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袁枚 苔 赏析的苔写一篇励志小短文

《经典咏流传》|孤独了三百年的《苔》,此刻的故事更让人动容 - 简书
《经典咏流传》|孤独了三百年的《苔》,此刻的故事更让人动容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孩子清脆嘹亮的歌声,尤如黄莺出谷,像一阵清风掠过我的心房。如果不是因为《经典咏流传》节目,或许我不会对袁枚的这首孤独了三百多年的小诗《苔》印象这么深刻。节目播出后,这首诗歌也毫无意外的上了热搜。
《苔·袁枚》是清代的一首励志诗歌,诗人均知:诗以道性情,性情有薄厚,诗境有浅深。性情厚者,词浅而意深;性情薄者,词深而意浅。(卷八引朱筠语)。
作者创造《苔》这个作品的时候,应当也是借鉴于此。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这也表达着他的某种意向。
节目中,梁俊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咏唱了他改编的这首《苔》,“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当孩子们一天出现在舞台的时刻,有多少人被突然触动?歌曲中引用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由这群生活并非那么顺利的孩子演唱,恰更易体会和表达出这种不要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活勇气的励志积极态度。
正如经典传唱人梁俊老师描述的一样,他说自己也是从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并非是最帅的那个,也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里那些青苔,人们看不见,但是他们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也会像一朵朵的花儿,很美。
为什么要演唱这首《苔》,因为梁老师希望孩子们能像牡丹一样绽放,用这种正能量的态度向孩子们传达生命的价值,这比任何书本知识都有益。这不也应了苏格拉底的那句“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
梁俊老师曾在大山支教,对于“支教”这个话题现在有很大的争议,有朋友曾经也做过支教工作,但现在他却表示以后再也不支教,不是因为不爱孩子,不是因为自己受不了不太好的环境,而是不想因为自己作为匆匆过客而影响孩子。如果不能长期支教,只是偶尔的公益活动,那的确是会伤害到当地老师的利益,对孩子的好也容易让学生与当地老师产生对比,而最终承受这些伤害的便是孩子。
未曾做过支教,作为平凡的人,不想对这个话题阐述过多自己的见解。只觉得很多时候珍惜当下便好。命运从不是未来的那个结果,而是此时此刻你的选择,最美的自己是追寻,最美的人生在路上,美丽从来不是可以的,如果让孩子们可以理解到这些,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就如梁俊老师《苔》中所说的: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所有黑暗为天亮铺排。未来已打开,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世界是纯白,涂满梦的未来,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
《苔》的动人之处除了歌词表达的态度,还有很多很多,这么美好的一首礼赞平凡生命的诗,应该被你我一样更多的普通人知道。《苔》歌词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如果没有那次眼泪灌溉,也许还是那个懵懂小孩。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梦是指路牌,为你亮起来,所有黑暗为天亮铺排。未来已打开,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图不可缺的那一块世界是纯白,涂满梦的未来用你的名字命名色彩。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雁声依旧在,年少时对白,耳边音犹在,如风暖心怀。
云在青天水在瓶~
在春节时看到我的一位网友分享的央视的一个节目《经典咏流传》最为感动的是清朝江南大才子袁枚的小诗《苔》,袁牧很有生活雅趣,在他的随园中遍植花草,偶然发现角落里的苔藓,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生长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但也能凭自身的力量开花结果,由此写成这首《苔》。 当这首《苔》,被...
文/亦染心田 01 还没等我们从《国家宝藏》27件国宝重器的前世今生中缓过神来,央视的新节目《经典咏流传》又一次将经典刷新,让我们叹服古人诗词之美之余,重新以现代流行音乐的形式继承与传扬其中亘古不变、从未断流的文化诗韵。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想了解更多教育类资讯或文章,请关注薇伈公众号“tyjhx365” 这几天, 相信不少人的朋友圈 被《苔》这首小诗这首歌刷屏。 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 是由清代袁枚所作的咏物诗, 在灿如星海的诗词中或许并不惹眼, 更不为人所熟知。 然而,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 当乡...
近年来教育局不断出台高考改革方案,目的在于健全各方位人才需求,着重素质教育主体,最终于年各个省份正式启动改革新方针。 高考不分文理,语文提高到180分,英语一年多考,只有本科线等等这些告诉我们了什么? 难道仅仅只是告诉我们官方上的说术吗? 语文180分,就...
假期结束 一切回归正常 天气突然变热 好像一下子就进入夏天了 上午收拾换季的衣服 户主周末只给二顿饭 下午空腹有时间去练一遍养生功 站桩十五分钟 大概是天气热的缘故 身上热乎乎的 脚也不麻了 九点多犯困 带娃出门一趟累 休息《苔袁枚阅读答案》100篇 第一文库网 www.wenku1.com
【苔袁枚阅读答案】网友提问,专家在线解答,一共有10个相关问题。
【原文】: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注释】: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南京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自号仓山叟、随园老人等。乾隆四年(1739)进士,改庶吉士,入翰林院,后…
苔阅读答案 ?再往里走,人迹渐渐少了。前边转弯处,一带不大的开阔地。妻子率先踏进去,欣喜的跟孩子讲用脚亲近自然的感觉。母女二人便在河床上厚厚的衰草上轻悄悄的走着,小心翼翼的走着。我也过去,苏醒了的土地本就松软,加上厚厚的经年的衰草,还有草间缝隙中破土…
《苔》清(袁枚 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从以上所述,可知这首短诗含意实在丰富,就如从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一粒沙照见大千世界。袁枚还另有一首咏苔五绝:「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 物是斜阳,」青…
袁枚,苔作文 篇一: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2015线上考试答 案 个人答案,分数94 返回 《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期末考试试卷 18' 20''题量:50满分:100.0截止日期: 23:59 提交试卷 一、单…
清代袁枚,苔,作文 篇一:2016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命题-素材及例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清朝文学家袁枚有一首赞美青苔的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末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推窗 袁枚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26.(1)这首诗抒写诗人 (时刻和天气)推窗一刹那间的感受。(1分) (2)请具体分析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
袁枚祭妹文阅读答案 《祭妹文》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篇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祭妹文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袁枚祭妹文阅读答案 原文 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完成1,4题。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
纸鸢 袁枚 纸鸢风骨假稜嶒①,蹑惯青云自觉能。 一旦风停落泥滓,低飞还不及苍蝇。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稜嶒:指才气、品格等卓越超群。 14.袁诗中的“纸鸢”和曾诗中的“柳”倚仗的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袁枚断案有弟兄争讼者,江南如皋县①人。父素富,生二子。临死,以银数万,当次子面交长子曰:“待弟成立,分半与之。”及弟娶妻,所有田宅,俱均分讫,惟银绝不道及。弟向兄索银,兄不认,涉讼连年。历任县令,俱以无笔据不直弟。弟闻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帆山子传(清)袁枚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遇被妹,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4题野蔷薇苔野蔷薇的花多姿多彩,好看得很,并且,野蔷薇苔也是很好吃的。我们童年的春天,在原野上,见到野蔷薇抽苔了,就会很高兴地给摘下来,除掉柔柔的刺,剥去鲜嫩的皮,剩下一根翡翠样的杆儿,咬在嘴里,那味儿就甜在整个童年的记忆里…
野蔷薇苔 野蔷薇的花多姿多彩,好看得很,并且,野蔷薇苔也是很好吃的。我们童年的春天,在原野上,见到野蔷薇抽苔了,就会很高兴地给摘下来,除掉柔柔的刺,剥去鲜嫩的皮,剩下一根翡翠样的杆儿,咬在嘴里,那味儿就甜在整个童年的记忆里了。 现在也常在故乡见到这…
秋海棠 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3分)
答: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
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牡丹说袁枚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①,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
秋海棠 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3分)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苔》一夜爆红的 袁枚还写了哪些不错的小诗?
《苔》一夜爆红的 袁枚还写了哪些不错的小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20字小诗《苔》,
出自清代诗人袁枚之手,
300年来,它似乎被湮没在了浩瀚的诗海中,
直到今年的春节,
它却猝不及防走进亿万中国人的心里——
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把它唱了出来,
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
也让亿万中国人在这一刻被感动着。
中南大学向彬教授看后专门撰评论,称
苔花有幸,被袁枚发现而以诗相咏;
袁枚有幸,沉寂了三百年的苔花和诗心被CCTV唤醒而家喻户晓。
“苔”经袁枚诗句而转化为文化经典不是个案,
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浩浩大海中的一个浪花。
那么除了《苔》这首诗,袁枚还有哪些不错的诗呢?
《苔·其二》
各有心情在,
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
何物是斜阳。
养鸡纵鸡食,
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
不可与鸡知。
《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
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
月照一天雪。
《偶作五绝句》
偶寻半开梅,
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
问草何故绿。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消夏诗》
不着衣冠近半年,
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
第一骄人六月天。
寒夜读书忘却眠,
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
问郎知是几更天!
《听诗叟》
底事听诗听不清,
此翁耳壳欠分明。
拟携谢朓惊人句,
来向青天颂数声。
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谒岳王墓》
江山也要伟人扶,
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
人间才觉重西湖。
《明皇与贵妃》
到底君王负旧盟,
江山情重美人轻。
玉环领略夫妻味,
从此人间不再生。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补遗》等。买本书吧,哈
太有才了,每篇必看
这储备量,当真佩服!
之前名字取为苔,想着不知古人会怎样写苔,可惜知识量不够,也百度不出什么来,看到这篇文章实在是太好了~~佩服佩服~~
如果不用第一人称,文章的立意反而更胜一层。
如果不用第一人称,文章的立意反而更胜一层。
如果不用第一人称,文章的立意反而更胜一层。
本来就不是第一人称,我硬改成了第一人称。哈哈,看这里
读之如醍醐灌顶,才发现青苔如此可爱
我觉得这篇更好。俏皮一些。官文看起来没劲。写得真好~~
啊,是,谢谢,一字之师
喜欢古书画得,可以关注我得朋友圈,每日更新一些高清馆藏扫描图,养心养目
插图上的青苔满布的寺庙在哪里呢?国内还能找到吗
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文学真的很奇妙,景就是情啊。
不是「青春恰自來」嗎?
王维是哪里人啊?他家也太潮湿了吧,青苔都长到了衣服上
好有才啊,羡慕,佩服!
苍翠文,青绿苔。说爱苔,清纯可爱,心境如此 。
锦翼大大除了会写神神鬼鬼 竟然还是正宗才子范
居然没有一个古人写青苔犹如天鹅绒质地的柔软细腻的触感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也算是从侧面由作者怕在青苔上留痕的怜惜之情表达了青苔的柔软易留痕的特质了。但是毕竟是侧面表达。
(河北邯郸)
邯郸步法唯一传人。
锦翼的最新日记
&&&&&&&&&&&&
&(24人喜欢)
&(349人喜欢)
&(20人喜欢)
&(122人喜欢)
&(51人喜欢)
&&&&&&&&&&&&
新话题 · 1229人浏览
新话题 · 1104人浏览
285271人浏览
48699人浏览
338868人浏览
新话题 · 3141人浏览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7567人关注)
&(2287人关注)
&(5人关注)
&(1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代诗人袁枚的诗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