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一台龙门加工中心检验精度的精度的方法

加工中心精度检验标准的应用--《机电一体化》1999年05期
加工中心精度检验标准的应用
【摘要】:正 目前,CNC机床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我们用不同的标准检验一台机床精度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少机床厂商,在销售说明书中有意无意地混淆术语,把偏差,甚至把重复定位精度当成精度,给我们选购和验收进口机床带来了困难。 CNC机床位置精度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出发点,一种是代数定义法,如日本的JIS标准(其中,JIS6201为普通机床和NC机床试验通则,JISB6336为加工中心的试验方法和检验,JISB633B为立式加工中心的试验方法和检验);另一种是数学统计定义法,如德国VDI/DGQ3441通则。 下面就以WAHLI150加工中心的验收过程中的精度问题为例加以探讨,供大家参考。
【作者单位】:
【分类号】:TG65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裕先,刘北英;[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怡如;[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7年02期
刘北英,刘裕先,张学俊;[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2年06期
刘裕先,刘北英;[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5年11期
张剑;[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丛宪冬;[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高建设;[D];燕山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浩;[D];燕山大学;2004年
周芳青;[D];燕山大学;2004年
王磊;[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慕松,马勇,季亚男;[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现代制造;2007年11期
廉元国;[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0年01期
罗生梅,赵学,邬再新,姚天鹏;[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年12期
;[J];航空制造技术;2006年02期
;[J];机械工程师;2007年03期
金胜利;;[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8年08期
刘文亮;谌永祥;李双跃;武颖辉;;[J];机床与液压;2011年14期
;[J];制造技术与机床;1981年08期
金胜利;;[J];机械制造;1988年03期
陈长年;[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锦斌;杨廷华;;[A];2011年“天山重工杯”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暨第五届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程晓民;;[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李彬;戴怡;;[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樊峻杉;;[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赵东风;;[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范超毅;;[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刘建慧;颜鸿森;邹慧君;;[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贾志成;胡仲翔;时小军;;[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范超毅;;[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仝文奇;张向阳;黄贯生;;[A];第十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温文;[N];中国工业报;2003年
;[N];中国工业报;2003年
陈循介;[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小椿;[N];机电商报;2008年
;[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6年
鼎鸿;[N];中国包装报;2008年
金永春 李晓星;[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峰;[D];吉林大学;2012年
王桂萍;[D];吉林大学;2008年
卜凡华;[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程祥;[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刘建慧;[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高建设;[D];燕山大学;2006年
赵海涛;[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陈希章;[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马术文;[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李小力;[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屹;[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刘彦臣;[D];华北工学院;2004年
辛娜;[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张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邓三鹏;[D];天津大学;2004年
郑晓峰;[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张忠松;[D];吉林大学;2005年
代昌浩;[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赵新;[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康伍;[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现在的位置:&&
简析立式加工中心的精度检验方法
1 . 当检验立式加工中心立柱与X轴垂直度时:角尺立起与X轴平行! (当百分表出现上加下减时表示立柱向左边倒)此时首先就是要看水平,当水平不对时很可能是四个地脚螺栓的左前和右后两个不紧。紧下这两个螺钉就好!但是当水平没问题时,就肯能是立柱有问题,此时就要铲立柱的右边。2 . 当检验立式加工中心立柱与Y轴垂直度时:角尺立起与Y轴平行! (当百分表出现上加下减时表示立柱向后边倒,也就是抬头)此时就要铲刮立柱的前面。反之就是铲刮立柱的后面.3 . 当检测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X轴与Y轴的垂直度时:角尺卧于工作台上,首先摇动X轴使百分表左右移动时变化不超过5&m ,在把摇手柄换到Y轴,看看百分表移动时的变化:当百分表出现前增后减时实际上是工作台呈左后方,右前方的倾斜,造成这个原因是镶条的后边大了,前边小了(镶条位置在右边)此时就可以铲刮镶条的后面. 。4 . 检测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画圆时,当前面大,后面小时表示低头,也就是立柱的前面高后面矮此时, 如果差的不是很多可以通过把立柱固定螺钉全部松开后,再由高的那面开始紧螺钉,依次紧到最矮的一颗.& 当误差的比较多时,可以把主轴拆下一些,用刀刮削高的那部分,(数字大的那部分,因为一旦刮去一定的材料后,再锁紧螺钉后,原本高的地方就相对的矮了下去.数字就会变小,)5 . 当立式加工中心立柱铲好后安装于床身时 需要测量立柱的Z轴导轨面与X轴的平行度。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联系邮箱: 在线投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机床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机床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机床商务网,http://www.jc35.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加工中心直线运动精度检验(二)
3.加工中心直线运动的原点复归精度
的每个坐标轴都需要有精确的定位起点,这个点称为坐标轴的原点或参考
点。它与程序编制中使用的工件坐标系、夹具安装基准有直接关系。加工中心每次开机
时原点复归精度要一致,因此要求原点的定位精度比坐标轴上任意点的重复定位精度要
高。进行直线运动的原点复归精度检验的目的,一个是检测坐标轴的原点复归精度,另 一个是检测原点复归的稳定性。
4.加工中心直线运动失动量
坐标轴直线运动失动量又称直线运动反向差。失动量的检验方法是在所检测的坐标
轴的行程内,预先正向或反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并且以停止位置作为基准,再在同
一方向给坐标轴一个移动指令值,使之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向反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前要使加工中心预热,加工中心通电后移动各坐标轴在全行程内往复运动几次,主轴按
中等的转速运转十几分钟后进行几何精度检验。
下面是一台普通立式加工中心的几何精度检验内容:
1.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2.各坐标方向移动的相互垂直度。
3.X、Y坐标方向移动时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4.X坐标方向移动时工作台面T形槽侧面的平行度。
5.主轴的轴向窜动。
6.主轴孔的径向跳动。
7.主轴箱沿Z坐标方向移动时主轴轴心线的平行度。
8.主轴回转轴线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
9.主轴箱在Z坐标方向移动的直线度。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判断一台加工中心的精度
18-05-09 &妹妹背着钉子户
试件的定位和固定,还有试件的材料、刀其和切削参数
上面回答还要加个&试件的尺寸如何判断一台加工中心的精度?
加工中心的精度影响着加工质量,所以关于加工中心的精度问题,业界也一直在研究尽可能减少误差的方法。那么如何判断一台加工中心的精度呢?下面我们来说说4个方面。
1.立式加工中心试件的定位:
试件应位于X行程的中间位置,并沿Y和Z轴在适合于试件和夹具定位及刀具长度的适当位置处放置。当对试件的定位位置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制造厂和用户的协议中规定。
2.试件的固定:
试件应在专用的夹具上方便安装,以达到刀具和夹具的最大稳定性。夹具和试件的安装面应平直。
应检验试件安装表面与夹具夹持面的平行度。应使用合适的夹持方法以便使刀具能贯穿和加工中心孔的全长。建议使用埋头螺钉固定试件,以避免刀具与螺钉发生干涉,也可选用其他等效的方法。试件的总高度取决于所选用的固定方法。
3.试件的材料、刀其和切削参数:
试件的材料和切削刀具及切削参数按照制造厂与用户间的协议选取,并应记录下来,推荐的切削参数如下:
1)切削速度:铸铁件约为50m/铝件约为300m/min.
2)进给量:约为(0.05~0.10)mm/齿。
3)切削深度:所有铣削工序在径向切深应为0.2mm.
4.试件的尺寸:
如果试件切削了数次,外形尺寸减少,孔径增大,当用于验收检验时,建议选用最终的轮廓加工试件尺寸与本标准中规定的一致,以便如实反映加工中心的切削精度。试件可以在切削试验中反复使用,其规格应保持在本标准所给出的特征尺寸的士10%以内。当试件再次使用时,在进行新的精切试验前,应进行一次薄层切削,以清理所有的表面,再进行测试。
投稿邮箱:
官网:www.cnclead.com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工中心精度检测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