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爆发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如何防止宝宝中招

【提醒】手足口病将进入爆发期,别等宝宝中招了才后悔没做好预防!
进入4月,天气逐渐转热,又将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最近手足口病患儿明显增多,专家提醒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说起手足口病,想必各位家长都不陌生。该病主要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有时候也会出现在臀部、大腿内侧、会阴部、膝、肘等部位。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比如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杯子、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
天气转暖 手足高发期
河南省儿童医院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王芳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适合手足口病毒生存的温度是20℃~40℃,所以每年春季手足口病患儿会逐渐增多。”王芳说,患儿感染病毒后,会出现一些类似感冒发烧的前期症状,例如低烧、食欲不佳、神志萎靡。轻症者一般5至7天可自愈,重症病例可合并有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脏损害等致命性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
什么情况下该去医院
只要宝宝没有精神不好、嗜睡、呼吸困难或者是疲乏无力、面色灰白等这种重症情况,一般的家庭护理就可以。大多数宝宝,基本在7天左右都可以逐渐恢复,家长可以给宝宝做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让宝宝多喝白开水。
但如果宝宝在口、手、脚、肛门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时,无论是否有发烧,家长都应该带宝宝去医院,一刻也不要耽搁,由医生来诊治。若有重症倾向的则需留院观察或者住院治疗。
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时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
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
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给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的孩子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重在预防,“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被子”是预防手足口病的15字方针,各位家长一定要牢记在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麒杰 编辑:栗倩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幼儿园爆发手足口病,如何防止宝宝中招?
近日有媒体报道,香港出现了多起手足口病疫情的病例,仅某幼儿园一家就有20名儿童受到了感染,好多父母担心自己的宝宝万一也中招了怎么办。其实爸妈不用过分担心,虽然目前没有疫苗能从根本上防御,但是做好家庭预防措施,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能很好的控制。 一、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进入夏季后天气炎热,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一般儿童患病后10天内就可以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少数患儿可能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重症患者甚至可能死亡。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1.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疱疹高出皮肤表面,内里有清亮或浑浊的液体,孩子不会感到疼痛或瘙痒。 2.低热。大多数患了手足口病的宝宝会持续1-2天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如果体温持续不退或者出现高烧就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引起并发症。 3.厌食。因为口腔里也会出现疱疹,口疱疹容易破裂变成溃疡,吃东西时会感觉疼痛,所以患病的宝宝会出现厌食、拒食的情况。 三、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爸妈越早发现宝宝的病情,越有利于护理和恢复,所以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情况,比如皮肤上有没有疹子、饮食上是否出现厌食、体温是否正常等。 一旦发现宝宝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要立即去医院确诊,确认宝宝患病后已经上幼儿园的宝宝就不要再上学了,也不要和其他宝宝接触,以避免传播。 病情发现的越早,宝宝好的越快。手足口病是可以自愈的,一般建议宝宝在家休息,根据医生的诊断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配合治疗,宝宝7-10内就能康复,如果发现病情严重就需要到医院治疗了。 四、手足口病能预防吗 虽然没有疫苗能从根本上预防手足口病,但是爸妈注意这些日常生活习惯,可以大大降低宝宝患病的风险。 1.给宝宝在饭前、便后、外出后洗手。注意宝宝和看护人的卫生状况,宝宝喜欢吃手或者把东西放在嘴里咬,所以要保证手和他接触到的东西是干净的。 2.夏季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合,减少被传染的风险。 3.宝宝经常使用的餐具、奶瓶、玩具以及经常接触到的婴儿床扶手、桌子等都需要定期消毒,餐具等物品可以放开水中煮,桌子等家具可以用0.5%的84消毒液、碘酊、消毒棉球等消毒。 4.家里保持良好的环境。一些卫生死角按时清理,经常开窗换气,床单、被罩等用品多更换清洗。
正在载入...
暂时没有数据
打开凤凰新闻观看更流畅幼儿园手足口病怎么预防呢?
幼儿园手足口病怎么预防呢?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幼儿园手足口病怎么预防呢?幼儿园手足口病这个问题好烦人,我们县有的幼儿园感染上了手足口病,我的幼儿园目前还没有,请问幼儿园如何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呢 谢谢!!
副主任医师&
你好,手足口病一般来说不会发生在手足口内,所以这个情况下需要注意,孩子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在饭前便后需要注意洗手,尤其是在吃东西前,一定要注意清洁手部的卫生。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感染,而且的话可以服用一些板蓝根来预防手足口病的感染。
针对幼儿园手足口病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幼儿园手足口病为你解答如下:托儿所、幼儿园在本病的流行或高发季节应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对儿童家长的宣传工作,要求家长发现孩子在家期间发热、出皮疹后不要送入托儿所、幼儿园,及时去医院就医。患儿应在家中休息,直至痊愈或明确非传染性疾病方可入托、入园。2、加强晨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的孩子,立即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保健老师在晨检时接触不同的儿童之间应进行彻底的洗手或快速手消毒。3、对入托、入园儿童加强全日健康(医学)观察,一旦发现在园儿童发热、出皮疹,立即与其他儿童分开,单独安置在隔离(观察)室内,并及时通知家长带病儿去医院就诊。4、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儿童后,要立即对发病班级的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发病班级物品必须与其他班级分开进行消毒和保存。对患病儿童所在班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发病班级的儿童与其他班级儿童接触的机会,在观察期间不得进行分班、并班和接受新生在隔离观察期内。5、加强儿童、工作人员等手的清洗消毒。教室、宿舍要加强通风,对通风不良的教室应辅以机械通风。6、日常加强对儿童经常接触的环境物体表面、玩具、厕所等的清洁消毒。7、根据规定,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并配合教育和卫生部门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疾病百科&·&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每年4-9月是高发季节。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精选问题 查看更多&&
其他人还在看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香港一幼儿园爆发手足口 4招防止宝宝中招
11:01来源:99健康网
  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16日正调查九龙塘一间幼儿园爆发的一宗手足口病个案,并呼吁市民和院舍时刻注意手部、个人和环境卫生,应对高峰期。
  受影响的20名学童包括13男7女,介乎3至6岁。他们自6月5日起出现口腔溃疡、手脚出疹及发烧等病征。所有学童已经求医,当中两人需入院接受治疗,而1人已经出院。全部学童目前情况稳定。
  其中1名入院学童的鼻咽采样样本经有关医院化验后,证实对肠病毒呈阳性反应。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人员已实地视察该幼儿园,建议所需的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并对该幼儿园进行医学监察。卫生防护中心正继续调查个案。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解释:&手足口病是常见于儿童的疾病,通常由肠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及肠病毒71型引起。临床病征包括手掌、脚掌,以至身体其他部分如臀部及大腿,出现斑丘疹或水,口腔亦可能出现水及溃疡。亦有病人主要在口腔后部出现疼痛溃疡,即疹性咽峡炎,而手脚没有红疹。&推荐阅读:
  幼儿园对手足口病的预防
  1.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消毒的必备品:碘酊、消毒棉球等。
  幼儿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爸妈越早发现孩子的病情,越有利于护理和恢复,所以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情况,比如皮肤上有没有疹子、饮食上是否出现厌食、体温是否正常等。
  一旦发现宝宝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要立即去医院确诊,确认宝宝患病后已经上幼儿园的宝宝就不要再上学了,也不要和其他宝宝接触,以避免传播。
  病情发现的越早,宝宝好的越快。手足口病是可以自愈的,一般建议宝宝在家休息,根据医生的诊断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配合治疗,宝宝7-10内就能康复,如果发现病情严重就需要到医院治疗了。&
  家长如何预防宝宝中招
  虽然没有疫苗能从根本上预防手足口病,但是爸妈注意这些日常生活习惯,可以大大降低宝宝患病的风险。
  1.给宝宝在饭前、便后、外出后洗手。注意宝宝和看护人的卫生状况,宝宝喜欢吃手或者把东西放在嘴里咬,所以要保证手和他接触到的东西是干净的。
  2.夏季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合,减少被传染的风险。
  3.宝宝经常使用的餐具、奶瓶、玩具以及经常接触到的婴儿床扶手、桌子等都需要定期消毒,餐具等物品可以放开水中煮,桌子等家具可以用0.5%的84消毒液、碘酊、消毒棉球等消毒。
  4.家里保持良好的环境。一些卫生死角按时清理,经常开窗换气,床单、被罩等用品多更换清洗。
养生十万个为什么
各种健康养生问题,关注后秒回复
走过最长的路,是减肥的弯路
加微信,帮你找对减肥路
Copyright&(闽ICP号-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手足口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