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在创新升级香港论坛2018读中三,准备升中四,想要中六读完后去ucla读书

想要三年内读完美国大学本科?可以的话需要怎样安排课程?可以读一年社区+2年综合性大学毕业有可能吗?_百度知道
想要三年内读完美国大学本科?可以的话需要怎样安排课程?可以读一年社区+2年综合性大学毕业有可能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美国本科留学申请是学分制,简单的来说就是修满了144个学分才有可能毕业。修不满不能毕业,平均每学期15学分,3个学分一门课算得话一个学期修5门课。这144个学分是指你4年学得所有课的学分总和,需要包括你的专业要求的学分,公共课学分和其他一些学分。其他的这一部分可以学学自己感兴趣的课。  因此美国大学本科学生只要完成所要修的学分即可,有些美国大学本科学生学习能力强的话,可以三年毕业,学习能力一般的话四年或五年毕业也有。 而美国大专院校提供二年制课程,颁发文科和理科大专文凭。美国本科大学教育体制非常灵活,第一年一般都不需要确定美国大学本科专业,学生可以多尝试一下不同的科目,从而可以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美国的大学都以实用性为导向,一般从大三起就帮助学生去企业实习,正是因为如此,那些较好的美国大学毕业的学生一般都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并且能够较快适应公司环境;还有就是在学习期间,学校会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锻炼机会,如学生社团,各类表演、志愿活动,公司实习等等,参与这些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
婚姻登记员
美国有大学一般是四年制,但是如果提前修够学分的话,也是可以提前毕业的。提前修够学分,有两个办法,一是每学期多选课,平均每学期多选两门,这样三年就可以多修出12门,大概是一年的学分数;第二就是参加summer school修学分,这样每个暑假修两门,三年共六门,平常的学期每学期多修一门,总共也是六门,三年总共是12门课,也是一年的学分。这样就可以在三年时间内完成学业了。但说实话,比较辛苦。不论是上社区学院还是上综合性大学,都只能通过多修学分的方式早毕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美国大学是学分制,只要修满了学分就可以毕业,一般来说,本科的学分是在120-160之间,如果是想三年内修满毕业的话,每学期多修一门,然后暑假参加学校的summer课程,基本三年就能毕业了。
在美国,从两年制大学转入四年制大学时,只要学生的学分足够(一般为90学分),就可以申请进入四年制大学继续读大三、大四,最后毕业。部分美国常青藤名校不直接招收国际学生,或者只开放少量名额,并且要求相当严格,申请者必须具备极高的SAT和托福成绩,这就限制了很多成绩一般但想进入美国名校的学生,而从美国社区学院毕业申请大学则可以享受美国学生的待遇,不需要再考SAT,只要社区学院两年的GPA成绩足够好,美国大学对转学生的GPA(平均成绩)的最低要求是3.0,如果打算成功转入综合排名前40名的大学,GPA成绩需要达到3.5以上,申请名校也不是问题(包括美国常青藤大学),这样一来不失为是国内工薪阶层比较优秀或有志的学生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的比较有效途径。 在美国大学本科排在第一位最牛的专业是金融专业。以美国圣莫尼卡社区学院(SantaMonicaCollege)为例,2010年圣莫尼卡社区学院840名申请人中有223人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全美排名第21)成功录取,这些学生毕业时拿到的学位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龙尼学院(Ohlone College)是加州109所社区大学之一,位于加利福尼亚弗里蒙特市市区,离旧金山仅半小时车程,全校约18,000 名学生,国际学生来自20多个国家,提供40种以上的科目选择。升学率高。完成本校大一、大二课程的毕业生成功转学至加州大学伯克利(UC, Berkeley)与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 的比例有40%。入学要求:高中毕业(或高中以上学历),高中成绩平均分80分,无托福/雅思成绩可申请有条件录取先修语言课程,这对本来入校时没有任何语言成绩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社区学院的总体录取率在95%以上。在香港,到美国留学的学生中超过90%是先入读美国社区大学,再转学分入读名校的。
美国的大学是按学分制实施的。有些学校在夏季也安排课程,您可以在夏季也修课,这样三年内也是可以完成全部课程的。由于在美国学习压力远比在国内大得多,不建议一个学期修太多课程。
3、读完社区大学可以转到任何一间四年制大学。一般来说,在本州内的社区大学加上生活费,四年大学本科教育大约需要15到20万美元左右。实力较强的美国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综合性大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就读是怎样的体验?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397分享邀请回答6579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zh.wikipedia.org/wiki/%E5%8A%A0%E5%B7%9E%E5%A4%A7%E5%AD%A6%E6%B4%9B%E6%9D%89%E7%9F%B6%E5%88%86%E6%A0%A1分别是百度百科,维基中文,和维基英文对UCLA的介绍。大部分笼统的信息已经涵盖。那么以下是正文:首先自我介绍:我本人就读于UCLA的文理学院(College of Letters and Science),三年时间攻读下来了Math/Econ 的学士学位。前两年住校,第三年搬到学校外面居住。全方位的描述UCLA是件不现实的事情,所以我想到哪就写到哪。有问题或者补充的朋友请留言或者私信,我会更新。那么,我们回到题目: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主观上一句话:UCLA让我绝不后悔选择了UCLA。举几个栗子:栗子一:鄙人从小学奥数的,对数学比较有天分和兴趣。大二选了门课的教授是Ciprian Manolescu之前我是不知道这尊神的,然后我Google了一下:这是他的Wiki:Wiki上有一个关于IMO的参赛者的页面:里面只有两个参赛者有资格放了照片:CM神和陶哲轩陶神陶神有照片的原因是:他是IMO历史上金银铜三牌的最小年纪获得者。10岁铜牌,11岁银牌,12岁金牌。CM神有照片的原因是:大神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连续三年IMO满分。我个人认为,陶神的记录还能被打破,然而CM神的记录破无可破。然后,这俩神都是UCLA教授。实在是荣幸,能自称是CM神的学生。UCLA数学系几十位教授,个个都是差不多的水平。无非就是你在概率论领域强,我在数论领域屌的区别。私以为,UCLA的数学系,是不逊于绝大多数常春藤的。栗子一总结:UCLA的学术能力,强于常春藤中位数。之所以排名什么的(中国人果然很看重这种面子上的东西啊)不如一些学术能力不强的学校,无非是因为公立校,服务于加州的原因。UCLA的各个专业,几乎没有弱的。这一点很屌。因为绝大多数美国名校,有名一般是某些专业强,很少有像UCLA,UCB,斯坦福这样全方位开花结果的。在UCLA众多专业中,UCLA的工程,医疗,和艺术是最厉害的。工院和NASA挂钩。如果你是中国来的学生,想要将来留美工作,那么去UCLA读计算机吧。UCLA的CS专业出来的学生,基本是出一个,被抢一个。UCLA医疗相关专业牛的原因,是因为美国西部最好的医院,是UCLA的。玛丽莲梦露,迈克尔杰克逊等一系列名人全是在UCLA医院逝世的(好像有什么不对2333)。至于艺术,我不懂,但我知道全美NYU和UCLA还有罗德岛的艺术专业是领头羊。除此以外,UCLA的物理,心理,经济等等等等的学科都很强。具体多强我就不赘述了。以上是UCLA的学术能力。私以为,完爆常春藤后几位,就不点名了。栗子二:朋友A是我大一室友,也是三年毕业,物理系。前一阵子看他发照片,去了普林斯顿,芝加哥等一系列顶级大学旅游。最后发了一张和斯坦福大学的合影,然后说研究生还是决定去斯坦福。你们感受一下。(感受不到的,我来点醒你们:他去的大学都是录了他的)朋友B是真·富豪,为人低调。不显山露水。有一天拉我出了个门,要我陪着看房子。然后差点一冲动,买了一套UCLA周边的高级公寓。价格,大概和北二环一套公寓差不多吧。其他很多人的例子我就不说了,因为会涉及人家的隐私。栗子二总结:来UCLA,你会认识很多人,形形色色的人。这里有很多圈子,地域性的,阶级性的。有学霸,有富豪,也有像我这样的平常人。在这里,你一定能找到和自己三观相和的人,然后变成朋友。你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八卦和传言,请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是UCLA的学生氛围。一定有一个圈子适合你。至于其他因素,比如UCLA完美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无比适合新一代华人的生活环境,都是显而易见并且网上任何一个关于UCLA的帖子都会提及的,我就不赘述了。下面,是UCLA的缺点:交通洛杉矶的公共交通就是个笑话。所以来UCLA就读,一定要尽快考驾照,买辆车。洛杉矶区域的大小差不多是北京天津连在一起(注意,中间的郊县也涵盖在内)的大小。地广而人稀,没车万事折腾。以上是我在UCLA的就读体验。教授很牛,学生也强。学术氛围很好。生活节奏也不算快。过去的三年,实在是我人生最好的三年。感谢UCLA和我的朋友们。————————————————————————————————————————————如果有其他问题或指教,请不吝赐教,留言私信皆可。能解答或补充的,鄙人一定会更新。另:鼓吹USC和其他私立校的,我会当没看见。LOL————————————————————————————————————————————7月26日更新知友 问题:“同学你好呀,我看了你对UCLA大学的回答,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下哦,工程院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啊?因为你提到了计算机,那土木和水利这方面的呢?”回答:UCLA并没有和国内的土木和水利专业完全一致的专业。据我了解,甚至全美国的大学都鲜有这俩专业。原因不明。私以为,中国也只有少数大学开设相关课程。美国的相关领域也已经发展到了后期,所以大概没有发展空间了?(存疑)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符合条件的,大概是工院的Civil Engineering。其他土木相关的,大概在UCLA应该去艺术学院读设计,或者工院有材料工程专业。其他水利相关的,大概是文理学院的海洋学专业或者地质专业?我本人不太确定。这个网址是UCLA的工院首页。这里列举了UCLA工院开设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以便你查找,我复制粘贴一些信息过来吧,顺便简单翻译一下。(这里我用尽手段想做成表格,但是知乎一遍遍的吞我的空格,无奈了。请凑和着看吧)Academic Program ; Degrees Offered 航天航空工程 BS MS PhD 生物工程 BS MS PhD 生物医疗工程 MS PhD 化学工程 BS MS PhD 城市工程(个人认为这个和土木水利最接近) BS MS PhD BS MS PhD BS MS PhD BS MS PhD 工厂制造?(不知道是啥) MS PhD 材料工程 BS MS PhD 机械工程 BS MS PhD 核工程 PhD MS*其中CS,CS工程,double E这仨没翻译,也不需要翻译啦。工厂制造那个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鬼,没听说过谁读了这个专业……最后那个Engineering degree大概就是一个笼统的工程学。综上所述,UCLA土木水利最接近的专业大概就是城市工程了。关于这一点,其实你可以私信问问知乎上UCLA的著名校友 但是目测他是读设计出来的。以上。PS:大家请点赞啦+关注啦。只感谢是什么心态。————————————————————————————————————————————7月30日更新抱歉,前天发行了《侠客风云传》,最近沉迷其中2333.今天回答关于选课的问题。新生向。首先:在UCLA,你的GPA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教授和TA(teaching assistant),然后才是你自己的天赋,最后是你的努力程度。请牢记这一点,这是无数前辈用GPA和汗水换来的。新生刚来,NSA(你的导游2333)说第一个QUARTER选的课程不要超过三个(不包括fiat lux) .请记住,这一条,完全可以无视。但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水平够。先上学长学姐的例子:UCLA前几年有一位学长,姓名就不提了,人送绰号飞机哥。11年入学,13年毕业,两年拿下数学+物理double major。他教育我们,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大雾)。和我一届的一姑娘,两年半,Math/Econ+表演专业(具体那个major我不确定)。据传闻这姑娘一学期30+学分,多的时候40+。再上一个学长的例子:据传闻,UCLA一个学期的学分记录是由UCLA著名校友James Franco保持的。就是演2002版《蜘蛛侠》的高富帅基友和《魔境仙踪》的那个詹姆斯。这是James Franco的维基:据考证,詹姆斯大哥一个quarter拿下了62学分。也就是正常人一年的学分。wiki页面的Education Part的第一行:Franco, dissatisfied with his career's direction, reenrolled at
in autumn 2006 as an
major with a creative writing concentration. He received permission to take as many as 62
compared to the normal limit of 19, while still continuing to act.你们感受一下。最后是我的战绩:每学期保持21+学分。和上面三位简直没法比。捂脸。但是,请注意但是。我个人建议你第一个学期只选三门课,这是经验之谈。尤其是从国内高中过来的同学,你真的需要一个过渡期。为了保证你的GPA,请给自己点空间。另外,第一个学期别上文科课,因为不出意外你会上一个写作课。一开始就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会让你想自杀。我第一个学期就开始作死模式,加上被NSA忽悠上了文科课Sociology 1,再加上碰上了个变态博士生当TA,GPA直接就是3以下。虽然后面努力拉回来了,但是真的很坑。PS: UCLA有一个GE Cluster。简单来说,估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普通人就别选了。你要是熬下来确实挺值,问题是至少一半人熬不下来。下面是干货网址:这个是你们选课必用的。请熟练掌握MyUCLA的全部功能。这个是查课的信息用的,教授名字和联系方式,TA名字和联系方式。上课时间和地点,选课要求等都有这个是查教授用的。基本上English的教授低于8就不是好教授。数学的教授高于8你就嫁了吧。同样适用于文科低于8不好和理科高于8是神。当然这比较笼统,请仔细阅读学生们的评价。下面是UCLA文理学院的必修课程相关的建议:一、写作课UCLA要求普通学生(英语专业除外)完成两个Level写作课,从哪个阶段上起会根据你的英语水平决定(新生入学作文考试)。所有人一定要上的:EC3+一门level 2 的写作课。有很多人还需要上ESL 和 EC2i。顺序是:ESL, EC2i,EC3,level 2 写作课。无法跳跃,不能同时上,请慢慢熬。PS:我真见过ESL 挂了的,所以请认真对待。以及我上文提到的飞机哥,他貌似挂过两次EC 3。我就这么一说,您就这么一听。(评论里飞机哥显真身了,纠正我他只挂了一次,在这里郑重道歉)ESL的教授都比较正常。EC2i和EC3的教授请去bruinwalk上查,8分定律。当然新生可能抢不到好教授。那么,要么慢慢熬等学分高了再抢,要么选差教授然后自己玩命死磕。或者你可以去找好教授卖萌要PTE,这个看教授心情和你有多萌。只有这三种办法。然后是level 2 的写作课:推荐的有:scand 50W,AN N EA 50W,和Chinese 50W第一个scand 50W貌似是北欧神话,公认最简单的level 2写作,问题是很多人大四都不见得能抢进去。AN E EA 50W是关于中东的历史,以研究圣经和耶路撒冷为主,我上的这个,如果读过圣经的话,真的很简单。最后那个Chinese 50W,据说对中国学生来讲简单的跟1+1=2一样。问题是我大学三年没见过他开过。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刚来UCLA普遍是Pre Major。大多数专业要求你们需要完成所有写作课才能正式进入自己的Major。当然也有少数奇葩比如心理学不要求写作课就能进Major,当然想毕业还是必须上的。熬过了这些写作课的我表示,祝你们好运。二、General Education这个不同Pre Major有不同要求。但是普遍来说一个领域要求至少上两个GE课。领域如图:我先讲一遍图中的项目的重要性吧:图中第一个美国历史,所有人都需要满足才能毕业。但是外籍生不需要上。第二个是ESL,见写作,如果新生考试分数高可以跳过。第三个和第四个分别对应两个level的写作课。第五个就是说你过了SAT/ACT之类的高考。第六个是保证你会一门外语,中国学生不需要上。当然有兴趣的学个日语德语西班牙语挺好的。第七个就是领域一:艺术人文领域了。下属三个小领域,每个必须上一门:推荐课:music 15, chin 50, desma 9第八个是领域二:社会人文领域,同样三个小领域:推荐课:历史绝大部分。另:英语不好千万不要上社会学。第九个和第十个都是科学领域:要求两个普通科和一个带lab(实验课)的课,也差不多,就不放图了:推荐可:ling 1,stat 10,11,12, 物理1~10中间任何一个初级课等。后面的就都是专业要求了。另外:UCLA几乎所有专业都要求上数学微积分课。UCLA微积分课分了四部分:31a, 31b, 32a, 32b。难度递增。一般专业要求上完31b就可以。当然数学专业是要上所有的。我本人最开始是经济专业,想两年毕业,后来朋友和家里都劝我多读一个,所以大二就转到了Math/Econ。入学时AP抵了31ab,所以从32a开始上。个人感觉数学还挺简单的。这是我大二第二学期的课表:数学33A的那个B就是因为教授太渣,Bruinwalk打分才3分。怪我之前没查,然后被他和善的外表骗了。综上,熬过这一切的学长祝你们好运。补充1:以上的数据都是我毕业所需的。UCLA的各个学术部门每年都会有一些小变动。所以你的要求和我不同很正常。但是大体来说就是这些领域必修啦。看在这么多干货的份上,请点赞+关注好吗。仍然会更新~补充2:感叹一句,想从UCLA毕业真是好难。觉得自己棒棒哒。补充3:对,我是个天津人,有点逗逼,但是绝对靠谱。补充4:已经在美国整三年了,纪念一下补充5:实名反对本问题下
饺子 的回答。UCLA的食堂在没有Feast之前是全美top2,有了feast妥妥的无冕之王。你上两张照的这么差劲的图就说“能去私校千万别去公立学校啊”,这种作为简直没事找抽型。全美私立校只有康奈尔能勉强和UCLA的食堂比一比好嘛。3569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9546|回复: 14
在线时间 小时
在人人上看到的,给大家分享讨论下。有在香港读研的来评判下文中的观点吗???本人大四 目前在申请13FALL的MSF 在申了美国几个学校外也在申请中文和港大想要保底。。。看了后又不想申香港全力美国了。。。。香港的项目真的像夜校一样吗??大家看看吧贴1:千万别来香港读硕士 居然有不少人回帖,本来还打算多投几个简历再修改呢,满足满足大家吧很多人打算来香港镀金,但告诉你,来香港念书,找工作不容易,MSc就一年,你刚来的时候已经8月底9月了,等你折腾了一阵子,都10月11月了,国内找工作都轰轰烈烈过去了你还懒洋洋的,肯定不少同志也打算来香港发展,心里想,明年下学期跟香港同学一起找吧,但说个实在话,香港公司几乎不请说大陆人,不会粤语,文化差异跟同事合不来,素质上也跟不上,比方说表达能力回国内就业嘛,国内的公司不把你当回事,我们班的大陆MSc都找不到工作这里课程很垃圾,读Msc的学生背景都一般,啥师范的特别多,跟考研一样,更要命的是,MSc课程很多学生都是香港本地人,上班一族,当夜校念的,水平很 次,professor只能讲得很次,考试也很次来这里没有社交圈子,基本独来独往的,打交道就你来的时候认识那几个,没有同学的概念,都夜校嘛,说粤语的跟说普通话两个圈子,别以为Msc这样,本科也 这样,研究型硕士,博士都这样,很没劲儿,想说一说本科生,高考分数都奔清华的,来这念完四年,人都傻冒了,像被遗失遗忘的一群,回去跟以前的同学比一 比,堕落了。。。。哲学一点,就是马斯洛原则,满足不了社交的需要,哪谈得上更高层次的追求,特郁闷,以前在大学集体概念浓厚,活动经常有,现在,就算你毕业,找个人跟你照 相都没有,事实上,你根本没照个相,就灰溜溜回去了,现在已经有MSc要走了,课程结束就溜了总之,msc纯粹浪费时间,浪费钱,在国内读好得多,在国内研究生代表地位的提升,在这嘛,硕士那是忽悠的,夜校级别的,容易拿,就不值钱了,这里的学位国内也不当回事,我以前的院长没说错给申请和想申请的同学提个醒,珍惜你的钱和时间,拿到 msc offer的,扔掉好了关键词儿,fruitless,lost,还有,偶算是比较难拿offer的中文大学MSc,都已经都这样了。。。以上毫无杜撰成分,over
—————————————————沉思的分割线————————————————— 贴2:在香港读完书,找到工作的留个爪吧Na和另外一位猫版主,你们不是msc嘛,应该快毕业了吧,卖到哪了?我可怜的小mphil,本科电子,现在读IE,错过在大陆好的就业机会,来到香港读书,反而嫁不出去了,而我大陆的同学,读了研也今年就业,就业基本都解决了,还晒offers,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就业和就业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真实的报告一下吧,想听听来了香港念书的同路人的说法否则前赴后继的去念书,就业都难解决就真纳闷了,希望就算前人牺牲了,也给后人一个说法啊很多人说成事在人,有点太虚的感觉了,毕竟,有所不为才是更重要的,时间,金钱都耗不起啊看了Frankie09的贴,说得很好,我觉得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肯定不来香港,两年骗了中大30w,其实没啥了不起的,我本身也算努力勤快的那种人,但香港这个学历就那么不值钱?补充一下,偶的本科学校一直前十,当时申请时也很不容易,找最牛的professor推荐,找 了来讲学的中大professor套近乎,当时申请成功挺兴奋的,还bbs写了一堆面经,优越感十足,但出来混还是得回流,回去找工作就比较难了因为在这里研究太偏理论方面,简历反而拿不出什么货,企业需要那些真正参与企业应用课题的以前的同学读研的都跟老板做事,老板又在外面拿到课题,或者安排去大公司实习,简历都很漂亮,找工作就容易多了我读research的感觉是,这里是请廉价劳动力,在论文工厂里生产一些能挤进期刊的paper,其实科研能力也没觉得有什么提高,看几篇paper, 你弄成一块,文笔上符合要求,至少也可以发一份conference paper,我读化学的女朋友更苦,每天都浪费在实验里,唉,就不写了
——————————————目无表情的分割线—————————————————— 贴3:大概,可能,也许 (IT硕士的烦恼)快毕业了,还没有工作。全班人里,或者也许可能是同类人里最早找工作的,到现在还没消息。面试不断有,二面也有能进的,就是offer感觉和我同性相斥。另外,我实在不知道有很牛的面试与有很牛的能力到底有没有关系,我说的是在学校范围之外。最早,我的求职信扔出去30份才有一个电话。后来,有师兄教我改了改,于是每扔出去5份就有一个电话。那时候我扔出去的东西全是一个格式再后来,有个国外的牛人帮我看了看,又让我改了改,结果从此再也没有一个电话。可是这时候每个职位至少花我一个小时去研究。可是这个时候,我换回原来的版本也没有反应了。香港的工作没有消息,毕业后3个月的找工作签证由于毕业期限相当紧迫,也不知能不能来得及办,甚至 连中联办的临时证明我都不能保证能不能在现有签注过期前拿到。看看周围的人,大部分都北归了,偶尔留下来的,除了读书的,其他的offer大多平淡。很惊人的面试还是不断有人去,但是很惊人的offer如果来了,那 就是真的很惊人了。可是,我不想修电脑,我也不想做连数据库都不用连的网页。我不想卖保险,我不想做什么管理培训生,我不想做什么销售代表,也不想做什么纯金融。我就是学写程序的,学了五年了,我只想在香港找一个简简单单的程序员当当,做asp .net也好,php也罢,这些看一天就能学会两天就能精通三天就能考证的东西就算被北边的同行看不起,也好歹我没有丢本行了。“不管做什么,只要坚持不懈去考认证,就不会丢了专业”,我曾经这样安慰自己,但当我连一个php程序员的位置都应征失败,更何况面试我的恰恰是校友的时 候,我拿什么安慰自己?香港人真的很挑战我的心理底线。面试的时候,千万不要太嚣张,否则会也把你问到不会为止。可我并没有嚣张,我只是真的会,即使我不会,你写个范围给我,除非是像J2EE这种庞然大物,否 则3天内一定可以达接Ω侗适缘某潭取?br /& 我又没有吹牛,看本文的人想来也经历过三天搞定一门考试甚至一个project。我就是有这个能力,我怎么装,我怎么掩饰?老板,我的广东话有时候说的真的比你快,希望你不要介意。我说的英语也许你听不懂,我会努力改,也请你不要介意。但我绝不想用普通话和你交流,因为我不敢 藐视你,我也不知道怎么装傻。我不知道要不要承认5年里我学的东西大多不实用,因为至今没有老板问我UML,也没有老板问我会不会MS Project,也没有老板问过我Data Flow Diagram。似乎有个老板问过我会不会E-R Diagram,我很感激他。我从来没有学过VC,J2EE也是临时有个Project凑了凑,可是看看现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这两样东西占了近一半。再算上oracle,Linux。 虽然好歹还摸过碰过,但我这么实诚的人怕是不敢说自己精通。再有Struts, Hibernate, Servlet, C#, Ajax, ERP, SAP, Data Center, WebLogic, WebSphere等等等等,刚毕业的人如果会这些,我会有三种猜测,第一,他是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本科毕业,第二,他是任何一个大学毕业,但至少有一个学期成绩不咋地,第三,他是读大专的。当然,我的臆测明显很不靠谱,因为我们班就有人 会,还精通,但是他和某个写程序写到死的人在同一家公司共事过。不过这就怪不得香港市场了,我这两天才不得不翻了51job,原来我即使北归了也是一样的 窘境。如果三个月的找工作签证弄不下来,那么我在香港的逗留期就到8月底为止,以后再要过来都只能随着自由行的大流了。当然,又或者有一天我会从东边、南边,或 者西边进来。就像本科毕业的时候一样,我望着澳门的友谊大桥,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至于香港,这一年我连海洋公园都没有去过,连太平山都没有上过,怕是只会向着清水湾 的方向叹一声气,连眼泪都不会落。我现在几乎鼓不起勇气去读什么博士,万一被拖个一年半年,我就废了,单单钱就能致命。看看教授的网页,好多研究课题我从 来没有听过,只能借助ACM Portal里面搜到的些许文章看出点大概,于是我又太实诚了,因为我不敢去和教授说我精通这玩意,请你收我吧。上学期成绩平常稀松,这学期三个A,虽然不是A+,但如果这样也没有老板为之动心,便是时也命也。我不知该埋怨谁,只是觉得很烦,仿佛是报应。曾经有人在我面前为了更可怕的事情抱怨过,我心里想的全是:“谁让你小子不努力。”不想归咎于歧视,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几分歧视心态,香港这地方,没有人会因为你靠着体力吃饭而不是上流人物就当面鄙视你,这样已经很好了。这一年没有香港 人对我进行人身攻击,连嘲笑也没有。但其他地方的人,不少。于是我还挺担心万一回家了能不能习惯。即使不留香港,好歹也要有两三年工作经验再回去。否则,大家都知道会被怎么说,你们都知道会有怎样的说法。5年了,我脸皮薄了,不太习惯当面被人说什么难听的话了。寒暑假里的每一天,我都想着回学校。此次一归,何时是个头?有PhD的兄台约我喝酒的,希望不是饯行。但若此时他不为我饯行,一年后,也许该是我为他饯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刚毕业的人,谁敢说自己是金子。语言没有障碍,学位也没有问题,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简直无需证明,人也不自闭,presentation能力谦虚地说也是中上。为什么至今没有工作,长辈都 问我,我问谁?至于某斑竹尖锐地指出本人在签名档抄成语抄错一个字,怕是和是次窘境无甚关系也乎哉矣。我就两个想法,要么IT相关,要么RA,很难么?我早就不要求什么公司性质了。忍了半年多,小发泄一下,拿了offer的各位请当我白痴。 ——————————————————最后的分割线————————————————终贴:MSC/MA香港就业分析我之见从这个版诞生以来,对于去HK读MSC的价值问题讨论就没有停过,精华区里面很多很好的帖子,也有投票。其实这 个问题不能一刀切,不能说值或者不值,我有我的见解。 我们首先把去HK留学的人,分为4类 1.全奖PHD 2.全奖MPHIL 3.自费MSC/MA,但是家境相对较好,应付留学之后完全不用降低生活标准,而且绰绰有余。这类学生留学 目的一般以兴趣为主导,旨在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广交朋友。对于毕业后的工作不是太迫切,可能当MSC为跳板,家里也不等他赚钱。这类学生心态比较平和, 比较像游学或者是出国留学。 4.自费MSC/MA,但是家境很勉强,学费相对巴紧,对留港工作有着很高的期望,并且目的和专业是冲着热 门,以提高就业制高点为目的。 如果你是属于前面3类,那么,去HK留学可以说不存在什么顾虑的。可以不需要看下去了。呵呵 如果你属于第4类需要三思而后行慎重再慎重(慎重点其实没什么不好,呵呵),请往下看。 按照太傻和寄托论坛的统计来说,去HK的内地学生当中有50%会选择HK为跳板,把北美作为终点站。然后再 归国。有20-40%的同学是选择回到内地工作,真正能拿到工作visa留下的仅为10-30%,其中90%要精通粤语。很多人留下来了,但是仔细一问, 原来是教普通话的。功利点说,大家来得HK念书,都以精英自居,个个都想飞黄腾达,谁又甘愿当一个教普通话的呢。 至于09-10年,就更加不容乐观了,留港就业的我估计不会超过5%。要知道现在HK的上班时间里面,每一 分钟就有几个人被裁员。HK几乎是全球裁员最狠的区域之一了。尤其是冲着热门专业的(金融经济类,PS,我自己也是这个专业出身),做好心里准备投 1000份简历去换5个面试的思想吧。 接下来说说以后的情况了,你通过层层的筛选后,打败无数local,并用低薪优势取得一份7K-8K的白领 工作。(7K-8K金融海啸之下不算低了)。那时其实你已经很牛逼,因为你已经属于5%之中的佼佼者了。但是其实你和local之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试想下,7K-8K其实在HK很容易就成月光族了。不同在学校,出来工作后,衣食住行,还有信用卡消费的诱 惑,年轻的你很可能就月光了。7K-8K其实就是你所有的生活资本。你每天得精打细算,买个日用品都得货比3家,更不敢搭乘贵一点的交通工具,每天就为了 如何省钱耗尽精力和时间,生活过得极其不效率,越穷越省,越省越穷,到了30岁,连新界区农村的一个 单位都买不起要住公屋,和谈成家立室。 相对LOCAL,就算LOCAL每月拿7k-8k,但是这个不是生活资本,完全是free money。他们的钱可以用来做任何事,例如,持续进修,交际,投资等等等等,因为他们有家庭的支持,不愁房租,吃,穿。他们生活过得比你效率,所以会更 容易比你获得晋升的机会。这个社会就是竞赛,他成功了代表你失败了。阻碍你的因素还有,语言,风俗习惯,写繁体字,人脉关系,每一个都处于不利的地位。 那么有人问,那么如果我向家里每个月向家里要几K,那么我不就可以和local公平竞争了么,没错,你的确 在HK过得效率了,但是你的家庭能耗得起么。本来供你读完20W已经疲惫不堪的家庭,如果等你事业起步的时候,两老身体不好了,有病急需钱,你是走还是留 呢,走把,心有不甘,不走,于心不忍。 多年后获得一个晋升主管的机会,如何另周围一帮local拥戴你,服你,更是难比登天,能力很多人都有,但 是这时需要一种非反的人格魅力,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我讲的其实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个因素,还有很多我还没有想到的,因为真的有很多同学再做决定的时候一股脑门热 劲,很多东西缺乏周详考虑,期望过高,希望过高。导致心里落差很大。我看到精华区06年的一个学长,发的帖子,就是这样,每天地埋怨。高做不来,低的也不 肯做。 有很多人,根我说,XX不就成功留港了么,你看XXX混得多好。我说,不否认有混得好的。混的不好的多的 是,但是会让你知道吗。你去看看HK工作就业版,帖子加起来不到一版,至于为什么原因自己想去。。他恍然大悟。。 就是很多时候信息不对称害死人,满以为能够如何这般,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年后才发现,去了HK的同学 怎么这么少回来论坛讨论他们心里面担忧的那个问题呢??其实主要是针对第4类同学,对于出国留学的和前面3类的,可以当这个帖子透明,呵呵,好累,想到再 编辑。。。 第4类同学,去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决定留港后。 1.我能当那5%吗 2.我的起薪为7K(不够的话自己+几K下去,10K好了),以每年15%的增长率提升,30岁能不能买个 好房子,让老婆儿女不再担惊受怕,过安稳日子,让儿女读好学校。(保守估计房均价港岛区为300W+,九龙为200+,新界为100W+) 3.父母正是多病之年,我能抽身兼顾吗。有无特殊后备金能应付特发事件。 如果,上述问题你很有信心给自己肯定的答案,恭喜你,我的担心是多余的^_^ 如果是否定,请权衡以上问题一但失败的后果与自己虚荣心之间的轻重 文章属原创,版权属于komi_180和寄托家园香港版所有,转载记得注明哦~^_^
在线时间 小时
原作者非得给本科生也来上一枪。。。。结果这篇文章在淫淫网上火起来之后很快就有人来打脸了。我和下述打脸文作者至少有一点看法是一样的——傻帽在哪里都是傻帽。--------------香港就这样,想好了再来最近校内快被那篇《千万别来香港读硕士》洗屏了。我这段时间很少看页面,多数用发微,每天还能看到好几次。我一早就觉得,除了个别专业以外,在香港读授课型硕士整体来说是个很不明智的选择[当然研究型硕士和博士再议,在香港读PhD有些方向真心特别赞,我现在说的只是标准的MA和MSc],而且我在本科的时候也不是很看得起系里的授课MA,所以那篇文章的一些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但是作者的缺心眼之处就在于不老老实实专门打MA的枪。那篇文章里捎带着对香港的本科生也来了几句,是这么说的:“想说一说本科生,高考分数都奔清华的,来这念完四年,人都傻冒了,像被遗失遗忘的一群,回去跟以前的同学比一比,堕落了。。。。”看到上面那句话之后,我想起来一件事。和我关系不错的人都知道我的ex里有一个比较傻逼的;这人傻逼到什么程度呢,他认为UCB比北大烂。有一次讨论起教育的时候,他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这样的资质,这样的高考分,当年留在北大多好,为什么要跑到那么一个不怎么地的学校去?”这两句话多少有点相通之处。怎么说呢,人蠢不是错,但是跑出来丢人现眼就是你的不对了。当然我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我本科就是在香港念的,我自然不能说我自己是个傻冒,所以一定要怎么打来的怎么打回去。但是就算我并不是那么在乎我那份可怜的自尊,我也认为这句话说得实在是有点偏颇了。自打来了英国念MA,就觉出来一点——我们再怎么傻冒,也比某些在内地读书而又自命不凡的人强,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堕落了”。承蒙各方照顾,我高考成绩还不错,具体情况不说了,反正内地这边是收到了当年北大德语系的录取通知书;香港那边报了两个学校,进的是港大的第一天42人面试,估计是和学校脾气不对付或者是当时英语口语真心烂,被拒了。过了两天就被香港理工大学的英语系录取了,四年免学费包吃住,于是签了一纸卖身契,四年间,就呆在了香港读本科。香港理工大学是个什么学校呢?说好听点,是和英国的“红砖六校”同一定位的一个学校,比较工业化平民化,没有港大那么上流,没有中文那么传统,也没有科大那么藏在深山认真做研究。说难听点呢,就是一个专升本没几年的地方[1994年从理工学院升级为理工大学],不是一个完整的综合大学,什么法律系哲学系这种超级形而上的一律没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就业。世界排名也不高,去年是170多位,今年是150多位,也就排在南大和浙大的前面一点吧。我就在一所这样的学校里读完了本科,拿了个还不错的荣誉学位,然后申请上了伦敦大学学院的MA。本科的时候一个学期14周左右,我每个学期大概选5到6门课,每门一周三个小时,算上偶尔去旁听的,最多一周是21个小时的课程。不过,虽然一门课的总课时是42小时,但这不算课外继续学习的时间,课上如果没听懂或者写论文内容不够用的话,课下还需要自己查资料。对我们来说,老师讲得比较笼统模糊有时是常事,所以在上商务英语那类课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自学成才的。等到写论文的时候,图书馆的书有时候都不够用的,要通过联校系统借别的学校的书过来。本科生每个人最多可以同时借出三十本书,我曾经有过把这个配额全部用完不得不向同学借卡用的时候,当然这些书倒也不是都放在屋里吃灰尘,起码还是看过一些有用的内容的。除了个别特殊课程之外,我们的课基本上都是用全英文授课的,作业也当然是全用英文写。当然一说起来就是“香港人的英语么其实也就那样”,不过每天上课提问回答都是英文,倒也是把口语练了个七七八八,起码开口不至于失礼或者发抖,到现在向老师问个问题,和同学聊个天,或者即兴做个报告,都不至于结巴半晌词不达意。查阅英文资料和写作也都练了出来,本科最后一学期期末我带病花了一周写完了一篇两千多字的论文,上网搜个文献多半不会失手,硕士时读阅读材料的用时基本是内地同学的一半;同学抱怨乔老爷子的论文读不懂,我想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闭了嘴站在一边。香港的课程安排和作业设置基本上和欧美类似,一门课分为大课lecture和小课seminar/tutorial,大课是讲师上,主要讲课程内容,小课是助教带的,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甚至即兴演讲都会有,互动比较多。到了英国,这种授课模式对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多多少少能说起来,起码不至于浪费时间放空。作业设置的话,文科大多是论文和口头报告,可能是个人的,也会有小组的。大学四年一次又一次作业,每次都是活生生的计分制训练,从一篇文章总结都能挑出半篇写作问题,到两千字的学期论文结构完好语法流畅,从演讲需要预先写稿子结果上台忘了一半差点哭出来,到面前给放块白板就敢拿笔教人概念,从在小组里不知道开口说什么,到统筹安排全组人的时间表掐着进度安排任务。我生生被香港的大学生活磨成这样,刚好能放进在英国留学的模子里,也不算是个坏事吧。记得基础年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要必修逻辑课,其实是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和数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也包含了谬误的区别。香港很重视所谓的“批判思维”概念,其实说白了就是有话先过过脑子,不能听什么就是什么。我一直觉得这是我本科时学过的最重要的一门课之一,和基础语言学差不多重要:其一是它的确对专业有利,到现在读MA,我们还要专门用半个学期讲语义学里的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而这些内容我基本上已经先读过一遍了;其二则是对吵架有利,每次看着别人斗嘴的时候冒出来一大堆逻辑错误,我就难受得想挠墙;其三不是我的亲身经历,但是有同学说,读这个对GRE写作也有利,貌似是argument里面就是要辨析逻辑错误——我是没考过GRE,不敢妄下定论,还希望有专业人士来补充。在香港四年读书的情况,大概也就是这样,其间在内地的某所高校认识了不少好友,又交了一些关系不赖的香港朋友,到现在也联系着;也被在香港的一些内地同学坑过几回,导致我现在还有点轻微的阴影。整体来说,我并没有觉得像那篇文章里说得那么糟糕,当然,留香港是不好留,而一些香港人的思维也真的很堪忧,不过这并不影响在香港读书所收获的东西。我现在已经不再去想我当年如果在内地读本科会是什么样子了——看看我现在的内地同学们我就不知道我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和她们一样陷入抱怨和纠结里——我只是觉得我当下的处境并不差。[当然如果有个PhD offer就更好了。]香港呢,就是这个样子,最好是想好了再来。来了再后悔,是怎么都没有用处的,因为如果揣着一颗卢瑟的心,到哪里都会是卢瑟的。
在线时间 小时
当然说本科生也堕落倒也算是有依据的。记得某省状元要来中大,豪言“香港学术氛围好,将来一定要在XXX领域的研究中做出一番事业”。当日最佳吐槽:最后她成了一个会计。
在线时间 小时
目测要火!
在线时间 小时
我也被POLY的大陆同学坑过。。。
在线时间 小时
顶。。。。。。。。
在线时间 小时
其实要说难度,就算UCB本科录取真的不算难,能上北大真的就能上UCB只要自费的话。T100SAT2000以上就有机会。而且我认识一个朋友国内大学考得不好,去的美国加州社区学区最后转学去了UCD戴维斯分校吧。他说其实去UCB,UCLA也不算太难主要他基础差点。。。但是我们不能单凭成绩评判大学吧,其实美国100开外大学,英国一般大学还是香港什么的教育本身很好很先进,认真学绝对机会有,平台够。主要就看大家各自价值观,衡量标准不同吧 .PS 本人国内双飞学校,曾经准备转学美国,其实就是今年暑假,被美国50多名学校录取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去,准备硕士再去,转学也就考个英语成绩吧,感觉不太难,可能美国缺钱缺疯了吧。向英国学习呵呵
在线时间 小时
别的项目不敢说,科大的MSC的经济学绝对不坑爹的,这个MSC项目其实宣传不够的,因为科大的MSC的director觉得不用宣传也会很多人来读的,所以根本不花时间去各个学校宣传这个项目。另外这个项目是很学术的,而且msc可以选择修phd的课程,是以phd为导向的,你有兴趣可以问下你以前读过这个项目的学长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我跟我同学聊都是觉得这个项目好过预期不少
在线时间 小时
其实要说难度,就算UCB本科录取真的不算难,能上北大真的就能上UCB只要自费的话。T100SAT2000以上就有机会。而且我认识一个朋友国内大学考得不好,去的美国加州社区学区最后转学去了UCD戴维斯分校吧。他说其实去UCB,UCLA也不算太难主要他基础差点。。。但是我们不能单凭成绩评判大学吧,其实美国100开外大学,英国一般大学还是香港什么的教育本身很好很先进,认真学绝对机会有,平台够。主要就看大家各自价值观,衡量标准不同吧 .PS 本人国内双飞学校,曾经准备转学美国,其实就是今年暑假,被美国50多名学校录取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去,准备硕士再去,转学也就考个英语成绩吧,感觉不太难,可能美国缺钱缺疯了吧。向英国学习呵呵-- by 会员 看一看 ( 22:20:14)
双非这两字最好打对了.....不和谐啊
在线时间 小时
呵呵,楼主去过城市参加过一个交流项目,其实对香港的教育水平总体感觉不错
所属分类: 商学院申请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ChaseDream 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鸿升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