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有小小十三岁岁想给我儿子学中医那家学校最好

已帮助患者:19058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提供的情况及描述的症状考虑为抽动症的表现
指导意见:
建议你给予甘草锌颗粒调剂胃肠功能,同时给予静灵口服液及小儿智力糖浆调剂治疗即可
已帮助患者:75083
病情分析:
孩子目前的这种情况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目前非常重要,目前如果确定是抽动症反复发作,应该考虑服用药物进行控制,预防反复发作。
指导意见:
所以目前先通过神经内科确定规范的药物治疗方案,症状控制后要通过心理门诊进行规范的心理行为指导。
已帮助患者:59321
病情分析:
根据孩子目前的临床表现特点来看,孩子这种情况有可能还是属于抽动症的可能性比较大
指导意见:
这种疾病的临床病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有可能与大脑神经异常发育有一定关系,临床治疗方法效果也不是特别好
以上是对“医生我儿子十三岁9岁开始抽动症儿孑喜欢游戏”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已帮助患者:18625
病情分析:
指导意见:
已帮助患者:64152
已帮助患者:5943
指导意见:
已帮助患者:1498
已帮助患者:39775
病情分析:
指导意见: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患者常
相关疾病: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用微信扫一扫  我拜师学习中医的历程  看到有很多朋友想拜师学医,我把拜师学习的历程分享给大家。另外也让各位先生知道我是个学中医的小学生,以后能给我多多指导,多多包涵。另外各位看病寻药的病友不要在这里问病了,学生是个半吊子,给不出什么好建议。  言归正传,自我介绍一下,学生北京人士,所做职业与中医不搭界,无大财,但生活衣食无忧。从小喜欢心理学、哲学,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熏陶成长的。但在而立之年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喜欢道德经、易经,随学甚浅但感慨万分,发现原来以前所学的中国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都讲明白了。  在2009年机缘巧合,和我大师兄一起认识了师父,听到了师父广博的知识,看到了很多重病大病也有小病的病人,在师父这里治愈,听得治愈的医理十分震惊。因此,每周都至少要到师父那里去一次,直至今日,依然如此。  说说我大师兄,我们为旧识,比我大个几岁,此人研习易经20余年,颇有些功力,专长为六爻、梅花,预测准确率颇高。哈哈,最让我不平衡的是,师父见到他不久,就有收他为徒的意思,反而我是死缠烂打的磨着师父,最后蹭进师门的。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8次 发图:0张 | 更多
  正式拜师  在2012年5月,有个朋友的干女儿,9岁,因脑血管瘤4次开颅手术,成了深度植物人,靠鼻饲存活,无声音无触觉反射,每日多次抽搐,并需吸痰30余次,双手双脚因抽搐内收,危已。师父起了悲悯之心(因师父已经62岁,很少出诊了),每周自驾车20余公里,七个月风雨无阻,唤醒了这个宝宝。并且这个孩子不同于其他所唤醒的植物人,现智力、行为等已和正常儿童无甚差别,只是下肢因长期抽搐造成的内收,在自行锻炼好转中,应该能在近期重返学校上学了。我和师兄全程跟随师父这个病例,帮助做了些辅助的针灸治疗,师父也因在此病例中看到了我们俩人的诚心,算是考试吧,终于在2013年3月,经师父同意,正式举行了拜师仪式,收我们俩人为徒。  拜师后,师父曾开玩笑对我们说:“当时我要不好好给你们显显本事,你们能心服口服的拜师么?”这个植物人的病例里面涉及的知识非常多,包含了汤药、针灸、骨科按摩等等诸多方法的使用,而且每每在病人发生变化之前,如睁开眼、说话等等,师父都提前几周明确的预测出来了,这才是真正五运六气推导。
  师父说的是玩笑话,其实真正让我们折服不是师父高超的医术,而是师父的仁德之心,在治疗病人不为名不为利,持之以恒,并甘愿冒风险为病人治疗,使我十分十分感动,改变了我对人生的追求,我发自内心的想像师父这样做人做事,同时我也发自内心的想把祖国医学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其实我也想对求是学医的朋友说,我们虽然年龄较大了,并不是医学本科,但是真心热爱中医才去学习,不为名不为利,这才是师父观察我们以后收我们的原因。看到好品德的中医师父大家不要不好意思,诚心诚意,死缠烂打,照着一辈子追随去学
  为中医赞一下。  
  加油,希望学有所成
  中医大多骗人,竟然还有疯狂的教徒  
  楼主的年龄大吗?我的年龄也较大,我也正在自学中医。楼主加油。
  楼主那里的  
  从09年末我和师兄 认识了师父,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在里看到了很多病例,对师父的医术十分敬佩,就有了学医之心,一直坚持每周到师父家里至少呆半天时间。其实到拜师之前,师父没给我们系统的讲课,基本在聊天的过程中给我们灌输了很多思想,偶尔讲讲方子、药,但由于我们没有什么中医的基础,讲的都比较浅。当然,我们从那时候起开始自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知识。
  初学时,我们询问过看哪类书籍,师父给我们推荐的是:五版【中医基础理论】、【笔花医镜】、秦伯未先生的【内经之要浅解】、【频湖脉诀】,后来给我我师兄一本【四圣心源】,我师兄爱不释手,可能和我师兄学易有关。因为师父告诉我们,中医不懂五运六气就别看病了,那时候我和师兄经常一起疯狂讨论五运六气,当然很多理论来自于内经和四圣心源,我们两个自己瞎捣鼓,然后在问师父,师父听完就说,你们也别看五运六气了,都看糊涂了,五运六气很不好讲的,自己在用的时候很明白,讲明白很难,需要你们有基础以后再讲,因为太复杂了,不结合实践来讲,很容易走入歧途。
  说这些呢,我是想把我们学习的历程分享给那些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怎么去选择。有师父的好处就是师父是过来人,会根据徒弟学习的程度推荐徒弟看什么书,有的书就不能看,看了治病就糊涂。向师父开始让我们看的【笔花医镜】,很有意思,一个个的病案,写的很浅显,一下子就把你带进了中医故事里面,是初学者之首选。
  爱中医不等于爱国。中医是文化,不是科学  
  少来这里发这个,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楼主我也想学医能加我不
  越是去理解中医的真谛,就会越明白该怎样去做人。
  为中医医生点赞。
  卤煮~本人在北京念大学,学习的是计算机,但是一直对中医有浓厚的兴趣,很想看病救人,本来想考中医的研究生,但专业跨度太大不好考而且跨专业的只能学理论,所以很想拜师。但周围接触不到什么中医,好羡慕卤煮!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也去您的师父那里感受一下。。。  
  哇塞 砖头哥还逛天涯呢,我是贴吧的想迩....
  给砖头哥顶贴啦。。。!!!!!!!! 哈哈
  中医的书好多是古文,好难懂啊。
  先马一下!祝楼主学习顺利,,小妹我今年也要去读中医大学了  
  我83年的,没有任何医学基础,因为信佛而现在想学中医,只是有点色弱,不知可行不?  我的QQ  
  真羡兄弟遇到老师,不知是否有时间聊聊。中药材老郑:QQ
  楼主这是弃楼了吗?怎么没有下文了,我也想学中医的,一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顶楼主,弘扬中医文化
  你好,我孩子2个月多了,胎內缺氧,医生说他活不了3、5天,但是活下来了,可是现在还是不会哭,吞咽费劲,这辈子第一次没有办法,揪心的痛。16年我就去北京,可以帮帮我的孩子吗,我也喜欢中医一直没机会,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医院西医没有办法,就求神拜佛,我语无伦次了,谢谢了,我能见您或者师父吗  
  @砖头75
19:22:00  少来这里发这个,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  楼主,这么好的帖子继续啊,我也是大龄初学中医者,盼望继续分享啊
  特别羡慕楼主,我也是很想很想学习中医,不光是为了家人健康,希望能够学有所成,但是一直苦于拜师无门。
  支持,中医高深难学,学会容易学精难。和西医的区别就好比一是传统水碱制做馒头和酵母馒头的差别 。
  我晕死,本人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就是脑卒中后神经元的修复。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只能说凭楼主师傅能把一个脑卒中后长期昏迷的患者给恢复正常 这种能力
就算拿十次诺贝尔医学奖都不过分了!  如果功能区神经元受损只能靠旁边的神经元代偿来恢复肢体功能,而修复的胶质细胞是没有功能的。这是目前医学上的一个难题,永久细胞的再生。。。
  唉!为什么近几年来中医越来越被人说是骗子?就是因为你这样的冒充中医老专家的太多。。。  另外很多人说古时候为什么靠中医能治病救人?  回去问问你爷爷他爸爸活了多少岁?
古时候有句话人到七十古来稀
大部分50岁就死了。
想想看现在50岁的人是什么样子,50岁现在叫中年,65岁才退休!  还有这些人说中医怎么神奇治病。什么治本。。  一个疾病连原因都叫不出来能治本?
就像乡村医师拿着抗生素治病几十年治好的也无数个。。。大病让你去医院,小病发烧上抗生素,病毒性疾病你自己熬过去也会好。
  这个世界那么多国家没有中医
他们怎么生活过来的?  说这么多 不是让大家抵制中医,中医有用。在康复 推拿
养生等方面确实比西医强很多。。但是你说他能治病那么只能说你迷信了。。。
  支持楼主!中医是咱们的老祖宗亲自尝草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综合的成果,总比用小白鼠做实验得出来的好!支持中医!
  强烈支持楼主!支持中医!  不说别的,我母亲肝硬化腹水医院没办法了让回家,结果中药给治好了,我亲身经历过所以深信不移!活生生的例子,我对现在中医非常崇拜!
  @tiemabian
22:18:00  强烈支持楼主!支持中医!  不说别的,我母亲肝硬化腹水医院没办法了让回家,结果中药给治好了,我亲身经历过所以深信不移!活生生的例子,我对现在中医非常崇拜!  -----------------------------  实践出真知。中医的神奇,不试过是无法认识的。支持中医,并不等于中医没有骗子,相反中医一人一方的特点,让它成为骗子聚集的行业。
  我现在想深造钻研中医,苦于找不到名师
  砖头老师,您好棒,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湖北地区的一名对中医有着浓厚兴趣的小学生,一直想学生中医,苦于没人教,让宝宝很苦恼,可以拜您为师么?诚心诚意学习。我微信号:xsl140999
  @silence097
21:30:00  我晕死,本人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就是脑卒中后神经元的修复。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只能说凭楼主师傅能把一个脑卒中后长期昏迷的患者给恢复正常 这种能力
就算拿十次诺贝尔医学奖都不过分了!  如果功能区神经元受损只能靠旁边的神经元代偿来恢复肢体功能,而修复的胶质细胞是没有功能的。这是目前医学上的一个难题,永久细胞的再生。。。  唉!为什么近几年来中医越来越被人说是骗子?就是因为你这样的冒充中......  -----------------------------  全盘否定中医还是西医都是错误和愚蠢的,没有系统全面的学习一个知识体系,没有任何发言权,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西医不同,说“一个疾病连原因都叫不出来能治本?”这样的话,麻烦你有时间去读一遍黄帝内经的灵枢,其中有一篇就疟疾的发病时间为什么在一段时期内会逐步延后,另外一段时间会逐步提前都讲解的非常清楚准确,而这方面在西医看来,是不是只能用“周期性”来表达? 研究生呢,只是证明你对某一专业领域研究的很精深,却并不代表你对更多知识的全面分析和了解,这也许不是你的错,就算叫个大学教授来,恐怕小孩子提出的一个问题,他也会有解答不了的时候吧,学海无涯,继续深入吧。
  楼主 敢问家师尊姓大名 有救人之事相求
  楼主你好。我15岁,从小热爱中医,父母也非常支持,可惜苦学无门,非常想拜一位师父学习中医。
  你好,我想请问你一下,自学中医是不是先看书?
  @砖头75
14:48:00  师父说的是玩笑话,其实真正让我们折服不是师父高超的医术,而是师父的仁德之心,在治疗病人不为名不为利,持之以恒,并甘愿冒风险为病人治疗,使我十分十分感动,改变了我对人生的追求,我发自内心的想像师父这样做人做事,同时我也发自内心的想把祖国医学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其实我也想对求是学医的朋友说,我们虽然年龄较大了,并不是医学本科,但是真心热爱中医才去学习,不为名不......  -----------------------------  请问楼主哪里可以拜师学习中医,或者说自己应该怎样入门,我觉得想研究,但是苦于无法入门。
  为了关注您,我特意注册了天涯。不知道怎么才能联系到您。我微信号跟QQ号码。求联系。我不是骗子,也不是广告商。我只想拜师。有缘,请老天让你看到这个帖子。
  我妈妈也是一名中医师,曾经收了一个徒弟。那时候我妈妈还在开药店,这个大徒弟品德做人方面都非常好,也很有孝心,他母亲为人和性格不是很好,但是他始终对自己母亲非常非常照顾直到他母亲去世。在这之前由于这个徒弟年龄也不小了,又是男的,家里特别穷,而且马上面临结婚的问题,女方家里彩礼又要的不少,跟着我妈妈学医耽误了他不少的业余时间,而且也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他的收入。我妈妈忍痛让他不要再学医而是去赚钱,然后他出去做了汽车销售,赚到了钱,成家立业有了小孩,但对我妈妈仍然十分感激,不过为了房贷小孩这些的,也是没有时间再继续学医了。  后来我妈妈,药店也没开了,挣不到钱,去其他地方上班遇到一个年轻的女同事,缠着我妈妈学,我妈妈还带她一起找了其他的名师学习了新式的中医针灸技术。现在我妈妈开了中医诊所,还给了这个女孩子开了工资,但是这个女孩子仗着自己有点按摩推拿方面的技术,非常自傲。不能批评,一批评就摆脸色出来,嫌工资少了不做其他的任何活,自己用过的针灸针和床也从不收拾,对我妈妈不是很尊重,令人十分的气愤。但是我妈妈还是看这个女孩子生活比较穷,十分尽责,对她也很好。但是家里人我和我爸爸还有小姨看不过去了,腊八还没到她就会老家了,我妈妈也下定决心让她开年不用再过来了并和她谈了。  就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有以前那种尊师重道,达者为先的精神了,这种又出钱,又交技术,还受气的事真的不想再遇到了。  我妈妈倒是还想找一个徒弟,不过也不敢随意开口许诺了,就感觉真真正正的中医传承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我今年13岁 想学习学习中医 请问从什么入门啊_百度知道
我今年13岁 想学习学习中医 请问从什么入门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般情况下,13岁学习中医请找正规老师刚刚初中的孩子并不适合自学成才如果一定要学,并且能坚持下来,这样的年纪最好是打基础,练基本功,也就是背背经典可以背背伤寒论,汤头歌。黄帝内经不适合,文化层次太深了
采纳率:30%
秦伯未 老师 的 《中医入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到官方颠三倒四规范
努力考上大学
又不是只有考上大学才可以去学中医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中医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任应秋:我学中医的门径和方法(推荐所有习医者阅读)【中医正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93贴子:
任应秋:我学中医的门径和方法(推荐所有习医者阅读)
作者/彭坚 ⊙ 编辑/张亚娟 ⊙ 校对/党卫阁导读:5月28日,在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诞辰百年之际,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任应秋百年诞辰纪念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小编认为在追思和缅怀之余,我们后辈也应静下来心来好好读读这篇文章,学习并传承任老精读、勤写、深思、善记的治学经验。(回复“任应秋”获取该专题)作者简介:任应秋(),字鸿宾,四川江津县人。幼年读经,十三经皆能成诵;少年时问难于经学大师廖季平,打下了治学的坚实基础。十七岁开始学医,二十三岁就学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并得到沪上名医丁仲英、曹颖甫、陆渊雷等人指教,但因日寇侵华,未及卒业,旋回四川,一面业医,一面执教于高级中学。解放后,先执教于重庆市中医学校兼教务主任,后于1957年调北京中医学院任教。50年来,穷治医经,精研医理,孜孜不倦地献身于中医事业,在理论研究和临床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对整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著作有:《仲景脉学法案》(1944年)、《脉学研究十讲》 (1953年)、《伤寒论语释》(1956年)、《五运六气》(1961年)、《中医各家学说》(1980年)等。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我的治学门径和方法不管学习任何科学,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正确的门路,正如子贡所说:“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是一门科学,都是有一堵墙隔着的。必须设法找到门径,穿墙而入,才有可能看见科学内容的富和美。做学问又要下刻苦工夫。学问多半都是一望无涯的汪洋大海,不具备一点牺牲精神,甘冒风险,战胜惊涛骇浪,坚定地把握着后舵,航船是不可能安全达到彼岸的。下面把我学习中医学的经过略述如次。我十七岁开始学习中医学。在未学医之前,从四岁开始通读十三经,如《尔雅》那样难读的书,都曾熟读背诵。同时,还读一些有关诗文典故的书,如《幼学故事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唐诗三百首》、《赋学正鹄》、《少岩赋》、《清代骈文读本》、《古文观止》之类。先后凡经历十四年。教我的老师,都是清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之流,我的古汉语知识,便从此打下了基础,也是我后来学习中医学较雄厚的资本。当我读完十三经的时候,老师许君才先生要我看张文襄的《輶轩语》,这是南皮张之洞在光绪元年(1875年)做四川提督学政时写的一本“发落书”,但确是当时指导读书的一本好书。其中特别是《语学》一篇,对我颇多启发。全篇主要提出如何读经、读史、读诸子、读古人文集以及通论读书五个问题。如说:“读经宜读全本,解经宜先识字,读经宜正音读”,“读经宜明训诂,宜讲汉学、宜读国朝人经学书,宜专治一经,治经宜有次第,治经贵通大义”等,至今在我脑子里还有较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我后来学习《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的许多方法,都是由于张文襄所影响的。尤其是他在谈到“读书宜有门径”时说:“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此事宜有师承,然师岂易得,书即师也。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后来我终于买到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来看,果然大有收获。例如我对十三经都已背诵如流了,但却说不出为什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又叫《四书》?而《提要》则明白告诉我们:“《论语》、《孟子》,旧各为帙,《大学》、《中庸》,旧《礼记》之二篇。其编为《四书》,自宋淳熙始;其悬为令甲,则自元延佑复科学始。《明史·艺文志》别立《四书》一门。”不仅《四书》的沿革比较清楚了,同时亦知道《四书》各种注本经《四库》著录的有六十二部之多,存目还有一百零一部,真是洋洋大观。更有意义的是,在读《提要》的过程中,亦知道了《四库》著录的医家类书凡九十七部、一千八百一十六卷,存目书凡九十四部、六百八十二卷。这给我后来阅读医书提供了很好的书目索引。一九二九年奉先亡父益恒公命,受医学于先师刘有余先生门下。先授以陈修园《公余六种》,半年内悉能背诵。又授以《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须正文与浅注同时串读。例如:“太阳主人身最外一层,有经之为病,有气之为病,主乎外,则脉应之而浮。何以谓经?《内经》云:‘太阳之脉连风府,上头项,挟脊抵腰至足,循身之背’,故其为病,头项强痛。何以为气?《内经》云:“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其病有因风而始恶寒者;有不因风而自恶寒者,虽有微甚,而总不离乎恶寒。盖人周身八万四千毛窍,太阳卫外之气也,若病太阳之气,则通体恶寒;若病太阳之经,则背恶寒。”这样正文和注文连串起来读,当然大大增加了诵读的工夫。好在我早已练就了背诵的基本功,在一年的时间内,便达到只点条文的首句,便能连注串背出来的程度。有余先生腹富而口俭,不善于讲说,我必须且诵读、且理解,全凭自己下工夫。只有到理解不通时,才去请教先生。先生语言虽简,却非常中肯。他是以善用乌梅丸治杂证蜚声一时的,记得有一次侍诊,半日中曾经四次疏乌梅丸方,一用于肢厥,一用于吐逆,一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毕诊以后,问难于先生,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皆随证施用,腹泻与肢厥两证,均阳衰于下也,故重用姜桂附辛,而去二黄;呕吐一证,气逆于中也,故重用黄连、黄柏,去辛轻用附姜以平之。从此以后,我对乌梅丸的运用便灵活多了。诸如此类,刘先生对我的诱掖是很大的。但先生毕竟是个经方学家,而不是医经学家。我的思想既受到张文襄治经诸说的影响,亦欣赏南雷黄宗羲“先穷经、后证史”的学习方法,学习中医学似乎亦应该先从经典著作下一番工夫,才可能奠定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便在刘先生的同意下,从事《灵枢》、《素问》的学习。我治医经学的方法,亦如读《十三经》那样,先从篇章句读下手。例如“生气通天论”是素问的第三篇,主要是阐述机体中的阴阳二气与自然界的阴阳二气息息相通,并赖以维持其生命的健康存在。全篇可分作三大章,篇首至“气之削也”为第一章,概括叙述生气与天气的关系,人们必须做到“传精神、服天气”相与适应,以维持寿命之本。至“形乃困薄”止为第二章,包括四个小节:章首至“阳气乃竭”为第一节,阐述外感邪气伤害阳气的病变;至“郁乃痤”止为第二节,叙述阳气伤于内的病变;至“粗乃败之”句止为第三节,阐发阳气受伤、邪陷经脉的病变;第四节指出保护和调养阳气的方法。第三章亦分作四节:“气立如故”句止为第一节,说明阴阳不能偏胜的道理;至“乃生寒热”句止为第二节,叙述阳气不能外固,发生一系列伤损阴精的病变;至“更伤五脏”句止为第三节,说明阳不固于外,四季都可感受外邪;最末一节阐述阴气内伤影响各脏而产生的病变,并提出保护阴气的方法。这一工作,我是搞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此以后,我对《灵枢》、《素问》才有个比较具体的概念。其次是校勘。校勘是清人治经学最有成就的手段。它必须具备文字学、声音学、训诂学等小学的基本功,然后博览群籍,才谈得上校勘。我对此仅具备一点常识而已,乃尽量搜集前人对两经校勘的资料,作为借鉴,辅导我进行研究。如:林亿的《新校正》、胡澍的《素问校义》、俞樾的《读书余录》、孙诒让的《札迻》、顾观光的《素问校勘记》、《灵枢校勘记》、张文虎的《舒艺室随笔》、于鬯的《香草续校书》、冯承熙的《校余偶识》、江有诰的《先秦韵读》、沈祖绵的《读素问臆断》,以及日人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枢识》等,我都曾充分利用,确是解决了不少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关于《灵枢》、《素问》的注家,本来就屈指可数,全注的不外杨上善、马莳、张介宾、张志聪、黄元御五家。单注《素问》的,仅有王冰、吴昆、高世栻、张琦四家。这些注家均各有独到之处,亦各有其不足的地方。如何汲取其所长,并屏弃其所短,择善而从,这就要下一番研究工夫。日人丹波元简的《素问识》,《灵枢识》,丹波元坚的《素问绍识》,对各注家曾有个比较选择,而且是做得较好的,足资借鉴。但衡量注家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必须结合临床现实来考虑。如《素问·阴阳别论》:“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王冰注解为“气蓄于上故心满,下虚上盛,故气泄出。”以气泄出解释善气,不符合《素问》的习惯用语,而吴昆、马莳、张介宾不作解释。独张志聪注云:“善气者,太息也。心系急,则气道约,故太息以伸出之。”满,同懑。心懑不舒,故时时想太息而得到伸舒,不致憋闷,是临证常见的。心肾之气不能相交,可以见此,故曰二阴。因此,我对王冰所注善气,便持保留意见。我之所以要对《内经》下这一些工夫,主要是想从中找出它的理论体系以及它的指导思想来。《灵枢》、《素问》两个八十一篇,都是采用综合叙述的方法来表达的,但其中毕竟是存在着它的独特理论体系,这一点从杨上善开始便已经认识到了。《太素》之所以要拆散原篇次第,分做摄生、阴阳、人合等十九大类,每类又分若干细目,其主要目的就是探求它理论体系的脉络。后来滑寿分做十二类,张介宾基本与滑寿同。李中梓分八类,汪昂分九类,沈又彭仅分为平、病、诊、治四类,不管分类的多与少,目的都是在寻找其理论体系。概括言之,脏腑学说、病机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这是《内经》理论体系最基本的部分。至于病症、辨证、刺法、摄生等内容亦很丰富,都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有待于认真探讨的是,它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都贯穿着当时朴素的对立统一规律思想——阴阳学说,以及朴素的系统观——五行学说。首先,它用阴阳这一概念来说明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和事物变化的复杂多样性。而且指出事物的运动,总是存在着平衡和不平衡两种状态,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并说明阴与阳的对立统一,既是相互依存,又能相互转化,故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同时还认为阴之与阳,固然是一对矛盾,但阳却居于主要方面,而以阴为次要,所谓“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至于五行学说,它具有明显的整体观念,它从唯物主义的立场明确地把五行当作宇宙的普遍规律提出来了。所以它说:“五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就是规律。五行生克制胜的结构联系,提出了事物循环运动的根源,也就是为了探索自然界循环式动态平衡的规律性提出来的,故说:“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又说:“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于此,我认为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的区别在于,阴阳是在说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联系,而五行则在企图刻画事物的结构关系及其运动方式。中医学的许多理论之所以具有巨大的生命力,直至今天仍有指导实践的意义,其重要原因之一,正在于里面贯穿着朴素的对立统一学说和系统论,这是需要我们努力发掘、整理提高、继承发扬的。所以我认为学习中医学不首先学习好《内经》,不通过对《内经》的认真学习,是打不好理论基础的,也就谈不到学习中医学。凡做学问都有一个精与博的辩证关系。属于基础理论部分,必须要达到精通、精纯的程度;非基础的,但直接或间接与本学科有关的以及一般知识,便须博览,要广泛地涉猎。只有精了,才可能博。就中医学而言,只有把《内经》这一类的古典著作搞精通了,博览各家的著作才不费劲,才具有分析鉴别的能力。例如:对《内经》学习有根底,读仲景的《伤寒论》,便知道他用三阳三阴辨证,是源于《素问·热论》的,但仲景所究心的却是伤寒,并非热病。“热论”的三阳三阴,仅有表里之别,并无寒热虚实之分;而仲景的三阳三阴,则表里寒热虚实无所不包。不透过这一关,是学习不好《伤寒论》的。刘河间的学术思想也来源于《素问·热论》,但河间所研究的仅是热病,而非伤寒。所以他的通圣散、双解散、凉膈散、六一散、承气汤诸方,都是针对热病而设,不用麻桂辛温剂,河间所用的三阳三阴辨证,正是“热论”的旨意,仅用以分辨表里而已,不能与《伤寒论》强合,但是河间仍然叫做伤寒,不透过这一关,亦是学不好河间书的。它如李东垣的气虚发热说,是从《素问·调经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这一理论的发挥。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是据《素问·太阴阳明论》“阳道实、阴道虚”,以及《方盛衰论》“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等理论阐发而来的。要之,学好了《内经》,才说得上打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只有打好了中医学理论基础,进而学习临床各科,学习各医学家的著作,才可能左右逢源,事半功倍。这是一条学习中医学的大路、正门,如果舍正路而弗由,又欲期其有成,那是很困难的。有了门径之后,便得讲究方法。据我五十多年的经验,最主要的有四个方面:
(一)精读。读书有两种方法,最基本的可以少而精,多在精的方面下工夫。其次是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学中医学所担负的任务是:继承发扬,整理提高。因此首先要读好《灵枢》、《素问》、《伤寒》、《金匮》几部经典著作,因为它是汉代以前许多医学家的总结,许多文献的结晶,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把它读得烂熟,才能算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读呢?苏东坡有种读书方法是很可取的。他在《又答王庠书》中说:“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它皆仿此。此虽迂钝,而它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这样专心致志、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读书方法,不是真正善读书而又读活书的人,是说不出“此中三味”的。看来苏东坡之所以有多方面的卓越成就,除了他的天资以外,起决定作用的,正得力于他这种“迂钝”而“非速化”的精读方法。我们读《灵枢》、《素问》等,亦只能采用“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的方法进行,宁肯“迂钝”一些,不求“速效”之术。《灵枢》、《素问》共十四万余言,貌似浩瀚,但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无非就是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病症、诊法、辨证、治则、针灸、方药、摄生十二个方面,每读一次,就带着这十二个方面的某一个问题,边阅读、边探索,这样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下去,每阅读一遍,便把某一问题深入一次、解决一次、巩固一次。无论读任何一部经典著作,每次都带着问题读,直到掌握了精神实质。在这个基础上,再看有关的其他参考书,就一定会做到多多益善,开卷有益。所谓精与博的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合理解决。至于在读的时候,态度务须认真,精神务须集中,遇到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地方,必须查问清楚,不应该一知半解,自以为是。陆以湉《冷庐医话·医鉴》有云:“近世医者能读《内经》鲜矣。更有妄引经语致成笑端者。如治不得寐,引半夏秫米汤‘复杯则卧’,云是压胜之法,令病者服药后复盏几上,谓可安卧。治脚疔,引‘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以为确证。不知足者能也,非专指足而言。又有治瘅疟证,以‘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为《己任篇》之言。盖未读《内经》、《金匮》,第见《己任篇》有是语耳。疏陋若此,乃皆出于悬壶而知名者也。”不曾认真读书,而造成这样疏陋的人,现在不是没有,可能为数还不少。稍不认真读书,这种疏陋便会出现在我们身上。我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二)勤写。写,就是写笔记。一边阅读,一边写笔记,是帮助我们领会和记忆文献内容的一种读书方法。也是积累科技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边读边写,也就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养成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革命前辈徐特立老人曾对自己提出“不动笔墨不看书”,可以作为我们每个有志于治学的人的训诫。怎样写读书笔记?它的形式很多。通常情况是摘录原文,写提纲,写心得体会和写疑难问题等。我经常采取以下几种形式:概括和缩写。把已读过的书的内容,作一个非常概括而简短的叙述,扼要说明某一本书的内容,主要讲的什么问题。这样写的好处是能帮助自己抓住书里所讲的要点,加深对所读书的理解。兹录三十年前我写的读《格致余论》笔记一则如下:《格致余论》一卷,元·朱震亨撰。共列论文四十一篇,其立论大旨有三:①人身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便导致阴易虚、阳易亢的病变,故善用滋阴降火之法。②无论痰、食、火、湿诸因致病于人体,或于气分,或于血分,必有所郁塞阻滞,故主张临证要善于用和血疏气、导痰行滞诸法。③诊治疾病,必须观形望色,察脉问症。尤其对于脉、息,务要详细审察,才能辨认出病证的真情,才能准确地用药。议论之后,往往附有验案,故本书于临证有一定指导意义。但由于作者曾向许谦学过性理学,于《相火论》中颇有主观唯心论。同时他在自述中亦说:“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故目其编曰《格致余论》。”其受到宋人理学的影响可知。传本有《医统正脉》本、《四库全书》本、《东垣十书》本。纲要笔记。一般是按照书的先后内容,或问题的主次来写的。它往往要依照原文的次序进行一番简明扼要的复述,体现出全书或全篇的逻辑性。纲要笔记,与我们常说的写作提纲很相似。写这种笔记省时间,重点突出,便于记忆。钞录一则我过去学习《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篇》的笔记如下:痉、湿、暍三大病。痉病的主要病变在伤津。故21条的“太阳病发汗太多”, 22条的“风病下之”,24条的“痉病若发其汗,其表益虚”,都在说明津伤不能养筋而致痉的道理。湿病虽有寒热虚实之分,篇中所论,却是以表虚和寒湿为主。27条的“慎不可以火攻”, 25条的“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以及防已地黄汤证,都着重固表。至40条的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41条的甘草附子汤诸证,都着重在温里,并无湿热证。暍病每由阴虚而致热邪,42条的脉弦细芤迟,43条的脉微弱,都在说明这个道理。所以它选用白虎加人参汤,既清暑热,又生津液。摘记。在读书过程中,对一些论述、命题、定理、公式、警语、事例、数字、引文、例证,新的材料、新的观点等进行摘抄。做摘记最好用卡片纸,也就是做资料卡片。阅读发现可摘的材料,随时抄记在卡片纸上,这样做,既方便,又灵活,不过一般只适用于内容较少的。具体说来,做资料卡片要注意四点:第一,要有科学分类。初学做卡片的,容易见一条摘一条,用时凭脑子的记忆去找。这种做法,卡片少的还行,多了便不行。一般科学家都要积累上万张的卡片,仅凭脑子记忆去查找是办不到的,必须有合乎科学方法的分类。第二,要摘记实实在在的东西。资料卡片主要起提供资料的作用。每张卡片内容有限,必须摘实在的内容,如基础理论中的有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临床各科的病症;实验研究报告的结果、数据、结论;文章的主要论点、书的核心内容等。同时要处理好详略的关系。重要的数据和结论要详,甚至要一点不遗漏地摘。而文章的一般内容则可以概要摘抄。第三,同一张卡片所记资料必须属于同一分类。切忌把不同分类的内容摘记在同一张卡片上,以免造成分类困难和使用不便。第四,要写明资料的名称、作者、出版时间和出处,图书要写清楚页码、版本等。资料卡片既起提供资料的作用,又起资料索引的作用。如果资料的名称、作者、版本、页码、时间、出处不清楚,则不便查阅。这事看来简单,对初学做卡片者,却也不易。因为一篇资料、一本书、一篇文章,常常要分别摘录在数张卡片上,并纳入不同的分类中,每张上都要写明,甚为麻烦,需要极大的耐心。但这对以后有效地使用卡片是绝对必需的。综合笔记。就是把不同书籍和若干资料中的相同内容,综合到一个题目或专题下。我们在阅读时,有时遇到几种版本的书都是讲一个内容,但讲的深浅、重点不同,有的几个作者的观点也不尽一致,为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往往把它们的内容综合到一起,写一份笔记,这就得采用综合的形式。从前我在学习《脾胃论》时,曾写过以下一则笔记:一部《脾胃论》,尊元气,贱阴火,足以概之。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心不主令,相火代之,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清暑益气汤论》)。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独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胃既受病,不能滋养,故六腑之气已绝,致阳道不行,阴火上乘(《心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反增其阴火,是以元气消耗,折人长命(《论饮酒过伤》)。脾胃虚而火胜,则必少气(《忽肥忽瘦论》)。热伤元气,以人参、麦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冬之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东垣总以阴火与元气相对而言,元气惟恐其不足,阴火惟虑其有余。故益气泻火,是东垣治内伤病极其重要的手段。这种综合笔记,可以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做起来又不太费劲。心得笔记。这种笔记,往往是在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个问题之后,自己有所收获、体会、见解,用自己的话把它记录下来。它的好处是能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的情况,使自己心中有数。如果在写心得笔记时,发现对某一问题理解还不深透,不够清楚明白,可再回过头来读一读原文。如果感到书中有讲得不够恰当的地方,可在笔记中提出来,做以后继续学习的线索。兹引尤在泾《医学读书记·素问传写之误》四则为例: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传,当作专,言精神专一,则清净弗扰,犹苍天之气也。老子所谓“专气致柔”,太史公所谓“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班氏所谓“专精神以辅天年者”是也。若作传,与义难通。王注精神可传,惟圣人得道者乃能尔,予未知精神如何而传也。解脉令人腰痛而引肩,目隘嵘然,时遗溲。又云:“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善怒。”详本篇备举诸经腰痛,乃独遗带脉,而重出解脉。按带脉起于少腹之侧,季胁之下,环身一周如束带。然则此所谓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者,自是带脉为病,云解脉者,传写之误也。“血温身热者死”。按温当作溢。夫血寒则凝而不流,热则沸而不宁,温则血之常也,身虽热,何遽至死。惟血流既溢,复见身热,则阳过亢而阴受逼,有不尽不已之势,故死。今人失血之后,转增身热咳嗽者,往往致死,概可见矣。“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按《营卫生会篇》云:“乎旦阴尽而阳受气也。”夫阴气方尽,何云未动?阳气方受,何云未散?疑是阳气未动,阴气未散,动谓盛之著,散谓衰之极也。第一则经文见“生气通天论”,我原意传应读作搏,聚也。第二则见“刺腰痛论”,张介宾解释为足太阳经之散行脉也。第三则见“大奇论”,第四则见“脉要精微论”。像这样写心得笔记,积之既久,必然大有进境。
(三)深思。 深思苦想,是做学问、研究科学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谓之“揣摩”,我们现在说是“独立思考”。前人的成就,要学习,要继承。但如果止于此,那就永远只能步前人的脚印,拾别人的牙慧,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类还有什么进步可言?中医学还有什么可整理提高? 鲁迅把没有独立思考而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讥讽为“活的书架”。《论语·为政》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正是学与思这样一种辩证关系。意思是说,只是学习而不善于深思,终将罔然无所得;或能寻思而不善于学习,势将使人疲殆不堪。 虽然如此,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比学甚至是一种更为艰苦的劳动。有时为了思考一个问题,许多科学家常常忘却一切而到了“入迷”境界。这就难怪牛顿错把手表当成了鸡蛋煮。董莽的《闲燕常谈》记载:“欧阳文忠公谓谢希深曰:吾生平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盖唯此可以属思耳。”可见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只要有深思的机会,到处都可以运用思考。 欧阳修的这个经验谈,十分重要,他道破了做文章的一个秘密,就是在写作之前要很好的属思,即运用思考。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它的每一个论点和论据以及表述的方法、层次安排等等都尽量考虑成熟,形成腹稿,这样就可以使写作的时候减少阻碍,很快就能完成。一篇文章,只要构思好了,下笔的时候,只要照着所想的,慢慢地像说话一样一句一句写出来,话怎么说字就照样写,都写完了,再修改也不难了。 搞科研、做学问、写文章,都应学习欧阳修的力、法,抓紧一切时间构思。枕上构思,我是经常用的,略有所得,立即起床记下来,甚至一夜起来两三次,都是经常有的。 《礼记·中庸》有一段关于做学问的话,颇值得考虑。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看来,古人早已把勤思考,多思考,细致思考,反复思考,列为做学问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一定要有“思之弗得弗措”的精神。欧阳修之所以“三上属思”,也就是“弗得弗措”的具体体现。尤其是我们做医生的人,必须善于运用思维,才能提高医疗水平。 《古今医案》卷三记载朱震亨治验一则云:“浦江洪宅一妇,病疟三日一发,食甚少,经不行已三月,丹溪诊之,两手脉俱无,时当腊月,议作虚寒治。以四物汤加附子、吴萸、神曲为丸。心颇疑,次早再诊,见其梳装无异平时,言语行步,并无倦怠,知果误矣。乃曰:‘经不行者,非无血也,为痰所碍而不行也。无脉者,非气血衰而脉绝,乃积痰生热,结伏其脉而不见尔。以三花神佑丸与之。旬日后,食稍进,脉渐出,但带微弦,证尚未愈。因谓胃气既全,春深经血自旺,便可自愈,不必服药。教以淡滋味、节饮食之法,半月而疟愈,经亦行。” 以朱丹溪医学的高明,当他属思不深、不周的时候,还会发生误诊。只有通过熟虑之后,才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当丹溪把病人处理好之后,他的思维不仅没有停止,还在继续深化,并终于纠正了误治。如果没有“心颇疑”那一点思维活动的继续,这个病人的误治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四)善记。 善记,是指要善于锻炼记忆力。记忆有两种,一种叫机械记忆,一种叫理解记忆。机械记忆靠重复,理解记忆靠联想。一两岁的小孩没有什么联想,只有靠机械重复的办法。把学到的一句话来回咕噜,然后就学会了。这种方法是“强记”。一般人说少小时记忆好,都属于“强记”。长大以后,知识多了,就开始使用联想的办法,也叫做“追记”。当他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时,就会把已经知道的事物联系起来,去记住新的事物。年龄大的人,主要靠运用联想方法。因而年龄大了,记忆力慢慢衰退,补救的办法,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地锻炼它,使它逐渐增强起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锻炼: 第一,有决心,有目标,勤奋练习。我学习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都是二十岁以前读背的,也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基本把它记下来了。二十岁以后,临床的机会渐渐增多,感到《本草经》不够熟习,而《本草经》文有如《尔雅》,没有文法可言,就比较难于记忆。例如:“人参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我把它改编成七言诗诀: “人参微寒甘无毒,补脏安神且明目,止悸除邪开心志,定魄轻身堪久服。” 总是在每天晚上就寝前三十分钟编一味药的诗诀,写上纸条,先读十余遍后,把它贴在墙上,就枕后再闭目凝神默诵五六遍,就入睡了。第二天早晨起床,再朗读若干遍,如是者坚持了半年多,整理编了本草诗诀二百味,背诵二百味,苦记二百味。所以我的药性基础,完全是从《神农本草经》打下的。 我当时编诗诀的原则,也就是以《本草经》为准,而未采诸家杂说。因当时学识既未深,经验又不多,还不具备评论诸家的本领,就只好以《本草经》为准了。看来,提出明确的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背药性最大的困难,就是气味容易混淆,就只好坚持每天既读、又背,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还要认真地一句一句读,这不是为要背,而是为了要使它不混。这样记一味药,把脑、口、手都用上,经过编写、朗读、默背,记忆的效率自然就提高许多。 第二,记东西要注意自觉的联想。仍以我记忆药性为例。《神农本草经》诸药中,气味甘、微寒、无毒完全相同的,仅有人参、丹砂、苡仁、竹茹四味,但人参主要是益气生津,丹砂主要是重镇安神,苡仁除久风湿痹,竹茹则为散气止呕哕(系孙子云辑《神农本草经注论》)。这样联系起来,当我要选用《本草经》味甘气微寒的药性时,不仅一经追忆,便都能联想起来,同时亦具有选择遣用的准则。 又如选用《伤寒论》方时,一提到桂枝汤,立即可以联想到治“形似疟,一日再发”的桂枝二麻黄一汤;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的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的桂枝加附子汤;治“下之后,脉促胸满”的桂枝去芍药汤以及桂枝人参汤、桂枝甘草汤等等,都可以联系起来,一一加以区别。 再举一个近例,有几个少年耳部具有识字的特异功能,一再试验不爽,新华社发消息,想从古代文献中查出类似的记载,作为历史的依据,辗转要我提出资料。我便首先考虑到耳和目的联系。《晋书·凉武昭王传》有:“赏无疏漏,罚勿容亲,耳目人间,知外患苦。” 这还是属于耳听目视的原意。又联想到《史记。灌夫传》说:“临汝候方与程不识耳语。” 这仍与特异功能无关。又进一步联想到《志林》有:“薪州庞君常善医而耳聩,与语须书使能晓,东坡笑曰:吾与君常异人也,吾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非异人乎?& 这和特异功能有些接近了。最后终于在《列子·仲尼》查出: “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同时晋人张湛的注解还说:“夫形质者,心智之室宇;耳目者,视听之户牖,神可彻焉,则视听不因户牖,照察不阂墙壁耳。” 是古代确有耳具目视的特异功能的人。以此说明联系对于记忆的帮助是很有好处的。当然要分事物的外部联系和事物的内部联系。 第三,不放松机械记忆。机械记忆,并不是只有小时候发达,长大以后就不灵了。主要因为用得少了,就感到差些。所以,机械的记忆仍要用,要适当的重复。我的方法是,有的东西记得不牢,但又非牢记不可的,便把它翻出来进行阅读。读到可以背诵的时候,就随时默背。欧阳修是“三上属思”;我则行走坐卧都喜欢默背。只要自觉地使用机械记忆这种本事,然后在复习过程中,逐渐和别的东西建立联系,机械记忆的东西就会变成理解记忆的对象。 第四,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比如,通过一段学习时间,就可把学有心得的课程内容,进行一次总结。例如,学完了“易水学派”,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家?他们各自不同的学术思想,他们各自有哪些著作?整个学派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学完了其他学派,又进行整理总结。但要注意不要让教材牵着鼻子走,书上写的什么,就按着书上的顺序搞,不越雷池一步,搞完就完了。 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整理编写过多少小书。《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曾经多次整理表解;《灵枢》、《素问》按照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亦不知整理过多少遍。不知者以为我年纪轻轻就狂妄自大,著书立说,其实这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最好方法。整理一遍,确有一遍的进境。经常主动整理学过的知识,使这种知识学的比较活、比较牢,到用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 以上是我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我的经验。精读、勤写、深思、善记四个环节,是治学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一环扣一环的,还要贯串着“刻苦勤奋,持之以恒”八个字,这样才可能学有成就。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之路》,由中医书友会编辑
我与任老有不解之缘我是1952年进入卫生部医政司医政处中医科工作的。1954年,毛主席发出了“重视中医,学习中医,对中医加以研究整理并发扬光大,这将是我们祖国对全人类贡献中的伟大事业之一”的指示。为了从行政管理、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来加强中医工作,国务院作出了在卫生部设立中医司,组建中国中医研究院、并在全国建立四所中医学院(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三项决策。1954年7月,中医司正式成立,赵树屏、何高民为副司长,后又从文委调薛和昉同志为司长。同年11月,我和魏龙骧、李介鸣同志接到调令,调入中医司技术指导科工作。为了从人力资源上满足一司两院的建立,卫生部从1955年~1957年,先后从全国各地调集了一大批中医精兵强将。这其中,1955年底李重人同志从重庆中医进修学校调入中医司任教育科科长(1962年转调到北京中医学院任副教务长兼医疗系主任)。1956年吕炳奎同志从江苏调至中医司,接替薛和昉同志的工作,成为第二任中医司司长。当时调入研究院工作的还有四川的蒲辅周、王文鼎、王朴诚,江苏的韦文贵,上海的余无言、沈仲圭等人。调到中医学院任教的老师,除随吕司长从江苏调来的董建华、程莘农、杨甲三、印会河、王玉川、王绵之、颜正华等40余名中医专家外,任应秋及北京的刘渡舟、陈慎吾等前后也是这时期调入北京中医学院。另外,卫生部还特聘章次公、秦伯未、韩刚和沈德建等四名中医专家为部级顾问。由于工作和专业的关系,比如一同出差搞调查,一同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所以我与魏龙骧、李重人、章次公、秦伯未和任应秋等同志接触得比较多,关系也更近。我能和这么多中医大家朝夕相处,切磋问难,这是上天的恩赐。这种地利、人和之便,不仅惠及于我,而且也惠及至我的女儿喜素。如上世纪50年代,我在《北京中医》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中医对感冒的认识”,就曾得到秦伯未老的指导和批改。而我的女儿喜素,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拜在李重人名下为徒,以后又跟随王文鼎、任应秋等大师抄方。由于三老均来自四川,又都是满腹经纶,因此,在随王、任二老学习期间,二老不但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而且还像待亲女儿一样。“感念师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今天我怀念任老,一是尽老友之谊,二是代过世的女儿喜素对培养过她的任老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怀念。任老为中医呕心沥血光阴荏苒,虽然任老离开我们已有32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我眼前。1982年8月,任老在他69岁生日前后写过一首七律诗:六十九回春复秋,一年一度一搔头。称心事业从何说,得意文章匪自谋。乏术乏人难后继,中医中药总先忧。传承未解穷薪火,侈口创新缘木求。任老的诗作不由得勾起我对秦伯未先生的感慨和怀念。记得1956年3月,秦老在北京中医药学会为欢迎来京参加中医研究院工作的同志举行的宴会上,即兴而就两首题名《祖国》的诗文:祖国多遗产,蔚为民族光。灵素存著多,草木亦芬芳。远景真堪见,前途未可量。热情千万斛,此日信非常。祖国相呼唤,欣然来古京。一时逢盛会,四座皆知名。赵董推先觉,袁施属老成,举杯无限意,期待展平生。秦老不愧为大医家和文学家,其寥寥数语,寓意如画,仿佛群贤毕至,举杯畅言,追往昔之岁月,展未来之豪情的喜庆场面就在眼前。让我们这些后学,也为他们老友的相聚,为当时中医事业的大发展而感到欢欣鼓舞。任、秦二老的诗文,一忧一喜,两种心境,落差极大,截然不同。秦老记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一司两院的相继成立,中医事业得以大发展的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而令任老堪忧的是经过十年动乱,中医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的摧残,中医药事业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诗虽出自二老之手,但所喜所忧者均与中医药事业紧密相连,代表的都是广大中医人的心声。想当初,出于对中医事业的热爱,秦、李、任三老应“祖国相呼唤,欣然来北京”,先后进入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同样,出于对中医事业的无限忠诚,针对第一届中医学院毕业生中所存在的问题,三老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成了“五老上书”的成员(于道济、陈慎吾、秦伯未、李重人、任应秋)。谁曾想,这出于公心的“五老上书”,竟成了他们的罪行。“文革”之初,三人首当其冲,被打成了中医学院中“三家村”“五鬼上书”的黑干将,被揪出批斗长达3年之久。当李、秦二老分别于1969年和1970年先后去世之时,我也恰逢人生低谷,正在老家接受教育。待到1973年平反回京,方知二老惨遭批斗,已然过世。随着党和国家有关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又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路线上来。任老也总算熬了过来,得以平反,重新走上了中医学院的讲台。文革虽然结束了,但由于“四人帮”的迫害,不少名医、专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十年的停滞再加上中医成才较晚的特点,这就使得中医“乏人乏术”,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面对这严峻的形势,任老痴心不改,忧心忡忡地发出了“中医中药总先忧”的感叹!但是,任老并没有一味地哀叹,而是乐知天命。一方面他不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医所面临的处境鸣金呐喊,并积极地为中医事业今后的发展谋划出路。如1979年5月,在全国首届中医学术会议审稿委员会开会期间,任老和有关同志就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问题进行了热议。1981年11月,任老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的身份和部分在京的中医药专家学者一道,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形成了参照国家文物管理局的模式、把中医药管理工作从卫生部独立出来的共识,并拟写了《科技工作者建议》的决议文,“大医医国”,这为五年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为国家对中医工作的管理寻得了一条新路。另一方面,他老马识途,奋笔疾书,在人生最后的短短7年中,洋洋洒洒地完成了《内经十讲》《中医基础六讲》等百多万字的鸿篇巨著,为中医理论的整理和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任老一生著作等身,少人能比,不愧为人们敬仰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今天,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形势和任老在世时相比,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告慰任老等先贤这一喜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医事业能走到今天,这是千百万中医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中医药工作现在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我们还是应该感谢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如果离开了这一条——离开了党对中医的正确路线以及相关的政策,中医药事业的面貌就很难改观,更谈不上什么发展了。作为生者,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那些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同时,应当切记我们今天离中医真正的复兴和走向世界还相差甚远。重任在肩,吾辈仍需努力!(国医大师 路志正 | 路喜善整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三岁学生被老师打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