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手术后护理可以玩手机吗?

切除扁桃体可影响免疫力?(组图)_网易新闻
切除扁桃体可影响免疫力?(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切除扁桃体可影响免疫力?(组图))
本报记者 王培琳  特约记者 汪传喜
  由于人体体质不同,一些人经常会发生扁桃体炎,这也致使很多人开始纠结是否应该切除扁桃体。切担心,降低自身的免疫力;不切,又反复发炎极度痛苦。
  切除扁桃体到底会不会影响人的免疫功能?近期,海口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李春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表明,切除扁桃体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影响不大。
  儿童扁桃体肥大
  是正常生理现象
  儿童扁桃体肥大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肥大但未影响呼吸和吞咽,没有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不应摘除。但是,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妨碍呼吸和吞咽,引起风湿、心脏病或肾炎等疾病时,应及时切除。但是一定要等炎症消退后两周至三周切除比较适宜。但若发作过于频繁,不能久等,可考虑在发炎消退后数天施行手术。
  无论成人与儿童,当扁桃体或腺样体引起的病症危害远远超过其保护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时,就应该切除。
  腺样体不应随便摘除
  说到扁桃体,我们不能不说说腺样体,因为它们同属咽部的淋巴组织。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6-7岁最显著,一般10岁以后逐渐萎缩。
  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塞、张口呼吸的症状。患儿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并且由于长期用口呼吸,气流冲击硬腭会使硬腭变形、高拱,久而久之,面部的发育会变形,容易形成“腺样体面容”。
  从免疫的观点来看,由于腺样体对身体的免疫作用,不应随便将其摘除。但如果腺样体肥大影响儿童发育者,应尽早行腺样体切除。
  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并且人体有多组免疫器官,切掉了腺样体,其他免疫器官仍然可以代偿,所以不会对孩子的抵抗力有太大影响。腺样体本身在10岁左右也会开始慢慢萎缩,由其他免疫器官代替其功能。
  有患者或者患儿家属担心孩子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后身体抵抗力下降,是不是应该在术后一段时间给孩子好好进补?李春林表示完全没必要。
  “人体有很多免疫器官,扁桃体或腺样体摘除后不会对孩子的免疫能力有太大影响,因为其他免疫器官可以代偿。代偿是指某些器官因疾病受损后,机体调动未受损部分和有关的器官、组织或细胞来替代或补偿其代谢和功能,使体内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专家表示。
  如果过度进补,身体吸收不了那么多营养,转化为脂肪,引起肥胖,又会导致其他的疾病。因此,患儿手术后,家长应该从均衡饮食和帮助其适当锻炼入手,增强孩子的体质。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转载]腺样体肥大+双侧扁桃体切除手术全程日记
4晚5天的儿研所住院手术生活虽已过去,细细梳理---希望能做一份很好的回忆记录,愿十几年后龙哥能读懂它时,会被自己的坚强所感动、所温暖、所自豪、所骄傲……
住院(第一天):办理入院手续---心电图---抽止血
&&早晨起床后龙哥表示:一定要去幼儿园做早操;与小朋友们一起吃早饭;玩一会儿再去住院……妈妈有些心酸,
但还是陪着龙哥一起去了幼儿园, 一起做了早操……
早操过后妈妈想在幼儿园门外等,又有些犹豫,妮妮妈妈问妈妈去哪里等,妈妈信口说去华普吧,就这样妈妈迷迷糊糊一个人走到华普门口,刚想是去肯德基还是去哪里……华普这么早还没开门呢,接到爸爸的电话:即刻入院。&
妈妈立即一路小跑返回幼儿园,幼儿园还没有关门,门口碰到周洛妮妈妈问怎么又回来了,妈妈甚至没来及作答便跑到了小三班门口,见孩子们在静静地吃着早饭,妈妈实在不忍打扰,站在小三班门口约3分钟爸爸又打来电话催促,说如果再晚了托人找的大夫就要上手术……妈妈无奈只能催促龙哥,事先已了解详情的张老师心疼地劝慰妈妈稍等:龙哥吃好饭再走……
爸爸又是一个电话催促……刘老师见状,忙端着餐碗直接给龙哥喂饭,又拿了块蛋糕让龙哥路上吃,妈妈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就这样妈妈手牵着龙哥一路小跑着赶到路口,爸爸正好赶到。
(没有哭泣&
龙哥很平静&:&验指血---心电图----常规检查----入院&)
&& 进入病房时下午2点左右(上午做过心电图等检查后去病房时医生说患儿还在输液没有腾出空床),病房中已经有3个宝宝和三位妈妈,妈妈很吃惊:一张60公分、一米五左右的小床,每张床旁有一个床头桌和一个小圆凳,这怎么陪睡呢?另外一位躺在床上抱着宝宝准备睡着的妈妈说就像她那样抱着宝宝就可以。天啊,这就是所谓的可以陪床的待遇?是啊,这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不是爸爸找熟人托关系我们还得在儿童医院无陪护情况下2个月以后住院呢……这样已经该知足了…….
下午3点左右,住院大夫找妈妈去医生办公室,核实龙哥平时睡眠情况(鼻塞、睡觉打鼾,多汗、睡觉辗转不安、趴睡或伴有搓鼻子、揉眼睛、打喷嚏、流鼻涕、用口喘气、难以用鼻孔呼吸,夜间更是憋气严重,呼吸困难,每夜都要被憋醒几次)及前期在儿童医院做的鼻镜检查和4月3日做的睡眠检查情况。医生叮嘱:龙哥的睡眠监测显示血氧含量较低,鼻镜图片显示腺样体肥大占鼻腔2/3,扁桃体肥大占2/3…… 龙哥的病情比较严重……
爸爸妈妈非常清楚龙哥的病症,因为在这之前爸爸做了大量的功课:儿童腺样体肥大会导致夜晚睡眠不安,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由于长期用口呼吸,致使患儿面部骨骼的发育发生障碍,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唇厚、表情迟钝、形如痴呆(形成"腺样体"面容)。还有可能发生漏斗胸或鸡胸。有的甚至导致窒息死亡。妈妈在2011年春节前就带龙哥去了儿童医院的特需门诊做了鼻后镜和鼻咽镜检查:可见肥大的腺样体。专家明示:长期呼吸道阻塞,肺换气不足,可引起肺动脉高压,重者导致右心衰竭。
4月19日(第二天):常规检查---抽静脉血---验尿---签手术同意书
早5:45 护士广播:试体温;早6点抽静脉血---验尿
抽血前妈妈将22号病房4个小朋友集合并宣布:儿研所会给不哭的小朋友奖励棒棒糖(妈妈前一天在超市提前买了5支以备必须之用)。孩子们都说:我们一定不哭!
抽血抽了一大管,龙哥没吭一声,2号和4号嚎啕大哭,1号姐姐表现尚佳,为了鼓励所有的患病宝宝,妈妈代表儿研所的大夫向4位患儿颁发了奖品。
一整天,龙哥与同病房的其他3个小朋友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1床:冒力姐姐,7岁半,来自青苗小学。 雷人语录:我家有个冒力蛋、今年七岁半、长的像肉蛋、 像颗原子弹。
<font COLOR="#床:鲍一博, 3岁8个月, 来自平谷。&
累人语录:吃奶、睡觉、 摸妈妈。
<font COLOR="#床:刘毅, 5岁半, 来自通县。&
语录:别看我、 看那边。
<font COLOR="#床:龙哥:3岁10个月, 来自三里屯幼儿园。
&雷人语录:我是警察、我是铜扳手。&
下午15:30分医生约见患儿家长谈手术,龙爸没在,妈妈本想录下来给爸爸听,医生很生气地批评了妈妈并将妈妈叫到办公室门口“你们这样录音是对我的不尊重,我希望您能将录音删掉”。妈妈忙解释“我好像只录了1分钟的内容就被龙哥把手机抢走了,我们并不知道不可以录音,您看好了,就是这段,我删掉了”医生很不高兴地走了.....妈妈们都很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手术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录下来........
手术中易出现问题:1、大出血 造成大量感染……
&&&&&&&&&&&&&&&&&
2、门牙松动 口腔溃破……(手术需用扩口器将嘴撑开,将仪器从口伸进入鼻腔进行切除,故回对口腔造成损伤)
&&&&&&&&&&&&&&&&&
3、术后千分之一腺样体再生……
总计7项,妈妈没有全部记住&。医生尤其强调:李欣龙小朋友的手术是两个部位(腺样体和扁桃体)的切除,所以手术时间可能会稍长,术后可能会有发烧出现,较其他小朋友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的时间都长。
总之,妈妈在格式化的患儿家长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
来自网站: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切除方式,创面比较大,易出血;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腺样体,即干净又出血少。需住院5天左右,手术过程约30分钟……
4月20日&(第三天):扎手背输液管---输液
护士广播试体温;早6点扎手背输液管&
&& 龙哥有点小泣, 不过没到2分钟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没事儿了, 我没哭”。& “好的” 妈妈说:“医生会 给不哭的孩子奖励朝阳公园的卡丁车票……对,
龙哥今天一定会获得奖励……”手背针管很快、很顺利就扎好了,龙哥没有哭泣,笑呵呵就回病房了......
爸爸7点钟就赶到了,带来了白粥和橄榄菜,又把早起的晨尿拿去幼儿园医务室,幼儿园老师前一天晚上打电话说了关于体检的事宜……
8点半,病房医生查房工作开始,主治大夫走到龙哥面前和蔼地说:李欣龙的腺样体较其他患儿严重,估计术后2周方可恢复,加上同时要做扁桃体摘除,所以恢复期较长……
10点开始输液(生平第一次),龙哥很耐心地一直输到下午2点多。爸爸中午送来什么午餐,妈妈有些不记得。只是所有的医生、护士、爸爸妈妈都羡慕龙哥有个这么会做饭的爸爸
,每餐必让大家垂涎三尺……
&&&晚7点多左右龙哥说了几遍
“妈妈, 我手疼,妈妈带龙哥去护士台找值班护士, 经检查,龙哥的手背针已折成了90度,护士消毒后又将细细软软的针管捻直了推进血管里,妈妈有些担心:这针已经折了,还往血管里推?“
能行吗?” “没事的!”
妈妈不敢多问,害怕得罪了护士,龙哥受苦。本来这样处理完就可以走人了,没想到陪同前去看热闹的1床冒力姐姐和4床刘毅的手上针管也出了问题:冒力姐姐的手背肿了,细细针管也折成了90度,护士又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处理了。可怕的是4床小刘毅的针折成90度后已经出来了,手背上有一小片血,针还被胶带粘在手背上,如果不是陪同龙哥,可能到第二天才能被发现。刘毅妈妈本想让孩子先轻松一宿睡个好觉,没想到护士没一会儿就来了:“今晚必须把针管扎上!”。家长们都问:“不是明早才输液手术吗?干嘛头天晚上非给孩子扎上个针管吊在手背上睡觉?”
护士不回答、只顾说:“明早夜班下班前必须扎上!” 晕 ! 晕 !妈妈们都不敢吭声 ………
晚8点,病房小喇叭广播
“夜里2点开始孩子们不可以喝水、不可以吃东西、所有第二天手术的患儿家长马上到换药室签字”----关于凌晨2点后不吃不喝的保证书......
就这样,孩子们带着手背上粘着的针管小心翼翼地睡着了…… 不吃、 不喝、 得记住!好可怜的孩子......
4月21日(第四天)手术
早6点开始输液,龙哥的药走的很慢……
&& <font COLOR="#点爸爸就赶到了医院,每一个患儿基本都是2个家长陪伴……爸爸妈妈虽然表面都在说笑,但心里都还紧张……
大家根据2号床鲍一博妈妈的经验得知:一个病房的4个孩子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被先后安排进行手术的,这样推算:第一个被推进手术室的应该是2号床鲍一博,第二个是
3号床的龙哥,第三个是4号床刘毅,最后一个应该是1号冒力姐姐。
8:30左右,戴着白色大口罩、绿色手术帽、穿着绿色手术服的3名大夫将绿色手术运输车推进了22号病房,一个声音让妈妈的心猛地揪了一下:李欣龙手术!家长给孩子脱光衣服…
还没等爸爸妈妈动手,三名护士冲了过来,爸爸妈妈以为护士要给龙哥脱衣服,很是惊诧,护士见状,赶紧解释说:我们要趁着患儿手术时间换床单。妈妈说:儿子,脱衣服吧!龙哥哽咽,随后一声大哭:妈妈、妈妈、我怕,我怕……妈妈忍着眼泪给龙哥脱衣服,爸爸随即将龙哥抱上了手术室的绿推车,护士也在同一时间将吊瓶挂在了车上,妈妈弯腰将左手垫在龙哥头下、将唇贴在龙哥的额头上,龙哥哽咽着小声叫着:妈妈、妈妈、妈妈……手术推车至8层,进入手术室“家属止步”处,妈妈不得不将贴在儿子额头的脸抬起来、不得不将放在儿子头下的胳膊抽了出来,龙哥意识到妈妈要离开“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的耳边响着龙哥的哭声,妈妈忍了一路的泪水扑面而下……三名白色口罩、绿色手术帽、绿色手术衣裤的大夫将龙哥稍至停留了一秒钟便推进了手术室,麻醉师将爸爸妈妈带到手术室门口右侧的第一个房间,将“全麻”可能出现的一切后果读了一遍后要求爸爸妈妈在“麻醉同意书”上签字,妈妈脆弱至极的右手已无力伸出,顶天立地的爸爸无语地签上了好似
“生死状”一样的同意书。麻醉师进入手术区域,爸爸妈妈退出手术区在“手术室家属等候区”等候.....
(时间大概是8点52分)
等待在一分一秒的煎熬中度过,龙哥进入手术室约40分钟左右,手术室最外面的大门打开了,带着白口罩、装着绿色衣裤、带着绿色手术帽的主刀大夫走了出来“李欣龙家长”,妈妈赶紧冲了过去……
“大夫、大夫……”大夫边张开左手(一块手掌大小的白色纱布上有两块长三公分、直径两公分左右的血肉棒)边用右手翻滚着左手纱布上的血肉棒说:这是李欣龙的扁桃体,很大;李欣龙的腺样体是我近期以来做的所有患儿中最大的一个,但已被离子射频击碎吸出,看不到了,他的情况最然很重,但手术做的还比较好,估计术后会发烧,这很正常;两周后他将会恢复的很好……妈妈忙说谢……
大夫转身关上手术室大门,又过了15分钟左右,手术室大门再次打开,妈妈下意识地与爸爸向前靠近,猜想应该是龙哥,果然是:龙哥的嘴微张着,非常红肿;龙哥企图睁开双眼但无力,头一动不能动,泪水留在脸颊,无力地低吟着“妈妈、妈妈……”妈妈的心快碎了---“儿子,妈妈在这里”妈妈用右手抚摸着龙哥冰冷的右臂,妈妈试图伸出左臂放在龙哥的头下,却听到大夫的声音:6个小时内孩子必须平躺,不能抬头……8楼下至5楼,推进22号病房,爸爸将浑身冰凉的龙哥从手术推车上抱到已经被护士铺好隔离布的病床上,大夫将手术用小绿枕放在了龙哥的肩部并叮嘱一定在6个小时内平躺、不得抬头、不能喝水、进食,记录第一次小便时间……
床边的桌子上早已准备好了心脏检测仪和氧气管,医生在龙哥身上贴了5、6个贴开启了心脏检测,并将氧气放在了龙哥的鼻子上……
龙哥一直有要吐的咳状,放置床上哭咽着咳嗽有5分钟左右,龙哥向右侧身将口中带有血沫的血水吐在了妈妈的手上和垫在头部下面的隔离布上,吐过后龙哥好似舒缓了一些,但随后就伸出没有扎针的右手去摘鼻子上的氧气管,一遍摘、一遍低声说:妈妈,不要这个。爸爸赶紧呼救护士站,护士赶过来说等龙哥睡着了再给他吸氧也可以。龙哥低声哭咽着“妈妈、妈妈……”,妈妈又一次像以往一样无语地将唇贴在儿子的额头上,爸爸用中指与食指轻轻默默地抚摸龙哥的手背以安慰,龙哥微微睁开红肿而疲惫的双眼又立即合上,停止了低泣,龙哥无力说什么,也许龙哥已经感受到自己又回到了平时与爸爸妈妈的默契抚慰中,在妈妈的脸颊和爸爸的抚摸下慢慢地睡着了……
就在爸爸妈妈忙着龙哥的同时,三名大夫已经用推进龙哥的那张推车将2号床的鲍一博退去手术室了。<font COLOR="#点52分----9点55分龙哥与爸爸妈妈分别在手术室独自面对戴白口罩、绿帽子的无数名陌生大夫及护士,可以想象当时情景的恐怖之极,爸爸妈妈都进过手术室,都曾经有过那种躺在手术台上濒临死亡边缘的心理恐惧之感,更何况3岁10个月的龙哥,他当时是何种心情,这一生爸爸妈妈也许都无法得到答案……
就在龙哥刚刚睡熟10多分钟时,便被2号床宝宝嘶声力竭的尖叫声惊醒,妈妈试图用双臂挡住龙哥的视线,视线虽被挡住了,但大姑和刘明姐姐的说话声音还是让龙哥略微睁开了红肿而疲惫的双眼,当他确定的确是大姑和姐姐来了时,龙哥终于忍不住“哇”地一声委屈地哭出来……龙哥知道:大姑是最疼他的人;他还知道,妈妈前一天给他读了刘明姐姐的短信:给龙哥做的准备5月28日参加刘明姐姐婚礼时穿的伴童礼服放在了奶奶家,等待龙哥出院后去试穿……
病房里的所有人都很吃惊:1、怎么这么快---不到40分钟2号床就回来了?2、2号宝宝怎么如此这般地哭叫?同样的程序:2号回来,4号被退走……4号回来,1号被推走。直至下午13:00左右,22号病房的4个孩子手术全部结束。当做完手术的4个孩子全部回到病房后,
4名耳鼻喉科的大夫也来了,告之家长们术后饮食要求:手术当天6个小时候后能喝水、吃流食;3号龙哥只能喝水、吃冰激凌,不能吃流食。所有的大夫、护士、家长们全部对3号龙哥竖起了大拇指:龙哥太棒了!太坚强了!
赞赏是比较之后的鉴别:1号床冒力,全麻过后的疼痛使这个7岁半的小姐姐也不得不躺在妈妈的怀里大哭起来……2号床鲍一搏和4号床刘毅,全麻过后的疼痛及从早到下午的饥饿使这两个男孩儿已经将盖着的被子全部踢开,伸出没有扎针的一只手打妈妈,好似电视里播放毒瘾发作的状态,爸爸妈妈爷爷按都按不住,刺耳的哭声响彻整个楼层……龙哥没有嚎啕、没有尖叫、没有说一声饿,只有低吟……
龙哥的坚强是爸爸妈妈始料未及的,因为去年幼儿园打疫苗时龙哥在全幼儿园是出了大名的:从医务室逃跑,老师追到操场上才给逮回来……且龙哥在这之前的每一次与针的“亲密接触”都表现出了恐惧;妈妈为此在这次手术前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并查阅了很多资料,希望在紧急关头将应急方案予以实施……而这关键的一次,的确让爸爸妈妈重新认识了他们的儿子……
龙哥一定比同病房的其他病友都疼----医生说:龙哥做的是两个部位的手术,创面及出血非常大,全麻过后身体会非常难受。龙哥为什么没有哭声?妈妈心里明白,直至第二天病房的其他妈妈也明白了:龙哥心疼妈妈!龙哥担心自己难过妈妈会更难过!龙哥很小大概在1岁半左右时就开始与妈妈之间有了无语的默契:妈妈俯下身来的深深拥抱和贴在额头上的双唇----那是龙哥与妈妈心与心的交流,无须更多的语言便心领神会……龙哥知道:只要妈妈在,这个世界一定是安全的……龙哥病情最重、创面最大、伤口最深,而哭声最少……妈妈为有这样的儿子由衷地骄傲!
输液至下午4点左右结束,10:00---16:00共计6个小时,平躺几乎一动不能动坚持6个小时的龙哥终于可以起身了,爸爸恰好去超市买牛奶、去麦当劳买奶昔回来,本想龙哥已经将近24小时未进米水了,怎么也该吃点他最爱的冰激凌(奶昔)。龙哥听到是麦当劳的奶昔,这可是平日里想吃妈妈不给吃的好东西,于是张开了肿胀的小嘴费力地喝了一小口,但立即便用微弱的声音对妈妈摇摇头说:妈妈,嗓子疼;水?龙哥试图努力喝了一小口,依旧对妈妈摇摇头……
&(龙哥的眼睛有些红肿,神情有些木讷......)
傍晚时分,李欣颖姐姐和王宇哥哥来了,姐姐送给龙哥一个水路两用战车,龙哥试图使用遥控器来开动这个新玩具,但扎着针管的左手无法用力……爸爸说还是拿回家等龙哥痊愈后去陶然亭划船时开吧……
手术过后的龙哥没有哭、没有笑、没有渴、没有饿,只有软弱而无力的身躯……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龙哥都是疲惫地靠在枕头上……难怪王宇哥哥一进22号病房的门便发现:龙哥怎么有点发蔫儿……妈妈深知:龙哥将自己的痛苦咽到肚子里为的是不让妈妈难过……妈妈有些泪水模糊,但妈妈不能哭……就这样,妈妈陪伴着龙哥用温水擦过全身、试过体温后慢慢躺下……龙哥住院以来没有了在家踹被子、上下左右乱串的无意识行为……3岁10个月的龙哥所具备的非凡自控意识实在始料未及!
夜里不到12点,值班护士进来告诉各位妈妈给孩子试体温……
试过体温后龙哥醒了,妈妈以为龙哥饿了,龙哥对妈妈说要大便……夜里大便----这还是头一次。大便后龙哥好像舒服了很多,妈妈将其抱到床上后龙哥很快就睡熟了,呼噜声依旧没有太多的减弱,妈妈久久不能入睡……
<font COLOR="#号冒力姐姐在睡梦中尖叫……4号刘毅也有叫声……3号龙哥时而翻身,时而低声哭叫……妈妈一直将手心放在龙哥的手心上……也许,孩子们都在做噩梦,相信白天手术的情景一定把每个孩子都吓坏了,我可怜的孩子们……妈妈久久不能入睡……
4月22日(第五天):输液消炎
&&&&<font COLOR="#点45分护士喇叭:今天需要输血的患儿请到换药室-----每天的重复播报
&6点多左右,又是护士喇叭:………
&龙哥被惊醒,侧过头发现妈妈没在,轻微地叫:“妈妈、妈妈…..” “妈妈在这…..”
妈妈从床尾起身,“妈妈担心碰到你的手,所以将头放到了那一边,将脚搭在圆凳儿上。儿子,你想吃点什么?”“妈妈,我嗓子疼”
“那让爸爸送点米汤给你吧”
8点多妈妈去门口处接到了爸爸送来了米汤,病房正在查房,家属探视须10点以后,妈妈隔着玻璃门让爸爸先回家,中午为龙哥蒸点鸡蛋羹或做个片儿汤。因为早7点半有个女大夫进来看了4个孩子的伤口:龙哥恢复的很好;告知了饮食注意事项:中午可以吃点鸡蛋羹或片儿汤。爸爸走了,妈妈突然又想起同病房的其他3个宝宝家住得太远:一定要让爸爸做够4个孩子吃的蛋羹和片儿汤----妈妈于是又给爸爸发了短信……
龙哥喝不下米汤,只喝了一小口水……其他3个孩子也是不吃不喝…..
“龙哥我们下床走走吧”, “不,妈妈,我手疼,我手疼…..”
妈妈这才发现,挂着针管儿的那只手的手背已经肿起,妈妈忙带龙哥去护士站,两个护士正在热火朝天聊着谁替谁听课,另外一个准备逃课的事,一边聊着一边无所顾忌地打开龙哥左手上的胶带:“手肿了,拔了重扎吧!”“现在扎吗”“待会儿,待会儿输液的时候一起扎,先回去吧”-----妈妈带着龙哥回到了病房。20分钟左右,病房里进来又5-6个护士,一个语速极快的声音穿透过耳:“22号所有患儿正常,3号手肿了,针拔了,止痛泵在冰箱里”还没看清是谁在说,一抬头的瞬间一大堆人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0点,各病房开始输液,妈妈提前已经跟龙哥谈好:待会儿扎右手,护士姐姐会给不哭的龙哥奖励迪士尼门票…..龙哥说“妈妈,我不怕…..”一个护士手里拿着4个输液袋进来了,核对袋上的名字后将输液袋挂在每个宝宝的输液架上,“噢,3号李欣龙得重扎是吧,待会儿啊,待会儿…..”走了…..
这一走就是半个多小时,眼看着其他3个宝宝的第一袋液已经输完了,给龙哥扎针的护士还没来。妈妈有些着急,担心其他小朋友输完液可以玩了,龙哥继续在床上输液一定会很着急…..妈妈将龙哥的床上护栏拉起,独自去护士站找护士。只有两个护士,问谁谁说不知道,让找换药室。到了换药室,一个护士说待会儿有专门给每个病房需要重新扎针的患儿挨着房间扎针,妈妈忙往22号赶,正碰上推着小车进入22病房的2个一高一矮、都戴着眼镜、看上去20岁左右的年轻小护士。“是李欣龙要重新扎吗”“是的”。戴眼镜的矮护士先给龙哥在右手手腕上系上皮筋,拍了拍小手,好像根本没找到血管,又拍了拍,好像找到了,把针扎了进去,妈妈以为找准了,龙哥一声没吭,很坚强…..妈妈刚要松口气,没想到:护士将那针头先向左转了转----抽出来半截----又扎进去----又向右转了转----又抽出半截----又扎进去----用回血针管接到针头声上----“不行,没有回血….没扎上….不行,得重扎…..”抽出来了-----这时的龙哥已经有些哽咽.....
高个子戴眼镜的护士站过来,又重新系上皮筋儿,又拍了拍小手,在小手背外侧扎了进去(妈妈以为是看准了扎进去的),没想到的是:护士将那针头又先向左转了转----抽出来半截----又扎进去----又向右转了转----又抽出半截----又扎进去----拿来回血针管接到针头声上----“不行,没有回血….没扎上….不行,得重扎…..”抽出来了-----妈妈揪着的心已极尽崩溃……龙哥亦已无法忍受这般痛苦的折磨…..满脸的泪水“妈妈、妈妈、我疼、妈妈,不扎了……”
高个子护士煞有介事地说“要不你先歇会儿,待会儿姐姐再来”“你们先回去吧…..”
妈妈强忍住心中的怒火:1、龙哥是拖外科熟人进来的,搞不好会影响很多关系……2、得罪护士,龙哥会更受苦.…..两个护士走了,紧张地忘记了收走带血的酒精棉球…….其他三位妈妈一同发出了愤怒的谴责“也不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吃的,连个针都扎不准”-----这也是妈妈想说的….妈妈无语地紧紧抱着龙哥,心理的疼无法表达……过了大概15分钟,一起走进三个“白衣天使”----两个是第一次给龙哥扎血管的“成功天使”,一个是刚才的高个子带眼镜“天使”,龙哥一见带眼镜“天使”,一边哭说着“妈妈、妈妈、我害怕…..妈妈、妈妈、我怕…….”一边往妈妈身后藏,妈妈心理也是咯噔一下,心想:你们有病啊!拿我儿子当实习物!但表面还是客气地说:
“你们先回去吧,等他稍平静再叫你们!”三位“白衣天使”走了,妈妈回头再找龙哥,令妈妈惊讶地无语:龙哥居然恐惧地已经躲在了4号床的床下面……见妈妈找到了自己,龙哥已控制不住自己的哭泣,扑到妈妈怀里大哭了起来,妈妈担心龙哥哭裂了手术伤口、哭破了嗓子,急忙欺骗地说“儿子,不哭,你如果坚强些,我们会得到奖励…..”妈妈有些结巴,不知该编什么才能让龙哥停止哭泣…..iPad、iPad、iPad-----妈妈赶紧打开游戏转移龙哥的注意力,龙哥终于忍住了哭泣,跟妈妈玩起了游戏,10分钟左右,妈妈见龙哥已完全投入到iPad游戏中,便悄悄跟4床的爷爷说让爷爷看一下龙哥,自己找到了刚才进来的3名中的一个非眼镜护士,妈妈委婉地请求“待会儿就您和那位护士去吧….”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护士就急着打断解释道:胖孩子血管就是不好找,这也不能怪别人…..”正说着,高个子戴眼镜护士走了进来“待会儿我不去了”“谢谢,您最好别露面儿了”---妈妈委婉地说。
妈妈回到病房,龙哥的脸上已有泪水,妈妈断定:龙哥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惊吓。但妈妈还是笑呵呵地说“龙哥,你过关了吗”“妈妈,你去哪儿了”“妈妈出去看看爸爸来没来”。妈妈继续与龙哥玩着iPad游戏。近12点左右,爸爸一手一个大袋子笑呵呵地走了进来,妈妈终于松了口气“爸爸来了、爸爸来了…..”
“爸爸、,我待会儿跟你说个事儿…..”----妈妈对爸爸说。“爸爸给你们蒸了鸡蛋羹、做了片汤儿,来吧,你们4个人的……”爸爸的话音还未落下,只听见“哗啦、哗啦….”的铁轱辘声音由远而近,
“妈妈、妈妈,我不打针…..”,“怎么回事?”----爸爸问,妈妈还没来得及跟爸爸张嘴,两位刚才来的护士已经走近了3号床:“来吧,侧躺,让我看一下…….扎右侧胳膊吧,这小手也没法儿再扎了……要么扎脚”“不行,孩子还得挂止痛泵,扎脚没法挂”----爸爸坚持。“那就扎右侧静脉吧”“爸爸您按着孩子的左胳膊和头、妈妈您按着孩子的腿”----矮个子护士吩咐道,(这样爸爸站在床的左侧、妈妈坐在床尾、两个护士在龙哥的身体右侧忙乎着,妈妈用右手挡着龙哥的眼睛,希望不被他记住这残忍的一幕)-----护士在龙哥的右侧胳膊上系上了皮筋,开始找血管-----(估计是)找到了------扎了进去-----不行------.向左转了转针头-----拔出半截-----又扎了进去----不行-----又拔了出来-----向右转了转针头---又扎了进去-----不行---又拔出来----向左转了转针头-----拔出半截-----又扎了进去----不行-----又拔了出来-----向右转了转针头(这时龙哥的哭声已经嘶声力竭)-----拔出来----彻底拔出来了-----“不行,你们家孩子太胖,找不到血管---待会歇息一会儿再扎吧”----“没找到血管你干嘛把针扎进去呀”---妈妈想说,还是忍住了。“不扎了、不扎了-----你们回去吧”----爸爸的声音已经愤怒,爸爸脸上的汗珠比妈妈的泪水还多…….龙哥紧紧靠在妈妈的怀里“妈妈、妈妈、妈妈…..”----龙哥好像已经被吓着了,流满泪水的眼睛里带出的是极度惊恐,“好的,不扎了、不扎了…..”----妈妈安慰着儿子。1号冒力妈妈也走了过来,十分气愤地开始描述整个一个上午扎针的情景。“你刚才要跟我说的就是这个事儿是吗”---爸爸问妈妈,妈妈无力地点了点头。“怎么办呢?”---妈妈问,“你就是话跟不上,就这样的护士,早就应该挨骂了,干嘛儿吃的自己不知道…..”----爸爸在责怪妈妈,妈妈没吭声(妈妈不愿在龙哥和外人面前与爸爸发生争执)。
“儿子,不哭了,再哭把嗓子哭裂了,会大出血的…..喝点儿水…..”----爸爸心疼地递给儿子小杯子, “爸爸,嗓子疼…..我饿了….”
“那我们吃点儿鸡蛋羹还是片汤儿?”“我想吃鸡蛋羹”爸爸把从家带来的两个用塑料袋包裹的一个不锈钢大锅和一个三层不锈钢餐盒打开,香味儿立即飘满了整个病房,爸爸给每个孩子都盛了满满的蛋羹和片汤儿…..龙哥也跟着大家香香地吃了起来…..爸爸妈妈看着龙哥吃得如此之香,稍稍松了口气…..距离两个护士走还不到半个小时,早晨来查房的女大夫来了,站在22号病房门口大声说:3号床的家属出来一下。“爸爸,你去吧!”---妈妈建议爸爸去。爸爸走到门外,只听到那女大夫在说什么“胖啊,比如说像我这么胖的人……”爸爸和医生说什么就完全听不清了…..大概不到10分钟左右,爸爸回来了,“医生说什么?”---病房的妈妈们都很想知道,“能说什么,强调孩子胖,不好扎,她们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是护士,就应该把针扎好,不能看不准就扎进去,扎进去之后再找血管…..”爸爸愤怒至极…..“妈妈,你先回家吃点东西吧…..”妈妈还是有点儿担心,“没事儿,你回去吧….”---爸爸又重复地说。
妈妈拗不过爸爸,只好换好衣服回家了。从儿研所到家只用10分钟,妈妈进门刚脱下外衣,爸爸的电话便来了---“你赶紧回来,出院!”,“怎么了,干嘛出院啊?那怎么消炎呢?”“跟医生吵了,我说不输了,医生说让我签《出院协议书》,那协议书上写着是因为儿子的原因才导致输液不能正常进行,并强调一切出院后产生的后果自负。我没签…..”10几分钟后妈妈赶到儿研所住院部5层,护士台一个人也没有(平时总是坐着4、5个护士闲聊),妈妈觉得一定发生了什么,走进22号病房,龙哥半躺在床上,1号冒力妈妈也在张罗着要办理出院,只是发现冒力发烧了….“收拾东西!我们回家!”“那怎么消炎呢?”“吃药!”“噢,回家了,回家了,妈妈我们回家了”----龙哥非常兴奋…”妈妈忙着收拾东西,20分钟左右爸爸妈妈带着龙哥离开了给龙哥造成无限恐惧心理的儿研所5层病房。“还没办理出院手续吧”---妈妈问爸爸,“下午我再来…”---爸爸毫不犹豫。
回家的路上龙哥很开心,甚至有些想蹦跳,被爸爸制止了:“跳的厉害也会对伤口有危害的…”,回到家龙哥亲切地抚摸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躺在地垫上有些甜蜜…不到20分钟,就有些困了:“妈妈,我想睡了…”,&龙哥睡了----从2点半睡到了晚上8点多。4点半左右,爸爸从儿研所回来,医生只给开了两盒“希刻劳”---妈妈有些担心,这两盒消炎药怎么够呢?报复、报复----医德医风何在?
&& 今天4月26日,龙哥出院已有4天,每天清晨爸爸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拿着小勺和手电筒来看龙哥的伤口,伤口恢复尚好,下午去儿研所复查。
&期间的饮食:只有妈妈用鸭架汤煮的碎面条龙哥最喜欢,白粥只能喝下小半碗。
&4月23日:杰大大带着京京及丰叔叔的儿子都来探望,龙哥吃了很多“小布丁”,喝了西瓜汁;
&4月24日:早上开始拉肚子,非常严重,换洗了7条秋裤…..
&&&&&&&&&下午开始发烧,最高温度39度3;深夜3点多爸爸去敲药店的门,从不耐烦的值班员那里买回
了“百服宁”,龙哥拒不服用,吐得床上、衣服上、地板上到处都是,经过妈妈的谈话,在凌
晨4点左右服药,爸爸将消炎药改为“阿莫西林”.
&4月25日:龙哥很想出去玩儿,爸爸妈妈建议在家休息,外面不仅细菌多,而且风非常大。龙哥很
乖,喜欢在妈妈给出多选答案后做出自己的唯一正确选择。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扁桃体手术后饮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