蛎皆质重性降之品,功善降逆潜阳,镇熄肝风,与君药合用,则镇肝潜阳熄风作用更强,故为臣药;佐以龟甲、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养阴配阳,使阴能制阳而肝风平熄, 天麻、钩藤、菊花平肝熄风;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②加减夹有痰热者,加天竺黄、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心烦失眠者,加黄芩、栀子,以清心除烦,加夜交藤、珍珠母以镇心安神;头痛重者,加生石决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风。   ③临证参考风动之因在于阴液不足,故急当治其标,待标实一去即当扶正,滋阴敛阳,以固其本。还需注意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故临证时宜加麦芽、茵陈以顺应肝胆升发之性。因滋阴潜镇之品易碍胃气,故宜适当选用健脾养胃之品。   2.中脏腑   (1)风火上扰清窍   证候 神识恍惚、迷蒙,半身不遂,平时多有眩晕、麻木之症,肢体强痉拘急,颜面潮红,便于便秘,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滑大数。   证候分析 素有肝阳偏亢,肾阴不足,遇将息失宜则水不涵木,肝阳暴张,水不济火,心火暴亢,风火相煽,激气血上冲于脑,或壅塞脑脉,或使脑脉血溢于外,而见半身不遂等;风火上扰清窍,神明被扰则神识恍惚、迷蒙;肝风内动则见肢体强痉拘急;颜面潮红,便干便秘,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滑数大,均为一派心肝火旺之象。 治法清热熄风,开窍醒神。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1日1~2次。 方用羚羊角汤加减。药用羚羊角、龟甲、生地、丹皮、白芍、蝉衣、菊花、夏枯草、石决明、薄荷、川牛膝。   风火相煽,是本证的主要病机,故治当熄风降火以救其急,方中羚羊角为清肝熄风之要药,是为君药;配菊花、夏枯草、蝉衣、薄荷清热疏风凉肝,增强熄风降火之功,为臣药;生地、丹皮滋阴凉血以清热,龟甲、石决明、白芍育阴潜阳以熄风,川牛膝引血 下行,是为佐药。诸药清热熄风,使风降火熄,气血下归,清窍得开,病情转稳。   ②加减如有肢体拘急,牙关紧闭,两手握固,甚则抽搐者,可加全蝎、蜈蚣、僵蚕、地龙以熄风止痉;痰多者,可加竹沥、天竺黄、胆南星;舌质红绛,烦躁不宁则加水牛角、连翘心清心凉血降火;若便干便秘者,加生大黄、芒硝通腑泻热,釜底抽薪,急下存阴;若痰多而昏睡者,可加郁金、菖蒲以增强豁痰透窍之功;有嗜唾或昏睡者,可鼻饲或灌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辛凉透窍。   ③临证参考 本证重点病机为风火上扰,治宜大剂降火熄风,降火包括清肝火、泻心火、通腑泻热、导三焦火热从二便出等。同时必用凉血降逆之品如水牛角、羚羊角、丹皮、川牛膝、珍珠母之品。    (2)痰湿蒙塞清窍   证候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黯,痰涎壅盛,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证候分析素体阳虚,痰浊内蕴,遇情志相激等将息失宜,湿痰借风阳之上逆之势,上犯于脑,壅塞脑脉或使血溢脑脉之外,且痰浊蒙塞清窍,阻滞神明出入之道,故见神昏而半身不遂;湿痰为阴邪,易伤阳气,故见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黯;痰浊内   停则见痰涎壅盛;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均为痰浊内蕴之象。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苏合香丸灌服或鼻饲,每次1~2丸,1日3~4次。方用涤痰汤加减。药用石菖蒲、制半夏、陈皮、茯苓、远志、枳实、胆南星、竹茹、甘草。   方中石菖蒲辛苦而温,芳香而散,豁痰辟秽,开窍醒神为君药;半夏、陈皮、茯苓健脾燥湿化痰,助君药豁痰开窍之功,远志豁痰利窍,辅助君药共为臣药;枳实、胆南星、竹茹行气化痰清热,可防痰浊郁而化热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②加减寒象明显者,加肉桂以温阳化饮;兼有风象者,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   ③临证加减痰湿属阴邪,非温阳通达不能除之,治疗多选用辛开温化之品,但不可过用温燥及辛香走窜之品。如有化热倾向者,当佐以清泄之剂。本证属中风重证之候,必须密切注视病情变化,防阳衰气脱变生坏证。    (3)痰热内闭清窍   证候神昏或昏愦,半身不遂,起病急骤,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褐黄而干,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风火内炽,炼液为痰,夹痰热上犯于脑,或壅塞脑脉,或使血溢脑脉之外,而见半身不遂;痰热内闭清窍,阻塞神机出入之路,神匿而不出则神昏、昏愦;风火相煽则起病急骤;痰盛于内则鼻鼾痰鸣;痰热内扰则躁扰不宁,身热;肝风旋动则肢 体拘急,项强,频繁抽搐;风火痰热内阻,阳气不能外达则见手足厥冷;热灼血脉,迫血妄行则可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褐而干,脉弦数而滑,均为风火痰热内炽之象。   治法清热化痰,祛瘀开窍。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1中静脉滴注,每日2~3次。安宫牛黄丸I~2丸,6~8小时灌服或鼻饲1次。方用羚羊钩藤汤加减。药用羚羊角、钩藤、贝母、竹茹、天竺黄、石菖蒲、丹皮、远志、珍珠母、川I牛膝、甘草。   方中羚羊角凉肝清热熄风,钩藤平肝清热镇痉,为君药;珍珠母平肝潜阳,竹茹、川贝母、天竺黄清热涤痰,石菖蒲、远志豁痰开窍,川I牛膝引血下行,丹皮清肝凉血,且川牛膝、丹皮有活血祛瘀之功共为臣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②加减痰多者,加竹沥、胆南星;热甚者,加黄芩、栀子;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芒硝,肢体抽搐者,加全蝎、地龙、蜈蚣、僵蚕等熄风止痉之品。   ③临证参考本证以邪热、痰浊、瘀血等邪实为主,故祛邪为先。病情重者,多需采用综合措施积极抢救。病人窍闭神昏、口噤不开者,口服汤剂困难,则需静脉滴注、鼻饲、高位直肠点滴等多途径给药,进行救治。并密切病情变化,及时防止呕血、便血、喘脱、高热等坏证发生。    (4)元气败脱,神明散乱   证候 突然神昏或昏愦,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卷囊缩,目合口开,气息低微,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缓或沉微或脉微欲绝。   证候分析 本证多由中风病闭证转化而来,为邪实而正衰,五脏真阳之气耗竭,元气败脱而成,故可见冷汗淋漓,此为心气竭;目合口开此为脾气绝;舌卷囊缩此为肝气绝;气息低微此为肺气绝;二便自遗此为肾气绝;昏愦,肢软,手撒,脉微欲绝,亦为元气败脱之候。    治疗益气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静脉注射,15分钟1次,直至厥脱恢复。方以参附汤加减。药用人参、附子。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以固脱,通过人参补气,人体生机可望恢复;附子温肾壮阳,峻补命门之火。二药合用以奏益气回阳固脱之功,气、阳同救,药专效宏,作用迅速,使   生命垂危之候得以抢救,实为阳气欲脱之良方。宜频频灌服或鼻饲。   ②加减汗出不止者,加山萸肉、黄芪、龙骨、牡蛎以敛汗固脱;兼有瘀滞者,加丹参。   ③临证参考本证乃中风临终证候,当采用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抢救。 辨证论治中风方剂 1)风痰阻闭头面经络,症见口眼?斜,言语不利,口角流涎,甚或面部肌肉抽动,而表证不显者。牵正散加味;白附子10克 白僵蚕10克 全蝎10克各等分(并生用)用作汤剂,可加天麻、白蒺藜、蜈蚣、地龙、当归、荆芥、防风、菊花、钩藤等祛风止痉通络之品。上药研成粉末。每服3克,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2)正气不足,风邪初中经络而兼内热,症见手足重滞,舌强语涩,并有寒热头痛,肢体拘急,关节痠楚,脉浮苔白者。大秦艽汤;秦艽9克 甘草6克 川芎6克 白芍6克 细辛1.5克 川羌活3克 防风3克 黄芩3克 石膏6克 吴白芷3克 白术3克 生地3克 熟地3克 白茯苓3克 川独活6克 1.如遇天阴,加生姜以祛风温阳散寒; 2.心下痞,加枳实以行气消痞。 3.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生地; 4.若表证不明显,可酌减细辛、白芷、防风之类。 上药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煮至水开后15分钟,去滓温服。 3)阳气了虚弱,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症见口眼?斜,筋脉拘急,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并伴恶寒发热,冷痛麻木者。小续命汤;防风3.6克 桂枝2.4克 麻黄2.4克 人参2.4克 酒白芍2.4克 杏仁2.4克 川芎2.4克 防已2.4克 甘草2.4克 附子1.2克 生姜3片 红枣3克。 1.恍惚者,加茯神、远志化痰宁神也; 2.骨节烦痛而去附子,倍白芍。 3.热者,去附子,用白附子; 4.筋急语迟,脉弦者,倍人参,加薏苡仁、当归,去黄芩、白芍以避中寒; 5.烦躁、不大便,去附子、肉桂地,倍加白芍、竹沥; 6.日久大便不行、胸中不快,加枳壳、大黄; 7.语言謇涩,手足颤掉,加石菖蒲、竹沥; 8.口渴,加麦门冬、瓜蒌、天花粉; 9.身疼、发搐,加羌活; 10.烦渴、多惊,加犀角、羚羊角; 11.汗多,去麻黄; 12.舌燥,加石膏,去附、桂。 先用冷水浸20分钟,红枣捏烂,然后煎至水开后10分钟,每次服的药不限量,热服至稍稍出汗即可,不出汗的加服药量或煎另一付药再服。下一次服药同样热服至稍微出汗才见效。 禁忌:忌食生、冷、变质食物。 4)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头痛眩晕、耳鸣眼花、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或?僻不遂,舌红弦数。天麻钩藤饮;天麻9克(焗服) 钩藤12克(后下) 生石决明18克(先煎) 山栀子9克 黄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1.重证,加入羚羊角,则药力益著; 2.若进入后期血管硬化之症,加酌加槐花、海藻,盖现代研究称所含路丁有改变血管硬化之功。 3.阳亢化风,眩晕较甚,唇舌或肢体发麻者,除羚羊角外,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龙骨、磁石等以镇肝潜阳熄风; 4.肝火偏盛,头痛较剧,面红目赤,舌苔黄燥,脉弦数者,可酌加龙胆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龙胆泻肝丸以清肝泻火; 5.便秘,可加大黄、芒硝,或加服当归龙荟丸以泻肝通俯; 6.肝肾阴虚明显,可酌加女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乌等以滋养肝肾。 中风加减: 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 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 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 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 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 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 中风: 1. 加减头晕头痛重者,加菊花、桑叶; 2. 心烦易怒者,加丹皮、白芍; 3. 便干便秘者,加生大黄。先煎石决明至水开30分钟,下后八味药,再煎至水开后10分钟,再下钩藤煎至水开5-8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天麻分成三分,每次服一分,用热开水焗,服下时,天麻汁滓都服下,和煎汁一起服下。禁盐、豉 。 5)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之头晕头痛目眩、耳鸣目胀、面红烘热,心烦躁热、肢体重滞、肌肤麻木、?僻不遂,脉弦细有力。镇肝熄风汤;怀牛膝30克 生代赭石30克(轧细) 生龙骨15克(捣碎) 生牡蛎15克(捣碎) 生龟甲15克(捣碎) 生杭芍15克 生玄参15克 天冬5克 川楝子6克 生麦牙6克 茵陈6克 甘草4.5克 1.心中热者,加石膏30克;痰多者,加胆南星6克; 2.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24克、净萸肉15克; 3.大便不实者,去龟甲、代赭石,加赤石脂30克。 4.风阳亢盛 者,可加钩藤 、天麻、羚羊角; 5.肝火较盛,血压过高,头痛剧烈,眼目胀痛者,可加夏枯草、黄芩、钩藤; 6.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便通即止; 7.兼瘀血者,加桃仁、乳香、没药; 8.饮食停滞,胃口不开者,加鸡内金、山楂、神曲。 中风加减: 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 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 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 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 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 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 中风加减: 1.夹有痰热者,加天竺黄、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 2. 心烦失眠者,加黄芩、栀子,以清心除烦,加夜交藤、珍珠母以镇心安神; 3. 头痛重者,加生石决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风。上药先煎代赭石、龙骨、牡蛎、龟甲半小时,放入其它药再煎到水开后20分钟,分三次温服。禁盐、豉 6)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高热不退,心烦躁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手足抽搐、口眼?斜,半身不遂、舌红絳、脉弦数或弦细数。羚角钩藤汤;羚羊角4.5克(刨细丝,先30分钟) 霜桑叶6克 川贝12克(去心) 鲜生地15克 双钩藤9克(后下) 滁菊花9克(后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 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 7.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 8.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 中风加减: 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 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 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 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 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 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上药先煎羚羊角、竹茹半小时,放入其它药再煎到水开后10分钟,再放入双钩藤、滁菊花又再煎到水开后10分钟,分三次温服。禁盐、豉 。 7)气虚血瘀: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咣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120克 当归尾6克 赤芍4.5克 地龙3克 川芎3克 桃仁3克 红花3克  1.治疗中风偏瘫,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温肾散寒; 2.脾虚者,可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 3.痰多者,加法半夏、天竺黄以化痰; 4.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以开窍化痰; 5.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以祛风化痰通络; 6.偏瘫日久,疗效不显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 7.下肢痿软者,加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 8.头昏头痛者,加菊花、蔓荆子、石决明、代赭石以镇肝熄风。中风加减: 1. 如上肢偏废者,加桑枝、桂枝以通络; 2. 下肢软弱无力甚者,加川断、牛膝、桑寄生以补肾壮筋。 3. 如兼言语不利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通络。 4. 兼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南星、僵蚕、葛根、白芷以祛风化痰。 5. 兼肢体麻木者,加乌梢蛇、蜈蚣、桑枝以通经活络。 6. 如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以润肠通便。 7. 如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桑螵蛸、山萸肉以温肾固涩。 8. 如肢冷偏寒者,可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 9. 气短乏力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10. 痰多苔腻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 11. 若偏瘫日久,虽加重活血药而效果不显者,在扶正的基础上可加水蛭、虻虫、土鳖虫、乌梢蛇等虫类活血药以增强破瘀通络的作用。 12. 如患侧手足肿甚者,可加茯苓、泽泻、薏苡仁以淡渗利湿。中风: 1.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 2.言语不利者,加远志、石菖蒲、郁金以祛痰利窍; 3.心悸.喘息者,加桂枝、炙甘草; 4.肢体麻木者,加木瓜、伸筋草、防己以舒筋 通络; 5.肢体瘫软无力者,加续断、桑寄生、杜仲、牛膝; 6.小便失禁者,加桑螵蛸、益智仁; 7.血瘀重者,加莪术、水蛭等破血通络之品。 ③临证参考本证多见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根据气虚的程度决定黄芪的用量,一般用量在15--45g,重者可用至75g。上药切细,先用冷水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煎至水开后15分钟,加些酒,分三次温服。 8)阴虚风动: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30克 生代赭石30克(轧细) 生龙骨15克(捣碎) 生牡蛎15克(捣碎) 生龟甲15克(捣碎) 生杭芍15克 生玄参15克 天冬5克 川楝子6克 生麦牙6克 茵陈6克 甘草4.5克  1.心中热者,加石膏30克;痰多者,加胆南星6克; 2.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24克、净萸肉15克; 3.大便不实者,去龟甲、代赭石,加赤石脂30克。 4.风阳亢盛 者,可加钩藤 、天麻、羚羊角; 5.肝火较盛,血压过高,头痛剧烈,眼目胀痛者,可加夏枯草、黄芩、钩藤; 6.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便通即止; 7.兼瘀血者,加桃仁、乳香、没药; 8.饮食停滞,胃口不开者,加鸡内金、山楂、神曲。中风加减: 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 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 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 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 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 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 中风加减: 1.夹有痰热者,加天竺黄、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 2. 心烦失眠者,加黄芩、栀子,以清心除烦,加夜交藤、珍珠母以镇心安神; 3. 头痛重者,加生石决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风。上药先煎代赭石、龙骨、牡蛎、龟甲半小时,放入其它药再煎到水开后20分钟,分三次温服。禁盐、豉 。 9)肝肾亏损,筋骨失养证:偏废不仁,患侧筋骨痿软,足难任地,伴见眩晕耳鸣,虚烦失眠,面赤唇红,舌瘖不语,舌质红絳,苔少,脉弦细数。地黄饮子加减;肉桂1.5克 附子1.5克 肉苁蓉1.5克 白茯苓1.5克 熟地黄1.5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1.5克 远志1.5克 菖蒲1.5克 山茱萸1.5克 巴戟天1.5克 石斛1.5克 薄荷7片 1.若用于肾虚之痱证,减去石菖蒲、远志等宣通开窍之品; 2.喑痱以阴虚为主,而痰火盛者,减去温燥的附子、肉桂,酌加川贝、竹沥、胆星、天竺黄等以清化痰热; 3.兼有气虚者,适当加黄芪、人参以益气。中风加减: 1. 如舌质红,脉细数,阴虚内热者,可去附子、官桂,加蒸首乌、黄精、丹皮等以养阴清热。 2. 如偏废较重,可加牛膝,木瓜、地龙、蜈蚣、乌梢蛇、桑枝等通经活络, 3. 如舌质紫暗,脉涩等的瘀血现象者,可加丹参、鸡血藤、桃仁、土鳖虫等以活血祛瘀。 4. 如下肢痿软无力较重者,可加鹿筋、川断等强筋壮骨之品。 5. 如患侧僵硬拘挛,伴见头痛、眩晕、耳鸣、面赤、舌质红脉弦硬有力,证属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可改用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 10)若体质壮实,属寒痰凉血阻滞者,用小活络丹加减;炮川乌6克 炮草乌6克 地龙6克 炮天南星6克 乳香2.2克(粉)没药2.2克(粉)上药研成粗末,每服3克,酒糊为丸,空心,日午冷酒送下,荆芥汤下亦可。 中经络 ;在中经络的见证中,兼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肢体拘急等表证者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发热恶寒,肢体拘急,风痰阻闭头面经络,症见口眼?斜,言语不利,口角流涎,甚或面部肌肉抽动,而表证不显者 1牵正散;白附子10克 白僵蚕10克 全蝎10克各等分(并生用)作汤剂,可加天麻、白蒺藜、蜈蚣、地龙、当归、荆芥、防风、菊花、钩藤等祛风止痉通络之品,以增强疗效 正气不足,风邪初中经络而兼内热,症见手足重滞,?僻不遂,舌强语涩,并有寒热头痛,肢体拘急,关节痠楚,脉浮苔白2大秦艽汤;秦艽9克 甘草6克 川芎6克 白芍6克 细辛1.5克 川羌活3克 防风3克 黄芩3克 石膏6克 吴白芷3克  白术3克 生地3克 熟地3克 白茯苓3克 川独活6克 1.如遇天阴,加生姜以祛风温阳散寒; 2.心下痞,加枳实以行气消痞。 3.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生地; 4.若表证不明显,可酌减细辛、白芷、防风之类。 阳气了虚弱,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症见口眼?斜,筋脉拘急,半身不遂,语言謇涩,并伴恶寒发热,冷痛麻木者。 3小续命汤;防风3.6克 桂枝2.4克 麻黄2.4克 人参2.4克 酒白芍2.4克 杏仁2.4克 川芎2.4克 防已2.4克 甘草2.4克 附子1.2克 生姜3片 红枣3克 1.恍惚者,加茯神、远志化痰宁神也; 2.骨节烦痛而去附子,倍白芍。 3.热者,去附子,用白附子; 4.筋急语迟,脉弦者,倍人参,加薏苡仁、当归,去黄芩、白芍以避中寒; 5.烦躁、不大便,去附子、肉桂地,倍加白芍、竹沥; 6.日久大便不行、胸中不快,加枳壳、大黄; 7.语言謇涩,手足颤掉,加石菖蒲、竹沥; 8.口渴,加麦门冬、瓜蒌、天花粉; 9.身疼、发搐,加羌活; 10.烦渴、多惊,加犀角、羚羊角; 11.汗多,去麻黄; 12.舌燥,加石膏,去附、桂。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红烘热。腰膝痠软,少寐多梦,心悸虚烦。口眼?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红苔腻,脉弦细数或见弦滑。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头痛眩晕、耳鸣眼花、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或?僻不遂,舌红弦数。 4天麻钩藤饮;天麻9克(焗服) 钩藤12克(后下) 生石决明18克(先煎) 山栀子9克 黄芩9克 川牛膝12克  杜仲9克 益母草9克 桑寄生9克 夜交藤9克 朱茯神9克 1.重证,加入羚羊角,则药力益著; 2.若进入后期血管硬化之症,加酌加槐花、海藻,盖现代研究称所含路丁有改变血管硬化之功。 3.阳亢化风,眩晕较甚,唇舌或肢体发麻者,除羚羊角外,可酌加代赭石、牡蛎、龙骨、磁石等以镇肝潜阳熄风; 4.肝火偏盛,头痛较剧,面红目赤,舌苔黄燥,脉弦数者,可酌加龙胆草、夏枯草、丹皮,或加服龙胆泻肝丸以清肝泻火; 5.便秘,可加大黄、芒硝,或加服当归龙荟丸以泻肝通俯; 6.肝肾阴虚明显,可酌加女贞子、枸杞子、白芍、生地、何首乌等以滋养肝肾。 中风加减: 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 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 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 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 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 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 中风: 1. 加减头晕头痛重者,加菊花、桑叶; 2. 心烦易怒者,加丹皮、白芍; 3. 便干便秘者,加生大黄。 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之头晕头痛目眩、耳鸣目胀、面红烘热,心烦躁热、肢体重滞、肌肤麻木、脉弦细有力。 5镇肝熄风汤;怀牛膝30克 生代赭石30克(轧细) 生龙骨15克(捣碎) 生牡蛎15克(捣碎) 生龟甲15克(捣碎)  生杭芍15克 生玄参15克 天冬5克 川楝子6克 生麦牙6克 茵陈6克 甘草4.5克 1.心中热者,加石膏30克;痰多者,加胆南星6克; 2.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24克、净萸肉15克; 3.大便不实者,去龟甲、代赭石,加赤石脂30克。 4.风阳亢盛 者,可加钩藤 、天麻、羚羊角; 5.肝火较盛,血压过高,头痛剧烈,眼目胀痛者,可加夏枯草、黄芩、钩藤; 6.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便通即止; 7.兼瘀血者,加桃仁、乳香、没药; 8.饮食停滞,胃口不开者,加鸡内金、山楂、神曲。中风加减: 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 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 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 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 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 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 中风加减: 1.夹有痰热者,加天竺黄、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 2. 心烦失眠者,加黄芩、栀子,以清心除烦,加夜交藤、珍珠母以镇心安神; 3. 头痛重者,加生石决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风。 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高热不退,心烦躁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手足抽搐口眼?斜,半身不遂、舌红絳、脉弦数或弦细数6羚角钩藤汤;羚羊角4.5克(刨细丝,先30分钟) 霜桑叶6克 川贝12克(去心) 鲜生地15克 双钩藤9克(后下)  滁菊花9克(后下) 茯神木9克 生白芍9克 生甘草2.4克 淡竹茹15克(先煎) 1.气分热盛而见壮热汗多、渴欲冷饮者,加石膏、知母等以清气分之热; 2.营血分热盛而见肌肤发斑、舌质红或降者,加水牛角、丹皮、紫草等以清营凉血; 3.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4.兼邪闭心包、神志昏迷者,加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凉开止痉; 5.抽搐不易止息者,加全蝎、僵蚕、蜈蚣等以熄风止痉; . 7.高热不退,津伤较甚者,加玄参、天冬、麦冬等以滋补津液。 8.若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珍珠母替代,但用量宜大。中风加减: 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 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 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 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 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 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黯淡,苔薄白或白腻, 7化痰通络饮;法半夏(10g)、橘红(10g)、枳壳(10g)、川芎(10g)、红花(10g)、远志(10g)、石菖蒲(10g) 茯神(15g)、党参(15g)、丹参(15g)、炙甘草(10g)。加减: 1. 瘀血重,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者,加桃仁、红花、赤芍、鸡血藤以活血祛瘀通络; 2. 热象明显而见舌苔黄腻,烦躁不安者,加黄芩、栀子以清热泻火; 3. 头痛、眩晕者,加菊花、夏枯草以平肝泻火。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甚至几日不解,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黯红或黯淡,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8星蒌承气汤加减;生大黄、芒硝、瓜蒌、胆南星、丹参、天竺黄加减: 1. 腑实明显者,痞、满、燥、实、坚俱者,可应用大承气汤以通腑; 2. 热象明显者,加栀子、黄芩; 3. 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黄、麦冬、玄参。 气虚血瘀: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咣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9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120克 当归尾6克 赤芍4.5克 地龙3克 川芎3克 桃仁3克 红花3克 1.治疗中风偏瘫,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温肾散寒; 2.脾虚者,可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 3.痰多者,加法半夏、天竺黄以化痰; 4.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以开窍化痰; 5.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以祛风化痰通络; 6.偏瘫日久,疗效不显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 7.下肢痿软者,加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 8.头昏头痛者,加菊花、蔓荆子、石决明、代赭石以镇肝熄风。中风加减: 1. 如上肢偏废者,加桑枝、桂枝以通络; 2. 下肢软弱无力甚者,加川断、牛膝、桑寄生以补肾壮筋。 3. 如兼言语不利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通络。 4. 兼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南星、僵蚕、葛根、白芷以祛风化痰。 5. 兼肢体麻木者,加乌梢蛇、蜈蚣、桑枝以通经活络。 6. 如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以润肠通便。 7. 如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桑螵蛸、山萸肉以温肾固涩。 8. 如肢冷偏寒者,可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 9. 气短乏力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10. 痰多苔腻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 11. 若偏瘫日久,虽加重活血药而效果不显者,在扶正的基础上可加水蛭、虻虫、土鳖虫、乌梢蛇等虫类活血药以增强破瘀通络的作用。 12. 如患侧手足肿甚者,可加茯苓、泽泻、薏苡仁以淡渗利湿。中风: 1.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 2.言语不利者,加远志、石菖蒲、郁金以祛痰利窍; 3.心悸.喘息者,加桂枝、炙甘草; 4.肢体麻木者,加木瓜、伸筋草、防己以舒筋 通络; 5.肢体瘫软无力者,加续断、桑寄生、杜仲、牛膝; 6.小便失禁者,加桑螵蛸、益智仁; 7.血瘀重者,加莪术、水蛭等破血通络之品。 阴虚风动:证候 半身不遂,口舌喁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10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30克 生代赭石30克(轧细) 生龙骨15克(捣碎) 生牡蛎15克生龟甲15克(捣碎)  生杭芍15克 生玄参15克 天冬5克 川楝子6克 生麦牙6克 茵陈6克 甘草4.5克  1.心中热者,加石膏30克;痰多者,加胆南星6克; 2.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24克、净萸肉15克; 3.大便不实者,去龟甲、代赭石,加赤石脂30克。 4.风阳亢盛 者,可加钩藤 、天麻、羚羊角; 5.肝火较盛,血压过高,头痛剧烈,眼目胀痛者,可加夏枯草、黄芩、钩藤; 6.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便通即止; 7.兼瘀血者,加桃仁、乳香、没药; 8.饮食停滞,胃口不开者,加鸡内金、山楂、神曲。中风加减: 1. 若头痛头胀、目眩较重,属阳过甚者,可加石决明、白蒺藜、夏枯草等以平熄风阳。 2. 若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属阴虚较甚者,可酌加熟地、首乌、女贞子、杞子、山茱萸等以滋养肝肾。 3. 若见面红目赤,口苦烦躁,苔黄,脉弦数属肝火偏盛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肝化痰。 4. 若面肌、四肢抽搐较重,属肝风内动者,可加蜈蚣、僵蚕以熄风止痉。 5. 若舌强、言语謇 涩属痰阻清窍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化痰开窍。 6. 若失眠多梦,心中烦热属肝火扰心者,可加栀子、黄芩、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清热安神。 中风加减: 1.夹有痰热者,加天竺黄、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 2. 心烦失眠者,加黄芩、栀子,以清心除烦,加夜交藤、珍珠母以镇心安神; 3. 头痛重者,加生石决明、夏枯草以清肝熄风。 中脏腑 (此证是危急重证,轻者可救,重者会死亡。应住院治疗。) A闭证 1痰热腑实------ 11桃仁承气汤;桃仁(去皮、尖)9克 大黄12克(炒)甘草6克 肉桂3克     2 痰火瘀闭------ 12羚角钩藤汤:羚角片先煎(4.5g)双钩藤后入(9g)霜桑叶(6g)滁菊花(9g)鲜生地(15g) 生白芍(9g),川贝母去心(12g) ,淡竹茹鲜刮,与羚羊角先煎代水,(15g), 茯神木(9g),生甘草(3g)。      (另可用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亦可用醒脏静或清开灵注射液)           3痰浊瘀闭------ 13涤痰汤;(方药:法半夏10 g广陈皮6 g云茯苓10 g鲜竹茹10 g石菖蒲6 g天竺黄10 g生牛十蛎18 g,地龙10 g, 川杜仲12 g,杜红花5 g,江枳壳10 g,生甘草3 g。)(另可用苏合香丸)     B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组成:炮附子(9克) 人参(12克))合生脉散或注射液 恢复期 半身不遂:一侧肢体或左或右偏废不用者气虚血瘀,脉络痹阻证:患肢痿软无力,纵缓不收,面色萎黄,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或见肢体麻木,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 14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芪120克 当归尾6克 赤芍4.5克 地龙3克 川芎3克 桃仁3克 红花3克 1.治疗中风偏瘫,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温肾散寒; 2.脾虚者,可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 3.痰多者,加法半夏、天竺黄以化痰; 4.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以开窍化痰; 5.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以祛风化痰通络; 6.偏瘫日久,疗效不显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 7.下肢痿软者,加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 8.头昏头痛者,加菊花、蔓荆子、石决明、代赭石以镇肝熄风。中风加减: 1. 如上肢偏废者,加桑枝、桂枝以通络; 2. 下肢软弱无力甚者,加川断、牛膝、桑寄生以补肾壮筋。 3. 如兼言语不利者,可加石菖蒲、远志以通络。 4. 兼口眼?斜者,加白附子、南星、僵蚕、葛根、白芷以祛风化痰。 5. 兼肢体麻木者,加乌梢蛇、蜈蚣、桑枝以通经活络。 6. 如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以润肠通便。 7. 如小便失禁者,加益智仁、桑螵蛸、山萸肉以温肾固涩。 8. 如肢冷偏寒者,可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 9. 气短乏力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10. 痰多苔腻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 11. 若偏瘫日久,虽加重活血药而效果不显者,在扶正的基础上可加水蛭、虻虫、土鳖虫、乌梢蛇等虫类活血药 12. 如患侧手足肿甚者,可加茯苓、泽泻、薏苡仁以淡渗利湿。 中风: 1.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 2.言语不利者,加远志、石菖蒲、郁金以祛痰利窍; 3.心悸.喘息者,加桂枝、炙甘草; 4.肢体麻木者,加木瓜、伸筋草、防己以舒筋 通络; 5.肢体瘫软无力者,加续断、桑寄生、杜仲、牛膝; 6.小便失禁者,加桑螵蛸、益智仁; 7.血瘀重者,加莪术、水蛭等破血通络之品。 8.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根据气虚的程度决定黄芪的用量,一般用量在15--45g,重者可用至75g。 除偏瘫不遂外,如兼见舌强语謇,痰涎壅盛,四肢浮肿,患侧为重,静卧嗜睡,舌体大,舌质淡暗,舌苔滑数。 15涤痰汤加减;姜南星7.5克 半夏7.5克 枳实6克 茯苓6克 橘红4.5克 木瓜5克 桑枝10克 薏苡仁5克 防已5克  全蝎5克 白附子5克 石菖蒲3克 人参3克(包) 竹茹2克 甘草2克 1.若见高热烦燥,神昏谵语,舌质红降者,为痰郁化热,内陷心包,可加黄连、天竺黄,以清热化痰; 2.若舌质紫暗,为内有瘀血,可酌加丹参、桃仁、丹皮等,以活血化瘀通络。 若体质壮实,属寒痰凉血阻滞者, 16小活络丹加减;炮川乌6克 炮草乌6克 地龙6克 炮天南星6克 乳香2.2克(粉)没药2.2克(粉) 肝肾亏损,筋骨失养证:偏废不仁,患侧筋骨痿软,足难任地,伴见眩晕耳鸣,虚烦失眠,面赤唇红,舌瘖不语, 17地黄饮子加减;肉桂1.5克 附子1.5克 肉苁蓉1.5克 白茯苓1.5克 熟地黄1.5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1.5克 远志1.5克 菖蒲1.5克 山茱萸1.5克 巴戟天1.5克 石斛1.5克 薄荷7片 1.若用于肾虚之痱证,减去石菖蒲、远志等宣通开窍之品; 2.喑痱以阴虚为主,而痰火盛者,减去温燥的附子、肉桂,酌加川贝、竹沥、胆星、天竺黄等以清化痰热; 3.兼有气虚者,适当加黄芪、人参以益气。 中风加减: 1. 如舌质红,脉细数,阴虚内热者,可去附子、官桂,加蒸首乌、黄精、丹皮等以养阴清热。 2. 如偏废较重,可加牛膝,木瓜、地龙、蜈蚣、乌梢蛇、桑枝等通经活络, 3. 如舌质紫暗,脉涩等的瘀血现象者,可加丹参、鸡血藤、桃仁、土鳖虫等以活血祛瘀。 4. 如下肢痿软无力较重者,可加鹿筋、川断等强筋壮骨之品。 5. 如患侧僵硬拘挛,伴见头痛、眩晕、耳鸣、面赤、舌质红脉弦硬有力,证属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可改用镇肝熄风汤, 或天麻钩藤饮加减。 18虎潜丸加减;盐知母9克 盐黄柏9克 酒熟地9克 炙龟板12克 猪脊髓一条 干姜1.5片 陈皮4.5克 锁阳4.5克 虎胫骨4.5克(可用豹骨代) 牛膝6克 当归6克 白芍6克 1.若虚火上炎,扰及心神,烦躁不安者,少加金箔一片以镇心安神; 2.虚火较甚,骨蒸盗汗者,可去温燥之干姜,熟地改作生地以增清热之力; 3.面色萎黄,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者,加黄芪、党参、当归等以补养气血; 4.若久病阴损及阳,怕附子、肉桂等补肾助阳。 方中虎骨可以用狗骨或豹骨代替。 中风加减: 1. 如舌质红,脉细数,阴虚内热者,可去附子、官桂,加蒸首乌、黄精、丹皮等以养阴清热。 2. 如偏废较重,可加牛膝,木瓜、地龙、蜈蚣、乌梢蛇、桑枝等通经活络, 3. 如舌质紫暗,脉涩等的瘀血现象者,可加丹参、鸡血藤、桃仁、土鳖虫等以活血祛瘀。 4. 如下肢痿软无力较重者,可加鹿筋、川断等强筋壮骨之品。 5. 如患侧僵硬拘挛,伴见头痛、眩晕、耳鸣、面赤、舌质红脉弦硬有力,证属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可改用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加减。 言语不利:因舌体强硬或痿软而运动不灵,轻者言语不利,重者可致失语风痰阻络证:舌体短胖,强硬不灵,言语謇涩,口角流涎,伴有肢体麻木,肌肤不仁,脉象弦滑,舌苔粘腻。 19解语丹加减;羌活1.5克 防风3克 附子3克 羚羊角3克(另包) 酸枣仁3克 天麻3克 肉桂2.4克 炙甘草1.5克 竹沥15克(后下) 生姜汁6克(后下) 20二陈汤加减;半夏6克 陈皮3克 茯苓9克 炙甘草2.4克 竹沥15克 姜汁6克 石菖蒲5克 生姜6克 红枣2枚  1.风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风痰加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 9.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化痰; 10.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 11.气痰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 12.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13.苔腻,痰湿盛,加川朴燥湿化痰。 14.痰多气逆,加杏仁、紫菀、旋覆花化痰肃肺降逆。 15.如以寒痰凝滞为主,则重用白芥子,酌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助温化寒痰。 肾虚精亏证:舌体瘦小,痿软不用,甚或音喑失语,胖见腰膝酸软,足痿不任履地,心悸气短,舌淡红苔少,脉象细弱。21地黄饮子加减;肉苁蓉1.5克 桔梗1.5克 木蝴蝶1.5克 石菖蒲1.5克 郁金1.5克 地龙1.5克 白茯苓1.5克 熟地黄1.5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1.5克 远志1.5克 菖蒲1.5克 山茱萸1.5克 巴戟天1.5克 石斛1.5克 薄荷7片 1.若用于肾虚之痱证,减去石菖蒲、远志等宣通开窍之品; 2.喑痱以阴虚为主,而痰火盛者,减去温燥的附子、肉桂,酌加川贝、竹沥、胆星、天竺黄等以清化痰热; 3.兼有气虚者,适当加黄芪、人参以益气。 口眼歪斜证:本症多与半身不遂等后遗症同时并见,多由风痰、凉血阻于络脉所致。 22牵正散加减;白附子10克 白僵蚕10克 全蝎10克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蜈蚣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川芎10克 各等分(并生用 1.本方用作汤剂,可酌加天麻、白蒺藜、蜈蚣、地龙等祛风止痉通络之品,以增强疗效。 2.若口眼瞤动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肝熄风。 五、其它治疗   1.中成药   (1)神昏   ①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40~80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 500ml静点,每日1~2次;或醒脑静注射液(锡药牌,江苏无锡中药厂),10~20ml加入葡萄糖250~500ml中静点,每日1次。或安宫牛黄丸(李时珍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或局方至宝丹(京药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鼻饲。适用于中风病阳闭证。   ②苏合香丸(李时珍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鼻饲。适用于中风病阳闭证。   (2)痰多   竹沥水(鹿迪牌,江西鹿迪制药有限公司):每次lO--lOOml,每日2~3次,口服。   (3)腑实   新清宁片(合欢牌,中国中医研究院实验药厂):每次3~5片,口服。   (4)高血压   牛黄清心丸(李时珍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1日2次。   (5)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语謇、口歪。   ①属血瘀证者   血栓心脉宁胶囊(圣喜牌,吉林敦化华康制药厂):每次4粒,1日3次。   复方丹参注射液(999牌,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20~40ml加入葡萄糖250~500ml中静点,1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   云南灯盏花注射液(金殿牌,云南生物制药厂):6~12ml加入葡萄糖500ml中静点,每日1次。   脉络宁注射液(桂冠牌,南京金陵制药厂):lO--一20ml加入葡萄糖250~500ml中静点,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   ②属痰热证者   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40~80ml加入葡萄糖250~500ml静点,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   ③属气虚血瘀证者   消栓再造丸(旭日牌,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每次1丸,1日2次。   2.针灸   (1)神昏属闭证可针人中,或十宣放血;属脱证可灸关元、气海、神阙20分钟。   (2)半身不遂上肢:针肩髑、曲池、外关、合谷等;下肢:针环跳、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等。亦可针头部运动区的相应部位。 ‘   (3)言语謇涩或不语针刺廉泉、哑门等。   (4)口歪针刺迎香。   3.推拿   推拿适用于中风急性期或恢复期的半身不遂,尤其是半身不遂的重证。其手法为推、攘、按、捻、搓、拿、擦。取穴有风池、肩井、天宗、肩偶、曲池、手三里、合谷、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以患侧颜面、背、四肢为重点。   4.外治法   (1)九藤饮加减鸡血藤15g,络石藤lOg,海风藤lOg,石南藤lOg,三棱6g,莪术lOg,防己lOg,透骨草159,桑枝309,草红花lOg,煎汤外洗患肢,每日1---2次。   (2)复元通络液川乌lOg,当归lOg,川芎lOg,桑枝309,用水浸30分钟,煎煮40分钟,将患肢浸泡药液中外洗,每日1~2次。   (3)手足挛缩外洗方槐枝、柳枝、楮枝、茄枝、白艾各50g,水煎,浸泡手足至腕踝以上,每次10---20分钟,每日10次。并应避风寒。   5.功能锻炼   (1)肢体训练急性期即应把病人的肢体置于功能位,并定期翻身,做被动运动。随着恢复,应循序渐进地进行综合训练。   (2)语言训练应当鼓励病人讲话.按照语言发育的顺序依次耐心地练习,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3)唇角流涎者,应每日坚持鼓腮、示齿等动作,并自我或由他人按摩患侧面颊。 (一)口眼喁邪,可选用下例方法治疗。 1.蓖麻子(去壳)30克或加冰片l克,研膏敷于患侧面部,冬天加干姜,附子各3克。 2.鳝鱼血入麝香少许外涂患侧,单纯鳝鱼血外涂亦可。 (二)中脏腑可配合针灸进行急救,常用穴位如下: 1。闭证:人中、十二井、中冲为主穴.阴闭加丰隆、足三里;阳闭加太冲、劳宫。    牙关紧闭加颊车,合谷,言语不利加哑门、廉泉、通里。 针法。用毫针泻法或点刺出血。 2.脱证.急用大艾柱灸百会、关元,神阙(隔盐灸). 中风后遗症针灸治疗亦有较好疗效,可参考有关书籍。   【转归与预后】   中风病患者的转归与预后取于其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以及诊疗的正确及时与否、调养是否得当等。   一般中经络者,病邪较轻,正气未衰,病位浅,病情轻,若及时治疗,调理适宜,一般可以康复;但也有部分患者,邪恋经脉,难以速去,日久耗伤正气,则半身不遂,舌强言謇,留有残疾;还有部分患者,或素患多种疾病,新病与痼疾相结合,治疗难以周全,或因年老体衰,本虚邪实,或因病后治疗调养失宜,致使病邪深入而转为中脏腑,病情加重,此时若治疗得当,或许尚有转机,如因邪盛正衰,正不胜邪,终难救治。   中脏腑者,病邪盛,病位深,病情重,如果救治得宜,可使邪去而清窍得开,转为中经络证,病体逐渐康复。如邪盛正伤,虽经抢救,终因正气已伤,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诸证难以完全消除,遗留残疾,甚则病邪猖獗,正气大伤,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衰微,阴阳离绝,病情危笃,难以治疗。若出现呃逆、呕吐、便血、喘促、抽搐等坏证、变证,多为邪实而正脱,乃死亡之兆。   【护理与调摄】   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中脏腑者头部可稍高,且尽量少活动;痰涎壅盛,频繁呕吐者,使其取侧卧位,并可拍患者后背,帮助排痰,必要时吸痰;伴有抽搐者,宜加床栏,以防其坠床,以咬牙垫防舌咬伤,床单宜平整。需密切观察病情,重点观察神志、瞳神、气息、脉象、血压等情况。昏迷者宜记24小时出入量;若体温超过39℃可用物理法降温,并警惕抽搐、呃逆、呕血及厥脱等变证的发生,做好抢救准备。对昏迷3天以上,病情稳定者,可鼻饲混合奶、蔬菜汁等保证一定的营养供给。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I口I 腔、皮肤、会阴、眼部等感染。   神志清醒的患者首先应安定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应尽早地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肢体、语言等功能的康复训练,从日常生活的必需动作开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为宜,忌辛辣、油腻。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并视情况可配合气功、太极拳等锻炼,以防复中。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内科急症之一,且复发率高。本病的发生常为多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发病前常有诱发因素,因此预防本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预防本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体育锻炼,强壮正气。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时宜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忌食肥甘厚味、辛香炙烤之物,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增减衣服,防止外感,并结合个人情况,经常进行太极拳、内养功等锻炼,以增强体质。   2.药物预防   (1)风阳上扰者,用潜阳熄风煎加味。药用羚羊角、珍珠母、龟甲、天麻、葛根、玳瑁、生槐花、天竺黄、生地黄、秦艽、胆南星,水煎服。肝肾阴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便干便秘者,加肉苁蓉、阿胶、胡麻仁。一般服至症状消失,减量,再巩固一段为宜。   (2)痰浊阻滞者,用化痰通络汤或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用法半夏、郁金、天麻、白术、陈皮、丝瓜络、旋覆花。本方用量一般取常用量,直至症状消失为止,改服人参健脾丸巩固。   (3)肾虚血瘀者,用补肾活络汤加减。药用何首乌、枸杞子、益母草、麦冬、白蒺藜、黑豆、丹参、黄精。本方用量不宜太大,至症状改善后,改服丸剂调治。   (4)气虚血瘀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药用生黄芪、生白术、当归身、川芎、红花、党参。本方药用量,黄芪宜重用,一般15--45g左右,1个月服药10天为1个疗程,渐至症状消失,再巩固一段为宜。   3.气功预防   病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功法练习。   4.心理调治   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毅力。适当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艺活动等。   二、康复   康复治疗应贯穿中风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早期康复,效果更好。主要内容如下。   1.食疗康复   (1)黄芪猪肉羹适用于气虚血亏,肾精不足者。每次取黄芪30g,大枣10枚,当归lOg,枸杞子lOg,瘦猪肉lOOg,精盐少许。先将猪肉洗净切薄片,与黄芪、当归、大枣、枸杞子一并入锅,加水适量炖汤。肉将熟时,加入少许精盐调味而成。食肉喝汤,可常食之。   (2)薏苡仁粥适用于痰热互结而致瘫肢拘挛,不得屈伸,大便秘结,言謇,口苦烦躁,苔腻者,每次取薏苡仁30g,冬麻子15g,先用水研冬麻子取汁,后将薏苡仁捣碎,入汁煮粥,空腹食之,早晚各1次,5--一7天为1个疗程。   (3)羊肚粥适用于肝肾亏虚,痰瘀留滞者。每次取用羊肚1具洗净,粳米lOOg,姜、 葱、豉、椒、蒜五味适量。先将羊肚切成大块与粳米煮粥,下五味调适,空腹食之。   2.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主要针对病人遗留的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和唇缓流涎而设。   (1)肢体训练 在急性期即应当把病人的肢体置于功能位,并定期翻身,清洁皮肤,适当地轻揉患肢,并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此时,除按上肢、下肢规定的康复动作训练外,还需注意动作要轻柔,和缓,不可勉强拉扯,以免伤及肢体的肌肉和关节。双侧肢体做同样的动作。还要依照先上肢后下肢,先大关节后小关节的顺序练习。对神志清醒患者,要在被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主动训练,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时完成每天规定的动作和次数。对动作不规范者,医护人员要及时予以纠正。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训练,大多数病人就可在他人的帮助下起床下地或行走,但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选用各类助行工具,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使足下垂、膝后屈得以减轻。   (2)语言训练待病人神志清醒后,即当鼓励病人讲话,若病人言语障碍,要首先向病人交待清楚病情,动员其配合治疗,并与之约定一些必要的信号,如喝水则张口,不喝水则摇头等,有书写能力者,可令其写出要求,然后即开始语言训练。先教病人发“啊”、“喔”等元音,而后逐渐成词,最后成句。语言康复必须有耐心,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   (3)唇缓流涎者的训练每日坚持做鼓腮、示齿等动作,并自我或由他人按摩患侧。  【医论提要】   病名方面,《内经》中类似中风病的记载很多,但无中风的病名,而是随本病不同的症状表现和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命名。在卒中昏迷时期有仆击、大厥、薄厥的记载,分别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素问·调经论》、《素问·生气通天论》。在半身不遂时期有偏风、偏枯、身偏不用、痱风、击仆等不同的名称,分别见于《素问·风论》、《素问·生气通天论》、《灵枢·热病》、《灵枢·九宫八风》。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首创中风之病名,并沿用至今。  病因病机方面,金元以前以内虚邪中立论,始于《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收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认为中风之病因为经络空虚,风邪入中。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载有邪风“如其经络空虚而中伤者,为半身不遂……”。严用和在《济生方》中也认为半身不遂是由于“营卫失度,腠理空虚,邪气乘虚而入”。唐宋以后,一些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外风入中理论提出异议,始有主火、主气、主痰、主虚诸论。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指出“中风者,非外来之风,乃本气自病,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盛肥则间有之”。明确提出“正气自虚”、“形盛气衰”的论点。朱丹溪创中风“痰湿生热”说,见于《丹溪心法》。刘完素在其《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认为“心火暴甚”是中风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的分类方法,他在《医经溯洄集》中说:“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这对于中风病因学说的发展和完善,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贡献。明代张景岳创“非风”说,提出内伤积损是中风的病因,《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中指出本病的发生“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有关中风的病因,除内因、外因外,还有多因素,如不良精神刺激、饮食起居不当、肥胖、体虚等,均可诱发中风。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灵枢·百病始生篇》说:“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伤阳络,阳络伤,则血外溢”。 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云:“所谓肥人多中风者,盖人之肥瘦,由血气虚实使之然也”。详察中风病机,历代医家的认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其中又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因于虚者,即《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所谓“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浮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突然仆倒……”;因于火者,刘完素所谓“心火暴甚”以及后人所谓“热极生风”是也;因于风者,前有《医方类聚》所谓“体虚而腠理不密,风邪之气乘虚而中人也”,后有叶天士所谓“精血内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的“内风旋动”说(《临证指南医案》);因于痰者,即丹溪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丹溪心法》)是也;因于气者,即《素问·调经论》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是也;因于血者,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关中风病的临床表现,戴思恭在《证治要诀》中有详尽而系统的描述,“中风之证,卒然晕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声,或口眼歪斜,手足瘫痪,或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语”。楼英也强调突然昏倒是中风起病时的常见症状,其在《医学纲目》中说:“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之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乃初中风时如此也”。  证候分类方面,《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的证候分类方法。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中风候、风癔候、风口喁候、风痱候、风偏枯候等之分。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论杂风状第一》中指出:“中风大法有四:一日偏枯,二日风痱,三日风懿,四日风痹”。这是中风另一种证候分类的方法。明代李中梓将中风明确分为闭证和脱证。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更明确指出:“盖中脏者病在里,多滞九窍。……中腑者病在表,多著四肢,其症半身不遂,手足不随,痰涎壅盛,气喘如雷,然目犹能视,口犹能言,二便不秘,邪之中犹浅”。沈氏根据病变部位的浅深和病情的轻重探讨中风证候分类的方法,对病情的了解和预后判断均有帮助。  在治疗方面,由于诸家对病因认识上的差异,反映在治则方面的争鸣也十分突出。汉唐时期多主外因,治必温散,予续命汤、侯氏黑散诸方。金元以后则针对内因,治则研究也随之深化。清代尤在泾在《金匮翼·中风通论》立中风八法:“一日开关,二日固脱,三日泄大邪,四日转大气,五日逐瘫痪,六日除热气,七日通窍隧,八日灸俞穴”,可谓提纲挈领。具体到中风治疗须分先后,《丹溪心法》日:“初得急当顺气,及日久当活血。中风大率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初昏倒,急掐人中至醒,然后用痰药”。   《临证指南医案》日:“治分先后,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上壅,营卫脉失和,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络”。中风的治疗须抓主要矛盾,“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用滋阴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阴阳并损,温柔濡润通补”(《临证指南医案》),“气虚血瘀,补气活血化瘀”(《医林改错》),“闭者宜开,脱者宜固。气火上升,宜于抑降。肝阳之扰,宜于清泄。痰壅之塞,宜于涤化。阴液之耗,宜于滋填”(《中风斟诠》)。有关中风治疗的禁忌,历代医家也有一定的阐述,河间曰:“慎勿用大热药乌、附之类,故阳剂刚胜,积火燎原,…·“天癸竭而营卫涸,是以中风有此诫”(《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缪希雍则言:“内热生风及痰也,治痰先治火,清火先养阴,最忌燥剂,若误用种种风燥之剂,小续命汤,桂枝、麻黄、羌活、独活、防风、白芷、胆南星, 轻则变重,重则必死”(《医学广笔记》)。《类中秘旨》中言:“不得恣意疏泄,不可再用风药,再行升散,愈散则愈动,因此,而气不复反则死者多”。这些禁忌均医家个人经验的总结,在临床上还需灵活掌握。  历代有关中风治疗的有效方剂很多,不胜枚举。如《证治汇补》的涤痰汤、《医学心悟》加减生铁落饮、《杂病新义》天麻钩藤饮、《医学衷中参西录》镇肝熄风汤、《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医学广笔记》养阴熄风法(汤)、薛雪的滋营养阴膏等等直到今天仍被临床所采纳。   中风病急性期过后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我国历代文献虽无此系统记载,但其基本内容已零散地出现在古籍中。早在《灵枢·热病》就有:“偏枯……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的中风后遗症针灸康复法。明代杨继洲编著的《针灸大成》中辑录了遐令洞天著的《乾坤生意》中“中风瘫痪秘诀”,详尽可鉴。《素问·血气形志论》中言:“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可谓中风病的按摩康复法。《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言:“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趼”,可谓中风导引康复法之萌芽。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记述了80多种导引法治疗偏枯(半身不遂),为后世提供了参考。  预后方面,明代喻嘉言谓之“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且重,莫过于此者”(《医门法律·中风论》),清代熊笏亦言:“中经络则药饵多施;中腑则残疾唯疗;中脏则性命危”(《中风论》)。总之,历代医家多认为本病是难治病证之一,历来被视为中医内 科四大症(风、痨、鼓、膈)之首。   【医案选粹】   案一   汉川令顾莪在夫人,高年气虚痰盛,近因乃郎翰公远任广西府,以道远抑郁,仲春十四夜,忽然下体堕床,便舌强不语,肢体不遂。以是日曾食湿面,渚医群议消导;消导不应,转增困惫,人事不省,头项肿胀,事有危急。邀石顽诊之,六脉皆虚濡无力。诸医尚谓大便六七日不通,拟用攻下。余谓之日:“脉无实结,何可妄攻。”莪在乔梓皆言素有脾约,大便常五七日一行,而艰苦异常。乃令先小试糜饮,以流动肠胃之枢机。日进六君子汤,每服用参二钱,煎成顿热分三次服。四剂后自能转侧,大便自通;再四剂,手足便利,自能起坐,数日之间倩人扶掖徐行。因切嘱其左右,谨防毋使步履有关,以其气虚痰盛,不得不防杜将来耳。   (选自《张氏医通》)   案二   傅福兴年三十,形体魁梧。因酒色过度,忽一日至街仆地,口眼喁斜,语言謇涩,不省人事,痰涎上涌,右手足不治,腰俯不伸,四肢不动。乃弟迎诊。按之六脉沉伏,惟肝脉洪数,面色青而兼黑。予日:“此肾水枯竭也”。乃与大剂补中益气汤加酒炒黄柏三分,以滋化源,泻阴中之伏火;酒炒红花三分,以入血分而养心血。连进两剂,人事稍苏,痰涎渐少,语言颇觉爽利,行动亦觉自如。仍用前汤,去黄柏、红花,合六味地黄丸大剂煎饮十剂而诸症悉退。单,ll艮Ib中益气汤,又兼服龟鹿地黄丸,而元气大复。   (选自《齐氏医案》)   案三   在沧州治一建筑工头,其人六十四岁,因包修房屋失利,心甚懊侬,于旬日前即觉头疼,不以为意。一日晨起至工所,忽仆于地,状若昏厥,移进苏醒,左手足遂不能动,且觉头疼甚剧。医者投以清火通络之剂,兼法王勋臣补阳还五之义,加生黄芪数钱。服后更觉脑中疼如锥刺,艰忍须臾。求为诊视。其脉左部弦长,右部洪长,皆重按甚实。询其心中,恒觉发热。其家人谓其素性嗜酒,近因心中懊侬,益以烧酒浇愁,饥时恒以酒代饭。愚日:“此证乃脑充血之剧者。其左脉之弦长,懊侬所生之热也。右脉之洪长,积酒所生之热也。二热相并,夹脏腑气血上冲脑部。脑部中之血管若因其冲激过甚而破裂,其人即昏厥不复醒。今幸昏厥片时苏醒,其脑中血管当不至破裂;或其管之血,隔血管渗出;或其血管少有罅隙,出血少许而复自止。其所出之血著于司知觉之神经,则神昏;著于可运动之神经,则痿废。此证左半身偏枯,当系脑中血管所出之血伤其司左边运动之神经也。医者不知致病之由,竟投以治气虚偏枯之药,而此证此脉岂能受黄芪之升补乎?此所以服药后而头疼益剧也。”遂为疏方。亦约略如前。为其右脉亦洪实,因于方中加生石膏一两。亦用铁锈水煎药。服两剂,头疼全愈,脉已和平,左手足已能自动。遂改用当归、赭石、生杭芍、玄参、天冬各五钱,生黄芪、乳香、没药各三钱,红花一钱。连服数剂,即扶杖能行矣。方中用红花者,欲以化脑中之瘀血也。为此时脉已和平,头已不疼,可受黄芪之温补,故方中少用三钱,以补助其正气,即借以助归、芍、乳、没以流通血脉,更可调玄参、天冬之寒凉,俾药性凉热适均,而可多服也。   (选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案四   一人忽得暴疾如中风,口不能言,目不识人,四肢不举,苏合丸及牛黄丸相间而投,毫不见醒。一友投以小续命汤反增壮热喘急,手足厥逆。又一友见六脉沉细,拟用附子理中。病家求决于余。余诊其脉,两寸似有似无,两关尺竟无可寻。此由气壅而然,非不足而沉脱也。乃从胸按之,即眉为之皱,更按脐腹,体为之举,若有不可痛忍之状。细询病家得疾之由,始知饥极过饱方显是脉症也。为食中也。口不能言,目不识人,脉伏不见,皆由饮食填塞清道所致。四肢不举,即经过所谓土太过令人四肢不举也。若初起,一吐便愈。今迟延二天,上中下俱受病,非吐下消导并行不可。乃先以生姜淡盐汤探吐之,涌出痰涎酸水数碗。少顷,神思便觉稍清。予诊其脉寸关逼逼而来,又以三棱、莪术、枳实、槟榔、白蔻、木香、陈皮、神曲、莱菔子煎服,分消中焦之气痞以行中道。又以煎药送润字丸五钱下二三。由始知人事,能言语,手足能运动。再诊之,关尺俱见沉实有力,胸膈痞满,按之犹痛。又以前方送润字丸二钱,每日一帖。四日扣按之不痛,方与稀粥,胸膈局痞,时或吐痰,乃以消导,少佐当归、白芍以养荣血,人参、白术以扶胃气,木香、白蔻以宽其未尽之痞,旬日而康。润字丸即润肠丸:麻仁 杏仁 芍药 枳实 厚朴 大黄‘ (选自《秦景明先生医案》)   【现代研究】   中风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脑血管病,由于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为此脑血管病一直是中医、西医研究的热点,在基础研究、临床诊治、预防康复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就近年来中医药防治中风病(脑血管病)所取得的一些进展介绍如下。   一、病因病机的探讨   关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经历了从外因到内因的发展过程。当代学者普遍认为中风病皆由内因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王永炎提出:“气血逆乱犯脑”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痰瘀互阻,气机出入升降失常”是中风病急症的主要发病机理。并认为“风”指病势而言,说明起病急骤,而痰热瘀血为生风之源(辽宁中医杂志,1984,(9&:1~4)。任继学认为中风病是由于邪气上犯脑髓血脉,下侵脏腑经络,引起脑髓神机与脏腑经络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所致(吉林中医药,1983,(4&:12~15)。全国中风病科研协作组通过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认为中风病是在气血阴阳亏虚的基础上,风、火、痰、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于脑而发生的(中国医药学报,1986,(2&:56~57)。   二、诊疗标准的研究   1986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制订了《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首次统一了中风病名及病类、证候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对中风病的规范化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中风病的临床观察、治疗、效果评定、科研及学术交流、中药新药开发、临床药理指导原则的制订等方面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表明我国中风病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随着近10年来,CT、MRI、PET等影像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中风病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河北中风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经大宗病例研究结果表明,《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能够概括80%以上的急性脑血管病病例,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实用性,但尚有大约20%的脑血管病用本标准不能很好地概括,有必要对其修证。为此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中风病研究组又经过大样本、多中心、多学科、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制定了二代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用二代标准的病名诊断比一代标准高出了12个百分点,其病类及证候诊断更定量化,疗效评定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标准,有利于中西医及国内外交流。但二代标准病名诊断还有7%的病人临床症征条件不能诊断,中风病证类组合复杂的变化还不能用本标准的几个证类全部概括,特别是对中风病的恢复期、后遗期观察研究不多,这些都还在不断地探索中。王永炎从症状学出发,首次尝试着将中年以上患者卒发眩晕,或言语含混不清,或不识事物,或坐立不稳、步履维艰,或偏身剧烈疼痛,或肢体拘紧颤抖等,可兼见中风五大主症之一二或无的脑血管疾病,归为类中风病,并在众多纷繁证候中,依据主症、舌脉之不同,又分别定名为风眩、风痱、风痹等作为证名,均从属于类中风病。为完善脑血管病的病名诊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临床中医内科学》。北京出版社,)。在证候诊断方面,有学者开始把计量学的内容渗透到中风病的量化诊断研究中,“八·五”科技攻关研究组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并经过大量的临床前瞻性调查、验证、统计学处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叔飞机喝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