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纪中后期的最终幻想14 学者专职最担心的是什么

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到1400年之间写就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B.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A.崇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B.力图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束缚
C.否定对教皇的绝对服从
D.认为人类有能力改造自然和社会3A.中国瓷器大量传入影响欧洲艺术发展
B.蕴含人文主义思想,推动思想解解放
C.借助艺术形式与手段,反对宗教权威
D.直面社会矛盾,审视与批判社会现实4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C.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D.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5A.①②③[千分考复习资料大全]语文:世界文化史 - 向明中学自主招生答疑交流平台的日志,人人网,向明中学自主招生答疑交流平台的公共主页
转自名学堂教育:【每日一题之千分考真题】作为旦大学生不可不知:用汉语拼音写“复旦大学”,正确的写法是:_____
   A. Fu Dan Da Xue
B. Fudan Daxue
   C.Fuandandaxue
D.FUDAN DA XUE【每日一题之千分考真题】作为旦大学生不可不知:用汉语拼音写“复旦大学”,正确的写法是:_____
   A. Fu Dan Da Xue
B. Fudan Daxue
   C.Fuandandaxue
D.FUDAN DA XUE
[千分考复习资料大全]语文:世界文化史
第一章 古代文学(Hellenism)&第一节 古希腊文学
1、希腊神话&&& 西方文学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学,而古希腊文学,也象其他民族的文学一样,是直接起源于神话的。&&&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富于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在最古老的神话中,就讲到天地的开辟,众神的诞生,人类的起源等等。古希腊人认为最初到处是一片混沌(哈俄斯),从混沌中最先出现了大地(地神盖娅);接着在大地的底层(塔尔塔洛斯)出现了黑暗(厄瑞玻斯),&在大地的上面出现了黑夜(诺克斯);黑暗和黑夜相结合产生了光阴(埃忒耳)和白昼(赫墨拉),这时大地又生出了天空(天神乌拉诺斯)。地神盖娅和她的儿子天神乌拉诺斯结合,生下了十二个提坦巨神(六男六女)。这些巨神彼此结合,又生出了日(赫利俄斯)、月(塞勒涅)、黎明(厄俄斯)、星辰(阿斯特赖俄斯)等许多神。在提坦巨神中,普罗米修斯是创造人类和把天火盗来送给人类的伟大的神。乌拉诺斯是第一个统治全宇宙的天神,后来被他和盖娅所生的最小的儿子克洛诺斯推翻。提坦神克洛诺斯和提坦女神端亚结合,生下了六个儿女(三男三女),其中最小的是宙斯。宙斯在推翻了他父亲克洛诺斯以后,就建立了以他为首的奥林帕斯山众神的统治。&&&& 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神和人是同形同性的。神具有人的形象和人的感情。神和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永生不死的,他们比人更高大,比人更有力量,而且主宰着人间的祸福与命运;人奥林帕斯山的十二个主要的神,是众神之父宙斯(又是雷电之神),天后赫拉,海神波赛东,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耳忒弥斯,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战神亚力司,火神(匠神)赫斐斯塔司,神使海尔梅斯,农神得墨式耳,灶神(家神)赫斯提亚。这些神实际上就是自然力的化身,他们的自然属性都很强,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他们的社会属性也逐渐加强起来。&&& 在希腊神话中,英雄是神和人所生的半人半神。英雄传说中讲到个人的,就有关柏修斯、海格立斯和提修斯等人的故事,其中尤以大英雄海格立斯所完成的十二件苦差事(亦称大功)最为著名。讲到集体的,则有关于以伊阿宋为首的亚尔古船的英雄们寻取金羊毛的远航和以梅里格尔为首的猎取卡利登大野猪的众英雄的故事。&&& 从文学角度讲,古希腊神话是世界各民族神话中发展得最为完善的,因为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神与人同形同性。在古希腊神话中,神被高度人格化,他你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也样样具备。譬如,宙斯专横,赫拉嫉妒;神与神之间不仅争权夺利,还常常到人间同美貌的男女谈情说爱,等等。这种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使古希腊神话比其他民族的神话较少道德说教的意味,因而更具人类童年时代天真纯朴、活泼浪漫的特色,也更为充分地表现了远古人类对天地万物和人世生息的丰富想象力。而正因为如此,古希腊神话从一开始起就成了古希腊文学和艺术汲取创作灵感的源泉。&&& 到了公元前二世纪,希腊历史进入衰微时期。公元前二世纪中叶,罗马人在地中海一带取代了希腊人的统治。这时罗马人承受了希腊文化的成就,同时也吸收了希腊神话的形象,但他们是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希腊的神的。除阿波罗的名字相同外,他们称宙斯为丘必特,称赫拉为未诺,称波赛东为涅普顿,称雅典娜为明涅耳瓦,称阿耳忒弥斯为狄安娜,称阿芜罗狄蒂为维纳斯,称亚力司为玛耳斯,称赫斐斯塔司为武尔坎努斯,称海尔梅斯为墨尔库里乌斯,称得墨成耳为刻瑞斯,称赫斯提亚为威斯塔,但关于这些神的故事大体上和希腊的相同。不用说,罗马人也按照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农神萨图思、两面神雅努斯等神,但比起希腊神话就显得简单而朴素多了。&希腊神名与罗马神名对照表&&& 神的名称&&&&&&& &&&&&&&&&&&希腊神名&&&&&&&&&&&&&&&&& 罗马神名&&& 天神、众神之父&&&&&&&&&&& 宙斯(Zeus)&&&&&&&&&&&&&&&& 朱必特(Jnpiter)&&& 天后&&&&&&&&&&&&&&&&&&&&& 赫拉(Hera)&&&&&&&&&&&&&&&& 朱诺(Juno)&&& 智慧女神&&&&&&&&&&&&&&&&& 雅典娜(Athena)&&&&&&&&&&&& 弥涅耳瓦(Minerva)&&& 太阳神&&&&&&&&&&&&&&&&&&& 阿波罗(Apollon)&&&&&&&&&&& 阿波罗(Apollo)&&& 月神&&&&&&&&&&&&&&&&&&&&& 阿耳忒弥斯(Artemis)&&&&&&& 狄安娜(Diana)&&& 战神&&&&&&&&&&&&&&&&&&&&& 亚力斯(Ares)&&&&&&&&&&&&&& 玛尔斯(Mars)&&& 火神、匠神&&&&&&&&&&&&&&& 赫斐斯托斯(Hephaistos)&&&&& 武尔坎(努斯) (Vulcanus)&&& 爱神、美神&&&&&&&&&&&&&&& 阿芙罗狄蒂(Aphrodite)&&&&&& 维纳斯(Venus)&&& 神使&&&&&&&&&&&&&&&&&&&&& 海尔梅斯(Hermes)&&&&&&&&& 墨耳库里(乌斯)(Mercurius)&&& 海神&&&&&&&&&&&&&&&&&&&&& 波赛东(Poseidon)&&&&&&&&&& 涅普顿(Neptune)&&& 农神&&&&&&&&&&&&&&&&&&&&& 得墨成耳(Demeter)&&&&&&&&& 刻瑞斯(Ceres)&&& 灶神&&&&&&&&&&&&&&&&&&&&& 赫斯提亚(Hestia)&&&&&&&&&&& 威斯塔(Vesta)&&& 冥王&&&&&&&&&&&&&&&&&&&&& 哈得斯(普路同) (Hades,Pluton) 普路托(Ploto)&&& 冥后&&&&&&&&&&&&&&&&&&&&& 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 普洛塞耳庇挪(Proserpina)&&& 酒神&&&&&&&&&&&&&&&&&&&&& 狄俄倪索斯(Dionusos)&&&&&&& 巴克斯(Bakkhos)&&& 小爱神&&&&&&&&&&&&&&&&&&& 厄洛斯(Eros)&&&&&&&&&&& 阿摩耳(Amor)、丘必德(Cupid)
2、荷马史诗&&& 古希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相传这两部史诗为盲诗人荷马所作,因此被称作&荷马史诗&。其实,这两部史诗原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约形成于公元前九世纪,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被人用最古老的希腊语记录了下来。后来虽有篡改,但基本上是可信的。&&& 《伊利昂纪》(旧译《伊利亚特》)讲述的是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这次战争相传是因奥林波斯山上的诸神闹纠纷而引起的:阿基琉斯父母举行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她便从空中仍下一只上面写有&献给最美的女神&字样的金苹果。赫拉、雅典娜和阿芙洛狄忒三位女神都自认为自己最美,于是就发生了争执。天神宙斯要她们找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评判。三位女神为得到金苹果,各许帕里斯以最大的好处:赫拉许他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他成为最有智慧的圣哲;阿芙洛狄忒则答应他娶得世上最美的女子。帕里斯最后把金苹果判给了阿芙洛狄忒。赫拉和雅典娜当然不快。阿芙洛狄忒为了酬谢帕里斯,便暗中帮助他拐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希腊各城邦为此震怒,便推阿加门农为主帅,组成联军攻打特洛亚城,要夺回海伦。这就是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战争进行了十年,众神各助一方。最后,希腊将领奥德修斯设计,将一只内藏伏兵的木马遗弃城外,假装撤退。木马被特洛亚人拖进城里。入夜,木马中的希腊伏兵便与城外卷土重来的大军里应外合,将特洛亚城攻陷。战后,希腊联军携带海伦和掳掠的财宝及奴隶还乡。&&& 不过,《伊利昂纪》并没有讲述战争的全过程,而是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联军统帅阿加门农专横地夺走大将阿基琉斯的女俘,并使他当众受辱。阿基琉斯的希腊军中最勇猛的将领,他怒而拒绝出战,致使希腊军屡遭败绩。在危急的情势下,阿基琉斯的好友借他的甲胄上阵,被特洛亚英雄赫克托尔杀死。阿基琉斯悲痛欲狂上阵为好友报仇。他杀了赫克托尔,并将尸体拖在战车后泄恨。随后,特洛亚国王向希腊军营跪求赫克托尔的尸体,史诗写到赫克托尔的葬礼为止。&&& 《奥德修纪》(旧译《奥德赛》)讲述&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还乡的故事。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了十年,没有到家。在此期间,有许多人觊觎他的家产,住在他家喧宾夺主,尽情挥霍他的资财,向他的妻子求婚。第十年,奥德修斯漂流到斯刻里亚岛上,受到国王的款待,他便向国王追述他离开特洛亚以后在海上的遭遇:他先是遇到风暴,部分伙伴被独眼巨人库克罗普斯吞食;又到了食椰枣者的国土,这里的人以椰枣为粮,过路客人吃了就不愿返回故乡;后来,风神送他一袋礼物,当故乡伊塔卡遥遥在望时,水手们以为袋中有宝,把军打开,里面装着的各路大风飞了出来,又把他们吹走;他们到了把人变成猪的女巫的妖岛,游历了冥土,经过先以歌声迷人、再把人杀死的塞壬妖岛,遇到六个头、十二只脚的女妖斯库拉和藏在大漩涡下面的女妖卡利布狄斯。奥德修斯和水手们一一克服了这些危险;后来,在太阳神岛上,水手们因为宰食岛上的神牛,激怒了宙斯。宙斯用雷电击沉了他们的船只,只有奥德修斯一人幸免于死,漂到一个海岛上,被那里的仙女挽留了七年。此后,宙斯命仙女放他还乡,他这才漂到了斯刻亚岛。国王听完他的故事,便送他回家。奥德修斯伪装成乞丐,把那些在他家里又吃又喝的求婚者一一杀死,终于和妻子珀涅罗帕团圆。&&& 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就这一点便足以说明它的地位之重要了;更何况,军本身又确是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杰作。首先,两部史诗规模宏大,结构布局却完整巧妙:《伊利昂纪》写十年战争,但选取最后一年的五十一天来加以集中描写;《奥德修纪》写十年漂流,但把十年历险压缩在最后的四十天里,大量事件通过追述手法加以表现。其次,两部史诗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伊利昂纪》是一中事件,众多人物;《奥德修纪》是一个人物,众多事件。也就是说,前者围绕着一个基本事件表现许许多多人物;后者围绕着一个基本人物表现许许多多事件。可以说,荷马史诗的这两种叙事法已框定了后来西方文学中的两种基本的叙事类型,即以事件为中心的叙事类型和以事件为中心的叙事类型。最后,《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又以各自不同的语言风格使后世读者为之倾倒:前者写英雄格斗如疾风烈火,长风出谷,富有&阳刚之美&;后者写英雄废除曲折委婉,优美瑰奇,饱含&阴柔之美&。总之,荷马史诗不仅对西方文学有深远影响,其本身就具有&永恒的魅力&,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语)。
3、古希腊戏剧&&& 除了史诗,古希腊文学的另一伟大成就是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雅典时期的戏剧。当时的希腊人把戏剧分为两种,即悲剧和喜剧。&&& 悲剧起源于乡间的酒神祭祀中的&酒神颂歌&,被称为tragoidia,意为&羊歌&。当时,雅典先后涌现出三大悲剧诗人,即: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是第一位重要的悲剧诗人,有&悲剧之父&之称。相传他创作了七十部悲剧,但流传至今的仅为七部,其中以取材于希腊神话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最为出色。埃斯库罗斯作为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人,其贡献在于他使悲剧演出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和完备的形式。据说,悲剧演出时的布景、舞蹈、高底靴和轻飘鲜明的服装,也都是埃斯库罗斯首先采用的。&&& 索福克勒斯是三大悲剧诗人中最有才华的一位。他大约写了一百三十部悲剧,但现存的也仅有七部,其中以取材于希腊传说的《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为杰出,尤其是后者,被誉为希腊悲剧的典范。&&&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一个古老而惊心动魄的故事: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那里得知,由于他早先的罪恶,他的儿子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他因此抛弃了自己的婴儿俄狄浦斯。这婴儿被科任托斯国王波吕玻斯收养。俄狄浦斯长大之后只知波吕玻斯夫妇是自己的父母,他也从神那儿得知:他会杀父娶母。于是,他为了逃避命运,就逃离忒拜。在路上,他一时动怒,打死了一个老年人。这时,忒拜城正受人面狮身女妖的魔法之害,唯有猜破女妖的谜语,才能解除灾难。俄狄浦斯聪明过人,他猜破了女妖的谜语,解救了忒拜城,因而被拥戴为王并娶了忒拜前王的寡后伊俄卡斯忒。后来,忒拜又发生瘟疫,神示说,必须把杀害忒拜前王的凶手查出,瘟疫才能才能平息。俄狄浦斯为禳除国中灾难,便想方设法查访凶手,结果发现凶手就是他自己:原来,忒拜前王就是他在来忒拜路上一时动怒杀死的那个老年人,而他就是俄狄浦斯的生父波吕玻斯。杀父的预言应验了。接着不言自明,伊俄卡斯忒是波吕玻斯的寡后,也就是俄狄浦斯的生母。娶母的预言也应验了。极度的悲痛进一步酿成惨剧:伊俄卡斯忒自杀身亡;俄狄浦斯悲愤欲狂,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并请求放逐。悲剧到此结束。&&& 《俄狄浦斯王》这部以个人意志和残酷命运相冲突为主题的悲剧结构严谨,布局巧妙,剧中的悲剧冲突、悲剧性格和悲剧效果都足以代表希腊悲剧的特点。剧本一开始就摆出了严重的事件,悲剧气氛很强烈,而剧作家又能毫不费力此加强这种气氛,把剧情逐步推向高潮。此外,索福克勒斯还造成了一种使观众明白而剧中人不明白的戏剧情境;俄狄浦斯不自知的状态,更加强了他的悲剧性。所有这些,使这部悲剧成了后世西方悲剧作家都想努力仿效的光辉典范。&&& 三大悲剧诗人中的最后一位欧里庇得斯写过九十二个剧本,现存悲剧十七部,是三大悲剧诗人中传世之作最多的一个。他的著名悲剧《美狄亚》、《安德洛玛克》和《特洛亚妇女》等也均取材于神话传说,其中《美狄亚》是他的代表作,主人公美狄亚是传说中取金羊毛的英雄伊阿宋的妻子,她因丈夫遗弃她而施以残酷的报复手段杀死他们的两个儿子,酿成悲剧。&&& 欧里庇得斯的作品虽然取材于神话传说,但他在处理这类题材时却融入了现实问题,尤其是两性关系中的妇女问题。同样。他虽然也象前面两位悲剧诗人一样以命运为主题;但是,如果说埃斯库罗斯笔下的命运就是神、索福克勒斯笔下的命运是某种冥冥中不可知的东西的话,那么到了欧里庇得斯笔下,命运实际上已是人物自身的性格。所以,他的悲剧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以此表现发生在家庭伦理关系方面的可悲事件。由于有这样的特点,欧里庇得斯被认为是开创西方家庭问题剧的第一人。&&& 古希腊喜剧(comedy)可分为两种,早期的称为&旧喜剧&,后期的称为&新喜剧&。古希腊喜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比悲剧现实性强,特别是旧喜剧,针砭时弊,甚至直接批评当权者。喜剧情节荒诞离奇,风格幽默滑稽,表演形式轻松,但主题是严肃的。&& &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前385)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喜剧作家,被称为&喜剧之父&。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他站在自耕农的立场上,向往繁荣时期的民主制国家。他的喜剧触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最关心,他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他的反战喜剧中最著名的是《阿卡奈人》。雅典农民狄开俄波利斯厌恶战争,私下与斯巴达人单独媾和,遭到一些阿卡奈人的反对。他争辩说,战争是由相互争利引起的,不全是斯巴达人的过错,战争只对少数政治野心家和将领有利。最后狄开俄波利斯开放市场,喝得醉醺醺地得意地回家,主战的将领却身负重伤。剧本用闹剧手法指出只有停止战争,人民才能有幸福生活。&&& 阿里斯托芬也批评了当时的哲学和艺术,在《云》中嘲讽诡辩学派,在《鸟》中表达了他的乌托邦思想。《鸟》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手法夸张,妙趣横生,在嬉笑怒骂中表达了严肃的主题,被称为是一个&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他笔下的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有一定距离,但本质是真实的。他善于运用民间语言加强喜剧效果,语言谈谐、生动,既有粗俗的插科打浑,也有优美的抒情诗歌。他的剧作结构松散,也不注意塑造人物,人物是类型化的,缺少个性和内心特征。&&& 米南德(约公元前342&前291)是古希腊新喜剧诗人。生于雅典,出身贵族。他一共写了105部喜剧,留存的完整剧本只有《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两部。他最著名的喜剧是《公断》,现存的只有三分之二。他的喜剧多描写男女爱情和家庭关系,以劝善规过为主题,提倡人与人之间要平等、仁慈、宽大,肯定青年的爱情自主要求。虽没有表现重大社会问题,但反映了社会风尚。他的剧作情节曲折、紧凑,语言优美不粗俗,诗体明白如话,以性格描写取胜。他的剧作对罗马喜剧有直接影响,通过罗马剧作家的摹仿而对欧洲的风俗喜剧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史诗和戏剧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两颗明珠,光耀夺目,而在其他方面,古希腊文学仍有辉煌的成就。譬如,古希腊的三大抒情诗人即萨福、品达和阿克那瑞翁,可说是西方抒情诗的鼻祖;最后,伊索的寓言和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也同样影响深远。总之,古希腊文学在各方面都具有开创性,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辉煌期。&&& 虽然,古希腊后来为古罗马所灭并被归入罗马帝国的版图;但是,就文学艺术而言,古罗马人却是古希腊人的忠实学生。他们模仿古希腊人写史诗,最出名的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他们模仿古希腊人写悲剧,最出色的有塞内加的悲剧,如此等等。因此,古罗马文学不象古希腊文学那样具有首创性,但是它却起到了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后世文学的桥梁作用。&第二节 古罗马文学&&& 古希腊文学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后进入繁荣期,此时已传到了罗马。据传,第一个把当时的希腊文学介绍给罗马人的是个叫安德洛尼库斯的人。他本是希腊人,后来在战争中被罗马人所俘并被卖为奴隶,于是他把荷马史诗《奥德赛》译成拉丁文,让主人的孩子阅读。接着,有许多人也这样做,翻译了希腊的一些戏剧。由于有了希腊文学的翻译作品,有些人便开始摹仿希腊人写一些作品,其中较有成就的是安纽斯。他摹仿《伊利亚特》,写了一部题名为《编年史》的史诗。这部史诗共有十八卷,从传说中的罗马始祖埃涅阿斯如何来到意大利,一直写到他自己的年代。&&& 早期罗马文学可以两位喜剧家作为代表,他们都善于摹仿希腊喜剧。一个是普劳图斯,还有一个是泰伦斯。普劳图斯据说写过一百多个剧本,但完整保存至今的只有二十个。他的剧本以希腊喜剧为蓝本,大多写一些王孙公子和小家碧玉有私情,父母阻碍,而机灵的仆人从中帮忙,最后喜结良缘,等等。普劳图斯的剧本语言丰富,剧情生动,妙趣横生,而且很带有平民戏剧的色彩。泰伦斯的剧本则比较注意技巧,语言优雅,人物刻划比较细致,但在情节生动和生活气息方面不及普劳图斯。这两位古罗马喜剧家的作品对后世西方戏剧的影响很大,尤其在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喜剧家都以他们的作品作为典范。譬如,十七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喜剧家莫里哀的名剧《吝啬鬼》,就直接取材于普劳图斯的剧本《一坛黄金》。&&& 大约到了罗马共和国末年,罗马出现了一批诗人和散文家。诗人中最出名的有两位:一是哲理诗人卢克莱修;一是抒情诗人卡图鲁斯。卢克莱修以长篇哲理诗《物性论》传世,此诗表面是诗,其实是一篇用韵文写成的哲学论文,表述了作者极朴素的唯物论宇宙观。卡图鲁斯的作品大多为田园抒情诗,除了颂扬田园生活的恬静,有些诗里还对罗马的扩张和战争行径予以谴责。散文家中最有成就的是西塞罗。他是共和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以其雄辩惊动朝野,而他的散文作品实际上就是他的演讲词,发表后令当时无缘聆听他演讲的罗马人同样为之倾倒。他的演讲词文句优美,词语丰富,结构严谨,特别善于使用修辞手法来打动听从的感情。所以,他的这些演讲词一直被认为是古代散文杰作,成为后世散文家尤其是英美十八、十九世纪随笔作家竭力仿效的典范。然而,正因为西塞罗善于雄辩,又深深地卷入当时的罗马朝政,最后因言惹祸,为罗马最高当权者所杀。&&& 公元前30至公元前14年,是古罗马文学的鼎盛期,被后人称为&黄金时期&。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即屋大维, Augustus octavinus)是佑文之主,他本人也爱好文学,在他当政期间,他努力提倡文艺,身边聚集着一大批文人墨客,因此养成了一代崇尚文学的风气。也就是在此期间,产生了罗马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三大诗人,即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 维吉尔(前70--前19)是古罗马最重要的诗人,被后人尊为&奥古斯都时代的荷马&。他出生于意大利曼图阿城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富裕的农民,因此他幼年时曾在克里蒙纳、米兰和罗马受过良好的教育。当时正值共和国末年,群雄争霸,连年征战,他父亲的土地也被没收,但维吉尔并不注重家产,而是沉溺于诗歌之中。他的处女作是十首《牧歌》,吟咏理想中的田园生活,是以古希腊牧歌为蓝本的拟古之作。在这些诗篇中,维吉尔初露诗才,引起了当时的富商密西纳斯的注意,而密西纳斯是屋大维的密友。后来屋大维战胜群雄成为罗马皇帝,密西纳斯便将维吉尔引荐给他。屋大维也很赏识维吉尔,于是便命令将他父亲被没收的土地归还给他。从此,维吉尔成了密西纳斯家的座上宾,并在密西纳斯的庇护、资助和鼓励下埋头于诗歌创作。当时战乱初息,屋大维要重振罗马的农业,以此安顿大批的退伍士兵,同时也可使帝国臣民安居乐业。为此,维吉尔创作了长篇《劝农诗》。全诗共分四卷,分别描述农耕、园艺、畜牧和养蜂的情景,语言极其优美,自然景色描写尤为贴切,将农村生活吟咏为天堂般的舒适和欢愉,从而劝士兵们解甲归田。&&& 维吉尔是屋大维的崇拜者,为了颂扬屋大维,他在此后的十年间沤心沥血,创作史诗《埃涅阿斯纪》,后来又反复修改,直到他病重垂危之际,仍不满意,嘱家人焚毁手稿。幸好屋大维出面干涉,诗稿才得以保存下来。&&& 《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的传世之作。全诗共十二卷,约一万余行,是摹仿荷马史诗写成的。前六卷摹仿《奥德赛》,后六卷摹仿《伊利亚特》。在诗中,维吉尔的意图是要通过对罗马始祖埃涅阿斯的歌颂,显示帝国的神圣历史,以此表明屋大维及其氏族的&正统性&。为此他把罗马的历史远溯到古希腊特洛亚战争时代,把自己的诗作和荷马史诗联系起来。根据维吉尔的叙述,罗马的始祖埃涅阿斯是特洛亚城的英雄之一,特洛亚城被希腊联军攻破之后,他带领一批人渡海来到意大利半岛建立国家。史诗一开卷就写埃涅阿斯的船队在海上漂泊七年。到了西西里岛,正拟驶往意大利,却被飓风所袭击,这暴风雨是天后命令风伯所为,但被海神止息。由于天意指使,埃涅阿斯一行只得先到北非迦太基登陆,他靠母亲维纳斯(即希腊神话中的阿芙洛狄蒂)的帮助,拜见女王狄多。狄多爱上了埃涅阿斯,两人结为夫妇。埃涅阿斯向女王叙述特洛亚城陷落经过,自己如何出逃,如何到达这里等等。关于特洛亚城的陷落和英雄的出奔,是史诗最精彩的部分,流传千载的木马计也是在这儿第一次被记载下来的。埃涅阿斯和狄多的结合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天神派遣使者来通知埃涅阿斯立刻到意大利去建立新城邦。埃涅阿斯服从了,而狄多则在绝望之中自杀了。到了意大利,埃涅阿斯由一个女巫陪着到地下王国去见他的父亲。他父亲把罗马未来的命运告诉了他,并指示给他看将来的子孙,从罗马城的创建者罗慕洛斯,到凯撒,到屋大维。借埃涅阿斯父亲之口,维吉尔以极其美妙的诗句颂扬了罗马的先祖,同时也颂扬了作为这些先祖的正统继承人的凯撒和当今皇上屋大维。这是史诗前六卷的内容。史诗的后六卷叙述埃涅阿斯在意大利建立罗马城邦的经过,最后以埃涅阿斯战胜土著领袖、罗马城邦正式建立而结束全诗。&&& 维吉尔在西方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被认为是荷马之后最杰出的诗人,古罗马的&诗圣&,他的《埃涅阿斯纪》被当作西方文人史诗的首作和典范。所谓&文人史诗&,就是指由某一诗人独立创作的史诗,有别于象荷马史诗和稍后欧洲各国民族史诗那样的、由民间传说逐渐固定下来的作品。&&& 《埃涅阿斯纪》对后世西方诗人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过荷马史诗。理由就在于它是用拉丁语写成的,因为拉丁语在后来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可说是欧洲各国的&普通话&。即便到了中世纪后期,各国诗人虽已逐渐采用本国语言写作,但在诗歌形式等方面仍深受维吉尔的影响。譬如,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意大利的但丁,他的名作《神曲》虽用当时的方言意大利语写成,但其中最重要的《地狱篇》在结构形式上却明显地是以《埃涅阿斯纪》第六卷作为蓝本的。&&& 古罗马三大诗人中的第二位贺拉斯(前65--8)出身于平民家庭,他青年时代是共和制的拥护者,后在一次战争中因拒绝上阵而被关押,直到屋大维登基后施行大赦,他才获释回到罗马。在维吉尔介绍下,他又认识了密西纳斯,成为诗人圈中的一员。&&& 和维吉尔不同,贺拉斯写的是典型的文人诗。他以轻妙的笔触描写罗马中上层社会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感情,被认为是罗马公民的导师。他的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类:讽喻诗、抒情诗和书信。在他的诗歌中,爱情、友谊和艺术是他恒常的吟咏对象; 至于他的书信,后人把它们编成集子,题名为《诗艺》。在《诗艺》中,贺拉斯概括了古希腊的美学理论,同时也提出了他自己以苦吟为主的诗论主张。一般说来,贺拉斯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但更强调诗的教育作用,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对于自己的理论主张,贺拉斯非常自信,他曾在一首题名为《纪念碑》的抒情诗里这样写道:&&&&&&&&&&& 我树立了一座纪念碑,&&&&&&&&&&& 它比坚固的黄铜和高于金字塔的帝王宫殿更加悠然长存,&&&&&&&&&&& 侵蚀的雨水、午夜的阿克维龙和漫漫的岁月都消灭不了它。&&&&&&&&&&& 是的,我不会死尽灭绝,&&&&&&&&&&& 幸运之神将使我的生命长存,&&&&&&&&&&& 我那光荣的花冠将万古常青,&&&&&&&&&&& &&&&&&& 确实,《诗艺》后来被认为是西方古代文艺理论中仅次于亚里士多德《诗学》的重要论著,对后代理论家和作家的影响非常深远。尤其是在十七、十八世纪,西欧古典主义作家都把贺拉斯奉为理论权威,因为他强调创作应以古代杰作为典范,应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而这和古典主义竭力提倡的创作原则不谋而合。&&& 奥维德(前43--17)是三大诗人中的第三位。他出生于富商家庭,年轻时在罗马专攻修辞学,学成后没有进入政界,而是从事创作。但是,不久他就遇到了麻烦。因为他写的《爱的艺术》(也译为《爱经》)一书被认为有伤风化而引起了屋大维的不满,而且据说还牵涉到屋大维的女儿。于是在公元8年10月的某一天,屋大维突然下旨,把奥维德流放到遥远的黑海边小镇托米(现属罗马尼亚)。流放的原因,据奥维德自称,是因为&一首诗和一个错误&。由于他语焉不详,后世对此有无数种猜测。&&& 实际上,《爱的艺术》只是奥维德的游戏之作。他的真正的重要作品是长篇叙事诗《变形记》。当初,奥维德刚完成《变形记》的写作,恰在这时被突然流放,便一怒之下把手稿付之一炬。幸好外间已有传抄,此书才得以留存至今。被流放到黑海边后,奥维德虽然继续写作,但写的多为哀告怨诉的东西。这些文字后来编成两个集子,一题名为《哀怨集》,一题名为《黑海书简》。奥维德在黑海边住了九年,期间曾多次上书请求赦免,但均遭拒绝。最后,他满怀怨恨客死于僻远的他乡。&&& 《变形记》共十五卷,在这部长篇叙事诗里,奥维德把250多个希腊和罗马的神话传说汇集在一起,并用一根主线,即&变形&,加以贯穿。传说中的人与物最后不是变成兽类,便是变成鸟类,或者树木、花草和顽石等等。叙事诗以浑沌初开第一次变出天地万物开始,一直说到凯撒死后变成星宿而止。诗人以无穷的想象力和巧妙的语言创造了一系列新鲜活泼的神话故事,有许多千载传诵的神话人物,如顾影自怜的纳息索斯(即水仙花)和巧制飞翼的代达罗斯等,最初就出自奥维德的《变形记》&&& 《变形记》的影响,从古罗马起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期间有许多第一流的西方作家,如但丁、乔叟、莎士比亚和歌德等,都曾盛赞此书并从中汲取素材。屋大维去世以后,所谓的&奥古斯都时代&也随之结束,罗马文学进入所谓的&白银时期&。由于此时帝国已不再强盛,社会风气也日益恶化,应运而生的便是讽刺文学,其中以小说家阿普琉斯的《金驴记》(亦名《变形记》)最为出色。小说主人公路希因误服灵药而变成了驴子,然而一灵不昧,知觉犹存,从此经历了无数奇事和苦难,却也因此见到了别人看不见的种的隐私和秘密。借着这样的离奇故事,阿普琉斯影射和讽刺了当时罗马社会的混乱状况,而他的这种手法到中世纪后期就成了流行甚广的&流浪汉小说&的范本。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这种心态变异的表现方法对二十世纪欧美现代派文学也有巨大影响。&思考题:1,&&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魅力何在?2,&& 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3,从《俄狄浦斯王》看古希腊悲剧的特征。&
第二章 基督教与欧洲中世纪文学(Hebraism)&第一节 基督教
一、基督教的兴起及其演变&&&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起初是犹太教的一个教派。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被他的信徒称为&基督&,即救主。传说耶稣的父亲是木匠约瑟夫,母亲叫玛丽亚。耶稣的出生地是以色列的伯利恒,但他却在拿撒勒地方长大,因此他一生都被人称为拿撒勒人耶稣。&&& 耶稣三十岁开始宣扬他的新教义,关于他以前的事人们所知甚少。耶稣的新教义是以犹太教信仰为基础的,即相信上帝耶和华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可犯了罪,并在罪中受苦,但上帝耶和华与人类有&约定&,要派弥赛亚(即救世主)来拯救他们。这些都是犹太教的信仰。耶稣的新教义并不否定这些信仰,只是进一步宣称他就是上帝派来的弥赛亚,是来解救犹太人的。当初犹太人的国家已被罗马帝国吞并,而且正处于动乱之中,所以耶稣的新教义正迎合了许许多多犹太人的希望。于是民众开始追随耶稣,认为他就是弥赛亚;可是犹太人的当权者并不赞同耶稣,民众的追随不久也就减弱了。耶稣于传教三年之后被捕,被移交给罗马派来的地方官,并被当作一个宣扬邪说的人钉死在十字架上。&&& 尽管创始人早死,新的信仰却很顽强,耶稣的门徒最初都曾背离耶稣,但是他们到耶稣&复活&时又恢复了信仰;他们断言,耶稣死后又出现在他们面前,并训谕他们去宣布&天国即将降临&的福音。这样,门徒们便继续传教。其中成就最大的是使徒保罗,他把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远远地传到了小亚细亚、希腊、意大利,甚至西班牙。&&& 由于耶稣的教谕特别合乎贫者和贱者的心意,可以让他们从天国中看到他们在尘世中看不到的希望,再加上当时罗马帝国已开始衰败,社会和经济状况都十分恶劣,所以信奉基督教的人数便不断增多。尽管基督教在当时仍然是不合法的,甚至一再遭到罗马帝国的镇压与迫害,但是到了公元二世纪中叶,秘密的基督教团体实际已遍布于罗马帝国境内。公元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出于政治需要,决定接受基督教,并于公元313年颁布著名是&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不久,基督教又成为帝国的官方宗教;随后,帝国境外的蛮族如居住在多瑙河流域的哥特人也皈依了基督教。公元五世纪左右,西罗马帝国灭亡,入侵帝国的日耳曼人尽管将帝国的文化几乎破坏殆尽,但他们却接受了罗马帝国留给 他们的唯一的文化遗产基督教。此后,基督教便一直是欧洲最有势力的宗教,而且随着欧洲人的活动,又被带到了世界各地。
二、基督教《圣经》的内容&&&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分为《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原是犹太教的经典,所谓&约&是因为犹太教徒相信书中所述的一切是上帝与犹太民族在西奈山订下的盟约,即上帝许下的拯救犹太民族的诺言,所以称为&约书&。因基督教出自犹太教,所以基督教也将犹太教经典纳入自己的《圣经》,但为了与耶稣基督及其门徒们的教诲区别开来,便称其为&旧约&,而后者则称为&新约&。&&& 《旧约圣经》分为三部:经律、先知和圣著。经律也称经书或法律书,即所谓的&摩西五经&,分别为《创世纪》、《出埃及纪》、《利末纪》、《民数纪》和《申命纪》。这部分内容包括上帝造天地、伊甸乐园、洪水方舟等神话以及有关犹太族祖亚伯拉罕、雅各和摩西等的传说,还有犹太教所订的教规等,因托名为创国英雄摩西受天命所写成,所以称为&经书&或&法律书&。先知即先知书,一部分是以色列和犹太立国到亡国的史记,如《约书亚纪》、《列王纪》和《尼希米纪》等;一部分是历代&先知&的言论集,多为犹太国家处于多难之秋时的悲愤之言,如《以赛亚书》、《耶米利书》等。圣著其实是诗文集,可说是古代犹太民族的文学遗产,如《诗篇》、《雅歌》、《箴言》和《约伯纪》等。&&& 对于基督教来说,《新约圣经》是比《旧约圣经》更为重要的经典,包括四部分: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福音书有四卷,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相传为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四位门徒所述的耶稣生平与言行。使徒行传据信为路加所编著,分为前后两编,前编大多记述彼得事迹以及耶路撒冷教会、安提阿教会等发展状况,后编记述保罗三次传教行程,在耶路撒冷被捕,以及被解送罗马的种种事迹。使徒书信大多为使徒通过书信对其建立的教会所作的教诲,如《罗马书》是使徒保罗的书信,《彼得书》是使徒彼得的书信。启示录相传是使徒约翰所作,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和写给小亚细亚七个教会的信;第二部分以&见异象&的形式详列世界末日的景象; 第三部分叙述基督的最后得胜。&&& 《圣经》不仅是基督教的经典,同时也是重要的历史文献,其中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了不少历史事件,是研究那一时期历史的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此外,《圣经》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尤其是《旧约圣经》,被认为象希腊神话一样具有&永恒的魅力&,因而译成各国文字之后,对各国的文学尤其是欧美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节 中世纪文学&&& 西方的中世纪,自西罗马灭亡到十七世纪中时英国工业革命,共一千一百多年,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在这段历史开头的几百年里,侵入西罗马的凯特尔人、斯拉夫人和日尔曼人,为了争夺土地不断发生战争,基本上处于混战状况之中。其时,日尔曼人于公元六世纪初建立起来的法兰克王国是各王国中的最强大者,后又经多次征战和扩张侵略,成为疆域辽阔的封建大帝国。到了公元九世纪,这个帝国的内部发生战争,分为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东法兰克王国(日尔曼)和意大利三国。从十一世纪未的&十字军东征&至十五世纪末哥伦布航抵美洲大陆,这四百年间,是欧洲封建社会较为繁盛的中期阶段,文学艺术也在此时取得相当大的成就。此后,便是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和崩溃期了。&&& 在中世纪文学中,宗教的或教会的文学占有突出地位,此外还有世俗贵族的骑士文学,城市市民阶级的市民文学和民间英雄史诗等。
一、宗教文学和教会文学&&& 宗教文学不一定就是教会文学,但教会文学必定是宗教文学。其分野的主要标志在于作者和作品内容。 一般说来,宗教文学的作者不是僧侣,其作品内容也不全是宣传基督教教义;而教会文学的作者则是僧侣,其作品内容全是为了普及宗教教义。前者如法国诗人特洛雅的《圣杯》传奇,写骑士以守护盛过受难基督血水的圣杯为荣,以及寻找圣杯的种种神秘事件,&主要内容是要骑士断决尘念,为宗教服务,但也包含着不少骑士文学的因素。后者如德自僧侣奥特弗里德的《基督》则号召忍受现实苦难,等待来世幸福,宣传幸福不在人间而在天上。&&& 教会文学在中世纪初期垄断了欧洲文坛,品种繁多,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奇迹故事、梦幻故事、宗教剧等,一般用拉丁文写成,内容千篇一律。它们都散布&原罪&,即人类始祖犯罪、后代都是罪人的思想,提倡信奉上帝、顺从天命、仟悔、斋戒、忍让,把禁欲作为教义的核心,劝诱人们通过尘世的苦修进入幸福的天堂。因此,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清心寡欲的修道僧、与世隔绝的修女、虔诚的教徒;艺术上一般都有公式化、概念化和不真实的缺陷。但某些表现手法,如象征、梦幻。等,也被后代一些作家、诗人借鉴。
二、民间文学和英雄史诗(民族史诗)&&& 中世纪民间文学多为民间口头创作的民歌、谣曲,以及通过口头创作相传下来的小故事等。就其内容来看,有浓厚的世俗思想,因而受到教会的贬斥。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些叙事性的小故事,也有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小传说,揉进民歌、谣曲的自由表现形式,加上民间口头说唱艺人的充实、整理,受到民间文学乳汁的滋养,发展为后来的英雄史诗。流传于五世纪,至八世纪成书的《贝奥武甫》,掀开了英国文学史的第一页。它是西方中古文学中反映蛮族部落生活的第一部用本民族语言写成的完整的英雄史诗。全诗包括3182个诗行,由许尔德的葬礼开始到贝奥武甫的葬礼结束。史诗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写年轻的贝奥武甫铲除巨妖,建功立业,二是写老年的贝奥武甫杀死火龙,为民除害。贝奥武甫是个理想化了的氏族英雄形象,在他身上既有传说中被神化了的英雄色彩,又有史实为基础的自传性质。史诗结构严谨,节奏流畅而庄严,间以大量的对话、议论、对比、插话以及特殊形式的比喻等修辞手法,表现出相当高的艺术造诣。十二世纪开始,谣曲《罗宾汉》的系列故事流传极广。描写绿林英雄罗宾汉和他的伙伴们被&逼上梁山&后,杀富济贫、昭雪冤案和包打天下的反叛精神。&&& 反映蛮族部落生活的史诗还有冰岛的《埃达》、冰岛和挪威的《萨迦》。&埃达&的词义相当于&诗&,或者是&奥迪丛书&的意思。包括诗体埃达(又称前埃达)和散文埃达(又称后埃达)两部分,多为流传于民间的北欧神话,反映当时人的信仰及其与大自然斗争的生活风貌。&萨迦&源出于德语,意为&短故事&。流传至今的一百五十多个萨迦&&短故事,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史传萨迦&,一类是&家族萨边&。这两大类&萨迎&,逐渐由短故事合成为长篇叙事作品&萨迦&。它具有传记、族谱、地方志味道,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人们的精神风貌&时,又不无浪漫主义色彩。虽是流传于民间的北欧传说,却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芬兰最早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是传奇故事《亨利主教的故事》。最有代表性的芬兰民族史诗是歌谣形式的《卡勒瓦拉》。(又名《英雄国》),卡勒瓦拉意为卡勒瓦人居住的地方。全诗颂扬英雄战天斗地的丰功伟绩,具有说唱文学的浓厚的乡土色.彩。全诗用四音步抑扬格头韵体写成。后经素有&芬兰荷马&之称的诗人阿斯&兰罗特整理,是芬兰民族文学的瑰宝。西班牙民间流传的史诗也不少,如《桑乔二世与萨莫拉之围》、《拉腊王子之歌》、《龙塞斯瓦列斯》等不太完整的史诗。日耳曼人的 《梅尔塞堡咒语》、《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是见诺德国文学史的最早文献。这类史诗在日耳曼族数量较多,广泛地反映了氏族社会的部落征战、血仇灾难、英雄抗争、神魔相间的社会图景和精神风貌。总之,这类早期史诗都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谣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是后来英雄史诗的雏形。&&& 随着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产生了以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为基础的规模较大的民族英雄史诗。西班牙文学史上最古老的史诗《熙德之歌》就是这类作品(大约写于l140年)。全诗歌颂熙德反抗外族侵略、忠贞爱国和英武善战的英雄行为。全诗共三章,三千七百多个诗、行,遣词用句刚劲质朴,毫无雕饰之痕,通篇洋溢着强烈的西班牙人的感情,是西班牙文化的珍品。&&& 由民间叙事诗发展成为大型英雄史诗,在德国最著名的有《尼贝龙根之歌》(约l198&1204)和《谷德仑》(约)。其中《尼贝龙根之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全诗分两部:上部为《齐格弗里德之死》,写早年杀怪龙、得尼贝龙根族宝物的尼德兰英武王子齐格弗里德帮助勃良第国王巩特尔征战冰岛获胜,巩特尔得娶冰岛女王布伦希尔。齐格弗里德也与巩特尔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结婚。后齐格弗里德被害,宝物被沉莱菌河。下部为《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写齐格弗里德的妻子克里姆希尔特寻求宝物,为丈夫复仇、又被自己部下杀死的悲剧过程。全待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原来血缘关系的部落荣誉观已被扩大到封建国家荣辱的是非观。另外,诗中的宗教色彩也较明显。全诗39歌、9500多个诗行。史诗韵体独具一格,采用两行一韵(aa,bb)脚韵、并间以部分头韵,被称为&尼贝龙根诗体&。《尼贝龙根之歌》素有德国的《伊里亚特》之称。&&& 代表该时期俄国文学最高成就的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一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作品。歌颂罗斯王公伊戈尔在内忧外患、本族危难关头,呼吁团结、挺身征战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艺术处理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出史诗脱胎于民间歌谣的痕迹。&&& 西方中古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英雄史诗当推法国的《罗兰之歌》(大约1066年)。它脱胎于流传在十一世纪的民间口头说唱作品《武功歌》。全诗共分三部分,由四千多个游行组成。其中查理大帝是贯串全诗的理想的封建君主形象,罗兰是忠勇善战、保疆土、为国家的英雄骑士典型。第一部分:序曲,写查理大帝征战连连告捷,直至最后一个小国未被征服。手下骑士加奈隆叛变投敌,与敌军狼狈为奸,设计陷害主战的罗兰。第二部分为全诗的高潮:写罗兰带领手下二万精兵与敌人浴血奋战,由于寡不敌众,最后全军覆灭的悲壮图景。着重凸现罗兰顾全大局、英勇献身的封建爱国主义精神。第三部分,尾声:写查理大帝挥师扫荡敌军,严惩叛徒,完成统一大业。史诗歌颂了查理大帝的武功和罗兰骑士的忠勇。须知,这时的王权代表统一,忠君和爱国密不可分。正因如此,查理大帝和罗兰骑士的作为,客观上与劳动人民要求统一、安居乐业的愿望相一致,符合历史进步的要求。所以恩格斯认为《罗兰之歌》&歌唱了查理个人身上所体现的法兰西的统一&&一个还不存在的、理想的封建王国&。&&& 《罗兰之歌》风格粗犷朴质,惯用对比、重叠手法,是民间创作艺术特色的反映。
三、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是与教会文学完全不同的一种世俗文学。它产生于十一到十三世纪。这一时期,征战不息的创业时代结束了。由于骑士制度的确立、骑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产生了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准则。他们突破基督教的出世观念和禁激主义,要求现世享乐,向往世俗的爱情,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骑士荣誉和侠义的扶弱除强的骑士精神以及温雅知礼的骑士风度等。骑士文学就是这种精神特征的集中反映。&&& 骑士文学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史诗,其基本主题大都是封建骑士的建功立志、侠义冒险、崇拜贵妇人及爱情至上等。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以骑士和贵妇人的爱情波折为主要内容,常用抒情诗来表示。法国南部普洛旺斯的&特鲁巴杜尔&(即行吟诗人)的情歌即是最有代表性的骑士抒情诗。其中《破晓歌》描写天将破晓,骑士与贵妇人离别时两情依依、难舍难分的场面最为精彩。《破晓歌》堪称普罗旺斯情歌曲精粹,在包办婚姻的中世纪,&至高无上&的骑士之爱是历史上第一砍出现的个人之爱。另一类以骑士征战冒险、建功立业为主要内容,常用骑士传奇的形式来表示。中古西欧主要国家都有关于亚瑟王传奇的故事,其它骑士传奇大多以亚瑟王和他的一百五十个&圆桌骑士&的故事、&圣杯的故事&为基本内容整理改编。所以,不列颠系统的《亚瑟王传奇》是中古西方骑士传奇文学中影响最广、最有代表性的系统。属于这个系统的骑士传奇,在英国最杰出的是《高文爵士和缘衣骑士》;法国最典型的骑士传奇是《郎斯洛》,还有韵文传奇《布鲁特传奇》。德国的《特里丹和绮瑟》是以后加进不列颠系统的。第二系统是法兰西系统。法国西部是骑士文学的中心,这儿的行吟诗人称&特鲁维尔&。这个系统的骑士传奇多取材于查理大帝和他的骑士们的征战故事,如《罗兰之歌》等。它与英雄史诗不同之处在于,骑士传奇并不拘泥于史实,&特鲁维尔们&为突出骑士文学冒险、爱情、宗教三大主题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虚构。第三系统为古代系统,它以古希腊、罗马的特洛伊战争、亚历山大征战等古代史诗为题材。骑士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表现在,现代长篇小说的种籽已经在这种作品中成熟了。
四、市民文学&&& 十一、二世纪,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的出现,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社会进入全盛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产生,反映市民阶级要求的精神产物&&市民文学(亦称城市文学)应运而生。这是与骑士文学迥然不同的文学,在中世纪的最后几百年间,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在法国甚至成为文学的主流,&&& 市民文学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市民阶级机智、乐观的生活情趣。在文学体裁上采用简单的、多样化的形式,如笑话、趣谈、讽刺叙事诗、韵文故事等。这些文学样式当时在英国、德国都很流行,尤其在号称&城市文学之乡&的法国,出现了简短的、趣味性很浓的、八音节诗句的韵文小故事,称&法布罗&。大多写狡猾、机智的市民如何运用智谋战胜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凶残的骑士,以及不贞的妇女等。如《圣徒彼得和游方艺人》、《布吕南》、《驴的遗嘱》、《撕开的鞍褥》、《高利贷者的祷文》等都表达了市民阶级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其中《农民舌战天堂》这一名篇则反映了劳动群众的不满和抗争。而在《农民医生》中,下层妇女在中古文学中首次占主要地位,可谓不同凡响。&法布罗&对中世纪文学很有影响,乔叟就是借鉴了法国韵文故事的形式运用英国本色的写实方法,创作出《坎特伯雷故事集》这部杰作的。&&& 最能体现当时市民文学独特风格的作品是&列那狐的故事&。这个以动物为&人物&的故事,在西欧各国流传极广,德、法等国都有以此为题材的独自成篇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思想特色。其中,法国《列那狐的故事》()是有关&列那狐&的系列故事中最典型的。它以昏庸的狮王影射君王,以骆驼比作教皇,以蠢驴比作主教;以凶残的伊桑格兰狼比作豪强贵族,以机智的列那狐比作为市民阶级的典型代表,而鸡、猫、麻雀等弱小动物则代表下层民众。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狐和狼的争斗是矛盾冲突的主线,贯串了二十七个故事。它在民间传说和寓言的基础上构织成篇,巧妙地通过动物群体形态,反映中世纪社会的人情世态,却又与寓言有不同之点。作品中的动物不单被人格化,更主要的是被赋予了社会属性。《列那狐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市民文学的独特风格,辛辣的嘲讽、出色的喜剧揶揄手法,使《列那狐故事》通篇洋溢着喜剧性的明朗、乐观色调,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上来看,都是西方中古市民文学的优秀代表。&&& 仅次于《列那狐的故事》的市民文学杰出作品是法国十三世纪的分上下两部的《玫瑰传奇》。写&情人&千方百计追求&玫瑰&而不可得;抨击特权阶级,表现下层市民的愿望和理想。在反封建的思想性上与《列那狐的故事》相近。在艺术表现上它采取隐喻的手法,以玫瑰隐喻少女。所以《玫瑰传奇》中的隐喻训诫手法的运用,也是中古西方市民文学的独特之点。这部以植物代人的《玫瑰传奇》与那部以动物代人的《列那狐的故事》,在西方中古文学史上相映成趣。&&& 大约在十三世纪,中世纪市民文学中产生了市民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法国的吕特伯夫(?&1280)是中古时期第一个优秀的平民抒情诗人。他的诗抒发个人穷困潦倒的愁怀和人民在苦难中的挣扎,诗句深刻、真切、质朴。但成就最高的抒情诗人当推维庸()。他是个典型,的流浪诗人。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复杂愤恨的思想感情都郁结在他的诗集《小遗嘱集》和《大遗嘱集》中。他的诗作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十三到十四世纪反映世俗生活、富有喜剧特点的市民戏剧出现了。它有力地冲击了宗教奇迹剧和神秘剧,使世俗戏剧在欧洲各国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法国的阿拉斯城则为这种戏剧的摇篮。该城的拉阿勒是最早的市民喜剧作家。表现城市生活的&叶棚剧&就是他的首创。由戏剧独自发展成的&独脚喜剧&则以《巴尼奥莱的自由射手》为代表作。此外还有如下几种戏剧种类:劝诫剧(又称道德剧),出现于十四世纪。虽有某种宗教性质,却是通过隐喻、拟人把某种道德观念形象化了,再通过寓意说教扬善抑恶。《坚忍的宝垒》是它的代表作。愚人剧(又称傻子剧)通过装疯作傻的剧中形象嘲讽、指摘时弊。格兰戈尔的《愚人王子》就是这类剧作。闹剧(又称越剧、笑剧)是市民戏剧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它由&幕间剧&转化而来,表现世态人情生动活泼、戏谑幽默,有较浓的生活气息和较强的现实意义。《巴特兰律师的闹剧》就是其代表作。中古戏剧的发展对十六、七世纪戏剧的繁荣有一定的影响。第三节 但丁与《神曲》
一、生平&&& 但丁&阿里盖利(Dante Alighieri,)出身于佛罗伦萨一个小贵族家庭。他早年拜拉丁尼为师,熟读了罗马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人的作品,最崇拜维吉尔。但丁在少年时爱上了少女贝娅特丽齐,虽然只见过几面,却把她看作是圣洁崇高的象征,并对她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精神之爱。但丁写了许多诗来歌颂他所爱的女子,1290年贝亚特丽齐夭逝,但丁将这些诗用散文连缀起来,取名《新生》。诗歌热烈赞美贝娅特丽齐,把她看作是纯洁和爱的化身,她为他带来了探索哲理、追求人生幸福的勇气,带来了灵魂上的新生,她是一个从天国下凡显示奇迹的天使。诗中写道:&&& 我的恋人如此娴雅如此端庄,&&& 当她向人行礼问候的时刻,&&& 总使人因舌头发颤而沉默,&&& 双眼也不敢正对她的目光。&&& 她走过,在一片赞美的中央,&&& 但她全身却透着谦逊温和,&&& 她似乎不是凡女,而来自天国,&&& 只为显示神迹才降临世上。&&&& 她的可爱,使人眼睛一眨不眨,&&& 一股甜蜜通过眼睛流进心里,&&& 你绝不能体会,若不曾尝过它:&&& 从她樱唇间,似乎在微微散发&&& 一种饱含爱情的柔和的灵气,&&& 它叩着你的心扉命令道:&叹息吧!&&&& 诗人的情感飘浮在宗教和世俗两者之间,表现了诗人新旧时代兼容的创作倾向。《新生》在形式上属于&温柔的新体&诗派,诗的押韵方式为 abba,abba,cdc,cdc。&&& 但丁很早就参加了政治活动,属于白党,1300年被选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他坚决反对教皇对佛罗伦萨内政的干涉,渴望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1302年,黑党掌握了政权,但丁遭到放逐,至死没有回到故乡。&&& 放逐期间,但丁写了《飨宴》()、《论俗语》()、《帝制论》()和《神曲》()。&&& 《飨宴》中作者将知识当作精神的食粮介绍给读者,教导人们如何去认识人生。《论俗语》是一部关于意大利语言、文体和诗律的著作,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帝制论》阐述了作者的政治观点,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体现了新时代的要求。&&& 《神曲》是但丁在放逐期间写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作者政治上的挫折和个人的遭遇,以及他对人类和意大利民族前途的忧虑,使他意识到自己担负的责任,促使他以诗的形式去揭露现实、评判善恶、描绘理想、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
二、神曲(La Divina Commedia, 约)1、内容&&& 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每部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一百歌,计一万四千余行。&&& 长诗采用中古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叙述但丁在&人生的中途&即三十五岁那年,迷途于一个黑暗的森林。他竭力寻找走出迷津的道路。黎明的时候,来到一座小山脚下,山顶洒满了阳光。这是普照旅途的明灯。他正一步一步地朝着山顶攀登,忽然跳出三只五色斑谰的猛兽:豹、狮、狼(分别象征淫欲、野心、贪婪),拦住了去路。但丁进退维谷,惊惧地高声呼救。这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对但丁说:你不能战胜这三只野兽,我将指示你另外一条路径;首先引导你参观罪人接受酷刑的永劫之邦,然后陪同你登上灵魂洗炼的山坡,到了山顶,自有一个比我更高贵的灵魂,来引导你游览幸福之国。于是,但丁追随维吉尔,开始游历地狱。&&& 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共分九层,愈到下面愈狭小,直到地球的中心。罪人的灵魂按生前罪孽的大小,在深浅不同的地狱层,接受不同的酷刑。&&& 地狱的大门上,用黑沉沉的文字写着:&&&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走进大门,是地狱的走廊,风卷尘沙,遮天蔽日。生前怯懦,为上帝所不爱,而又为仇恨所不容者的灵魂,在这里赤身裸体,任凭黄蜂和牛虻螫刺,流着血和泪。&&& 穿过走廊,迎面一条青黑色的河,这是地狱界河。但丁、维吉尔乘坐老船夫加龙驾驶的小船,和一群幽灵到达彼岸。一上岸便遇到剧烈的地震,狂风雷电大作,脚下是云雾笼罩的深渊,这就是地狱的第一层。&&& 地狱的第一层是&候判所&,那些出生于基督之前,没有接受基督教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如诗人荷马、贺拉斯,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在这里等候上帝的裁判。&&& 真正的地狱实际始于第二层。拖着尾巴的怪魔莫罗司在此坐镇,审查进来的灵魂。他听完幽灵的招供,便用尾巴绕他的身子,绕的圈数就是犯人应到的地狱层数。在地狱第二层接受惩戒的幽灵,都是生前屈服于肉欲而忘记了理性。他们永不停息地在狂风中飘荡,有时撞在断崖绝壁上,悲惨地哭泣和呼号。但丁在这里见到了古埃及的风流皇后克蕾奥帕特拉、殉情自杀的迦太基女王狄多、古斯巴达王后海伦&&这时,有两名灵魂双双向诗人飘来,他们是弗兰齐丝嘉和保罗,向他泣诉自己的遭遇。弗兰齐丝嘉奉父母之命,许配给贵族贾乔托为妻。贾乔托的弟弟保罗是一个美男子,常和弗兰齐丝嘉在&起读&圆桌故事&。爱很快地煽动了软弱的心,使他们彼此热烈迷恋。后来,贾乔托发现这一对恋人的隐事,把他们杀死。但丁听了十分感动,一阵心酸,竞晕倒在地。&& &地狱第三层下着寒冷的大雨,生前纵情享受,犯了饕餮罪的灵魂,躺在臭恶不堪的泥地里,听任风雨的袭击。一个长着三个狗头的凶恶可怕的恶魔,用尖利的魔爪抓着那些灵魂,把他们四分五裂。&&& 但丁和维吉尔下降到地狱第四层,看见两队幽灵,抱着重物,互相辱骂、攻打,永无休止。他们生前贪婪嗜利,挥霍无度,其中一些是特别贪得无厌的教士、主教和教皇。&& &诗人们顺着一条水黑如墨、沸腾的河流,来到&死的隔&湖畔。生前易怒的灵魂赤身裸体,在黑水污泥中互相咬啮,直到皮破肉烂。这是地狱第五层。&&& 但丁随着维吉尔坐上魔鬼弗雷加的小舟,渡过&死的隔&湖,到了&狄司&城。&狄司&城四周是铁墙,里面耸立着一座高塔,塔顶红光反照,站着三名复仇女神,她们身上满是血迹,头上盘着青蛇,阻止他们进城。幸亏天使降临,喝退了复仇女神,开了城门。到了城里,只见坟墓林立,棺材都打开着,燃烧着烈火,各种邪教的首领和他们的门徒在棺材里哀号。邪教徒罪恶的不同,坟墓里火烧的热度也高低不等。这块坟地就是地狱第六层。&&& 地狱第七层是强暴者接受酷刑的场所。这一层又分为三环。第一环是沸腾的血湖,迫害人民的暴君,如西西里的独裁者狄奥尼西、帕多瓦的统治者阿佐利诺等,以及杀人劫财的暴徒和残害人类者,在血湖里受煮。第二环,信仰不坚定而自杀者被罚变成多节多瘤的灰色的树,树上生长毒瘤。但丁从一棵树上折断了一根小校,折断处顿时流出黑血,那树干哀鸣起来:&你为什么损害我呀?&第三环,亵渎上帝者在火雨、热沙之间挣扎,不劳而获的重利盘剥者、暴发户也在这里受刑,因为他们的恶行也是违背上帝意志的。他们眼睛里喷出苦恼的泉水,胸前都接着一个袋子,上面印着种种图案,或蓝狮,或白鹅,或野猪,都是佛罗伦萨一些大家族的纹章。&&& 第七层的血沟里的赤水向低处下泻,汇成一个深渊。维吉尔唤来一头名叫葛理昂的庞然怪物。它的面孔非常和蔼,象是一个正直的人,蛇身蛇尾,全身都画着各种颜色的圈儿。它是欺诈者的象征。诗人们骑在葛理昂的背上,翱翔而下,到了渊底,便是地狱的第八层。&& &第八层地狱又名恶沟,沿着石壁分做十条沟,沟上有崎岖不平的小桥相通。形形色色的欺诈者,如诱奸者、阿谀者、买卖圣职者、星卜者、贪官污吏、伪君子、窃贼、教唆犯、挑拨离间者、伪造者,分别在十条恶沟里接受不同的刑罚。其中,第三条恶沟是买卖圣职的教皇的归宿。他们倒栽在石头缝里,大半截身子活埋着,好比木桩钉在那里,只露出小腿和脚;脚底着火,象涂了油一样,从脚跟烧到脚尖。但丁在这些罪人中发现已经去世的教皇尼古拉三世和当时还活着的教皇朋尼法斯八世,严厉斥责他们贪婪无度,&使世界变得悲惨,把善良的踏在脚下,把凶恶的捧在头上&。第五条恶沟是煮沸的沥青,生前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利用金钱的力量为非作歹者,沉在沟里受煎熬。谁个幽灵敢于把头露出沥青外面,那些藏在桥洞下面的魔鬼就用铁耙子打他几百下,把他压到沥青下面,伤佛厨师用筷子把猪肉压到油锅底一样。第六条恶沟的幽灵浑身被燃烧的烈火包围着,在火团里呻吟。但丁遇到了一个颇为高大的火团,在他面前摇动,象风中的烛火,这是古希腊传说中的英雄奥德赛。他因为在特洛伊战争中出谋画策,使用木马计,犯了劝人为恶的罪,在这里受刑。奥德赛在火团里向但丁诉说自己追求知识的热情和航海经历。&&& 地狱最下面的一层,即第九层,是一片冰湖,谋杀暗算和叛国卖主的罪人都冰冻在湖里。他们的脸色发青,牙齿战栗作声,眼眶里泪珠一涌出,立即冰冻,把两眼封住冰湖的中心是巨大无比的恶魔撒旦。撒旦有三个面孔,正面的嘴中咬着出卖耶稣的犹大,他的背上已经撕去一条条的皮,左右的嘴中各咬着谋杀凯撒的布鲁图和卡西奥。但丁斥责这些幽灵比世上的猪狗都不如,是恶贯满盈的奸贼。&&& 冰湖就是地狱的尽处。维吉尔负着但丁,越过地球的中心,最后到了炼狱山下。&& &炼狱又称净界。炼狱的灵魂虽然和地狱的罪人犯着同样的罪过,但程度较轻,已经悔悟;他们得到上帝的宽恕,在这里修炼,忏悔洗过,一层层上升。炼狱主要部分是净界山,在宁静的苍弯之下,四周环绕碧蓝澄清的大海。在净界山脚,一位银白胡须,四颗圣星(象征正义、谦逊、毅力、节制)照耀在脸上的圣人,守护着海岸。他是凯撒的反对者,战败后宁可自杀,不愿屈辱的卡图。净界山分成七层,加上净界山脚和山顶的地上乐园,共九层。&&& 在炼狱的第一层即净界山脚,曾被逐出教会和临终才知道忏悔的灵魂在这里洗涤罪过。前者需要等待二十倍于被逐的年月,后者需要等待和他们在地上的寿命相等的时间,然后才能登上净界山。&&& 净界山形似金字塔。但丁随同维吉尔走进净界山门的时候,守护的天使用宝剑在他的前额上刻了七个 P字,表示人生的七大罪过,即骄、妒、怒、惰、贪、食、色。以后每升上一层的时候,就有天使替他拭去一个 P字。&&& 净界山第一层,生前傲慢的灵魂,一面祈祷,一面背负巨石,艰难地在圆环的山路上行进,来压制生前的骄科之气。&&& 第二层,忌妒者背靠岩石互相假倚地坐着,口中唱着祈祷文,他们的眼睛被铁丝缝起来,以关闭他们嫉妒的目光。&&& 一团团象乌云密布的昏夜似的浓烟,包围着易怒者,对他们生前的忿怒进行惩戒。这是净界山第三层。
&&& 怠惰的灵魂在净界山的第四层忏悔过去的疏忽和冷淡,用勤劳者的模范行为互相鼓励,不停地快速奔跑。&& &第五层,贪吝和浪费者都卧在地面,面孔向下,一面哭泣,一面唱着《圣经&诗篇》中的&我的灵魂贴着尘土!&但丁在这里遇见教皇亚德里安诺五世,他向诗人忏悔说,他当教皇时,&爱财若命,没有节制&,&贪欲熄灭了为善的热忱&,因此,现在受着这种痛苦的惩戒。&&& 第六层是贪食者,因忍受饥渴而瘦得不成样子。他们眼前的树上结满果子,清香扑鼻,澄清的甘泉潺潺流过,但都可望而不可即。&&& 第七层,好色的灵魂唱着赞美诗,列队在熊熊的火焰中前进。炼狱之火洗涤他们的欲念。&&& 从这里更上一层,便是净界山顶的&人间乐园&。维吉尔隐退。这时,东方呈现一片玫瑰色,祥云缭绕,一列游行队伍护卫着一辆象征教堂的凯旋的车子。拉车子的是一只半鹰半狮的怪物,象征耶稣。象征各种美德的一群贵妇人,在车子左右载歌载舞。在花雨缤纷之中,一位贵妇人蒙着雪白的轻纱,身穿一件猩红色长裙,被着绿坎肩,头戴一顶檄揽叶编的花冠。她就是但丁年轻时候爱慕的贝娅特丽齐,亲自前来引导他游历天堂。&&& 贝娅特丽齐责备但丁迷误在罪恶的森林,希望他忏悔,并在带领他游历天堂之前,让他观看一系列的幻景;这些幻景表示教会的种种腐败。然后,贝娅特丽齐让他喝了忘川水,遗忘过去的过失,获得新生,准备上升天堂。&&& 天堂的境界庄严、光辉,充满欢乐和爱。天堂分作九重天,这里是幸福的灵魂的归宿。他们是为强力所胁迫而未能完成信誓的行善者、虞诚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学家和神学家、为基督教信仰而殉难者、正直聪明的君主、潜心修道者、基督和众天使。在恒星天,但丁跟第一个教皇圣彼得见面,圣彼得向诗人揭露他的后继者的罪过和教廷的堕落。但丁还为当时在世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第七在天堂预留了位置,认为他将能驱逐玷污意大利的邪恶势力,拯救他的祖国。&&& 九重天之上是上帝所在的&天府&。这里比天堂更为美丽、光明,每个灵魂都沉浸在上帝的光和爱之中。到天府以后,贝娅特丽齐回到自己的位置,但了得见上帝之面,但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之一闪,似白雪在阳光下融化,迅即消失,于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2、艺术&&& 《神曲》是典型的中世纪艺术的代表。&&& (1)梦幻与写实的交融 &《神曲》虽以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了但丁的灵魂在理性和爱的指引下幻游三界达到至善境界的经历,有很浓厚的宗教幻想色彩,但作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尖锐复杂的党派之争,反映了教会和世俗社会的矛盾。梦幻与现实的交融,反映了作者对基督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态度,体现了新文化的发展趋势。&&& (2)工整与协调的结构& 《神曲》分为3部,每部33歌,加&序曲&,共100歌。各部篇章基本相等,《地狱》4720行,《炼狱》4755行,《天堂》4758行。长诗采用连锁押韵方式衔接,每部诗的末尾均以&群星&一词作结。作品在整体上工整而协调,如地狱是痛苦和绝望的境界,所以它的色调阴暗浓淡不匀,自然景象也仅作为刑场的陪衬;《炼狱》是苦修和希望的境界,色调则柔和爽目,自然景色也明朗可观;《天堂》是幸福的境界,色调绚烂明丽。&&& (3)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 《神曲》从头至尾充满象征和寓意。森林、狮、豹、狼被称为《神曲》的四大象征;维吉尔代表知识和理性,贝娅特丽齐是爱和信仰的化身,他们象征着人的生活要有知识和爱的指引;三界之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的必然过程,地狱象征黑暗社会,天堂为理想境界,炼狱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作品中许多人物也都有寓意,比如诗中的尤里西斯(即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在汹涌的大海上西行,表现出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就集中反映了作者思想和行动上的追求。作品的结构也是象征的,&3&的含义(3部、33篇、3韵句)就意味着神学上的&三位一体&。《神曲》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的出现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宣告了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端。&思考题:1,《神曲》有反封建思想和艺术特点何在?&
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Renaissance)&第一节 文艺复兴概述
一、&文艺复兴&一词解释&&& &文艺复兴&一词,译自法文词Renaissance(拉丁文为renascor,意大利文为rinascimento),字面意思是&再生&。这个词在西方现已被用来指各种各样的现象:从个人生活中的某种经历一直到整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虽然&复兴&一词被用来说明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文化&复活&或者&繁荣&,如拜占廷文艺复兴、卡洛林文艺复兴、美国文艺复兴等等,但这些用法都源于该词的最一般用法,即:作为专用名词,&文艺复兴&一词最常见的是用来指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欧洲文化,特别是指这一时期的意大利文化。这种用法不仅表示在这两百年间欧洲文化所获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表示西方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即中世纪文化的终结和近代文化的开始。&&& 关于&复兴&或者&再生&的观念,实际上在基督教思想和古代思想中就已经存在。譬如,在希腊神话里,就有许多关于英雄突然奇迹般复活的故事。同样,整个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也被认为是可以&复原&或者&再生&的,如罗马帝国初期的奥加斯都时代,就被认为是罗马共和初期的&复原&。到了基督教时代,&复兴&或者&再生&的观念更多地带有精神上的特点,而且更为普遍,因为基督本人就是&复活&或者&再生&的典型。因此,关于&文艺复兴&的早期思想,可以说就是由上述两种来自不同文化传统的因素混合而成的。&&& 但是,文艺复兴作为一种历史观念以及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它在西方历史上的地位问题,西方学术界至今仍无定论,因此有必要作一说明。&
二、&文艺复兴&观念的历史演变&&& &复兴&的观念,首先出现在十四和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文学和艺术领域里逐渐产生了一种新意识,即认为从罗马衰亡到他们那个时代之间的数百年是一个黑暗时期,而他们则正在看到古代文化的&复原&。于是便产生了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即指十四、十五世纪)这样的历史分期。这种历史分期法虽然当初只不过是一种粗略的划分,其精确的分法要到很久以后才逐渐形成并为西方史学界普遍接受,但是这种分法的前提却很明显地已经在当时的人文学者的思想中确立了,即:用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基督教和古代涵义的关于再生的隐喻,来说明新一代人在某一特殊领域里继&黑暗时期&之后所取得的成就。因为在十六世纪初,当人们回顾近两百年来的文化时,觉得绘画、雕刻和建筑等艺术以及关于希腊语和拉丁语的知识,都经历了一次&再生&。于是,这种最初出现在意大利人文学者思想中的信念,到十六世纪便以一种更为普遍化的形式在北欧地区引起了反响,当时许多著名学者如埃拉斯摩和拉伯雷等,都说到了关于法律、圣经研究、哲学以及数学的&再生&。&&& 文艺复兴的观念,用来指某一特定时期的文化历史,就是这样由人文学者自己滋生出来的。对他们来说,它首先标志着一种文化的复活,即古代文明的因素和形式得到模仿,而且似乎是使古代文明从死里复活了。在十六世纪,还开始出现另一种观念,就是认为不仅古代文化已得到恢复,而且在某些领域还取得了古希腊罗马不曾有的成就。这样的观念,更使当时的学者文人热情倍增。此外,随着当时新大陆和新民族的被发现、新技术如火药和印刷术的被应用,欧洲的基督教信仰从中世纪的&内修&形式变为&外扩&形式,即:人们不再对修道院里的修炼感兴趣,而热衷于向世界各地传教了。怀着中世纪漫长的&哥特之夜&已经逝去的想法,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相信,一个新的、创造性的黄金时代已经显露曙光。&&& 对十五和十六世纪历史地位的这种看法,后来为启蒙时期的历史学家所接受。&文艺复兴&首先意味着一种文化的复活,而且在解释它时主要将重点放在文学和艺术方面。譬如,伏尔泰在《论风格》(1756)一书里就说到欧洲文学艺术史上的四个重要时期,即:佩里克利时期的希腊、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和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 然而,到了十九世纪,关于文艺复兴首先是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的看法一下子被改变了,或者说,关于文艺复兴的观念被大大地扩展了。法国史学家密什勒(Jules Michelet,)首先不满于过去那种把文艺复兴仅仅看作是&文艺&复兴的观点。他认为,文艺复兴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新装饰风格或者一种新韵文形式的产生; 他的名言是: 文艺复兴是&世界和人的发现&。就这样,密什勒便成了第一个认为文艺复兴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的复活而且是欧洲近代史开端的历史学家。&&& 密什勒的观点由瑞士著名史学家布克哈特(Jakob Burckhardt,)予以继承和发挥。布克哈特在其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860)一书里,把意大利从但丁到米开朗琪罗的这一时期理解为西方近代文化的发祥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受意大利新思想的影响,西欧的社会观念和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布克哈特的著作以文化史思想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认为: 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反映出某种作为基础功能的统一性。而作为他用以描述意大利这一时期文化图景的具有基础功能的统一性,就是当时刚刚萌芽的个人主义精神。布克哈特坚持认为,意大利当时的政治状况允许个人获得较大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则是超越当时的历史条件的。这是因为当时意大利城邦的世袭军事领袖和早期专制君主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目的,成功地建立了一种独特的政治制度。用布克哈特的话来说,当时的政治已成为一种&艺术&,国家则可以说是这些&政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品&。由于存在着这样的政治背景,再加上意大利人天才地使古代文化得以&复活&,于是便产生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独特的文化。&&& 布克哈特这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对文艺复兴文化所作的描述,到十九世纪、尤其是到十九世纪后期,在整个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因为在这一时期,个人主义精神已在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十九世纪又是一个工业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时代,那些想寻求逃避现代机器文明之法的人也带着怀旧之情从布克哈特的描述中回顾到历史上的一个迷人的时代。因为在布克哈特笔下,意大利文艺复兴就代表着一种不惜任何代价而献身于创造艺术价值的人类精神。&&& 然而,到了二十世纪,西方学术界便开始了对布克哈特观点的攻击。这种攻击主要来自研究中世纪的学者。他们首先对布克哈特观点的前提表示怀疑,认为中世纪并不象布克哈特所说的那样,人的自我意识仅仅表现为对某一群体(如教会、行会或者教区)的认同而从未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潜在能力或者愿望。换句话也就是说,布克哈特为了强调文艺复兴在西方历史上的意义,有意或无意地歪曲了中世纪的现实。此外,对西方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表明,现代西方国家所继承的东西,与其说来自十四和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城邦制,不如说更多地来自中世纪(特别是十二和十三世纪)的封建君主制。他们还指出,西方近代化进程实际上从发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欧贸易复兴以及由此而来的商业革命时就已经开始,而布克哈特显然没有把经济史纳入他的分析。所以,一旦证明了象经济这样重要的人类活动领域都没有得到考虑,那么布克哈特把意大利文艺复兴视为西方近代史的开端就不免牵强了,至少其概念上的确凿性要受到损害。最后,对中世纪的深入研究又表明,象意大利文艺复兴这样的文化更新在中世纪就已经发生过,如十二世纪有过一次,十世纪奥托时期也有过一次,甚至更早在八世纪的卡洛林王朝就有过。因此他们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从最好的一面讲,只是过去一系列文化更新的最后阶段,而从最坏的一面讲,它则可以被看作是对早先时期的模仿,因而是不重要的。有些比较极端的学者甚至认为,&文艺复兴&这一术语本身就没有合理的根据,如果将其从西方各国的词汇中删去的话,只会使人们对西方的历史有更好的理解。&&& 关于文艺复兴的概念问题,西方学术界虽然至今仍有争论,但是从中已经产生一种比较明确的看法。显然,布克哈特及其十九世纪的追随者夸大了历史延续中的某种断裂,因为当代西方学者大多认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之间并不像布克哈特所说的那样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或者某种透底的断层。此外,他们还确认现代西方世界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更多地是由十二和十三世纪发展而来的,不像布克哈特所解释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尽管对布克哈特观点的攻击至今仍方兴未艾,大多数西方学者还是承认,文艺复兴作为西方文化史上的一章,而不是作为西方政治史或者经济史上的一环,依然是合理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虽然文化方面(即精神生活方面)的变化一般说来总比大规模的政治革命更加难以确定时限,但是欧洲文艺复兴这一章却理应从十四世纪的意大利开始,因为文艺复兴的影响后来遍及整个西方世界,而其发端则源于最初出现在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新思想。&&&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 如前所述,十四世纪意大利最引人注目的革新,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看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历史分期。这方面的中心人物是十四世纪的诗人和人文学者彼特拉克。彼特拉克从年轻时就开始致力于古典文献研究,虽然他用意大利语(当时仅是一种地方语)写的诗歌在今天比他用拉丁文写的论著更受重视,但他生前的名声却是靠后者赢得的。彼特拉克的朋友薄迦丘和他一样热衷于研究古典学问,除写有著名的《十日谈》(1353)之外,他还用拉丁文写了关于古代神话和关于传说中的英雄及一些王公贵命运的重要著作。在彼特拉克和薄迦丘及其追随者的言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特点以及演变情况。就其对文法、修辞的重视以及对写作形式的重要性的强调而言,十四世纪的人文学者是中世纪修道院教师的直接后继者。不过,由于人文学者比修道院教师对古代学问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思想表现出一种新的倾向。他们把自己所从事的学问称之为&新学问&,而且往往担任一些王公贵族的私人秘书或者教区秘书。在这些人中间,不仅表现出一种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强烈怀旧情绪,而且还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形而上学表示不满。他们对世俗伦理更感兴趣,强调要以来自古代文献的价值观作为思想和行为指导。&&& 这样的兴趣越大,也就越容易在人文学科和基督教神学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因为两者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有一时期,譬如在十五世纪,人文学科甚至超过神学而取得了优势。但是,如果就此认为十五世纪的人文学者都是&异教徒&,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至少需要大大地修正。像劳伦佐&瓦拉(Lorenzo Valla,)这样的人文学者,他尽管撰文攻击罗马教廷和揭露教会腐败,但在其著名的《关于意志自由的对话》一书里仍明显地表现出根深蒂固的基督教意识。因为在当时那种完全浸透着基督教观念和认识前提的氛围中,要人们普遍接受像现代不可知论或者无神论这样的思想,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人文学者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当时一直在争论的关于参与政治和书斋静思生活之间的矛盾。彼特拉克就曾对古罗马大学者西塞罗的从政表示不满,但他自己却也参与过当时反对科拉&迪&里恩佐(Cola di Rienzo,)的&罗马暴动&。还有像萨罗塔蒂(Lino Coluccio di Piero Salutati)、布鲁尼(Leonardo Bruni)和布拉乔里尼(Poggio Bracciolini)这样的十五世纪初的人文学者,他们都担任过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秘书,而且全都支持积极参与政治和为国家服务的观点。然而,到了十五世纪后期,当梅第齐家族在佛罗伦萨确立了统治地位而其他由贵族统治的意大利城邦都纷纷倒台时,人文学者便开始隐退到他们各自的庇护人的别墅里致力于文学研究或者写一些新柏拉图式的诗歌。至于他们的先行者所怀有的那种公民义务感,已被他们彻底抛弃。&&& 但是,不管怎么说,人文学者的热情激发了人们对探求古代学问和寻觅古代遗著的强烈愿望。彼特拉克精通拉丁文,但他不谙希腊文; 薄迦丘对希腊文也只是个初学者。不过,他们的后继者却比较幸运,因为在1395年有个叫齐罗索洛拉斯(Manuel Chrysoloras)的拜占廷学者来到佛罗伦萨并在那里开设了希腊文课程。布鲁尼后来说到,当时这一课程大受欢迎,他自己也随即放弃公民法研究,开始日以继夜地专研希腊文。继齐罗索洛拉斯之后,又有一些拜占廷学者和避难者在佛罗伦萨使希腊文的教学变得更为普及。而到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的1453年之际,佛罗伦萨的希腊文教学已牢牢确立了地位。然而,真正精通希腊文的意大利学者毕竟人数甚少,所以从总体上说,当时的人文学者大多还是靠拉丁文献而不是靠希腊文献来研究古代学问的。至于一般有教养的贵族,他们在多年间一直是通过拉丁文译本来了解古希腊知识的,而翻译古希腊著作可以说是十五世纪的一项重大学术成就。譬如柏拉图的著作,当时人们读得最多的就是由费齐诺(Marsilio Ficino)在梅第齐家族庇护下翻译的拉丁译本。不过,到了十五世纪末,懂希腊文的学者已经相当多,这可以从当时威尼斯著名的阿尔丁出版社已开始印行整套原文的古希腊文献得到证明。&&& 要想深入了解古希腊知识的愿望同时激起了人们寻觅古代遗著的热情。在十四世纪末,就有不少古代手稿被发现。当时的学者象布拉乔里尼,他在出席君士坦兹会议期间曾到瑞士和德国的一些修道院里去寻找古代手稿,结果是发现了西塞罗和昆提连的重要著作。大概在同一时期,塔西陀的《编年史》也被人发现。所有这些古代文献,在当时意大利政治和社会生活变得日益僵化之际,大受学者们的欢迎,因为他们可以从古代遗著中得到思想上的启发。譬如,塔西陀的《编年史》,就比当时作为正统的罗马史学家李维的著作更直接地揭示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即罗马帝国是怎样崩溃的。&&& 虽然十四世纪末已有重要古代手稿被发现,但发现古代手稿和遗著最多的是在十五世纪初。这些手稿和遗著,后来又由好几代学者加以校勘和修订。在此过程中,为了确定文本和阐明文本的真正含义,学者们必须要有丰富的古代语文学知识。譬如,劳伦佐&瓦拉的《拉丁语精义》就是一部专门论述古代拉丁语用法的著作,它不仅指出了古代词语的正确用法,还讨论了古代拉丁语和当时流行的的拉丁语之间是区别。此外,印刷术的大量应用也是在这一时期,由于印刷术使得复制经过精确校订后的文本成为可能,于是便开始出现古代著作的正式定本。这样,当时不仅能够了解到较全面的古代文化知识,而且这种知识还成为人们普遍有意识地摹仿古代文化的基础。不仅文学和艺术以古代为楷模,甚至日常生活习惯和风俗也趋于仿古。&&& &复兴&的本义虽然是古代文化的复活,但同时也伴随着文学、绘画、雕刻和建筑等方面的创新。有些作家,其中包括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大胆地使用地方语写作。虽然十五和十六世纪的意大利作家如阿里奥斯托(Ludovico Ariosto)和塔索(Torquato Tasso) 等人同时使用中世纪和古代两种诗歌形式,但他们却像但丁和彼特拉克一样用意大利地方语写出了他们的主要作品。同样,从马萨乔(Masaccio)和勃罗奈勒斯齐(Filippo brunelleschi)到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萨多(Andrea del Sarto)和达&芬奇等一系列画家虽然都从古代绘画中汲取灵感,但他们的作品却超越了单纯的摹仿而表现出巨大的独创性,因而至今仍是西方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 在十四至十六世纪,意大利学者、诗人和艺术家全都有庇护人。庇护人不仅订购他们的作品并提供资金,往往也是作品的鉴赏者。在一个短时期内,意大利的政治状况特别有利于促进学术和艺术活动。因为当时的城邦君主或军事首领在许多情况下并没有和他们拥有的政治权力相匹配的合法头衔,于是他们便以成为出名的艺术或学术庇护人来表现自己。尤其是他们中间那些出身寒微而无高贵血统的人,更热衷于用自己高贵的品行使人相信,他们是有资格成为城邦统治者的。&&& 在这方面表现最出色的,是米兰的史福萨家族和佛罗伦萨的梅第奇家族。弗朗西斯科&史福萨出身于铁匠家庭,他在十五世纪中叶攫取了米兰公爵的爵位。他的几个儿子后来就一直以世袭的米兰公爵身份统治米兰,而他们的宫廷可以说是当时全意大利最豪华的。尤其是在鲁道维科&史福萨统治时期,他的宫廷里云集了众多的艺术家,达&芬奇就是其中之一。&&& 在佛罗伦萨,梅第奇家族在1439年成为该城邦的统治者。第一代是科西莫&德&梅第奇,他一开始就施行他的庇护计划,即慷慨大方地赞助文学艺术。这一计划后来一直为他的后代所继承。宫殿建造起来,画家和雕刻家受托装饰宫殿,学者们则得到赞助从事翻译和文献收集工作。在梅第奇家族统治佛罗伦萨期间,他们不仅没有取消城邦的共和制形式,而且还表现得好象他们只不过是佛罗伦萨的普通公民。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之豪华,即便是当时的许多王公贵族也无法与之相比。他们的私人财产甚至多于整个城邦的财产。在科西莫的后代中,他的孙子劳伦佐&梅第奇是最出名的艺术庇护人,他的宫廷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的最高成就。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宫廷从建筑到装饰都出自当时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之手,另一方面也因为劳伦佐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艺术鉴赏家,他的艺术修养即便和他身边最杰出的艺术家和诗人相比也毫不逊色。&&& 除了米兰和佛罗伦萨,意大利其他城邦领主也都是学术和艺术活动的庇护人。譬如,乌尔比诺公爵就以他的藏书和他对文学活动的鼓励而出名; 还有如曼托阿的贡萨加家族和费勒拉的艾斯特家族,也同样以资助各类艺术而名留史册。&&& 至于罗马教皇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用,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实际上,在地方自治派对教皇的攻击被平息之后,罗马教廷便已经成为当时所谓的&新学&运动的一个重要场所了。譬如,十五世纪的尼古拉五世教皇就支持过当时一大批人文学者,同时还资助了大量的古希腊典籍翻译。他是梵蒂冈图书馆的创建人之一,这也反映出当时意大利上下对&新学&的普遍兴趣。尼古拉五世的后继者是庇护二世,即埃涅阿斯&塞尔维乌斯,他本人就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十五世纪后期的几位教皇进一步鼓励文学和艺术活动。锡克斯托斯四世主持建造西斯廷教堂,并召集当时最出色的艺术家予以装饰; 亚历山大六世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好,但他在位期间也有艺术雅兴,出资让大艺术家品托里乔(Pinturicchio)为布尔吉亚教堂做了非同寻常的装饰,从而留下了大量的艺术杰作。&&& 不过,文艺复兴时期教皇作用达到顶峰的则是在尤利乌斯二世在位期间()。尤利乌斯二世是西方历史上庇护艺术活动的最重要人物之一,是建造圣彼得大教堂的推动者,曾召集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艺术大师为他工作。就在他在位期间的短短十年里,在罗马从事创作的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呈现出了文艺复兴鼎盛期的全新艺术风格。&&& 尤利乌斯二世的后继者是莱昂五世,即劳伦佐&梅第奇的孙子。这位教皇,虽然不像尤利乌斯二世那样超凡出众,却将梅第奇家族慷慨资助艺术和学术活动的传统带到了梵蒂冈。他在位期间,在他的鼓励下,拉斐尔完成了他的部分创作,虽然其风格大体上是亚历山大时期的旧形式,但仍使教皇宫廷的装饰达到了辉煌的顶点。此外,莱昂五世还喜欢收集古代珠宝,喜欢看普劳图斯的喜剧,同时又和他的秘书们一起倡导所谓的&西塞罗文风&,即以自己的文章无一字不出自西塞罗为自豪。就在这种情况下,更为重要的宗教改革问题却被教廷忽视了。所以,当马丁&路德首先在德国发难后,一连串的灾难就降临到了教皇头上。后来的几任反对宗教改革的教皇虽然努力恢复了教会的秩序,但他们却再也不可能像尤利乌斯二世和莱昂五世那样有闲暇和勇气来赞助和庇护文学艺术了。&&& 实际上,使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得以繁荣的那些政治条件和经济基础,到了十六世纪也已不复存在。在过去的两百年间,即在十四、十五世纪,意大利各城邦间虽然不断发生冲突,但没有一个城邦能确立霸主地位或者成为统一意大利的核心力量,所以一直到十五世纪中叶,各城邦间的势力仍大体上保持均衡。然而到了十五世纪末,即1494年,法国入侵意大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纪学者留下了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