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面对冷暴力分手寝室冷暴力

“90后”女大学生宿舍“冷暴力”现象分析
一、问题提出“你对现在寝室关系感觉怎么样?”近日,笔者在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3个年级女生针对大学生寝室关系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仅四成“90后”女大学生对寝室关系满意,五成对寝室关系不满意,还有一成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以本人所管理的安徽科技学院财经学院2011级女生宿舍为例,2011级财务会计专业现有学生154人,因为是文科专业,其中女生就有120人。女生宿舍共21个,其中有两个与其他院、其他专业学生混合,宿舍人际关系比较微妙。通过日常工作中的统计,这21个宿舍中,曾有10个宿舍的同学,因各种原因向我诉说过对本宿舍成员或其他宿舍不满的言论,其中6个宿舍因各类原因发生过较大的矛盾,甚至有肢体冲突、身体受伤等情况。一部分女生在发生矛盾后,为了逃避宿舍人际矛盾与其他宿舍成员渐渐疏远,经常驻留图书馆或大教室,不愿回到宿舍这个环境,还有学生申请更换宿舍,甚至提出宁愿外出租房,这样的环境下有时还会引发宿舍“内贼”偷窃行为。这样的宿舍状...&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大学宿舍是大学生课余在校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女生宿舍自然就成为大学女生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地方,但同时也是女生之间矛盾冲突的主要场所,有研究表明“女生在人际关系困扰程度上要比男生严重”。[1]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出生的,90后女大学生突出的个性和心理特征,是造成宿舍矛盾的重要原因,但地域性原因也是造成女大学生宿舍矛盾不可忽视的因素。探析由地域性原因引发的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矛盾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女大学生重塑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女大学生宿舍人际矛盾问题案例案例一:2012年10月的一天下午,市场营销12级女生王某,到办公室强烈要求老师帮其调换宿舍,原因是与宿舍其他5名成员不和,不想跟她们住在一起。经了解,王某与宿舍其他成员之间的不和,源于另外5名女生都来自苏北地区,只有她自己来自苏南地区,平时另外5名女生在宿...&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近年来,我国高校由宿舍人际关系矛盾而造成的女大学生互相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力求有效减少高校女大学生因人际关系问题造成的恶性问题,保证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促进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1概念界定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对人际关系的解释为:“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其外延很广,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志关系等等。”[1]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定义为:“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在女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女大学生宿舍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结成的以精神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2]2研究假设结合我国学者对当前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以及人们的日常经验,提出以下假设:第一个假设...&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日前,有媒体爆光了广州某高校大一女生因怀疑宿舍关系紧张而跳湖自杀事件,女大学生宿舍关系严峻的问题在一些高校的论坛上也可时常得到反映,有很多女大学生为了逃避问题而选择外出租房,走向极端,这种状况使得女大学生宿舍关系这个问题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使得我们不禁怀疑:女大学生宿舍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女生多,矛盾也会相应增多吗我们分析女大学生之间的矛盾,确实有很多都是在宿舍间悄然滋生、发展的。在应对宿舍关系时,不少女大学生都表示这是心中的一块巨石,甚至把它当成是心理、思想负担。宿舍是女生们相对时间内相对集中的地方,是女生们相互交流、学习的地方,是一个班级甚至一个个体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宿舍环境对于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对女大学生宿舍关系进行探析,处理好女大学生宿舍关系,以保障女大学生健康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也是女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一、女大学生宿舍关系现状高校女生宿舍一般由4~6人...&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本文以1例女大学生宿舍矛盾为背景,对事后形成的“冷战”局面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处理矛盾的办法和措施,并深层次提炼本案例中的处理要点,进而对女大学生宿舍矛盾处理的工作深科反思后认为:①寝室平等观念要提早树立;②寝室管理制度要提早完善;③寝室矛盾处理机制需建立。辅导员处理女大学生宿舍矛盾时的注意事项:①辅导员及时发现矛盾;②辅导员处理时需要价值中立。 1寝室矛盾的背景 某女生寝室4名学生,A坐在B的床上洗脚,洗完之后把地板打湿了没拖,B不高兴说了几句,最后争吵起来,B—气之下将洗脚水泼向A,A认为洗脚水泼人是很不吉利的,所以去接了盆冷水将B从头浇到脚,在此过程中水溅到同寝室C的电脑上造成笔记本受损无法开机。C将修电脑形成的费用去找A、B赔偿,A、B却都将责任推向对方,最后没人承担费用。寝室学生找到辅导员协调。辅导员找D了解了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同时了解到了一些其他信息,这个寝室其实已经“冷战”了很长时间,现在的局面是“一对三”。 A长...&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面临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紧张。在众多人际问题中,宿舍人际关系问题最为主要和集中。其中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宿舍人际问题较之男大学生更为复杂化和微妙化,女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事情时有发生。在应对宿舍关系时,不少女大学生把它当成是心中的一块巨石,甚至是心理、思想上的负担。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女大学生们既无心学习又感到大学生活乏味无聊,更为严重的还表现出疑心重,对人冷淡,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因此,剖析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探索如何培养女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保障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不容忽视的问题。1女大学生寝室人际问题分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双向选择为前提基础的。而在新的公寓管理模式下,女大学生一般都是以4-6人按照随机组合来进行宿舍分配的。这就使得宿舍成员之间可选择性大大降低,无论喜欢与否,都不得不去适应。虽然住宿...&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如何成为小黄鸡)
(blue~aiko)
(巨根少女)
第三方登录: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高校+$head_words:家庭经济困难学生+$head_words:宿舍+$head_words:冷暴力","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冷暴力问题分析"}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冷暴力问题分析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冷暴力问题分析
由于冷暴力问题在学生宿舍中普遍存在,特别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冷暴力现象较为严重.本文通过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冷暴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产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冷暴力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大学生宿舍关系的和谐发展.
摘要: 由于冷暴力问题在学生宿舍中普遍存在,特别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冷暴力现象较为严重.本文通过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冷暴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产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冷暴力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促进大学生宿舍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校园冷暴力 十句话最伤人
  集大一份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27%的学生遇到过校园“冷暴力”  专家称,心里承受力差的学生,若长期遭“冷暴力”,易出现心理问题  校园冷暴力的原因  日前,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了“向暴力说不”的心理论坛活动。论坛上公布了一份有关“校园冷暴力”的社会问卷调查,900份有效问卷中,有300份专门面向厦门的中学生。调查发现,300名厦门中学生中,27%的学生遇到过教师的“冷暴力”现象。  老师各有各的苦水,学生也有心里话想说。上周,本报梳理了“教师的十大吐槽点”,得到许多老师的共鸣。同时,也有学生读者表示想“吐槽”。老师和同学的哪些话最令人讨厌、抗拒?本报就此展开调查,发现学生吐槽的话语,有些虽是无意间脱口而出的,却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心理伤害,其中不乏校园“冷暴力”的影子。  文/记者 郭文娟 林珊 李小庆 实习生 苏冬梅 漫画/小牛  A  老师的“语言暴力”  吐槽1  “你要是我儿子,早就一巴掌下去了”  初三学生张同学说,他曾经遇到一个班主任,说话很直,完全不给学生留情面。特别是当她发脾气时,说的话让人难以接受。有一次,班上有个喜欢打架闹事的同学又在学校里“搞了一摊”,班主任在教室里训他,情绪很激动,突然就来了一句:“你要是我儿子,早就一巴掌下去了!”  当时,班上的同学都有点愣住了。“这话有点狠啊。”张同学说,大家都知道班主任脾气火爆,有时甚至在办公室当着其他老师的面,吼自己的儿子。“那个同学脾气也很犟,老师这么说话,不是让他更有逆反心理吗?”  隔了一个学期,班里来了一名实习老师,虽然没什么教学经验,但她年轻开朗,脾气又好,和学生打成一片。批评人时,也比较委婉,反倒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就连那个爱打架闹事的学生,也都愿意听她的话。  吐槽2  “考成这样还好意思?要是别人早就哭着去找老师了”  很多人以为,后进生、调皮学生更容易遭遇一些有“杀伤力”的话语。其实,有时所谓的好学生,也不能幸免。  陈同学的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五名左右,是比较受老师宠爱的学生。初二时,有一段时间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学得很费力,成绩反而下降了。期中考,他又没考好,老师很生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考成这样还好意思?要是别人早就哭着去找老师(请教)了!”  陈同学说,老师也许是恨铁不成钢,但是那句话真的让他很伤心。本来,他一直很敬重那位老师,但是老师的那句话让他觉得,老师只是关心他的成绩,而并不是真正关心他。  吐槽3  “你是猪吗?这种题目都不会”  “你给我滚,这还没错!眼睛长哪里去了?”“你是猪吗?这种题目都不会!”“见过蠢的,没见过你这么蠢的!”……  林同学读初三,她在同学中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老师有时说话也很“狠”。以上列举的全是老师们发火时,朝同学吼的话。还有老师向学生翻白眼,这个动作让有些学生“小心肝都碎了”。  林同学说,学校有分层教学,分在程度不是很好的班级里上课,有时老师一道题讲了很多遍,可程度稍差点的学生还不理解,老师就会放出这样的“狠话”。但是,大多数同学认为,毕业班了,时间紧迫,老师有时候比较急,说出这些话也能理解。他们希望,老师也能自我减压,调整与学生的关系,改进教学方式。  吐槽4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今年才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兰对“简单”一词甚为反感,因为语文老师曾经批评她:“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因为在校运会上拿了三个单项冠军,小兰被校田径队选上。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她都得到操场上训练,再加上有时候还要参加各种比赛,耽误了不少文化课的时间。原先成绩就一般的小兰,因为缺课,成绩退步明显。有一次语文考试成绩出来后,小兰考得不理想,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里。一进去,老师就对她说:“你怎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呢?”语文老师跟她说,跑步跑得再快也没用,以后中考还是要考文化课。要是把跑步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可能成绩就不会那么差了。  从语文老师办公室出来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句话就一直在小兰的耳边回响。之后,训练、学习成绩都下降了。直到开家长会,老师告诉小兰的父母,小兰的成绩一直下降,需要找原因。父母回家一问,小兰才告诉他们,自己最近很不开心,因为老师说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让她很受伤,觉得自己没用。后来,经过父母的开导,小兰才重新接受了那位语文老师。  吐槽5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小洪今年念高一,会考前,老师有次讲评地理考卷,他不小心走神了。老师发现后,就叫他起来回答问题。结果可想而知,小洪连题目都没听到,根本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这么简单的题目你都不会做,还有心情在那走神!你真以为自己是伟大的诗人啊?你以为会考人人都能过吗?我看到时候,全班就你一个过不了!”老师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小洪瞬间尴尬地低头,脸烧得厉害,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回家后,小洪难过了一整晚,他不明白为什么老师要伤他的自尊心。  此后上地理课,小洪就有了心理阴影,精神高度紧张,生怕老师什么时候再突然让他回答问题。  吐槽6  “考不好以后只能去捡破烂”  小曾今年6月就要参加高考了,最近经常熬夜复习,每天睡眠时间还不到6个小时,有时候上课坚持不住,就会打瞌睡。一天早上第一节上语文课,小曾因为前一天晚上奋战到凌晨1点,上课时眼皮一直打架,最后还是坚持不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老师看到很多人精神不是很好,就想以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大家集中精神听课。正在“与周公约会”的小曾不幸被点中,被同桌摇醒后,迷迷糊糊中站了起来。“老师,我刚刚没听到,能再重复一遍问题吗?”小曾胆怯地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要我重复几遍?都要高考了,上课还睡觉,这么不上心。如果考不好,以后只能去捡破烂。”老师的话让小曾的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坐下后趴在桌子上头都不敢抬起来。  B  同学的挖苦讽刺  吐槽7  只回一个“哦”字,其实很伤人  本报此次调查中,多名学生提到了“哦”这个字。陈同学说,当你向处得好的同学问话,或是分享喜悦和失意时,对方只给你回一个“哦”字其实很伤人,问话的人顿时兴致全无。  至于行为,初三的刘同学说,现在的校园里以貌取人的现象也很明显。班里有一名女生,长得像男孩子,班里的男生都处处躲着她,不愿意和她有任何接触。只要有她在的地方,男生们都会发出阵阵怪叫,并且快速躲开。有些男生甚至当着她的面说她是丑八怪。班里同学没人愿意和她同桌,老师只好安排她一个人一张课桌。  吐槽8  “矮点好啊,去旅游景点都不用买门票”  小陈在集美读高中,个子长得比较矮,最怕别人拿她的身高说事。有一次,同学挖苦她:“矮点好啊,去旅游景点都不用买门票!”小陈说,这话让她很伤心。  小陈说,同学们用反话讽刺其他同学的缺点,类似的情况很多。比如,同学明知道你的牙齿不好看,却说“你的牙齿超美,超整齐”;明知你很胖,却说“你好瘦”。这些挖苦人的话都令人很伤心。  吐槽9  “女孩子还吃那么多,难怪那么胖”  青春期的许同学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因此饭量比较大。以前她都回家吃午饭,这学期因为妈妈工作变动,中午不能回家煮饭,她就在学校门口的快餐店吃饭。有一天中午,她在快餐店遇到同班同学,正巧她让老板加饭。一名男生撞见了,取笑她:“女孩子还吃那么多,难怪那么胖!”旁边的同学也跟着笑了。  许同学很尴尬,跟同班女生比起来,她是显得有点“高大”。上体育课跑步时,总是落在后面。她也动过节食减肥的念头,无奈经不起食物的诱惑。那天被同学当面一说,她很生气,却又想不到什么反驳的话,只能自己生闷气。  吐槽10  “是不是学习好的都长得丑啊”  小黄今年念初二,个子不高,相貌平平,而且有点胖,但她自己并不是很在意,认为好好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可是班上没有几个人喜欢和她一起玩,有的同学甚至还会故意避开她。  平日大家都穿着校服,不过,有些爱美的女生会在校服里面花点小心思,比如搭一些比较好看的T恤,还会秀出来,互相比较。有一次,几个女生正在谈论穿衣打扮的事,其中一人就问小黄:“你怎么总是穿这套衣服?你都不换衣服的吗?”小黄回到座位上,听到同学在背后议论:“是不是学习好的都长得丑啊?”  小黄的心里挨了重重一击,原本大大咧咧的她,慢慢变得“不合群”了,喜欢独来独往,在学校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C  调查数据  近三成学生称遭遇“冷暴力”  挖苦、漠不关心、训斥都算  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社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0名中学生中,27%的学生遇到过教师的“冷暴力”,其中男生占32%,女生占68%;其他73%的学生称没有遇到老师的冷暴力,其中男生占58%,女生占42%。  什么样的表现才是“冷暴力”?在300名中学生中,52%的学生认为嘲讽挖苦属于“冷暴力”类型;17%认为漠不关心也属于“冷暴力”;31%的学生认为训斥属于“冷暴力”。  老师为什么会对学生“冷暴力”?调查发现,对于“冷暴力”存在的原因,13%的学生认为是教师职业倦怠;9%的学生认为是个性受到遏制;还有25%的学生认为是唯成绩论的原因;14%的学生认为是教师的教育惯性、期望值过高的原因;23%的学生认为是由于沟通障碍;11%的学生认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忽视;此外还有5%的学生认为是由于家长过于严厉。  专家观点  批评要有根有据  教育要掌握分寸  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罗晓教授认为,不能把所有令学生抗拒的话都归为校园“冷暴力”。罗晓说,教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学生,指出学生的不良习惯,并帮助学生进步。但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杜绝身体暴力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冷暴力”。  罗晓说,虽然“冷暴力”对学生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但是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伤害。“冷暴力”没办法满足学生被尊重、被理解以及归属感的需求,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人际交流方面容易过分防御,造成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如果长期遭受“冷暴力”,心理就会压抑。  在罗晓看来,一个好的教育者,批评学生、帮助学生进步需要技巧。首先,批评学生要有根有据,公平公正,语言上不能一直讽刺。其次,适当的教育是应该的,但是要掌握分寸,老师要在理解、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育学生。比如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老师用心去理解,就不会对什么都看不顺眼,就能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再次,教育学生是一个教师反思自我的过程,教师要作为学生的榜样,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强化学生的优点进行教育。学生学习不好、习惯不好,有很多因素,与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关系,学生会模仿老师,老师要做好榜样。同时,老师本身要学好教育心理学,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主动想到找老师。  作为学生,要加强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与家庭和老师的教育都有关系。罗晓说,要告诉孩子生活是幸福美好的,但是也要让他们知道,生活中也会有不如意的事情。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让他们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首先要承认,可以适当发泄,调整好之后就要去面对,想办法应对解决。
(责任编辑: 和讯网站)
分享文章到
财经新闻 你总比别人先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面对冷暴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