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的准确意思,唯有读书高,是哪个大神说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_百度知道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我有更好的答案
宋朝 汪洙 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 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后学通。 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采纳率:33%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出处不详。金庸 的小说《鸳鸯刀》中袁冠南 曾说,但不应该是金庸所作。
应该是古时,印在&&千字文&&还是&&小学&&的扉页上的劝学励志诗,我记得应该不是正文. 全诗是: 锄禾田下农 市井店上商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五绝 袁冠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英文
英文翻译To be a scholar is to be the top of society.All occupations are base,only book-learning is exalted.Only the learned rank high,all other trades are low.&&&&all the different kinds utte ...... &&&&&& each and every... &&&&&&low- inferior... &&&&&&yea... &&&&&&5年 fifteen years... &&&&&& study... &&&&&& high... &&&&&&to be a scholar is to be the top of society... &&&&&&to be a scholar is to be the top of society. a surname... &&&&&&nothing is lofty except reading books... &&&&&&to be a scholar is to be the top of society... &&&&&& to be and to have... &&&&&&1.(各种各样) all the different kinds2.(极其; 非常) extremely... &&&&&& yuu... &&&&&&1.(出声或不出声地看书) study
如饥似渴地读书 没有空读书 have no time
...... &&&&&&it' only love... &&&&&&what you are... &&&&&&have no alternative (but to); absolutely bored... &&&&&&down-market... &&&&&&drinking tea in the moonlight... &&&&&&unread... &&&&&&i have read and understood the member agreement... &&&&&&the man who sued god... &&&&&&only the lonely... &&&&&&just dance !... &&
相邻词汇热门词汇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英文翻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英文怎么说,怎么用英语翻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英文意思,,,,发音,例句,用法和解释由查查在线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
Copyright &
(京ICP备号)
All rights reserved拒绝访问 | www.wangchao.net.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wangchao.net.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1d4de9f05264d0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难道真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吗?_百度知道
难道真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不赞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因为还有一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比如你去参军,能说运动员比文学家地位低吗?看一看古代,文官和武将都一样可以为国家做贡献。
但是读书的确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武将如果单凭蛮力,只是勇将而不是不是智将,比如楚霸王项羽。所以读书可以做辅助,如果你当舞蹈家,读了书你的观察力、悟性会有所提高,这样你九容易在寻常的舞蹈技巧中创新,,也会大有成就的。当然,想要有成就,读书不能读死书。
但是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天生就“是块读书的料”,可是一个“文盲“,人生的道路肯定比学富五车的人艰辛。你要看现在社会,选拔人才是要高学历的。可是,一个人除了要有极高的知识水平,还要有强健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所以有才无德、”纸上谈兵“的大有人在——这得怪教育制度,但是如果把一件事情全部归咎于某人或者某事是不对的,你可以自己养成自己。所以除了读书,还要坚持运动、陶冶情操。
私以为道德素养、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一样重要,谢谢。
采纳率:83%
读书是为了干嘛?学知识呗,知识的获取又不是只有读书这一条途径。再说现在这社会哪有读书的地位!应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人民币高。
就是说还是为了钱,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多年以后发现,这句话是有问题的。甚至有时会胡思乱想,如果没有“它”,自己的人生是否会更均衡和完善一些呢?要知道,书籍不是目的,生命才是最终的尺度,自己是否本末倒置了?
  回想自己的读书历程,真正对生命产生重要影响的书籍和作家,都是课外或业余的读物,那是一种自内而外的寻找,因此会有铭记于心指导人生的收获,而课堂上被老师灌进来的知识,如今起作用的基本是常识——成本极高的、经历巨大精神折磨与旷日持久时光获得的生活常识!张爱玲的姑姑有句经典:我每天说半个小时没用的话可以拿不少薪水,我每天说许多有趣的话却一个钱也拿不到。日后兜兜转转最终发现,知识如此,写字如此,世上的事大抵如此。
  对我的家庭来说,读书仿佛是血液里的宿命,(似乎别的事都干不好)但也不乏抗争。家里的孩子都爱读书,却不爱上学,哥哥曾瞒着家人去考过厨师,姐姐痴迷于各种运动,我虽极笨却在假期想学裁缝和服装设计,但都被父亲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拉回了读书之路。他还有一句话是:宁肯讨饭也要去城市!几年的下放经历对他的精神折磨是巨大的,至今对农村和饥饿有着深深的恐惧。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童年  印象中我们很早就认字,但上学前除了被翻得极烂的一本薄薄的《千家诗》,基本无书可读。孩子们都在瞎玩,打架踢球跳皮筋抓石子,对着棋谱下棋,拿着一本破《武术》,一早起来对着图扎马步练长拳。日后稍大,当我第一次在同院的孩子手中看到青绿色的美丽童话书时,屏住呼吸差点晕过去,那种巨大的幸福感是生平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憾。因为缺了这一环,直到现在,逛书店时还要常常席地坐在孩子们中间,和他们津津有味地一起看彩图大字的童话书,估计今生无论活到多老,都是永远的童话和动画迷。  不记得那是几岁,只记得我和姐姐费尽唇舌,软硬兼施,让同院的孩子“进贡”了刚到手的四分钱(一根牛奶冰棍的钱),加上我们自己的三分钱(一根小豆冰棍的钱),两人郑重其事到新华书店去买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我们心中的“圣地”,欣喜若狂地让阿姨帮着拿书。我一眼看到一本《傻哥哥》,便扑进去什么都不知道了,卖书的售货员纷纷围过来逗我,这个摸摸头,那个掐掐脸蛋:“小家伙到底买不买呀?”我面红耳赤,窘得快哭了,屏住呼吸强忍着,一目十行地看,希望可以看完不必买。姐姐一把把我拉开,看了看价钱:九分钱!  我们坐在新华书店外面,把自己的小钱包拿出来数,你数一遍我数一遍,反复地数了好几遍,还是七分钱!最后叹着气隔着玻璃又看了看琳琅满目的书架,本本都比《傻哥哥》厚,估计都在九分以上,没敢再进去,垂头丧气地踏上了归途。  童年是极其贫寒的,但我们也终于凑钱买到了《365夜》、《1001夜》,以及《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和全套的小人书《红楼梦》等。第一批书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考个一百分只能拿到一毛钱,学校又不经常考试,我们又不能常得一百分,可以说,几乎每一分都是我们向大人讨来的冰棍钱和果丹皮钱,或者糊火柴盒搓杨树籽钱。那时捧回书后最大的感受是,不舍得读,怕一读完就没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书也是啊!  当年龄渐长,终于有书读的时候,战争也就开始了,还记得和姐姐为了谁先读《杨家将》而掐架,两人都看着对方的眼睛掐着对方的手臂不作声,姐姐心软,先放了手,年纪小的我不知轻重,拼命用力,她终于“啊”地哭出了声,我现在还记得她从凝视到咧嘴的肌肉变化,童年的我,有非常狠心的一面。  儿时娱乐活动太少,最快乐的时光是黄昏时,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围着饭桌热火朝天地吃饭,收音机放到窗台上,绘声绘色地播着单田芳的评书(印象最深的是隋唐演义中的秦琼)。或者到大的节日,拎着小凳子跑到郊外或乡下找戏看,爱死了铿锵有致韵味十足的戏曲曲辞,至今觉得不亚于任何诗歌,只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销魂。  似乎伴随着评书和节假日戏曲的出场,书逐渐多了起来,《红楼梦》《水浒传》《三侠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小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刀记》《镜花缘》《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革命小说以及各种各样的小人书(租书的地方一分钱一本)涂抹着我的童年。没有什么快乐可以与书相比,能有书读,几乎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生病有什么呢?如果可以给我一本书!  那时读书的速度是惊人的,一本书拿到手,不读完绝不罢休,因为常常没有书读,谁如果借到一本书,那便是功臣,回来后连话都不屑和别人说,直接扔书包上炕,抱着膝盖靠墙一歪便“入定”了,其他人小心伺候,一会倒一杯水,一会捧一小瓶盖红糖(红糠小瓶放在一个棕色小瓶里,孩子们常常盛一小瓶盖,看几页书舔一下当零食),一会凑上去涎皮赖脸瞄两眼,看读到哪里了。年纪小定力差,书的诱惑令大家百爪挠心,什么也干不了,往往在地上走来走去,眼巴巴地等着。  小时家中狭窄,人来客往,常常门庭若市,晚上我们会去父亲的办公室读书,或干脆坐到路灯下读书。上小学后,大抵是《民间文学》《故事会》《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奥秘》之类。不知是否因为这个缘故,对路灯有着深深的迷恋。冬天严寒的酣睡里,不到六点便起床,一个人摸黑穿好衣服,抹一把脸背着书包出门,建筑工地的塔吊孤零零地在夜空矗立,如同巨人的眼睛,一路渴睡的昏黄灯火如同天上的街市,而远处的教室便是即将上岸的小岛。童年的我最迷恋,也最如梦如幻的时光是走过中途的18中院墙外,宿舍楼的窗户开始神秘的次第燃起,学生的尖叫涌起又消失,头顶的白杨树在风中呼啸,这奇特的声音对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梦游一般驶过这座楼便是这个早晨的高潮。此时的天空泛出玫瑰色,万物开始明媚起来,校门在晨光中出现了!家人常常说我有毅力,认为冬天的早起是需要意志的,但他们不能理解,只要一想到路灯,我便有了力量,这是我同自己的一个约会,有关美的巨大享受。如果起得晚一点,天一亮,这种神秘的美便消失了。因为这个缘故,日后看《透明的红萝卜》,对莫言引为知己。  父亲的办公室在四楼,旁边是一个大阳台,我在这里度过了无数黄昏和夜晚,回想起来,有关高楼独倚寂寞栏杆天涯古道那一类的诗歌,对我而言,永远在这个阳台上叹息和低吟着。那时年纪小,还不懂爱的痛苦,小小的灵魂如植物一样散发着芬芳,只觉得诗歌的纯粹之美令人心醉。
  少年  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是和吸烟相连的,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我们几个不安分的家伙常在课间操时和校长的女儿一起聚在角落里吸烟。自那时起,对烟有了一种奇特的迷恋,喜欢它的洁净芬芳与怡然自得。那时家中已经有了一个小小的书房,哥哥勤工俭学摆了一个书摊,我也在校图书馆帮忙,手边开始有了一些不常见的书。  少年的生命,无论怎样写,都是一首青涩的诗。印象最深刻的,是早上起来后携一包烟安坐书房读书,家人都未起床,万籁俱寂,象老夫子一样独自在书房泡茶,读书、吸烟、思考,隐约记得当时喜爱的书籍除了一生钟情的泰戈尔和古典诗词,还有《通俗哲学》《爱与生的苦恼》《时间简史》《熵》《人与永恒》《人是宇宙的精灵》《朦胧诗精选》什么的,都是不成系统,从各个渠道淘来的零星书籍,理解上也是似懂非懂,但当时读得煞有介事,满脸严肃,异常深沉。  《通俗哲学》反复看过几遍,爱不释手,这是我最早的哲学启蒙书,(远胜学校的哲学课)。因为这本书养成了一个习惯,每过一段时间要整理一下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有一次哥哥在问我做什么,非常严肃地回答,我在整理自己的思想体系呢!被家人引为笑谈。  尽管一直瞒着家里,但还是被发现了!一天早上读得过于专注,父亲起来扫地,透过门上的玻璃看到了手夹烟卷的我,但没有作声,母亲后来严肃地找我谈话,说把父亲气得背痛,让我悬崖勒马。热爱父亲的我震惊痛悔,但看着母亲的眼神又将信又疑,因为素知她一贯喜欢戏剧性的夸张,只是也不敢造次了。日后,即使在控制不住情感时渴念香烟,也从不当着他人的面吸烟。  烟在我心中始终很美,包括烟灰,都有一种幻灭的韵味,常常觉得,是不会抽烟的人把烟抽丑了,把自己抽丑了。中学时代,女生抽烟似乎是一种流行,还记得和哥哥的女朋友趴在床上读书吸烟(好象是读周国平),母亲进来后我措手不及,而她纤长的手指轻轻地盖住了烟卷,巧妙地将它藏到了手里,母亲走后,她温柔、狡黠而不无得意地朝我嘿嘿地笑,猫一样的女子,后来和哥哥分手,但一直是我的好友。  此外,哥哥的同学有一本书叫《理想的冲突》,被我看到后不由分说地誓死不还。这本书至今没有读完,但当时最大的收获是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还记得一个同学的父亲是大学教师,我们到她家做完作业后会一起聊天,他很清楚地提出马克思的许多不足之处,而我则言辞凿凿地认为马克思是绝对真理,他很吃惊地看着态度坚决的我,没有过多批驳,分手时把我们送到院门口,他深深地看着我,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忧伤。他的眼神仿佛一道光,强烈震憾着我,令我反思,马克思说的真的句句都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吗?随后有缘看到《理想的冲突》,开始惭愧地意识到,它不过是诸多理论的一种而已。而我过去的坚定,源头又是什么呢?  进入恋爱季节的一大印象是,台湾的作家和歌手潮水一般涌入大陆,对今生的情感体验影响最大的几个人基本都来自台湾:琼瑶、三毛、席慕蓉、罗兰、罗大佑、姜育恒、郑智化、齐秦、徐小凤、蔡琴、孟庭苇,还有日后接触到的傅佩荣、叶嘉莹。记得一位流亡作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没有故乡,文化就是我的故乡。也许因为这个缘故,对台湾,始终有着最为难舍的情结。  对琼瑶的感情是最复杂的,还记得许多上自习的午后,悄悄地越墙而出,爬到人民公园的大树上去读琼瑶,藏在林荫中翻开书册的那种甜美至今难忘,(记得前两本是《梦的衣裳》《匆匆,太匆匆》)只是,日后一度将爱情奉为宗教,将青春作为祭品,几经磨难理想破灭后才深深懂得,这不是真正的人生。  但对三毛却有着永远的怜惜,无论别人说她什么都无关紧要,只有懂得,只有理解,只有感同身受,才会有真正的慈悲。  值得一提的还有金庸,高考时的甜品,一个又一个晚上,上面放着课本,下面压着金庸,别人以为你在挑灯夜读,其实是和黄蓉郭靖约会。每当身体不舒服,只要有一本金庸在手,痛苦便转化为欢乐。但最初迷上武侠却是因为梁羽生,第一本是《萍踪侠影》,第二本是《白发魔女传》,那时有16开的开本,非常舒服的大字,松软的一卷握在手中,生活是多么生机勃勃而充满希望啊!
  大家都写完了,赶来补一下课,先到这里。希望晚上早点回来继续:)
  从小有个好的读书环境很幸福,咋不参加那个活动?飘绿,呵呵
  心灵敞开的自主性的阅读和心灵封闭的填鸭式的阅读对人生造成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有人读书读成魔,有人读书读成人。
  当然,为了进步一的修炼,填鸭式阅读也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灵魂不得自由,思想就不得自由,思想不得自由,人生就不得自由。这是从精神诉求上来说的,基本生活不需要这么复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某个侧面也是正确的,只是这书并非仅限于文字之书。
  你用细节把我的阅读史补充的更为完整,阿仑一路的阅读历程伴随着思想渐进的模糊的启蒙,而我一直到大学毕业才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点。
  阿仑,这个能算入活动征文吗,如果你愿意,我就在标题上加个前缀。
  关粉儿和一石好!  当然是参加咱们书话的活动,否则真不会想到写这个。  一石真是快手,我先去吃饭,写了大半天,背都有点痛了:)
  改了:)
  看楼主所说的,大概是同龄人。  我觉得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反而对读书有一种如饥似渴。并不因为读书有多高,只是因为书本是最好的万花筒。
  是呀,同意楼上的。以前不看书,就没事干。  
  当年龄渐长,终于有书读的时候,战争也就开始了,还记得和姐姐为了谁先读《杨家将》而掐架,两人都看着对方的眼睛掐着对方的手臂不作声,姐姐心软,先放了手,年纪小的我不知轻重,拼命用力,她终于“啊”地哭出了声,我现在还记得她从凝视到咧嘴的肌肉变化,童年的我,有非常狠心的一面。  ------------------------------------  你好猛-_-
  丝绒好,沙岗头好!薛衣人:抱个拳,惭愧!  大学  上大学至今最为遗憾的,是父亲让我读24史,但我一看到竖版的繁体字(除了诗词)便头痛,一推再推,逃课和校外的基督教牧师信徒们结伴游历,与当地的诗人们交往与聚会,往往在考前一两天才挑灯夜读。一个较著名诗人的话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他说,如今的现状是,我们仿佛蚯蚓,都在一个瓶子里,同样的土,你吐出来,我吃进去,再吐出来,我们都没有真正的新东西。  多年以后终于明白自己的损失是什么,太多的知识是江河,而历史是大海,但却再也没有大块的时间和心情可以补回了!  但也有收获,在校图书馆发现了古希腊悲喜剧的一些东东,狂热地爱上了古希腊的阳光气息,这帮人是多么健康和有趣啊!虽然自知没有语言天分,还是梦想着到希腊去当一个大使。此外,便是读到了海子的诗,记得很清楚第一首读到的是《房屋》,大吃一惊,引为天人。至今觉得奇异的是,在诗歌领域,海子的诗带给我的强烈震憾,超过北岛舒婷和顾城食指,仿佛他使用的是另外一种语言。  遗憾的是,那时的海子已经过世了。若干年后,在海口新华书店一个特价的打折角落买到了他的好友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里面提出为海子建墓,不久之后海子墓建成,没过几年,苇岸也去世了。在我的心目中,当代散文作家里,没有一个人的文字,在明净澄澈温暖深刻方面可以超过苇岸,尽管他只写了一本薄薄的小书。  大学期间开始广泛涉猎文学,如果说在读书上有一见钟情的话,泰戈尔、歌德、托尔斯泰、黑塞、海明威、川端康成、马尔克斯、普希金、杜拉斯、普里什文、张承志、刘索拉都算。至今记得坐在绿荫丛中读《少年维特之烦恼》,那种馥郁青翠芬芳的气息既是草木的香气,也是小说的风格。而绿蒂要求在读的书中找到自己影子的观点至今还影响着我。歌德之丰富和伟大是立体的,令人吟咏不尽。  西方诗歌方面,最初接触的是普希金、莱蒙托夫、叶赛宁和海涅,至今大爱普希金。(虽然后来从托尔斯泰和陀氏那里获益良多,但感情上还是更倾向于普希金。在我自己的逻辑里,俄罗斯文学发展到托和陀,开始出现分裂,固然更加复杂丰富,但也挣扎痛苦残缺,而普希金身上,有原初健康完善金质阳光的东东。)  后来见到泰戈尔,终身引为知己,也曾喜欢过洛尔伽、叶芝和斯蒂文森,但感觉从血液里有强烈共鸣的,除了泰戈尔,还是波德莱尔和荷尔德林。他们身上都有原创的神性气息,令人有一见倾心的迷醉。  也喜欢海明威,最爱《永别了,武器》,尤其迷恋亨利和凯瑟琳对话中那种不动声色的张力,多年以后才明白,那预示着怎样一种深刻的宿命的孤独。  在我印象里,黑塞的《荒原狼》曾照亮过许多诗人,也为我的大学时代开启过一扇巧克力之窗。他和川端康成无论写什么,骨子里都是诗,但不知为什么,虽然小说也喜欢,但我更喜欢他俩的散文。  在写作上,普里什文对我的影响是较大的,如话家常,但有着神奇的魅力。那是来自思想、境界、爱与生活本身的强大魅力。  张承志在思想方面对我的冲击较大,还记得在阅览室读完《北方的河》那种受过洗礼般热血沸腾的感觉,《黑骏马》则掉了泪,郑重将它推荐给一个朋友,但对方读后很冷静地问我,你认为那个随意凌辱妇女的坏蛋不应当受到惩罚吗?这种表面的美真是经得起剖析吗?后来系统读一些哲学书籍,张承志成为心中的痛,这样美,但确实经不起细细剖析,其中致命的缺陷不是属于一个人而是属于一个民族的。(这个问题邓晓芒在《灵魂之旅》中分析得最为透彻)  杜拉斯、莎乐美、萨滕、萨冈、阿仑特和波伏瓦对我的影响都很大,但最喜欢的还是刘索拉,她是在当代中国把真正的自由精神活出来的女人,她的人生和存在就是最好的书。  回想起读书趣味,似乎也是分阶段的。年轻时尤其喜欢空灵诗意玄幻,对纪实和一般的通俗小说基本读不下去。旅游时背包里除了诗就是《百年孤独》。我老姐是现实主义者,她喜欢池莉,一再劝我,读10页,10页读不下去我就不劝你了,但那时年轻,厌这些世俗的东东。直到30岁以后,才能够静下心读池莉和王安忆,才真正爱上狄更斯和雨果。  先写这些,下次有空写一下哲学。
  有选择能读自己想读的书,真让人佩服。
  阿伦真能写,写好多;这个标题,能让书话的读书人感到欣慰?~
  回想自己的读书历程,真正对生命产生重要影响的书籍和作家,都是课外或业余的读物,那是一种自内而外的寻找,因此会有铭记于心指导人生的收获,而课堂上被老师灌进来的知识,如今起作用的基本是常识——成本极高的、经历巨大精神折磨与旷日持久时光获得的生活常识!张爱玲的姑姑有句经典:我每天说半个小时没用的话可以拿不少薪水,我每天说许多有趣的话却一个钱也拿不到。日后兜兜转转最终发现,知识如此,写字如此,世上的事大抵如此。  ------------------------------------------------------------  这些话,仿佛也能看懂;还是版务的那个建议道歉成为制度的帖子更易懂?
  读书坏眼睛,保护好。至少有90%的书是没有必要读的。阿仑现在写字读书时还抽烟吗?
  小诗、学者、怀乡诸位仁兄好!  出差刚回来。现在不吸烟了,喜欢喝两杯小酒:)
  海明威小说里的对话确实很值得玩味,尤其是男主人公的说话方式和用语。我常常觉得那是海明威在开口,带着提前于年龄到来的颓废与虚无,一种无奈的玩世不恭。  读起来觉得酷酷的,屌屌的,但确实孤独、无计可施。
  看了阿伦这个文科的阅读历史,很感慨。这人和人差别真实太大了。和你不一样,我小时候很爱上学,但是不怎么看书,在学校如鱼得水。我发现,文科类阅读经历上档次以后也有个人发展的,几乎对学校都很梳理。三毛,琼瑶,陈染之类的,都如此。黑塞更是格格不入了。  你说的作家里面,刘索拉曾经关注过,她的《你别无选择》,挺另类的。但是她今年写的东西,我已经看不进去了。  黑塞是前年开始阅读,是我的大爱,收集并看过了他的大部分小说。于我而言,真正对小说刮目相看,黑塞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梳理----疏离
  小说还是金庸对口味。。。。。。。其他书,没有侠义精神
  好丰富的阅读史,同时代而不同质,值得细读。
  怀乡兄:最近是常觉眼睛困涩,不知是否有同感,有时我会想,人这一生各器官的动能大约是固定的,不能过度使用,因此博尔赫斯会失明,李小龙会突然过世。  好点小色:生命的一个角落。还喜欢《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小童闻笛:小童好!呵呵,蚌病成珠?  羊羔九头:很久没有重读了,不知会有什么新感触。但隐隐觉得,如果能突破侠义,也许更有意义。  清扬:清扬好!好希望你的阅读史里加一些影响你的书名:)
  @深圳一石
17:32:10  心灵敞开的自主性的阅读和心灵封闭的填鸭式的阅读对人生造成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有人读书读成魔,有人读书读成人。  灵魂不得自由,思想就不得自由,思想不得自由,人生就不得自由。  -----------------------------  我哭。。。
  有不少书名,只是没加书名号,呵呵,我印象中好像是薛妹妹还是谁说过晕书名号?  每个人的阅读史都不是一篇两篇可以谈尽的,我也觉得可说的还不少,等忙过这段时间看看能不能再写一些。
  用进废退也不能这么没日没夜地用。我以前同人讲,知识庞大到这个程度,人的器官显然是超负荷了,怎么办呢,就以知识获取来说,全部改用化学制剂注射,比如,这一管是物理学的,那一管是化学的,这一管是艺术的,那一管是医学的,什么时候注射,注射多少剂量,一针下去能出现什么样的效果,个体接受多少,这就因人而异了,并非谁都可以成为专门家,还得有赖资质,只是知识获取不再依赖传统方式。美目飘飘的,尽管去看看男人,不必整天盯着这些乌漆麻黑的字,有什么意思呢,难道不是器官的空耗和浪费,徒增机体的不舒适感?科学发展能为我们的快感服务,效率是无限高的。将来等着注射就可以了,学校培训机构都可以取消,出版业就更用不着提了,完全没有必要。
  小童闻笛
08:57:00  看了阿伦这个文科的阅读历史,很感慨。这人和人差别真实太大了。  。。。。。。  -----------------------------  觉得小童提起的话题都有些复杂。  说到底,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人。你举的这几个例子大体都是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至少他们生命的某一时期不能。相反,“社会精英”群体,大都是适应学校,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人。  本质上,你是个艺术家吧。
  楼上的话让我想起一部很喜欢的电影 Election (1999) 里,女主角的父亲说女主角那么美丽不应该去学法律,打扮、享受生活就可以了。
  女主角的父亲说女主角那么美丽不应该去学法律,打扮、享受生活就可以了。  ——感觉这个父亲太自私了!
  深圳一石
11:16:41  女主角的父亲说女主角那么美丽不应该去学法律,打扮、享受生活就可以了。  ——感觉这个父亲太自私了!  -----------------------------  电影挺好看的,建议看完后再评价。
  M一下,慢慢品。
  Election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但相信是一种很深的爱。
  敬爱的怀乡兄,把我当哥们吧,别美目飘飘什么的。:)  亲爱的若啬:一部分精英是维护社会规则的,还有一部分是负责打破的。但说到底,什么又是精英呢?  是我的错觉吗?我们大家本是文字朋友,以文会友,但整体气氛似乎暗藏着一个思维的潜规则。对女人来说,美是最重要的,(男人成功是最重要的)而文字与才能思想只不是锦上添花,换句话说,如果你不美,现世生活不成功,你的精神产品便会贬值。这种思维潜规则说到本质,似乎有点媚俗。  这里面似乎蕴藏着一种自卑,对思想对文字,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不自信和看低。但本质上,还有比这更重要更宝贵的东东吗?
  阿仑,我敲上面的跟贴时,脑中想的是学校生涯。也就是说,我谈论的是学龄期时,对社会规则的态度。这个也算一种谈论范围界定吧。  什么是精英呢?  美国有一个电视频道:C-SPAN。上面会直播国会听证会,辩论;一本书的作者演讲,回答读者问题(书肯定是相对产生了影响的书吧);关于重大事件的记者招待会;等等。某一天,当我边做家务边看一个布什的刚从阿富汗回来的年轻女班底成员面对很多记者时,精英这个词就突然跳了出来。同时我自言自语了一句,一个文化的精英是不会真的离开其文化的。那个女士太富有明星气质,太富有激情,太富有感染力了。记得随后,我去网上查了那个女子的资料包括视频,然后通过QQ把连接发给了俩个我关心的年轻人。  前几天,因为找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演讲,就看了些宋美龄的网上视频,包括她的葬礼。看完后走去厨房的路上,我脑中跳出了莎乐美。我个人认为,宋氏姐妹因为她们父亲的缘故,得以接触一些当时中国社会最有思想和抱负的男士。莎乐美因为她的父兄也类似。女子对女性世界有所突破和超越似乎需要一些条件。伍尔芙周围聚集了当时最出色,最具文学创造力的几个男子,林徽因的情形也类似。  因缘际会吧。绝大多数女性是应该相夫教子的。延续生命是很本质很宝贵的,对吧?规则存在的本质是为了保护人。只是当规则被执行得教条僵硬时,又会害人。  我觉得看易经开始的乾坤两卦,便不大容易自卑自己的女性性别的。  最近我的兴趣点在抗日战争。我也没有想到的一个结果是感慨“意识形态的作用”。我觉得至少意识形态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我过去的想象。  阿仑,我一直只是想交流。所以,我至今对于某人在你帖子里对我的激烈谩骂耿耿于怀。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心胸狭窄,另一方面是谩骂中体现的“思维潜规则”或者闲闲书话“潜规则”。如果规则已经在限制你的表达,为什么你自己还要限制你自己说你想说的话呢。
  呵呵:)  心有点像是土地,书像是水。  问好:)
  阿仑,虽然有人批评你的哲学(那是专家吧,别管那些人),但有空写写来自你生命深处的哲学。人心是一个变换无定的水晶球,来自不同生命的光照向其中,其中变化怎么能够按照期望的理性的形式得到回应呢?唯一的价值就是自己的光照到周围的距离,这个距离里光的变化和影响,是我们人生存在价值一个个美好注脚呢!  不要习惯性的去解读。或许阿伦心里本身对这些阴影有天然的抗拒才这么说的吧。
  在唯物是尊的国度,精神很容易轻如鸿毛  在追逐实利的时代,理想注定会沦为下品
  翼空斋主人:欢迎朋友:)  若啬:若啬误会了,我没说你或者女性自卑,其实我讲的潜规则与性别无关,只与对精神的认知与独立地位相关,我们谈的不是一回事。你有时真是太敏感了:)  我知道你说的那件事,但对我们来说,他只是一个八零后,路过不了解情况随手回贴而已。看看书话的吵架贴吧,哪一个不是更令人生畏呢?如果不喜欢不同意,骂回去就是了,何必这样折磨自己呢?而且,问题的关键是,他不是我要求或邀请来的啊,若啬,我的错处在哪里呢?我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在你面前我总觉得自己有罪呢?  深圳一石:谢谢一石,羡慕你的坚持,有时会想,也许自己心里有着太多的阴影,因此总在追逐阳光。明知道一切的源头在于心,但有时还是忍不住外求。这一段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丁巴达吉:谢谢,期待看到你的新文字:)  最佳传球:理解你在说什么:)
  工作  工作以后,在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居无定所,常常搬家,印象最深刻的是两本书:《百年孤独》和《海子的诗》,它俩与一生钟情的泰戈尔和千家诗是背包里的常客。如今可以回想的一幕,是心情郁闷时,住在租来的房子里为奥雷良诺和阿卡迪奥排家谱,对一切都不管不顾,让自己聚精会神离开现实的世界。日后对二战感兴趣,很希望也能这样好好研究一下战争,但一直未有机缘。  我不明白这本书为什么这样打动我,包括吃土,包括做小金鱼,包括遗忘症,包括上校不动声色赴死的童年伙伴,还有常常归来做实验的老人和勤劳坚强的乌苏拉,流浪、挣扎、孤独、悲凉、平静、气节、坚持、力量,梦幻,以及绝望的爱,它们仿佛与血液的暗流相呼应,甚至不需要解读,不需要意义,只是一个没头没尾的句子便令你心痛和遐想。  除此之外,喜欢去买杂志《十月》《当代》《收获》《中篇小说选刊》《大家》《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往往买到什么是什么,看不完便丢在一边。此时最大的感觉是有了危机感,发现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书太多的文章太多的信息,学不完也看不完。可谓生有涯知无涯,从年少轻狂开始迷惘焦虑,自己真能把握这个世界吗?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在哪里?  此时最幸运的是遇到了叶嘉莹、傅佩荣和邓晓芒。因为爷爷和父亲都属于能背本草纲目的记忆力,相形之下的我笨拙得不值一提,因此虽爱诗歌却一向有自卑心,想到光陆游便写诗5万首,钱钟书的弟子都通晓10几门外语,以自己的资质,登堂入室恐怕是痴人说梦。而真正为我在诗歌方面树立起自信的,是叶嘉莹,她不仅为诗歌理出了金线,而且常常上升到人生和哲学的高度进行通俗易懂的阐释,在她面前,我发现,诗歌集子变薄了,变活了,发现自己并不是朽木不可雕也。  还有便是傅佩荣,最初买到的解读书只觉得简约,直到有一天读到《哲学与人生》《西方哲学与人生》,才感到自己遇到了宝藏,可以点石成金的宝藏。因为太爱他的书,有段时间很迷恋这个从未谋面有点谢顶的老人。表妹说,他的梦中情人是奥巴马,实在太帅了,问我有没有,向来不追星的我唯一能想起的居然就是远在台湾的傅佩荣:)  先到这里,有时间再续:)
  百年孤獨是我最喜歡的五本小說之一,驚豔啊!  
  作者:苏阿仑 回复日期: 22:27:19   是我的错觉吗?我们大家本是文字朋友,以文会友,但整体气氛似乎暗藏着一个思维的潜规则。对女人来说,美是最重要的,(男人成功是最重要的)而文字与才能思想只不是锦上添花,换句话说,如果你不美,现世生活不成功,你的精神产品便会贬值。这种思维潜规则说到本质,似乎有点媚俗。  --------------------------------------------------------------------  你说的这个美是外在的自然美吧?  无法否认,虽然我是女性,我也不否认女性的自然美是太重要了,不是会所具有天然美的女性等于天生就拿了一个博士学位嘛:)  你说的另一种美是内在美。内在美比外在美来得不容易,所以也更加持久和坚强。但是知识这二个东西和美不能划等号,不过是通向美的一个路径而已。通向美有多种途径。  我觉得女性能自得其乐感觉内心自由,就可以说达到美景了。无论你是相夫教子,还是献身于自己的理想事业而独身一人,总之,你所选的路,与你的内心需要相符,与你的理想追求一致,就是成功的人生。  女性追求家庭幸福是一种追求,女性喜欢小孩子把精力都给了孩子们是一种追求,女性喜欢科学,献身于科学事业,是一种追求,女性喜欢艺术,献身于艺术也是一种追求......无论你干什么,如果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隐忍劳作而无怨无悔,那么,这样的女性,都是美好的:)
  作者:若啬 回复日期: 02:35:20  回复
  ------------------------------------------------------  无论女性还是男性,事业的成功、外在的成功都与机缘密切相关:)  其实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适应环境,智力上各有千秋。有一个研究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在数学上拔尖的比例越来越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观念对人的能力的束缚也是惊人的。  抛弃男女不平等以及对于女性能力偏见这个因素这些因素,我觉得是母性的本能让更多的女性选择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苏阿仑
22:27:19  敬爱的怀乡兄,把我当哥们吧,别美目飘飘什么的。:)  亲爱的若啬:一部分精英是维护社会规则的,还有一部分是负责打破的。但说到底,什么又是精英呢?  是我的错觉吗?我们大家本是文字朋友,以文会友,但整体气氛似乎暗藏着一个思维的潜规则。对女人来说,美是最重要的,(男人成功是最重要的)而文字与才能思想只不是锦上添花,换句话说,如果你不美,现世生活不成功,你的精神产品便会贬值。这种思维潜规则说到本.....  -----------------------------  记得有句话说,娈彼诸姬聊同弃日,猗与彤管无或讥焉。  好的文字好的思想能启发人美感,只要是善意美好的想象,应该不会受到讥笑。呵呵
  这标题真让人反感.
  不知道是惭愧还是幸运,我小时候无书可读,全干别的事玩去了,真的开始读大约是98,99年快奔三的时候.万恶的教育以及出版审查制度,让很多有趣的书都无处可得.
  中国的读书人/文人/知识分子,总有那么一股劲劲的味道,就是这标题体现出来的.嚓!老子我排世俗权力等级轮不上,得,我去读书的江湖(闲闲书话)论功行赏~  小童这境界,妙人也,天真,朴素,深刻,哈哈!  自然美,大概对于男女都有优势,自然美之外,有好气质,美丰仪,会很受欢迎,人们下意识会把所有美好内在和美好外表放在一起联想.  母性本能?我疑心自己在这方面很稀薄,因为我一想到自己要过相夫教子的生活我就呵欠连天,而我一想到要在喜欢的领域里自由驰骋我就蠢蠢欲动,打了鸡血一般.  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教育方法,有的人适应,有的人不适应,和天性有关吧?
  书卷:还在草原上吗?何止百年孤独,还喜欢看你的美食图:)  小童:我讲的主要是年轻貌美,谢谢小童的补充,也谢谢你和若啬推荐了那么多好片子:)  估计传球会更理解我的想法:中国的文人传统似乎缺乏独立风骨,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思想与文字本身往往是附庸,在书话也能看到这种残留的影子。对男人,成功地位第一,对女人,年轻美貌为上,而思想与文字,缺乏独立的地位与尊严。这似乎也是一种潜规则。我所谓的不自信与媚俗主要由此而发。  坐忘:懂,70后在我看来有承上的气息,80后有启下的气概,虽然在理论上相通,年龄上算相近,其实在感情上是有代沟的,例如这首《童神诗》,我还是有复杂感情和审美欣赏的。对,忘了写这个,小时读物还有长长的黄黄的几张纸,什么增广贤文神童诗之类的,也算启蒙,也许因为这个缘故,后来长大见到《古文观止》,有亲人的感觉。  录两段神童诗和朋友共享重温复杂一下:)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黄花:黄花好!感觉好久不见,还有青石。祝平安喜乐:)
  哈哈上周六回家了,竟然出現食慾不振等水土不服症狀,想念西北伙食和乾爽的天氣。還差少數省份沒去,神州遊暫告一段落。明年定要出國玩,十年沒出境遊了。當時發了宏願要先遊遍中國哈哈  
  哈哈,自封各省羊肉考察員  
  我一直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情节。到目前为止,我仍不断要孩子们有空多看点书。  没有文化,阿仑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没有文化,回帖的朋友们能写出那么有水平的回帖。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教育方法,有的人适应,有的人不适应,和天性有关吧?  -------------------------------------------------------------------  因才施教,做到不容易。有些地方稍好一点(比如美国),但要满足每一个有特性的孩子,也不容易。  我觉得适应学校教育的孩子,多半记性好,认同感好,各方面发展比较平均:)
  和阿仑读过的书很像。谈诗的里面我很喜欢宇文所安,喜欢他的名字,喜欢他的读诗法。
  苏小妹小时候看书不少啊,还整理自己的思想体系,还马克思主义,还抽烟看书,呵呵,这样的女孩子当初我怎么没认识一两个?可惜了。可能跟家庭氛围有关吧,我父母都是理工类的,我对书本的接触面就窄很多,另外,很惭愧,我小时候不喜欢看书(现在看书也看不久,觉得枯燥),光喜欢打球什么的,呵呵。  自封为各省羊肉考察員的书卷过得很滋润呀,羡慕。我的问题是出门嫌麻烦事多,所以只乐意有人组织的情况下出行,人有点懒散,没办法。
  作者:真希望快乐 回复日期: 08:53:31   ------------------------------------------------------------------  对于喜欢思考探索的人来说,读书的确是一个好的途径,因为你可以找到和你交流的“同好”。本质上是一个人是不是喜欢独立思考,独立人格。本质上不是读书。  但作为消遣,读书和其他的娱乐活动也差不多。一旦阅读的环境良性,人人都有阅读的好习惯,读书,就是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罢了。  作为家长,不得不重视阅读,因为目前的阅读环境也不是太好:)
  作为消遣,读书和其他的娱乐活动也差不多  ——————————————————  按照本雅明的理论倾向,这样的阅读观,应该可总结为 资产阶级阅读观
  人非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即便是天才,也是学而知之。所谓天才,不过学的比非天才更有效率而已。  阅读是学而知之的方式之一(不是唯一),本质上属于一种信息的交互方式,也是一种认师的方式,只是师不在眼前,所授内容都在纸上,但过程无非也仍是言传和身教。书与师,对人而言,相当于一份藏宝图,重要的信息,都在纸上了,自己按图索骥就是了。  阅读之外,人还有另一种学而知之的方式,行动和实践,与阅读相比,这是一种没有指南的独自探险,但所学所知皆来自切身体验,不像阅读那样单纯调动思维系统,切身体验调动的是人的思维与感知的完全系统,所以其对人的记忆影响程度非比寻常,效果远大于来自纯粹阅读的影响。  但一个人活动范围再大,也不可能孤身穷尽世界的所有角落。所以这时候,阅读才显得更为重要。书籍的本质,是人类信息的一种共享方式。你没有到过的地方,有书籍为你叙述,供你感知,于是阅读让人从前的孤独掘进,恍惚变成了一种携手通行。这也是来自阅读的温暖。
  人是有限的,对阅读的消化能力也是有限的。书如粮食,饕餮伤身,合理饮食才能保证健康。同理,饕餮也肯定不是粮食的错,而是人的错。有害的阅读,也不是书籍的问题,而是读者的问题。人是阅读的主体,书只是一种非生命的精神粮食。  世有万千植株,但不是所有都是供人食用的粮食,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多数同时既有益又有害。书籍亦如此。所以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师与书都是相对的,惟有真理才是绝对的。  所以,读书本身无所谓是上品,还是下品。所谓上与下,取决于读书的人自己。  ————————以上,是非资产阶级阅读观下的一种阅读理解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本质上与 民以食为天
属于同一世界观系统的不同表述。  最高者为天,人以读书为最高,或以吃饭为最高,都等于否认天的存在。人与天的世界里,若天不被认为存在,存在的便只有人了,只有人的自我,普天之下,唯我独尊。  自我便虚拟为宇宙的中心,世界围绕着我来建构,万事万物便可划分为属我和非我。自我既然是宇宙的中心,便不需要运行和运行,不需要发展和变化,自我就是一种永恒。  在东方文化语境中,由自我出发,向外扩展,向所谓天去弥漫,及至最后的理想:天人合一,生命抵达最高的完满境界。然而东方文化中的天终究因为是虚拟设定的,人有心,天无意,所谓的天人合一终究只是一厢情愿的单恋。不断扩大的自我,即便扩散至整个宇宙,终究无依无靠,无所依傍。  天,归根结底应是一种虔诚的信仰,哪怕你看不见它,也要深信它的存在,也不要忽乱指物为天,信仰有天,人才可能与之合一,信仰无天,人终究只能遁入虚无和虚空。
  @feixian-17 11:10:53  自封为各省羊肉考察員的书卷过得很滋润呀,羡慕。我的问题是出门嫌麻烦事多,所以只乐意有人组织的情况下出行,人有点懒.....  -----------------------------  哈哈我顿顿晚饭吞一斤羊肉啊,外加主食,啤酒,酸奶。我最不喜欢看攻略想得太复杂,年轻时随便买张票就出发了,到了目的地买份地图,挑一辆站点比较多的公交车坐到终点,悠闲观光。现在年纪大了稍微谨慎些,看下简单的当地旅游攻略。努力淘汰生活中的杂质,追求澄澈纯净的心境。
  小童对阅读的看法我很赞同。  传球很多看法都有见地,但是可能气场不对,不管我说啥,都能命中球同学滴怒点,这也忒喜怒无常了点,我错鸟,闭嘴,闪!  小童,说到学校教育,还有我这样的人格分裂者,表面我适应,实则痛恨。
  @书卷静中缘   年轻时随便买张票就出发了,到了目的地买份地图,挑一辆站点比较多的公交车坐到终点,悠闲观光。  你这方式独特,很独特。一般的旅游就是去大景点,去逛商业街,去找小吃,马不停蹄的,停下来小坐一会都会觉得是浪费了宝贵的外出时间。我记得小时候跟父母去阳朔玩,听说有些老外在这个小县城里一住就是几个月,经常懒懒散散的在西街的咖啡馆里坐下然后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当时觉得挺新鲜挺不好理解的,后来才感到∶这才是休闲。
  @feixian-17 23:13:52  后来才感到∶这才是休闲  ------------------------  补充:这才是,生活   哈哈,矫情一把:这就是你,误解着生活,而别人对它的误解比你更深。
  呵呵,“这才是生活”,对我来说,是不太好这么去表达,因为很多人是要奋斗要忙碌要存在感的嘛,所以我还是低调一点,曰∶“这才是休闲。”
  低調好,低調就是腔調。  
  @feixian-17 23:13:52  @书卷静中缘  年轻时随便买张票就出发了,到了目的地买份地图,挑一辆站点比较多的公交车坐到终点,悠闲观光。  你这方式独特,很独特。一般的旅游就是去大景点,去逛商业街,去找小吃,马不停蹄的,停下来小坐一会都会觉得是浪费了宝贵的外出时间。我记得小时候跟父母去阳朔玩,听说有些老外在这个小县城里一住就是几个月,经常懒懒散散的在西街的咖啡馆里坐下然后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当时觉得挺新鲜挺不好理解的,后.....  -----------------------------  书话很多爱旅游的网友,我始终对此提不起兴趣,别说专门去了,前阵子去苏州出差,一天来回,在苏州只停留2个多点,也算去了次天堂,呵呵
  @深圳一石
11:16:41  女主角的父亲说女主角那么美丽不应该去学法律,打扮、享受生活就可以了。  ——感觉这个父亲太自私了!  -----------------------------  多好的爹啊
  作为消遣,读书和其他的娱乐活动也差不多  ——————————————————  读书是为了体验
  问题的关键是,他不是我要求或邀请来的啊,若啬,我的错处在哪里呢?我应该怎么做呢?为什么在你面前我总觉得自己有罪呢?  ——————————————————————————  阿仑,我说的只是一种现象。若你觉得有罪,我也没办法了啊。  想起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台词,貌似出现过多次吧。大意是,身为当时中国的军人,没有谁是无辜的。  作为基督徒,至少是有原罪的。嘿。所有耶稣说,你们谁认为自己是没罪的,就可以拿石头打她。
  对于喜欢思考探索的人来说,读书的确是一个好的途径,因为你可以找到和你交流的“同好”。本质上是一个人是不是喜欢独立思考,独立人格。本质上不是读书。  ——————————————————————  +1
  所有耶稣说 ——〉所以耶稣说
  阿仑厚道啊哈哈
  作者:坐忘斋书话 回复日期: 22:16:27  回复
  传球很多看法都有见地,但是可能气场不对,不管我说啥,都能命中球同学滴怒点,这也忒喜怒无常了点,我错鸟,闭嘴,闪!  -----------------------------------------------------------------------  传球说的才是真好:  见识深刻且表达完整,  行文优美且感人至深
  @关粉儿  单纯从观看来讲,在中国大多数地方旅游已经很难让人有新鲜感了,毕竟在这样一个交通和信息发达的时代里很多景象我们不是已经见识过就是似曾见识过。比如苏州10年前我也去过,是我们做项目前去那里考察。老实说我更多的是失望,因为苏州的造园模式早就遍布全国,起码很难让我们在走马观花中有眼睛一亮的感觉。再说了,以个人品好,我不喜欢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  不过旅游的好处有时不在于景观,而在于置身外地的某种感受。我一个当医生的同学说得好∶在外地,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抛下了,工作上的也好,家庭上的也好,社会关系也好,就算别人有事打电话找到我,对不起,我在外地呢,他就是着急也没有,我着急也没用,所以我照样轻轻松松的在外地该玩的玩,该吃的吃。所以这位仁兄不太在乎去哪玩,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只要在外地游玩,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他就很高兴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完全不同。
  @关粉儿 64楼   书话很多爱旅游的网友,我始终对此提不起兴趣,别说专门去了,前阵子去苏州出差,一天来回,在苏州只停留2个多点,也算去了次天堂,呵呵  -----------------------------  哈,我有各种强迫症,一迷上啥就要到底,比如“游遍神州强迫症”,“从头到尾读书强迫症”。
  推荐电影《搜索》。
  好多精彩言论,谢谢朋友,明天有空细回。  亲爱的若啬,不知为什么,在你表面的说理之下,我常能感到深藏的温柔和善意。
  这个贴很热闹。  来看看。
  今天又来翻看这个帖子。喜欢这个帖子,包括大家的回帖。阿仑还抽烟喝酒,倒是想像不出来。可能见到人,更是对不上号。  
  大家的谈话很有意思
  看不够,等续:)
  哦,  难怪爱在书话呆!  不顶一个真不该。  喜欢读书皆从小,  掐人太狠有点坏。。。
  阿仑文字是绝美的,让人既可以沉静下来又能心潮澎湃
  仔细看了回贴,顶一下传球的留言,还有小童的有没有独立人格,不在于读书。  谢谢真快乐阿姨和真康师傅,看到你们的名字会觉得温暖,谢谢鼓励和关注。  书卷:握个手,同嗜羊肉、酒、酸奶,还有旅游:)  飞仙:呵呵,居然没把你吓倒,也是一条好汉。  九月草莓、沙岗头、若啬、坐忘、关粉儿、阿湄、林泠烟和半壁青山好,谢谢几位朋友!谢谢半壁青山的鼓励。
  从小养成的一个习惯是,稍有闲暇,喜欢晚上呆在露天,独自散步或者凝望天空,苦苦纠结一些没有答案也没有用处的问题,例如有无之间的界限,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等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事务的繁杂,开始隐隐感到悲伤,意识到自己也许永远不可能知道答案,永远这样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地飘在这个世界上,糊里糊涂地来,又不清不楚地去。  就在几乎已经绝望,并常感活得无趣时,遇到了基督教和康德。基督教由于某种原因不多言,但希望向爱读书的人推荐几本非常好读的相关书籍《人啊,你往何处去》、《认识真理》、《标杆人生》、《游子吟》、《赐我甘露》《德兰修女传》《心灵花园》《荒漠甘泉》等,此外,唐崇荣和远志明(河殇作者之一)的讲道集,及相关著作(神学院用唐崇荣的课本,远志明有《神州忏悔录》《老子与圣经》等作品)都非常值得一观。曾有一段时间,下载了许多讲道集,每天跑步或等车时听,心情异常宁静。  就我个人来说,虽然从上中学时便与基督徒来往,母亲偶尔会在家中组织家庭聚会,但真正从心底里接受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当我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当对中西方哲学历史有了较为深入的涉猎(其实只是皮毛,较深入只是相对其它更皮毛的知识而言),对基督教的认可才开始从知性的层面扩展到感性和理性,才有了生命层面的接纳。  其中一个最大的契机是遇到了一批令人起敬的伙伴,有商人、教师和白领,他们在自己的事业上有相当的成绩,知识方面有相当的积淀,但最后几乎把所有赚来的钱进行福音活动,并以后者为此生真正的事业。和他们在一起,能够感受到磊落与光明,理想与爱,生命内在的巨大力量。但不知为什么,我与他们还是有意无意地保持着一种距离,虽然非常羡慕,很清楚有种力量是我所欠缺的,但似乎是出于一种本能的选择,更多力图从哲学中寻找这种力量。  无法想象,这种思想的力量来自于一个矮个子的德国人:康德。而最感激的则是邓晓芒(研究康德和黑格尔的专家。目前我本人还不敢啃康德的原作),在他介绍相关思想的哲学著作里,我终于意识到,有一个靠谱的解释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扎下了根。以前一直为“逝者如斯夫”的生命之河而感到焦灼,但康德让我感到自己有了一块坚实的土地,虽然本质上有可能是一块浮冰,但起码有了思想上站得住脚的立身之地,可以以此为基点向外扩展。  遇到邓晓芒是我生命中深为感恩的事件,陆陆续续,买到了大部分邓晓芒的作品,(在我心目中,他所有的东西都是精品),但后来买的往往翻翻后束之高阁,最早遇到也读得较细的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史演讲录》《康德哲学演讲录》《德国古典哲学演讲录》《灵之舞》《人之镜》《灵魂之旅》等。如果一个人可以静下来细细读通这几本书,我固执地认为会对他的思维(尤其是偏于感性的中国人)有重生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热爱邓晓芒,也喜欢他的《西方美学简史》。但在美学领域,心中的第一把交椅还是属于朱光潜,爱死了曾翻过的他所有的书,《西方美学史》《诗论》《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派别》等等。在他身上,领略了什么叫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有理有据的大家风范,比较而言,在某些美学问题上,甚至感觉朱光潜比邓晓芒老师的视角显得更为深入宏阔。在另一篇文字里,隐约记得将邓晓芒老师比喻为奔腾开路的江河,而朱光潜先生是静谧的湖泊和浩瀚的大海。  今天先到这里。
  希望有机会能看到阿仑对黑塞或者毛姆作品的评论
  半壁青山:朋友好,和你一样喜欢黑塞和毛姆,希望今年有时间重读一些作品,顺便写点相关文字共享:)  2011:谢谢朋友,明白我为什么要认真写下这些书名:)
  这个帖子很好,谢谢阿伦给我们写下那么多书的名字也是作为推荐了
  朱光潜,黑格尔,齐克果都有关于美的哲学相关著作,皆可堪誉为旷世巨作。
  很赞同小童对阅读的看法。可是我写不出这些话来,还是书读少了。
  这么好的帖子学习了~~~~~~~~
  怎不见阿仑新帖了?早上好。
  @苏阿仑 86楼
22:36:01  半壁青山:朋友好,和你一样喜欢黑塞和毛姆,希望今年有时间重读一些作品,顺便写点相关文字共享:)  2011:谢谢朋友,明白我为什么要认真写下这些书名:)  -----------------------------  阿伦这个帖子不能沉了  顶起来  希望你能在这里向大家多推荐你觉得不错的书籍
  向所有的朋友问好!重新浏览这个贴,发现居然有这样多精彩的回复。  也特别谢谢蔷薇鼓励,这个贴子一定会继续的,不敢说对别人,对自己也是一个总结:)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