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室友想去澳大利亚读研费用,听说麦威英语不错?去过的介绍一下吧

现在就硕士而言去英国留学好还是去澳大利亚好?_百度知道
现在就硕士而言去英国留学好还是去澳大利亚好?
论坛上说英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的教育在商业化,又有人说英国含金量高又有人说国内对一年英国硕士认可度不高,在不考虑费用的情况下我该如何选择呢?我是打算回国就业的,现在我的成绩可以申请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和澳洲八大,听说企业不怎么待见一年留英硕士...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刷金还是果断去英国,毕竟教育水平摆在那里,尽量争取获得工签,这样国内就业会很受看好的。还有,努力提高英语,这一点进大企业非常有用!
即使获得工签,也很难留在英国吧,很多人都是毕业就回国,而且有人说很多国企直接pass掉只在英国读硕士的人的简历
不会啊,我周围就有人拿到工签多呆了几年。而且真正求职的时候,真的真的还是能力比较关键,提高自己是正经事。如果你是真想为了提高自己,真还不如去英国。至于就业,大家也是看世界排名的嘛,看看你录的哪个学校排名高 就去就好了。
采纳率:7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英国留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和我朋友想去参加香港DSE考试,听说麦威英语有DSE保证计划,在哪里?_百度知道
我和我朋友想去参加香港DSE考试,听说麦威英语有DSE保证计划,在哪里?
我有更好的答案
网上搜哈嘛,好像就在观音桥那点,全国都可以上网课
采纳率:8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想去澳大利亚留学,之后有一个叫汇智英华的留学机构老师给我打电话,有人听过这个机构吗?靠谱吗?_百度知道
我想去澳大利亚留学,之后有一个叫汇智英华的留学机构老师给我打电话,有人听过这个机构吗?靠谱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知道,我朋友是从这家机构办理的出国,也是去澳洲,他们澳洲留学还是比较有优势的;听说规划的不错;最主要的是整体服务
这家公司签约前他是孙子,签约后你就是孙子了
吼吼!没听说过!建议还是找真正大牌子的留学机构吧,毕竟留学也是个大事啊!个人觉得IDP很好,专业做澳洲留学的。如果不放心,其实好不好你自己上网一查也就知道了!或多看看大家的回复吧!希望帮到你!
推荐北京京城留学,我就是在那办的,有个高老师,挺好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澳大利亚留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二维码失效
您已成功扫描,
请在微信上确认登录
扫一扫下载
专注互联网留学 · 国际财团5000万美金投资
刚来澳洲三个月 总结一下这个“既有趣又无趣”的地方
阅读:13468
登陆澳洲大陆已经过了快3月了,习惯了这里生活,基本习惯这里的学习,对于社会和文化还在学习中。也发现有些有趣的问题和想法,记下来给自己有个交代。大概说下这个&既有趣又无趣&的地方。
注:这些只是本人的初步印象,大家看看就算
1 语言问题
一来还是不习惯啊不习惯,登记的第一个周五(我们系没周五中午都有个seminar,和国内工作的时候研发中心的周五报告类似)有个系里的seminar,自然去参加了,20来个人在会议室里面听讲座,做讲座的不知道哪个国家来的,口音简直就是外星语言,压根就没听出他在讲英语。那个郁闷啊~~~
时间长点,听力感觉有明显提高,但到现在还是觉得不够用。住处房间里有个电视,晚上没事就开着电视看,居然发现大多数的时候还是听的很吃力,就算是报新闻的时候还是能听懂一半就不错了。这里交流的时候发现每个人说的口音不一样,一些教授说话比较国际化,一些搞教育的老师就听的很悦耳舒服,而有些老教授也有三句没听明白一句的。亚人普遍口语差一点,但我们都能听明白,当然只是个人的感觉,也有好多说的很好的。澳洲本地人有的口音会很重,特别是一些年纪的大的,我们实验室的仓库管理员alan就是,说话又快,口音又重,刚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
口语嘛,自己觉得基础还可以,在这里自己注意多锻炼,提高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抱着在国内口语不好过来自然好的想法却是不行的,在这里口语不好,交流困难就更大,听别人还没听明白,自己心里有很多话,还不知道怎么说出来,比较郁闷,这样还是需要自己主动好好提高。口音的话,中国学生虽然有点亚洲口音,但基本老外都能听明白,如果老外老听不懂你说啥,说明发音可能也需要用点功了。
对中国学生来说,阅读是没问题,写作我一直不怎么样,还是需要多写多练习。还好做研究写论文都有固定格式和语言,相信不是太难。
2 澳洲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澳洲的亮点,可能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自然环境肯定是很好的,作为澳洲这块独立的大陆,有着上千种世界别的地方没有的物种,也有很可爱的动物,袋鼠,考拉,袋熊,等等。本人四月复活节的休假的时候(复活节是这里一年里比较大的节日,最少休息4天左右,除了这个就只有年底的圣诞节了。这样看来其实节日并没有国内黄金周那么多,那么爽,至于国内的黄金周已经变成拉动消费周则是另一说法。复活节的时候澳洲人都是牵家带口出去玩,开着车,拖着摩托、游艇去海边。)去这里的一个旅游地玩了一把,发现玩的人还是非常多的。
澳洲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这里缺水严重。印象最深的是,4月的时候看电视新闻的时候,由于干旱的多天,记者采访这里的官员,他很无奈的说:目前能做的只能是向上帝祈祷了。我就觉得很奇怪啊,国内还搞人工降雨呢,这里好像也没听说过。
对于园艺,澳洲人有种大众化的狂热,由于大多是单栋小别墅,大多有个不小的花园,所以这里花园大多搞的有声有色,很是漂亮。电视上也曾经看过园艺大赛啊什么的,估计啥时要是引进一下我们苏州园林的风格,澳洲人肯定会爱死掉。
这里的气候是亚热带,有比较明显的旱季(夏天)和雨季(冬),旱的时候半年不下雨,现在正好天冷了,三天两头来一小阵雨,但没有连绵的雨,所以伞是备用品。如果有太阳的时候,日照很强,就算是现在冬天的太阳晒了还觉得很有威力,如果是阴天,在夏天则比较凉爽,冬天则感觉比较冷了。由于纬度、空气好和没有高大建筑遮挡的关系,太阳的角度有时候会觉得是平行照射,所以这里开车的时候墨镜是必备的,不然有时候前面的红绿灯是看不到的。冬天最低温度也在零上,我们觉得问题不大,而且大多家庭都有取暖设备。
平民百姓在这里的生活比较简单,甚至可以说平淡。很多国内来的都说这里很无聊,实在没啥好玩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无趣了。自然和国内的灯红酒绿不能比的,或者也可能华人比较难适应白人的娱乐方式,反正叫我去光喝啤酒泡吧搞通宵我是吃不消的。呵呵,但是个人认为因为文化的差异,这里的关系没国内复杂,或者说那么勾心斗角。生活没那么多束缚,也没人会老是跳出来指责你这个那个,用流行的话来说,和谐度(或者是表面的和谐度)比较高,嘿嘿。
社会服务体系相对健全,人生活就会轻松一些。比不上国内的是便利,国内人到处都是,超市,各种生活必需的小店到处都是,炒菜的时候发现没酱油了可以马上下楼买个。但里更像西方国家,一个大社区才有一些大超市,人们都是周末的时候开车去买够1周甚至3周的食物,放在大冰箱里面慢慢吃。有些7~11的小超市虽然在一些加油站旁边能找到,但那个价格相对就要贵些了。所以不爽的是吃不到新鲜的东西。所以在学校周围经常看到学生背个大包或推个小车,装的满满的,吃力的走过去,那是刚去附近买菜运回家的学生,一些女孩就比较辛苦,一周的菜要人工运回家还是一个大工程。
本地的白人喜好烧烤,喜欢集体看橄榄球比赛,周五正好city有橄榄球比赛的时候,火车上人就会多的吓人,看球的大多牵家带口,一些穿着花花绿绿的球队衣服的都是些铁干球迷。
说到澳洲的橄榄球,嘿嘿,应该起源还是英国的,这个词是rugby,和美式的又不一样,美式好像都带头盔穿很厚的护肩等护具。这里的都没那些东西(护裆应该有的波),全是肌肉强健的男人们像坦克一样冲撞,颇为血腥。所以观众也看的热血沸腾。本地人很迷烧烤,年轻人喜欢泡吧,喝酒。我组里有个还算比较帅的澳洲gg,年纪不大,可能比我还小点,每天看到他手上都拿罐啤酒,seminar的时候也拿,在实验室也拿,怪不得年纪轻轻的就将军肚了。
本地人很容易看到两种极端,要么就是身材火爆的,要么就是胖的走几步喘一下的。这里有个电视频道节目叫&biggest loser&,我来就在播,现在还在播,看来有固定收视率。这里的loser不是失败者的意思,是减肥的意思。这个就是一个电视减肥竞赛,分几组或几队,一开始都是200~300kg的大胖子,然后看谁减肥成功的。节目煽情程度不比超女差。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在感叹,敢情人家日子过的这样了,减肥好像是人生最大最难的挑战了。
3 社会环境
关于体制和服务系统问题,我觉得还是有些感触的,在这里做事情不需要担心太多,因为好多事情已经人家帮你想好了,所以做起来又方便又放心。在这里,一个人的信用比较要,所以说的话的分量重些,一些事情上人家犯不着撒谎,因为那样的代价可能大的承受不起。比如最近的一件事,我在这里买了个二手车,对于车我还是一窍不通的,所以我请一个保险公司专门帮我去查车质量。这个我只要打一个电话,告诉他们要看的车,在哪里看,我的联系方式和信用卡,他们自动帮我扣钱,当天就帮我去车主家检查完了车子,第二天就把报告传真给我。中间我连他们人都没见过,也不必担心他们的服务是不是到位,因为他们是可信的。回头我决定买车后,我就准备买车辆保险,我直接在另一个保险公司的网页上填好我个人资料和车况,自动计算出我保单数目,然后用信用卡付钱就行,很方便快捷。我不会为了降低保费虚报情况,因为那样万一车子有问题,我的保单会作废的。所以大家诚信,做事自然方便了。
本地社会一些情况由于了解太少,不能妄言。但总的来看,有一些小事情有点印象。言论自然很自由的,电视台独立运转,非官方电视台一般都是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感觉不负责任一样。还有一个,以前一些外国电影里面看的丑化中国人的形象的,好像一个个都是穿的很土很奇怪,都是瘦瘦的,奸奸的样子。不过来了之后,发现原来是有好多亚洲人就是那么穿着打扮的,好多越南,马来,香港,台湾,广东来的老移民的确穿的很土。年轻人则好很多。
4 澳洲的学校和教育
澳洲的幼儿福利相对比较好,每个小孩出生后政府会有一笔钱,一直付到成年。所以一些家庭生到3个小孩的时候父母都可以不用工作的。孩子上公立学校不要钱,一直上到高中。这是真正的义务教育。但是同时这里有很多私立学校,华人家庭都努力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问过一个这里的朋友,才知道私立学校学费一年也要2w澳左右,一般家庭两个孩子一年就是学费4w,可能占收入的大部分了。公立和私立差别在哪里呢?据说教学质量差别不是太大,差的是配套设施,私立的学校富有,自然配套设施好的多,听说我们旁边一个有名的私立高中的校园光球场就比我们monash大学主校区的球场大。私立的环境也不是完美的,听说也有些有钱家庭把小孩送进去后,只知道玩不想读书的。
公立的学校这里也分好坏,如果要去旁边的好学区读书就要参加考试,有了筛选。和国内类似。
这里只说我们学校。在澳洲排名不错,在澳洲本地人心目里印象也很好,商科,经济,计算机,工程等都比较有名。早些年大学的费用由政府支持,所以学生和老师过的很舒坦。最近几年,政府已经完全不给钱了,所以monash的所有费用都开始跳台阶一样上升。学费就不提了,举例说说娱乐设施,我在这里游泳,去年年卡是200多,今年已经400多了。学生每游一次4块多。这还是所有里面最便宜的,乒乓球一小时好像15,网球更贵。健身房好像上30了吧。学校没办法,所以从学生身上收钱。据说monash的国际学生数也是排在前面的,这部分收入比起本地学生来也多的夸张。
某次接触过几个本地学生,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生活。本地高中毕业后(高中前是政府免费教育)要上大学就需要自己负担经济,但学生是没钱的。于是学生可以向政府贷款,这个是没有利息的,等将来毕业工作后再慢慢还。这种形势是大部分本地学生的方式,当然他们不会这么轻松的读书,一般来说,一学期3~5门课,一周5天一般有2天是空的,所以学生基本有个2分短工在打,一边学习一边挣生活费。学生有很多对外交流的机会,学校每学期初都会有介绍对外交流项目的讲座,鼓励学生参与。有些还能给些奖学金填补你的旅行费用。交流的机会比较多,美国,意大利,欧洲,日本等等,出去读一年,学分一样。所以这里的学生大多会申请这样的机会,出去找个心仪的国家生活个一段时间。而很多本科学生已经跑过很多国家了,这个在目前的中国,难度还比较大。
基本是短工,学校网页有招工帮助,其他专门的招工网站也有信息,当然还有一些朋友相互介绍。大家普遍认可华人店打工比较亏。那部分华人应该是早些年过来的老移民,亚洲地区国家、广东人,现在他们基本在这里也扎根了,有了个小小的店面,餐馆居多,但是超着广东话的这些老板还是很抠门的,招学生工的时候付钱是低于最低工资的,一般8~10元每小时,工作量也很大。所以中国学生反而觉得替老外打工比较舒服,钱稍多点,有时遇到个不错的老板,还有很多人文关怀,最后也有成为好朋友的。
我觉得打工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英语,如果语言够了,你能和人自由交流,那就比较容易了,不然老板和你沟通都难,自然很产生很多问题。而中国学生的用功、刻苦是没有问题的。
在澳洲的中国人(一些现象和感想)
现在在澳洲的中国人很多,越来越多的趋势。年轻人里大多是学生,有高中一毕业就过来的,有读本科、研究生的,也有读tafe的,各种各样。也有有背景家庭的子女在这里,开个跑车招摇,遇到美女就吹口哨的小p孩。我认识一些在这里读本科的朋友,在这里由于是什么事情都靠自己,自立能力的确比国内要强很多。
51offer编辑:astrid
5054 17:25
7812 17:30
12460 17:40
所在地区:
维多利亚州
所在城市:Melbourne
本国排名: 6
优势专业:语言学 英语和文学 化学工程 土木与结构工程 机械、航空和制造工程
4765个学生正在申请
请选择出国时间
请选择出国时间
请选择就读年级
已有92577人获得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大利亚读研留学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