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4-220 能plc 功能块 添加接点4块hhd和一块ssd吗?

您好, []|
终极PK!固态盘(SSD)与HDD谁是王者?
  第1页:SSD vs HDD究竟谁是王者?
  当前,用户很少真正的关注所购买的IT产品(笔记本、台式机、上网本甚至服务器)的硬盘选择,对硬盘性能好坏并不了解,更多的是关注硬盘容量的大小。如今,普通用户在笔记本或者上网本采用的比较多的是固态硬盘作为存储介质,而台式机、服务器上则采用机械硬盘(HDD)较多,就市场而言这两种硬盘是当下最流行的存储介质。
  其实在所有的计算机设备中,硬盘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外围设备,谈到这里用户会有所疑问?CPU才是最重要的啊!其实硬盘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个人或者企业来说,如今数据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举例来说,假设电脑或服务器的CPU坏掉,更换新CPU或升级到主流产品对数据影响并不大。但是硬盘就不同了,如果硬盘坏掉,损失不只是一块硬盘,重要的是连带硬盘中的数据(例如:企业销售数据、核心学术论文)及应用文件都会丢失,甚至给企业或个人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因此,平时我们就需加强硬盘的知识,做好急救并且备份重要数据,当硬盘发生问题时就能够加以拯救,救回硬盘中的数据,所以说,硬盘很重要。所以在选择我们存储硬盘的时候我们要非常重视,下面的文章就给大家分析一下选择两种硬盘的优缺点,看看那在什么情况下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硬盘?
  第2页:HDD与SSD硬盘基础常识
  机械硬盘(HDD):
  机械硬盘中所有的盘片都装在一个旋转轴上,每张盘片之间是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联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运动,加上盘片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硬盘作为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必须完全密封。
HDD硬盘  在上个世纪,高清晰的“星球大战”三部曲的副本就存放在机械硬盘中,而且数字音乐文件等等文件都可以存储在机械硬盘中,是当年的主流存储硬盘。当存取数据时,硬盘的盘片是通过旋转完成的。
  固态硬盘(SSD):
  固态硬盘(SSD),也称作电子硬盘或者固态电子盘,是由控制单元和固态存储单元(DRAM或FLASH芯片)组成的硬盘。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机械硬盘的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与机械硬盘一致。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机械硬盘的旋转介质,因而抗震性极佳。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4085摄氏度)。
Intel 硬盘  目前SSD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目前由于成本较高,正在逐渐普及到DIY市场。
  在SSD中存取数据更快,但是成本相对较高,这也是SSD一直没有被普及的最大阻碍。但今年SSD价格逐渐降低,已经正在缩小跟HDD的差距。
  第3页:HDD和SSD的历史
  机械硬盘的历史:
  硬盘技术是比较古老的(在计算机历史上)。众所周知,1956年,IBM的IBM 350 RAMAC是硬盘的雏形,它相当于两个冰箱的体积,不过其储存容量只有5MB。1973年IBM 3340问世,它拥有“温彻斯特”这个绰号,来源于他两个30MB的储存单元,恰是当时出名的“温彻斯特来福枪”的口径和填弹量。至此,硬盘的基本架构被确立。
日立企业级硬盘  1980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开发出5.25英寸规格的5MB硬盘,这是首款面向台式机的产品,而该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
  此后不久,20世纪80年代初硬盘接口的标准化。内部电缆接口已改为从串行到IDE的SCSI到SATA,但它基本上做同样的事情:硬盘驱动器连接到电脑的主板,让你的数据可以被处理。今天的电脑几乎全部采用2.5和3.5英寸硬盘采用SATA接口(至少在大多数PC和Mac)。机械硬盘的存储能力已经从多个兆到多个TB的百万倍的增加。目前的3.5英寸硬盘最大为4TB,2TB最大的2.5英寸硬盘。
  代表厂商:
  希捷公司
  成立于1979年,现为全球第二大的硬盘、磁盘和读写磁头制造商,希捷在设计、制造和销售硬盘领域居全球领先地位,提供用于企业、台式电脑、移动设备和消费电子的产品。2005年并购迈拓(Maxtor)2011年4月收购()旗下的硬盘业务。
  日立(HITACHI)
  HITACHI日立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综合跨国集团之一.台式电脑硬盘,笔记本硬盘都有生产。于2002年并购IBM硬盘生产事业部门。于2011年3月被西部数据收购。
  固态硬盘的历史
  固态存储并不是一个新鲜和前沿的技术,早在存储技术发展之初,固态存储就作为存储领域的一个分支技术方向,默默无闻的向前发展延伸。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进步,在传统磁盘存储性能停滞不前的今天,固态存储却犹如一朵奇葩,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静悄悄的盛开。
  据了解,SSD最早在1990年年中登场,当时相对于硬盘更为出色的性能以及高昂得多的成本,使其长期被限制在军事、航天等特殊领域里应用。随着SSD固态移动硬盘技术的发展和闪存价格的持续走低,SSD固态移动硬盘的普及已是大势所趋,其更新换代所带来的市场机会和利润空间十分巨大。
Intel SSD  IDC调查研究表明,2010年固态盘采用率将继续呈明显增长趋势,出货量有望实现54%的年复合增长率,超出年的预测期。到2012年固态盘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0%,其中企业级存储应用将在I/O密集型应用中扮演关键角色,在2013年达到每年165%的增长。SSD的主要市场将从笔记本电脑向外扩展(如消费电子存储、台式机存储、企业级存储等),SSD的市场规格预计到2013年会突破1亿台大关,2016年达到2.8亿台。
  代表厂商:
  英特尔公司(Intel)
  英特尔在随着个人电脑普及,英特尔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设计和生产半导体的科技巨擘。为全球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工业提供建筑模块,包括微处理器、芯片组、板卡、系统及软件等。这些产品为标准计算机架构的组成部分。业界利用这些产品为最终用户设计制造出先进的计算机。英特尔公司致力于在客户机、服务器、网络通讯、互联网解决方案和互联网服务方面为日益兴起的全球互联网经济提供建筑模块。其中SSD固态硬盘就是近年其在存储领域的代表产品。
  第4页:SSD vs HDD的终极PK
  固态硬盘和硬盘都做同样的存储工作:他们引导系统,存储你的应用程序,并储存个人档案。但每个存储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功能。现在我们通过对比来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他们,具体如下:
  1.价格
  价格往往是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第一要素。
  SSD的价格是是非昂贵的,对于相同样式和容量的1TB 2.5英寸硬盘,HDD的价格约合100美元,而SSD则要高达900美元,也就意味着HDD为10美分每GB,而SSD则是90美分。它的价格是HDD的十倍之。造成价格较高的因素主要是HDD发展时间较早,技术相对成熟,随着SSD的技术成熟,他们之间的价格将会逐渐缩小。
  价格PK:HDD胜
SSD vs HDD  2.最大的存储能力: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人们更愿意选择存储空间更大的设备存储数据。
  如上所述,1TB的固态硬盘是非常昂贵,也是非常罕见的,我们比较常见固态硬盘为128GB和500GB存储空间。但是如今的电脑上,500GB的硬盘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4TB硬盘在多媒体存储爱好者那已经应用非常普遍。
  最大存储PK:HDD胜
  3.启动速度:
  速度也是影响人们购买的重要因素。
  启动速度是SSD的强项,一个设备齐全的电脑甚至能够在几秒内就能够启动完成,而HDD的启动速度甚至要超过一分钟的时间。 SSD没有电机加速旋转的过程,所以启动速度更快。
  启动速度PK:SSD胜
  4.读写速度:
  SSD不需要机械结构,完全的半导体化,不存在数据查找时间、延迟时间和磁盘寻道时间,数据存取速度快,读取数据的能力在230M/s以上,最高的可达1700M/s。
  读写速度PK:SSD胜
  5. 寿命:
  一般闪存写入寿命为1万到10万次,特制的可达100万到500万次,然而整台计算机寿命期内文件系统的某些部分(如文件分配表)的写入次数仍将超过这一极限。特制的文件系统或者固件可以分担写入的位置,使固态硬盘的整体寿命达到20年以上。而机械硬盘的寿命则会更长,如今已经很少出现磁盘寿命终结的事件。
  寿命PK:HDD胜
  第5页:SSD vs HDD究竟谁是胜者?
  6.质量方面
  SSD比常规1.8英寸硬盘重量轻20-30克,使得便携设备搭载多块SSD成为可能。同时因其完全半导体化,无结构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各种不同接口、形状的特殊电子硬盘。
  质量方面PK:SSD胜
SSD PK HDD  7.抗震抗干扰
  SSD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笔记本电脑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抗震方面:SSD胜
  8.数据恢复方面
  传统的磁盘或者磁带存储方式,如果硬件发生损坏,通过目前的数据恢复技术也许还能挽救一部分数据。但如果固态硬盘发生损坏,几乎不可能通过目前的数据恢复技术在失效(尤其是基于DRAM的)、破碎或者被击穿的芯片中找回数据。
  数据恢复:HDD胜
  9.电池航程
  SSD能耗较高,根据实际测试,使用固态硬盘的笔记本电脑在空闲或低负荷运行下,电池航程短于使用5400RPM的2.5英寸传统硬盘。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在任何时候的能耗都高于传统硬盘,尤其是关闭时仍需供电,否则数据丢失。
  电池航程:HDD胜
  10.噪音方面
  SSD得益于无机械部件及FLASH闪存芯片,SSD没有任何噪音,功耗低。
  噪音方面:SSD胜
  点评:
  价格,容量和可用性上的机械硬盘双赢。SSD的工作速度,坚固耐用,外形尺寸,噪音,速度更胜一筹,如果没有价格和容量问题,固态硬盘将成为最后的赢家。至于寿命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逐步成熟,固态硬盘的寿命将会更长。但是在高端多媒体用户,如视频编辑,读写数据不断的用户有些例外,这些用户需要更大容量的硬盘存储数据,而且需要经常的读写数据,硬盘最终将磨损,这样在容量和寿命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很难被SSD取代。
  第6页:用户应怎样选择HDD和SSD
  上面我们详细介绍了SSD和HDD的优缺点,并且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但是可能有些用户对那些专业的数据并不太懂,下面我们对具体的硬盘进行一些应用的推荐,你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当然这里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购买能力进行选择。
怎么选择  HDD(机械硬盘):
  多媒体存储和重复下载较多的用户:
  多媒体的存储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而重复下载的用户需要硬盘重复存储,需求大寿命的硬盘。所以优先考虑HDD。
  预算少的买家:
  当然钱首先是我们考虑的因素,相比于价格不菲的SSD,预算少的用户还是买HDD硬盘,性价比较高。
  印刷用户:
  视频和相片的编辑需要重复存储,所以需要采用寿命较长的HDD。
  一般用户:
  除非你对速度和抗震性有特殊要求,否则一般的人都不会选择价格昂贵的SSD。
  SSD(固态硬盘):
  经常出差的人士:
  经常带着笔记本或上网本出差的用户,经常在各种道路上颠簸,SSD硬盘能够很好的起到防震的作用。保护企业数据安全。
  速度需求:
  如果你对速度有着特殊的需求,那么你就要选择SSD了。
  音频需求:
  如果你正在录制音频,如果不想你的录制的音频夹杂嘈杂的声音,选择SSD是明智选择。
  点评:
  SSD拥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当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价格和容量的限制得到良好的解决之后,SSD必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第7页:混合存储的意义
  混合硬盘的概念是将NAND闪存芯片嵌入到硬盘或是主板之中,结合硬盘和NAND闪存两者所长来增加个人电脑的性能,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产品。这样的混合式产品在年初时于内存产业引起了广泛讨论,然而近期话题性已被固态硬盘(SSD)盖过,这次SST推出新产品FlashMate,再度绷起了混合硬盘大战的神经。
美光混合存储  在计算机关机的状态下,也可到硬盘中转存盘案,包括文件备份、浏览网页、下载数据、放映音乐和电影等,甚至是收看数字电视等,这些事情都可以在计算机关机的状态下完成。
  混合驱动器比常规硬盘多了以下几个优点:由于使用闪存芯片,启动以及休眠恢复速度加快了;由于盘片的机械寻址动作减少了,从而节省了电力并且延长了电池寿命;盘片的机械动作减少也延长了硬盘的寿命;由于数据采集于闪存,盘片不需要旋转,系统耐用性以及寿命都得到延长。
  另外,混合驱动器的安装也更容易了。混合存储联盟表示,闪存不需要占用主机系统的任何空间,对于Vista系统来说,安装混合驱动器与安装传统硬盘没有区别。
  IDC公司预计混合驱动器将会成就辉煌。该研究公司表示,到2010年底前,混合驱动器将在所有笔记本电脑驱动器中占有35%的比例。
  全文总结:
  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固态硬盘将完全取代传统的机械硬盘。SSD的价格正在下降,有一些用户在他们的PC和Mac电脑上已经采用SSD,但仍不足以影响HDD的地位。虽然家用NAS驱动器和互联网上的云存储将缓解一些存储问题,但本地存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取代,直到我们有无处不在的无线互联网,包括飞机和旷野上。当然,到那个时候,也许有有更好的东西出现。值得我们期待!
如果你对数码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排行财经科普科技数码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AMD黑科技存储终于到来:机械硬盘秒变SSD
15:57:33 Loading 编辑:万南
我们在X470主板首测就提到了X470主板会随板赠送一个价值19美刀的软件AMD StoreMI技术,遗憾的是当时AMD配套使用的软件并不完善,所以当时我们也没能对这个技术进行评测分析。
好在很多问题都能通过时间去解决,如今我们终于拿到了AMD StoreMI的配套软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项技术究竟是鸡肋,还是提升用户体验的神器。
什么是AMD StoreMI?
AMD StoreMI是随X470主板提供的技术,只要是X470主板就能使用,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传统读写很慢的机械硬盘加速。
大家都知道使用SSD会很快,但是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存储需求的1TB容量SSD实在太贵了,因此现在我们大多数消费者只能选择一种折中的方式,就是将系统和经常读写的文件装在容量不大的SSD上,然后大型文件、游戏依然放在读写缓慢的机械硬盘上。
这样做的好处是,对比只使用机械硬盘,我们在网页浏览、查看桌面文件等日常运用系统反应十分灵敏,用户体验得到优化,且不会另外花太多的钱,但缺点是读写\启动机械硬盘的文件\游戏\程序时,系统的反馈依然慢的让人心碎。
而AMD StoreMI,就是将电脑的HDD、SSD和部分内存(最高占用2GB的DDR4内存)组成一个存储的整体,对原本读写较慢的HDD进行加速,让我们在机械硬盘读写文件时也快的飞起。
在我们传统使用电脑的模式下,文件存放地址是需要我们用户手动管理的,但是在AMD StoreMI开启的情况下,系统智能学习算法不断优化常用文件位置,将经常访问的文件迁移到读写速度最快的存储设备上。
这项功能其实与Intel的傲腾类似,都是利用读写较快的设备作为读写较慢的设备的缓存,对读写慢的设备进行加速。但是不少消费者都知道,傲腾存在占用M.2接口,开机进入系统才能使用等诸多缺点,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AMD StoreMI技术是不是有着相似的毛病。
测试平台及说明
这次测试平台采用了二代Ryzen的旗舰加上华硕ROG C7H(WI-FI)的组合,以及N个硬盘以备不时之需。
本次测试主要是为了测试AMD StoreMI技术在读写性能测试和实际日常使用中,对比机械盘加固态硬盘的组合是否有质的提升,除此以外也会测试这项技术的易用性,分析优缺点。
软件安装与启用
首先我们去官网下载安装软件,现在官网已经开始提供AMD StoreMI软件下载。
安装过程没什么好说的,虽然都是英文,但我们只要不断点击Next,Next和Next就好。到接近安装过程末尾时可能有些用户会弹出一个警告,意思是该软件的一些组件需要安装Java 1.7或者更高版本,你是否需要安装,此时直接点是就好。
安装完成后桌面就出现该软件的快捷方式,显然软件是刚刚做出来的,并没有中文版,软件几十页的说明书也是全英文的,对于国人确实不太友好,这个需要吐槽一下。
打开AMD StoreMI软件,自然也是纯英文的,这里会显示两个可选项,第一个适用于用户拥有一个ssd和一个hdd共硬盘,其中之一安装有系统盘,另一个是空的,官方建议用户先把系统装在机械硬盘中。第三行也就是第二个可选项是适用情况是在用户拥有三个硬盘,想把出来系统安装硬盘以外的两个硬盘融合一起的情况。
举个例子,比如在这里我的系统是安装在影驰Gamer 480GB上的,而我想把三星 860EVO和西部数据蓝盘通过AMD StoreMI技术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就选择了第三个选项。
然后它会询问用户,软件可否划分2GB的内存作为融合后硬盘的加速缓存,为了测试AMD StoreMI技术是否真的有用,我们在这里选择可以。
我们很快就能看到成功创建新硬盘的提示了。
此时我们打开我的电脑管理中的磁盘管理,可以看到磁盘0和磁盘2已经没有容量了,它们融合为一个新的磁盘4我们先简单将其称为AMD StoreMI硬盘。那么我们下面就来看看这个新的磁盘性能怎么样。
磁盘连续、随机速度测试
性能测试为了让测试的结果更加直观,我们也分别测试了860 EVO 256GB和西部数据蓝盘 2TB的读写和实际应用成绩,然后我们把860 EVO、西部数据蓝盘和AMD StoreMI硬盘的成绩汇总一起,就能很直观的看出这项技术有没有用。
AS SSD Benchmark 测试:
测试小结:AMD StoreMI技术对于存储届确实是新物种,在传统的硬盘读写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AMD StoreMI硬盘在多项测试中出现了不正常的成绩,我们逐一分析。
在连续读写成绩上,AMD StoreMI硬盘的读取成绩高的惊人,大家可还记得,我们在使用AMD StoreMI创建新硬盘时,划分了2GB内存作为新硬盘的高速缓存,再根据这读取速度,我们猜测此时软件读取的是内存上的数据测出来的速度。
在读取响应时间上,AMD StoreMI硬盘的读取响应时间也高的离奇,只能理解为驱动需要在三个不同的存储介质(内存、SSD和HDD)寻找读取的数据花了不少时间。而其他读写成绩就比较符合预期,远远优于HDD,但稍微不如SSD。当然用单一软件测试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继续测试。
CrystalDiskMark 测试:
测试小结:无论是随机读取还是连续读取AMD StoreMI硬盘成绩依然高的吓人,但是写入不如纯SSD的成绩,测试表现与在AS SSD Benchmark中的表现相符。
DiskSpeedTest:
测试小结:三个硬盘测试相对表现和上面的软件基本相符,但是这次AMD StoreMI硬盘的读取成绩没有这么爆表,看来软件的驱动并不是十分完善,导致不同的软件有相差较大的测试结果。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
西部数据蓝盘2TB
三星860 EVO 250GB
AMD StoreMI硬盘
测试小结: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能十分全面的看出一个硬盘的性能,在这里AMD StoreMI的读取性能依然十分出色,写入性能稍逊于三星860 EVO。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
三星860 EVO 250GB
西部数据蓝盘2TB
AMD StoreMI硬盘
测试说明: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U盘, 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它可以监测到存储设备对于各种大小零碎文件的读写速度,比如4KB的成绩就是读写许多个4KB大小,总计256MB大小文件夹的速度。
理论上零碎文件越多,越零碎,存储设备读写速度越慢。
从测试可以看出,AMD StoreMI在读取大小为1和2MB左右的文件时效率最高,可以达到接近7000MB/s,这基本就是内存的读写速度了,但是比较奇怪的是文件大小大于2MB时,读取速度陡然下滑到4500MB/s附近。
日常应用测试
当然基准性能测试只能反映硬盘的理论性能,我们还需要结合它在日常应用中的表现才能下结论。
测试小结:在各项日常应用中AMD StoreMI硬盘除了在文件解压一项测试中略微不如三 86 EVO 250GB,其他表现基本与三星860 EVO 250GB的表现一致。下面我们看看AMD StoreMI硬盘在传输上的稳定性。
测试完了,我们接下来就试试把硬盘恢复吧,不得不说这里是某冬感到最麻烦的一个环节。
我们再次打开AMD StoreMI的软件,此时只有最后一个选项Change Settings是可以选择了,因为某冬找不到原来的截图,我先用未创立AMD StoreMI硬盘之前的截图做辅助说明,请不要杀某冬祭天。
此时我们可以点击一个Remove选项,点击后软件会把已经融合一起的两个硬盘分离。
这个过程非常漫长,某冬直到下班还没这个操作还没完成,大概3个小时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磁盘0和磁盘2终于回来了。
这还没完,此时AMD StoreMI的驱动依然装在了机械硬盘上,我们需要再打开一次AMD StoreMI软件,把驱动Delete掉,才能恢复最开始的样子。
恢复最开始的模样,这话当然也意味着你原来在AMD StoreMI硬盘上存放的东西全都清空了啦,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AMD StoreMI驱动下文件是智能存放在两个硬盘上的,可能同一个游戏不同的文件分别存放在SSD和HHD上也说不定,当我们把两个盘分离时AMD StoreMI驱动并不能完成智能移动数据的任务,数据自然就清空了,也就是说,开启AMD StoreMI功能基本上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除非你的数据都不要了。
AMD StoreMI技术分析与猜测
其实AMD StoreMI这个技术就是通过软件将SSD与HDD组成一个混合硬盘,在我们写入文件时系统会先把文件写入到SSD当中,随后AMD StoreMI会根据用户习惯,智能判断文件是否常用,把常用的文件依然留在SSD当中,不常用的文件比如影音视频、图片等,就在磁盘空闲的时候移动到机械硬盘上。
AMD官方资料也说明当我们把SATA SSD换成NVMe SSD时,AMD StoreMI的读写速度就会变成和NVMe SSD相当的读写速度。
新AMD StoreMI硬盘
970 EVO 1TB
随后某冬也尝试了一下,使用三星970 EVO 1TB与西部数据蓝盘 2TB组成新的AMD StoreMI硬盘,写入速度果然变成NVMe SSD水平。
我们也可以在上面的测试中看到AMD StoreMI硬盘的读取速度十分爆表,猜测是使用内存为新硬盘加速的结果,但这在实际应用测试中没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出来,游戏加载速度都与纯SSD一致。
评测室总结
从概念上来说,AMD StoreMI就是一个帮你智能管理磁盘和文件的软件,把常用的软件放在SSD上,把不常用的放在HDD上,这软件好用与否,其实取决于它有多智能,一个聪明的关管家就是一个好的管家,一个不聪明的管家,那还不如没有。
而这也意味着这项技术是可以通过用户反馈,不断完善的。综合上面的测试,其实这项技术优缺点都很明显,我们可以分别列一下。
AMD StoreMI这项技术优点有三,最主要就是能智能帮用户管理文件存放地址,这简直就是懒癌症患者的福音,而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的许多发明都是为了懒人发明的;
其二在于开启这项功能后以后我在这个磁盘移动文件都是先写入ssd,日后再移动,那文件传输都以SSD的传输速度进行,表面上用户好像拥有了一个大容量的固态一样;其三对比Intel的傲腾我们不需要另外购买硬件。
但是这项技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开启这项功能的过程是不可逆的,除非你的数据不要了;而这也意味着,假如你使用了一个比较渣渣的SSD和HDD开启了这项技术,假如某天你的SSD报废了,那你整个硬盘包括在HDD里面的数据也没了;
最后综合上面的测试,我们可以发现AMD StoreMI硬盘的写入性能是比原本纯SSD的写入性能稍差的,无论是使用860 EVO和970 EVO的情况下,也就是SSD的性能会受到部分损失;最后这项技术是随X470主板赠送的,假如你使用AMD 300系主板想使用这项功能还要花19美刀,这时候消费者就需要衡量一下它对自己是否有用了。
总体而言,这项技术对于购买了X470主板的消费者是一项不错的福利,假如你有一个放心的SSD其实可以大胆去使用这项技术,但假如你不是X470主板的用户,建议可以先观望一下等这项技术更完善再入手,毕竟现在它连中文版说明书都没有,还是一个十分初期的产品。没有更多推荐了,
加入CSDN,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与500万程序员共同成长!12:05:03 修改
  虽然SSD也是硬盘的一种,使用方式与之前HDD也基本一样。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不少差异的。尤其是想要全面的发挥出SSD盘的性能,还是需要经过一些设置才行。&例如最常见的就是开启AHCI,4K对齐,使用原生SATA3.0接口,使用支持SATA3.0硬盘数据线等等。如果SSD设置不当,就会极大地影响了SSD的真实性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你真的发挥出SSD硬盘性能了吗?下面,我就以东芝DTS312&SSD为例,详析介绍一下SSD的初始化、分区格式化,系统安装,以及常用设置,教你如何正确使用全新的SSD。一:SSD硬盘的初始化、分区格式化评论  当我们拿到一块全新的SSD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分区了。绝大部分新SSD硬盘第一次使用时,都要经过一个初始化过程,当然少数SSD硬盘出厂时就已经初始化,也就不需要进行另外的初始化工作了。评论  对于没有初始化的SSD,可以先挂到任何一脑上进行初始化,系统会自动选择MBR模式,只要点击确定即可初始化。SSD初始化后,就可以进行分区与格式化操作了。我使用的东芝DTS312&SSD容量为128G,所以没有必要再划分其它分区,直接进行格式化操作即可。如果你手里的SSD容量较大,则可以适当的进行分区操作。一般来说建议C盘容量保持在100G左右。  对SSD进行分区和格式的操作其实很简单,把SSD装在任意一台安装了WIN7,WIN8或WIN10系统的电脑上,通过系统中的控制面板进入磁盘管理系统,在磁盘管理中直接对SSD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即可。也可以使用WIN7,WIN8或WIN10系统安装盘启动,在安装系统过程中分区与格式化。在安装系统过程中,使用系统安装盘启动,在安装系统过程中选择驱动器高级选项,就可以对未分区磁盘进行分区与格式化。还可以用磁盘工具进行分区与格式化。&评论  我这里选择使用磁盘工具对东芝DTS312&SSD进行分区与格式化。&评论评论  对于SSD一定要注意4K对齐,使用WIN7,WIN8或WIN10系统内置的磁盘管理工具来进行格式化后,会自动实现4K对齐。也可以使用专业的硬盘分区如DiskGenius(硬盘分区),分区助手等软件来实现4K对齐。在使用DiskGenius(硬盘分区),分区助手软件时,记得选择4KB对齐的选项。评论  个人建议使用专业工具来进行进行分区与格式化。评论  分区与格式化完成后,可以用CrystalDiskInfo软件来查看一下SSD的信息。在传输模式上显示SATA/600时,说明SSD硬盘处于SATA3.0接口上,如果不是,建议更换成SATA3.0接口。(SSD硬盘对主板的接口类型有要求,必须得是SATA3(6Gbps)接口才能发挥出它的性能来。以前的&SATA2(3Gbps)&接口虽然能用,但是却无法发挥出SSD硬盘的速度来。)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款软件,来查看一下SSD是否是全新的,一般从通电次数与通电时间就可以看出来。&二:系统安装评论  在给SSD安装操作系统时,一定要开启AHCI模式,具体方式就是进入电脑的BIOS,将磁盘模式更改为AHCI模式。(这个如果不知道在那里更改的话,可以查看主板说明书,上面都有详细的介绍。)&评论  操作系统建议安装WIN7,WIN8.1,如果你喜欢尝鲜,也可以安装WIN10。不过WIN10目前还是测试版,肯定存在问题,不建议新手安装。至于XP已满足不了SSD的要求,虽然可以安装,但是要手动设置比较多的东西,相对来说麻烦。另外XP没有trim,对SSD性能有一定影响。建议大家尽量不要使用XP系统,除非有特殊的需求。评论  在安装操作系统过程,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一下,那就是如何避免全新安装WIN7,WIN8.1时,C盘前的隐藏分区问题。其实想避免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不要在安装的过程中进行分区操作,也就是说,在安装之前,不管你用WinPE也好,还是用其他系统也罢,先把需要安装WIN7,WIN8.1的分区划好容量,格式化好(NTFS),然后安装的时候直接装在你分好的分区中,就没这个问题了。如果你在安装的时候,利用WIN7,WIN8.1的安装程序来进行分区操作(删除,建立,格式化等),就会出现那个隐藏分区了。这个隐藏分区会影响AS&SSD&Benchmark软件中4K对齐的数字。有好多用户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用AS&SSD&Benchmark软件查看,发现显示的并不是1024K,而且很长的一段数字,以为没有4K对齐,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隐藏分区的缘故。但实际上对SSD的性能并没有什么影响。如果你比较追求1024K这个数字的话,只要不出现隐藏分区即可。&评论  在SSD上安装系统时,尽量使用原WIN7,WIN8.1操作系统,因为绝大多数GHOST版系统往往都是在机械盘上安装制作的,没有针对SSD做相应优化,有些不适合SSD。&三:安装合适的驱动评论  选择合适的驱动很重要,我使用的是微星Z87主板,六个硬盘接口全部都是原生SATA3.0接口。所以驱动方便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如果你使用的SATA3.0接口是非原生的,记得一定安装好驱动。另外我使用的东芝DTS312&SSD适合安装英英特尔RST驱动。注意并不是所用SSD都适合安装英特尔这个驱动,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评论&评论&评论  安装英特尔RST驱动后,东芝DTS312&SSD的性能得到明显提示。四:其它优化  SSD硬盘擦写寿命有限,如按机械硬盘的设置方法,开启系统还原,使用碎片整理之类的,会很伤SSD硬盘。所以要禁用或移动不必要的操作系统功能。但是一个一个手动禁用会很麻烦,所以使用一些优化软件,就会省事不少。例如这款名为SSD&Fresh&ssd硬盘寿命优化软件,就挺实用的。&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下。评论  SSD&Fresh&2015是一款专业的SSD固态硬盘优化工具,能够减少SSD磁盘读写次数,大大延长使用寿命!SSD&Fresh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开启或者关闭系统一些与SSD性能和寿命相关的功能,例如关闭磁盘索引、关闭睡眠、关闭虚拟内存等。&评论&评论&评论  这款软件需要用户输入名字和邮箱并验证激活才可使用。虽然界面是英文的,但没什么难度。&评论  激活后,软件会自动检查并更新。&评论  软件主界面展示。&评论  可以很方便的查看S.M.A.R.T数据。&评论&评论&评论评论  SSD&FRESH&可以关闭以下系统属性,让&SSD&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得以延长:磁盘索引、碎片整理、文件访问时间、预读取、整理启动文件碎片、Windows&事件记录器、系统还原、8.3命名法支持、开启&Trim&功能、AHCI&setting。注意上面的每个属性在&SSD&FRESH&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请在优化前仔细阅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论  点击“优化”既可以开始优化操作,然后选择“全部优化”即可自动对固态硬盘进行优化,当选项变成绿色勾即表示已经优化成功。&
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天愁与悲。人生在世如一梦,刹那芳华已成
&&&...&&完全不会用!&&&买是买了.看不懂啊!
&发表于&21:52&&&&...&&完全不会用!&&&买是买了.看不懂啊!
不会吧,这个比超频简单得多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天愁与悲。人生在世如一梦,刹那芳华已成
&&&呵呵,我是小白啦!&&我是准备装机的!&买了还没用,等装的时候让人家教我吧,&&我是&E3&V3&&&&,&B85&&&,760&&&,&8G&&&&SSD128
说的很好&&&可是看不懂啊咋办噢
不错,不过觉得Intel&RsT和系统安装的ahci驱动在使用过程感觉不出任何不同,而且有些文章说,这个Intel&RST驱动和一些SSD不兼容,可能会导致卡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邮箱不能添加附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