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过容可以上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网吗?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美院再添“大师级”作品!90周年校庆日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露“真容”
  4月8日,正值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日,备受国际社会及博物馆界瞩目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正式开馆。  普利兹克奖得主操刀设计  亚洲最大设计博物馆  如今,走进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可以说是走进了建筑设计作品的“精品馆”。  中国国美院象山校区由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设计,勾勒出了建筑与山水的默契;校园中“民艺馆”由日本鬼才设计师隈研吾设计,外形层层叠叠宛如茶田,是隈研吾最满意的设计作品;而今天开放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亲自“操刀”设计,历经六年时间的筹建准备。整座建筑,以一个低调的印度红“三角形”,完美的镶嵌在整个校区之中。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整体呈现三角形布局,外观主色及材料为安哥拉红砂岩辅以法国果黄砂岩,是西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和美学典型体现。  据了解,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6300平方米,库房面积4500平方米,公共教育空间3000平方米,研究空间约1200平方米。配套设施等约2000平方米,博物馆功能齐全,除展厅外,还拥有文献中心、驻馆设计师工作室、儿童/青少年工坊、多功能厅、报告厅、设计品商店、咖啡馆/餐厅和屋顶花园及规划中的设计书店等。  中国美院副院长、博物馆群总馆长介绍说,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世界上少数专门为设计而建的博物馆,未来除了展出目前收藏的西方设计作品,也要展出中国当代设计优秀作品,它的定位是“在中国的,面向国际的博物馆”。  先有一流藏品,再建一流博物馆  “门把手”都由设计师亲自设计  为何要建设这样一座博物馆?故事要回溯到六年前的一件轰动文化圈的“大事件”。  2011年,在杭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系列收藏”从德国落户中国美术学院,7000多件藏品,耗资5500万欧元(约5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大的一宗包豪斯系列艺术品转让。  “中国各地都在进行博物馆运动,不过,很多地方都是先建馆,再找藏品。而我们是先拥有了一流的藏品,为了将这些藏品价值最大化,而建立了这样的一个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内,地面是米白、磨砂的大理石,墙面是白色的涂料,“设计师希望去除掉多余的装饰,毕竟展出的艺术品才是主角,这正是西扎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  设计馆内部,入口处2米多的层高,与大厅中央挑高7米的空间,形成了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先抑后扬的感觉。建筑顶部还使用了透光的玻璃,“希望阳光好的时候,能让自然光线洒进来”,袁馆长介绍,“西扎有一句名言,我希望我的建筑里要有光,但没有灯。”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博物馆里的一件一物,都是由设计师西扎亲自设计,“你坐的任何一把椅子,所有的灯光,甚至门把手都是设计师自己设计的。”设计馆馆长袁由敏介绍说道。  六场大展同时为美院庆生  4月10日,设计博物馆对外开放  伴随着90周年校庆,今天将有六场大展同时开启,其中光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就有四场大展开幕。  需要提醒的是,在国美校庆(4月7日至9日)期间,校园不对外开放,观众可于4月10日起再去一睹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风采。  1、寄言2028——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校庆特展  地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山校区)  2、 “生活世界—馆藏20世纪西方现代设计展”  地点: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象山校区)  3、“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  地点: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象山校区)  4、“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  地点: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象山校区)  5、“超越建筑的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家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与设计” 展  地点: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象山校区)  6、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  地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馆
今日城市圈60秒后刷新中国美院再添“大师级”作品!90周年校庆日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露“真容” 发布时间: 08:29:16 星期日&&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4月8日,正值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日,备受国际社会及博物馆界瞩目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正式开馆。
普利兹克奖得主操刀设计
亚洲最大设计博物馆
如今,走进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可以说是走进了建筑设计作品的“精品馆”。
中国国美院象山校区由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设计,勾勒出了建筑与山水的默契;校园中“民艺馆”由日本鬼才设计师隈研吾设计,外形层层叠叠宛如茶田,是隈研吾最满意的设计作品;而今天开放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亲自“操刀”设计,历经六年时间的筹建准备。整座建筑,以一个低调的印度红“三角形”,完美的镶嵌在整个校区之中。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整体呈现三角形布局,外观主色及材料为安哥拉红砂岩辅以法国果黄砂岩,是西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和美学典型体现。
据了解,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6300平方米,库房面积4500平方米,公共教育空间3000平方米,研究空间约1200平方米。配套设施等约2000平方米,博物馆功能齐全,除展厅外,还拥有文献中心、驻馆设计师工作室、儿童/青少年工坊、多功能厅、报告厅、设计品商店、咖啡馆/餐厅和屋顶花园及规划中的设计书店等。
中国美院副院长、博物馆群总馆长介绍说,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世界上少数专门为设计而建的博物馆,未来除了展出目前收藏的西方设计作品,也要展出中国当代设计优秀作品,它的定位是“在中国的,面向国际的博物馆”。
先有一流藏品,再建一流博物馆
“门把手”都由设计师亲自设计
为何要建设这样一座博物馆?故事要回溯到六年前的一件轰动文化圈的“大事件”。
2011年,在杭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系列收藏”从德国落户中国美术学院,7000多件藏品,耗资5500万欧元(约5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大的一宗包豪斯系列艺术品转让。
“中国各地都在进行博物馆运动,不过,很多地方都是先建馆,再找藏品。而我们是先拥有了一流的藏品,为了将这些藏品价值最大化,而建立了这样的一个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内,地面是米白、磨砂的大理石,墙面是白色的涂料,“设计师希望去除掉多余的装饰,毕竟展出的艺术品才是主角,这正是西扎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
设计馆内部,入口处2米多的层高,与大厅中央挑高7米的空间,形成了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先抑后扬的感觉。建筑顶部还使用了透光的玻璃,“希望阳光好的时候,能让自然光线洒进来”,袁馆长介绍,“西扎有一句名言,我希望我的建筑里要有光,但没有灯。”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博物馆里的一件一物,都是由设计师西扎亲自设计,“你坐的任何一把椅子,所有的灯光,甚至门把手都是设计师自己设计的。”设计馆馆长袁由敏介绍说道。
六场大展同时为美院庆生
4月10日,设计博物馆对外开放
伴随着90周年校庆,今天将有六场大展同时开启,其中光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就有四场大展开幕。
需要提醒的是,在国美校庆(4月7日至9日)期间,校园不对外开放,观众可于4月10日起再去一睹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风采。
1、寄言2028——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校庆特展
地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山校区)
2、 “生活世界—馆藏20世纪西方现代设计展”
地点: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象山校区)
3、“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
地点: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象山校区)
4、“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
地点: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象山校区)
5、“超越建筑的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家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与设计” 展
地点: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象山校区)
6、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
地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馆 作者:记者 郑维维 通讯员 刘杨& 编辑:徐洁
··········
··········
··········
······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 |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Copyright (C)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DIY古代盔甲弓囊箭壶扳指 中国美院95后这么玩弓箭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上周末在中国美术学院的象山校区举行的全国高校联合弓箭竞技赛的现场,一个站在队伍最中间的95后小伙,一上场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因为他身上,穿的是一件复古的蓝色盔甲。而这套盔甲既不是网购而来,也不是从剧组借来的,而是中国美术学院弓社大二学生裴开东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参考了很多资料,甚至是文物的出土报告等,纯手工打造的。
弓箭,这项传统体育运动,对这些95后学生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一腔热情,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
DIY古代盔甲、弓囊箭壶、扳指……,像宋代人那样挽弓射箭
中国美院一群95后这么玩弓箭
美院大二学生
花半年时间做了一套盔甲
现场吸引无数目光的这套蓝色盔甲,专业名字叫做“札甲”。(札甲是中国传统盔甲里的一种,铁甲叶片通过绳子相互排列叠加成型,属于汉服里的戎服,应用于军事。)
这套精美的蓝色札甲,出自弓社大二学生裴开东之手。裴开东是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学生,今年刚刚20岁。
说起和弓箭的缘分,他说:“我很早以前就接触了射箭这项运动。高中的时候,花了好几百在网上买了把竞技反曲弓,在家里练着玩,最近开始接触传统弓。”玩着玩着,裴开东不光开练,还迷上了弓箭的周边,“我不是比赛型的选手,平时训练不多,大概一个月练习两次,每次练上三个小时,但弓箭周边的盔甲和射箭很吸引我,因为这些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裴开东开始打造自己的第一套盔甲,“我最初在网络和书籍上找了很多资料,还看了许多国内外同好(注:指对同一事物有相同爱好的人)提供的图片、出土报告等,做这套甲的时候还参考了古代绘画和雕塑,甚至国内外留存的实物。这顶‘凤翅兜鍪’(即头盔),因为没有相应出土的实物作为参考,所以有很大的想象成分。”裴开东还和记者科普了一把,“所以这套甲不能称之为‘复原’,准确来说是我对宋代盔甲外观的仿制。”
这套札甲分为兜鍪、批膊(肩膀部分)、身甲、甲群以及臂甲和胫甲这几个部分,除了不锈钢的甲片是机器批量冲压出来的,其他都是他亲手操刀。全套装备加起来差不多有30斤,“其实穿戴起来也挺麻烦的,”不过熟能生巧,现在裴开东穿盔甲只需要几分钟。
做扳指、腰牌、排练舞台剧
95后的弓箭爱好者很专业
这套札甲,只是裴开东作品中的一件,“比赛当天还有一套金边立领对接锁子甲,是我最近做的。”而在这场弓箭大会的比赛现场,由学生自己制作的弓、箭、盔甲、扳指……摆了满满一桌。
在国美弓社乃至整个中国美术学院,和裴开东一样,沉浸在传统文化里的95后还真不少。成立还不到两年时间的国美弓社注册会员已经有100多人。社团有专门的训练场地,会定期组织训练,这次的比赛当中,10个小项的前三名里,四个都有美院学生的位置。去年中国射箭运动推广理事会举办的全国比赛,也有学生闯进了前16强。
除了比赛之外,社团成员还捣鼓起了弓箭周边。裴开东介绍说:“在弓社,做弓、箭、扳指、弓囊箭壶、盔甲的,还有玩兵器对练的,都有。”国美弓社的徽章、为了弓箭比赛特别设计的腰牌形状奖牌,古风十足的特色奖状,还有长款射箭服装,现场各种传统元素十足的周边产品,都是由学生亲手设计的。因为爱好还有成员干脆做起了创业公司,创业的项目就是做自己喜欢的弓。弓社里还有人将弓箭演变历史故事以舞台剧的形式搬到同学们的眼前……从比赛到实物周边再到艺术演出,他们把传统文化玩出了新花样。
中国美术学院团委书记徐增鎏说:“美院浓厚的射箭文化氛围,其实都源于同学们的兴趣,他们自发的想把这项运动推广起来。通过自己的专业特长,把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结合了起来,其实也是给这项运动带来了新的文化外延,相当于给体育赋能了。”
分享文章到: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Sina.cn(京ICP0000007) &怎样评价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虞美人》抄袭事件和各种反应? - 知乎92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1分享邀请回答21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美术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