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成药心律失常如何选择中成药

(原标题:冠心病患者用中药须“药证相符”)
目前,除了西药,中成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也有独特的疗效。但是,如何选择利用中成药减轻冠心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众多医学专家、药学专家和冠心病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危害除了可以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外,还可以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各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死亡(医学上称之为猝死)。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症候,其形成多与血瘀有关。血瘀的形成与脏腑功能、阴阳寒热失调、七情内伤,以及气血失常有关。中医临证一般分为寒凝心脉、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心阴亏损、心阳虚衰、气阴两虚等型,治疗以活血化瘀、芳香温通之法为主,根据造成血瘀的原因不同,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冠心病中成药有两大类
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活血化瘀药和芳香温通药两种大用类型,包括冠心苏合丸、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血府逐瘀口服液(胶囊)、心可舒片、地奥心血康、参芍片(胶囊)、舒心口服液、复方丹参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有些冠心病患者认为,中成药副作用小,可以随意服用、长期服用。其实,中药副作用小只是相对而言,因为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是一把“双刃剑”,在起到治病作用的同时,服用不当也会有副作用或者起不到应有的疗效,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也不例外。
有些中成药要谨慎“合璧”
小陆尽管年纪轻轻,但是心脏功能不好,与其父亲一样,被诊断为冠心病。根据医生的建议,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不仅能有效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而且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
喜欢上网的小陆经常浏览健康类知识,一次在网站上看到中药材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降血压、抗凝等作用,而他的母亲是个“川妹子”,家中有从四川带来的川红花,于是“就地取材”服用。没想到,后来小陆胃出血,而问题就在于小陆服药过程中的自行“中西合璧”,即阿司匹林+红花,因这两种药都有活血作用,两者叠加“矫枉过正”,故而导致体内出血。
除了红花,其他还有好多活血化瘀类中药不能与阿司匹林联合服用,如丹参、三七、银杏等。
另外,冠心病患者服用含有麻黄的中成药也应注意。麻黄含有麻黄碱,麻黄碱的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可加强心肌收缩力,使血管收缩、心率增加,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可诱发心绞痛。特别是与洋地黄合用时,会加剧洋地黄对心脏的作用,易引起心律失常。抗感冒和止咳平喘类中成药通常含有麻黄,如连花清瘟、半夏止咳糖浆、急支糖浆、通宣理肺丸、千柏鼻炎胶囊、苏菲咳糖浆、疏风定痛丸等,在治疗感冒咳嗽的同时也作用于血管,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含有麻黄素的中成药冠心病患者慎用。
冠心苏合丸不要长期服用
冠心苏合丸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中成药之一,它既能缓解心绞痛,又没有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因此受到患者的青睐。于是,有些冠心病患者就长期服用冠心苏合丸,把它当成防病治病的“宝典”,以为只要这样做了,就能缓解冠心病症状,有效防范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不过,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长期或盲目服用冠心苏合丸的做法不足取。
与西药硝酸甘油片的作用类似,中成药冠心苏合丸也是心脏疾病的急救药。冠心苏合丸的治疗目的在于芳香开窍以止痛,在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将药丸嚼碎吞咽,在半小时内可起到止痛作用,虽然起效比硝酸甘油片慢,但是持续作用的时间长。
心绞痛频繁发作的患者,也可每日3次连续服用冠心苏合丸,疗程的长短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对于病情较轻的冠心病患者来说,不能长期服用冠心苏合丸,因为冠心苏合丸中含有乳香、冰片、檀香、青木香、苏合香油等成分,过多地服用这类芳香开窍药物,会耗散人体元气,不利于病情的好转。乳香、冰片等成分对人体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冠心病合并胃肠疾病者慎用。
另外,冠心苏合丸属于治疗寒痛的温性药物,热象冠心病者不适宜服用,以免发生鼻腔烘热、口舌干燥、渴欲饮水、咽喉干涩疼痛等副作用。如需服用冠心苏合丸,应适当配用养阴清热类中成药,如大补阴丸或知柏八味丸等。这样既可缓解心绞痛症状,又能避免服用冠心苏合丸后的不良反应。
总之,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很多,选择的原则是“药证相符”,对症下药,才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体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论文精选》2010年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体会
【摘要】:正冠心病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心悸"范畴,临床上最为实用的分类是将其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其发生常与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痰浊中阻等有关,临床治疗上以阴阳为辨证总纲,着眼于整体辨证,调整阴阳,使之平和,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现举几例以示同道。
【作者单位】:
【分类号】:R25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梅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年07期
曹金桂;[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梁杰;[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16期
靳士华;;[J];河北中医;1989年06期
林红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2年01期
杜宗礼;翟艳清;李正兰;戴晓峰;付国春;;[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年10期
杨浩云,刘伏莲;[J];四川中医;1995年12期
王雅莉;万启南;;[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年09期
毕建亭;王俊;徐平;牟晓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04期
韩秀华,秦晓玉,赵丽萍;[J];黑龙江医学;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永生;;[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论文精选[C];2010年
陈小峰;;[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冯俊志;曾庆琪;;[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冯国强;宋瑜;李咏梅;;[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黄宣;吕宾;孟立娜;;[A];2007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江一平;;[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王惠兰;刘敏;;[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孟艳娇;于秀辰;;[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贾建伟;;[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曹开镛;;[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泽议 徐亚静;[N];中国医药报;2009年
记者张洁、通讯员喻朝晖;[N];湖北日报;2009年
崔芳;[N];健康报;2010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金华艾克医院院长
孙尚见;[N];浙江日报;2010年
李萍;[N];民族医药报;2002年
冯磊;[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记者 陈光曼;[N];光明日报;2005年
;[N];经济日报;2003年
江西中医学院
刘春援;[N];家庭医生报;2003年
剑钟;[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碧琼;[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詹华奎;[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王君鳌;[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杨沛青;[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高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邓振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黄艳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牟林茂;[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封翠芸;[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曹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光杰;[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钟柳娜;[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郭玲;[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周静威;[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李静;[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李明飞;[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陆健;[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张丽;[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温旭;[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关玉娟;[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倪幼方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治疗冠心病应该合理选中成药
治疗冠心病应该合理选中成药
摘要:的防治最强调综合治疗。目前化学合成药物、冠脉搭桥、介入等西医疗法均可以治疗,但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中成药,在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的防治最强调综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占主要地位。曾有研究表明,近10多年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等技术的广泛使用,而是控制各项危险因素和使用各种治疗药物的结果。COURAGE及OAT等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药物及综合治疗在防治中的重要性。中医药是我国的医学瑰宝,在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令人瞩目的疗效。既往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超过70%的患者长期使用中药治疗。但是,对各种中药的特点及其在治疗方面的差异,人们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病因和发病机制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是在各种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冠状动脉内膜下粥样斑块积聚,而斑块体积的不断增大以及在此基础上斑块破裂引起的血栓形成,最终导致慢性或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的病因、病机在中医学上应归属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时代就有类似记载。《素问??痹论》篇云:“心痹者,脉不通。”病机主要为血脉不通,血脉不通是因为瘀血和痰浊气滞,而瘀、痰、气滞的产生是长期以来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1]。因此也有“心主血脉”之说,认为心脏疾病和“血”、“脉”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治疗应从“血”和“脉”两条途径入手。中成药治疗的优势目前化学合成药物、冠脉搭桥、介入等西医疗法均可以治疗,但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中成药,在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中成药具有其他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1、中成药治疗从整体调节入手,作用于的多个病理环节。2、中成药可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以麝香保心丸为例,急救时舌下含服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长期服用可以增加功能性或结构性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适用于不适宜做冠脉搭桥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3、即使部分患者已接受冠脉搭桥或介入治疗,但在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或再闭塞时,中成药仍然可被长期使用,并可取得一定的疗效。4、中成药使用方便,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保证疗效,某些经典中成药如麝香保心丸的治疗费用低廉,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治疗的常用中成药治疗的中成药种类繁多,其对心绞痛的治疗包括辨病施治和辨证施治,其中最常用的是活血化瘀药和芳香温通药。活血化瘀侧重血液流变学的改善,而芳香温通则侧重对血管的作用和保护。“心主血脉”则包含了血液和血管两个层面。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从整体上看,采用可同时针对这两方面的中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会更明显。活血化瘀药侧重血液流变学改善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胸痹、心痛为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血瘀常贯穿本病始终,因此活血化瘀成为治疗胸痹心痛之根本大法。活血化瘀药在治疗中具有如下作用:1、活血化瘀药的代表药为含丹参、三七、水蛭、蜈蚣等活血化瘀成分的制剂。活血化瘀药在防治方面,临床实践和实验皆证明其疗效显著。2、活血化瘀药对的干预是多方面的,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来看,活血化瘀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预防冠脉内血栓形成等作用。3、活血化瘀药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甚至可能具有溶栓作用,即主要针对“血液”起作用。对于患者,活血化瘀药能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随着血液黏度的降低和淤阻的解除,循环状态得已改善。因此,对于防治患者血栓形成来说,活血化瘀类药物很适合。芳香温通药侧重对血管的作用和保护1、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胸痹、心痛虽证型不同,体质有异,然猝发心痛者,每由寒邪诱发,以芳香温通治标止痛多能取效,至今仍被临床常用。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芳香温通类药物多含有挥发油,对口腔、呼吸道黏膜神经末梢,特别是对冷觉感受器有选择性兴奋作用,使冠状动脉的调节发生反射性变化,具有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并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耐缺氧能力。目前芳香温通类药物的代表药是麝香保心丸,其主要由一些芳香类药物如麝香、苏合香以及温性药物肉桂、人参等构成。芳香类药物具有走窜通脉作用,温性药物肉桂又可避免冰片等寒性药物导致的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同时能够补气,防止芳香类药物长期使用引起的“散气”。3、麝香保心丸除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血的作用外,还可以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症,稳定易损斑块等。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等药物具有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增加心肌内血管密度,从而达到增加侧支循环,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面积的作用,这对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麝香保心丸等芳香温通类药物更多地是起到“保脉”的作用。使用活血化瘀药的注意事项活血化瘀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及潜在的危险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年的报告显示,部分患者服用活血化瘀药可出现过敏反应,此外还可引起口腔黏膜溃疡,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糜烂性胃炎、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然而临床上往往对此不够重视,需要指出的是,具有下列情况的患者应慎用活血化瘀药:1、有出血性脑卒中史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再服用大剂量活血化瘀药可能与抗凝药物产生叠加作用,故给这类患者应用活血化瘀药时应注意随时监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指标等。2、合并肝病、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缺乏,再加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因素,如果长期使用活血化瘀药可诱发胃肠道出血。3、患者脑部检查发现有先天性血管畸形、动脉瘤等情况时,应慎用或忌用活血化瘀药,以防脑血管破裂而导致脑出血。使用芳香温通药的注意事项以芳香温通药的代表药麝香保心丸为例,临床使用中应注意:因药物中含有麝香,故妊娠妇女禁用;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唇舌麻木现象,改为吞服后即可解除。在使用中成药防治过程中,应根据疾病的主要矛盾是在“血”还是“脉”上来选择治疗药物,既可使用活血化瘀药防止血栓形成,也可使用芳香温通药来长期保护血管及心肌。中药具有多层面、多靶点的干预特点,其中中成药使用方便,是对现代治疗的重要补充。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药治疗机制将更加明确,其在防治方面将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6:34
倪幼方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倪幼方大夫
倪幼方的咨询范围:
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的诊断治疗
倪幼方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心血管内科好评科室
心血管内科分类问答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辨病与辩证的用药规律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辨病与辩证的用药规律研究
【摘要】:
目的:评价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辨病及辩证的用药规律。
方法: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集67例符合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的患者,按辨病及中医辩证分为两组,符合中医辩证为气阴两虚证的患者25例,随机抽取其中19例纳入试验组;其余证型患者42例,随机抽取其中22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予稳心颗粒每次9g,每日3次,疗程皆为4周。并同时给予辨病属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并未纳入对照组的20例患者以相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临床症状、Holter、心律失常进行等级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的变化情况。
结果: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的相关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4.74%,优于对照组的63.64%(P0.05),且伴有与心律失常相关的心悸、胸闷、气促等相关症状改善明显。
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辩证疗效优于辨病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R25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忠敏,于晓莉;[J];河北医药;2004年07期
龙正田;;[J];湖南中医杂志;1991年04期
金耀堂;朱斌顺;杨竹萍;雷龙平;;[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庞春芬,李治;[J];医药论坛杂志;2004年01期
马长生;;[J];临床内科杂志;2006年07期
夏云峰,罗北捷,刘润梅,翟红霞,殷亚昕,王岩,黄党生,沈东,张许文;[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2年04期
贾国良;[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4期
徐华元;;[J];辽宁中医杂志;1981年10期
潘伟民,叶红华,孙静,陈晓敏,陈谦,祝星,杜为平,张国阳;[J];现代实用医学;2002年01期
张海澄,佟光明;[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忠田,杜曰惠;[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1期
宋德明;黄盛;张金惠;李林仙;;[J];安徽医药;2009年12期
杨晓帆;宫剑滨;江时森;;[J];安庆医学;2011年01期
易京红;[J];北京中医;1999年04期
郑立文;段英春;陈立忠;;[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袁国裕,李略,俞晓军,沈凯,陈国雄,叶军,王晓华,金新新;[J];中国医师杂志;2000年09期
黄志军;李桃;杨淼泉;吴玉玲;李雅玲;;[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古扎提;吴元盛;张金华;;[J];临床医学;2010年10期
浦晓东,沈玉珍,陈诗泉,颜光烈;[J];福建医药杂志;1996年01期
李孔雀,段永青;[J];福建中医药;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危小军;陈晓红;谢东明;谢东阳;廖伟;刘心强;;[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赵厚熙;;[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学分会成立暨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精粹[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荣;[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文达;[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郭芳序;[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许冬梅;[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海月;[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磊;[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艳梅;[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吕晓鹏;[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小琴;[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郭力恒;[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韩乾国;[D];福建中医学院;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夏云峰,刘润梅,翟红霞,楚勤英,曾君,李平生;[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叶飞,白杰,张丰富,黄进,罗骏,段宝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年05期
吴博贤,张桂琴,姜红岩,顾爱峰,何敬堂;[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1年02期
罗昭林,钟杭美,祝善俊,李刚,张晓燕,文芳;[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年02期
翁明翰;[J];新中医;1985年09期
曲莉霞,许琳,卫亚,尤乃祯,刘洪涛;[J];山东医药;1994年05期
游文智,杨晓媛,汪宝林;[J];心功能杂志;1994年01期
林治湖;[J];医师进修杂志;1998年10期
颜和昌;[J];中国循环杂志;1988年03期
杨丽霞,张崇德,魏玲,齐峰,米继民;[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风波;张文霞;文波平;孙战胜;刘红鹤;;[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5期
张淑慧;王晓红;;[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4期
汶医宁;刘建荣;;[J];河南中医;2011年09期
张俊芳;程杰;贾海燕;杨红照;庞春强;宋猛;;[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4期
李徽;朱红兵;郭秀红;;[J];中原医刊;2006年09期
任于晗,乔鸿飞;[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3期
黄作钿;[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8期
周璐;;[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3年06期
路镇鸿;路航;;[J];新疆医学;2007年05期
吉志华;[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向军;;[A];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程百元;;[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杨传经;赵胜;;[A];2010年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黄永生;;[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全国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论文精选[C];2010年
卢南河;卢焰山;马作明;胡中保;姚明;孙火中;朱立欢;;[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洪敏;;[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江期论;杨昌宁;魏雪;卢翔;吴琦;张挺挺;;[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危小军;刘芳;廖伟;钟一鸣;谢东明;王小萍;廖祥中;谢东阳;;[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白雪;宋志宙;杨思进;陈美娟;罗钢;;[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精选[C];2009年
陈兴华;;[A];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王红;[N];医药经济报;2011年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林文果 刘丽
何江;[N];医药经济报;2011年
重庆师范大学医院
唐卡毅 唐良富;[N];医药经济报;2011年
樊建锋;[N];医药经济报;2011年
老戴;[N];中国商报;2000年
萍乡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吴艳华;[N];家庭医生报;2004年
匡调元教授;[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陈佑坤;[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郑访江;[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安妮;[N];大众科技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肖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安海英;[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何永;[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王欣;[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班康德(Dan Bensky);[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林丽珠;[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杨小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高培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莲花;[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阳;[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光杰;[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代娜;[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王多;[D];吉林大学;2006年
吴钦丹;[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王丹茜;[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李云峰;[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丁来利;[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姜敏;[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冠心病吃什么中成药好?
冠心病吃什么中成药好?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冠心病吃什么中成药好?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我爸冠心病都好多年了,一直都用药物控制着,但是我担心西药吃多了对身体伤害大,医生介绍微络槺地龙蛋百,说这个效果好,请问这个是中药吗?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外科骨折、
&&已帮助用户:35240
问题分析: 冠心病及血脂高的病变发生,多因过度劳累,饮食结构不合理,血脂过高,血液粘稠度高,血流减缓,血管弹性降低等因素,造成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壁增厚,血管痉挛后导致了心脏供血供氧不足,易导致胸闷,心慌,心律失常等症状。意见建议:建议饮食上清淡饮食为主,注意钠盐的摄入,少吃高脂肪,蛋白的食物,生活规律,按时作息,适当运动,提高自身体质,并行心电图,心肌酶普等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复发丹参滴丸,倍他乐克,辛伐他丁,麝香保心丸等药物对症治疗。
职称:医师
专长:脂肪瘤,痔疮,疝气,阑尾炎等,
&&已帮助用户:331897
问题分析:首先要注意饮食,低脂肪高纤维.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意见建议:常用药物:心痛定,硝酸甘油,消心痛,等,另外试试中药丹参片也是可以的. 我建议你最好是看看心内科专业的医生啊 .这个是必须去医院才能治疗的啊.这个只是一个方案.具体药物希望在当地医生开处方,希望给你提供建议和参考,具体诊治请在当地医生指导下进行 .
问老人冠心病吃什么中药最好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外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104917
病情分析: 冠心病的治疗措施主要有三:药物,介入和搭桥。采取什么措施,需根据病情决定。意见建议:药物治疗主要有: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调节血脂药、抗血小板药物和中药等药物的联合应用。
问早期冠心病病人吃什么药?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乳腺外科
&&已帮助用户:6316
病情分析:您好,引起恶心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咽喉炎,扁桃体炎和胃炎和意见建议:是否是有肝炎等。建议你去医院做相关检查,确诊病因在治疗,
问冠心病吃什么可以调理?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外科骨折、
&&已帮助用户:35240
病情分析: 有可能是冠心病等引起的胸闷,建议查一下心电图、心肌酶、超生心动图等情况。如果是气管炎、哮喘也可以出现呼吸苦难,憋气的感觉,一般会伴随的咳嗽等,这个需要查胸片、血常规、血沉等相关检查。意见建议:建议:这个一般伴随的症状及发作情况是不一样的,冠心病引起的胸闷一般是阵发性的,可以有诱因的,如劳累、情绪激动等,经休息或者服用扩张冠脉的药物可以好转,但是哮喘诱因一般是有异味、感冒等,以前就有病史的,需要抗炎、扩张支气管药物服用好转。
问冠心病吃什么补品好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擅长疾病
&&已帮助用户:32119
病情分析:患了冠心病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心率较快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以缓释剂为好。可加用肠溶阿斯匹林,注意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治疗如降压治疗、调脂治疗、治疗糖尿病、戒烟、禁酒等。还可选用极化液和硝酸脂类药物静滴。意见建议:合并心衰及心律失常时需加用纠正心衰及抗心律失常的治疗,必要时可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严重者可考虑进行外科搭桥手术。祝您健康.
问冠心病不能吃什么?
职称:护士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8761
病情分析: 你好 ,你现在的情况不用担心,是不能吃辛辣油腻的食物的,避免剧烈运动的。意见建议:建议你加强营养,是可以吃硝酸甘油,控制好血压的,定期到医院复查的。
问请问冠心病吃什么保健品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妇产科疾病 消化道疾病
&&已帮助用户:16615
病情分析: 你好,冠心病能吃的保健品很多的,不过我跟你推荐一个吧. 虾青素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确实有很不错的疗效。意见建议:它是一种超强抗氧化剂,能清除我们人体的自由基,对心脑血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长期持续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会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通常晚睡会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是男性高发病症,一般分为假性和真性两
百度联盟推广
冠心病相关标签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指因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冠心病常用中成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