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APU,是AMD翻身的资本公积吗

AMD,关于AMD的所有信息 - 与非网
>关于AMD的所有信息
上拉可加载更多————&&--^o^--&&————英特尔工程师都发话了:AMD Zen核心很有竞争力-控制器/处理器-与非网
AMD在国际固态电路大会(ISSCC)上公布的一份白皮书,又披露了Zen x86架构的一个新秘密:集成度超级高,核心面积竟然比Intel 还要小!
处理器采用GlobalFoundries 14nm FinFET工艺制造,Intel Kaby Lake则是其加强版14+nm,这里对比的都是四核心八线程版本,其中AMD Ryzen还有八核心十六线程,Intel方面则是顶级的Broadwell-E平台才有八核心、十核心。
按照AMD提供的数据,四核心版Ryzen处理器的CPU部分面积仅为44平方毫米,相比于Kaby Lake 49平方毫米小了10%。
另外,Ryzen每个核心512KB二级缓存,消耗了1.5平方毫米,Kaby Lake每个核心只有256KB,却占用0.9平方毫米;三级缓存容量同样为8MB,Ryzen占面积仅16平方毫米,Kaby Lake则达到了19平方毫米。
核心与缓存加起来,Ryzen的面积为66平方毫米,Kaby Lake则是71.7平方毫米,AMD小了足有8%,而且二级缓存容量多一倍。
当然了,这里没有考虑内存控制器、IO控制器等其他模块,而且Intel Kaby Lake还集成了核显,那才是个大头。
在新工艺的其他各项指标上,GF 14nm也都和Intel 14nm基本处在差不多的档次。
根据白皮书,AMD 的切换电容比现在的推土机减少了15%,比如第一次使用了金属-绝缘体-金属电容,降低了运行电压,并能更好地控制每个核心的电压和频率。
AMD工程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持续追踪监测Zen架构芯片高活跃度区域的功耗情况,最终取得了良好成果,现在有两款八核心型号,可以同步多线程运行在3.4GHz。
据报道,与会的众多分析师甚至是Intel工程师都同意,Zen核心相当有竞争力。
不过,有关Ryzen的很多信息还没有披露,在晶体管、核心面积上的优秀表现是否能真的能给AMD大大降低成本,还有待观察。
更多最新行业资讯,欢迎点击与非网!
与非网专栏作者招募
你也许是工程师甲,每天默默画电路板、写代码;
你也许是高校老师乙,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传授知识;
你也许是项目经理丙,每天为得到客户认可而赶工、奔忙;
不管你身处何地是何种身份,只要你是电子领域的从业者,就一定有对这一行业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可能你已修炼成资深行业观察家,如老师那样真知灼见;
可能你善于分析行业趋势,如侃侃而谈;
可能你精通某一项技术,如那样精讲技术而不失幽默;
可能你善于发现身边的工程师故事,如般娓娓道来。
也可能你和他们都不同,有自己想发表的观点,这样的你都是我们在等的人,只要你准备好了,&与非网专栏作者&就会成为你的一个标签。你不再是普通的路人&甲、乙、丙&,而是工程师和电子产业的发言人。
我们给专栏作者的展示机会:
1. 与非网主站【与非原创】栏目的集中展示:
2. 与非网主页:首页焦点、行业发现的重点推荐
3. 与非网微信:原创推送,直达核心行业读者
4. 如果专栏内容热度很高,我们还可以帮助联系相关出版社洽谈集结出版。
成功取决于行动力,赶紧将你的职场态度和行业观点进行整理、提炼成专栏大纲吧,以&专栏作者+大纲名称&为主题,发送到:editor#eefocus.com(请将#替换为@)即可,或者你还有些疑惑想更多了解专栏作者的情况,也可以加小编的微信+qq:详谈。
与非网专栏作者,我们等你!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英特尔和爱立信携手中国移动研究院及江苏公司宣布,成功展示首个符合3GPP独立组网(SA)标准的异厂商5G新空口(NR)互通,为5G新空口标准网络的产业成熟加速。
发表于: 07:16:00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加入到自动驾驶的研发行列,无论是传统车企、科技公司抑或是互联网公司,都已在自动驾驶领域做出了积极布局。
发表于: 07:16:00
英特尔宣布其正在合作开发全新的5G网络设施参考设计,可以让通信服务提供商(CoSP)能够快速部署新的服务。
发表于: 07:45:00
在近日举行的英特尔人工智能开发者大会上,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人工智能产品事业部总经理Naveen Rao提到,英特尔正在与诺华合作,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来加速高内涵筛选——这是早期药品研发的关键因素。
发表于: 07:01:00
随着5G独立组网(SA)新空口(NR)全球标准的最终敲定,创新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了。
就在短短6个月前,我发表过一个观点:5G非独立组网NR(新空口)标准的最终确定是“5G的一小步,无线行业的一大步 ”。
发表于: 13:46:57
芯片,指的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所以芯片又被称集成电路,可能只有2.5厘米见方大小,但是却包含几千万个晶体管,而较简单的处理器可能在几毫米见方的芯片上刻有几千个晶体管。芯片是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担着运算和存储的功能。
发表于: 15:56:14
6月8日,美国能源部向全世界高调宣布:美新一代“顶点”超级计算机,力压中国“神威太湖之光”,重夺世界第一!
发表于: 15:55:44
可以很清楚地发现,DDR、DDR2、DDR3和DDR4之间的接口并不兼容,当然,其工作电压也是不一样的。(除了DDR4是台式机的接口,前三个为笔记本上的接口)
发表于: 15:49:40
基于STM32的虚拟多线程,可以很好的用于裸机程序中,用于模拟小型操作系统的多线程概念。本实例参考了参考TI_BLE协议栈_ZStack协议栈。
发表于: 15:39:59
物联网(IoT)世代来临, 诸如智能音箱、影音串流、智能照明、智能安全防护等应用需求日益升高,带动IoT设备的普及率急速增加。 为让IoT设备更智能、寿命更长,半导体业者持续提升处理器效能和电源管理效率,像是罗姆半导体(ROHM)与恩智浦(NXP)合作,发布专用于NXP旗下i.MX 8M处理器的新一代电源管理芯片(PMIC)-- BD71
发表于: 11:24:25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AMD Ryzen Threadripper被开核?不存在的-控制器/处理器-与非网
多核狂魔今年不仅为桌面市场带来了8核16线程的Ryzen处理器,顶级的还有16核32线程的处理器,服务器市场更有32核64线程的。最近Threadripper处理器被人开盖了,里面不出意外地也是4个Ryzen 7模块,但是官方只启用了16个核心,所以很多人都在想AMD这样做不是给开核留下了可能吗?如果找到了合适的方法,那么16核Threadripper处理器岂不是可以变成32核64线程的EPYC处理器?对于这个问题,AMD官方人员也发话了,Threadripper并不能开核,大家洗洗睡吧,别想这种好事了。
早前我们就知道AMD在设计EPYC处理器时使用了&胶水封装&,32核其实是由4个Ryzen 8核16线程处理器组成的,而桌面级的Ryzen Threadripper处理器也是如此,这也被最近的开盖证实。考虑到AMD以往有开核的&优良传统&,所以这一次有些人也在想着能不能把Threadripper处理器开核,把16核变成32核。可惜AMD公司员工James Prior日前在推特上否认了这种可能性,他说Threadripper不是EPYC处理器,它们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核心,其中2个核心工作时,另外2个核心就不可能运行。
从这个表态来看,AMD事先是考虑到Threadripper的开核可能了,并且早就做了准备,杜绝了开核的可能性。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现在的16核Threadripper处理器其实就是EPYC处理器屏蔽部分核心的产物,但是这个屏蔽意味着其余的核心不能正常工作,这也符合AMD员工所说的不可能开核的逻辑。
总之,现在的情况就是AMD官方已经否认了Threadripper开核成32核处理器的可能性,大家也不要幻想着有这样的好事了。&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2017年,英特尔发布了基于“黑科技”3D XPoint技术的傲腾技术,通过此技术可以让传统HDD获得媲美SSD的读写性能。2018年,英特尔的老对手AMD在更新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同时也发布了自家的HDD硬盘加速解决方案——StoreMI技术。
发表于: 10:44:39
近来,芯片巨头在AI领域动作频频。
发表于: 10:05:27
近来,芯片巨头在AI领域动作频频。
发表于: 08:57:24
在日前举行的Computex 2018媒体发布会上,AMD有些出人意料地进行了高规格的产品发布,公开的产品包括下一代使用7nm工艺的VEGA GPU,以及使用7nm的Zen 2处理器。目前,7nm VEGA GPU是全球第一个使用7nm工艺的GPU,现在已经开始样品出货,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出货。
发表于: 16:57:10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Brian Krzanich上周在一次分析师活动中透露称,它将在2020年推出首批独立显卡芯片。这标志着芯片巨头开始为各种市场提供高性能图形产品组合,其中包括游戏,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AI)。
发表于: 16:36:20
芯片,指的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所以芯片又被称集成电路,可能只有2.5厘米见方大小,但是却包含几千万个晶体管,而较简单的处理器可能在几毫米见方的芯片上刻有几千个晶体管。芯片是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担着运算和存储的功能。
发表于: 15:56:14
6月8日,美国能源部向全世界高调宣布:美新一代“顶点”超级计算机,力压中国“神威太湖之光”,重夺世界第一!
发表于: 15:55:44
可以很清楚地发现,DDR、DDR2、DDR3和DDR4之间的接口并不兼容,当然,其工作电压也是不一样的。(除了DDR4是台式机的接口,前三个为笔记本上的接口)
发表于: 15:49:40
基于STM32的虚拟多线程,可以很好的用于裸机程序中,用于模拟小型操作系统的多线程概念。本实例参考了参考TI_BLE协议栈_ZStack协议栈。
发表于: 15:39:59
物联网(IoT)世代来临, 诸如智能音箱、影音串流、智能照明、智能安全防护等应用需求日益升高,带动IoT设备的普及率急速增加。 为让IoT设备更智能、寿命更长,半导体业者持续提升处理器效能和电源管理效率,像是罗姆半导体(ROHM)与恩智浦(NXP)合作,发布专用于NXP旗下i.MX 8M处理器的新一代电源管理芯片(PMIC)-- BD71
发表于: 11:24:25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AMD分析师大会,咸鱼翻身就靠Zen架构-控制器/处理器-与非网
昨日,于纽约纳斯达克证交中心举办了三年来的首个分析师大会。而在该会议上,AMD也大方地透露了大量公司未来战略和产品细节。
2016年才是验证新AMD的关键之年。没错,AMD在分析师大会上公开的2016年产品蓝图也基本证实了这一点:
不难看出,基于指令集的将会是AMD实现翻身的关键。公司未来从入门级APU到高性能CPU等一切产品,都将完全依仗Zen的表现来重新抢夺市场。AMD表示,&Zen&相对于&推土机&在每时钟指令集执行率上有40%的提升(注:这并不直接代表是性能的40%提升),而其中主要原因是前者架构设计中使用了并发多线程技术(,也称&同步/同时多线程&)。
这里小编可以粗略地解释一下SMT与(群集多线程技术,被用于AMD&推土机&架构)的区别。后者虽不是AMD的原创技术,但却是因为&失败&的&推土机&架构而广为人知。
简单地说,SMT和CMT都是在硬件层面实现&并行计算&的一种解决方案,只不过一个更强调在指令层(Instruction Level Parallelism,简称ILP)上进行,而另一个则更强调在任务层(Task Level Parallelism,简称TLP)上进行。事实上,更强调指令优化的SMT和更强调任务优化的CMT并非完全对等的技术,也并没有谁比谁一定更好的说法。SMT是通过在单个CPU内核上采用多个线程(通常为2个)同时执行指令来实现并行计算,而CMT则是通过将任务分别派发给不同CPU内核(通常为2个一组)分别执行以实现并行计算&&也就是说,CMT在设计上必然至少拥有2个CPU内核,而每2个内核就会组成一个&模块&(Module),所以AMD的8核CPU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4模块8核CPU&&&相当于&核&在这里降到了&线程&的级别。
从理论上来说,CMT在数据吞吐能力(Throughput)方面要好于SMT,毕竟是两个完整的CPU内核(所以理所当然成本也高点),但小编前面特别提到了&优化&这个关键词&&这里小编有话要说。小编曾反复强调,再优秀的硬件设计也离不开软件的优化,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Mantle和DirectX 12给&老&显卡带来的巨大的性能提升&&因为代码重写了(被优化了),所以硬件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AMD当年可能是被K8的胜利冲昏了头,以为自己足以能左右软件开发者的方向,所以大胆的选择CMT为&推土机&架构的根本,并&默认&所有的软件工程师们都会为这个&划时代的&设计进行优化&&结局我们都知道了。网友们今天总说英特尔处理器&秒杀&AMD的这个那个,其实我们更要知道背后的技术原因&&英特尔处理器单核性能大幅超越&推土机&,是因为SMT本就是更贴近硬件底层的并行计算设计,即使软件代码不做任何多线程、多核心优化,SMT也是可以带来性能提升的&&管你什么任务,怎么分配,到了底层终归还是指令集吧?所以说,AMD决策层要为当年这个错误的决定负责,他们太低估程序开发员的&懒惰&了&&没人会愿意重写代码去为你一个AMD处理器做优化的。
上图是SMT、CMT和CMP(多核心处理器)的设计和吞吐性能对比。这里需要提一下CMP设计。前面小编列举的SMT和CMT对比都是默认在单个核心(Intel)、单个模块(AMD)下的对比。很显然,SMT技术并不是只限于单核心处理器上的技术。英特尔从Pentium D时代就有了多核设计(CMP),而如果在此基础上每个核再融入SMT会怎样?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i7系列多核多线程架构。如果你仔细阅读了前面两段内容,并参看上图的性能对比,你就会知道为什么AMD的&8核&处理器只能与英特尔的&4核&处理器处于同个水平了(当然是默认相同制程工艺的前提下),而Zen必然会有大幅的性能提升。
饶了一大圈,现在回到AMD分析师会议内容的话题上来。小编曾指出,AMD在同时开发两个全新的CPU架构,一个是基于X86指令集的Zen,而另一个则是基于ARM的K12。
小编曾以为K12会在2016年与Zen一同问世,甚至是早于Zen问世。但随着&西雅图&核心的Opteron A1100再三推迟,以及Zen的呼声空前高昂,AMD现已将K12推迟到了2017年才会上市。而且原定的&SkyBridge&接口统一计划也被放弃了。AMD对此的解释是,经过与客户的沟通,发现让X86和ARM针脚相互兼容意义并不大,在需求不高的情况下只好让产品各行其道。
从上图可以看到,AMD在过去几年的转型还是有显著成效的。2012年时,公司将近90%的营收为来自传统PC市场,而到了去年,这一比例降至约60%,同时公司总营收额一直保持在53亿至55亿美元之间。AMD新兴的半定制、嵌入式以及企业市场正在发威。
在图形计算领域,AMD首次官方证实了HBM内存技术将被用于本季度末即将推出的R9 390系列显卡产品中。HBM技术(一代)的带宽号称能达到GDDR5的4.5倍,或DDR3的16倍,并同时较GDDR5节省能耗50%。AMD是首家使用3D堆栈内存技术的公司,英伟达和英特尔也都相继公布了使用该技术的产品计划,但预计最快也要到明年才会看到。
AMD此次分析师会议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即公司非常重视未来的VR和AR市场。其中多个PPT提到了未来在VR领域的投资,而LiquidVR技术就是AMD打开该市场大门的关键。不过在介绍LiquidVR API时AMD给出了下面这张较为有意思的图:
上图着重强调了Mantle对游戏业的革命性影响&&由此催生出了微软DirectX 12、苹果Metal(此前一直有传闻Metal也与AMD有关,想不到是真的)和Vulkan(OpenGL Next)&&AMD显然对此引以为豪。而LiquidVR是基于Mantle的二次开发,将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提供一个高效的底层API接口。AMD表示,目前靠单个GPU是无法为VR提供必要的计算性能的,因此双GPU产品(传闻的R9 395x2?)将会是一个重点&&更多有关LiquidVR的技术细节,请待小编深入了解后再深入介绍。
AMD明确表示,智能手机、物联网终端设备以及低端移动设备将不是考虑的对象。AMD会削弱在消费PC市场的产品投入力度,但强化在企业市场和新兴市场(VR、嵌入式等)的影响。
以下是与非网精选原创系列,从产业到八卦,从技术到深度观察都应有尽有,更多精彩,请进入查看。
与非网特邀嵌入式产业的践行者和观察家何小庆老师坐阵,为我们带来他对这一产业的一系列前沿观察和深入分析,了解更多行业走势、发展脉络,敬请持续关注!
每月,我们将精选最具价值的电子产品或技术话题,并准时为各位网友奉上精美的电子百科大餐...
这一系列带大家走进一个个披荆斩棘走在国芯崛起之路上的设计企业,让我们看看他们到底怎么样了,又都在干什么...
以最新的视角来进行半导体行业市场观察...
都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相信大家在工作或者各种比赛中一定都碰到过,神一样的对手往往让你恨得牙根痒痒,而猪一样的队友更让你觉得气急败坏,恨铁不成钢&&
展示创意电子产品,给你进入高科技创业的灵感...
每周精选一款国产芯片,并列举市场上同类型的主流芯片做对比。咱们来看看国产芯片到底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差点火候...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2017年,英特尔发布了基于“黑科技”3D XPoint技术的傲腾技术,通过此技术可以让传统HDD获得媲美SSD的读写性能。2018年,英特尔的老对手AMD在更新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同时也发布了自家的HDD硬盘加速解决方案——StoreMI技术。
发表于: 10:44:39
近来,芯片巨头在AI领域动作频频。
发表于: 10:05:27
近来,芯片巨头在AI领域动作频频。
发表于: 08:57:24
在日前举行的Computex 2018媒体发布会上,AMD有些出人意料地进行了高规格的产品发布,公开的产品包括下一代使用7nm工艺的VEGA GPU,以及使用7nm的Zen 2处理器。目前,7nm VEGA GPU是全球第一个使用7nm工艺的GPU,现在已经开始样品出货,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出货。
发表于: 16:57:10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Brian Krzanich上周在一次分析师活动中透露称,它将在2020年推出首批独立显卡芯片。这标志着芯片巨头开始为各种市场提供高性能图形产品组合,其中包括游戏,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AI)。
发表于: 16:36:20
芯片,指的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所以芯片又被称集成电路,可能只有2.5厘米见方大小,但是却包含几千万个晶体管,而较简单的处理器可能在几毫米见方的芯片上刻有几千个晶体管。芯片是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担着运算和存储的功能。
发表于: 15:56:14
6月8日,美国能源部向全世界高调宣布:美新一代“顶点”超级计算机,力压中国“神威太湖之光”,重夺世界第一!
发表于: 15:55:44
可以很清楚地发现,DDR、DDR2、DDR3和DDR4之间的接口并不兼容,当然,其工作电压也是不一样的。(除了DDR4是台式机的接口,前三个为笔记本上的接口)
发表于: 15:49:40
基于STM32的虚拟多线程,可以很好的用于裸机程序中,用于模拟小型操作系统的多线程概念。本实例参考了参考TI_BLE协议栈_ZStack协议栈。
发表于: 15:39:59
物联网(IoT)世代来临, 诸如智能音箱、影音串流、智能照明、智能安全防护等应用需求日益升高,带动IoT设备的普及率急速增加。 为让IoT设备更智能、寿命更长,半导体业者持续提升处理器效能和电源管理效率,像是罗姆半导体(ROHM)与恩智浦(NXP)合作,发布专用于NXP旗下i.MX 8M处理器的新一代电源管理芯片(PMIC)-- BD71
发表于: 11:24:25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芯片世界观 | AMD Vega咄咄逼人,Nvidia有Volta这个底牌?-控制器/处理器-与非网
如果给GP100添加冷却风扇、使其具备更高时钟频率以及HBM2内存,这样升级的Titan X将与Vega 10看上去更&和谐&,但这真的是一个好的选择吗?Titan X将更加昂贵。
下一代Volta架构将是一个更好的选择。Nvidia对Volta的规划已有一段时间,在Nvidia早期的GPU路线图中,Volta被视作Maxwell的继任者。
但是Pascal却成了真正的继承者,插在了Maxwell和Volta之间,2016年4月在Nvidia的GPU技术大会上首次亮相。
针对Pascal的&插队&现象,业内人事广泛地认为:Volta将采用10nm工艺,而2016年10nm工艺并没准备好。同样,今年夏季有消息传出,Volta将在2017年面市,采用的是与Pascal一样的16nm工艺且由台积电代工。Volta是否确定采用的16nm工艺呢?台积电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明确表示,将于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进行10nm产品的生产,2017年第一季度即可交付首批10nm晶圆。作为台积电的长期客户,Nvidia采用10nm工艺的产品在2017年面市将不足为奇。
快速迁移到10nm,是GPU前所未有的,但这也是顺应了大的趋势。尽管英特尔的步伐在放缓,但台积电和三星等晶圆代工厂正在加快步伐。三星最近宣布,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10nm的SOC。三星在2015年初开始在14nm节点上进行大规模生产,这还不到两年时间。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与非网小编
电子行业垂直媒体--与非网小编一枚,愿从海量行业资讯中淘得几粒金沙,与你分享!
自2013年以来,一台新的超级计算机帮助美国重夺在此领域的最佳地位
发表于: 15:17:12
博通志在通过投资赢取并获得在各类市场的领导者地位
发表于: 14:10:38
2017年,英特尔发布了基于“黑科技”3D XPoint技术的傲腾技术,通过此技术可以让传统HDD获得媲美SSD的读写性能。2018年,英特尔的老对手AMD在更新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同时也发布了自家的HDD硬盘加速解决方案——StoreMI技术。
发表于: 10:44:39
近来,芯片巨头在AI领域动作频频。
发表于: 10:05:27
近来,芯片巨头在AI领域动作频频。
发表于: 08:57:24
芯片,指的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所以芯片又被称集成电路,可能只有2.5厘米见方大小,但是却包含几千万个晶体管,而较简单的处理器可能在几毫米见方的芯片上刻有几千个晶体管。芯片是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担着运算和存储的功能。
发表于: 15:56:14
6月8日,美国能源部向全世界高调宣布:美新一代“顶点”超级计算机,力压中国“神威太湖之光”,重夺世界第一!
发表于: 15:55:44
可以很清楚地发现,DDR、DDR2、DDR3和DDR4之间的接口并不兼容,当然,其工作电压也是不一样的。(除了DDR4是台式机的接口,前三个为笔记本上的接口)
发表于: 15:49:40
基于STM32的虚拟多线程,可以很好的用于裸机程序中,用于模拟小型操作系统的多线程概念。本实例参考了参考TI_BLE协议栈_ZStack协议栈。
发表于: 15:39:59
物联网(IoT)世代来临, 诸如智能音箱、影音串流、智能照明、智能安全防护等应用需求日益升高,带动IoT设备的普及率急速增加。 为让IoT设备更智能、寿命更长,半导体业者持续提升处理器效能和电源管理效率,像是罗姆半导体(ROHM)与恩智浦(NXP)合作,发布专用于NXP旗下i.MX 8M处理器的新一代电源管理芯片(PMIC)-- BD71
发表于: 11:24:25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兴资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