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网上办卡不能换运营商怎么办?

自动选择运营商失败,手动选择, 出现AT&T 和 T-Mobile 的选项,但是点击选择没有反应? 为什么???

最近两年,关于三大运营商的问题,网上一直在开展着激烈的讨论。呼声最高的就是移动老用户,他们心心念念的期待着携号转网全面开展,到时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携号转网。但是说的很简单,恐怕政策落实的那一天,中国移动老用户真的不会那么简单的就潇洒离开。原因其实很简单,抢占了先机的中国移动,9亿多的用户基数摆在那里不是好看的,况且中国移动信号稳定、覆盖广的优势,中国联通、电信一时半会儿还真没办法追上上去,很多地方清一色都是中国移动用户,这一点是不能逃避的现实。

那么除上述原因之外,为什么说中国移动携号转网,说走就走,真的不会那么简单呢?其实经过观察发现,很多移动老用户呼吁携号转网,很多时候都只是在“喊口号”,停留在“嘴上说的阶段”,倘若真的是厌恶至极、心灰意冷,应该是想尽办法也会注销原号码更换运营商,又怎会嫌解绑几个关联业务麻烦,认为用了那么久的号码舍不得更换呢?说起来终究是不想改变而已。


      当然也不能把中国移动用户携号转网不会那么简单的原因就归结于用户的主观性选择方面。毕竟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对内因有着促进性作用。那么问题来了,促使着中国移动用户不会就那么毅然决然的更换运营商的外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客观分析一下:

在中国移动与老用户的拉锯战中,很明显在工信部的一再监督下,提速降费移动也在跟着党走,虽然还是被质疑套路多多,但终究跟过去比起来那是优惠了不少,移动推出的各种互联网套餐如今更是快马加鞭的在各地不断推行着,现在不管是在校园市场还是各大小区,移动优惠的广告漫天飞舞。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移动“顺势而谋”,跟着大趋势往下走,既然联通、电信都在变,那么移动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等着用户流失,多少都会主动改变。所以等到真的携号转网实行,那么那时候的移动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套餐、资费上可能会跟联通、电信趋向平衡,因为要挽留用户。

即使是在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移动老用户三天两头抱怨流量不够用,吐槽移动资费贵,但是他们就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的去更换运营商。如果你问他们既然那么讨厌为何不直接更换运营商,他们会直接告诉你:其实每个月最多也就多花个百来块钱,懒得麻烦了,少买点其它东西就好了。大部分移动用户是真的不差钱,他们虽然会抱怨,但是不会做出改变。

当然中国移动携号转网,说走就走,不会那么简单还有最后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套餐是有期限的。实名制情况下,转网需要具备:手机号没有欠款、与原来的运营商合约已经到期。很多移动老用户经常会参与充多少话费赠送多少话费,但是会每月进行返还,返还的期限有1年、2年、3年不等,同时有很多人购买的是移动合约机,不用满几年是不能转网的,这些都是捆绑用户的一些优惠政策,但也是束缚用户更换运营商的有利武器。


      因此,在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之下,以及中国移动本身的改变,对于那些本身就犹犹豫豫的老用户而言:中国移动携号转网,说走就走,真的不会那么简单,至少可以肯定的说,转网的用户群体不会如想象当中的那么庞大。用户流失一部分是必然,但也可能根本就对中国移动产生不了多少冲击作用,最多也就伤及皮毛而已。

手机、身份证都在自己手里,却被他人补办了手机卡,并用手机绑定的支付宝分两次转走6万多元。这是东莞桥头镇左海波一年前遭遇的烦心事,公安机关在中堂和企石的中国移动营业厅已调取作案视频。

可一年来,嫌疑人始终未归案,涉事的中国移动也一直未给他任何解释。记者调查发现,中国移动营业厅补卡程序存在安全漏洞,只要拿着两张身份证,工作人员轻松给补办卡。律师表示,运营商须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手机突然无服务账户被转走3万

“出事一年了,公安没有给结果,中国移动也装作跟自己无关。”左海波郁闷地说,不是一次补卡,而是出现两次,莫名其妙自己手里的手机卡就被别人补走了,绑定手机卡的支付宝转眼间就被人转走几万元。

来自湖南的左海波在东莞桥头镇做淘宝电商。第一次发生被补卡是在去年3月24日中午,左海波的手机突然显示无服务,起初以为是网络问题,就没有在意,当天左海波就去桥头镇的中国移动营业厅补回手机卡。

重新登录支付宝时却发现自己的支付宝在当天中午的时候一共被转走了30000元。支付宝账单显示,第一笔是向账户名李文瑞转走了23000元,随后又支付了一笔7000元的花呗账单。左海波表示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支付宝账户被盗了。

发现支付宝账户被盗后,左海波马上给支付宝的客服打了电话,支付宝工作人员表示钱已经转到了对方账户。随后,左海波报警。

用假身份证补卡者曾是合伙人

经过调查,他的手机卡是在中堂镇一家中国移动沟通100营业厅补办的。左海波带着警察去了中堂镇的中国移动营业厅,在工作人员给他调来的视频中,他看到曾有人用他的假身份证补办了移动卡,而且这个人就是2014年和自己合伙做电商的周某。在假身份证上面除了照片,其他信息都和左海波的真实身份证信息一致。

在等待警方和中国移动处理的过程中,去年8月10日的时候,左海波手机再次出现无服务的情况。他很快意识到这很可能和上次的支付宝被盗的情况一样,左海波立即去了桥头镇的移动营业厅补卡,半个小时左右就把卡补回来了,可支付宝账户的钱还是被转走了32800元,而且还是同样转到了李文瑞的支付宝账号中。

同时,支付宝还检测到登录左海波支付宝账户的手机也经常登录周某的手机设备,更加证实了监控视频中用假身份证办手机卡的正是周某。左海波再次报警,同时也找了企石移动沟通100营业厅,要求给出说法,但工作人员推到了东莞公司,事实上,事情发生一年,移动东莞公司始终没有人跟他沟通。

支付宝绑定手机补卡后可获取密码

按理说,即使挂失了手机号码,也不至于能够窃取左海波的支付宝,原因何在?左海波告诉记者,自己是做淘宝电商的,支付宝里每天都有资金进出,自己的支付宝与手机号码绑定,可以手机号为账户名登录,同时为了安全起见,设置了不同的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然而这对“复制”了左海波手机的嫌疑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南都记者打开支付宝登录页面,点击“忘记登录密码”链接,再次输入账户名及验证码后,即可通过该账户绑定手机检验码取回登录密码。在登录支付宝账户后,在“账户设置”一栏中选择“找回支付密码”,即可通过“手机检验码+证件号码”这一选项来成功获取。

也就是说,嫌疑人持着左海波假身份证,通过挂失补办左海波手机卡的办法“复制”了他的手机,在左海波的支付宝账户里,接连通过手机取回了其登录密码以及支付密码,轻而易举地转走了支付宝内的资金。连续发生两次被盗支付宝后,左海波最后将绑定支付宝的手机过户给自己的姐姐,过户后,就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

手机、身份证都在自己手里,也没有丢失过,却被他人补办了手机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按照左海波所述,把他手机卡补走的那人,手里拿着一张他的身份证,事实上,真的身份证在自己手里,那对方拿的一定是假的身份证。

12月4日上午,南都记者来到中国移动桥头镇一营业厅,要求补办左海波的电话卡,工作人员确认了电话号码后,马上启动办理,直到最后发现身份证和办理人相片差异太大时,工作人员才提出疑问。南都记者问能不能代办,工作人员随后给了一张授权证明书给南都记者填写,在授权人签名那栏,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直接帮授权人签上他的名字就可以了。

如果按照严格规定,这个签名必须是机主本人,可工作人员却没有这样要求记者,而是简单走形式,填完假的授权书后,工作人员很快就帮记者补办到左海波的手机卡。

在办理完成补卡手续后,左海波的手机已无法使用。补卡完成后,左海波拿到新卡装到手机里以后,才收到10086发来的“您办理的换卡业务已成功”的短信提醒,在补卡之前并未收到任何提醒。

警察:已立案侦查还没有结果

警方也已经两次调取了作案视频,也知道嫌疑人可能就是周某,支付宝还检测到登录左海波支付宝账户的手机也经常登录周某的手机设备。从去年3月24日到现在,案件已经发生了一年多,始终没有结果。“警方就给了我一份报警回执,后来也没有说案件结果怎样,一直说在侦查。”左海波郁闷地说,难道非要自己去抓住那人,警察才会处理吗?

12月4日上午,记者陪同左海波来到桥头公安分局石水口派出所,负责办案的民警解释,两起报警都有立案回执,案件一直在侦查。当左海波质疑警方是不是嫌案件小,无法引起警方重视的时候,派出所值班领导解释,如果证据确凿,他们一定会抓人。派出所值班领导立即表示,办案民警可以加大力度侦查,发现嫌疑人足迹,立即带回派出所调查。

律师:运营商须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对于此案,广东济律本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文婷认为,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手机SIM卡不仅是一个手机号码,它同时也是个人信息和资金的总钥匙,补办手机卡不严格就是对用户不负责。事实上,手机用户和通讯运营商是一种消费服务合同关系,运营商负有保证消费者财产和信息安全的义务。如果因违反这方面的义务,造成消费者财产以及其他损失,若找不到犯罪嫌疑人,通讯运营商应当要根据过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办理补卡业务时候,运营商有审查本人和身份证是否一致的义务。根据民法通则中关于代理的规定,代办业务除了必须要出具本人的身份证明,还应该出具代理人身份证明,以及本人委托代理人办理此项业务的授权委托书。如果通讯运营商无法核实是否本人授权来办理业务,建议运营商还应该要求代理人出具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移动网上办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