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刺激造成的头部神经痛怎么治疗,有什么药能治疗

头皮神经痛症状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头皮神经痛症状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头部神经痛是什么原因_百度宝宝知道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岩大夫本人发表
头皮末梢神经痛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因为疼痛是持续性的,以前是局部位置痛,一般刺激损伤后神经会自己修复好转,但好景不长,如洗发水温也会激发。本来药不吃,都是靠熬的,晚上能缓解,能睡觉,白天头顶两侧神经痛各种症状都经历过。由于硬撑着上课,加重了病情,头痛头晕站立吃力,一直没有缓解。两个月后,突然有好转。可是出去走路时间长点,整个头部痛晕,感觉整个头部神经损伤了,从那以后经常剧痛,开始吃药。因为领导说我心理问题,我自己很清楚没有,但还是去看心理专家。专家根据我的疼痛症状判断也是头皮神经末梢热损伤引起神经痛。没有心理疾病。建议吃普瑞巴林胶囊和阿米替林。为了降低疼痛敏感度,配了焦虑药。吃了两个月,没有效果。心理医生说把末梢神经切断就好了,建议我问问大医院吃药物没用,有没有其他办法治疗。我是上海的。我非常痛苦,现在无法正常生活,天天被头痛折磨着。在网上看到您人很好,治好了很多病人。但我的病比较特殊,求求专家,救救我吧!
所就诊医院科室:
金山医院 神经内科
检查资料:
&副主任医师
病情奇特,建议来我门诊详诊。在当地可以作个封闭以鉴别中枢还是外周神经的问题。
状态:就诊前
封闭是什么意思?我确实是理疗后灼伤了末梢神经,营养神经输液一周后就好了,不痛了。可是一遇热刺激就发作,后来才发现三周后缓解好转。可因为硬撑上课不能吃力,走路就剧痛。现在整个头部手按上去都痛。王主任,怎么查封闭?什么科?我如果来你处就诊,要克服自身的走路不便。所以先问清楚。
状态:就诊前
头部也可以打封闭针?
&副主任医师
状态:就诊前
怎么鉴别啊?这里医生不一定知道。我看封闭针副作用很多,强的松龙注射液有兴奋作用,我以前用过地塞米松,导致失眠。而且我是头皮神经末梢的问题,以前用甲钴胺有效,现在加重了,时间长了没用了。
&副主任医师
听医生的话,别自做主张。
状态:就诊前
从上周五开始翻身,坐着,躺着天旋地转晕,一天数次,每次几秒钟。三天后,昨天晕了三次,小眩晕。今天也是。都不敢动了,怕晕倒。我自己感觉刚刚开始是医生说的神经末梢神经热损伤,在多次刺激损伤和硬撑着上课后,损伤的范围从局部到全部了。痛得感觉位置也不是浅表了。在里面了。发展到眩晕了。
疾病名称:头皮末梢神经痛&&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心理医生没办法了,说就一根末梢神经热损伤把一个人折磨的...
病情描述:女,35。一年前因为理疗不当,时间过长,红外线热辐射2个小时,定位后脑勺1个小时,第二天后脑勺灼痛蔓延整个头部,导致不能站立。医生诊断为头皮神经末梢热损伤,住院治疗用依达拉奉,丹参酮,甲...
疾病名称:头皮末梢神经痛&&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因为疼痛是持续性的,以前是局部位置痛,一般刺激损伤后神...
病情描述:女,35。一年前因为理疗不当,时间过长,红外线热辐射2个小时,定位后脑勺1个小时,第二天后脑勺灼痛蔓延整个头部,导致不能站立。医生诊断为头皮神经末梢热损伤,住院治疗用依达拉奉,丹参酮,甲...
疾病名称:末梢神经炎&&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2009年是出现手、脸、头皮发麻,头皮发麻还疼,持续好几天。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当时出现这种症状时 ,去医院就诊,说是末梢神经炎,让吃维...
疾病名称:手术末梢神经受损&&
希望得到的帮助:导致病症原因及相关治疗意见
病情描述:多年前,曾经做过头皮瘤切除,现出现伤口处及周围间隙性疼痛、有眩晕、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现象,约有5年时间,期间在多家医院查看过,医生给出建议,可能为末梢神经受损,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治...
疾病名称:头皮末梢神经痛&&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本来休息后最多两个月会修复好转,本来就头顶周围局部灼痛...
病情描述:女,35。一年前因为失眠被老人拉去做喜来健理疗床免费体验,头部理疗时间太久,造成后脑勺灼痛,扩散到整个头部24小时痛,住院营养神经治疗两周后好转。后来艾灸大椎又激发头痛,用活血化瘀的药扩...
疾病名称:头皮末梢神经痛&&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本来休息后最多两个月会修复好转,本来就头顶周围局部灼痛...
病情描述:女,35。一年前因为失眠被老人拉去做喜来健理疗床免费体验,头部理疗时间太久,造成后脑勺灼痛,扩散到整个头部24小时痛,住院营养神经治疗两周后好转。后来艾灸大椎又激发头痛,用活血化瘀的药扩...
疾病名称:末梢神经炎&&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者男,77岁,有高血压。双下肢麻木、刺痛,双手及头皮、眼睛、口舌皆有麻木感,左侧更甚。1、2000年有一次轻微脑梗阻,嘴稍歪斜,治疗后好转。...
疾病名称:末梢神经炎&&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患者男,77岁,有高血压。双下肢麻木、刺痛,双手及头皮、眼睛、口舌皆有麻木感,左侧更甚。1、2000年有一次轻微脑梗阻,嘴稍歪斜,治疗后好转。...
疾病名称:说是末梢神经炎,&&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两个月前,,我晚上睡到半夜三四点家里窗外有小偷加防护栏,我就迷糊看见有两个人影贴在窗户上我像触电一样惊坐起来,喊了两句,声音都变了不是...
疾病名称:偏头痛&&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想知道镇脑宁胶囊和心达康滴丸能否长期服用,对我这个病是否可以起治疗效果?
病情描述:,出现左边头皮部位跳痛,以前也有发生过(基本上是熬夜几天后就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5-25,经医生诊断为头皮末梢神经炎,服用了阿昔洛伟、扶他林、维生素B1、B12、B6后有好转,由...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王岩大夫的信息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迷走神经痛、中枢痛、等神经源性病理性疼痛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
王岩,男,45岁。日本东京大学脑神经外科博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王岩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神经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外伤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吃什么好呢
温馨提示: 外伤引起的三叉神经痛多吃点B族维生素的食物好。维生素B族富含于下列食品中:香菜、番茄、冬瓜、黄瓜、木瓜、苹果、菠萝、梨、桃、西瓜、杏。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
患者思维上变得迟缓,联想也慢慢的变得缓慢......常见疾病的手穴治疗 内科病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感冒 支气管哮喘 急性咽喉炎 头痛 呃逆 胃痛 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胃肠炎 胃肠神经官能症 慢性腹泻 晕厥 偏瘫 雷诺病 汗证 遗精 【概述】感冒,又名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极为常 见。本病初起多以鼻塞、流涕、喷嚏,喉痛开始,或先有全身轻度的酸痛不适,微 热,体温一般不超过 38℃,如继续发展,可累及喉部、气管、及支气管而引起这 些部位的炎症,临床出现咳嗽,声音嘶哑,咽喉红肿疼痛,热度增高,并常伴有结 膜充血,流泪,头痛等症。有时可有消化道症状。普通感冒应与流行性感冒、上呼 吸细菌感染、腺病毒以及麻疹、百日咳等前驱症状相区别。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合谷、十宣、少商、尺泽。 主穴:合谷。 配穴:高热配十宣点刺放血。 咽痛配少商。 咳嗽配尺泽。 操作:穴位皮肤消毒后,用 28 号毫针,合谷穴直刺 0.5~1 寸,针感可传至食指尖, 得气后轻微缓慢捻转约 1~2 分钟,留针 15~20 分钟,每日 1 次。 病例:郭某,女,23 岁。1993 年 11 月 13 日就诊。主诉发热,咽痛,头痛,鼻塞 2 天。测体温 37.8℃。严寒无汗,咽红,扁桃体稍大。诉曾服 A、P、C 及先锋Ⅳ号 抗生素等药,热退后体温又升,自觉身体倦怠,不思饮食,且头痛、咽痛加重。遂 取针予以针刺,用 28 号毫针,对准合谷,直刺 1 寸左右,提插捻转 1 分钟,并点 刺双少商。合谷留针 10~15 分钟,少商不留针。针后微汗出,头痛、咽痛明显减 轻,测体温 37.2℃。第二天上症悉减,咳嗽较多,又加刺尺泽,未再服药而愈。 ?? ? ? ? ? ? ?? ? ? ? ? ? ? ?? ? ? ? ?? ?按语: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上接肺经,下连胃经。外感风寒或风热上受, 首先影响到肺,而出现上呼吸道症状。肺胃有热,热毒上攻,而出现头痛、咽痛。 泻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是治疗感冒发热的有效穴位。 方法 2: 选穴:感冒点。 操作:用 28~30 号毫针,常规消毒后,直刺 0.2~0.3 寸。得气后,提插捻转 1 分 钟,用泻法,行针 10~15 分钟。 资料: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院介绍,感冒点主治感冒、扁桃体炎、牙痛,效果 好。 (二)艾灸疗法 选穴:合谷。 操作:用温水洗净虎口部皮肤,把一圆椎状艾炷放于虎口合谷穴上,点燃圆顶椎点, 慢慢燃烧,病人自觉有一种温热感,待艾炷烧至皮肤灼痛时去掉,艾灸 3~5 壮。 亦可切直径 3 厘米,厚 0.3 厘米大小的生姜 1 片,如患者觉太热不能忍受时,可再 切 0.1 厘米厚姜片垫在下面。每次可灸 15~20 分钟。 按语: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本法主要适用于风寒感冒。艾可温通十二经。艾灸 可驱太阳之表邪。 (三)点刺放血疗法 选穴:少商。 操作:用细三棱针或粗毫针,常规消毒后,对准穴位,快速速入,轻轻摇摆 1~2 下,迅速出针,医者用拇、食指轻轻挤出 3~5 滴血。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擦拭。 按语:点刺井穴放血,对急性外感热病疗效显著已公认。对感受风寒时邪所致的普 通感冒和时行感冒疗效亦佳。 (四)点穴疗法 选穴:感冒点、肺穴、鱼际。 操作:用拇指指尖点按患者以上穴位,以出现酸、麻、胀为度。每穴点按 10 数次。 如鼻塞、流涕可用艾灸或香烟灸。头痛、身痛可配合掐揉太阳、合谷、曲池、委中 等穴位。 (五)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鱼际。 操作:将维生素 C500 毫克/2 毫升,注入双鱼际穴,每日 1 次,3 天为 1 疗程。亦 可配合耳穴,每穴 0.1 毫升注入肾上腺、皮质下。 资料:《穴位注射疗法》载:郭同经用维生素 C 穴位注射鱼际穴,治疗各种类型感 冒,效果肯定,一般 3 次治愈。 按语:鱼际乃肺经荥穴,用以清肺止咳,加耳穴肾上腺,能退热、消炎、抗过敏, 配皮质下镇静止痛。维生素 C 能促进内皮细胞产生抗体,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穴 位注射可起到针刺和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 【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 病。其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 时或更长时间,据有关文献报道,我国局部地区调查发现发病率高达 5.29%。可 发生于任何年龄,但 12 岁以前开始发病者居多,约 20%的病人有家族史。好发于 秋冬季节,春季次之。 ? ? ? ? ? ??? ? ?? ? ?? ? ?? ? ? ?? ? ?本病属中医哮证范畴,多为时邪外袭痰饮伏肺;或饮食不慎,烦恼等精神因素;或 对某种物质过敏而诱发。认为痰气搏击于气道,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基本病理。 哮喘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进而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 成为痼疾。本病的治疗应重在预防发作。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合谷、少商、鱼际、三间、手无名、咳喘点。 操作:未发作时以补虚,调理肺功能为主。可选合谷、鱼际、咳喘点、三间。并配 合体穴肺俞、关元针刺或针灸。发作时,取以上穴位,左右手交替扎针,每日 1 次, 7~10 天为 1 疗程,可配合天突、合谷以平喘。 按语:支气管哮喘常反复发作,且冬春易发,可采取冬病夏治,重在预防发作。哮 喘发作而体质较强,可针刺以平喘、缓解支气管痉挛,若系久病体弱、合并肺心病、 心功能衰竭、肺通气灌注功能低下,则不宜施针。 (二)七星针疗法 选穴:少商、太渊、列缺。 操作:循手太阴肺经少商、太渊至列缺、用啄刺法,每分钟 100 次左右。从少商至 列缺,再从列缺至少商来回返复进行。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每日~2 次,7~10 天 为 1 疗程。可用于支气管炎的休止期,预防哮喘发作。 (三)埋藏疗法 选穴:掌 1 号(食指第一节指腹正中) 操作:①肾上腺组织穴位埋藏法:取猪、牛、马等肾上腺,去包膜切成高粱粒大小, 在 2-4℃冷藏 7 天,经高压消毒后低温保存备用。于选定穴位皮下,埋入备用的肾 上腺素 1 小块,2 周埋藏 1 次。②鸡内金埋藏:用热水泡软鸡内金,切成所需要的 形状,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煮沸 15—20 分钟备用。亦可先高压灭菌,再用生理盐 水泡胀,置入 75%酒精中备用。③埋羊肠线: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 1%普鲁卡因 局部麻醉(或用 1%的利多卡因),用三角针穿 0 号或 1 号铬制肠线在标定好的穴 位上穿刺,并将羊肠线埋入皮下,或手术切开,置入穴位对应的皮下。(《全国中 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四)指针疗法 选穴:肺穴、合谷、咳喘点。 操作:让患者取坐位,手自然立放在桌面上。医者拇指指尖对准穴位,食指在对应 的手掌侧。点按一松一弛,点按时患者有酸、麻胀感,两穴交替进行,每穴点按 5 分钟,每日点按 2~3 次。发作时重点,平时轻按。 (五)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合谷、定喘、列缺。 药物:胎盘组织液、0.1%肾上腺素溶液。 操作:取以上穴位,按常规肌肉注射方法。每穴注射胎盘组织液 1~2 毫升,每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哮喘发作时,在定喘穴注入 0.1%肾上腺素溶液 0.1 毫升。 (定喘在第七颈椎旁开 2 寸处) (六)推拿疗法 选穴:肺经、脾经、肾经、合谷。 操作:采取旋推或直推方法,向指尖方向直推肺、脾、肾三经,每经约推 200 次, 自指尖向上直推 100 次。每穴掐按 3~5 次,多用补法。亦可配合掐合谷、外劳宫。 ? ? ?? ? ?? ??? ? ? ? ? ? ? ? ? ? ? ? ? ? ?(七)按摩疗法 选穴:合谷、外劳宫、少商。 操作:合谷、外劳宫采取按揉法,操作时,医者用拇指和食指端,对准穴位和穴位 对应的部位,先以拇指端按、揉 20~30 次。然后以拇指、食指对拿 10~15 次。少 商采用掐揉法,操作时,以手拇指甲尖,对准病人手拇指甲根部少商穴处,先掐 3~5 次,后揉 20~30 次,揉动方向不拘。 【手穴治萃】 1.针刺鱼际穴治疗支气管哮喘 200 例灸,1985,(1)。——4 治疗方法:(1)取穴:鱼际穴。(2)刺法:每次针一侧,每日 1 次或每发作时针 1 次,左右鱼际穴交替使用。刺时针尖向掌心斜刺,深度 5 分左右,出现针感后留 针 20~30 分钟,留针期间每隔 5 分钟捻转行针 1 次。针刺 10 次为一疗程或每发作 时针刺。疗效:在 200 例中,基本痊愈 37 例,显效 92 例,有效者 68 例,总有效 率 98.5%。其中远期有疗效的(痊愈+显效)129 例。 2.穴位割治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 102 例远期疗效观察/陈远存,何建猷/中西医结合 杂志。1985,(10)。——627 采用穴位割治加埋线治疗本病 102 例。治疗方法:分别取掌 1 穴(食指第 1 节指腹 正中,男左女右)和膻中穴,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纵切口 1 厘米,深达皮下,剪 除部分皮下组织,闭合止血钳伸入切口达骨膜面,来回捣动数次加强刺激,然后埋 入 1 号医用羊肠线两段;每段 1~2 厘米,包扎切口(必要时缝合一针,6 天拆 线)。治疗效果:经 10 年以后随访观察,临床治愈 20 例,显效 34 例,好转 29 例, 无效 12 例,复发 7 例。 【概述】急性咽喉炎,是急性咽炎和急性喉炎的并称。本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的基 础上,有接受烟酒、物理化学因子刺激,用声过度等病史,出现喉部干痒,声嘶或 失音。可伴有全身不适、发热等。 【手穴治法】 (一)点刺放血疗法 选穴:少商、十宣。 操作:用 28 号或 30 号 1 寸针,直刺,用泻法约 1 分钟左右,留针 15~20 分钟, 至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吞咽疼痛亦明显减轻时,将针取出,并放血 3~5 滴。 (二)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合谷。 操作:取双侧合谷穴,直刺 0.5~0.8 寸,采用泻法,留针 15~20 分钟。留针期间 可运针 1~2 次。 方法 2: 选穴:中渚。 操作:用 28 号 1~1.5 寸粗毫针,进针稍向上斜刺,待得气后,运针 30 分钟。每 日 1 次。对急性咽喉炎所致的咽痛有效。 (三)割治埋线疗法 选穴:鱼际。 操作:按穴位割治埋线疗法操作,埋入 2~3 厘米羊肠线一根。割治时注意无菌操 作,注意止血,用血管钳夹除少许皮下脂肪。术后严防感染,勤换药。 (四)艾灸疗法 ? ? ??? ? ? ? ?? ? ?? ? ? ? ? ?? ? ?选穴:咽喉点 操作:用艾条熏灸咽喉点,离穴位部皮肤一寸左右,点啄熏灸,每日~2 次,每 次~20 分钟。主治感受风寒引起的咽痛,呼吸困难,伴全身寒热者。 头痛是许多疾病过程中常见的自觉症状。中医认为: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均可引起 头痛。风、寒、暑、湿之邪外袭,清阳蒙蔽,或痰浊内生,瘀血阻滞;或肝气、肝 阳上扰;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脱髓、失荣等为头痛的主要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产生头痛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颅内疾病和颅外疾病两大类。颅 内病变如颅内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中毒性脑病、脑脓肿、脑寄生虫病; 颅血管性疾病:如脑出血,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颅内 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转移瘤等;颅脑损伤性疾病:脑震荡,脑外伤后遗症等。 另外头痛性癫痫,腰穿及腰麻后引起的头痛等。颅内病变有额窦炎、上颌窦炎、牙 病、耳病、颈部疾病、鼻咽部炎、眼部疾患等五官科疾病,三叉神经痛,以及全身 感染、中毒、中暑、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癔病等都可引起头痛。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合谷、中渚、后溪、太冲。 操作:手穴与体穴相配。头顶痛多为厥阴头痛、针太冲、百会;颞部头痛多为少阳 头痛,针中渚、率谷;前额痛多为阳明头痛、针合谷、解溪;枕部疼痛针后溪、风 池。手法以捻转为主,先用小幅度轻轻提插,找到针感后再作持续运针,根据头痛 程度,可捻转 5~10 分钟,运针 30 分钟。 方法 2: 选穴:列缺。 操作:用 30 号 1.5 寸针,针头向肘部斜刺 0.5~1 寸,针感可向下传至拇指,向上 传至肘部,得气后,拇指向后轻微缓慢捻转约 1 分钟。至患者头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留针 15~20 分钟。可治疗偏正头痛。治疗时让患者活动颈部。 按语:列缺为头、项痛治疗要穴,可治疗头颈部疼痛、活动不便等。 方法 3: 选穴:液门。 操作:用 28 号或 30 号毫针,进针 0.3~0.5 寸,得气后采取重插轻提手法,使针 感上传。 资料:据南京中医学院李美琪、胡葵报道,针刺液门穴治疗肝胆火盛的少阳头痛有 效,共观察 10 例。 病例:王××,女,54 岁。1989 年 11 月 13 日来诊。主诉:头痛 10 余年。患者 10 年前因儿子车祸受刺激,引发头痛。呈阵发跳胀痛,时轻时重,经用中西药物, 久治未愈。伴心烦、急躁,夜寐不实,口干,纳谷尚可,苔薄黄,脉弦细。属肝郁 化火,循经上扰。用液门穴 1 次见效,针后当天只痛 1 次,先后共针 4 次,头痛消 失。 (二)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合谷、全头痛点。 操作:按穴位注射疗法,对偏头痛采取缪刺法,左侧头痛取右侧合谷穴或全头痛点, 右侧头痛取左侧。药物可选普鲁卡因、鲁米那等。亦可与普鲁卡因中加入维生素 ? ? ?? ? ?? ? ?? ????B12、维生素 B1 穴位注射。如系两侧头痛和全头痛,左、右手穴交替应用,将药分 别注入,每日 1 次,10 天为 1 疗程。 (三)七星针疗法 选穴:健理三针、手八邪、全头痛点。 操作:医者右手持七星针针柄,左手握住患者手指尖部,对准以上穴位部皮肤叩打, 每分钟扣打 100 次左右,以穴位部皮肤不出血为度。每日扣打 1 次,10 次为 1 疗 程。可治疗气虚头痛、血虚头痛、和肾精不足所致的头痛头晕,失眠等症。 (四)点穴疗法 选穴:合谷(双)、列缺(双)、前头点。 操作:使患者用温水洗双手后,平放在桌面上,医者用拇、食指端,分别点压以上 穴位。点压时令患者闭目,身体放松,每穴点压半分钟左右,反复点压数次。可以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手穴治萃】 1.手掌穴位封闭治疗顽固性剧烈头痛/李忠良/中西医结合杂志——), ——48 作者自 1978 年以来采用手掌穴位封闭治疗偏头痛 9 例,丛集头痛 6 例,三叉神经 痛 2 例,共计 17 例。治疗方法:根据中医缪刺理论,左侧头痛取右手掌,右侧头 痛取左手掌,全头痛取左右手均可或双掌。封闭部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 2%普鲁 卡因 4 毫升(先做过敏试验),用 6 号注射针头,从掌面距第 4、5 指间联合近心 端 2 厘米处进针,针头与手掌呈 45 度角向近心端封闭,进针 3 厘米深,边进针边 推药,将药液均匀地注入 4.5 掌骨间的软组织中。除局部有暂时性麻木外无其他不 适,如一次不愈,可重复给药。作者认为,本疗法能立即止痛,解除患者的痛苦, 治疗 17 例顽固性剧烈头痛,12 例 1 次治愈,其余 5 例又分别经过 2-5 次重复封闭 治疗后痊愈。 2.针刺四关穴为主治疗头痛 391 例/王玉明/中国针灸、1992—(2)—20 资料:391 例中男性 107 例,女 284 例;年龄最小者 13 岁,最大 75 岁;病程最短 半月,最长达 21 年。阳明头痛(前头痛)93 例,少阳头痛(偏头痛)113 例,厥 阴头痛(巅顶头痛)44 例,太阳头痛(后头痛)81 例,两个部位以上痛(含全头 痛)60 例。本组病例均经各种有关检查排除脑肿瘤、癫痫、脑损伤及五官科疾病。 方法:取四关穴(合谷双,太冲双),阳明头痛配印堂(或印堂透攒竹),少阳头 痛配太阳(或太阳透率谷),厥阴头痛配百会,太阳头痛配风池(或透刺风池), 全头痛则加刺印堂、风池;两个部位并发者,则同时针刺相应部位的配穴。针刺时, 先用 26 号 2 寸针快速刺入皮下,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向四周扩散或 沿经传导,强度和频率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再选 26 号 1~2.5 寸针针刺配穴,得气 后行捻转术,使局部产生明显的酸、麻、胀或向周围扩散等针感。留针 25 分钟, 其间用双手如上法循环行针 1 次。每日治疗 1 次,10 次为 1 疗程。 结果:痊愈:针治后,头痛症状完全消失,能参加正常工作,并观察半年未复发者 293 例,占 74.94%;显效:针治后,头痛症状基本消失,能坚持正常工作,并观 察半年未加重者 67 例,占 17.14%;好转:针治后,头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消失, 发作次数减少者 23 例,占 5.88%;无效:针治后症状无变化者 8 例,占 2.05%。 总有效率为 97.95。 【概述】呃逆又称膈肌痉挛,俗称打呃。是因为膈肌突然受到冷饮、冷食、冷气或 辛辣刺激而产生痉挛。亦可继发于消化道、心血管疾病过程中。中医认为本症为肺 ? ? ? ? ? ? ? ? ?? ? ? ? ? ?? ? ???? ?胃之气上冲咽喉。轻者可不治自愈,重者可昼夜不停,持续数天或数月,严重影响 饮食和睡眠,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故应积极治疗。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太渊。 操作:常规皮肤消毒后,避开桡动脉,用 28 或 30 号毫针直刺 0.5 寸,提插捻转 3~5 分钟。留针 15~20 分钟。 方法 2: 选穴:呃逆点(又名中缝穴)。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 28 号或 30 号 1 寸针,针尖向上斜刺进针,深近骨膜,反复 捻转约 1~2 分钟,至呃逆停止后,每 5 分钟捻转 1 次,留针 30 分钟。 按语:据《单穴治病选萃》、《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等资料介绍,针刺呃逆点,确 实可起到很好疗效。主要对膈肌突然受到异常刺激而发生的呃逆效果较好。如久病 重病过程中出现呃逆,往往预后不良。呃逆治疗也难以奏效。 (二)点穴疗法 选穴:少泽。 操作:医者用拇、食指捏住患者小指,拇指对准穴位。力量由轻到重。成人可用指 甲顶玉,病人感到酸麻胀。每日数次,可作为发作期的辅助治疗或预防呃逆发作。 (三)点刺放血疗法 选穴:鱼际、少泽。 操作:常规穴位部皮肤消毒后,医者用拇指揉鱼际及少泽穴位处皮肤数次,使脉络 显现,然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出血。用拇、食指轻轻挤压,放几滴血,用干棉球擦 拭干净。 资料来源:据陈国献报道,指压和点刺放血疗法治疗呃逆效果较好。四川中医,
【手穴治萃】 五输穴平呃逆。病案举例:顾××,男,70 岁,退休工人。呃逆 5 天,曾用中西 药物治疗效果不显。呃逆频作,声高有力,胸闷不适胁肋作胀,夜寐难眠,纳食不 香,大便干燥,解而不畅,口干口苦。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来弦细。证乃肝火 犯胃,胃气不和,逆气上冲。拟法清肝和胃,理气畅中。取双太冲,双神门。太冲 施以泻法,神门用平补平泻法,每日 1 次。首次针毕,呃逆大减,2 次后呃逆停止, 其它诸症亦随之而瘥。 按语:本例属肝火旺盛,胃失和降。故其治疗取足厥阴经输穴太冲清火泻肝,和胃 理气。呃逆之症每每不能令人自制,致眠差心烦,取手少阴经输穴神门养心安神、 平呃止逆。现代医学认为呃逆乃膈肌痉挛所致。根据经脉循行,心、肝二经皆通膈 肌,二穴相伍,直达病所,解除隔肌之痉挛。(董自安江苏中医 1992(3)—26) 【概述】胃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疼痛为主症。胃痛的发生常因饮食失调、脾 胃虚弱、情志刺激等因素引起。临床特点是胃脘部疼痛或伴有恶心,呕吐,泛酸, 嘈杂,不思饮食,腹泻等。分别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 挛、胃粘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等相类似。 【手穴治法】 方法 1: ? ? ??? ? ? ? ? ? ? ? ?? ??? ? ?选穴:中渚。 操作:取 30 号 1.5 毫针,迅速刺入皮下,进针 3~5 分、捻动得气,再捻 20 余下, 留针 15 分钟,每 5 分钟行针 1 次,出针后揉闭针孔。 资料:据吉林省通化市中医院孙明一副主任医师介绍,中渚穴能舒郁行气、临床治 疗胃脘痛、胸闷、胁痛,牙痛,耳中痛,对症治疗每有卓效。轻者 1 次可解除痛苦, 重者 3~5 次可愈。 病例:许××,女,48 岁。1989 年 11 月 20 日就诊。患者胃脘痛 10 余年。既往有 风湿性心脏病和五更泄泻病史。现症:生气后后背与胃口相引作痛,纳少,头昏而 胀,周身不适。诊见:神倦,面色苍白,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右兼弦)。即 针中渚穴,得气后,捻动 50 下,留针 20 分钟,胃脘连背相引痛显著减轻。二诊, 再针。3 次痊愈。 方法 2: 选穴:中魁。 操作:用 28 号毫针,常规消毒后,直刺 0.5 寸,得气后行针 30 分钟,行针期间可 用艾条熏灸。每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 按语:此穴不仅治疗胃脘痛效果好,而且用针灸法可治食道癌。 (二)艾灸疗法 选穴:胃舒。 操作:点燃艾条,直接熏灸双手胃舒穴,每次 20 分钟,以患者穴位皮肤发红,灼 痛尚能耐受为度。每日 2 次,3 天为 1 疗程。 【手穴治萃】 胃脘痛是临床上常见病症。灸治“胃舒”穴可治疗胃脘痛。“胃舒”穴在双手小指 第一节指骨外侧中间处,灸治 1~3 次,即有止痛效果。灸治时,点燃艾条距该穴 约 3 寸,如欠热感,可靠近一点,有灼热感,可移远一点。两侧各灸 20 分钟。如 病程较长,或疼痛伴呕吐者,可配合针刺双侧足三里,各刺 0.5 寸深,留针 15 分 钟。每天灸 2 次,3 天为 1 疗程。治疗 224 例,男 101 例,女 123 例,年龄 12—68 岁,病程最长 12 年,最短 1 日,均为门诊病人,临床表现为胃部胀痛,食欲不振, 辩证属于肝气犯胃 60 例,湿热郁蒸 40 例,脾胃虚寒 44 例,胃阴不足 29 例,瘀血 阻络 51 例。均灸 1 疗程而痛除。 (向伯茂浙江中医杂志 8∶(3)∶3741993) 【概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统称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病因尚不 明确。一般认为与胃酸分泌过多,内分泌机能紊乱,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溃疡好 发于胃小弯、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等处。本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表现为 钝痛、灼痛或剧痛,呈周期性发作,常伴有嗳气、反酸,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 等症状。胃小弯部溃疡的疼痛多发生在进食后,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 多发生在进食前。胃溃疡的压痛点在上腹部正中或略偏于左侧,十二指肠溃疡多偏 于右侧。 胃、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围。俗称“心口痛”,“心下痛”。病因有 病邪犯肺、肝气郁结和脾胃虚寒。治疗上以“理气止痛”为主。遵《内经》六腑以 通为用而施法。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 ?? ? ?? ? ?? ? ? ?选穴:胃肠点。 操作:患者伸掌,常规消毒后,用 28 号或 30 号 1 寸针,快速刺入皮下,轻轻提插 捻转 3~5 次,患者有沉、麻感为得气,留针 30 分钟,每日或隔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厚衣被、慎风寒。 方法 2: 选穴:健理三针。 操作:患者伸掌,劳宫穴后 1 寸取 1 穴,左右旁开 0.5 寸是两穴,共 3 穴。直刺或 针尖向上斜刺 1 寸。用补法,轻轻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每日或隔日 1 次。主治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二)灸治疗法 选穴:胃肠点。 操作:患者把手掌放在桌面上,手心向上,取艾条一根点燃,慢慢熏灸,每日 1 次, 每次 20 分钟。或取枣核大小艾炷 3-5 壮,直接灸或隔姜灸,每日 1 次。主治胃、 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吞酸,嘈杂。 (三)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合谷、胃肠点。 操作:选用胎盘组织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 B1 等 1 种药 物。每次取 2 穴,左右交替进行,每次穴注药 1 毫升。隔日 1 次。 按语: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多发病,治疗上综合治疗效果才好。上述各种疗 法都能使胃脘痛缓解,但要使溃疡治愈,尚须远期观察。治疗时,要注意因人因时 因地制宜,并采取多种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效果更佳。手穴手纹诊治【概述】 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饮食不洁或饮食 失节造成,以腹痛、腹泻、呕吐为主要 症状。发病急骤,腹泻可日达十余次或 更多,便质稀薄或水样,少数可呈米汤 样或洗肉水样。吐泻严重的可造成水和 电解质紊乱。并伴有发烧、头痛、烦渴 等全身症状。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腹泻点。 操作:直刺 0.3~0.5 寸,进针后, 顺时针方向轻轻搌动针柄,得气后留针 10 分钟。?常见疾病的手穴治疗 o 内科病证 ? 感冒 ? 支气管哮喘 ? 急性咽喉炎 ? 头痛 ? 呃逆 ? 胃痛 ? 十二指肠溃疡 ? 急性胃肠炎 ? 胃肠神经官能症 ? 慢性腹泻 ? 晕厥 ? 偏瘫 ? 雷诺病 ? 汗证 ? 遗精 ? 疟疾手穴手纹诊治目录 方法 2: 选穴:止泻三穴。 操作:用 1 寸针,直刺皮下,振颤针柄,并小幅度提插搌转,每穴半分钟,不留针。 每日 1 次,3 次为 1 疗程。治疗期间禁食生冷瓜果及油腻之品。 (二)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腹泻点。 药物:黄连素。 操作:按穴位注射疗法操作,进针后病人有麻胀感时注药 1~2 毫升。 (三)点压疗法 选穴:合谷、腹泻点、前头点。 操作:用拇指托起被点压的手,用食指或中指指尖点压。力量由轻至重,以患者能 忍受的程度为限。每分钟点压 60~80 次,每穴点压 10~20 分钟,每日~3 次。不要在 饭后一小时内点压,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油腻。 【概述】胃肠神经官能症为一全身性疾病,系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所导致的植物神经 系统机能失调,主要为胃肠分泌与运动功能紊乱。在消化道钡剂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未 见器质性病变。多见于壮年与中年,女性多于男性,症状轻重不一,病程多经年累月。 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发病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胃舒(双)。 操作:患者取坐位,双手平放在桌面上,用 28~30 长短毫针,直刺 0.3 寸,病人可 有麻、胀、痛感觉。留针 10 分钟。留针期间可用艾条灸针柄。每日 1 次,10 次为 1 疗 程。 方法 2: 选穴:胃肠点 操作:直刺进针 0.3~0.5 寸,进针后轻轻搌动针柄,得气后,留针 10 分钟。每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疗程期间休息 3~5 天。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油腻。 (二)艾灸疗法 选穴:胃舒。 操作:用艾绒制成黄豆粒大小的艾炷,直接灸胃舒穴 3~5 壮,或隔姜灸。每日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 (三)手针疗法 选穴:合谷、后溪、胃肠点。 操作:用拇指点压,每穴 10~20 分钟。每日点按 1~2 次,10 次为 1 疗程。治疗期 间禁食生冷油腻之品。饮食后一小时内不要按压治疗。 【概述】慢性腹泻又称“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 而言。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和脏 腑功能失调所致。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小肠、结肠、直肠性腹泻、痛在脐周、便后不 缓解,便质稀薄,一般为小肠性腹泻;如腹痛有便意,便后腹痛缓解,便质呈粘液或带 有脓血的,一般为结肠性腹泻;如伴有里急后重的,一般属于乙状结肠或直肠的病变。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腹泻点(双)。 操作:患者取双手放于桌面上,医者用右手拇指轻轻掐压患者手背第三、四指掌关 节之间,以显示骨间隙,常规皮肤消毒,直刺 0.3~0.5 寸。提插捻转,寻针感麻、酸至 指尖,留针 30 分钟,每日 1 次。 方法 2: 选穴:大肠点。 操作:患者伸掌,手指掌面,食指第二指关节横纹上,找准针刺点,垂直刺入约 0.2~0.5 寸,可根据引起的原因,病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分别施以强、中、弱刺激, 留针 10 分钟。每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 (二)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腹泻点(双)。 操作:取胎盘组织液 2 毫升,用注射器吸入,按穴位注射疗法操作,对准穴位进针, 每穴注药 1 毫升,隔日 1 次,7 次为 1 疗程,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所致的泻泄。如大便 带有脓血,里急后重,可穴位注射黄连素或庆大霉素,方法同前。 (三)艾灸疗法 选穴:合谷、大肠点。 操作:用艾条熏灸,每穴熏灸 20 分钟,每日 1 次。亦可用艾炷直接灸 3-5 壮。主治 虚寒性腹泻。对肾阳衰微,命门火衰所致的腹泻,可加灸肾穴(夜尿点)。 (四)点穴疗法 选穴:合谷,腹泻点。 操作:要求患者自然放松,先把被点压的穴位部皮肤搓热,并嘱患者喝杯热水,在 穴位上少涂一点护肤油或按摩乳,开始要轻,以后逐渐加压,每日 1 次。如系肝气乘脾 所致的腹痛泻泄,可加按压肝穴,以柔肝健脾。 【概述】 晕厥产生的原因多为急性一过性脑缺氧。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也可由神经、血糖 低等因素所致。属于祖国医学“厥证”范围。其机理为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异,气血 运行失常造成。 【手穴治法】 (一)点刺放血疗法 选穴:劳宫、涌泉。 操作: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常规消毒后,快速浅刺劳宫、涌泉穴,放血少许。 资料:据张忠仁氏介绍劳宫、涌泉穴放血治疗晕厥效果甚好。(江西中医药:1991, (4)—56) 病例:徐某某、女,42 岁。1986 年 3 月 22 日上午 11 时左右上班时,突然昏倒于地, 面色苍白,双眼紧闭,脉沉细无力,血压 10.6/7.4KPa,心率 51 次/分。余急用三棱针 速刺劳宫、涌泉放血少许,少顷,患者清醒,面色随之见红润,血压回升至 13.3/9.0Kpa,谈吐正常,再授开水调服 50%葡萄糖水 40 毫升,给患者饮服,稍息片 刻,诸症尽除。 (二)指针疗法 选穴:合谷。 操作:拇指放在合谷穴上,食指、中指放在掌内与合谷穴相对处,上下手指同时按 压合谷穴,一压一放,不断进行,直至病人神志清醒为止。 资料:摘《单穴治病选萃》。据肖继方介绍:用指按压合谷治疗晕针多例,均可使 患者在数分钟内神志清醒。 病例:某某、男,46 岁。1984 年 2 月 4 日晚突然昏倒、神志不清,二便失禁,当时 一时无法找到药物,在紧急情况下。即给予指压合谷穴(双侧),一压一放,约 3 分钟 左右病人神志即清醒。 按语: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据近代名医张山雷指出:“水沟、合谷穴之针刺,以 回知觉。”《疮科纲要》亦指出:“猝厥暴死不知人,皆能应手出声,立刻清醒”。由 此,用之有效。 (三)针刺疗法 选穴:中冲。 操作:用粗短毫针,常规消毒后,刺入穴位 0.3~0.5 寸深,提插捻转。不留针,并 配合针刺人中,以苏醒神志。 按语:晕厥是一种因脑部发生暂时性的缺血、缺氧而突然的短时间的意识丧失。病 人会突然晕倒,由于头部缺血,在抢救现场,须先使病员平卧,取低头位,再针刺,按 压,针刺、按压均取强刺激。 【概述】凡同一侧上、下肢随意运动减退或消失称偏瘫,是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的结 果。从大脑皮层运动区直到颈髓 5 一侧锥体束损害,均可能出现偏瘫。常见病因有:脑 血管意外、脑炎、脑外伤等,以脑血管意外的偏瘫为常见。对此,中医根据病情的轻重, 病变的深浅分为中风中经络、中脏腑。瘫痪特点,除一侧肢体随意运动减退或消失外, 腱反射亢进,肌腱张力增高,语言障碍等。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中渚。 操作:用 30 号 1.5 寸针,常规消毒后,取双侧中渚穴,针尖略向上斜刺,得气后, 双手作大幅度提插捻转,加强刺激,使针感上传。每日或隔日 1 次,2~3 周为 1 疗程。 按语: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与厥阴心包相表里,能开窍,醒神,宣导三焦气机。 方法 2: 选穴:合谷。 操作:直到 0.8 寸,得气后,提插捻转 1 分钟,留针 15~20 分钟。留针期间可用电 针仪通电,以增强疗效。每日 1 次,2 周为 1 疗程。 (二)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合谷。 药物: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可选用 75%复方当归注射液,出血性偏 瘫选用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操作:常规消毒后,按穴位注射法,每穴注药 0.5~1 毫升。 (三)点刺放血疗法 操作:术者左手拇,食、中三指捏起少商穴周围皮肤,右手持三棱针或毫针迅速刺 入半分,并立即将针退出,然后用手挤压局部,放血 0.5 毫升左右,同时拍打麻木的肢 体。每日放血 1 次。 【手穴治萃】 单穴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体会。对中风后遗症上肢或指端麻木,取“少商”穴。 术者左手拇、食、中三指捏起少商穴周围皮肤,右手持三棱针或毫针迅速刺入半分,并 立即将针退出,然后用手挤压局部,放血 0.5 毫升左右,同时拍打麻木的肢体。 疗效:单用该穴刺血治疗中风上肢麻木或指端麻木患者 50 例,每日点刺放血 1 次, 轻者 3 次即愈,重症 7 次见效,总有效率为 85%。 按:依“病在脏者取之井”之理,以三棱针点刺少商放血,具有通经气,理气血, 泄肺热,通窍络,苏厥逆,利咽喉,消肿痛之功,对中风后肢体麻木有较好疗效。(李 忠仁江苏中医 1992∶(6)—22) 【概述】雷诺病(Raynauddisease)又称二肢端动脉痉挛病”,是血管神经功能紊 乱所致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本病少见,多发于女性,男女比例为 1∶10。发病年 龄多在 20~30 岁间。 本病的病因中医认为多因气血亏虚,经脉失养或寒邪客于经脉,脉络失调所致,属 于“脉痹”范畴。西医对此病的病因认识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血 液循环中肾上腺素含量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增高有关。也有人认为和内分泌与遗传因 素有关。因常观察到妇女月经期加重和有家族史等现象。 本病起病缓慢,发作时手指肤色先变白,继而发紫,约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皮 肤转红并有烧灼、刺痛感,两手手指多呈对称性,多先从指尖开始,其后波及整个手指, 其中以小指和无名指最先最多受累。长期发作可致皮肤萎缩、增厚、溃疡、甚至指端坏 疽。 【手穴治法】 (一)激光治疗法 选穴:十二经“井”穴。 操作:患者取合适体位,用温水洗净双手,选用小功率气体激光器,采取直接照射 法。接通电源,激光管点燃后,再调整电流至激光管最佳工作电流量,使激光管发光稳 定。把手伸开,对准穴位,距离穴位部皮肤 30 厘米,照射功率 8~10 毫瓦。每次照射 5~10 分钟,每日照射 1 次,10 天为 1 疗程。 (二)针刺疗法 选穴:合谷、阳池、八风、八邪。 操作:针刺时上肢可配合外关,曲池、下肢配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每次选 4~ 5 个穴,每日或隔日 1 次。 (三)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八邪、八风。 药物:复方当归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 操作:按穴位注射疗法操作,每次取 2~3 穴,每次穴注射 0.5~1 毫升,隔日 1 次。 【手穴治萃】 氦—氖激光治疗雷诺氏症 40 例。男 14 例,女 26 例。病程 7 天~5 年。上肢患病 34 例,下肢患病 6 例。 治疗方法:取十二经穴中患指上的井穴。如小指取少冲,无名指取关冲等。治疗: 氦—氖激光直接照射穴位,功率 8MW,波长 6328A。每日 1 次,每穴 10 分钟,1 月为 1 疗程,2 个疗程统计疗效。 治疗结果:痊愈 26 例,占 65%,为症状消失,甲皱微循环正常。显效 10 例,占 25%,为症状基本消失,甲皱微循环明显好转。好转 4 例,占 10%,为症状减轻,甲皱 微循环检查较前好转。(孙旗立等中国针灸,(1):25,1992) 【概述】汗证是由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多由肺气不足, 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多种原因引起。治疗原则以益气养阴,固表敛汗为法。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合谷、复溜。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 28 号 1.5 寸针,快速刺入皮下,缓慢进针,寻觅针感,可根 据自汗、盗汗或汗不出等不同症型,采取补、泻不同手法。 资料:据王侃报道:针刺合谷、复溜穴治疗汗证,两穴相配,采用不同的补泻手法, 对汗液会产生不同的调节作用。先补合谷,后泻复溜可发汗;先泻合谷,后补复溜可止 汗。针合谷、复溜对汗液有影响,并会产生性质不同的临床结果。即采取不同的补泻手 法,在同一穴位上,能使无汗、多汗的病理状态趋于正常,进而说明针刺采用不同手法 可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实质可能是通过针刺手法来激发经气功能, 调动机体本身的调节作用,使低下的机能旺盛起来,使过亢的机能恢复正常。但临床上 必须把有汗、无汗,虚证、实证,采用补法还是泻汗运用好,做到辨证准确,应用得当, 才是治愈疾病的关键所在。(针刺治疗汗证的体会/王侃/中医杂志——1985,(3),— 48) (二)点穴疗法 选穴:合谷、板门、退热点。 操作:取以上穴位,医者左手握住患者手指尖部,右手拇指点按每穴 3-5 下。然后 根据虚证,实证分别采取补泻手法。补法以顺时针的方向旋转,泻法以逆时针的方向旋 转。每穴按压旋转 100 次,每天进行治疗 1 次。10~14 天为 1 疗程。 【概述】 遗精是男子常发生的生理现象。一般十五六岁已进入青春期,有时出现溢精和泻精, 如次数过多,表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酸软,盗汗,小便前后有白色分泌物,就 应考虑属于病态。本病分为:梦遗和滑精。梦遗是因作梦性交而射精,多属实火,故有 头昏,耳鸣,健忘,小便短赤,精神不振等症状;滑精是无梦而精液不自主地流出来, 多因精关不固,日久则见腰酸腿软,疲乏无力,心悸,食欲不振,下元虚冷,甚则出现 阳萎不举。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后溪。 操作:患者轻握拳,在手掌尺缘掌横纹头进针 0.5~0.8 寸。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 20 分钟,每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 (二)点穴疗法 选穴:夜尿点、阳池。 操作:用拇指指尖点压,一日数次。注意排除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本法可以作为 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 (三)艾灸疗法 选穴:全息腰。 操作:用艾绒制成麦粒大小的艾炷,每次直接灸 5~7 壮,每日 1 次、2 周为 1 疗程。 治疗期间戒烟酒。 【手穴治萃】 列缺穴埋针治疗遗精 65 例。年龄最小 20 岁,最大 37 岁;病程最轻 3 个月,最长 4 年。其中有梦而遗者 56 例,无梦而遗者 9 例;未婚者 39 例,已婚者 26 例。查体均未发 现生殖系器质性病变。患者遗精次数 3~5 天 1 次甚者每晚必遗。并多伴有头晕、神疲、 乏力,腰腿酸软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学习。 治疗方法:取单侧列缺穴(两手交叉食指指端)。穴位常规消毒后,用 28 号 1 寸不 锈钢针,逆经脉循行方向平刺入穴位,以局部产生酸麻胀感为度。令患者取不同姿式活 动无影响时,以胶布固定。每周埋针 3 次,左右交替进行,留针 12—18 小时,一般多于 晚 6~7 时埋针,至次日 8~12 时取下。每天睡前在胶布上按压数次,以加强针感。 治疗结果:痊愈:伴随症状消除,遗精停止或遗精次数减少至每月 3 次以下者 59 例; 有效:伴随症状基本消除,遗精次数减少但未达到每月 3 次以下者 6 例,其治愈率为 90.7%,有效率为 100%。 认为列缺穴归属手太阴肺经,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经脉,经脉起于肾下精宫,上 循阴器。故通过埋针列缺穴来通调经脉,治疗遗精。(刘喆实用中医内科杂志(37.33: 1992)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周期性发冷、发热性传染病,其媒介为蚊子叮咬引起, 俗称“打摆子”。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疟疾的典型症状:先发冷,后发热,最后汗出热退。发冷可全身寒战,发热可全身 发烫,面红耳赤,高热可达 40 度以上,并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症。 疟疾的结果是贫血,肝、脾肿大,多脏器血栓栓塞。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疟门。 操作:患者取坐位,手掌放在桌面或双膝上,常规消毒后,对准穴位,直刺进针。 进针约 1 寸深。施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在疟发前,或发作时效果好,发作后 亦可。 资料:针刺疟门穴治疟疾/方选书/四川中医,1985—(10)—46。据报道,治疗 58 例,效果满意。 方法 2: 选穴:鱼际、合谷。 操作:选 2 寸针,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皮肤。患者取立掌位,针尖可从合谷向鱼 际透刺,亦可由鱼际刺向合谷。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 (二)电针疗法 选穴:疟门。 操作:患者取坐,卧位,伸掌。采取直流电疗对置法,将两个 2 厘米的电极片,阳 极置于穴位,阴极置于手掌与穴位相对应的部位,勿使两电极接触、电流强度 6~10 毫 安,每次治疗 15~25 分钟,每日 1 次。2 周为 1 疗程。疗程间休息 3 天.外科及皮肤科病证? ? ? ? ? ? ? ? ? ? ? ? ? ??? ? ? ?腰背扭伤 闪腰、岔气 肩关节周围炎 指间关节扭挫伤 腕关节劳损 腕管综合征 屈拇长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腱鞘囊肿 踝关节扭伤 指头炎 指甲癣 丹毒 疔疮 背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常可因急性扭、挫伤或慢性劳损而引起损伤。 如腰背用力太猛、负荷过重,或因体位和姿式的不当等。挫伤是由外界暴力撞击而 引起,劳损则是长期在某一姿势下劳动,或骨骼畸形、病变而导致的积累性损伤, 也可因急性扭、挫伤恢复不全式反复多次受伤而造成。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背腰部的疼痛和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急性扭、挫伤者,起 病突然,有外伤史,局部疼痛,压痛明显,严重时并有肿胀或血肿。慢性劳损者, 多有持久的时轻时重的背腰酸痛史,亦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每于劳累、气候变化 时加重,患处常感怕冷,并可急性发作。久坐久卧后起来活动时症状加重,并有板 滞僵硬感。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鱼际、后溪、腰腿点、痛灵、威灵、精灵、第二掌骨全息穴、上都、养老。 操作方法:取以上 1~2 个穴位,直刺适应于急性扭挫伤或慢性劳损急性发作时, 如局部怕冷发凉者,可行温针或艾灸。 ? ? ?? ? ? ? ? ?? ??? ? ? ? ? ?? ?(二)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腰腿点、后溪。 穴位注射方选:选用以上穴位压痛明显点。急性扭、挫伤用 0.5~1%盐酸普鲁卡 因 5~10 毫升注入,隔日 1 次;慢性劳损用 10%葡萄糖 5~10 毫升或 25%硫酸镁 5 毫升加 2%盐酸普鲁卡因 1 毫升慢慢穴位注入。 (三)电针疗法 选穴:腰腿点、上都。 操作:用 28 毫针直刺 0.3~0.5 寸,按电针疗法接通电疗仪,穴位电刺激,每次~ 10 分钟。 (四)点穴治疗 选穴:腰腿点、后溪。 操作:用手指点、掐和扣击以上穴位 3~6 次,使受刺激部位有麻胀感,刺激时间 应稍长,节律要均匀,力量由轻到重,要注意不要掐破皮肤。在刺激穴位时,让患 者站立,两腿分开站稳,作腰部前后屈曲和左右旋转运动。活动节奏要由慢渐快, 边点压边活动,这样效果显著。 【手穴治萃】 针威灵、精灵治疗急性腰扭伤。以针刺经外奇穴威灵、精灵两穴为主,治疗急性腰 扭伤效果满意。针刺时嘱患者正坐,腰部放松,伸展患侧手背,伏掌。选 30 号 1 寸针,分别针刺上两穴,均刺深 0.3~0.5 寸。得气后即缓慢提插、捻转。嘱患者 站起,活动腰部,前俯后仰,左右旋转,再留针半小时,留针间行针两次。每日 1 次。治疗 100 例,经治 1~3 次,除 2 例无效外,90 例腰痛消失,活动正常。8 例 腰痛基本消失,活动正常,偶有轻度疼痛。(张林灿浙江中医杂志 8:(3) 3741993) 第二掌骨侧全息新穴治愈急性腰扭伤 50 例。患者半握拳如松握鸡卵状,肌肉自然 放松,虎口朝上,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 3 厘米。医者用与患者相反手的拇指尖沿 患者第 2 掌骨的长轴方向轻轻来回按压,可觉有一浅凸长槽,新穴群即分布在此, 从头穴到足穴以大小适中且相等的压力顺序揉压。如果在某一穴位出现疼痛反应, 即表明与其对应的整体上同名部位或器官有病,可在此穴行针刺。治疗选 30 号 0.5~1 寸的毫针,沿压痛点最敏感处的第 2 掌骨拇指侧边缘垂直刺入,进针后轻 轻捻转即产生较强的针感并向发病部位传导。留针 15~30 分钟,日 1 次,经 1~3 次治疗全部获愈。(石信箴河南中医—)—27) 【概述】岔气由用力不当闪挫后,出现深呼吸和咳嗽时胸胁背腰间胀满疼痛为特征 的一种病症。检查多无阳性发现,X 线骨质无异常。临床多见于青壮年。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鱼际。 操作:用 28 号和 30 号 1 寸针,常规消毒后,针尖略向腕关节,刺 0.8 寸,得气后 提插捻转,同时让患者作深呼吸动作,患者就会感到呼吸通畅,疼痛就会明显减轻 或缓解。一般 1 次即愈,重得 2~3 次愈。 方法 2: 选穴:后溪穴。 ???? ? ? ?? ? ? ? ? ? ?? ? ? ? ? ?? ? ? ?操作:用 30 号 5 分或 1 寸针,皮肤常规消毒后,直刺 0.5~0.8 寸。得气后,拇指 向后轻度捻转 1~2 分钟,并同时让患者活动腰背部。至腰痛全消失出针。未愈留 针 15~20 分钟。 病例:吴××,男,27 岁。1989 年 12 月 16 日就诊。主诉昨日帮邻居搬家时由于 用力不当,闪挫腰间,昨夜碾转反侧,一夜未眠,不敢深呼吸,咳嗽时亦明显加重。 遂取后溪穴,直刺 0.8 寸左右,轻度捻转,并嘱其活动腰部,令咳嗽,针后明显减 轻,可弯腰蹲起。一次即愈。 按语:后溪穴为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督主一身之阳气。 腰痛,闪腰岔气多为督脉阳气受阻。针后溪穴,可以使阳气得以转输运行,腰痛自 愈。临症验证,无不如鼓应桴。 (二)指针疗法 选穴:腰腿点。 操作:医者用右手拇指指尖,对准穴位,用力切按,切按时让病人活动腰部,每次 治疗一分钟左右,让病人休息 5~10 分钟再行治疗,直到病情缓解。 【概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漏肩风”、是一种肩关节周围软组 织退行性变。大多因积累性损伤,或突然外伤或感受风寒所引起。主要病理是关节 囊和关节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好发于 40~50 岁间,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 现肩关节酸痛,活动受限、外旋及后伸为甚,日久关节活动可完全丧失或肌肉萎缩。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后溪穴。 操作:常规消毒后直刺 1.5 寸,针尖略向上斜刺,使针感向肩部放散。 资料:据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系吕建平介绍:用后溪穴治肩周炎,止痛解痉效果甚好。 每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一般针刺 5-10 次症状即可缓解。介绍 1 例。 典型病例:宫某,女,42 岁。1989 年 3 月 27 日就诊。诊为:肩周炎。患者诉肩部 酸痛,向颈和整个上肢放射,日轻夜重,肩关节僵直,手臂上举、后伸等动作均受 限,局部有多处压痛。即以上法针刺,患者自觉有股热流向肩部放散,活动当即灵 活,疼痛减轻。每日针 1 次,5 次后肩关节活动自如,随访 1 年,未再复发。 方法 2: 选穴:肩点、脊柱点。 操作:常规消毒后,紧靠骨膜直刺 0.2~0.5 寸,不进入骨膜,针感局部疼痛。针 时让病人活动肩关节。 方法 3: 选穴:少商、商阳、关冲。 操作:用 0.5 寸针刺井穴少商、商阳、关冲穴,嘱患者活动肩关节。根据肩关节活 动情况诊断其粘连程度,确定治疗方法与配穴。并采用直流电首尾穴位相接,间接 放电治疗。 (二)指针按压疗法 选穴:阳谷、合谷。 操作:用拇指指端用力在穴位上压抑,并用中指指尖点按,每日 1 次,每次 30 分 钟。 (三)穴位注射疗法 ? ? ? ? ? ? ? ? ?? ?? ? ?? ? ? ? ? ?选穴:合谷、外关。 药物:维生素 B1100 毫克 操作:用 1 次性注射器每穴注入维生素 B150 毫克。每日 1 次,两个穴位交替进行, 注患侧穴位。 (四)按摩推拿疗法 选穴:肩点、中渚、合谷、阳溪。 操作:用拇指外侧缘或食、中指面在体表来回摩抹,用鱼际在患者穴位处抹揉,并 嘱患者活动上肢及肩部。 【手穴治萃】 针灸治疗肩周炎 55 例。对肩周炎采用经络辨证和病因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方法,使 用针刺井穴(手部穴位),首尾取穴,间断低频放电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治疗方法:对初诊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进行试探性治疗。用 0.3~0.5 寸的 毫针刺其井穴的少商、商阳、关冲,嘱其活动肩关节,以诊断其粘连程度,确定治 疗方法及配穴。采用间接放电治疗。1.阳明经:肩峰臑臂疼痛,上举活动受限者, 取商阳,肩髃,迎香(首尾取穴),采用电针机,正负两极分别接于首尾两穴。 2.少阳经:肩外廉、肩胛疼痛,内收外展,伸举活动受限者,取关冲、中渚、肩 髃髎。3.太阳经:肩外后廉痛,内收,前伸,内旋受限者,取少泽,臑俞、天宗。 4.太阴经:肩臑臂内侧疼痛,外旋,后提受限者,取少商、孔最、中府??。 治疗结果:在 55 例中,痊愈 29 例,好转 7 例,总有效率为 100%。 在我们日常生活劳动中,经常发生指间关节扭挫伤,伤后局部疼痛,严重地影响功 能。有时往往因对本病未引起足够重视,或处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一般地说 拇指的掌指关节和其它四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的关节囊比较松弛,甚易造成损伤。掌 指或指间关节的两侧均有侧副韧带,关节屈曲时则韧带紧张,伸直时则韧带弛缓, 所以手指向一侧偏曲和过伸性扭伤时,常引起韧带损伤关节囊撕裂,严重者可造成 关节脱位。关节失去稳定,以致影响手持物功能。 【手穴治法】 (一)按摩疗法 指间关节扭挫伤,若韧带断裂未加以妥善处理,日后必经常肿胀,并影响关节稳定。 如单纯采用局部固定,未注意关节练习活动,有时关节发生强直,影响活动功能。 所以动静结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按摩是治疗单纯性指间关节扭挫伤的很好方法。 如合并韧带断裂,应施行短期固定,约 2-3 周,使断裂之韧带得以修复,然后再进 行手法按摩和功能煅炼。如严重出现撕脱性骨折,要采取内固定,如骨折块脱位, 要手术切骨块,修补断裂韧带。 1.准备手法 (1)按压“合谷”法。(图 4-1) (2)按压“阳溪”、“阳谷”穴。(图 4-3) (3)捋十指法(见图 4-2) 2.治疗手法: (1)患者手背向上,掌心向下。术者左手拇食指持握近侧指间关节的两侧,右手 拇食指呈前后位捏住远侧指节,用中指指端抵住近侧指间关节的掌面,在牵引下, 屈曲其近侧指间关节(图 5-1),反复 2-3 次。 ??(2)术者以右手拇及食指,呈前后位夹持伤指,食指屈曲位以中节横于伤指近节 掌侧,拇指指腹放于伤指近节背侧。在二指夹持下向下捋按,反复 2~3 次。然后 用拇及食指,呈左右位,夹持伤指向下捋按,反复 2~3 次。 图略? ?? ? ? ? ? ?(3)患者掌心朝上四指呈半屈曲位,术者用右手四指掌侧压住患者四指指端,以 拇食二指向下捋按伤指,先前后位, 以拇食二指向下捋按伤指,先前后位,后左右位后左右位推滚,使患者四指作屈伸 活动,反复 2~3 次。(图 5-2)。以上 3 种方法,每日 1 次。 (二)药浴疗法 1.药物组成:当归尾、赤艾、红花、乳香、没药、元胡、伸筋草、桑枝、血竭、 川芎。 2.制法:水煎制成 500 毫升药液,备用。(夏天置冰箱,3 天内有效) 3.用法:取少半盆水,在摄氏 50~60℃,兑入药液 150~200 毫升,上盖毛巾, 熏洗患指。每日~3 次。 按语:本法能活血祛瘀,通利关节,配合其它疗法治疗,尽快消除肿胀,有利关节 修复。? ? ? ? ? ? ? ? ?【概述】腕关节因工作性质劳损,引起长期腕痛为临床所常见,局部一般无红肿, “X”线片上显示阴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按摩手法可以减轻疼痛。 腕关节的病理表现为,腕关节附近韧带扭伤或破裂;下桡尺关节分离或松驰;三角 纤维软骨破裂;创伤性肌腱滑膜炎;局部软组织损伤后出血瘀积,久之机化粘连。 【手穴治法】 (一)按摩疗法 1.按摩前准备手法: (1)按压“合谷”穴(见图 4-1) (2)按压“阳溪”、“阳谷”穴(见图 4-3) 2.治疗手法: ?? ? ? ? ? ?? ?? ? ?? ? ? ? ? ? ? ?(1)术者呈 45°斜坐于患者病侧,以右手拇及食指捏住患者四指,其他三指握住 拇指,并将拇指指关节夹于中与食指之间。此时患者手掌朝上,术者以左手拇指放 于患者桡骨茎突平面下,其它三指放于尺侧,食指放于尺骨茎突平面下。术者向下 牵引手腕,将腕向尺侧偏屈,尺侧偏屈时食指抵住尺侧腕关节间隙使腕向尺侧偏屈 至最大限度。 (二)指针按压疗法 选穴:合谷、腕骨、后溪。 操作:按压合谷穴同按摩准备手法同(见图 4-1)。腕骨可用双手拇指尖合拢后掐 压,并活动患者腕部。后溪穴采取点压法,每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 (三)针刺疗法 选穴:压痛点、鱼际、合谷、列缺、阳溪、大陵。 操作:以压痛点为主,从痛点四周向压痛点透刺 2-4 针,留针 10-20 分钟,根据患 病部位及有无放射痛,适当选用配穴 2-3 穴,每日或隔日 1 次。或用温计。即在压 痛点周向痛点中心以 75°角各斜刺一针,有酸胀感后,用艾绒制成艾炷或艾条, 在针柄上温针灸 2~3 壮,或 10~15 分钟。 【概述】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腕管内肌腱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增生,使腕管相对变窄,压迫 正中神经和血管,而引起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症候群。此综合征多由腕部外伤如骨 折、脱位、扭挫伤、慢性劳损等因素所引起。局部无肿胀、X 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按压腕关节和尽量背伸腕关节症状加重。 【手穴治法】 (一)小针刀疗法 将患者前臂平放在铺有消毒巾的桌面上,让病人尽量背伸腕关节,医生用拇指按压 患者腕横韧带部,对准压痛点、用 2%的龙胆紫标记,常规皮肤消毒,皮下注入 2% 普鲁卡因 2~4 毫升,先用小针刀的三角刀刺入刀下,皮口约 0.5 厘米,同时做局 部切痕,切开后用弯钩刀在切痕处平行刺入患处,当到达腕横韧带部,将针尾抬高, 与皮肤表面成 45°角,目的是使刀尖接触腕横韧带,避免伤及正中神经。慢慢地 向远侧进行钩割,同时可听到腕横韧带的“喳喳声”即出针。腕部疼痛,麻木症状 立即消失,感觉松快,握拳有力。刀口压迫止血,不用缝合,以消毒敷料外敷 2 天。 周氏曾用此法治疗 20 例,有 17 例症状、体征消失,3 例症状减轻。(周游新中医, —)—33) (二)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病变部位。 操作:按穴位注射疗法操作,用 1 毫升 1 次性注射器,抽取 2%的普鲁卡因或利多 卡因,穴位注射,隔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 (三)指针按压疗法 选穴:合谷、阳谷、腕骨、中渚。 操作:患者将患手放于桌面上,医者用拇指指尖,由轻至重,对准穴位,点按,每 日数次,点按后轻轻揉搓局部 1~2 分钟。 【概述】 屈拇长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多发生于掌指关节之掌骨头的掌侧,初发时病部手指均 感酸胀疼痛,局部腱鞘肥厚,亦可摸到结节样隆起,有显着压痛。手指屈伸活动受 ? ? ? ?? ? ?? ? ? ? ? ?? ? ?? ? ? ? ??限,有时狭窄部将膨大的肌腱交锁,则手指不能做伸屈活动。如勉强用力或被动性 伸屈时,局部发生弹响,且有剧痛。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鱼际。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 31 号 1.5 寸针,针尖向第一掌骨小头掌侧方向进针,深约 0.8~1 寸,得气后,捻转提插 1~2 分钟,至患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留针 30~ 60 分钟。留针期用一段长约 2~3 厘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然施灸,烧完后除 去灰烬,再如法施灸,灸 2~3 段艾条。 (二)按摩疗法 选穴:合谷、阳溪、阳谷、鱼际。 操作:①准备手法:按压合谷穴。用拇指按压患肢合谷穴一分钟。按压阳溪、阳谷 穴。并伸屈患腕 1~2 分钟。②治疗手法:术者以左手握腕,右手以拇及食指呈前 后位捏住患者右手拇指做对抗牵引。术者以左手拇及食指用力持握患者拇指远端, 右手拇、食指持握患者拇指近端,两手做对抗牵引,牵引时屈曲其患指的掌指关节, 并同时用中指指端抵住患手拇指掌骨远端掌侧(即腱鞘的狭窄部),用力向尺侧推 按其腱鞘的狭窄部,往往有撕裂感。③术前术后按摩鱼际穴 1~2 分钟。 (三)艾灸疗法 选穴:腱鞘炎局部。 操作:用艾条或艾炷直接灸,或隔姜、隔盐或隔药物灸。以病人局部皮肤发红,不 至于灼痛不能忍受为度。治疗期间嘱患者手指不要劳累和着凉。 【手穴治萃】 隔姜灸治疗指部腱鞘炎 50 例/秦培合/中国针灸 1992—(2)—31 治疗方法:切取厚约 2~3 毫米的鲜姜一片,直径约 2 厘米左右,在中心处用针穿 刺数孔,上置大艾炷放在患处施灸,如病人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 起少许,再衬一厚约 1 毫米相同姜片放下再灸,直至皮肤潮红为度,(约 6~9 壮),每日 1 次,7 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手指不要劳累和着凉。 治疗结果:手指活动自如为痊愈 43 例,占 86%;疼痛消失,手指活动受限减轻为 好转,好转 7 例,占 14%。有效率为 100%。疗程最短者 5 天,最长者 21 天。 【概述】 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肌腱附近,常由于局部损伤引起,多发生于腕背部,亦可见 于足背及膝部。患处局部隆起,边缘光滑,与附近组织不粘连。患处可有酸痛,有 时可使肢体乏力,这主要是腱鞘的粘性变所致,和外伤、劳损有一定关系。囊肿多 与关节或腱鞘相交通,内含胶状透明液,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囊肿局部。 操作:固定囊肿部位,用三根 28 号毫针,齐刺入囊肿,略加挤压,再用艾绒温针 2~3 壮,每日 1 次,3 次为 1 疗程。 如囊肿较大。有波动感,可先行局部皮肤消毒,用注射器吸出囊液,然后针尖向囊 壁穿刺数孔,加以挤压,再用三针齐刺加压温针。然后加压包扎 3~5 天,隔 1 周 如再出现囊液,可重复上法 5~7 次,至囊肿消失为止。 (二)火针疗法 ? ?? ? ? ? ? ??? ? ? ?? ??选穴:囊肿部位。 操作:医者右手持 2 号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左手拇、食指挤住囊肿,将内容物 推向一侧,避开血管和肌腱部位,对准囊肿中心,迅速刺入囊肿深部,快速出针, 出针后两手持干棉球在针孔周围挤压,挤出胶状粘液,消毒后压迫固定,2 天内不 要沾水,3 日后取下胶布即愈。 (三)艾灸疗法 选穴:鱼际、合谷、列缺、阳溪。 操作:对准以上穴位,用艾条采取温和灸法,每穴灸 3~5 分钟,每日 1 次。或隔 姜、隔附子饼用艾炷灸,或直接用艾炷灸以上穴位,每穴灸 2~3 壮,每日 1 次。 【手穴治萃】 火针治疗腱鞘囊肿 200 例/由福山,张玉莲/中国针灸 )—38。 一般资料:200 例中,男 84 例,女 116 例;年龄最小 13 岁,最大 60 岁。囊肿部 位:手背及手腕部 130 例,足背及足踝部 33 例,腘窝部 30 例,足拇指第一关节 7 例,其中手及手腕部发病率最高。治疗方法、医者右手持 2 号火针,在酒精灯上烧 红、左手拇、食指挤住囊肿,将内物推至一边,避开血管及肌腱,使囊肿突起,对 准囊肿中心迅速刺入深部 2 至 3 针,针要快刺快出,必要时可留针。两手持干棉球 在针孔周围挤压,挤出胶状粘液,挤压干净后用酒精棉球擦干,消毒后再用挤干的 酒精棉球压迫,用胶布固定,2 日内不要沾水。3 日后取下胶布即愈。治疗 200 例, 共治 254 次。1 次治愈者 149 例,2 次治愈者 48 例,3 次治愈者 3 例。200 例全部 治愈。随访 2~3 年未复发,治疗中无 1 例感染。注意:将针烧红至白亮,迅速刺 入不觉疼痛。针刺到囊肿茎底部,不可过深。 【概述】踝关节扭伤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扭伤 80%以上,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青壮年活动量较多,因而发生踝关节扭伤的机会要多,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内 外二踝与距骨构成的关节。多由于足部突然遭受内翻性损伤、足外侧韧带过度牵拉 而得。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尤以走路或活动关节时更为明显。局部肿胀,皮下 瘀血,多见踝前外侧和足背部。由于出血积聚于关节间隙或软组织嵌入于关节内, 致使走路疼痛,足跖不敢着地,即使勉强走路也是以足外缘着地,表现跛行。 【手穴治法】 针刺疗法 选用手穴:同侧阳池穴 针刺方法:常规皮肤消毒,俯掌,对准穴位,直刺 0.3~0.4 寸,嘱患者同时活动 受伤踝关节。留针 30 分钟,留针时按摩患侧太溪,按压解溪。也可牵引患者足趾, 在牵引下将患足左右摇摆,内翻与外翻 3~5 次。 【手穴治萃】 针刺阳池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31 例。取同侧阳池穴,常规消毒,针尖对准穴位, 快速进针至皮下,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留针期间病人可自行按摩,使循环改善, 瘀血吸收,疼痛缓解。疗程与疗效:针刺 2 次痊愈 9 例,针刺 3 次痊愈 8 例,针 4 次痊愈 5 例,针 5 次以上痊愈 9 例。针刺同侧阳池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31 例, 疗效明显,特点是疼痛减轻快,肿胀吸收好,其原因可能是针刺部位和病变部位形 态相似,功能相似,符合祖国医学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原则,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牟治修中国针灸—1985,(6)—8) 【概述】指趾头炎临床以中、小学生较为常见。手指趾感染,属于祖国医学手足部 疔疮之范畴,其病因病机多因脏腑蕴热蓄积,正邪相搏,热毒炽盛,气血壅滞于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足皮肉之间。而致。患者指趾在 2-3 日成脓,溃后如脓毒浸淫范围小的可迅速治愈, 但每因指甲积脓或肉芽增生,则需拔甲方能治愈。 【手穴治法】 (一)艾熏疗法 选穴:指头感染部位。 操作:取玻璃或不锈钢熏艾器 1 个、用 20 至 30 克艾绒置熏器中,用火柴点燃,用 口吹灭火苗,用艾烟熏灸指头感染部位,每日 1 次,每次 20 分钟。 (二)点刺放血疗法 选穴:少商、中冲、关冲。 操作:用 0.9%的生理盐水冲洗双手后,用三棱针点刺以上穴位,并放出 0.5~1 毫升血液,每日 1 次,两手交替进行。 【手穴治萃】 艾熏治疗指(趾)头炎 40 例临床观察。治疗方法:(1)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病 灶部份已化脓者,用三棱针点刺放出脓液。嵌甲者,剪去部分指(趾)甲。肉芽增 生者,用三棱针点刺破坏肉芽组织。(2)用 20 克艾绒置于熏艾器中燃烧,以烟熏 病灶部位 20 分钟,熏后以消毒敷料包扎患指(趾)。疗效观察:(1)疗效标准: 痊愈:局部症状、体征消失,创面愈合,患指(趾)功能完全恢复;无效;连续艾 熏 14 次以上无效,症情无改善。(2)治疗结果:急性炎症 7 例,嵌甲 6 例,甲下 瘀血 5 例,肉芽增生 8 例,均完全治愈;指(趾)头化脓 14 例中,治愈 11 例,无 效 3 例。(叶春枚安徽中医学院学报—),44) 【概述】甲癣为皮肤科常见病,中青年易患,每年春夏易发,秋冬渐愈,反反复复, 难以治愈,发病时瘙痒难忍。中医认为,此病乃指端为湿热之邪流注,气血受阻, 血瘀于局部所致。病久常致指甲板增厚,高低不平,呈灰褐色,没有光泽。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合谷、劳宫。 操作:取患侧,患者伸手自然放手桌面上,医者左手轻轻撑开患者合谷穴局部皮肤, 直刺进针,向劳宫透刺。并提插捻转 1 分钟,留针 30 分钟,根据病程长短、每年 发作次数决定治疗时间。 方法 2: 选穴:四缝。 操作:用较粗毫针,对准穴位,深刺入皮下,轻轻捻转 3~5 次,不留针。 (二)七星针疗法 选穴:病变局部。 操作:先用 0.1%的新吉尔灭或生理盐水洗手消毒,以右手持针柄,用叩刺法,每 分钟 100 次左右,叩击时,针尖要垂直下去,用力均匀,使局部皮肤微有渗血。 (三)点刺放血疗法 选穴:十王。 操作:用粗毫针或三棱针轻轻点刺,放出少许血液,用消毒干棉球擦拭干净。 (四)艾熏疗法 选穴:患病指甲。 操作:用火点燃艾叶或艾条,用艾叶烟熏灸,每日 1 次,3 次为 1 疗程。 ? ? ??? ? ? ? ? ? ? ? ?? ?? ? ? ? ? ? ?【手穴治萃】 针刺合谷透劳宫治疗指甲癣 16 例/冯继申等/中国针灸 1992—(5)—46 16 例中男 11 例,女 5 例;年龄 20~39 岁;病程一年以内 6 例,1 年以上者 10 例, 有 2 例长达 10 余年。16 例均为单手患病,病在一指者 9 例,二指者 4 例,三指者 1 例,四指者 2 例。治疗方法:取患侧合谷透劳宫,留针 30 分钟。每年针刺 3~5 次,每次间隔 1 月,伴手癣瘙痒者,随时针刺。甲癣愈后,再继续治疗 1~3 年, 每年针刺 1 次。结果:16 例中,指甲恢复正常,无自觉症状,随访 2 年未复发者 14 例。另 2 例于瘙痒消失后中断治疗,后又复发。 【概述】丹毒俗称“流火”,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常继发于 足癣、炎症或外伤之后。患者突然发病,先有寒热,继则局部出现红斑,迅速向四 周蔓延。患处皮肤呈鲜红色,表面紧张光滑,略高起,有胀痛。附近淋巴结肿大, 有压痛。白细胞增高,尿中可出现蛋白。如下肢丹毒长期反复发作,可使淋巴管阻 塞,结缔组织增生而引起象皮肿。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四缝。 操作:用三棱针,常规消毒后,刺四缝穴,挤出粘液,取同侧刺法,即病在右侧取 右手,病在左侧取左手。每日 1 次,3 次为 1 疗程。 (二)点刺放血疗法 选穴:十宣。 操作: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常规消毒后,十宣每次选穴 3~5 个穴位,点刺放血, 交替进行,每日 1 次。 【手穴治萃】 针刺四缝穴治疗丹毒 44 例。治疗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消毒三棱针刺四缝穴, 挤出粘液。病在左侧刺左手,病在右侧刺右手,病在中刺两手。病情轻时只刺中指 一穴即可。隔天一次。3 次无效改用他法。疗效观察:痊愈 38 例,其中针刺 1 次 10 例,针刺 2 次 19 例,针刺 3 次 9 例。显效(即针刺 3 次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症 状明显好转)4 例,无效 2 例。祖国医学认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有奇效。四缝穴 与脾胃关系密切,通过针刺四缝穴调整脏腑功能,使经络通畅,气血和顺,治丹毒 而收功。(王清彦陕西中医 1986(11)—528) 【概述】 疔疮是发病迅速而危险性较大的疾病,此证随处可生,但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 如处理不当,发于颜面的疔疮,更容易走黄,而导致生命危险;发于手足的,则可 以损筋伤骨,影响手足功能。 【手穴治法】 (一)点刺放血疗法 选穴:商阳。 操作:手足疔放患侧,面部放对侧,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 另外,治疗期间可配合内服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外治可配合玉露散、九 一丹生肌散,用于初期、中期、后期。 (二)割治疗法 选穴:患病部位。 ?? ? ? ? ???操作:手指疗在指掌侧面作一纵形切口,切开后用药线蘸八二丹或九一丹插入疮口, 外敷金黄膏,切口不可在指掌正中,以免术后形成瘢痕。手掌部疔疮沿手掌纹切开 排脓依上法。 【手穴治萃】 商阳穴治面疔举案: 患者、男性、35 岁。 主诉:鼻旁疼痛 2 天,加重 1 天。 患者两天前感觉鼻旁痒痛,只见鼻翼外方有一粟粒样小疮,未加注意。今日局部感 觉发热,且疼痛加剧。查患者左侧鼻旁恰在迎香穴处生一小疮如粟粒,坚硬似钉, 周围皮肤微红,范围 0.5 厘米左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素嗜酒,大便秘,常 2-3 天 1 行。 治疗经过:选手阳明大肠经商阳穴,用三棱针点刺放出浓稠鲜血 5~6 滴。(先右 侧后左侧)。翌日二诊,疼痛大减。面部红肿已消,于该穴再放血 1 次。三诊,已 基本无痛感,以两剂五味消毒饮善其后。 按语:商阳穴为手阳明经井穴,在此穴放血,迅速泻其热毒,故能治疗其经所至的 颜面疔疮。适应于疔疮的早期,如肿势增大,脓头破溃,甚则出现走黄危证,则本 法不宜。(王惠玲天津中医—1991,(2)—43)妇科病症? ? ? ? ? ?? ? ? ? ? ? ? ? ?痛经 子宫收缩乏力 乳汁过少 乳腺炎 产后身痛 痛经是在经期内或经期前后发生下腹部疼痛。严重的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其他不适。 痛经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在月经初潮时即有下腹部疼痛的为原发性,行经以 后常由于盆腔炎,子宫肌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所致者为继发性。祖国医学认为, 由于六淫侵袭或生活环境改变、精神刺激等,使冲任胞宫机能失调,经脉受阻、血 运不畅所致。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头顶点。 操作:患者伸掌,医者拇、食指捏住患者中指第二关节,紧靠骨膜直刺 0.3~0.5 分,每日 1 次,行经前针 3~5 次。 方法 2: 选穴:少俯。 操作:少俯与劳宫相平,患者仰掌,常规消毒后,针 0.5~0.8 寸,每日 1 次。 (二)手针点压疗法 选穴:神门、小节,第二掌骨侧。 ??? ? ? ? ? ?? ? ??? ? ?? ??操作:医者用右手拇指指尖,对准穴位,每穴按压 3~5 次,经前按压 7 天。亦可 嘱患者自行按压。亦可用火柴棒、发夹、牙签等点压穴位。一般刺激程度以患者能 够耐受为度。 【概述】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力的强弱,是决定产程进展快慢的主要因素。如 子宫收缩力弱或不规则,则收缩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以致子宫口扩张缓慢,产程 延长,称为子宫收缩乏力。若总产程超过 30 小时以上者称为滞产。由于产程延长, 易发生胎儿宫内窒息,产后子宫弛缓出血,及产后感染。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选穴:合谷。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 1.5 寸长毫针直刺,当出现针感后,行烧山火手法 10~15 分钟。 资料:据安徽宿县人民医院针灸科秦德铨副主任医师介绍。近 50 年来,遇产妇宫 缩无力刺合谷均能收效。 病例:沈××,女,25 岁。1967 年 9 月 13 日入院。从晚 8 时许即破浆,至次日上 午 10 时许,无宫缩反应。因病人畏惧手术,即刺合谷(右手),施烧山火手法, 10 分钟后即分娩。 (二)电针疗法 选穴:合谷。 操作:用 28 号毫针刺入穴位 0.8 寸深,经提插捻转手法后,寻出感应最强点,接 通电针仪,将两根导线分别连接在两枚毫针的针柄上。根据治疗需要,选择波形和 频率。输出强度以产妇能耐受为度,待宫缩出现后关机,宫缩乏力再行刺激。至胎 儿娩出停止。 按语:产妇宫缩乏力,常见于身体虚弱与精神过度紧张。病人主要表现气虚。《针 灸聚英》载:“合谷妇人妊娠可泻不可补,补即坠胎”。可见“补合谷”,有益气 增强宫缩的作用。 (三)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合谷。 操作:用蓝芯 1 毫升注射器抽取催产素 1 毫升(10 个国际单位),取右侧合谷穴, 常规消毒后,用针刺手法刺入,找麻木酸胀感最强点(得气后)注射药物 0.2 毫升 (2 个国际单位)。一般在注药 6~10 分钟即可出现强有力、时间长的宫缩。30 分 钟内胎儿娩出。 【手穴治萃】 据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胡青萍等报道,在分娩过程中对二产程宫缩乏力 者,采用小剂量催产素不同部位注射(合谷穴与三角肌),经临床观察合谷穴有明 显的增加宫缩强度,延长宫缩持续时间,缩短产程的作用。治疗 400 例,随机分为 合谷组和三角肌组,每组 200 例。两组年龄均在 20~37 岁间。用蓝芯注射器配 6 号针头抽吸催产素 1 毫(100)合谷注射组;右侧合谷穴消毒后,用针刺手法刺入, 找到麻木酸胀最强点注药 0.2 毫升。三角肌注射组,选右臂三角肌常规注射部位消 毒后,注用同等药量 0.2 毫升。 结果: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注药后 5 分钟内,出现持续时间长,强度大,间歇短 的宫缩,胎儿在 10 分钟娩出,产后出血量<200 毫升。有效:注药后 6~10 分钟 内,出现持续时间长,强度大,间歇短的宫缩,胎儿在 30 分钟内娩出,续 10~20 ?? ? ? ?? ?? ? ? ? ?? ? ? ? ? ? ? ? ? ? ? ? ?分钟胎盘娩出,产后出血 200~300 毫升。无效:注药后 10 分钟同注药前,胎儿 30 分钟后娩出,需手术助产。胎盘 20 分钟后剥离,部分需人工剥离,产后出血> 350 毫升。结果合谷组显效 128 例,有效 64 例,总有效率为 96%;三角肌组显效 32 例,有效 71 例,总有效率为 51.5%。 【概述】由于贫血、营养不良、产后流血过多、产褥感染、消化不良、腹泻等引起, 也可因产后休息不好,精神紧张或饮食不当所致。祖国医学称其为“缺乳”、“乳 汁不行”,并认为多由气血虚弱或肝郁气滞所致。 【手穴治法】 穴位注射疗法 选穴:合谷。 操作:用 1 次性注射器抽取 0.5%普鲁卡因 1 毫升,加维生素 B1100 毫克,穴位注 射,每日或隔日 1 次,3 次为 1 疗程。治疗期间注意加强营养,给予小米或红枣煮 稀饭,猪蹄汤等。 按语:乳汁乃气血所化生,合谷穴为阳明大肠之原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取之 以旺盛气血而利于乳汁分泌。维生素 B1 穴注,可增强穴位疗效并资营养。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在初产妇产后,有乳头创伤或乳头发育不良史,多为葡萄球菌感 染,因乳管阻塞、乳汁淤积,细菌直接侵入所致。早期乳房肿胀,局部硬结,进而 红、肿、热、痛,形成脓肿则有波动感,感染表浅者可自行破溃。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列缺。 操作:用 30 号 1.5 寸不锈钢针,以 15~20 度角向上斜刺,针刺左侧,进针得气后 拇指向前,食指向后,频频捻转,症状缓解后,留针 30 分钟。留针期间。每 10 分 钟行针 1 次。 方法 2: 选穴:前谷。 操作:常规消毒后,用毫针直刺穴位 0.3~0.5 寸深,得气后捻转 1 分钟,行针 10~20 分钟。 (二)点刺放血疗法 选穴:少泽。 操作:用三棱针或 26~28 号毫针,快速刺入 0.1~0.3 寸,出针后轻轻挤压穴位, 放血数滴。放血后用干棉球擦拭,并轻轻拍打上肢。气血虚损者可灸 3~5 壮。 资料:《针灸大辞典》载:“少泽??主治头痛、寒热、咽喉肿痛、乳肿、乳汁 少??。 【概述】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是指分娩后的遍身疼痛。祖国医学认为产后百节开 张,血脉流散,卫外不固,颇易受风寒侵袭,风寒之邪流窜经络,遂出现遍身疼痛。 【手穴治法】 针刺疗法 选穴:小节 操作:用 28 号 1.5 寸毫升,沿无名指向液门穴刺入 1 寸深,用拇、食指捻转,用 泻法。 资料:据辽宁中医学院针灸系王跃斌报道:针刺小节治疗产后身痛效果好。 儿科病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百日咳 急性扁桃体炎 小儿肺炎 小儿暑热症 小儿低热 疳积 小儿腹泻 小儿厌食症 小儿惊厥 夜啼 小儿遗尿 尿频 尿潴留 【概述】百日咳又称顿咳,好发于冬春季节,以 2~5 岁小儿为多见。本病的病原 体为百日咳嗜血杆菌,患儿为唯一传染原,咳嗽时随飞沫传播。病菌入侵后即在喉 部、气管、支气管粘膜繁殖。细菌和痰液的大量积聚,使粘膜层的纤毛运动受影响, 妨碍呼吸道分泌物的顺利排出。这些分泌物不断刺激呼吸道的神经末梢,而引起痉 挛性咳嗽。中医认为,本病是由时行风邪引起。《幼科金针》中说:“夫天哮 者??盖因时行传染,极难奏效。”时邪袭于肺卫、肺失清肃,痰浊阻于气道,肺 气不能宣达,以致上逆顿咳。 【手穴治法】 (一)推拿法 取穴:肺经、小天心、大横纹。 方法:①清肺经。旋推或指尖向上直推约 200 次。“正推向外泄肺火”,“侧推向 里补肺虚”。②掐揉小天心。掐后继揉、约 30 次;捣约 30 次。③分推大横纹。仰 掌,掌后腕横纹,从中间向两侧横推或合推约 50 次。 (二)点刺放血 取穴:四缝、少商、商阳、中冲、关冲、个泽。(以上任选 1~~2 穴) 方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三棱针疾速点刺后,挤出少许血液或液体,再用消毒 后的干棉球拭净。 (三)针刺疗法 取穴:太渊、少商、板门、合谷。 方法:局部常规皮肤消毒,用不透钢 1~1.5 寸针,直刺或斜刺,少商穴点刺不留 针,其它穴位针刺 0.5~1 寸。 (四)七星针疗法 取穴:十宣。 方法:啄刺法,医者用手捏紧患者手指,使指尖瘀血后而刺之,所流出的血多不过 数滴,施术前要注意常规消毒,按操作要求操作。 【手穴治萃】 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治疗百日咳/孙福生,刘大坤//中国针灸。1989—(6)—54 ?? ?? ??? ? ? ? ? ? ?? ? ?? ? ?以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治疗百日咳 26 例,均经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而前来就诊。方法: 在常规消毒下,用三棱针疾速点刺后,挤出少许澄明黄色液体或血液,再以稍毒后 干棉球拭去即可,一次未效者,次日继针二次。 针刺后当日咳嗽明显减轻,次日不再有痉咳者为痊愈,26 例中经 1 次愈者 13 例, 2 次治愈者 13 例,治愈率为 100%。 病例:某女,6 岁,(父代诉)三周前感冒后伴阵发性连声咳嗽,昼轻夜重,不发 烧,咳时必吐出些痰涎方休。经当地医生给止咳药不效而去西安市儿童医院诊治, 确诊为“百日咳”,给打针吃药一周仍无效果,遂来求诊。经查:两肺满布痰呜, 咳呈痉挛性连声咳嗽,间歇中有特殊吸气回声,因憋气泪流满面,后吐出少许痰涎 咳止。诊为百日咳。即以上方法治疗 1 次。翌日其父来诉:患儿咳嗽夜间明显减少, 且程度减轻,今日尚未见咳而告愈。 针刺出血治疗百日咳/董维桢/江西中医药—1985(3)—38 治疗方法:(1)取穴: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泽、经渠、内关、尺泽均双。 (2)针刺方法: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其它穴位可根据患儿体质而定。治疗百 日咳,主以泻热、豁痰、解痉为主,故方中取上肢诸井穴点刺出血,以泄热开窍, 缓解痉挛。经渠为肺之经穴,清金泻火,宣肺豁痰;尺泽为肺之合穴,清泄肺气, 止咳平喘,能清痰涎;内关通于阳维,为心包之络,能宽胸调气,诸穴相配。痉咳 乃愈。 【概述】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科最为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临床以咽部扁桃体红肿、 吞咽不利为主要特征。急性扁桃体炎多为链球菌感染。反复感染,细菌毒素经腺窝 周围血管网,吸收后传播到周身。因而扁桃体成为不少全身性疾病的病灶(如风湿 热、肾炎等)。中医称扁桃体炎为“乳蛾”,如已化脓,则称之为“喉痼”。认为 其病是外感风热,火毒上攻咽喉所致。 【手穴治法】 (一)针刺疗法 方法 1: 选穴:中渚。 操作:用 28 号毫针,进针稍向上斜刺,得气后,拇指向后,食指向前捻转 4 次, 将针提至皮下行提插术,再如前法捻转,留针 30 分钟。若痛未止,再重复前法。 来源:《单穴治病选萃》:翟兴明等用中渚穴治急性扁桃体炎,止痛效果迅速,有 针到痛止之效。 病例:于某某,女,26 岁。1989 年 4 月 2 日诊,诊断: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咽喉 疼痛 2 日,伴恶寒发热。检查:咽部红,扁桃体Ⅱ°肿大,体温 38℃。化验 WBC 总数 13000/mm3,中性 81%,淋巴 19%。穴取中渚,得气后如法操作,术毕疼痛止。 留针 30 分钟,间歇运针 2 次,共针 2 天痊愈。 方法 2: 选穴:鱼际。 操作:扁桃腺左侧肿大取右侧鱼际穴,右侧肿大取左侧鱼际穴,双侧肿大刺双鱼际。 刺入角度成 60 度,针尖向腕部,针入 1.2 寸,待得气后行雀逐法提插 1~2 分钟, 留针 20 分钟。 来源:《单穴治病选萃》 方法 3: 选穴:合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操作:用 1.5 寸针,当进针后出现针感时,行透天凉法,留针 15 分钟。 病例: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头部神经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