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15版下载会不会将有关保护动物身上的药材删除?

药通网欢迎您!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中国药典将限制收录以野生濒危动植物
作者:&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浏览:1553次&时间: 08:37:34
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秘书长周福成日前在贵阳介绍2015版中国药典时说,以野生濒危动植物为原料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再新增收入药典。
周福成此间在"中国·贵阳中医药(民族药)博览会"上谈到中药标准展望时说,中成药收载品种要能覆盖临床各科并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能体现中医药特色和现代中药产业的现状,要收载使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可控、剂型与规格合理、应用广泛的品种。
周福成说,中国药典的中药品种收载坚持发展绿色中药,推进中药材栽培(培植),保护野生药材资源,进一步完善品种遴选机制。2015版中国药典将重点收载常用中药材(民族药)和饮片;倡导发展中药提取物标准化,力求"保真",保障药材资源及有效成分的合理利用;强化中药材和饮片的基础作用,逐步做到每个品种有科学规范的安全性数据。
据了解,中国药典还将致力于中药质量整体控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并筹建中国药品标准物质谱图库,在引领中药标准国际化进程中发挥作用。
最近浏览排行榜
大家都在看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 皖公网安备 9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皖)-经营性-
公司地址:安徽省亳州市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第一期D-8栋102号& 邮编:236800
咨询电话: 2511 传真: E-mail:
值班电话: 客户服务信息交流
药通交流群_1:
药通交流群_2(已满):与医疗有关的动物_百度知道
与医疗有关的动物
请高人说一下古代与医疗有关的动物,就是用什么动物能象征医疗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采纳率:35%
蛇绕拐杖」--医学的标志和徽记,人们称之为「蛇徽」。 蛇徽由来已久,且有特定的意义。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史诗中赞颂民间医生阿斯扣雷波为伟大的十全的医生。传说,他是公元前400年被奉为医神的阿波罗的儿子。阿斯扣雷波是一个庄严、文雅、慈祥的医生,他手持一根盘绕著灵蛇的神杖,云游四方,治病救人。因为医术高明,为人善良,特别受人拥戴。后世出於对神医和灵蛇的崇敬,也为了纪念阿斯扣雷波,便以「蛇绕拐杖」作为医学标记,这就是蛇徽的来历。据说,神杖表示云游四方,为人治病之意,灵蛇则是健康长寿的象徵。 希腊是蛇徽的发源地,从古到今,蛇徽遍布希腊各地。到了近代,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以及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都用蛇徽作为自己的医学标志。50年代前中国中华医学会的会徽上也有蛇徽。1948年4月出版的《中华医学杂志》,封面就是一个赫然醒目的蛇徽。 直到今天,蛇在西方仍是医务工作者的标记。一些医科学校的校徽上有蛇的形象,便是缘於此。在欧洲城市街头建筑物上,常可见到这样一个奇特的标记:一条蛇缠绕在一只高脚杯上。这就是欧洲药店的标志。这种标志与「蛇绕舞蹈杖」有异曲同工之妙。欧洲各国的药店为什麼要以蛇为标志呢?原来,几千年之前,人类就知道了毒蛇的药用价值,并有目的地收集毒蛇,提炼成药,用於治病救人。古罗马画家、艺术家的作品中,几乎都有描绘健康之神手拿杯子餵蛇的场面。无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创作中,蛇与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从中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的药店就开始出现这种标志。蛇象徵著具有救护人类的能力,高脚杯则代表人类收集蛇毒的工具「蛇绕拐杖」--医学的标志和徽记,人们称之为「蛇徽」。
古代人使用的动物药 我国最早的药物书《神农本草经》记载了公元二世纪前使用的各种天然药物,其中动物药67种。(清·顾观光重辑.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在唐代,“整个植物界、动物界以及矿物界的资源,都是药剂师利用的对象。几乎没有一样东西对治疗疾病是无用的,那怕是非活性的、有毒的,或者那些只能令人作呕的东西也对治疗疾病有用。[2]”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录动物药461种,虫鱼鸟兽乃至人兽的指(趾)甲、皮毛、粪、尿,悉皆入药。“马屎曰通(白马通),牛屎曰洞,猪屎曰零,皆讳其名也”[3①];另一些名称更为优雅,如蚕沙(蚕屎)、夜明砂(蝙蝠粪)、五灵脂(鼯鼠粪)和望月砂(兔粪)。人屎则称黄龙汤、人中黄,人尿称轮回酒、还元汤,主治大热狂走、骨蒸劳复,或止劳渴、润心肺,治症积满腹、去咳嗽肺痿和难产胎衣不下[3②]。 其实,世界各国都曾经使用过动物药治病,文明古国最为悠久。在古埃及的几种古写本纸草纸医书中,埃伯斯(Ebers)发现的公元前1550年的古医书记载着大约700种药物和800种药方,其中包括各种动物药,如蜂蜜、胎盘、脂肪、肉、脑、肝、肺和血液以及粪尿、乳汁和胆汁皆为药材[4,5,6]。动物和人的粪便、脑浆常涂抹在体表用以驱魔,蜥蜴、鳄、鹈鹕和婴儿的粪便治疗眼疾,鸟粪和蝇屎也作口服。各种动物的血液都用于医疗,如在拔除倒睫后涂上动物血,以图预防再长。尿用来与其它药物混合灌肠或外敷,人尿可以洗眼。牛和山羊的胆汁广泛作为药用;鱼胆用于明目,猪胆用作祛除眼睛里的邪气。未曾交配过的雄驴的睾丸可以治疗眼疾。动物的脂肪用于制备油膏。治疗秃头的方子很多,有狮子、河马、鳄、猫、蛇和野山羊的脂肪混合物,黑驴的睾丸泡酒,以及阴茎、雌驴的外阴和黑蜥蜴的浸液搽头[4,5]。还有用油炸老鼠搽头,防止头发变白;(注1)老鼠烧烤成灰和以乳汁治疗儿童咳嗽 [5]。动物的鲜肉用于外敷伤口,吃肉作为药膳。古纸草医书上记有吃动物的肝脏治疗“看不见”和失明(sharu-blindness)的病例,医学史家对后一例失明是否为夜盲症意见分歧[4,5]。(注2) 美索不达米亚的药物与古埃及的十分相似,动物的脏器(特别是肝脏)、脂肪、血液、肉、尿粪和碾碎的骨屑,以及人的头发都是常用的药物[6,7①]。 印度古代吠陀医学常用的动物药材,有蜂蜜、胆汁、脂肪、骨髓、血液、肉、粪尿、精液、骨和肌腱、角、蹄甲、头发和毛鬃等[6]。《医理精华》是七世纪中期吠陀医学的代表著作,其中动物药有牛羊奶和酥油,以及各种家养禽畜、鱼类和野生动物的肉。动物的尿用于去痰、驱风、杀虫、解毒,治疗黄疸、水肿、皮肤病、痔疮、肿胀和尿道病[8]。 中世纪后期欧洲医生使用的天然动植物药种类繁多,流行用多味方药,一个药方常由二三十种药物组成。当时最受尊崇的一种万应解毒药(Theriaca)最为复杂,由六七十种药物加蜂蜜配制而成。这个灵药不仅包含的药物种类多,而且药物随地域和季节而异,“其中常包括一些令人发呕的动物分泌物,以及一些奇药如鹿角、龙血、青蛙精液、毒蛇胆汁及蜗牛等。”不过其最基本的成分是毒蛇的肉,意在以毒攻毒[7②]。(注3) 比《本草纲目》稍晚的《1618年伦敦药典》,也收罗了大量草药,其中动物药有胆汁、血、爪子、鸡冠、羽毛、毛皮、毛发、汗液、唾液、蝎子、蛇皮、蛛网和地鳖一类的东西[9①]。三四百年前,加拿大的欧洲医生应用黄蜂窝和苍蝇煎汤治疗妇女不孕,理由是这些昆虫能大量繁殖[10①]。西伯利亚的伊捷尔缅人和雅库特人吞食蜘蛛和白虫(whiteworms)来治疗不育 [11]。这些做法与我国民间的活吞蝌蚪似是异曲同工。中医的兽血治病[3③] ,欧洲也曾有过。19世纪末,巴黎的女士们如果身体不适,可能会去屠宰场喝一杯鲜血,以恢复体力[12]。我国还有“刺(人)血热饮”治疗“狂犬咬、寒热欲发”[3④]。人肉也是良药,治疗羸瘵[3④],人血可以治疗男人的性无能和不治之症[13]。所以,20世纪中期仍然出现过鲁迅小说《药》中所说的人血馒头的情景。 由此可见,在古代,世界各国使用的药物与我国的本草大致类同,不同是因为就地取材,在观念上没有根本的差别,本质都是交感巫术所衍生的。其实,中国的传统医药从汉、唐开始,就已经受到印度、波斯、阿拉伯和东罗马帝国医药的影响,从这些地方输入了许多医学知识、药物和医术 [2,15]。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疗所用的药材,都是当地产的动植物,和中医药也大体相似,所不同的在于地域、物产和文化的差异[14]。我国的传统医药内容庞杂,只是因为我国历史悠久积淀太多,加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提倡,并附会了现代医药的一些说法和做法,影响将更为深远。 日本在6世纪传入中医,逐渐形成了汉方医。明治维新大量引进欧洲的医学,对医疗系统进行彻底改革,摈弃传统医药。现代医学已经在亚洲各国成为主流,尽管传统医疗仍有一定的市场。 动物入药的巫术根源 实证主义哲学创始人孔德提出人类“认识演变的重大规律”,即无论个人的或族群的各种思辨或知识的发展,都先后经历过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依赖直觉的神学或虚构阶段,二是形而上学或抽象阶段,三是科学或实证阶段。在神学阶段,各种现象被看成是一些超自然主体活动的结果,这些超自然主体的任意干涉,被用来说明宇宙间一切貌似反常的现象。其最直接、最明显的形式就是拜物教和巫术。形而上学阶段只是把神学阶段的超自然主体换成了一些抽象的力量,或人格化的抽象物。神学精神代表想象力的自由空灵的思辨,神秘地将生命转移至通常肉眼见不到的各种虚构的存在物上[16,17]。 尽管孔德的人类认识演变三个阶段的学说还有争论,但实验医学奠基人克洛德·贝尔纳显然支持这个学说[18①]。医学起源于本能,经历过漫长的巫术和玄学阶段,至欧洲文艺复兴实验研究方法的兴起,打破了思辨哲学的统治,才逐渐走上科学的道路。而东方的传统医疗则仍旧停滞在超自然的巫术和玄学阶段,所以,它与现代医学的区别其实是古今之异。 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劣,对宇宙怀有朦胧的敬畏和神秘感。他们相信疾病是超自然力的作用结果,邪恶的力量来自神鬼精灵或星辰雷电,来自不明或遥远的地方,或者来自动物。例如,天上的飞鸟像是神灵的使者,地上的蛇被看作是死人的差遣。因而对某些动物产生一种迷信,逐渐演变为灵兽或神。东非对羚羊角产生敬畏,顶礼膜拜,用来医治创伤,是因为“神住其中”,乃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同时原始人将超自然的力量赋予那些被自己制伏的动物,想通过吃它们的身体来获得它们的力量和智慧;或者用动物的名字或形状作为图腾,象征人与动物同源,吞食或涂抹动物或敌人的内脏或其象征物用来替代有病的脏器或增强其力量 [7③]。弗雷泽在《金枝》里说:“从这里我们很容易理解野蛮人为什么喜欢吃他奉为神灵的人或兽的肉体。因为吃了神的身体,便可分享神的属性和力量。[19①]” 用动物的粪尿等秽物为药,目的则在于驱除致病的魔鬼[7③,20]。因此,用符咒、死人的骨头和动物的爪牙等悬挂在颈前,或者祈祷,求助于崇拜的灵兽和与神灵沟通的人。由此产生了借观察星宿天象,或察看动物内脏以预测吉凶的巫医。 古罗马的伊特鲁利亚人,对于“动物”神的信仰也非常普遍,就是把灵魂(anima)神格化。观察牺牲动物的肠子等内脏,特别是肝脏来进行占卜,预测吉凶。这种占卜师称为肠卜师,但拉丁文肠卜师haruspex的词根,却来自古迦勒底文的har(肝脏)。公元前3世纪皮亚琴察祭祀用的铜器,形状很像绵羊的肝脏。铜器分成许多小间隔,每个小隔命以司吉凶神的名字,与天上众神庙相对应。这实际上是肝卜器,可能是教授肠卜的模型[7④]。中国也长期把医卜星相归为一类。 巫术的思想根源在于原逻辑的思维,原始人在认识事物的关系上专注神秘因素的作用,却无视经验事实,也不关心表象关联是否存在矛盾[10②],错误地把两种无关的事物看成是因果联系。巫术不但是一套荒诞的处理事务的原则,而且是一种虚假的自然法则体系;不但是毫无成效的技艺,也是一种伪科学。顺势巫术(homoeopathic magic)是巫医的一种重要观念基础,根据“相似性”的联想,认为同类相生(like produces like),或结果与其原因相似(an effect resembles its cause) [19②]。其错误在于把相似的事物看成是同样的事物,“吃什么补什么”和药效形象(signature),都来源于顺势巫术的相似律(law of similarity)。巫术似乎也有“灵验”,但纯属巧合,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在希腊化时代,巫术迷信更为发达,古代的科学也就衰落了[21]。 中国的传统医药与道家有密切的关系[22,23]。“由巫进为术数,由术数进为阴阳,后而又进为五行,由五行而进为黄老道家”,因而素有“医道通仙道”和“十道九医”之说。用桃枝画虎形治鬼是古代的一种巫术,桃是生命的象征,具有杀鬼的能力;虎形是传说中的食鬼虎,所以道士用桃剑,南方人家的门楣贴虎形来躯鬼[22]。因此,《本草纲目》中虎药用途很多:虎骨可以除邪恶气,杀鬼疰毒,杂朱画符,疗邪;头骨作枕,辟恶梦魇,置户上,辟鬼;初生小儿煎汤浴之,辟恶气,去疮疥、惊痫鬼疰,长大无病。就连“屎中骨”,烧灰也可以治大病[3⑤]。 “吃什么补什么”如吃血补血、吃肺补肺、吃脑补脑,不仅是传统医疗的信条,而且已深入到大众文化。但是这个观念并不正确,因为吃进的任何食物都要经过消化,分解成基本的化学结构成分才被吸收。李时珍虽然认为用人的骨、肉、胆、血为药,甚哉不仁,但《本草纲目》中仍然记述了从人的血肉至头垢、耳塞、月经、胎屎和粪尿等37种治病的药物。例如人骨主治“骨病、接骨”等[3②],这些显然都是十分荒诞的。虎骨酒和牦牛骨髓也不能“强筋壮骨”。龙骨是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当然不可能有哪么多化石入药,即使有其药用效果也令人难以置信。现在的龙骨其实只是牛的肩胛骨;动物骨骼和贝壳,如牦牛骨和牡蛎壳虽然含钙,但用这些东西来补钙,恐怕远不及乳酸钙等制剂。动物血液所含的铁虽然可以利用,但无法与硫酸亚铁等药物的治疗效率相比。牛鞭、鹿鞭、狗鞭和虎鞭等动物的阴茎(有些还连带睾丸组织)和海狗肾(海豹的睾丸)都不可能“补肾壮阳”。阳痿的原因一般并非雄激素不足,一些地区民间生吞动物睾丸的单方,乃至临床上注射睾酮也都无济于事,更不用说动物的阴茎了。尽管现代对动物药材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但没有发现其中所含的成分或药效足以支持其入药的信仰。只有动物的甲状腺(甲状腺素)、肝脏(维生素B12、A)和消化酶类等曾被用作药品,不过甲状腺素和维生素早已由工业方法生产,制剂精纯,安全方便,已无需再用动物制品。 药效形象原指形状似人或其内脏的植物,对相似器官具有治疗作用的想法,例如人参似 人,具有“滋补作用”。这正如林语堂所说:“有些中国药物完全来自文字游戏或怪诞的联想:蟾蜍的皮肤多皱折,所以用来治疗皮肤病;一种生长在山涧里的青蛙,由于涧深水寒,就被认为对身体具有‘清凉’作用。”“上海的报纸充斥着‘肺形草’的广告,被鼓吹为治肺结核的良药”。(注4)鲁迅的父亲生病,“水肿逐日厉害”,用过“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因为“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注5)“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有蛮荒初民思维特性的残遗。由于不受科学方法的检验,‘直觉’有任意的空间,常近于幼稚的幻想。”(注4)现今这种巫术思维、怪诞联想,仍是传统医药的思维特征和用药基础[24]。如珍珠粉可以美容使女人的皮肤白嫩;蛇皮光净,因而蛇和蛇蜕用来治疗难治性皮肤病。蜈蚣、蝎子等虫子善于钻爬穿行,因此可以“攻毒散结,活血通络”,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露蜂房(即黄蜂窝)可以“驱风攻毒”、“祛风止痛、祛风止痉”,治“风惊颤掉”,甚至“煎水浴身,治小儿癫痫” [25①],在于“蜂”与“风”同音。其实,在《本草纲目》中,动物药治病大都是基于这类联想。如犀牛的角居中、怪异,因而犀角能“通神、破水”。(注6)由于对鹿的迷信,崇拜鹿有千岁长寿,频繁交配,因而鹿茸滋补、壮阳延年,治疗“阳痿滑精、宫冷不孕”[3⑥]。(注7)“象肉臃肿,人以斧刃刺之,半日即合”,因而“金疮不合者,用其皮灰”治之[3⑦]。鲁迅批评说,“月经精液可以延年,毛发爪甲可以补血,大小便可以医许多病”,是“道学先生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的主观妄想。(注8) 道家思想充满神秘的幻想,因而用药也稀奇古怪。“凡有灵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如“经霜三年的甘蔗”, 还有“‘蟋蟀一对’,‘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神妙就在这地方”。(注9)动物体内少见的结石、病变和特殊结构,都被视为珍药。所以李时珍说:“牛之黄,狗之宝,马之墨,鹿之玉,犀之通天,兽之鲊答,皆物之病,而人以为宝[3⑧]。”灵芝、天麻和冬虫夏草过去不能培植,稀罕难得,因此成为珍贵药材,并赋予神秘的名称,如今又因其名称的神秘而信仰不衰。 在六十多年以前,周作人对有关冬虫夏草的无知妄说大发感慨:“今者中国药学者乃不信菌学书,而独取百余年前的小说家言,此无他,亦因其神奇可喜耳。……近二十年普通教育发达,而常识与趣味似无增进,盖旧染之污深矣。”(注10)今天的社会发展与医学水平远非那个时代所能比拟,但人们的思想方式真是没有多大长进。 对动物药医疗价值的质疑 医药的历史虽然十分悠久,但医学作为一门科学却很年轻,巴斯德发现微生物病因至今不过100年多一点,特效药物的发明则始于20世纪。在19世纪中叶以前,“医生实际上还不可能明白自己为了行医所必须了解的基本生理学和化学现象,……所用药物的一小部分偶尔也可能有些好处。……假如我们把希波克拉底医典等极少数有见地的著作除外的话,这些(医学)理论就都是一些比神学和哲学还可悲的胡思乱想[26]。”东方的传统医药远比这种状况更糟,而且缺乏赖以发展的根基,可惜至今仍被奉为经典。“文革”期间文化专制主义极度嚣张,那时出版的《本草纲目》尚且贴上毛泽东语录的标签:“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难道今天对待古代的传统医药就不需要持批评分析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决不是虚无主义,而是对一切古代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当今编辑出版的《中华本草》共十大卷,集古今本草达8 980种,其中动物药1 050种,囊括所能得到的各种野生和家养的大小动物,组织脏器乃至排泄物和耳垢都是主治疑难杂症的宝贵药材。如将一种动物的入药材料分别计算则品种可翻几番,比如说猪,从毛、皮、牙齿、内脏、蹄和蹄甲连同火腿共计26种中药,牛的达38种。此书不仅未用科学的方法对古人记述的药物加以甄别,去伪存真,还增添了许多新的不实材料。如人的尿粪也能“清热降火”,治疗许多疾病;童尿是宝,不仅含在嘴里治咽痛、齿缝衄血即止,而且“治肺结核、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25②] ”。人中黄的制作,《本草纲目》上本是冬月将盛甘草末的竹筒浸于粪坑中,立春取出,悬风处阴干[ 3②] ,而《中华本草》则赋予神秘色彩:浸于人粪坑中四十九天,漂洗四十九天,日晒夜露四十九天,再从竹筒中取出日晒夜露七天成药[ 25③]。其中处理天数的约数为七,显然是附会丧俗中超度亡灵轮回转世的做法。(注11) 再如,《本草纲目》上只是说蚂蚁外用主治疔肿疽毒[3⑨],《中华本草》则声称有益气力、美容和催乳的作用,以及治疗男性不育、阳痿、类风湿性和风湿性关节炎、周围神经炎、小儿疳积和和蛇咬伤,并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阴等重大用途[25④]。蚂蚁治病不但缺乏科学根据,而且可以引起过敏和中毒。(昆虫学家忠告——不要轻率服用蚂蚁制剂.《文汇报》日) 《中华本草》收录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在禁的我国一类保护动物作为药材,甚至包括豹、野马、亚洲象、白暨豚和金丝猴等濒危珍稀动物。《中国药典》2000年版从附录中剔除了豹骨,但仍保存黑熊、棕熊、穿山甲、玳瑁和麝等国家保护动物的产品,这是值得商榷的。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几乎将大部分动物药如狗宝、海马、猴枣、鹿茸、马宝、牛黄、麝香以及各种动物脏器和鞭、尾、筋、骨,撤出了中药报销名录。(新华社,北京日)这也说明这些药物非治病所必需。 天然药物的研究证明,药物的疗效在于其中所含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有效成分的发现和分离提取是利用天然药物的基础,迄今所有天然药物的重要发现都是从植物中来。科学家相信高等植物仍是潜在的新药来源[27,28]。哺乳动物的脏器除可含有与人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质之外,几乎没有从中发现过什么有效的药物。宋代本草中记有用兔脑制备的“催生丹”,称其为“神仙方,绝验”。 (唐慎微.《证类本草》北京:华夏出版社,0)今人据此作牵强附会的猜测:中国是最早使用催产素催产的。(注12)兔脑究竟含有多少催产素,经过处理能否保持活性,而且催产素口服极易分解,只能注射给药等,这本书的作者全然没有考虑。 科学是不断创新、向前发展的,如学者吴宓青年时所言:“物质科学,以积累而成,故其发达也。…… 愈晚出愈精妙。”(吴宓:《论新文化运动》,1920)科学是不断向前的,企图从古书中去发现新知识是徒劳的,除非是追寻精神和智慧的历史。19世纪克洛德·贝尔纳的一段话,可以加深我们现代人对常识的理解:“科学知识是逐时变异并扩充着的,……因此今天的科学必然超过昨天的科学。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从古人的知识堆里去寻找对于现代科学有所增益的东西。他们的理论必然有谬误之处,……对于现实科学没有任何实用的好处。认为从前代留给我们的旧书研究中能够推进科学,这倒是一件荒谬的事情。”“试问钻研陈腐的理论或缺乏合适的研究方法所得的一些观察材料,我们到底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这只能是“浪费时间” [18②]。 世界各国的古医书中,均有动物胆汁治病的记载。在埃伯斯纸草医书中,就记有鱼胆明目。虽然唐本草中熊胆只有“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痢”,(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安徽科技出版社,页)但《本草纲目》上也有熊胆具有“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的作用[3⑩];青鱼胆主治赤目障翳,由青鱼、鲤鱼、青羊、牛和熊的胆汁组成鱼胆丸则主治“一切障翳”。甚至还用人胆治疗连年不愈的疟疾和噎食;人胆汁敷战伤金疮有极效[3②]。但是,列维-斯特劳斯发现,西伯利亚的土著民族对当药使用的动植物都给予确切的定义,指定其特殊的用途。例如,布利亚特人用狗鱼(pike)的胆治疗眼疾,熊胆的治疗用途则有17种。(熊的脑、脂肪、肉、血和毛皮也有多少不等的医疗用途。卡拉尔人还收集熊粪,用于治疗便秘。)这类实物的分类知识其实并不在于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求知的要求,而不是使需要得到满足”。例如雅库特人用与啄木鸟的喙接触治疗牙痛,并不在于是否确能治好牙痛,而是在于是否有可以把啄木鸟的喙与人的牙齿看成“相配”(“going together”)的观念,以及某些最初的秩序是否可以通过分门别类引入天地万物[11]。“原始人”的这种治疗上“相配”的思维方式,与我国古代用动物胆汁明目治眼疾是因为“肝开窍于目”有某种相似。 古人用胆汁治病的假定显然不是基于科学道理的。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进展,人们才了解胆酸具有利胆作用。1902年瑞典化学家首先从北极熊的胆汁中发现活性成分——熊去氧胆酸(UDCA),1954年实现人工合成,此后采用牛或其他动物胆汁合成UDCA作为药品。UDCA治疗无手术指征的胆固醇结石及预防复发,和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已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尽管临床效果有限[29①]。但是,熊胆汁不可能起UDCA的作用,因为“熊胆胶囊”的厂家自认“药效标志性成分”只不过是UDCA,而胆汁中含量显然与合成UDCA制剂无法相比。这些商家还鼓吹熊胆可以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动脉硬化、冠心病、痔疮和癌症等疾病,甚至从熊胆中提炼出“晶体增明活络素”,使人“心动眼亮”,这些都毫无根据或纯属捏造。最近,台湾的一家报纸刊登一则错误报道,称美国研究证明熊胆汁治疗中风有效,实际上却是一项UDCA在大鼠脑缺血模型上进行的动物实验。(注13)从医疗效果和经济的角度来说,熊胆没有任何理由值得使用,何况养熊取胆对动物十分残酷遭到国际上的反对。 日本、韩国民间相信熊胆“治病、滋补”,导致滥猎熊和走私熊胆,其中我国产品走私出口占有一定的份额。养熊取胆起始于北朝鲜,1984年引入我国,随着熊胆致富的宣传,养熊场一哄而起。我国本草中虽有熊胆,但中医组方极少应用,实际需求量不大,市售的熊胆制剂是近些年开发的,完全是由于养熊业的推动。在国内外环保组织的压力下,日本和韩国都在执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上加大力度,熊胆走私已受到很大的限制。1998年,韩国汉药公会组织药商和医生宣誓不再用濒危动植物入药。如今熊胆产品已严重过剩,于是商家通过虚假的广告宣传,在“保健品”和洗发香波等方面扩大市场。
虎呀!虎鞭,虎骨都是良药,不过现在用不起了。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深圳药师上岗能力测试题库>
问题:  &#xe6
[单选] 哪版药典不再收载濒危野生动物药材,体现了对野生资源保护与中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A . 《中国药典》1990年版B . 《中国药典》1995年版C . 《中国药典》2000年版D . 《中国药典》2005年版E . 《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下列选项种,不会造成银镀层发暗、有斑点的是()。 银含量低。
游离氰化物过少。
有机杂质污染。
银阳极不纯。
烟花爆竹运输包装标志的基本信息应包含()等安全用语或图案。 A、烟花爆竹。
B、注意保管。
C、轻拿轻放。
D、防火防潮。
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一般包括()。 道德常识、道德态度、道德行为。
道德常识和道德行为。
道德意识和道德遵守。
道德认识。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哪几个方面?() A、人民主权原则。
B、基本人权原则。
C、法治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中国电信路由型MPLSVPN标准产品,()业务等级适合TCP重要应用流量的承载。 钻石或白金。
哪版药典不再收载濒危野生动物药材,体现了对野生资源保护与中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蒲标网 中国药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