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少量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蓝现象对吗?

已解决问题
铜与98%的浓硫酸反应的现象是什么,是产生氧化铜还是硫酸铜晶体?溶液会变蓝吗?
铜与98%的浓硫酸反应的现象是什么,是产生氧化铜还是硫酸铜晶体?溶液会变蓝吗?
浏览次数:5943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该答案已经被保护
答:铜逐渐溶解,有气泡生成,产生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或品红溶液褪色.溶液冷却后稀释呈蓝色.说明:实际铜与浓硫酸反应现象非常复杂,至今学术界仍在讨论.对于中学生来说,掌握上面叙述就完全可以了.如果感兴趣,可以阅读下面内容(警告:对高考来说全无用处!!!)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现象的探究与分析[摘要]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因两者的量不同,反应时的最终现象不同。若浓硫酸过量时,主要现象有:铜表面先变黑,形成黑色浊液,随后又变成白色浊液。铜全部反应完后,静置,灰白色物质沉于管底,所得溶液呈淡蓝色,冷却至室温呈无色。反应中还伴有白色烟雾,并有淡黄色物质冷凝在管壁。若铜过量,最终得灰白色固体物质。由此说明铜与浓硫酸共热的反应是很复杂的,且反应后所得溶液颜色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关键词]&铜&浓硫酸&共热反应&现象&原因高一新教材P131页关于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叙述是这样的:&实验表明,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说明铜与浓硫酸反应时被氧化为Cu2+&。然而该实验的现象并非这么简单,且实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浓硫酸过量。用下列&实验装置图1&(固定仪器和加热酒精灯均未画出)来完成此实验。其实验现象有(按实验进程):铜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反应,加热时随浓硫酸温度升高铜丝(或铜片)表面变黑,产生气泡,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或铜片)表面进入浓硫酸中,形成黑色的悬浊液。随着加热温度继续升高(至沸腾),黑色颗粒状物质与浓硫酸反应,转变成细小灰白色的颗粒状物质,随浓硫酸一起翻滚。在此过程中试管里还产生了大量的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冷凝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消失了。此间导气管导出的气体分别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品红溶液和KMnO4溶液褪色。当铜全部反应后,停止加热静置时,试管内的烟雾也随之慢慢消失了,试管中的液体呈浅蓝色,管底沉积的固体物质呈灰白色。继续冷却试管时,溶液颜色慢慢变浅,至室温时几乎无色。将此无色溶液注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所得溶液变为浅蓝色。再向残留有灰白色固体的试管中滴加少量蒸馏水时,所得溶液呈蓝色,试管底部未溶固体的上层部分呈蓝色,下层仍为灰白色(久置时可变为蓝色)。NaOH溶液&&铜&浓硫酸&安全&紫色石&品红&KMO4&NaOH&铜&浓硫酸装置&蕊试液&溶液&溶液&溶液实验装置图1&实验装置图2另一种情况是铜过量。用&实验装置图2&&(固定仪器和加热酒精灯均未画出)完成此实验。为了便于观察有关反应现象和验证产物,将细铜丝一端卷成螺旋状没入浓硫酸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如图2所示)。长玻璃导管是让挥发的浓硫酸和水冷凝回流。开始加热反应时的现象与前者相同。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试管和长导气管内壁有少量淡黄色固体物质凝聚。露置于试管液面上方的光亮铜丝逐渐变黑。一会儿后试管里的硫酸全部反应完,试管里的物质变为灰黑色的固体。取出试管中原来露置液面上变黑的铜丝,将其分别置于盛有一定量浓硫酸和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震荡,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不溶。若将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后,再分别置于盛浓硫酸和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时,振荡,发现置于稀硫酸中的铜表面的黑色物质全部溶解,光亮的铜露出;浓硫酸中的铜表面的黑色物质只有部分溶解。从上述实验现象来看,教材中描述的实验现象是过于简单,容易引起学生形成一些模糊认识。是此教者在教学中可做对比实验,并示其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适当的分析交待,一是澄清学生中产生的模糊认识,使之准确理解;二是供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兴趣爱好者在课外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关实验现象分析如下:硫酸与铜共热时溶液中先产生黑色物质后变成灰白色物质的原因浓硫酸与铜共热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铜先被浓硫酸氧化为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这是反应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u+H2SO4(浓)&CuO+SO2&+H2OCuO+&H2SO4(浓)&CuSO4+&H2O该过程的净化反应可表示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同时反应过程中还伴有一些副反应,如生成有CuS、Cu2S等黑色物质,随着反应的进行,这些物质又被浓硫酸氧化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硫等物质。其副反应有:5Cu+4H2SO4(浓)&3CuSO4+Cu2S+4H2OCu2S&+2H2SO4(浓)&CuSO4+CuS+&SO2&+&2H2OCuS&+2H2SO4(浓)&CuSO4+&SO2&+S+&2H2OS&+2H2SO4(浓)&3&SO2&+&2H2O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黑色物质是CuO&、Cu2S&、CuS等,后来转变为灰白色物质是未溶解于浓硫酸中的CuSO4。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及凝聚的淡黄色固体物质慢慢消失的原因由于反应溶液处于沸腾状态(浓硫酸的沸点温度为338℃),反应中生成的水及一定量的硫酸变成蒸气,因而在试管上方形成了硫酸的酸雾。浓硫酸与铜共热时的副反应中生成的硫在此温度下有一部分变成了硫蒸气从溶液中逸出,硫蒸气先被冷凝成淡黄色固体附着在试管壁上。随着试管内温度的逐渐升高,硫酸蒸气将凝聚的硫氧化为二氧化硫而慢慢消失。其反应的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3.&实验装置图2&试管中露置铜丝变黑的原因&实验装置图2&试管中露置铜丝变黑,既不是被试管中空气里的氧气氧化为氧化铜,也不是被挥发的硫酸蒸气氧化为氧化铜。因实验证明氧化铜能溶于浓硫酸或稀硫酸中(酸雾冷凝的硫酸溶液比浓硫酸的浓度小,氧化铜能溶解其中)。是此,该黑色物质是产生的硫蒸气与铜反应生成的硫化亚铜。其反应方程式为:S(蒸气)&+2Cu&Cu2S实验证明该黑色物质既不溶于冷的浓硫酸又不溶于稀硫酸,这正是硫化亚铜的性质(硫化亚铜只能被处在高温状态的浓硫酸氧化)。4.&实验装置图1&中反应完毕后所得溶液颜色放置变浅的原因这与Cu2+和水分子的络合作用及硫酸的吸水性有关。当溶液温度较高时,水合硫酸分子离解,产生了一定数量的自由水分子,这些自由分子便与Cu2+络合为四水络铜离子{[Cu(H2O)4]2+},并形成络合平衡:Cu2++4H20&[Cu(H2O)4]2+(无色)&(蓝色)使溶液呈现蓝色;降温时硫酸分子吸附水分子的能力增强,使上述络合平衡向左移动,溶液变为无色。硫酸的水合作用可用式子表示如下:H2SO4(aq)+&n&H20(l)&H2SO4&nH20(aq);△H&&&05.铜过量时浓硫酸全部反应完的原因有人认为,浓硫酸与过量的铜反应终了时,铜和硫酸(变为稀硫酸)都有剩余。其理由是随反应进行时,由于硫酸的不断消耗和水的不断生成,致使硫酸浓度慢慢减小,当其变成稀硫酸时,铜与稀硫酸不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此反应停止。上述实验表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浓硫酸中含水的量很少,尽管反应过程中有一定量的水生成(生成的水大部分随硫酸蒸气冷凝回流到试管中),但导出的气体中必有一定量的水蒸气随二氧化硫气体逸出了,故浓硫酸并未实质性变稀,是此,只要有铜存在时,其氧化还原反应就可持续进行下去,直至硫酸全部反应完,得到硫酸铜和少量的氧化铜及硫化铜(硫化亚铜)的灰白色固体混合物。放置时可看到,长导气管中冷凝的水还在慢慢向下流动,试管上部内壁的无水硫酸铜与之接触之后发生水合作用,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值得注意的是,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反应时存在硝酸浓度的量变而引起化学反应的质变问题,这是因为浓硝酸中水的含量超过了35%,即本身水的量较多。再加之该反应是在通常情况下进行的,反应中水没有变成蒸气逸出。随反应的进行硝酸不断消耗,硝酸浓度在慢慢减小,变成稀硝酸后,硝酸的还原产物则为NO,化学反应即发生了质的变化。6.SO2不能使石蕊、甲基橙指示剂褪色的原因将SO2持续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或甲基橙试液的试管中,试液只会变红,不会褪色。这是因为SO2与水作用生成的H2SO3不能与这些物质发生加合作用。SO2是具有漂白性,但并非对所有的有色物质都有漂白性,上述这两种指示剂就是实例之一。常见的可被SO2漂白的有色物质有品红溶液、蓝色墨水、天然纤维素中含有的一些有色物质(如草帽辫、纸浆)等,这些漂白的机理均与SO2与水作用生成H2SO3有关,即H2SO3能与这些有色物质发生加合作用,使之褪色。SO2使另一类物质褪色值得注意,即SO2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能使溴水、碘水褪色,能使Fe3+的溶液褪色,这些&漂白&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致。&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ID:7-7年全国中考真题分类解析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当前位置:
[ID:7-7年全国中考真题分类解析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5个学币 (或普通点1个)
同分类其他资源
资料简介:
==================资料简介======================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选择题4.(2017·四川遂宁、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lB.饱和溶液升温都能变为不饱和溶液C.二氧化碳有毒,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D.空气中含盈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它可用作食品包装的保护气【答案】D【解析】A.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是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B.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饱和溶液升温都能变为不饱和溶液;但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温时其饱和溶液;C.二氧化碳没有毒,但是为温室气体,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D.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空气中含盈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它可用作食品包装的保护气。4.(2017·广西来宾、2分)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积极植树造林
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D【解答】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故选项正确;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故选项正确;积极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故选项正确;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直接排放,同样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大气,故选项错误。8. (2017·广西桂林)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压缩包内容:2017年全国中考真题分类解析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
试卷类型:一轮复习/基础知识
资料版本:人教版
适用地区:全国
文件大小:2.99M
下载与使用帮助
21世纪教育
中小学教师帮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2018年中考一轮复习o《酸和酸的化学性质》真题练习
ID:7322631
资源大小:337KB
审核人:初化章新国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省枣庄)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解析】此题考查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常见物质溶液的酸碱性。由题干信息可知,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食盐、味精的溶液都显中性,香油不溶于水,所以,A、B、D错误;食醋中含有醋酸,其水溶液显酸性,能使花青素变红色,故选C。
2.(2017牡丹江)实验室中的下列物质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答案】C.
【解析】解:A、氯化钠露置不易发生变化,不需密封保存,故错误;
B、大理石露置不易发生变化,不需密封保存,故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故正确;
D、木炭露置不易发生变化,不需密封保存,故错误.
3.(2017雅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酚酞溶液可以一次性鉴别稀硫酸、 [来自e网通客户端]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扫码支付,立即下载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初中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总结&&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初中化学方程式现象总结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3.铜在氧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现象:淡蓝色的火焰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现象:生成白烟7.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10.汞(水银)在氧气中燃烧:2Hg+O2点燃2Hg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4.乙炔在氧气中燃烧:2C2H2+5O2点燃4CO2+2H2O(氧炔焰)5.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2SO2+O2尘埃2SO3二.分解反应:1.双氧水催化制氧气:2H2O2MnO2催化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3.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4.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5.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6.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8.加热碳酸氢铵:NH4HCO3=NH3↑+H2O+CO2↑9.加热氧化汞:2HgO加热2Hg+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10.加热碳酸氢钙:Ca(HCO3)2 加热CaCO3↓+CO2↑+H2O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三.氧化还原反应:1.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3.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4.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7.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1.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2.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3.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4.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5.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现象:有气体生成6.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现象:铁粉慢慢减少,同时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7.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现象:有气体生成8.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9.银和稀硝酸:3Ag+4HNO3(稀)=3AgNO3+NO↑+2H2O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气体遇空气变棕色10.银和浓硝酸:Ag+2HNO3(浓)=AgNO3+NO2↑+H2O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棕色气体11.铜和浓硫酸:Cu+2H2SO4(浓)=CuSO4+SO2↑+2H2O现象:铜逐渐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2.铜和硝酸银:Cu+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置换反应)1.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FeSO4+Cu现象:铁溶解生成红色金属2.锌和硫酸铜溶液:Zn+CuSO4=ZnSO4+Cu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3.铜和硝酸汞溶液:Cu+Hg(NO3)2=Cu(NO3)2+Hg4.铜和硝酸银:Cu+2AgNO3=Cu(NO3)2+2Ag现象:红色的铜逐渐溶解,同时有银白色的金属生成5.铁和氯化铁:Fe+2FeCl3=3FeCl2现象: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6.铁和硝酸银:Fe+AgNO3=Fe(NO3)2+Ag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7.锌和氯化亚铁:Zn+FeCl2=ZnCl2+Fe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铁(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1.氧化铁和稀盐酸: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2.氧化铁和稀硫酸: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3.氧化铜和稀盐酸:CuO+2HCl=Cu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4.氧化铜和稀硫酸: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5.氧化镁和稀硫酸:MgO+H2SO4=MgSO4+H2O6.氧化钙和稀盐酸:CaO+2HCl=CaCl2+H2O7.氧化铁和稀硝酸:Fe2O3+6HNO3=2Fe(NO3)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8.氧化铜和稀硝酸:CuO+2HNO3=Cu(NO3)2 +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现象:无明显现象2.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3.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O3=Na2SO4+H2O4.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O3↓+H2O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5.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5)酸+碱--------盐+水1.盐酸和氢氧化钠:HCl+NaOH=NaCl+H2O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2.盐酸和氢氧化钾:HCl+KOH=KCl+H2O 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3.盐酸和氢氧化铜:2HCl+Cu(OH)2=CuCl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4.盐酸和氢氧化钙:2HCl+Ca(OH)2=CaCl2+2H2O5.盐酸和氢氧化铁:3HCl+Fe(OH)3=FeCl3+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6.盐酸和氢氧化亚铁:2HCl+Fe(OH)2=FeCl2+2H2O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7.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8.硫酸和氢氧化钠:H2SO4+2NaOH=Na2SO4+2H2O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9.硫酸和氢氧化钾:H2SO4+2KOH=K2SO4+2H2O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10.硫酸和氢氧化铜:H2SO4+Cu(OH)2=CuSO4+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11.硫酸和氢氧化铁:3H2SO4+2Fe(OH)3=Fe2(SO4)3+6H2O12.硝酸和氢氧化钠:HNO3+NaOH=NaNO3+H2O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13.硝酸和氢氧化铜:2HNO3+Cu(OH)2=Cu(NO3)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14.硝酸和氢氧化钠:HNO3+NaOH=NaNO3+H2O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15.硝酸和氢氧化钾:HNO3+KOH=NaNO3+H2O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16.硝酸和氢氧化镁:2HNO3+Mg(OH)2=Mg(NO3)2+2H2O现象:白色沉淀溶解17.氨水和硫酸:2NH3?H2O+H2SO4=(NH4)2SO4+2H2O(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1.稀盐酸和碳酸钙:2HCl+CaCO3=CaCl2+H2O+CO2↑现象:白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稀盐酸和碳酸钠:2HCl+Na2CO3=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稀盐酸和碳酸氢钠:HCl+NaHCO3=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4.稀盐酸和碳酸镁:2HCl+MgCO3=MgCl2+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5.盐酸和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离子6.硫酸和碳酸钠:H2SO4+Na2CO3=Na2SO4+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7.硫酸和氯化钡: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8.硫酸和碳酸钙:H2SO4+CaCO3=CaSO4+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9.硫酸和碳酸氢钠: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0.硝酸和碳酸钙:2HNO3+CaCO3=Ca(NO3)2+H2O+CO2↑现象:白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1.硝酸和碳酸钠:2HNO3+Na2CO3=2NaNO3+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2.硝酸和碳酸氢钠:HNO3+NaHCO3=NaNO3+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1.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2.氢氧化钠和氯化铁:3NaOH+FeCl3=Fe(OH)3↓+3NaCl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3.氢氧化钠和硝酸铁:3NaOH+Fe(NO3)3=Fe(OH)3↓+3NaNO3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4.氢氧化钠和硫酸铁:6NaOH+Fe2(SO4)3=2Fe(OH)3↓+3Na2SO4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5.氢氧化钾和氯化铁:3KOH+FeCl3=Fe(OH)3↓+3KCl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6.氢氧化钠和氯化亚铁:2NaOH+FeCl2=Fe(OH)2↓+NaCl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7.氢氧化钠和硝酸亚铁:2NaOH+Fe(NO3)2=Fe(OH)2↓+2NaNO3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8.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2NaOH+FeSO4=Fe(OH)2↓+Na2SO4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9.氢氧化钠和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10.氢氧化钠和硝酸镁:2NaOH+Mg(NO3)2=Mg(OH)2↓+2NaNO3现象:生成白色沉淀11.氢氧化钠和硫酸镁:2NaOH+MgSO4=Mg(OH)2↓+Na2SO4现象:生成白色沉淀12.氢氧化钠和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13.氢氧化钠和硝酸铜:2NaOH+Cu(NO3)2=Cu(OH)2↓+2NaNO3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14.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15.氢氧化钙和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16.氢氧化钙和硫酸铜:Ca(OH)2+CuSO4=Cu(OH)2↓+CaSO417.氢氧化钠和硫酸氢钠:NaOH+NaHSO4=Na2SO4+H2O现象:无明显现象18.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2NaOH+Ca(HCO3)2=CaCO3↓+Na2CO3+2H2O现象:生成白色沉淀19.氢氧化钙和碳酸氢钠:Ca(OH)2+Ca(HCO3)2=2CaCO3↓+2H2O现象:生成白色沉淀20.氢氧化钠和碳酸钠:NaOH+NaHCO3=Na2CO3+H2O现象:不明显21.氢氧化钠和氯化铵:NaOH+NH4Cl=NH3↑+H2O+NaCl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22.氢氧化钠和硝酸铵:NaOH+NH4NO3=NH3↑+H2O+NaNO3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23.氢氧化钠和硫酸铵:2NaOH+(NH4)2SO4=2NH3↑+2H2O+Na2SO4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8)盐+盐-----两种新盐1.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强酸2.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aSO4↓+2NaCl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3.硝酸银和硫酸钠:2AgNO3+Na2SO4=Ag2SO4↓+2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4.氯化钡和碳酸钠:BaCl2+Na2CO3=BaCO3↓+2NaCl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5.氯化钙和碳酸钠:CaCl2+Na2CO3=CaCO3↓+2Na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五.其它反应: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现象:放出大量的热3.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4.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5.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6.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7.二氧化硫溶于水:SO2+H2O=H2SO38.CO2+C高温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9.3C+2H2O=CH4+2CO↑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10.CaCO3+CO2+H2O=Ca(HCO3)2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11.2Na2O2(过氧化钠)+2H2O=4NaOH+O2↑现象: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生成12.4Fe(OH)2+O2+2H2O=4Fe(OH)3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13.2Fe2O3+3H2 高温2Fe+3H2O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14.H2+CuO加热Cu+H2O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15.Fe3O4+4CO=3Fe+4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16.FeO+CO高温Fe+CO2↑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17.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18.CuO+CO高温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六.呼吸、光合作用:1.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2.光合作用:6CO2+6H2O光照叶绿素C6H12O6+6O2↑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Ca(OH)2+CO2=CaCO3↓+H2O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Mg+O2=2MgO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2H2O=2H2↑+O2↑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CaO+H2O=Ca(OH)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2KClO3MnO2催化2KCl+3O2↑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催化2H2O+O2↑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充分燃烧:C+O2=CO2不充分燃烧:2C+O2=2CO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S+O2=SO2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3Fe+2O2=Fe3O4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相关知识点:(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4P+5O2=2P2O5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H2+O2=2H2O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C+2CuO=2Cu+CO2↑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2;(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H2+CuO=Cu+H2O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中。使CO2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CO+O2=2CO2↑现象:产生蓝色火焰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相关知识点: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18.工业制造盐酸(化合反应)H2+Cl2=2HCl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19.实验室制取氢气(置换反应)Zn+H2SO4=ZnSO4+H2↑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应)C+CO2=2CO↑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CO2+H2O=H2CO3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2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H2CO3=H2O+CO2↑相关知识点:(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24.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①2K+2H2O=KOH+H2↑②3Fe+4H2O=Fe3O4+4H2↑25.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C+H2O=CO+H2↑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①SO3+H2O=H2SO4②Na2O+H2O=2NaOH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NH4HCO3=NH3↑+H2O+CO2↑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Fe+CuSO4=FeSO4+Cu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复分解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现象:产生蓝色沉淀31.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SO2+2NaOH=Na2SO3+H2O32.点燃酒精C2H5OH+2O2=2CO2↑+3H2O33.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复分解反应)NaCl+AgNO3=NaNO3+AgCl↓34.稀硫酸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H2SO4+Ba(NO3)2=BaSO4↓+2HNO335.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复分解反应)2NH4Cl+Ca(OH)2=2NH3↑+2H2O+CaCl236.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复分解反应)Na2CO3+HCl=NaCl+CO2+H2O现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相关知识点:碳酸钠俗名为纯碱
亲!请或新用户?
栏目导航(搜索资料请进)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qq.com(#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色氧化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