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做小针刀好吗触到颈四神经会怎样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机及针刀神经触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机及针刀神经触激治疗蝶梦蓝影百家号一、三叉神经痛的特点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常见右侧高于左侧。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发作时间数秒到一两分钟,呈电击样、烧灼样,有少数刀割样,一旦出现,疼痛难以忍受。有时吃饭、说话、洗脸、刷牙,甚至走路时都可能发作,本病发作常规的镇痛药无效。二、三叉神经临床解剖三叉神经痛又名“痛性痉挛”,是累及面部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是最典型的神经痛。我们认为三叉神经痛与颈椎解剖结构及血管营养有密切关系。首先认识一下三叉神经解剖。其为脑神经中最大的一对。大部分为感觉纤维,为一般躯体传入纤维。主要是传导面部皮肤、眼、鼻、口腔黏膜等的浅感觉。此外还有咀嚼肌,眼外肌面肌的本体感觉纤维。三丈神经发出三大分支:眼神经、上坐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三、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多在40岁以上发病,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内突发的短暂剧痛为特点。可长期固定在某一分支,尤以第二、三支多见,亦可两支同时受累。疼痛以面颊、上下颌或舌最明显;主要以口角、鼻翼、颊部和舌等处最为敏感,轻触即可诱发,故有“触发点”或“扳机点”之称。疼痛可引起反射性面肌抽搐。严重者洗面、刷牙、说话、咀嚼等都可诱发,以致不能做这些动作。每次发作时间仅数秒至2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病初次数较少,以后多增加并加重。病程可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期可数天、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亦可数天至数年不等。一般神经无阳性特征。四、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氯苯氨丁酸、氯硝安定、丙戊酸等,其疗效慢并效果差,副作用多,有困倦、眩晕、运动失调样平衡功能障碍、皮疹、恶心、呕吐等的副作用。2、神经阻滞疗法有三叉神经分支阻滞、半月神经节阻滞术、三叉神经池阻滞术,这三种方法有一定的疗效,但对操作者的操作技术及定位准确要求高,对用药的种类、浓度和剂量要求高,复发率比较高。副作用:阻滞范围内感觉丧失或异常;眩晕综合征;咀嚼困难;脑神经损害;同侧角膜炎;角膜溃疡等。3、手术疗法(1)三叉神经后根切断术(2)三叉神经常脊髓束切断术(3)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4)周围神经切断术以上方法都是破坏三叉神经,年龄大的患者更不适合,使三叉神经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暂时止痛作用,可引起面神经麻痹、偏瘫、共济失调等后遗症,且一段时间后三叉神经重新再生,再次引起疼痛,复发率高。以上方法都有效但缺点多。五、针刀神经触激的治疗方法治疗部位:颈椎患侧压痛点或硬结处松解剥离,根据影像学确定主要是颈枕部,颈1,颈2,颈4,颈5棘间横突等部位。其次于乳突孔、耳屏神经出口、分支走行区、扳机点等部位进行松解及神经触激。常规术前准备,针刀部位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取针刀于扳机点及病变部位以及颈椎施行针刀松解术及神经触激术。右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其余三指托住针体,逐渐加压到有一种坚硬感而不刺破皮肤时,进针点处形成凹陷,再稍一加压,即可穿过皮肤。面部眼支治疗:刀刃与疼痛放射线平行;针刀到达眶上切迹与下孔时,刀刃与颅面平行,刀柄与眼裂平行,以防神经损伤。下颌支治疗:顺神经走行区先行纵行切割剥离,再行横行摆动剥离,逐层深入,以达到骨面摆动松解并进行神经触激。颈椎在颈枕部、颈1、颈2、颈4、颈5的棘间横突处往外剥离松解。病人取坐位,于颈椎部松解棘间韧带、关节囊、横突间韧带以及椎旁的附着的肌组织。尤其是脊旁硬结或压痛的部位。出针后用手挤出血数滴,消毒针孔后再用创可贴外敷。3天1次,每次扳机点均取,5次基本可治愈。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蝶梦蓝影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本人有丰富的写作经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针刀疗法  针刀疗法是指以针刀为工具,结合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外科手术操作方法,参照生物力学、西医的生理学,解剖学及人体电生理线路等学说,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一种医疗体系。  主要简介  针刀疗法又称小针刀疗法,是指以针刀为工具,结合中医针灸理论与现代外科手术操作方法,参照生物力学、西医的生理学,解剖学及人体电生理线路等学说,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的一种医疗体系。  针刀疗法所采用的针刀是一种融合中医针灸用针与手术刀功能的新型医疗器械,外观具有针和刀的双重特性。基本形状与针灸类似而略粗,前端针尖部位为一扁平刀刃,宽0.8毫米。针刀既可以像针灸用针一样刺进体内达到针灸的效果,又能在体内起到切割,剥离,松解等手术刀功能。  针刀疗法有适应症  针刀疗法在临床上主要针对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颈椎病、颈肩痛、腰腿痛(包括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症等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腱鞘炎、跟骨痛/网球肘、各种关节韧带损伤、以及因扭挫伤、骨伤、挤压伤、肌肉注射、手术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长久性疼痛;此外,对风湿类风湿、慢性支气管炎、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痉挛性脑瘫、青少年O型腿(罗圈腿)、X型腿、臀肌挛缩、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疑难杂症也有独特的疗效。  针刀疗法特点  前国家卫生部长张文康部长的对针刀的评语,将针刀疗法的特点归纳为四个字:简(单)、便(利)、廉(价)、(灵)验,生动地体现了针刀疗法的特色及优点。针刀疗法是一种闭合性手术,与针灸相似,不流血、恢复快、无疤痕、无后遗症,立竿见影、标本兼治、一劳永逸。  利用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  1、颈椎病的病因、症状及治疗  首先我们需要对颈椎病的病因及病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等疾病的总称。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迫,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多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及继发性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部分患者伴有头晕,重者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见眩晕,猝倒;有的患者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另一些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双脚麻木,行走时有踏棉花的感觉。  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双眼发胀、发干、双目无法张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1、慢性劳损颈椎长期超限负荷引起的慢性损伤,主要由长期睡姿不良、工作姿势不良及长时间上网、游戏、打麻将等不良生活习惯所致;  2、头颈部外伤头颈部遭受过外伤与颈椎病的产生及加剧有明显关联,不同部位、程度的外伤在颈椎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影响;  3、颈部炎症颈部有急性和慢性感染时,尤其是咽喉部炎症可直接刺激邻近的肌肉和韧带,致使韧带松弛,肌张力减低,椎节内外平衡失调,加速和促进退变的发生和发展;  传统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镇痛、颈椎牵引疗法、颈椎制动、理疗、推拿按摩、针灸和穴位封闭等疗法,虽然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改变导致颈椎病的颈椎强行性退变,无法彻底根治,极易导致颈椎病的复发。  2、针刀疗法的治疗颈椎病机理  针刀疗法运用针刀在各类慢性颈椎病的软组织病变部位对粘连、疤痕、挛缩进行闭合性松解分离;通过松解组织粘连、消除硬结条索、减轻组织压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加快水肿吸收、解除血管神经卡压,实现治疗目的。针刀是一种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只要注意保养,颈椎不再劳损便不会复发。  针刀医学的理论认为:颈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颈椎部位维护关节稳定的椎周软组织(肌肉韧带等)受到急慢性损伤后引起动态平衡失调,由此而造成颈椎部位生物力学平衡失调。其主要发病机制如下:  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引起组织间的疤痕、粘连以及挛缩,可刺激、卡压穿行其间的血管、神经而引起症状;另一方面,粘连、挛缩的椎周组织可牵拉所附着的椎骨,导致力平衡失调,引起颈椎椎体的整体或局部发生位移而产生骨关节的微小移位;与此同时,这种骨关节的微小移位会使颈椎的生理力线发生偏移,椎体各部位承受的应力会发生改变,在人体自我代偿机制作用下导致骨质增生的发生,这种病理性的骨关节微小移位和变性的软组织会压迫、卡压周围的颈部神经、血管、脊髓,从而产生一系列颈椎病临床症状。  针刀闭合手术一方面可针对椎周软组织病灶内的疤痕、粘连和挛缩进行松解、剥离以重新恢复椎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颈椎X片所提示的骨关节病理改变,用针刀医学手法进行精确矫正,恢复颈椎的生理力学平衡。  3、针刀对颈椎病的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  目前针刀治疗颈椎病有2种主要的治疗方法:一种是以压痛点为治疗部位的局部治疗,为大部分临床针刀医生所应用;一种是颈椎病的病理构架为治疗点的整体治疗,只有张天民教授(整体松解术创始人)和他的学生等人使用。  压痛点的针刀治疗只是局部的治疗,对缓解疼痛有效果,但要治愈颈椎病,必须根据疾病的病理机制,从点——线——面进行全面治疗。依据颈椎病的网状病理构架,我们设计了“T”形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颈椎病。这种术式设计的基础是根据颈椎病时,颈部弓弦力学系统的形态学改变所形成的网络状的病理构架, T形横线针刀操作既松解了附着于枕骨上项线周围的项韧带的止点、斜方肌的起点、头棘肌止点、头半棘肌的止点、头最长肌的止点以及胸锁乳突肌的后侧止点,同时又松解了枕骨下项线周围的椎枕肌的起止点;T形竖线针刀操作既松解了颈深筋膜,又松解了椎枕肌起点,项韧带起点,头夹肌起点,斜方肌的起点,颈夹肌等肌肉起点。  4、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关键和要点  针刀治疗颈椎、腰椎疾病的关键在于松解椎周病变的软组织,除了针刀的运用,医师的经验和手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针刀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中,针刀的功用占70%,而手法整脊、适当用药则占30%,一名合格的针刀医师必须精通中医经络理论和手术操作方法,才能有效运用针刀对病变部位进行整体松解。  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要点  (一)、肌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肩胛提肌,C2棘突旁,或颈固定肌群(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用针刀斜刺术效果好,且安全无痛。  (二)、动脉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椎枕肌、腱弓、环枕后膜,C2关节囊;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斜角肌、固定肌群、项韧带及颈背筋膜等;  (四)、脊髓型颈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颈固定肌群、项韧带、某一压迫节段关节囊、并辅以动态牵引、营养神经药、扩血管药;  (五)、交感型颈椎病:针刀主要松解斜角肌或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  5、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直击病变部位,综合治疗、标本兼治;  微创无痛,疗程短、见效快、效果彻底;  不需要打封闭,安全有效、费用低廉  时间:日-4月18日上课  学费:3980元/人(含港、澳、台学员)  办学特点:理论联系临床、临床验证理论  咨询电话:
QQ  调查发现:全国十万针刀人,90%以上都在做同一件事!关注着或使用着“北京汉章针刀”  针刀医学发源地——北京汉章针刀江苏沭阳培训基地祝您健康!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颈椎腰椎肌肉僵硬,做了两次针刀,脖子旁边的肌肉有钙化现象,会头有点发麻,后遗症会变严重吗? - 知乎31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分享邀请回答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针刀课堂】图文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
一、治疗原则
针刀松解枕部、上颈部的筋膜、肌肉等组织,减轻局部张力,减轻、解除其对走行于枕部及上颈部表 浅部位皮神经的卡压刺激,从而消除头痛症状。
患者取俯坐位,额下垫枕,颈部前屈。
三、体表定位
1枕大神经点(图1-3-6)枕外隆凸与乳突尖连线的中、内1/3交界处。
2枕小神经点(图1-3-7)第2颈椎棘突水平后正中点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
3耳大神经点(图1-3-8)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4枢椎横突点(图1-3-9)第2颈椎棘突水平两侧的骨性突起。
5颈神经后支点(图1-3-10)。
6肩胛上角区域(图1-3-11)。
7眶上神经点与滑车上神经点(图1-3-12) 眶上神经点约为眉中线与眶上缘交点,滑车上神经点
约为眉内侧端与眶上缘交点。
8眶周触发点(图1-3-13):临床上,少数患者还可见在眶周出现Tinel征触发点(图1_3_13),
所引起的放散痛可至头顶及颞部,这可能与颞筋膜的张力增高有关,应一并予以针刀松解治疗。
四、消毒、麻醉
可用碘伏在施术部位皮肤行常规消毒两遍,或以2%?3%碘酊以治疗点为中心、半径5cm以上消毒皮肤, 然后以75%酒精脱碘两次。消毒后,铺无菌洞巾,使治疗点正对洞巾中间。每治疗点可注射0.25%?0.5% 利多卡因1?2mL,注射前要确认无回血。
五、针刀松解
1枕大神经点(图1-3-14?图1-3-16)
切割目标:与枕大神经相连的筋膜组织。
取枕外隆凸与乳突尖连线的中内1/3交界处(即压痛点)为进针点,术者左手拇指压在进针点处, 右手持针刀使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呈外30°,左手拇指压在进针点处,右手持针刀使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 探索进针,缓慢通过皮肤、浅筋膜、斜方肌腱膜,在进针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触电感,如有触电感则要调 整针刀位置至触电感消失方可继续操作,感觉刀口接触到骨面时停止进针。轻提针刀至皮下,再依上述过 程切至骨面,反复3?4次,使针下有松动感,退出针刀,充分压迫止血。
2枕小神经点(图1-3-17)
切割目标:与枕小神经相连的筋膜组织。
取枢椎棘突水平后正中点与乳突尖连线的中点为进针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术者左手拇指压在 进针点处,右手持针刀使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探索进针,缓慢通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锁乳突肌 附着区,在进计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触电感,如有触电感则要调整针刀位置至触电感消失方可继续操作, 感觉刀口接触到骨面时停止进针。轻提针刀至皮下,再依上述过程切至骨面,反复3?4次,使针下有松 动感,退出针刀,充分压迫止血。
3耳大神经点(图1-3-18、图1-3-19)
切割目标:与耳大神经相连的筋膜组织。
取乳突尖下缘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压痛点为进针点,术者左手不压迫进针点,以便准确掌握进针深 度。刀口线与额状面呈45°角,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探索进针,缓慢通过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达到 胸锁乳突肌表面(中等身材者进针深度约lcm),在进针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触电感,如有触电感则要调 整针刀位置至触电感消失方可继续操作,进针深度一般不超过1.5cm (不必深达骨面)。轻提针刀至皮下, 再依上述过程反复操作3?4次,使针下有松动感,退出针刀,充分压迫止血。
4枢椎横突点(图1-3-20)
切割目标:枢椎横突处的筋膜组织。
取第2颈椎横突尖于体表的投影点(即压痛点)稍内侧处为进针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术者左 手拇指紧紧按压枢椎横突,右手持针刀使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探索进针,缓慢通过皮肤、浅筋膜、深筋 膜、胸锁乳突肌,感觉刀口接触到骨面时停止进针。在进针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触电感,如有触电感则要 调整针刀位置至触电感消失方可继续操作。轻提针刀2?3mm,沿横突上、下及外侧缘各切割2下,使针 下有松动感,退出针刀,充分压迫止血。
由于第2、3颈神经后支分别在枢椎横突上下方穿出,筋膜组织将神经组织固定在枢椎横突背面以便 神经组织在此处反向上方走行,因此,松解枢椎横突表面筋膜组织可以减轻第2、3颈神经后支在此处可 能受到的卡压。
松解枢椎横突时需要注意:枢椎横突的上、下、外侧均临近神经血管组织,其中,第2颈神经后支在 其上缘穿出,第3颈神经后支在其下缘穿出,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紧邻其外侧由上至下走行,因此,进 针时必须准确使针刀由体表直达枢椎横突尖骨面,防止刺伤神经血管组织。为了达到针刀准确刺抵枢椎横 突尖的目的,必须了解枢椎横突的解剖位置及体表投影。
枢椎横突尖的体表投影点的位置是:枢椎棘突侧方的骨性突起,向前平下颂角。根据我们的实体测 量(中等体型男性标本)结果,C2横突的宽度为8?10mm,横突尖至C2椎板边缘的距离约为12mm,而 椎板边缘至C1‘棘突水平线中点的距离约为24mm,C1?C2横突尖之间的距离约为28mm,以上数据可供 临床操作时参考。
临床操作时,应主要以枢椎横突尖、寰椎横突尖、枢椎棘突尖等骨性标志为操作依据。针刀在枢椎横 突尖进行松解操作时,务须注意刀锋始终不能离开骨面,以便术者掌握刀锋的位置,避免伤及神经血管组织。
5颈神经后支点
切割目标:项韧带之后正中线两侧的片状区域(颈神经后支穿行其中)及关节突关节囊。
操作方法及图解、说明同“颈椎病”针刀治疗之“关节突关节点”。
6肩胛上角区域
切割目标:肩胛上角区域肩胛骨表面的软组织。
在肩胛上角定点(可为多个)处进针。如定点在肩胛冈上或下缘,则刀口线平肩胛冈;如定点在肩胛 上角内侧,则刀口线平肩胛骨内侧缘。进针时,使刀锋朝向肩胛骨方向直达肩胛骨骨面。轻提针刀至皮下, 再切至骨面,每点均重复3?4下,以充分切开局部筋膜及肌腱等组织,解除其对颈神经后支的刺激。操 作完毕后出针,压迫止血,无菌辅料包扎。
在肩胛上角处存在触发头部放散痛的现象是笔者在临床上发现的,也是部分颈源性头痛患者存在的重 要特征。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因为下位颈祌经后支的皮支存在卡压刺激,通过颈神经后支之间广泛 的交通支将疼痛信息上传。实践证明,在这些部位进行松解治疗对于头痛症状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是不 可忽视的。
7眶上神经及滑车上神经点(图1-3-21、图1-3-22)
切割目标:与眶上神经及滑车上祌经相连的筋膜组织^
取眉内侧端(滑车上神经走行区)及眉中部(眶上神经走行区)各一点(紧密结合患者压痛及放散痛 检查),刀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快速刺入皮肤。探索进针至骨面,进针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触电感,如 有则向侧方稍移刀锋。轻提针刀1?2mm,纵向线形切割至骨面3?4下,充分松解眶上神经及滑车上神 经走行区的筋膜及眼轮匝肌,针下有松动感时出针,压迫止血,包扎。
还可以从眶上切迹处及其内侧约IChnm处进针松解。进针前,在眶上缘仔细触摸寻找眶上切迹,同时 结合按压此处时患者有无出现放散痛以确定进针位置。进针时,辅助手压在眶上缘以标定骨性结构,确保 针刀不会滑入眶内,然后依上述步骤松解。
六、术后手法与康复训练
多数颈源性头痛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小关节的轻微旋转移位,因此在施行针刀松解术后,应配 合简化的“两点一面”手法予以矫正,这有利于颈源性头痛的全面治疗。
方法:令患者仰卧,头下垫枕,先令其头向右侧旋转至极限位置,术者左手掌面托在患者头下,右手 掌面按于其左侧下颂处,在确认患者颈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运用瞬间闪动力使其颈部向右侧闪动1?2次 (小于5°),多数患者可出现颈部的弹响。向右侧闪动完毕后,再依法反向左侧闪动1?2次(小于5°)。
患者取坐位,牵引角度为颈前屈15°?20°,牵引力为7?16kg (以患者的耐受量为度),每日1次。
针刀治疗48?72小时后可配合以下康复锻炼:
1.卧位燕飞
俯卧于床上,头及四肢同时抬起,停顿3?5秒后放松,反复训练,每次20分钟。
蛙泳姿势对锻炼颈背腰部、维持颈背部软组织的良好状态最为有利。
七、思考与体会
1.治疗周期:本病一般4次为1个疗程,每次取点6?8个,7天行1次针刀治疗,疗程间隔1个月; 亦可不拘于疗程,至治愈为止。
2.临床确定进针点时应以解剖部位为基础,同时结合患者对局部按压的反应。一般来说,压痛明显 同时又有放散痛出现(复制患者的头痛症状)的部位即存在皮神经卡压现象,为针刀治疗部位。
3.颈部、枕部的浅筋膜层内血管、神经分布极为丰富,进针时必须探索进针,同时询问患者有无触 电感,以免伤及神经。注射麻醉药剂之前必须确认无回血,以免麻醉药剂进入血管。
4.枕部操作时应使针刀始终朝向颅骨骨面方向,并确认操作时刀锋可以触及骨面。
5.在颈部第2?7颈椎棘突旁开15?25圖区域进针时应注意使刀口线方向与矢状面呈内下外上 45°,以与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血管的走行方向一致;同时要注意不可进针过快,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及 神经血管。
6 .少部分颈源性头痛患者(5%?10%),在其肩胛上角及肩胛上窝区域还可找到引发头痛的压痛点, 松解这些部位对于解除头痛症状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此,寻找压痛点及放散痛点应仔细认真,反复 觀别。
颈源性头痛的病因十分复杂,针刀治疗的适应证主要是以颈神经后支的机械卡压为主的类型(皮神经 卡压型),对于其他类型的颈源性头痛,其效果如何还不明确。临床对于颈椎MRI显示有髙位颈神经根袖 水肿者,可在针刀治疗的同时行枢椎横突点神经阻滞治疗。因为枢椎横突临近C1-C2椎间孔,且第2、3 颈神经后支穿出椎间孔后均从枢椎横突尖部经过,因此,将具有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直接注射在 枢椎横突尖部,可有效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炎症,对于以神经根炎症为主要病因的颈源性头痛患者来说效果 肯定。对于这类患者,如果枢椎横突注射效果不佳,还可以行硬膜外腔置管治疗,后者是采用颈部硬膜外 腔置入导管,持续泵入消炎镇痛液的方法,可以及时准确地将药液送到炎症病灶区,对于以炎症为主要病 因的颈源性头痛效果肯定。
枢椎横突点祌经阻滞治疗(图1-3-23)的进针方法与枢椎横突点针刀松解相同:即在下颌角后方、 枢椎棘突两侧确定枢椎横突尖,进针时以左手拇指紧按横突尖,将针头刺入皮肤后缓慢进针直达横突尖骨 面,确认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射神经组织药物混合液4mL (含得保松lmL,弥可保注射液0. 5mg, 0. 4%利 多卡因注射液3mL),每周1次,连续2次为1个疗程。
7.感冒与颈源性头痛:部分颈源性头痛患者主诉其头痛症状在患感冒时会发作或症状加重。笔者的 解剖学研究发现:枕后淋巴结与枕大神经、枕小祌经紧密相邻,如果淋巴结出现肿大,便不可避免地形成 对祌经组织的刺激,从而出现或加重头痛症状。从淋巴系统的特征分析,广泛相连的淋巴管可以将枕后的 淋巴结与呼吸道淋巴系统连通起来,感冒时出现的呼吸道感染可蔓延至枕后淋巴结而造成其肿大。因此, 对于颈源性头痛患者而言,避免感冒有重要意义。而如果因感冒导致头痛发作或加重,也可以通过在枕后 淋巴结处实施封闭治疗来促使淋巴结炎症消退、淋巴结体积缩小,从而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
我们长期致力于推广针刀技术,开展针刀培训、进行针刀学术交流;为针刀医学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是全国唯一一家承诺“一次交费终身免费复训”并实施此模式的针刀培训机构,咨询电话:(微信)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一次收费,终身免费复训,四大常见病包教会,学不会全额退费。学即会,会即用。
服务为宗旨,服满意为目标。一次交费终身免费复训
今日搜狐热点【图文】《针刀神经触激术与痹通药酒综合疗法》在脑病微创治疗中的应用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针刀神经触激术与痹通药酒综合疗法》在脑病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