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的移动GPU部门卖给高通芯片不会卖给中国卖了多少钱?

高通的GPU和amd有什么关系 ?_百度知道
高通的GPU和amd有什么关系 ?
我有更好的答案
高通Adreno GPU技术来源于ATI,AMD在收购ATI显卡之后,把移动设备用GPU部门的技术卖给了高通,高通获得了ATI/AMD的移动GPU技术之后自制了Adreno 系列GPU。
采纳率:90%
来自团队:
没啥关系,高通做的是手机CPU,AMD做的是PC和服务器CPU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德州仪器会收购AMD吗?看完你就明白了
4月6日一则关于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拟以每股18美元总计共164亿美元收购AMD的消息刷爆了整个国内网络。如果消息成真这将成为继高通470亿美元收购NXP、英特尔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后的又一半导体天价收购案例,同时也是自2011年德州仪器65亿美元收购NationalSemiconductor(国家半导体)后又一次豪爽出手。原始新闻消息是真还是假为了求证信息真伪,笔者第一时间去查阅外网信息发现已知最早信息发布于北京时间4月5日晚11点(纽约时间4月5日上午11点),尽管原始信息已标注是市场传闻(Rumor)但AMD的股价受此推动上涨2.82%到\$14.56同时德州仪器也出现了小幅上涨。而在纽约时间的当天下午两者股价均出现下滑。德州仪器最近5日股价走势AMD最近5日股价走势本以为消息已被辟谣,但令人略感意外的是直到笔者完稿之前也就是消息传出的两天后,两家公司并没有发表任何辟谣声明,而在通过私人渠道联系AMD高管后得到的回复也是不予置评。笔者不免大胆猜想:这样的态度是否表明两家公司可能已就此事有了一些初步的接触?而这种接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若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先仔细了解一下两家公司的具体业务。模电一哥德州仪器和CPU/GPU市场万年二哥AMD同英特尔,高通这些在半导体行业被消费者所熟知的公司所不同,德州仪器一直表现得非常低调。这个成立于1930年的半导体行业巨头在消费者市场最广为熟知的产品估计就是计算器了,基本美国学生人手一个。但不为很多人所知的是德州仪器其实是全球最大的模拟电路技术部件制造商,更拥有号称业界黑科技被90%以上投影机设备采用的DLP(DigitalLightProcessing,即数字光处理)技术。除此之外在工业领域中全球第一个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TMS5100也是由德州仪器开发的。不开玩笑的说,德州仪器是这个星球上最能折腾的半导体厂商,搞过石油勘探,造过导弹。至于收音机、计算机,手机,投影,医疗,工业,摄像机、汽车这些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火热的产业中多少都有德州仪器提供的元器件。德州仪器产品线车载芯片市场发展迅速如果说这些产品信息不足以体现德州仪器的实力,那么财报数据就成了最好的了解途径,最近5年来其股价从27美元一路攀升到80美元,至于原因看完下图自然就能了解。德州仪器财报相比德州仪器这种低调的闷声发大财的半导体贵族,AMD就显得比较坎坷。CPU业务常年被英特尔压制,GPU业务被则被英伟达弄得份额不断下滑。如果问AMD最近十年来缺什么,一个字:钱。今天没钱卖晶圆厂,明天没钱卖移动芯片业务。若不是最近凭借Ryzen芯片的优秀表现扬眉吐气了一把,笔者都不知道AMD还能活多久。AMD财报细心的读者看到此也许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一个市值800亿美元,一年净利润30多亿美元,一个市值124亿美元,年年亏损。从资本的角度来说,德州仪器绝对拥有收购AMD的能力,想想一年前AMD市值最低的时候只有30亿美元,对于德州仪器来说不就是一年的净利润么?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德州仪器若收购AMD到底图什么?无人驾驶火热促高性能计算车载芯片需求走强当笔者看到收购信息时第一反应和很多人一样:难不成德州仪器准备在PC市场再干一票?毕竟在上个世纪德州仪器还真做过个人电脑的CPU。德州仪器曾涉足PC芯片无人驾驶需高性能车载芯片但是很快笔者就将这个想法给否了,因为德州仪器的做事风格一向是好马不吃回头草,就像当初德州仪器毅然决定退出手机芯片市场转而深耕车载芯片市场一样。跟据市场研究机构ICInsights的2015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汽车产业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成长率高于其他应用领域。据估计,在年间,来自汽车产业的芯片需求每年平均成长6.7%,超过了汽车本身的增长率,也比整体芯片产业在同期间的平均年成长速度高出2%以上。2000年一辆汽车采用的晶片颗数低于10颗,到了2015年一辆汽车采用的芯片已经达100颗,需求大增超过十倍。而根据博通的预估,到了2020年,每辆汽车会使用到近千颗芯片。而其他的从业人员也表示:汽车在半导体方面的支出2016年差不多是565亿美元,到2018年预计将达到610亿美元。汽车半导体厂家收入普遍增长如此庞大的市场自然吸引了无数半导体厂商的关注,再加上无人驾驶技术的日益火热,更是吸引了诸如英特尔、高通、英伟达,ARM这些新玩家的加入。而说到目前汽车芯片市场现状,就是一个字:乱。NXP前脚收购飞思卡尔后脚就被高通给收了,而市场前三甲的瑞萨,英飞凌,意法也是开着直升机撒钱不断收购掌握有关键技术的芯片公司。可能会有读者好奇这跟AMD有什么关系呢?貌似AMD不像英伟达一样一直在发力无人驾驶技术啊!不过笔者要说,这话其实只说对一半。车载芯片和我们所熟知的电脑芯片以及手机芯片都不一样,其对寿命和安全要求都极为严格。这要开着一半芯片出问题了估计人就没了,而且也不可能没事熄火打火重启动吧?就像奥迪互联汽车技术高级系统架构师马西亚斯·哈利格曾对刚进入这个行业的英伟达的工程师表示:"你们只生产一个元件,而在这里我们需要将1万个元件组装成一辆汽车。即使是一个元件损坏,我们都会面临问题。"德州仪器目前不存在这些问题,好歹也是拥有30多年的车载芯片设计制造经验。但在无人驾驶这个领域尽管德州仪器推出了大量的产品和技术,但总感觉有些薄弱。德州仪器深耕汽车芯片市场当讨论无人驾驶的时候就势必要关注计算力和算法这两个部分。英伟达、高通、英特尔之所以积极进入这个领域都同他们过去在各自领域拥有强大的高性能芯片研发制造技术有关。相比而言,德州仪器在高性能计算方面要稍逊一筹,而AMD的RadeonInstinct加速卡显然可以帮助德州仪器填补相应的短板。德州仪器的TDAx解决方案众所周知RadeonInstinct从研发之初就是奔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这些对计算量要求极高的行业去的。RadeonInstinct加速卡除此之外查阅德州仪器的驾驶员辅助系统的片上系统能发现其使用的正是移动芯片市场宠儿ARM架构处理,在这方面AMD其实也能帮点儿忙,别忘了AMD在服务器领域可是有ARM架构的皓龙处理器呢。Ti牵手AMD将掀跨行业半导体大战AR/VR领域也需要高性能计算芯片辅助除了无人驾驶/辅助驾驶技术上可以合作外,笔者认为两家公司在AR/VR领域的合作也许更加的顺水推舟。前文提到的DLP技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契机。2015年AvegantGlyph智能眼镜设备头戴式智能设备在CES上爆红,戴上它就可以像在影院里看电影一样,由于整合了德州仪器的DLP技术,因此可通过把光线发射到单面LED镜面,然后将光透过一系列的镜片形成高清多维度的影像,使得观众拥有在影院里看电影的感觉,除了不能实现360度环视,其他在延迟、色彩表现等方面都要超过目前世面的VR设备,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能实现360度环视?答案也还是一样,没有高性能CPU和GPU啊,于是乎AMD又可以派上用场。搭载DLP技术的Glyph头戴设备去年AMD曾联手Solun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SulorQ"的Windows10系统VR/AR一体机式头显,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这个一体机式投显设备用的是AMD的FX-8800P处理器及RadeonR7显卡。如果德州仪器拥有AMD,那么两者完全可以合力研发一个全新的VR/AR的设备进军这个市场。这也符合德州仪器去年表示要全力进军VR/AR市场的计划,所以德仪收购AMD或取消收购的原因一目了然。SulorQVR一体机半导体竞争根基晶圆体工厂说了半天AMD对德州仪器的帮助,接下来谈谈德州仪器能给AMD带来的一些红利。钱的问题不用多说了,财报已充分展示了德州仪器的赚钱能力,但很多人所不了解的式德州仪器可是有自己的晶圆体工厂。目前德州仪器拥有三个12英寸晶圆厂。第一个于2009年在Richardson建成投产、第二个14年宣布在中国成都的工厂扩建一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第三个则是15年开始改造有着13年历史的DMOS6工厂。当然目前来说德州仪器的晶圆工厂都是供给自己的模拟产品业务。但德州仪器既然拥有晶圆工厂那么未尝不可尝试帮助AMD生产加工芯片从而缩短芯片从设计到制作上市的时间以便更好的同英特尔竞争。高通为何收购NXP?还不是因为NXP也有自己的晶圆厂。当然这个只是猜测,毕竟目前德州仪器自己的一部分芯片业务都是由GF代工的,只是如果收购成真,相信德州一定会有所行动。Ti牵手AMD将掀跨行业半导体大战从之前的文章分析中可以看出,德州仪器确实拥有收购AMD的充分理由,而AMD如能抱上德州仪器的大腿,也会让自己的压力减轻不少。这些年来半导体市场收购并购案例频发,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热门行业正在打破过去不同行业之间的壁垒。以人工智能为例,背后就涉及到了大数据、云计算、SOC、通信等多个软、硬、互联网行业。如果再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涉及的产业更加复杂。在个人电脑市场,如德州仪器给于AMD充足的资金和晶圆体产能支持,那么势必将给英特尔和英伟达造成不小的压力。在VR/AR市场,如德州仪器同AMD携手共同推出搭载DLP技术的VR/AR一体机,那么HTC、索尼、Oculus、英特尔等目前市场的领军企业将会受到影响,而在工业领域,微软的HoloLens也将迎来一个强劲对手。在无人驾驶领域中的自动驾驶车载芯片细分市场,英特尔-Mobileye、高通-NXP和英伟达将从三国杀变成四国争。有一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市场需要我们特别留意,那就是嵌入式人工智能市场。从智能家居到工业4.0都被包含其中,相信凭借德州仪器多年来在嵌入式市场的深耕再加上AMD的高性能计算技术必将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政策专利及其他风险需谨慎看起来德州仪器收购AMD是一笔不错的买卖,但其实两者要想合并也存在诸多挑战。首先就是能否通过政府审批,其次则是AMD和英特尔的交叉专利授权问题该如何解决。据笔者跟业内资深人士交流获悉,英特尔与AMD交叉授权专利比例高达80%。过去英特尔为了避免AMD挂了导致自己被美国反垄断法给分拆,因此一直通过"各种方法"让AMD留着一口气。但谁曾想今年AMDZen架构在PC和企业级市场的表现着实让英特尔感到有些惊讶,这要再来一个神队友那还得了。最后就是两家如何面对合并所带来的问题。比如在嵌入式系统方面,德州除了拥有基于RISC架构的DSP解决方案外也有基于ARM的嵌入式芯片,而AMD则是基于x86。不同的架构如何取舍或融合对德州仪器是个挑战。在划拨晶圆体产能方面,尽管12毫米晶圆片生产线确实适合PC芯片,但德州仪器能否有多余产能提供AMD是个问题,如果没有那么是否需要再建晶圆生产线则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就是企业文化了,德州仪器是一家闷声发大财专注2B市场的技术驱动型公司,而AMD则是一直活跃在消费级层面的市场型公司,两者如能发挥彼此优点当然皆大欢喜,否则只能两败俱伤。结束语:观看AMD近期表现,在沉寂相当长时间后,连续高调推出PC端和企业级两款新产品,看似平常的产品和市场行为背后,是否带有某种其他目的?综合来看,不论收购消息真假,都折射出AMD某种急迫的心态。而反观德州仪器尽管财报亮眼,身价飞涨但在看似淡定背后也难掩对未来市场发展的一丝焦虑。结果未定,且冷眼观局。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科技来电:高通的商业模式究竟还能走多远
&761期&智电网讯:如今智能手机不断发展,从功能机时代一直到全面屏时代,这几十年让手机领域突破了新的潮流,我们人类也对手机的依赖性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手机芯片作为手机性能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各大厂商都想要争夺的一块肥肉。
不过由于手机技术上的原因,目前主流的手机处理器主都有苹果A系列处理器、高通骁龙处理器、联发科处理器、三星猎户座处理器、华为海思麒麟处理器等,其中三星和华为还有苹果都三个手机厂商都是自家使用的,然而联发科和高通供各个手机厂商使用。
这几年,高通在手机处理器行业上,一直都占领着手机高端市场,除了苹果与华为这几大手机巨头之外,大部分手机厂商都是它的客户,尤其是从3G网络时代开始,高通按照整机售价抽成来收取专利授权费用的方式就饱受业界争议。
1、创新才是高通的DNA
高通发展至今,不断展望和探索未来可能实现的新技术已经成为高通的本能。30多年来,高通公司累计投入400多亿美元进行研发,并建立了由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独特团队,依靠“先天禀赋与后天努力”,创造出了规模庞大、极具价值的专利组合。
目前,高通公司在移动技术的领先优势使其业务已拓展到物联网领域。“新的技术趋势必将显著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而移动技术是所有这些新技术趋势的核心。然而,高通公司的创新技术已经可以支持物联网的许多早期应用场景。
多年来,为了适应和融入中国市场,高通公司从多处发力,不仅在深圳设立创新中心,成立了除美国之外的全球首个无线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展示中心,还与中国运营商密切合作,在全国范围推广“4G+”技术的同时,与中国运营商联手推动5G的标准化工作。
点评:到了2018年人工智能也在不断融入到高通企业,未来在深度学习、机器人、虚拟现实等领域,将会有更多的中国首创涌现。高通公司将深植中国,与中国的合作伙伴继续深化合作,逐步从移动产业延伸到物联网产业。
2、厂商依赖于高通芯片
从1985年高通建立时,该公司就高速把握了移动芯片的中心技能,经过不断地专利授权获得了许多的资金,能够说高通的成功创业仍是最早就已经堆集了多个通讯技能专利,当然这和高通自身的硬实力分不开联系。
在进入到智能手机时代,2009年AMD走错了一步,那时AMD买下了ATI的移动GPU专利并卖给了高通,也就是现在高通骁龙芯片中的adreno系列GPU。自然而然厂商更愿意使用集成度高的,打包性强的高通处理器,所以厂家不愿意使用其它的处理器也是这个原因。
然而,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网络相对复杂,手机厂商生产的手机必须符合运营商定制的网络标准,联发科的芯片虽然便宜,但是网络方面的支持不及高通的全面,所以手机厂商,最后只能选择高通的芯片,高通就占据得了大半壁江山。
点评:高通创业比较早,手中的关于通讯基带的专利较多,很多手机厂商为了实现网络支持就必须找高通,高通就比较友好,你要基带就说话,虽然高通专利费贵了点,但是手机厂商做起来就没这么麻烦。
3、高通探索路上的进击者
早从2006年开始,高通公司就已经对5G开展了前瞻性研究,并一直致力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当然,5G不会凭空产生,4G的演进是5G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4G上拥有强大实力的企业才能成为5G的领导者。
实际上,人类社会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所有力量的推动。这正如我们曾在3G、4G和千兆级LTE所作的,高通公司正与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这样的领先网络运营商紧密合作,确保5G新空口商用网络的及时部署。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高通一直坚持和中国产业和企业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等多个领域携手创新的策略,并且深谙与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之道,在高通看来,这些合作伙伴对于上述技术的规模化部署至关重要。
点评:高通公司之所以作为一个引领者的身份,正是基于其所拥有的经验和能力能够探索多种技术路径,并能做出最佳选择。一路走来确实如此,高通公司正在用实际行动引领全球5G之路。
好了,本期科技来电 到此结束,我们下期见。
新鲜资讯,热辣点评,尽在科技来电!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对文章打分
AMD与高通结盟 打造全新移动平台“Always Connected”
阅读 (27246) 评论 (10)
阅读 (26285) 评论 (13)
阅读 (19555) 评论 (31)
阅读 (92759) 评论 (2)
阅读 (63522) 评论 (15)
阅读 (37020) 评论 (21)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 cpro.baidu.com正在阅读:英伟达傻眼 联发科AMD携手进入移动市场英伟达傻眼 联发科AMD携手进入移动市场
  【PConline 资讯】目前移动GPU市场中,高通与英伟达能够自主研发CPU+GPU一整套方案,而作为第二大移动芯片厂商的联发科,其却是采用的是ARM的Mail以及Imagination的PowerVR,对于这样现状联发科自然想要改变。  据最新消息,联发科很有可能已经和AMD签署了合作协议,其合作的主要内容是联发科获得AMD的GPU图形技术的授权,换句话说,就是联发科与AMD合作,在处理器中GPU部分采用AMD的GPU,不再依赖于其他的第三方GPU厂商授权了。  这两大公司的联谊,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AMD在PC的竞争对手NVIDIA(英伟达)了。英伟达在移动端已经投入了比较多的精力了,其移动GPU业务大张旗鼓地宣传了两代了,并且表态继续提供Maxwell架构GPU授权。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到目前为止还未有哪家公司公开宣布使用Kepler或者Maxwell授权,而此次联发科选择了AMD,估计不会选择使用NVIDIA了。  相信当这两大巨头的合作一旦达成,相信会让移动处理器市场有重大的变革,联发科的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而AMD在GPU方面的经验对于他们重新进入到移动市场将会提供很大的帮助,对于这两家的合作,笔者觉得他们有良好的前景。相关阅读:支持4G全网通 联发科推出MT6753和MT6735HTC M9+或搭载联发科处理器 将推定制版打破高通垄断 联发科2月6日发全网通芯片&
手机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通测试部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