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女人自己的儿子英文水平不如新加坡小学生英语水平。却谎称儿子也就是优秀翻译。这个女人给人感觉品质差

帮忙翻译一下哈,文言文_百度知道
帮忙翻译一下哈,文言文
史记卷四十三赵家事 第十三卷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①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
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
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译文如下,这可不是我译的,时间不够,告诉你一个地址,上面有好多古代经典注译:晋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贾要诛杀赵氏家族。当初,赵盾在世的时候,曾梦见叔带抱着他的腰痛哭,非常悲伤;之后又大笑,还拍着手唱歌。赵盾为此进行占卜,龟甲上烧出的裂纹中断,可后边又好了。赵国一位名叫援的史官判断说:“这个梦很凶,不是应验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儿子身上,可也是由于您的过错。到您孙子那一代,赵氏家族将更加衰落。”屠岸贾这个人,起初受灵公的宠信,到景公的时候他就做了司寇,将要发难,就先惩治杀灵公的逆贼以便牵连出赵盾,同时遍告所有的将领说:“赵盾虽然不知情,但仍然是逆贼之首。做臣子的杀害了国君,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这还怎么能惩治罪人呢?请各位诛杀他们。”韩厥说:“灵公遇害的时候,赵盾在外地,我们的先君认为他无罪,所以没有杀他。如今各位将要诛杀他的后人,这不是先君的意愿而是随意滥杀,随意滥杀就是作乱。为臣的有大事却不让国君知道,这是目无君主。”屠岸贾不听。韩厥就告知赵朔赶快逃跑。赵朔不肯逃跑,他说:“您一定能不使赵氏的香火断绝,我死了也就没有遗恨了。”韩厥答应了他的要求,他谎称有病不出门。屠岸贾不请示国君就擅自和将领们在下宫攻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赵朔的妻子是成公的姐姐,有赵朔留下的身孕,她逃到景公宫里躲藏起来。赵朔的一位门客名叫公孙杵臼,杵臼对赵朔的朋友程婴说:“你为什么不死?”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有身孕,如果有幸是男孩,我就奉养他;如果是女孩,我再慢慢去死。”过了不久,赵朔的妻子分娩,生下男孩。屠岸贾听到后,到宫中去搜查。大人把婴儿放在裤子里,祷告说:“赵氏宗族要是灭绝,你就大哭;如果不会灭绝,你就不要出声。”搜查到这里的时候,婴儿竟然没有声音。脱险以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今天一次搜查没有找到,以后一定要再来搜查,怎么办呢?”公孙杵臼说:“扶立遗孤和死哪件事更难?”程婴说:“死很容易,扶立遗孤很难啊。”公孙杵臼说:“赵氏的先君待您不薄,您就勉为其难吧;我去做那件容易的,让我先死吧!”于是两人设法得到别人家的婴儿背着,给他包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里。程婴从山里出来,假意对将军们说:“我程婴没出息,不能扶养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藏在哪里。”将军们都很高兴,答应了他,就派兵跟随程婴去攻打公孙杵臼。杵臼假意说:“程婴,你这个小人哪!当初下宫之难你不能去死,跟我商量隐藏赵氏孤儿,如今你却出卖了我。即使你不能抚养,怎能忍心出卖他呢!”他抱着婴儿大叫道:“天哪!天哪!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来,只杀我杵臼可以吧。”将军们不答应,立刻杀了杵臼和孤儿。将军们以为赵氏孤儿确实已经死了,都很高兴。然而真的赵氏孤儿却仍然活着,程婴终于和他一起隐藏到深山里。过了十五年,晋景公生病,进行占卜,占卜的结果说是大业的子孙后代不顺利,因而做怪。景公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还在世,便说:“大业的后代子孙中如今已在晋国断绝香火的,不就是赵氏吗?从中衍传下的后代都是姓嬴的了。中衍人面鸟嘴,来到人世辅佐殷帝太戊,到他的后代辅佐的几位周天子,都有美好的德行。再往下到厉王、幽王时昏庸无道,叔带就离开周王朝来到晋国,侍奉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他们世代都建立了功业,从未断绝过香火。如今只有君主您灭了赵氏宗族,晋国人都为他们悲哀,所以在占卜时就显示出来了。希望您考虑考虑吧!”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代子孙吗?”韩厥就把实情完全告诉了景公。于是景公就与韩厥商量立赵氏孤儿,先把他找来藏在宫中。将军们进宫问候景公的病情,景公依靠韩厥的众多随从迫使将军们同赵氏孤儿见面。赵氏孤儿名叫赵武。将军们不得已,只好说:“当初下宫那次事变,是屠岸贾策动的,他假传君命,并且向群臣发令,不然的话,谁敢发动变乱呢!如果不是您有病,我们这些大臣本来就要请赵氏的后代了。如今您有这个命令,正是群臣的心愿啊!”当时就让赵武、程婴一一拜谢各位将军,将军们又反过来与程婴、赵武攻打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属赵氏的封地赐给赵武。到赵武行了冠礼,已是成人了,程婴就拜别了各位大夫,然后对赵武说:“当初下宫的事变,人人都能死难。我并非不能去死,我是想扶立赵氏的后代。如今赵武已经承袭祖业,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爵位,我要到地下去报告给赵宣和公孙杵臼。”赵武啼哭叩头,坚持请求说:“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去死吗?”程婴说:“不行。他认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以前死去;如今我不去复命,就会以为我的任务没有完成。”于是就自杀了。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给他安排了祭祀用的土地,春秋祭祀,世代不绝。
采纳率:4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文言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周热销排行
用户评论(0)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研究生综合英语1+课后答案和课文翻译-研究生英语课文翻译
您现在的位置:&&>>&研究生英语课文翻译&>>&《研究生综合英语1+课后答案和课文翻译》
研究生综合英语1+课后答案和课文翻译
     目
录     下一片宽广的谷地。来访者惊叹道:“天哪!你这儿的景色太美了!”整个山谷原本就在那里,不是我造的,也不属于我。然而我傻乎乎地笑着说:“噢,没什么—— 无非是过去留下的一片土地而已。”  我在接受这种特定的恭维时,表示最能完全接受的说法就是“嗯,我们喜欢。”采用这种答话必须得小心谨慎。就某样东西说“我们喜欢”,言外之意就是,还有许多其他人都认为它很令人讨厌。不久前,我和一批人在一起时,其中有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地球物理学家在滔滔不绝地谈论宇宙中的奇观。“我们的这个地球,”他说道,“是个了不起的、生机勃勃的、旋转的行星,是由一些不可思议的奇观组合而成。”随后便是长时间的停顿。这时,一位被他的这种极度夸张的恭维话所吸引的妇女,禁不住说道,“嗯,我们喜欢这个地球。”  我认为,对待恭维采取否定和贬低的态度是错误的。“多漂亮的礼服啊!”你的朋友赞美道。“噢,这么破的旧衣服!”你回答道。这种情景,与我上述提出的观点非常相似。别人赞美你的礼服,你无权为此感到羞愧或恼怒——除非这件礼服恰好是你自己亲手缝制的。如果你这么说,“我是在麦茜商场的地下室和另一个妇女经过一番争抢才买下来的,”你可能会感觉更好些。或者说“是我丈夫特为我挑选的”,这样还要好。  我认识一个潜心研究这种问题的人,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来避开别人的表扬。他采取了一种不近情理的现实态度。一天夜里我无意中听到一位妇女对他说,“你的肩膀真有力啊!”他眼睛眨也没眨就回答道:“四分之三的水。我的身体有四分之三是水,所以我的肩膀有四分之三是水。任何有四分之三是水的东西实际上是不可能有力的。”这位好心的妇女低声嘀咕着,皱着眉头走开了。我想这个家伙回答的方式有问题。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试图用俏皮话来应对恭维。例如,有人热情洋溢地说道,“久闻您的大名。” “我想,不是什么好名声吧,”这是标准的回答。这种俏皮机智的应答,应该置于政府的规定之中。它也许会让我惊骇不已,因为我本人很不善于说俏皮话。最近我听到一位年轻人赞美一个女孩,说她像明星格丽泰· 嘉宝一样,美若天仙。“奉承让你走遍天下,”她回答道。我想,这个回答相当不错。但是,在千百次的应对中才会有一句真正巧妙的应答。只有像多萝西·帕克或乔治·考夫曼这样的人才能应对自如。  艺术家和作家面临着一个特殊的问题。当一辆新车下线时,负责人可以把外界人士请进来,指着车子,挺着胸脯说,“难道她不漂亮吗?”而绘画的人、写书的人或作曲的人却不能这样做。诗人普洛弗的朋友赞叹说,“普洛弗,你上次写的那首十四行诗,妙极了,非常押韵。”其实,普洛弗内心完全同意朋友的评价,但他嘴上却不能这样说。“噢,其实,”他反对道,“你很清楚,最后六行不大押韵。”  作为写了一摞书的作者,我有时也面临着这种情形。有人会说,“你的那本新书,我觉得很有趣。”我似乎应该可以回答,“啊,有人喜欢它,我很高兴  —— 我当时写得好苦啊。”或者这样回答,“我也认为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我不能这样说。实际上,著书人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使我不得不这样说, “你这个人,文学鉴赏水平一定很差劲。”  为寻找应对恭维的技巧,我还求助过孩子们。太小的孩子根本帮不了忙。例如,对一个小男孩说,“啊,你好可爱噢!”他怎么反应?他会满屋子跑来跑去,舌头伸出嘴角,眼珠转来转去,显出一付吓唬人的样子。我也可以这样做,但是我想这在社交场合是不能被接受的。或者试着称赞一个小女孩,“你的裙子好漂亮啊!”你惊叹道。她马上掀起裙子,以示她的衬裙更好看,接着她又掀起衬裙给你看,以示她的内裤最好看。这种做法在成人里是行不通的。  我想了片刻,觉得世界上讲西班牙语的人最善于辞令,也许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点什么。你对他们中的一个人赞叹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房子”,他马上答道,“您大驾光临,更使蓬荜生辉。”让你站在那儿,一脸尴尬。要想回敬他们是没有用的——不管说什么,最后他们总会占上风。  有一点很清楚:在所有得体的社交场合,最根本的就是保持镇定。伊利莎·法勒写过一本美国最早的有关礼仪方面的书。她在书中讲述了一个,阐明保持镇定的重要性。那是在新英格兰举行的一次高雅的宴会上,主人切鹅时,鹅不慎脱手,滑出了盘子,落在一位贵妇人的衣裙上。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感到极为窘迫,恨不得悄悄地找根绳子去上吊。可是,这位主人却泰然自若。他极为平静而庄重地说,“夫人,您把那鹅给我,我将感激不尽。”要是我们的行为举止都能保持这种风度,摆脱局促不安,那我们的社交生活就会有趣得多。  2     如果我们牢记下面这一点,我们就会显得更加镇定自如:每当有人恭维你时,他可能只是想和你说说话。唯一明智的回答就是由八个小小的字母构成两个简洁的小词:Thank you !  补充阅读  用幽默化解难题  威廉·D·埃利斯  在面对生活中较为激烈的冲突时,我们中有许多人因采用直截了当的回击而败下阵来,而来点幽默,也许就能使我们赢得胜利。就拿我的一位年轻朋友来说吧,他因上班迟到,收到了一份最后通牒。就在这之后不久,他又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了交通堵塞。尽管萨姆以往迟到了总会有个正当的借口——家里有人得了重病——可是这次,他认定这个惯用的借口再也不会奏效了。他的上司也许正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在演练着开除他的演说词了。  上司确实如此。萨姆9点35分走进了办公室。办公室里如同更衣室一般安静,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地工作。萨姆的上司朝他走了过来。突然,萨姆强作欢笑,猛地伸出手来,说道“你好!我是萨姆·梅纳德,我现在申请在35分钟之前刚刚空出来的那份工作。疾足者能先得吗?”全屋里的人哄堂大笑。上司忍着笑,走回自己的办公室去了。萨姆运用了唯一能获胜的工具——笑声,保住了他的那份工作。  在处理我们生活中难以应付的局面时,幽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但却又常常被忽视了的手段。它可以用来解决分歧、表示道歉、说“不”、进行批评、让别人根据你的要求做事又不丢面子。对于某些工作来说,幽默是唯一能获胜的工具。它是讨论敏感话题的一种办法。在讨论太敏感的话题时一本正经地对话,可能会引起激烈冲突。例如,许多人都认为电视喜剧演员,如今为了种族间和宗教间的相互包容所起的作用,比其他任何论坛的人都更大。  幽默通常是防止小误会升级到大问题的最佳方法。最近,我的一位邻居在妻子开车送他去机场的路上,与她发生了一点口角。上了飞机后,他感到很痛苦,知道妻子也很难过。当他妻子两小时后回到家时,接到了一个长途电话。“受话人‘Mrs. I. A. Pologize(夫人,我道歉)’,”接线员拖长声音说道,“名字的拼写为P ?。”一眨眼功夫,电话线两端的人的整个一天由阴转晴。  一位思维敏捷的英国女主人举行一个正式晚宴,宴请八位贵宾,希望取得他们对一个大型慈善活动的赞助。那时英国盛行简朴,所以她派孩子们端菜送饭。她知道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当他儿子像走钢丝一样小心谨慎地端进一只很大的烤火鸡时,真的发生了一件事情。男孩很顺利地用胳膊肘推开餐厅的双开式弹簧门,但是门又反弹了回来,把鸡撞到餐厅的地板上了。  那男孩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客人们盯着自己的盘子看。女主人只是转过头来,微笑着对儿子说道:“不要紧,丹尼尔,把它捡起来,拿回厨房就是了。”——她吐字非常清楚,所以儿子会领悟她所说的意思,——“把另一只拿来。”  一个眼神,一句幽默,饭桌上令人脸红的尴尬场面很快就变成了心照不宣的乐趣了。  幽默之所以能消除敌意的对抗,其力量在于无言的承诺:“我的朋友,你让我脱身,我也让你走人。”其诀窍就是权当你的对手是心怀好意,微微一笑——适可而止。擅长此道的加拿大总督罗兰·米切纳,去视察一所公立学校时,遇到了正在罢工的维修工人设置的一条气势汹汹的纠察线。如果他从纠察线前退缩回去,就会严重损害总督府的形象;如果他越过这条线,可能一下子就会让政府陷入棘手的劳工争端问题。  他在考虑这事的时候,更多的罢工工人聚集起来,拦住了他的去路。突然,他脸上的那一点灰白胡子向两边微微一翘,像柴郡猫一样咧嘴笑道,“你们都出来看我,真是太好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回响,“谢谢你们。我们可以进去了吗?”纠察线向两边分开了。当纠察队员们开始咯咯笑的时候,总督正迈着大步,轻快地踏上了学校的台阶了。  以后当你陷入有关种族问题的尴尬境地时,借鉴欧洲共同市场的外交代表们的作法。在进程中,几乎每一个成员国都曾遭到至少一个其它国家的入侵或背叛,所以共同市场之间的相互和谐必须不断地得到巩固。有一种方法就是对民族特征的调侃。最近,一位刚到共同市场布鲁塞尔总部的代表说他是瑞士(无海之国)的海军部长。大家听了都笑起来了。这位瑞士代表反嘲道,“嗨,为什么不行?意大利(无财之国)不是还有财政部长吗?”  当然,幽默通常不仅仅只是笑笑而已。当幽默以更为巧妙的形式出现时,就具有特洛依木马的特性:  3     没人会提防它;我们接受它,只是因为它看上去有点像个小小的木制玩具。然而,它一旦进来了,就能在城市内引起改革、反叛和抵抗。例如,有人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挡住了德军的占领,除了英勇的英国皇家空军以外,还有英国式的幽默也起了很大作用。举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这个著名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妇女在伦敦遭轰炸期间,最后被人费力地从被炸成瓦砾的家中救了出来。当问她“你丈夫在哪儿?”时,她掸掉满头、满胳膊的砖灰,回答道,“正在利比亚打仗呢,那个胆小鬼!”  当生活把我们逼到绝境中时,我们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或许就是,“我们可以用笑声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肩负重任之人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重大问题——而且通常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C·马歇尔将军努力让当时尚未准备好的美国参加二战时,在就哪一方面最需要支持这一问题上,他遭到了最高统帅的激烈反对。马歇尔觉得我们最需要的是高度机械化的地面部队,而海军出身的罗斯福总统则认为我们主要的需要是一支强有力的海军部队,另加一支大规模的空军部队。在与总统越来越激烈的争论中,马歇尔据理力争,并开始酝酿更强有力的反驳。最后,在一次异常激烈的会议上,一贯板着脸的马歇尔挤出一丝笑容,笑着说道:“总统先生,您最好还是不要把海军说成‘我们’,把陆军说成‘他们’吧。”  罗斯福从眼镜上方审视了一下马歇尔,然后突然大笑起来。很快,他更加客观地研究了马歇尔的建议,终于采纳了加强地面部队这一。  有时候,幽默不仅仅能避免争论,挽回面子或者保住工作;它还能挽救生命。维克托·弗兰克尔是个精神病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囚禁在一个德国的集中营里。随着幸存的囚犯人数越来越少,囚犯的生活条件越来越恶劣,弗兰克尔和他最亲密的难友极力寻找办法来求生。在这些侮辱人格的集中营中,除了营养不良、劳累和疾病以外,因绝望而自杀是最大的杀手。  作为一个精神病学家,弗兰克尔知道幽默是人最好的求生武器之一,因为它能让人远离恐怖,即使是片刻的远离也好。于是,弗兰克尔制定了一条规则,他和他的朋友每一天必须编造一个有趣的轶事讲给对方听,特别是讲一些他们获得解放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受到这种藐视一切的笑声的感染,其他人都被吸引住了。一名饥饿的囚犯预言说将来他可能会出席一个盛大的正式宴会。当汤被端上来时,他会打破礼节,哀求女主人说,“从最下面捞吧!”  如果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幽默能成功地运用的话,那么你我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不能用它来解决的呢?     无力则不是好兆。我也不喜欢毫无生气、缺乏力度的握手姿势,但却格外小心,并不以此作为判断人的基准。再说,骗人的老手会轻而易举做出热情握手之态。尽管握手之时你应该用力,以便即刻树立一个良好印象,然而下次有人紧握你手之时,可别太当真;这并不能告诉你关于他的具体情况。  某种整洁清秀的外表会树立诚实的形象。譬如,金发碧眼的年轻人,面带稚笑,长相是邻家男孩那种类型,这种典型的美国人的形象几乎总能激起别人的信赖。仅因外表而盲目相信一个人是不合乎逻辑的。然而,大多数人的确如此草率地做出判断。相反,皮肤油黑、黑发油腻、蓄小胡子的邋遢男人不会被人认为其面相诚实。同样,某个女人的长相可能会使人联想到街头妓女的模样,而开价很高的应召女郎可能也会看似娴静清新。自然,衣着和(对女性而言的)化装品与以上所谈的外表问题有很大关系。但不幸的是,不为人所控制的、与生俱来的外貌在大多数人的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很同情勤奋老实的推销员,其天生的那幅模样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他那种人的二手车我可不想买!” 另一方面,一个非常阴险的人也许貌似你可信赖的那种人。你怎能肯定一个看似整洁清秀的搭车人不及一个(因为其长相而)貌似危险的搭车人危险呢?你怎能肯定此人就一定是个危险人物呢?问题就在于我们往往毫无道理地做出如此草率的决定。  从更大的范围上讲,选民们经常仅因某个政客的外表整洁清秀而对他做出有利的反应。其对手则因没有生就一副令人信任的外表而经常遭到否定的评价。这种判断是错误的,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诚然,许多选民投某位候选人的票完全是出于政治原因,但在势均力敌的选举中,不该当选的人会因其整洁清秀的形象而占有优势。  我们往往根据表达能力对人们做出轻率的判断。再回到政治话题上来,许多选民往往根据某候选人公开的方式判断其能力。然而,某候选人可能演讲很精彩,但却未必胜任其所竞选之职。我认识许多才能杰出的人物,他们只是没有培养公开演讲的能力,但在与他人一对一的交流中却表现极为出色。充分表达己解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我们对于让人感觉能言善辩的人却往往产生错误的印象,因为这个优点可能往往只是“表面现象”。然而,不难想象,一位外表整洁清秀、讲话娓娓动听的政治家会轻而易举地战胜一位不事张扬但更为合格的对手。他之所以取胜仅仅是因为其形象令人信服。  经过多年面试和聘用销售人员之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油嘴滑舌的人未必会成为一流的生产者。“天生”就会做生意的人固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很多时候,具有良好的工作习惯、正当动机以及奉献精神的那种推销员才是公司里最出色的人才。通常,销售经理如果聘用性格外向且张扬的销售人员,就会有很高的人员调整率。  另一个影响形象的因素就是姓名的听觉效果对听者产生的效应。我们听到一个相对“难听”而言的“动听名字”时,经常匆匆产生不合情理的看法并一直为此深感内疚。好莱坞制片厂很久以前就意识到这个事实并开始改变影星们的真实姓名。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就是电影《金手指》中詹姆斯?邦德对女主角Pussy Galore的应答。初次遇见她时,他情不自禁地惊叹道:“我一定是在做梦吧!” 假如她的名字是Harriet Finkelstein,恐怕观众将永远欣赏不到银幕上最叫座的这样一个名字!然而,不管一个人的名字多么了不起,以此为标准去评价人的个性如同根据握手方式判断人的价值一样不合乎逻辑。  漂亮性感的红发女郞不非总是床第之欢的最佳搭档,高大健壮的男人也未必如此。然而,我们往往认为这种男人个个都是英雄,总比那些弱小的男人在战场上更加勇猛。同样,认为外地律师或顾问比本地的更老练亦非完全合理。只因你的牙医提前半年才与你预约,未必表明其最擅长口腔业务。开梅赛德斯轿车的保险代理人提供给你的服务并不比开福特轿车的保险代理人更加周全。与你的律师通话之前,先通过总机,再通过接待员,然后通过私人秘书,并不能说明这个律师打官司的能力。我还希望你们不要因为第三银行新建的总部办公大楼比第四银行高出几层,就把存款从第四银行转入第三银行。认为清洁卫生的餐馆有美味佳肴也同样没有道理。确实,所有这些因素都是漂亮的门面装饰,不能完全忽视。不过,在你最终决定究竟应该与谁做生意之前,必须考虑其它一些更为重要的因素。  许多形象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我们习惯上却把它们当成真实的情况去接受。因此,下次有人对你说:杜鲁门?布鲁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因为他笑容可掬,与人交谈时直视对方眼睛,和人握手时很有力度,而且对宠物极情,你可不要上当受骗噢!  补充阅读  成功孕育成功  5     罗伯特 ? L ? 舒克  常言道,一事成功百事顺。人们喜欢与成功人士打交道。原因何在?因为成功人士定有其成功的原因,其中最明显的原因是他擅长所做之事。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人们总想与佼佼者打交道。  自然,树立成功者形象的最佳途径是工作出色。你的表现以及由此赢得的声誉,会让公众了解你何等优秀。人们根据你以往的业绩或者仅凭观察你的行动便会了解这一点。某人是否职业网球手,只要看他在球场上打球便一目了然。你对本职工作是否在行,人们看你做事同样也会一目了然。但许多其它形象树立技巧也可用来树立成功者的形象,这些技巧将在本章讨论。  此处我们不谈树立形象的炫耀之法,如开豪华轿车、买负担不起的房屋、超预算入乡村俱乐部等。下面所谈的成功形象树立技巧巧妙而又低调。  每个人都喜欢与获胜的成功人士打交道,我想对此大家都会赞同。成功人士越是成功,其事业就越发达,因为成功确实孕育成功。最近我去看牙医的经历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那天,接受半年一次的口腔检查之后,我正准备离开诊所,接待员问我6月23日是否有空再来做一次检查。我很惊讶地问道:“为什么要下个月呢?我想我刚收到一份一切正常的检查,我没有必要再过半年来做检查。” 她笑着说道:“舒克先生,我指的不是下个月。我们的预约已全部排满到明年6月。” 我马上答道:“这样的话,最好把我登记上,因为如果现在不和你把日期确定下来,我可能等的时间更长!” 得知牙医的日程已提前13个月预先排满,我深有感触。他门诊兴隆使我深信不疑自己一定遇到了全市最好的牙医。  几年前另一次看牙医的经历却没有使我同样深信不疑。我打电话预约时,他告诉我说次日上午9点可以见我。由于我没法安排那个时间,他同意11点和我会面。可是,当我查看了自己的日程安排后,发现那个时间也没法安排。最后,他同意11点见我。我对那次交谈的即刻反映是那个可怜的家伙当天9点到12点之间没有患者去就诊。当时我想,如果一个牙医第二天没有预约满病人,他的门诊一定不会兴旺。虽然我的确如约而去,但却十分担心他能做何种事情,因为他似乎并非所需。你瞧,他给人留下了一个很差的形象。如此差的形象一旦形成,他在树立病人对其应有的信心方面,就处于不利的地位。  假如你业务刚刚开张,或者经营多年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我极力推荐你严格遵守“成功孕育成功原则”。你首先要学会经常看似很忙。千万别让你的客户知道你的预约或许甚少;相反,要留给他们一种你已“预先排满”的印象。  每当某个可能成为我客户的人在某个时间没空与我见面,我总会对他如此这般说:“弗莱德,我很抱歉我们不能在周二上午8点见面,但我可以在周五下午2点一刻或下周二上午9点半见你。”也许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连一次预约都没有,但当我拿出约会簿翻来翻去时,他就会觉得我的日程安排很多。能在我提议的那些日期与我会面,他很有可能会感到荣幸。  然而,有时某个可能成为我客户的人也会说:“很抱歉,鲍勃,那几天我的日程已排满了,但周四2点我可以见你。” 假如我不想告诉他说我不能赴约,但又没法和他另约时间,我会说,“好吧,我肯定会设法调整日程以便届时与你会面。请务必将日程记在你的日程表上,因为我的日程安排很紧!”虽然我的话里并没有这样明说,但我的意思十分清楚:我很成功,因而我特别忙。  成功孕育成功技巧的运用有许多范例,其中拿职业人士来说,他允许你做他的客户或患者实际上给了你很大的恩赐。拥有所谓“限额患者”的那些医生总是告诉公众说,他们能处理的患者名额已满,因此所有其他患者都必须等候。然而,并不是只有他们才限制服务对象的名额。我听说过许多搞室内装潢的人,如果你不是他们的老客户,他们只是偶尔看你的面子,才让你得到他们的服务并付给他们费用。我还认识几个华尔街股票经纪人,他们实际上先要你向他们汇报财政情况才同意你入股投资。这些人很善于发挥成功孕育成功形象。  看似很忙对于小型企业尤为重要。常令我可笑的是,此类公司在允许客户与“大老板”交谈之前,总要把他们仔细盘问一番。你向接电话的小姐详细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历之后,她会把你的电话转给其老板的私人秘书。然后,秘书又是同样一番盘问。等你最终与欲通电话之人通话时,你几乎与公司所有人员都通了电话。然而运用此技巧的确能产生地位重要的印象。许多人认为,他们必须先与接线员和秘书通话之后方可接通对方,与其通话的接线员和秘书越多,对方的地位一定越重要。尽管真正的大行政官亲自接电话合乎情理,但小商人若亲自接电话会给人一种业务规模不大的印象。其实真正的小商人很少有接待员或秘书为他们遮拦。  6     成功孕育成功原则还包括另一个树立成功形象的技巧,即要有一副貌似成功的外表。假如你的衬衣领口已磨破,你的皮鞋没擦亮,你的西服翻领已过时或者领带不干净,显然,要么你一事无成、买不起体面衣裳,要么你是一个衣冠不整的人。具有上述任何一种形象,你肯定不会成功。  依据成功孕育成功原则,我建议你应该用一些能够增强形象的标识来装饰办公室的墙面。毕业文凭、学历证书之类的东西,可以有效地向可能成为你客户的人说明你的真才实学。你获得的各类奖章和奖状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我有一位朋友是个著名的律师,他将自己与不同的董事会成员围坐桌旁开会时拍的照片放大到宽8英寸、长10英寸,并经过一番精美装裱之后,用其装饰自己的事务所。因为他为许多主要委托方的董事会服务,人们早晚会从这些照片中的某一张中认出某个商界名流;或者,人们早晚会问那些照片有何象征意义。这样一个带有引导性的问题,会使他“夸夸其谈”自己就职的那些公司的情况(谁言不允律师作广告!)。他的那些相片令人难忘,我不由得想到,能被别人从中认出,他一定引以为豪。假如他是这些公司董事会的一名成员,一定也非常出色。  在美术界,许多人的作品开价很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无疑是成功孕育成功的形象在起作用。以因开价高而美其名的画家为例,其作品比能力相当或能力更强的无名小辈的作品更叫卖,其秘诀同样在于他具有树立成功形象的能力而并非绘画的才能。你曾几度见过这样一幅现代作品?它看似出自学童之笔而某个画家大概只需一小时便可完成,但价格却是你年薪的三倍。如此艺术最令人惊叹的是,竟有人将其买下来并已高价卖掉从中获利。  认为所付劳务费越高质量越好,此乃人之常情。大多数人以为:“我以那样的价格花钱买下来最合算。”我记得有位房屋粉刷匠曾给我们开过粉刷墙壁所需费用的大概价钱,此价不及那位据称是全城最棒的粉刷承包商所收费用的一半。我妻子当时并没有迫不急待答应他,而是不由自主地“提心吊胆”起来。她不想雇用这个人,于是问我:“收费这么低,他能干什么活?”虽然我打算提供最好的涂料,可她还是坚持说:“他干的活可能只维持三分之一的时间,从长计议,我们出顶价会更好。”我承认,认为商品质量等于其明码标价有一定的道理。鉴于此,尽可能把你的劳务价定高,这样才不至于把人家吓跑,这一点很重要。  医生、律师、企业顾问、会计、牙医或者任何必须收取应得劳务费的人员,应该仔细分析他们所决定采用的收费额度。如前所述,收费过低会树立负面形象从而影响业务,因为你的生意会越做越小。把费用提高到使你看似贵重的那种价格表明你也了不起!  既然成功孕育成功原则是一个宣传你如何优秀的手段,就可以用它来宣传你公司的有关业务。地方企业树立形象有一个代价虽大但却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面向地方发行的国家级杂志上刊登广告。像《华尔街金融报》、《商业周刊》、《财富》、《福布斯报》、《时代》以及《新闻周刊》等国家级刊物收取的广告费,比只刊登在面向国家某一特定地区发行的杂志中的同类广告更低,而大多数人却不了解这个情况。一般读者如果看到此类广告就会下结论说:“哇,我没想到哥伦比亚?威吉特公司原来在做这么大的生意。既然他们能在《时代》上刊登整版的广告,想必生意很兴隆!” 对于业务限于地方的公司来说,做这种类型的广告很值得。然而以这种方式做广告时,要切记:涉足的市场过大,你会无力提供服务,这样做很不值。  我的一位朋友在成功孕育成功原则时,向我吐露的一番话大概最精辟不过:“你知道吗,鲍勃,我在成功之前经常讲述现在所说的这些大道理,但从未有人听。实际上,他们甚至经常取笑我想法太离奇。现在他们都听我的。以前常对我的话几乎置之不理的那些人现在总是赞同我的观点。”  你在工作中出类拔萃固然重要,但运用成功孕育成功原则保证会使你获得你所寻求的那种形象。人们愿意与成功之士打交道,因为他们相信,凡是取得成功的那些人一定擅长他们所做的事情,否则他们不可能取得目前的地位。要想成为佼佼者,你必须向公众展示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在这则绝妙的寓言中(很抱歉,我插一句,这则寓言客气地说,应该人人皆知;但准确地讲,并非如此。),小蚂蚁劳累了整整一个夏天,储备冬粮,而草蜢则坐在草叶上对着太阳放声歌唱。冬天到了,小蚂蚁粮食充足而草蜢则粮仓空空。他到蚂蚁家去乞讨食物,蚂蚁给了他一个经典式的回答:  “你整个夏天都在忙什么?”  “恕我直言,我在唱歌,我在唱歌,我整日整夜在唱歌。”  “原来你在唱歌。那么你就接着唱吧,接着跳吧。”  其中的寓意我一直难以接受。我认为不是因为自己过于执拗,而是因为儿时不合逻辑的思维,那时尚未形成健全的道德观。我非常同情那只草蜢,甚至有一段时间我一见到蚂蚁就非踩上一脚不可,以这种简明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看不惯蚂蚁这种审慎、理性的做法(自那以后我发现自己这样做也是完全合乎人性的)。  前几天,当我看到乔治独自在餐馆用餐,我禁不住想起了这则寓言。我从未见到过任何人有如此阴郁的表情。他怔怔地望着前面,看上去似乎全世界的重担都落到了他一个人肩膀上。我为他感到难过。我怀疑是他不争气的兄弟又给他惹了麻烦。我走过去,向他伸出了手。  “你好吗?”我问。  “就是心里不太高兴。”他答道。  “又是汤姆惹的吗?”  他叹了口气。  “是的,又是他。”  “干嘛还要管他?你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你该知道他已经是无可救药的了。”  我认为家家户户都有败类。二十年来汤姆一直是个令家人头疼的家伙。他的起步颇为体面:开始做生意,后来结婚而且有两个孩子。拉姆齐一家人非常受人尊敬,完全有理由相信汤姆会有一个成功而风光的人生。但有一天,事先没有任何征兆,他声称自己讨厌工作,而且也不适合婚姻生活。他要享受人生。他不听任何人的规劝,就离开了妻子,离开了办公室。他有点钱,在欧洲不同国家的首都快快活活地过了两年。有关他的种种行为的传闻不时传到了亲戚的耳朵里,他们都深感震惊。毫无疑问,他生活得很开心。亲戚们无可奈何地摇着头说,等他把钱花完了看他怎么办。他们很快发现:他靠借债过日子。他富有魅力,而且厚颜无耻。他向我借钱时,我从未遇到过比他更难以拒绝的人。他从朋友那里获得稳定的收入,而且特别善于交友。他经常说把钱花在生活必需品上毫无意义,而有趣的花钱方式是用它来享受奢华。为此他依赖哥哥乔治来满足他的享受,但他的魅力在乔治身上没有白费。乔治是一个一本正经的人,对汤姆的花言巧语丝毫没有察觉,同时他也是个正派的人,有一两次轻信了汤姆要改过自新的诺言,给了他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让他重新开始生活。汤姆用这笔钱买了一辆汽车和一些漂亮的珠宝饰物。但当事实使乔治明白他的弟弟决不会安定下来,因而不想再管他时,汤姆开始敲诈乔治,良心上丝毫没有感到不安。当一位受人尊重的律师发现自己的弟弟在自己喜爱的餐馆的柜台后面调制鸡尾酒,或看见他坐在出租马车的驭座上等候在自己常去的俱乐部外面时,终究感到有点不光彩。汤姆说,做餐馆酒吧服务员或赶出租马车完全是个体面的职业,但如果乔治愿意给他几百英镑的话,他不会介意为了家族的荣誉放弃这种职业。乔治如数照付了。  有一次汤姆差点坐牢。这让乔治非常不安。他后来还介入了整个让人丢尽脸面的事情。汤姆的确太过分了。他粗野、卤莽、自私,但他从前从未干过任何骗人的事,也就是乔治所指的非法的事。如果汤姆被起诉,他肯定会被判刑的。可是乔治总不能让唯一的弟弟去坐牢。被汤姆欺骗的那个人叫克朗萧,他是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他坚决要和汤姆对簿公堂;他说汤姆是个恶棍,理应受到法律制裁。结果乔治花费了相当的精力和500英镑才平息了此事。但当他听到汤姆和克朗萧两人把支票兑换成现金后马上到蒙特卡洛去了,我从未见他如此暴跳如雷过。他们两人还在蒙特卡洛高高兴兴过了一个月。  二十年来,汤姆时常吃喝嫖赌、出入豪华宾馆、打扮入时。他经常衣冠楚楚。尽管他已经四十有六,但你决不会把他看成是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和他相处令你非常开心,尽管你知道他一文不值,但还是会禁不住愿意和他交往。他兴高采烈,快乐无比, 魅力十足。他经常向我要钱购买生活必须品,但我总是慷慨解囊。每当他向我借50英镑时,我总是感觉欠了他的债。无人汤姆不认识,无人不认识汤姆。你也许不欣赏他,但你无法不喜欢他。  8     可怜的乔治,他比这个鲜廉寡耻的弟弟仅年长一岁,看起来却像六十岁。二十五年来他每年的休假从未超过两个星期。他每天早晨九点半到办公室,直到六点才离开。他正直、勤奋、值得人们尊敬。他有个贤妻。他从未背叛过她,甚至连不忠的念头也从未有过。他有四个女儿,他是个最称职不过的父亲。他总是尽量省下三分之一的收入,打算在五十五岁退休后住到乡村里的一栋小房子里。他可以在那里种花养草,打打高尔夫球。他的一生无可挑剔。他很高兴自己一天天变老,因为汤姆也在变老,他搓搓手说道:  “不错,汤姆年轻英俊时过得很快活。 但他只比我小一岁。再有四年他就五十了。那时侯他就会知道生活不容易。到五十岁时,我将有三万英镑的积蓄。二十五年来我一直认为他最终会穷困潦倒。等着瞧吧,汤姆将怎样忍受这样的日子。等着瞧吧,是努力工作有好报还是游手好闲有好报。”  可怜的乔治,我很同情他。当我在他旁边坐下之后,我仍不知道汤姆到底干了什么不光彩的事。乔治显然很心烦。“你知道现在发生什么事了吗”?  我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我猜想汤姆可能最终已落入警察之手。乔治几乎说不下去了。  “你不会否认吧,我这一辈子勤勤恳恳、为人正派、令人尊重,光明正大。我勤奋劳动,俭朴生活了一辈子,期望退休时能靠从金边股票中获得一笔小小的收入。我尽心尽职了一生,对此上帝感到很满意。”  “是这样。”  “你不能否认吧,汤姆是个无所事事、一无是处、生活放荡和不知廉耻的恶棍。如果真有公理的话,他应该呆在劳教所里”。  “是这样。”  乔治的脸涨得通红。  “几星期以前他和一位大得几乎可以当他母亲的女人订了婚,现在这个女人死了,她的一切都留给了他。五十万 英镑,一艘游艇,在伦敦的一栋房宅和乡下一栋别墅。”  乔治捏紧的拳头重重地砸在桌子上。  “这不公平。我敢说,这不公平,他妈的,这太不公平了。”  我再也忍不住了。看着乔治愤怒的表情,我禁不住哈哈大笑,我在椅子里笑得前仰后合,几乎掉到地板上。乔治永远不会原谅我。不过,汤姆经常邀我到他在梅费尔漂亮的豪宅里去就餐。尽管他时而会向我借点钱,那也仅仅是出于习惯,从来没超过一英镑。  补充阅读  教堂司事福尔曼  威廉·毛姆     阿尔伯特·爱德华·福尔曼在耐维尔广场圣彼得教堂当司事已有十六年了。在其任职期间他一直忠于职守,经常把教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在每一次婚礼和葬礼上他总是穿着很得体。这时来了一位新任命的牧师。不久,他发现福尔曼是个文盲,感到很惊讶。于是要求他必须马上学文化。  “我们不想为难你,福尔曼”,牧师说,“但我和执高都已决定好了。我们给你三个月时间学习,如果那时候你依然不会读书、写字,恐怕你得离开这里。”  阿尔伯特·爱德华从来没有喜欢过新来的牧师。他从一开始就说上面派他主持圣彼德教堂是犯了一个大错。他不是上等会众所需要的那种人。这时候,他直了直腰。他知道自己的价值,绝不允许他人欺凌他。  “对不起,先生。这恐怕不行。我这把年纪,学不了了。我不识字,可照样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也不想自吹自擂。自吹自擂决非自荐,我就能这样说,我也尽职尽责了,仁慈的上帝对这样的安排也颇感满意。如果我现在可以开始学文化,我也不知道想不想学。”  “如果那样的话,福尔曼先生,恐怕你得走人了。”  “行,先生,我很理解。一旦你找到替代我的人选,我会很乐意递交我的辞呈。”  当阿尔伯特以他惯有的礼貌在牧师和执高走后关上大门时,他再也无法保持平静的神态和尊严了。刚才他正是以这种神态承受了这个打击,他的嘴唇颤抖着。他慢慢走回法衣室,把他的衣物挂在该挂的  9     衣帽钩上。回想起那些隆重的葬礼和时尚的婚礼,他叹了口气。他整理好一切,穿上外套,拉上帽子,沿着通道走去。他锁上门。他穿过广场,禁不住一阵阵伤感,他没有走原来回家的路。此时家里正有一杯芳香四溢的浓茶在等着他。他拐个弯,慢慢往前走,心情很沉重。他不知道今后该做什么。他不愿意再回去做家务活了,因为多年以来他在教堂里一直是自己当家作主。不管牧师和执高说些什么,是他掌管着耐维尔?圣彼得教堂。他无法降低自己的身份来接受一份干家务的活。他已省下一笔相当可观的钱,但不做其他事情而靠它生活是不够的,而且生活费似乎年年渐涨。以前,他从未被这样的问题所困绕。圣彼得教堂的司事犹如罗马的大主教是终身制的。他曾经常想到牧师在他死后的第一个礼拜日做晚祈时高兴地提到他们已故的司事——长期以来忠于职守,堪称楷模的阿尔伯特·爱德华·福尔曼司事。他深深叹了口气。  阿尔伯特·爱德华从不吸烟,他是个绝对戒酒的人。但也有例外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就餐时喜欢来一杯啤酒,在疲倦时喜欢点上一支雪茄。抽支烟会令他感到舒服些。这时,他突然想抽一支,因为随身没带烟,他四处张望想找商店买一包“金雪儿”。他没有找到,于是就接着往前走了一段。这是条很长的街道,沿途有各种商店,却没有一家卖香烟的商店。  “这就奇怪了,”阿尔伯特·爱德华说。  为了确认此事,他又接着往前走。确实没有一家香烟店,他停住脚步,若有所思地打量着这条街。 “我肯定不是走在这条街上唯一想买香烟的人”,他说,“我敢肯定,在这条街上开个香烟店,生意肯定不错。”  他突然灵机一动。  “好主意”,他说 ,“真奇怪,有些从未料想到的东西会突然冒出来。”  他转身回到家里,喝了他那杯沏了多时的浓茶。  “你整个下午一声不吭,阿儿伯特,”妻子说。  “我在想事情”。  他前前后后仔细地考虑了这件事情。第二天,他沿街行走,正巧发现有人要出租一家小店,这家小店似乎完全合他的意。二十四小时以后他就租了那个小店,一个月后,他永远地离开了耐维尔·圣彼德教堂。阿尔伯特成了店主,出售香烟和报纸。他妻子说,当了圣彼得教堂司事后再干这一行,这种落魄太可怕了。他回答说你得跟上时代的潮流,教堂已经今非昔比,所以他打算该干啥就干啥。阿尔伯特生意做得很好。大约一年后,他想,我既然干得很成功,我不妨开设第二家商店,并招聘一名经理。他又找到一条没人销售香烟的长街,当他找到一家要出租的商店,他就马上租下来,并为它置备了各种各样的香烟。他又成功了。后来他又想既然能够经营两家商店就可以经营六家商店,于是他在伦敦到处查看,凡是没有烟草店的长街只要有商店出租,他一律租下。在10年时间里,他接管了不少于十家门店,挣起钱来轻而易举,他每周一到各店亲自巡视,汇总一周的收入,然后将它存入银行。  一天当他交付了一捆钞票和很重的一袋银币时,收银员说经理想见见他。他被领进办公室,经理和他握了握手。  “福尔曼先生,我想和您谈谈您在敞行的存款,你知道你已拥有多少存款了?”  “确切的具体数字记不清了。经理先生,但大概的数目我还是知道的。”  “除了您今天早晨存入的,你已经存了三万英镑。这是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存款,我想您完全可以用它来投资。”  “我不想冒什么风险,先生,我觉着放在银行里保险。”  “你一点不用担心。我们会列出一张绝对可靠的金边股票单子给您。它们给您带来的利息要高于我们所能给予的利息。”  福尔曼那张与众不同的脸上显出了忧虑的神色。  “我从未玩过股票,我还是把钱交给你来处理吧,”他说。  经理笑了,“全由我们来办吧。下次您来,只要在转让书上签上您的名字就行了。”  “这没问题”,阿尔伯特犹豫不定,“但我怎么知道我签的是什么内容呢?”  “我想您是识字的吧?”经理有点不悦地说道。  福尔曼先生坦然地笑了笑。  10     “嗯,先生,问题就在这。我不识字。我想这听起来有点可笑,事实就是这样,我既不会读也不会写。我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是在做生意时学会的。”  经理极为惊讶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我从没听说过这种稀奇事。”  “是这样,先生。我一直没有机会学文化。后来等有了机会,我又太老了,我也不想学了,我挺固执的。”  经理盯着他的眼睛,好像他是原始丛林里的妖怪。  “你是说你积攒了三万英镑却不会读书写字?天啦,好家伙,如果您会读书写字的话,您现在会在做什么呢?”  “我可以告诉您,先生,”福尔曼先生说,颇具贵族气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我会是耐维尔·圣彼得教堂的司事”。     况下提出安乐死,且其它条件如照料病人的人们的良好愿望得到满足,以及所有法律手续均已办妥,伦理上就再也无任何理由禁止实施主动安乐死了。  事实上,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有种人能够仁慈地结束一只遭受痛苦的动物的生命,却不愿意将这一同样的特权给予自己的同类。也许是因为我们所有人的心里都潜伏着一种内疚感。还有怎样的内疚感能比造成他人死亡的责任感更让人难以承受吗?  也许这种错误想法属于范畴上的错误,也就是把审慎视为仁慈的错误想法。  作为一个科学家和人道主义者,我发现社会对促成一个人死亡的不同方式的态度既伪善又不合逻辑。试想一下,自从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居住以来, 每个人就几乎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在战场上杀人与被杀的权利,甚至这不仅会导致他本人丧命,而且会使多人丧命。  我和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法律、伦理和医学界的权威讨论过实施主动安乐死的必要性,讨论过实施主动安乐死时医生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等。但一次又一次总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谁来决定什么时候该终止一个人的生命,怎样才能避免出现错误?  医生会不会滥用职权来除掉他们不喜欢的人?  如果医生被赋予终止患者生命的权利,那么医疗界会不会失去很多人们寄予它的信心?  医生能拥有上帝的权利吗?  最后必须由上帝来定夺生命的终止吗?  如果说医生在终止一个人生命的时候是在扮演上帝,那么同样可以认为他在延长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的生命时,也是在扮演同样的角色。当然,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又感染了并发性炎症(如不治疗,病人将死于炎症),如果我们给他精心治疗,不让他死于炎症,我们不也是在干扰上帝的意志吗?  一般说来,战争、死刑、堕胎也会引起同样的问题。我认为,如果医生被授权实施主动安乐死,而且所有必要的安全措施都已具备,那么这些大部分反对意见便会消失。  虽然冒着在宗教信仰上被孤立的危险,但我仍认为,如果扮演上帝能减少人类痛苦,那么,仁慈的上帝不会介意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在这种情况下扮演上帝的角色。每当我们谈及生命的终结,总是不假思索地把上帝扯在一起时,我们实际上对上帝关于生命的阐释又知道多少呢?  补充阅读  危急关头,她拒绝安乐死的请求  德里克·吉尔  1967年的初夏,伊丽莎白和曼力·罗丝夫妇第五次搬家。 他们现在觉得在芝加哥安家很舒服。 于是便买了一套房子,离他们原来租借的房子只相隔几个街区,打算以后长久的在那里工作生活下去了。  伊丽莎白和曼力本来每年夏天都有一次度假活动,可是今年他们打算推迟到圣诞节。他们对七岁的儿子凯纳斯,和小女儿芭芭拉说可以带他们去瑞士过一个有雪橇、铃铛、热热闹闹的真正的圣诞节。  突然间,伊丽莎白分明没有任何的刺激,却突然无缘无故地为母亲的健康状况感到莫名的深深焦虑。她对曼力说她必须马上飞往瑞士, 如果能定上飞机票的话,明天就走。她承认自己心血来潮的决定听起来很荒唐,虽然她自己目前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要尽快赶到母亲身边去,但这样做一定是有道理的。一周之后,她和两个孩子赶到了苏黎士,然后乘火车前往泽而玛特。库伯乐太太和伊丽莎白的其他家人都住在那里。  泽而玛特是度假休养的胜地,伊丽莎白称之为“度过从前的幸福时光”的胜地。库伯乐太太看起来身体状况极佳,她在罗丝一家到的那天,还和伊丽莎白的哥哥恩斯特,三胞胎兄弟伊瓦三人一起徒步旅行了八英里。伊丽莎白还有一个三胞胎的姐妹,名叫爱丽佳,当时没能一起去。  在这儿度假的最后一个晚上,当太阳落山的时候,库伯乐太太和伊丽莎白坐在卧室的阳台上,而凯纳斯和芭芭拉在外面玩了一天,累了,很快就睡着了。  母女俩坐在那里,久久不语。如手指般参差不齐的荫影在苍翠的深谷里移动。库伯乐太太转过身来面向伊丽莎白,说到,“我要你郑重发誓为我做一件事。我要你答应,如果我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如果我变成植物人,你要帮我快点死去”。她说话时语气很急迫,和平时很不一样。  伊丽莎白吃了一惊,母亲在这个时间,提出这个请求,让伊丽莎白作出的反应,既不像研究死亡的专家,也不想以为教育别人慎用象征性语言的教师,而是一个倍感震惊的女儿。她的回答非常迅速,“您  12     在胡说什么呀!一个70多岁每天还能在山里徒步旅行几英里的女人,哪会那么容易说死就死了?妈妈,您不可能变成植物人的。”  库伯乐太太好像根本没有听见女儿说的话,再次恳求女儿能够答应她,当她生活不能自理时,一定要帮她快点死去。  伊丽莎白震惊的望着母亲,再次断言这个问题纯粹是凭空想出来的。她肯定地回答,如果母亲是在说安乐死的话,无论如何,她都会反对的。在她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有权利给病人大剂量的药物来免除他的痛苦。她不能够答应母亲,也不会答应任何人,去加速他们的死亡。如果不可能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母亲真地失去生活能力,她能够保证的便是她会帮她支撑着生命的最后一刻。  库伯乐太太开始轻声的哭泣。这是伊丽莎白有生以来第二次见母亲掉眼泪。  库伯乐太太起身进了房间。伊丽莎白独自坐了一会,反复考虑母亲的请求,自己的回答和自己对于安乐死的态度。她情愿不去面对这个问题。她记得心理分析家、哲学家艾力奇·弗莱蒙的所说的几句话:“没有什么医学伦理可言。只有特定情况下的普遍的人类伦理。”  有些时候,她也被迫承认非要维持一个人的生命是错误的,但只有当病人的确是无药可救,而且身体器官只像机器那样机械的运作的时候,坚持维持生命才是错误。只要生命还有意义,只要病人还能够表达和接受感情,医生就不能够扮演上帝的角色,擅自决定病人的生死。当然,她绝对不是为了回答这个虚无的问题,才改变了举家来瑞士度假的。     不因自己的“消极态度”背上包袱,她要帮人们在临终前处理“未竟之事”。  她认为,濒死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灵魂的引路人或过世的亲人,这一事实坚定了她的信念:伴随着痛苦、压力、抗争和挑战的肉体的存在其实就是一个为永无止境的旅程做准备的“学习的经历与成长的阶段”。  她深信人在“传统”中所拥有的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他为公众事业做出多大贡献——他付出过多少的关怀,献出多少的爱。     却意识到自己的整个未来吉凶未卜。如果一个女人戴着订婚戒指离开校门的话,那么她等于获得了学位;而男人获得毕业文凭的时候,只是刚刚起步。拿到学位毕竟容易 —— 你只需死记硬背。有几个主考人能够说得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知识,什么是徒有其名?然而,男人还得要懂自己的专业。他以后的成功取决于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他将来的声望就寄托于此,而且其他人也经常依靠这个过日子。  女人无须如此拼搏。如果她中止学业,嫁给一位大学教师,无须努力就已经取得了丈夫那样的水平。作为工厂老板的妻子,她会比自己的丈夫更受人尊敬(而别人充其量只能在这家工厂的装配线上干活)。作为妻子,她和丈夫一样,始终享有同样的生活标准和社会地位。她不必做任何事情,便可以保持这些东西。正因为如此,成功的捷径往往就是嫁给一个成功的男人。赢得这样的男人,她无须通过勤勉、抱负或毅力 —— 只要有迷人的外表就行。  我们已明白,训练有素的男人对女人的长相有什么样的要求。最出色的女教官轻而一举地便可抓获男性中最成功的斗士。所谓的“漂亮”女人通常自童年时代起就过着安逸的生活,因而无须像别人那样去开发智力。(智力只有参与竞争才能开发出来);由此可以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成功男人往往娶的是极其愚蠢的妻子。(当然,除非你把女人引诱男人的本事视为睿智的艺技)。  几乎已成为司空见惯之事的是,一个真正成功的男人,不论是公司经理还是金融家,不论是船运大亨还是管弦乐队的指挥,事业达到顶峰时,会娶一个漂亮的模特儿 —— 通常作为自己的第二或第三任夫人。继承祖业之财的男人经常会把这种超级女郎娶作第一任夫人 —— 尽管几年之后她会被另一个女人所取代。然而,一般说来,模特儿都是一些受教育很少的女人,她们甚至连中小学都没有读完,她们除了长得漂亮,能在镜头前摆姿势之外,在结婚之前,什么事情都不做。但她们长得“漂亮” —— 这就是她们致富的潜在资本。  女人一旦捕获了自己的男人,便会“为了爱情而放弃事业” —— 或者,至少她会对男人如是说。毕竟,他不可能感到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在关键时刻拯救了她,使其免受考试的煎熬之苦。他却宁愿陶醉于爱情“无法折衷”的想法,而这种想法是女人为男人假装表现出来的。他这样想,天知道,或许她本来可以成为一名著名的外科医生(或是著名的芭蕾舞首席演员,或是出色的新闻记者),而她却为了自己放弃了所有的一切。可他永远不会想到,她更愿意做一个著名外科医生的妻子,不必上班也无须承担责任便可拥有他那样的收入和地位。因此,为了弥补她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他决心让她在自己的身边过上尽可能舒服的日子。  其实,西方工业国家的女学生中,有一小部分人(占10% — 20%)的确在婚前取得了学位。除偶有例外,她们通常不太引人注目,在校期间没有找到将来能够供养自己的合适之人。但学位会使她们的市场价值自动升值,因为某些类型的男人认为,如果妻子有学位,他们就感到信心十足 —— 不过他们自己也得有学位。如果这样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对他感兴趣的话,这明显证明他本人聪明。假如这位才女碰巧又很性感,他会乐得忘乎所以。  但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即使是女医生、女社会学家、女律师也都为了她们的男人“牺牲”自己的事业,或者至少将事业搁置一边。她们隐退到郊外牧场住宅,生儿育女,养花种草,添置平常的家当。几年之间,新的闲情雅趣抹去了那点靠死记硬背学到的“专业知识”,她们变得和左邻右舍那些女人一模一样。  补充阅读  你们男人还想兼而得之!  贝蒂?温斯顿?贝  我原以为八十年代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尤其是经过六十年代的革命。那个年代,我们经常听到有些黑人男性叫嚷说,黑人女性应该跟随其“君王”身后十步之遥,为革命生儿育女。我原认为在八十年代黑人男女间的性别之战已宣布停火协议,我们已经达到或正在努力达到平等相处的阶段。  然而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所期望的实在是太多。我虽不敢以同一笔调描绘所有的黑人男性,但总觉得他们中有一些人 —— 何止一些 —— 出于只有他们自己和上帝才明白的原因,认为有必要谎称并装作自己喜欢独立的女性。他们最初便如是说。然而随其关系的发展,令人痛心的明显事实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是那种既能挣钱养家又能做饭、打扫卫生并随时伺候男人和孩子的女人。这些新型类男人希望女人办事能说会道、言辞有力 —— 但关起门来对他们笑脸相迎、百依百顺。  15     我就是一个独立的女性。我要告诉任何人,我母亲以及与她同代的许多妇女为操持家务养活家人所做的一切我是不会去做的,我不图爱也不图钱。每当遇到向我表达爱意的男人,我会直截了当地对他说,甭想让我擦窗户。我不爱做家务。我不爱做饭,而且一想到得跟在一帮孩子和某个母亲生的这个儿子后面收拾烂摊子,我肯定无法亢奋。假如某个男人想找一位每晚都能把钱给他赚回家的人,我绝对不是他的梦中女孩。  现在,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每个男人都喜欢的那种女人。不过,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我还是我。我会每天高高兴兴上班,帮家里赚钱,这样我和丈夫可以把我们的收入积攒起来以便时而能下饭馆,每年还能外出旅行几次,还可以花钱请个愿意(或需要)打工的保姆为我们做饭、打扫房间、洗衣服。  令人惊讶的是,我的态度并没有让太多的男人扫兴 —— 实际上,男人们对我的诚实和独立性似乎兴致勃发。我的前夫就是这样的典型。我俩刚开始确立关系的时候,他对我山盟海誓地说,我正是他所需要的那种人。他说从来没有见过像我这样的女人 —— 聪慧、风趣、受过教育、自食其力、看上去顺眼。他还说,他感到兴奋不已,我居然“选中”了他。  起初,一帆风顺。然而,我为写第一本书而私下签了一份合同,不久他便满嘴脏话。原来我心爱的丈夫对我的成功有点儿嫉妒。在这之前,我以为他竭力侮辱我,在朋友和同事面前贬低我,是为了获得某种变态之乐。记得有一次,他无缘无故地站起来,当着我儿时的朋友及其丈夫和孩子的面,大骂我是“蠢猪”。他现在已发表了一篇,在我看来,他是个优秀的作家,驾驭英语的能力高超娴熟。可我写的书和我挣的钱似乎正好促使他发作。毫不奇怪,书还没有出版,我们的婚姻就结束了。  假如我婚姻中所发生的事情是个别情况,我的结论或许是,那仅仅是“我的问题” —— 我们女人往往会这样想。可此事无独有偶。在我周围的女性朋友中,过去和现在都有与言行不一的男人分手的情况。  我的一位朋友,几年前嫁给了一位与之约会一年之久的男人。那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或者至少她和我们都这样认为。她和她丈夫都是有才能和进取心的成功人士,他们似乎对生活有同样的追求。她说,他们初次见面时,他对她说,他不仅爱她的身体,也爱她敏锐的头脑。可没过多久,事情就很清楚了,对付她的头脑,他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要让她没有头脑。她说,丈夫要她白天浑身是劲,夜里百依百顺。经受了许多辱骂和虐待之后,她终于离了。令人欣慰的是,她对丈夫那些疯狂行为的痛苦记忆没持续多久。现在她恢复得很好。  八十年代的男人们说,他们所要的是身体强壮、精力充沛、聪明而独立的女性。他们声称想要自己的妻子多朝前迈进,但他们真正的用意是我们女人应该加倍干活,但又不要忘记我们的家庭义务。女人花时间照顾孩子、打扫房间或为一家人做饭的时候,经常没有人去注意。她辛辛苦苦干了一天活之后,不管有多累,还指望她去承担这些责任。可是,当男人一个月花一次时间照顾孩子、做饭或打扫房间时,他们表现出来的样子像是应该得个奥斯卡奖。  钱也是一个令男人们感到困惑的事情。比如,有些男人说,如果我们女人想真正获得解放,我们就应该愿意在吃饭或在城里的娱乐场所过夜生活时偶尔单。当桌旁有服务员或他人在场,女人拿过钱包抽出现金或信用卡时,许多这样的男人经常是闭口不言。这一事实说明,他们对妇女解放并没有做好准备。他们并不介意女人买单,但更希望女人把钱从桌子底下偷偷塞给他们,女人以前就常常这样做。  还有一些口是心非的男人声称他们能够善待比自己挣钱多的女人。起初,一切正常,但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有些男人便开始觉得“仅仅因为”他们是男人,他们就必须控制自己女人的钱,当类似私人财务经理。他知道,她聪明得足以赚钱,但他认为她不足以明智到知道如何花钱、投资或理财。“你果真买得起吗?”,这是个常问的问题,但却很少是出于关心女人的财力才问的。他明知她买得起,可他宁可认为她买不起。  许多这种男人喋喋不休地说,如果我们女人要求平等,就应该为他们买礼物,因为据称他们常为我们买礼物。送礼物到是不错,可对女人却是双刃剑。有位歌星常提起如何为其夫买礼物的经历。当时他感激地接受了礼物,可她说没过多久,那个男人便无耻地对她说,他岂能被收买 —— 他不是待售品。  当然,有些男人似乎以为成功会自天而降 —— 无需苦干和耗时。我见过男人狂追女人的情景,他们明知女人很忙,可如果那妹子拿出约会簿看是否有空,他们便气得不象个人样。这些女人说,她们已厌倦于感到内疚和尽力向那些笨蛋解释她们要写完报告或要参加会议因而无法就此悠然同去吃饭。  16     女性解放对男人有利的时候,男人们都表示赞同。然而,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却是,男人不想承担义务时才鼓励我们去独立 —— 让我们思想开阔到足以接受“开放型关系”这种说法。但如果跟他们也来这一套,那我们就会自找麻烦。你试着对他们说,“好吧,宝贝,我也不想承担义务”;或者先发制人还要好。他们突然已决定仍爱你,想过平静的生活。他们有嫉妒心,还指责我们“利用”他们。  那些声称要和女人坦诚相见的男人又如何?对于许多男人来说,坦诚相见意味着他们想要公开谈论自己以往风流韵事的自由,包括与多少别的女人睡过觉或让多少别的女人堕过胎等涉及到他们与女人之间暧昧关系的细节。作为回报,这样的男人经常要求女人全部讲出她们的事情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不幸的是,许多姐妹所发现的是 —— 通常在遭受毒打之后或者在激烈的争吵中把过去的性经历说出来的时候 —— 许多男人受不了这样的坦城相见,尤其是性生活方面的坦诚。许多男人似乎仍然接受“圣女—荡妇现象”。他们仍然认为,自己的过失有情可原,因为人人皆知,“男人总归是男人”。然而,女人,尤其是自己的女人,应该是清白的,她们应通过某种方式,或许通过耳濡目染,本能地知道如何在床上伺候男人。  男人在生活和表现中通过许多其它途径向女人发出混杂的信号,其言行表明他们的确想兼而得之。他们要我们开车 —— 但又坐在后座指手划脚。他们通常所要的是一切照旧。然而,这只是一枕黄粱。黑人妇女如同其它种族的妇女们一样,正在使自己的思想和躯体从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妇女们越来越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生命,去破译男人的混杂信号并接受男子汉大丈夫的奇思怪想。相反,许多已成为或希望成为杰出成功者的女性正在接受这样一种事实,成功的代价也许就是暂时的孤独,即使如此,这种孤独也是相对的,因为我们中许多人已经认识到,拥有一个男人并非是生活的全部。     正是她内心深处对痛苦的感受才使她有可能同那些被社会摒弃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  这里我们还要谈到有关她的另一个事实。尽管她拥有地位、魅力和掌声,但黛安娜始终是一个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她有一种近乎孩子般的做好事的欲望,以期使自己从不配享有这一切的强烈感觉中解脱出来,她的饮食紊乱症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症状。  世人都感受到她性格中的这一面,人们不仅因为她的真诚而赞美她,更由于她的脆弱而爱护她。 我最后一次是在伦敦看见黛安娜的,那天是7月1日,正好是她的生日。不出所料,她没有同朋友们一起庆贺这一特殊的日子,而是作为嘉宾出席了一个特别的慈善捐赠晚会。当然,那天她光彩照人。然而,我更珍惜我们在三月一起度过的日子。那时她到我在南非的家来看望我和孩子们。令我自豪的是,除了让人拍到她同曼德拉总统会面时的照片外,我们设法没让那些一直在场的狗仔队拍摄到她的一张照片 —— 这件事对她来说十分重要。  那是些我将永远珍视的日子。仿佛我们又回到了孩提时代,那时我们作为家中最小的两个孩子,共度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从根本上说,她从未改变她那大姐姐的本色,像慈母照顾幼儿般待我,与我在学校竞争学业,周末陪我一同忍受火车的长途跋涉,往返于我们父母分居后各自的家之间。  这是她头脑冷静、性格坚强的标志;虽然在走出孩提时代之后,她过的是一种人们能够想到的最与众不同的生活,但是她一如往昔,不改本色。  毫无疑问,这段时期她正在找寻新的人生方向,她不时说起要离开英国,主要是由于受到来自媒体的困扰。我想她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她的真诚善意竟被传媒扭曲嘲弄,为什么似乎为了将她摧垮而总要对她的隐私进行无休无止的探查。  我个人的唯一的解释就是真正的善与美对那些位于道德范畴另一端的人是一种威胁。值得记住的一点是,在一切有关黛安娜的嘲讽中,也许最大的讽刺是:这位以古代狩猎女神命名的女孩(Diana),最后却成为这个时代最受攻击的对象。  她会要我们今天宣誓保护她钟爱的孩子威廉和哈里,使他们免受类似命运的折磨。为你,黛安娜,我们在此宣誓:决不让他们遭受过去曾让你泪流满面、走投无路的绝境的痛苦。此外,我谨以你母亲和姐姐们的名义宣誓,我们,你的骨肉家属,将竭尽所能继续以你那极富创意的方式,引导这两个出类拔萃的孩子,让他们的不仅仅沉浸于义务和传统中,而且能如你所期地自由生活。  我们完全尊重他们与生俱来的王室传统,我们也将永远尊重并鼓励他们去肩负起王室重任,但我们,像你一样,为了使他们将来在精神上和感情上更加坚强,我们将使他们体验生活尽可能多的方方面面。我知道你期望我们起码能够做到这一点。  威廉和哈里,我们大家今天都非常地关心你们。尽管失去的并非我们的母亲,但我们大家都为失去她而悲痛不已。我们无法想象你们的伤痛会有多深!  我感谢天主在这哀恸时刻所施与我们的仁慈,并想以此结束我的致词。因为当它带走黛安娜的时候,正值她生命中最美丽、最辉煌的时刻,而且她正在享受个人生活的快乐。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感谢天主给予这个我得以骄傲地称之作姐姐的女人生命,她是如此无与伦比、扑朔迷离、出类拔萃和不可替代,她的美丽,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都将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  补充阅读  该是结束谣言的时候了  罗莎·蒙克顿  “妈妈,上帝拍照么?”我五岁的女儿盯着报纸上威尔士王妃黛安娜的又一张相片问道。对她来说,接受一位对她意义重大的人的死讯已经够难的了 —— 这人曾经教会她如何像螃蟹一样倒行,如何翻跟斗,并且送给她一生中第一双珍贵的芭蕾舞鞋 —— 而不断看到王妃的相片更使她难以接受这一切。而对于那些王妃最深爱的人们,接受这一切又该是多么的难上加难。  黛安娜生活中的问题之一在于每一个人都希望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人们稍有接近她的机会,几乎毫无例外都会千方百计设法挤进她的圈子里。人们希望成为她生活圈子中的人物,并声称他们熟悉王妃,似乎他们拥有和她作朋友的资格。这使得黛安娜对于自己所扮演的公众角色感到极为沮丧,而这也正是她让自己过着一种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的原因之一。  18     但至少当她还活着的时候,她可以应付这些事件。而现在所发生的事情则极为荒唐可笑。人们都希望成为她生活中一部分的现象在她死后愈演愈烈。新闻界的疯狂似乎更甚于以往,各种各样的猜测完全空穴来风,人们传着关于她死于阴谋的各种荒谬说法,说他们行将结婚,并宣告她身怀有孕。  自她葬礼以后,我曾经拒绝接受很多杂志或广播公司的访问,它们正准备着出版或者拍摄有关威尔士王妃黛安娜的生活和死亡的书籍和影片。但随着近来新闻界所爆发的变态臆想风潮,我同那些深知黛安娜为人的人士谈起此事,我们都同意一点:那就是,黛安娜若活着的话,会希望她的朋友公开为她进行辩护的。  所以我要作出如下声明,我知道从生理上推断在车祸发生时她根本不可能怀孕,因为在她那致命的事故十天前,我曾和她在希腊共度为期一周的假期。关于婚姻更是绝无此事。当我们在希腊泛舟之时,她说起了多迪·法耶德,她说:“他送给我一只手镯。他还送给我一只手表。我知道下一样礼物会是一枚戒指。”然后她笑着说:“罗莎,我肯定会把它戴到右手的无名指上。” 她和多迪·法耶德相识不过六周。确确实实,她与他相处得十分快乐。但这远非是有人一天24小时陪伴着她而已。她对此不太习惯,但觉得相当快乐。在感情上她非常没有安全感,她要求所有的亲友能给她不断的保证。对于那些熟知她的人,这种稍带强迫的完全投入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这以前也发生过。但现在,重要的是,她开始更具自我意识,因此更加小心谨慎。  无论是在她与我一同度假时,还是在她去世前的星期三我同她进行的最后一次交谈里,她都没有表示要嫁给多迪.法耶德的意思。但是随着近来出现的这种猜测,我打电话给安娜贝尔·古德史密斯,较之所有其他的亲友,只有她给黛安娜提供了一个家的氛围,让她在其中能真正放松下来。安娜贝尔告诉我在八月三十日周五下午,也就是车祸发生的前一天,她同黛安娜通过电话。像我一样,安娜贝尔对媒体关于两人关系的报道深感关切,她特别担心的是黛安娜会因此而被逼入困境。她询问事情的发展情况,并且请求黛安娜要小心行事。黛安娜回答道:“安娜贝尔,你不用担心,我过得很好,我根本不需要一场新的婚姻,就如同我不希望脸上出皮疹一样。”  他们死于阴谋的说法 —— 黛安娜和多迪是被谋杀的 —— 是残忍和滑稽的无稽之谈。一位举世闻名的女人,由于司机醉酒而以极惊险的速度在巴黎的一条隧道里风驰电掣,最后造成了致命伤。这还不够恐怖吗?为了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媒体还需要怎样的戏剧性情节呢?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而无谓的悲剧事件。黛安娜与多迪的巴黎之行完全是未经计划的临时决定,因为她在八月二十六日礼拜一接受法国《世界报》的采访而引起的轩然大波使她渴望远离英国多些时日。报上登载她的原文如下:“工党政府的立场(关于地雷)一向很明确。它将展开行之有效的工作。而前任党在这件事上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事实上,她从未说过这些话。访问是以书面问答的形式进行,并且随后在肯辛顿宫殿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会面以选择拍摄一张适合的相片。还客串有同主持王妃办公室事务的麦克·吉宾斯的更多讨论。寄送审批的草案并没有后来无中生有的那段所谓的“引述”。结果英国媒体作出了与事实不相称的回应,对黛安娜提出了强烈批评。她的反应是冷静的愤怒。她推迟了返回英国的日期,并且第一次开始考虑在海外生活 —— 在自己的房子里生活的可能性。假若说她的反应 —— 在国外多逗留数日 —— 显得有些偏激,那无论如何也是可以理解的。在从事反对地雷危害活动中,她独力闯着一条新路。这是她在国际领域里以“黛安娜”身份所踏出的第一步。这项事业并非源于她作为皇室成员的那段日子;这是她在安哥拉和波斯尼亚目睹了那些埋设的地雷所造成的毁坏后,令她感受强烈的事情。她选择《世界报》接受采访,正是由于她错误地以为这是一家能影响读者观点的严肃的报纸,同英国的小报迥然相异。  当黛安娜于那个最后的星期六晚上赴晚宴前对她的朋友理查德·凯说她可能不得不放弃她的工作时,事情并非如报导的那样,是因为她与多迪的关系将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这完全出于她对《世界报》那篇报导所作出的反应。而她那些关于另一种崭新生活的谈话则是完全出自于远离英国媒体的渴望,而并非指个人生活而言。  我上一次和她谈话的时间是在她去世前三天,我们谈话的大部分内容都围绕着背叛与误解。尽管如此,她还是多么盼望着回家,探望她的两个儿子,上体育馆健身及重返工作。是的,她确实说过与多迪在一起十分快乐。仅此而已。现在应该停止对那些原本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无端臆测了。  黛安娜的生活不应只局限于她生命中的最后六个礼拜。这样既不公平也不准确。黛安娜给我们留下  19     的远比这丰富。想想那些她接触过并改变了的无数生命以及她所代表并为之奋斗的事业吧,以及正如她“岩石”般坚定的拥护者保罗·巴瑞尔对我说的那样:“她的光芒是如何地照亮了那些黑暗角落啊。”我们欠她太多、太多。为了她的孩子,她的家人和她的挚友们,现在也该容许她安息了。噢,不,上帝并不拍照。但上帝注视着 —— 并判断着 —— 所有的一切。     在这一阶段往往有两股冲动的力量在发挥作用。  一种冲动是通过作出郑重承诺,为将来选择一种稳定可靠的生活方式,并不再改变。然而许多人未经充分自省便进入某种现成的生活模式,却往往可能发现自己正过着一种固定不变的生活。  另一种冲动是去探索和试验,使每种生活方式处于尝试性状态,因此很容易改变。有些人将这一冲动引向极端,他们在整个二十来岁阶段不停地更换工作,不停地结识新交。这便成为一种总在改变的生活方式。  如何平衡这两种冲动,便造成了人们在经历成年过渡期方面的差异,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这个阶段结束时有怎样的自我感觉。  幻想的力量  无论我们在二十年岁早期如何激发着幻想,都远非十分完满。即使当我们高兴地施展着那些辉煌的新才能的时候,内心也始终害怕我们不会侥幸成功。总有人会发现我们其实是装模作样的骗子。  你见过这位活泼的年仅24岁的初级女主管在旧金山一家第一流的公共关系公司上班的样子以后,你恐怕猜想不到她外表下内心的惶恐:“我知道自己还没有长大。我自己都惊讶在工作上我能表现得这么好。当客户平等地与我打交道时,我会想,‘我侥幸成功了’,但这种感觉并非喜悦,而是害怕他们最后会发现我只不过是个孩子而已。完全不具备什么能力。而另一半的时间里,我又对自己感到无比地自信和自傲,我—— 一个了不起的人,在工作中做到完成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每个人都认为我棒极了。我就像是两个不同的人似的。”  我们中的许多人尚未有意识地认识到这种恐惧。当我们表面的虚张声势足以愚弄我们所认识的人时,我们也在愚弄着自己。但是对自己尚未成型的记忆仍然清晰可寻。所以我们在追寻着最完美最合适自己的一切的过程中,匆忙地尝试着各种生活方式和可能的伴侣。  “完美”的人是那位被我们灌输在头脑中的能激活并支持我们幻想的人,或是那位我们信任并愿意帮助的人。两百年前,一个小说中的年轻德国诗人,他因对一位“完美”女人无望的爱情而备受折磨,喝下一杯酒后,举枪射穿了自己的脑袋。这一枪声响彻世界。打响这一枪的那位失恋的弃世者是哥德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书中的男主人公,这本小说促成的浪漫主义运动直到今天仍影响着我们对爱情的期望。当哥德写这本小说时,他自己正是个25岁的诗人。像小说中的维特一样,他痛苦地痴迷于一位结了婚的女人,一个得不到的女人,正是她的神秘激起了他对完美的幻想。哥德的主人公是如此地打动着全欧洲青年的心弦,以致于书出版后,掀起了一股自杀的浪潮。  今天,如同当时,思考一下年轻男子是如何虚构出他那浪漫化了的热恋女子,也很启人深思。她可以被看作是具有魔力的变色龙般的人物,在他需要母爱时便是一位母亲,下一个瞬间又成为需要他保护的孩子,既是能证明他性能力的风情万种的女子,又是忧虑时能抚慰他的女性(她自己则全无忧虑),而且还能通过为他传宗接代以保存他的不朽。那么年轻女子在多大程度上虚构出她将来的伴侣呢?她经常在他身上看到其他人所未发现的能力,并把自己幻想成他梦中那位唯一了解他的知心人。这些幻想就是二十多岁的人所产生出来的。  “幻想”通常被视为贬义词,是我们一旦察觉自己有此念头就应排除的东西。然而,二十年岁时的幻想,对于激发和强化我们的最初承诺,对于支撑我们去履行承诺以获取生活经验来说,都可能是十分重要的。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令人兴奋、充满矛盾、有时又是势不可挡的,但有一件事对我们中大多数人来说是很确定的。  意志力将克服一切。  我们可能囊中羞涩。有考虑不完的金钱问题和处理不完的生活琐事。那些会让我们背弃理想的邪恶诱饵可能引诱着未来的医生、作家和社会工作者。但是很明显地,或看来如此,我们只有把我们坚强不屈的意志力运用到生活中去,
这样迟早我们的命运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难道是自欺欺人么?是的,很大程度上是如此。但也是在这阶段的一种非常有益的做法。因为如果我们不相信我们的才智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如果我们不是深信我们能凭意志使自己成为任何理想中的人物,那么尝试便没有什么意义了。疑虑会使你裹足不前。相信我们的独立性和才干足以让我们去驾驭外部世界的各种事务,这种信念在我们尝试着去这样做时不断地给予我们力量。  21     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如果并且当我们感到能够与现实世界达成融洽并且即将确定我们的人生道路的时候,乐观精神和勃勃生机会推动我们大步前进。在我们即将形成自己的生活模式的时候,我们总是洋溢着生机。这种情况适用于整个人生,也适用于我们所选择的不同的生活模式。但是一旦我们第一次找到自己独立的生活模式时,我们可能认为这个模式将一成不变并将执着地固守着这一模式。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他们二十多岁时普遍地坚信他们所选择的是一条唯一正确的人生道路。任何说我们像父母亲的暗示都会激怒我们。如果我们发现了事实真相会怎么样呢?父母的形象,潜移默化中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向导,使我们产生安全感,使我们敢于在二十多岁时尝试所有那些了不起的第一次。父母的形象同时也是在我们内心深处告诫我们不要去冒险的发号施令者。  对大多数25岁的人说这些将会招来他们的大声否认。这正是我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我们中每一个人在这个阶段都试图与之决裂。我们深信,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是一蹴而就般形成的,仿佛具有魔力一样,源于我们独一无二的自我。  不管怎么样,我们个性中任何可能影响我们选择“一条正确人生道路”的方面都将暂时被抹杀。我们不能、不愿而且也不敢去弄清我们多大程度上受到过去的影响:即与父母的同一性以及我们在童年时代所学会的防御机制。事实上,如果我们行为有什么瑕疵或者我们所爱的人有什么令人烦恼的地方,这个年纪我们确信所需要做的一切就是把那一点指出来。  “如果我有什么让你感到讨厌,告诉我好了,”急于取悦对方的新婚夫妇会这样说。“我会改的。”如果她或者他没有这样提出来,另外一方也会为了伴侣而下决心将其改变。“他也许喝得多了一点,”新娘向她的朋友倾诉,“但我会改变他。”  对于在我们身上发挥作用的内在力量所作的审视到了三十多岁时会重新开始,那时我们在外部世界的生活已经更为稳定。而到了四十多岁,我们仍在发掘的恰是那些我们现在正尽力忽略的被抑制的内在的个性。  补充阅读  可预测的成年危机  盖尔·希伊  我们同特别能经得起磨难的甲壳纲动物并没有什么分别。龙虾在成长过程中长出又蜕落一层层坚硬的保护性甲壳。每一次它由内向外生长时,束缚它的外壳就必须蜕去。它暴露于外界并且易受伤害,直到最终,新的甲壳长出来替换旧的。  我们从一个人生的成长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时,也同样要脱离一层保护性的结构。我们缺乏庇护并且易受伤害 —— 而且再一次尚未成熟,能以我们前所未知的方式成长。这些蜕变可能要花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然而,每走出一个人生阶段,我们便进入一个更长更稳定的时期。  年近三十  当我们年近三十时,我们急迫地想投身于我们原本想要实现的事情上,于是一种新的活力在我们内心萌发。不论男女都会说自己感到太受约束和限制。他们责怪一切事物,但这些制约归结起来就是二十多岁时所做的事业及个人选择的结果。那些选择可能是完全符合当时那个阶段的。但现在这种契合已变得不同了。我们力求考虑过去被忽视了的某种内心想法。我们必须做出新的重大选择,改变或加强我们的承诺。这势必会引起巨大的变革、动荡,并常常会引发危机感 — 无望的情绪和渴望逃离的欲望交织在一起。  一种普遍的反应是彻底改变我们在二十多岁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所形成的生活。这可能意味着要开辟出另一条通往新的人生前景的道路,或者将“竞选总统”的梦想转化为更为现实的目标。单身的人感受到寻求伴侣的压力。原先满足于在家相夫教子的女性渴望到外面的世界里去冒冒险。没有小孩的夫妇会重新考虑要孩子的问题。而几乎所有的已婚人士,特别是那些结婚超过7年的人,都感到生活不如意。  如果这种不满没有导致离婚的话,它将会,或者应该会要求我们去认真地回顾婚姻状况以及各人在年近三十时的志向。华尔街律师事务所一位29岁的助理律师讲述了他对这种状况本质的看法:  “我正在考虑离开这家律师事务所。我在这已经待了4年了;我已经得到很好的反馈意见,但是我  22     没有自己的客户。我感到没有地位。如果我再等下去,就太迟了,因为那时离我决定是否成为合伙人的重大时刻太近了。我是个重视成功的人。但是一想到55岁时还一直在从事一种单调的工作就使我几乎要发疯。现在这种想法逼得我几乎发疯。应该说85%的时间里我完全享受工作中的乐趣。但当我接手一个毫无理性的案子,离开法庭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我在这儿做什么??。内心的反应是我在浪费时间。我正尽力寻找着某种方式使自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或者在市政府谋一个职位。我不断告诉自己,‘还有更多的事情能做。’”  除了要努力拓展职业领域外,他还希望在个人生活上有所进展。他想再要两三个孩子。“家庭的概念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在这儿我可以远离烦恼、身心放松。我从没料到自己是这样爱我的儿子。我绝不可能独自生活。”  在他集中心思作出指引自己人生的重大决定时,就显示了在这个年纪的重要转变:绝对要求更加关注自我。既然自己的能力已经被证实,自我就具有了新的价值。  他的妻子正在尽力争取去做年近三十最想要做的事情。她想到法学院读书,而他想要更多的孩子。如果她要留在家里的话,她希望丈夫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庭,而不是去承担更为广泛的工作职责。对于这种束缚,对于什么是他最希望从他妻子那儿得到的东西,他的观点是这样的:  “我不想被打扰。这听起来有些伤人,但我不想操心她下周要做什么。这正是我多次告诉她我认为她应该作点什么的原因。回到学校去读书,在社会工作或地理或者其他什么专业拿个学位。希望那样可以实现她的愿望,这样我就不必去为她那堆问题操心了。我希望她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  他给妻子的建议是出于对自己方便的关心而非对她的发展的关心。她很快揭穿了这种缺乏善意的建议:他是在试图打发应付她。同时,他拒绝给予她同样的自由去“自私”地做出有主见的决定以拓宽她的。双方都意识到缺乏感情共鸣。而这便是年近三十对于一对夫妇所意味的一切。  扎根与发展  在三十出头的时候,生活变得不再那么不稳定,而是更加理性和井然有序。我们开始真正地安顿下来。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开始定居下来过着新的生活并开始新的发展。人们购置房产并十分热衷于事业的升迁。男人们特别关注“成功”。同二十多岁时备受珍视、满怀憧憬的婚姻相比,婚姻的满足感在三十多岁时通常都会减少(对那些还生活在一起的伴侣而言)。与此同时,夫妇们减少了家庭以外的社交生活,并转而关注子女的抚养。  最后期限的十年  在三十过半的时候,我们面临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已经到了人生的中途。然而即便我们正接近自己的全盛时期,我们也开始看到它的终结之处。时间开始变得十分紧迫。  年轻不再,我们一直认为是不存在问题的体力在衰退,长久以来籍以自我定位的生活目的正在消失,凡事无绝对答案所造成的精神困惑-任何一个或所有的冲击都能给这一阶段造成危机。这些思想宣告着35岁到45岁间一个可被称为最后期限的十年期的到来。这是一个充满危险与机遇的时期。我们都有机会重新修定前半生籍以界定自己的狭隘的自我。我们中那些充分运用机遇的人将会遭受一场全方位的自我真实性的危机。  为了度过这一自我真实性的危机,我们从现在开始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目的并重新评估如何运用我们的资源。“为什么我现在要做这些?我真正信仰的是什么?”无论我们一直在做什么,我们内心总感到某些东西被压抑着,现在需要表达出来。“坏”的情感需要和好的情感一道被认可。  迈上这条通往另一半人生的险恶的独木桥令人生畏。我们不可能带上一切去开始这前途未卜的旅程。一路走来,我们发现自己是单独行走的。我们再也不用去请求他人的许可来行事了,因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英语水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