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耳机达人评价一下索尼耳机ws625用法大法和Bose的QC35哪个降噪好?

您需要通过验证再能继续浏览 3秒后开始验证
丨 粤ICP备号-10 丨 新三板上市公司威锋科技(83655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Powered by Discuz!
(C) Joyslin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保留所有权利大家都在搜
程序猿,QC35还是XBA N3ap?降噪耳机真的有那么需要吗?
很久没有入新耳机了,最近觉得该把自己的beats studio 2和Bose ie2给更新换代一下了额。 那么问题就来了,不知道该选同价位市面上很火的降噪神器QC35,还是充值一下信仰尝试一下索尼大法的XBA n3。 自己去bestbuy听了一下QC35,的确很安静很柔软,但是不知道这降噪是否真的那么有必要对于一个长时间带着眼镜坐着的程序猿。XBA N3的音质对比QC35会不会高很多很多??主听流行,非木耳,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求各位大神和我一起纠结&
oladfkskfk的答复:
首先好听与高素质是不同的,基本素质很高的耳机想要搭配达到一般意义上的『好听』反而有点困难,因为人耳对于『问题』的敏感度是大于『本体』的,『涂抹过的声音』是更加舒适的(comfortable)。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出现一个尖锐刺耳的声音很容易被发现,但是想要感觉到密度不够高却需要大量听音经验(尤其是高端器材的经验)。 这里我特别想要吐槽的就是FIIO了,虽然他们家boss也在知乎吧,但是我真是不大喜欢他们家的声音风格,整体密度偏低,确实偏暖,但是不够干净。索尼降噪豆评测,无线、分体、主动降噪的索尼大法
索尼新产品向来会给人一些震撼,这次的音频产品也很厉害。
在柏林电子展IFA开幕前,索尼就直接带来了三款全新的降噪耳机,有之前MDR-1000X的升级产品头戴式的WH-1000XM2、音质更好的颈挂式无线降噪耳机WI-1000X以及真正无线的降噪耳塞WF-1000X降噪豆。
消息一经宣布的时候,我看到不少索尼粉丝、发烧友以及媒体人在朋友圈自发地发一些产品图,并表示——摆出这样的产品阵容,只能说索尼在传达: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
没过几天,索尼音频那边的老师找到我,我最期待的索尼降噪豆WF-1000X竟然有评测机可以体验了。但这个产品是工程机,很可能就是刚从那些展览上拿回中国,就马上要送到媒体手里评测了。所以产品本身的表现,不能完全代表正式上市的消费版。
索尼说这是“真正无线”的降噪豆
由于产品是用于测试的版本,所以就不着重放开箱照了,主要集中在使用感受上。
降噪豆主要分为金色和黑色两个颜色,拿到手的是一套黑色的版本,相信大部分的人应该会选择这个黑色的版本。
降噪豆使用了一个方形的包装,内置了小中大三幅新耳塞套,加上耳机上原配的一套,一共是四套。在这个包装里,拿出降噪豆盒子的时候稍微有些困难,需要连底部的海绵一同拔起,而当拿出这个黑色充电收纳盒的时候,你就会直接被索尼的精致做工所吸引。
由于耳机本身的设计形状,这个收纳盒也被设计成了长条形的。虽然它看起来要比苹果的Airpods大上不少,但你不会觉得这个盒子太沉显得累赘,整个盒子属于金属材质,被附着了磨砂喷漆。
所以下意识里,我已经把它保护的非常娇贵,一直放在没有金属的书包内兜里,相信如果和金属的东西碰撞,免不了会有一些磕掉漆之类的情况出现。
Airpods被设计成了瘦且长,降噪豆则是宽且胖。
Sony LOGO被安放在一个抛光的耳机侧面上,耳机各处都体现着索尼的严谨和精致,没有任何值得吐槽的地方。外观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而你可能会担心的是耳机的重量问题——不过实测起来降噪豆佩戴起来轻且舒适,我试过长时间三个小时开车佩戴也不会出现耳朵疼之类的问题。
虽然是一个分离式的无线降噪耳塞,但主动耳塞是你左耳的这个。这个耳塞设计了开关,符合之前一直的索尼操作逻辑——长按是开关,一直长按是蓝牙配对,单击是切换耳机的降噪模式(普通降噪、环境声、关闭);
而右侧的耳塞通过左侧的耳塞实现连接,同时,右侧耳塞也设置了一个按钮,用来长按呼出语音助手、单击暂停播放、双击更换音乐等(连接的是我的iPhone 6s)。
所以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耳机个体,是需要共同打开来使用——当你把右耳的耳塞放进充电盒,它的左耳耳塞是可以继续是使用的;但如果你想一直戴着右耳耳塞,将左耳耳塞放进充电盒,那两个耳塞就都不工作了。
同时,摘掉耳机,它不会自动停止播放,会一直播放。以及在使用降噪豆拨打电话时,只有左耳的耳塞有声音。
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你完全不必要打开/关闭,只要在不需要的时候将降噪豆放到充电收纳盒里去,连接自动断开,当你需要使用的时候,打开盒子戴到耳朵上,它差不多已经完成了连接。
左右耳的连接怎么样的呢?
我尝试过用不同的姿势,手势去测试两个耳机连接的稳定性,两个耳机都表现比较优异。
但说实话,在你日常使用的过程中,是可能会出现断开又再次连接的情况的…….这种断开不确定,重新连接可能在零点几秒。不过,这种情况在其他的无线耳机上都可能会有出现。
整个产品佩戴舒适,但也不代表它很容易掉下来。我像大家一样,在刚戴上这个产品的时候,特别担心一不小心就丢了1599元,但在我后来的疯狂上下左右甩头测试中,它依然牢固地呆在耳朵上。
降噪豆,有降还有燥
好了知道了工作原理,我们来说说这个降噪豆的降噪水平如何?
主动降噪我觉得OK,但绝对比不上MDR-1000X那样的大耳机,这种级别的降噪可能更适合休闲的一些场所。
在极其安静的环境,这种降噪才会来得更明显一点。在安静的环境下,比如你一个人在卧室里,打开降噪你能听到很明显的主动降噪,对冲环境声的那种被空气塞满的感觉。恩,是有主动降噪的。
比如在自己的工作室独自敲打键盘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声几乎被滤光,只剩下不那么尖锐的敲打键盘的声音。
不过,如果来到户外,这种降噪水平的效果稍微会有些降低。由于索尼耳塞本身就已经被动隔绝了一些噪音,而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你甚至分不开耳机内和耳机外的声音了。所以主动降噪功能介入的时候,降噪效果会显得有些不明显了。
为了保证我对这款耳塞的评价不那么偏激,试听期间也找到几位媒体同行试听了这款耳塞的降噪效果,他们都表示对于降噪耳塞来说,降噪豆的降噪功能可能比预期稍稍差那么点点,但考虑到本身“真正无线”,也觉得已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本来我是有意向BOSE借一套QC30做一个AB对比,但也因为时间就搁置了。不过据戴过QC30的媒体老师体验来看,考虑到两个产品的结构不同,降噪豆的效果略逊一筹。当然人家索尼WI-1000X才是对标的产品,是吧?一会结尾我在简单说说WI-1000X……
这个降噪豆设置的环境声模式,具有一定的使用场景,毕竟降噪豆也是用来出街的嘛。有的时候我在户外频繁切换环境声和降噪模式,虽然在强烈的音乐声音下,我听不出太多的降噪程度,但一旦切换到程度更低的降噪模式下,这种充满耳朵的消燥波也会有一种突然逃走的感觉……
当然,它本身的设计逻辑是让你在嘈杂的车站,外部道路上,或是疾驰的汽车上,通过侦测到你的状态来达到你可以听清外部声音的目的,比如不要错过车站的通报,外部道路上汽车的鸣笛……总之来说,降噪豆设计这样的功能非常有心了。
但受限于整体的降噪程度和收音体积,这个功能的实用性可能不是特别明显,更多的时候,旁边人跟我说话,我会下意识的摘掉耳塞…….
谈到音质,我对无线耳机的音质仍然停留在可用以及中下表现的概念上,而降噪豆本身是有些超出我的预期的。
整体听感是很传统的索尼的数码味,反而中高频的表现更超出预期,比起传统索尼耳机的印象又少了一些低频,不过更换耳塞套之后低频的表现会更好一些。对于音质来说,我认为降噪豆处在无线降噪耳塞的中部水平。
虽然续航对于潜在消费者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但我在整体试用过程中好像并没有太关注这个指标,我也感觉索尼本身也并不想让你太关注续航。
这个产品的续航会显示在iPhone手机的顶部通知栏上、Headphone这个App里也会有对应的进度条,但两者都不会显示具体的百分比。在整个三四天的试用情况下,我的感觉是大概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要重新放入电池收纳盒充电,和官方描述的情况基本相似(官方给出的数据是不带盒子续航3小时,盒子再提供6小时续航)。
但我的策略是,基本上每两天就会给这个充电盒上充电,保证我拿出来的时候,产品基本是满电的状态。除了我出差在飞机、高铁上,我不会特别关注这个产品的电量。本身体验上,对电池也不会有特别多的顾忌,所以降噪豆的续航表现还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我的整体体验感觉是,它肯定不及更大尺寸的主动降噪耳机,但要知道,索尼降噪豆是这个品类的先驱——将主动降噪、分离式设计和蓝牙无线三个选项勾上,WF-1000X就几乎成了唯一选择。
而大法真的是把这些黑科技都做到了,谁让人家是真正无线呢……无非是索尼在证明了自己的MDR-1000X降噪实力之外,在新的品类上寻找新的设计、酷以及优雅。
一个小花絮
说的这么ok,还是要记住这是个工程机,索尼也会不断提醒我这点。
不过体验这几天,我在发布会上碰到了提前拿到索尼WI-1000X的媒体朋友,我们就换着耳机体验了一下。对于我的这个WF-1000X,他也很兴奋,毕竟索尼黑科技,而我戴上他的索尼WI-1000X的时候,觉得他那款耳机同样值得一试——不管是耳机音质还是降噪水平,WI-1000X都比降噪豆WF-1000X要高上一档……
当然我们也不必这样纠结降噪豆。毕竟在降噪界,降噪豆论意义、黑科技指数、新鲜指数甚至是回头率等各项指标,比其他耳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你一定要问我选哪个的话,当然是高呼一声“索尼大法好”然后全都买咯。
BOSE QC35 体验:我知道,你想静静
汪峰说:这款耳机是他音乐生涯的“终极寄托”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查看: 3122|回复: 5
人人都说好 Bose QC35主动消噪耳机到底能有多好?
人人都说好 Bose QC35主动消噪耳机到底能有多好?你去搜索引擎上搜索关键词“Bose QC35”,你会发现标题都是清一色的:“市面上最好的无线降噪耳机”、“这可能是你能买到最佳的降噪耳机”、“现阶段最棒的降噪耳机”,论消噪Bose几乎是无敌的存在,Bose家的产品的确也很丰富,从头戴式到入耳式,从主动消噪到别动消噪,正所谓“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以高频率更新著称的数码产品,是否真的如那么多文字所说有那么优秀?今天我们主要来聊聊Bose家的当家主动消噪耳机QC35。
2-1.jpg (45.83 KB, 下载次数: 0)
13:13 上传
QC35是BOSE QuietComfort系列中的第一款无线耳机产品,从后续发布的QC30的功能来看也应该是BOSE最后一代提供单一主动消噪的耳机产品,严格意义上来说QC35是有线版QC25的无线版本,QC25则是常青款QC15的不供电可继续听的升级版本,在经过SoundLink AE的试水之后BOSE就迫不及待的实现QuietComfort无线化的进程,可见QC35被Bose赋予了特殊的使命,自然QC35也成为BOSE力推的一款主动消噪耳机。自Bose QuietComfort实现无线化之后,Bose在功能性上的布局变的更为主动,蓝牙4.0模块、NFC模块、Connect应用程序,似乎一时间Bose突然开窍将一堆“黑科技”产品摆在你的面前,你用或不用我们都会给你。如果将Bose传统的声学实力称作是硬实力的话,那进入新媒体时代的bose则更多的在秀其软实力。很多人都对Bose官方的“消噪”这一措辞会有疑问,其他品牌都称作主动降噪耳机,为何偏偏Bose要称作“消噪”耳机,仅仅是为了区别于其他的降噪耳机产品竖立自家降噪技术的标签性么?从我在行业11年的了解来解释一下为何Bose要如此执着的用“消噪”一词,早期应用于军事的时候的确都统称为降噪耳机,所谓降噪耳机就是将一切噪音都隔绝于耳外,其中包括正常的说话声音、突发的中高频声音,降噪耳机的主要军事应用在于直升机场景,直升机的通话都是通过高指向性麦克风拾音并且通过降噪耳机进行聆听,因此早期降噪耳机可以完全将外部的任何声音都隔绝掉,这也是降噪耳机的本意。再回来说Bose的“消噪耳机”,早期Bose在推出QuietComfort 3的时候就一直以消噪耳机自居,在QuietComfort 15的时候将“消噪耳机”这一称呼传遍全球,“消噪耳机”有别于“降噪耳机”并非将一切声音都隔绝在耳朵之外,如果你使用Bose的消噪耳机就会发现一些持续频率的声音例如:风噪、环境噪音都会被Bose消噪系统过滤掉,但是你戴着Bose的消噪耳机依旧能听到广播的声音、甚至是路边的汽车喇叭声音,“消噪耳机”一词在过去以机舱为主安全场景中并不被更多人所深知,而随着Bose产品策略的递进加入更多生活化场景和街头场景之后,“消噪耳机”一词的深意就可见一斑了,可见Bose在中文方面深谙此道。 就比如QuietComfort 35虽然是一款无线消噪耳机,因为无线化的设定其主要的应用场景就非传统的机舱,而是更为广阔的生活化娱乐场景应用,地铁、便利店、图书馆、咖啡馆这些我们日常频繁出入的场所都是QC35的主要场景应用,有了消噪更要安全也是“消噪耳机”词面下的深意。
2-2.jpg (45 KB, 下载次数: 0)
13:13 上传
2-3.jpg (56.64 KB, 下载次数: 0)
13:13 上传
在设计上Bose已经找到了新媒体耳机的家族式风格,在用料上依旧非常讲究,Bose QC35上普遍应用耐撞击材料、玻璃纤维尼龙和耐腐蚀不锈钢,在接触部分则采用新兴高奢的Alcantara材料,Alcantara通常都应用顶级的游艇和高低端汽车中,柔软易打理的特性令这一新兴材料广受全球土豪们的欢迎,将这一材料应用于耳机上并非BOSE一家,不过也是少数几家愿意用这种昂贵的新兴材料来打磨一款耳机的品牌之一。耳罩部分采用看似普通的合成蛋白质皮革,在皮革成分中加入了硅珠弥补了皮革易漏音的物理属性,提供较好的物理被动隔音效果。
2-4.jpg (55.78 KB, 下载次数: 0)
13:13 上传
无论再怎么苛刻的人都不得不承认Bose将一款包耳式耳机的携带做到了极致,包耳式决定了耳罩腔体只能做薄不能做小,这也就意味着将耳罩做薄可能会牺牲内部电路板、电池等元器件的空间,甚至是单元所需要的漫反射空间,Bose QC35在体积设计和声学结构方面的设计让我挑不出任何毛病,310g、20小时无线播放时间、韧性无敌的头梁,被众多网友奉为“史上最棒的消噪耳机”,显然并不是空穴来风。
2-5.jpg (43.97 KB, 下载次数: 0)
13:13 上传
手机端App也是无线耳机决胜的主战场,BOSE QC35可通过“连接手机之后使用免费的“Bose Connect”对QC35进行各类设置,同时Bose Connect还拥有固件升级的作用,在听音乐时不会强制更新,只会在准备好之后才会进行安装。在我体验阶段BOSE“Connect”应用程序推送了一个新的固件升级,这次更新可以让QC35从一个单一消噪功能的耳机变成拥有三段消噪功能,其功能特性和BOSE QC30有异曲同工之处,固件升级让QC 35成为一个会学习会成长的智能耳机,你喜欢多级消噪不需要再去购买一副QC30,只需要轻松的一点就同样可以在QC35上享受到。 提到Bose Connect APP,就不得不提到双耳机分享功能。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和朋友一起爬山,或者在图书馆一起学习,想把喜欢的音乐分享给朋友或者喜欢的人,通过Bose Connect应用程序就可以连接两台无线Bose耳机(目前可知QC30、QC35可以使用该功能),分享音乐给好伙伴听,这样好的音乐就被分享为双份。
2-6.jpg (70.98 KB, 下载次数: 0)
13:13 上传
提到试听效果,最值得被提到的便是这款耳机的主动降噪效果。实际测试中,QC35主动降噪的效果还是可圈可点的,无论在喧闹的商场,还是在拥挤的公交、地铁上,戴上这款耳机,丝毫感觉不到身边的喧闹。
2-7.jpg (45.76 KB, 下载次数: 0)
13:13 上传
  在音质方面,Bose QC35的表现属于中规中矩,在低音的处理方面,一直是Bose的优势所在。由于消噪提供了完美聆听环境,三频的细节在没有外部环境音干扰的情况下,都似乎变的不费吹灰之力,包耳式带来的宽泛声场表现,美式力量感的低音,依旧离耳较近的中频人声表现,清晰透彻的空间定位感,高频呈纵向延伸,如流水般顺滑自然的过渡。
2-8.jpg (41.65 KB, 下载次数: 0)
13:13 上传
从设计和市场来看Bose QC35是一款非常成熟的产品,并不是那么激进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刚刚好,对于这样一款成熟的产品我还是有些想法,这些想法如果落实了我相信这不仅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QC35,同样也会是你心中最棒的耳机。1、耳罩外侧加入触控模块,支持直观手势指令操控2、附赠的3.5mm音频线更换为Lightning接口线,不仅可以直接有线在iPhone上聆听音乐还能随时充电3、最近会将QC30的三级降噪功能加入到QC35的产品功能中。4、通过APP可分享给第二个耳机使用
前晚在深圳机场听了这货和索尼的降噪
从声音上 我还是觉得索尼 更符合我的口味
而且BOSE 又不能关闭 降噪功能 这有点蛋疼
降噪耳机一上耳 就阵阵耳鸣了
声音很有bose特点,但离好还有很远的路
大法音质好,但是材料很差,已经多个头梁断裂的例子了,bose声音马马虎虎但是用的材料好,耐操,能用很久。
打算等双十一买索尼,到时天气也凉快了能带出街了,据说新批次头梁质量也有改进了。主要是对比试听多次,bose那个电子音听音乐真心差点味道,看电影倒是还行。
很奇怪,带上Bose的大耳降噪心脏受不了,耳塞也有点难受。而降噪能力没那么强的缤特力就没事。
Powered by索尼大法与BOSE的终极PK,降噪耳机哪家强?
也许是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太过于喧哗,才让降噪耳机有了可乘之机,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们享受片刻宁静的最佳方式。其中,一直在降噪耳机领域处于霸主地位的BOSE也凭借QC35在降噪上的出色表现出尽了风头。当然,风起云涌的数码行业从来不乏搅局者,最近,同样身为业界大鳄的索尼推出了与之抗衡的降噪耳机MDR-1000X。那么,作为后起之秀的索尼MDR-1000X能否超越奠定了坚实地位的前辈BOSE QC35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表现,让他们也比试比试。
毫无疑问,在这个拼爹拼颜值的年代,颜值必然是放在比拼的第一位。同样是包耳式的耳罩设计,单从外形来看,BOSE QC35的身材要比索尼1000X要略微小一些。如果将BOSE QC35称之为小家碧玉,那么,索尼MDR-1000X则无疑是气质高雅的大家闺秀。
QC35延续了BOSE家族QC系列的鹅蛋造型,小巧玲珑。虽然机身和桥梁都采用了塑料材质,但是,搭配精致的造型和细腻的做工,并没有让它的颜值减分。和BOSE QC35不同,索尼MDR-1000X的腔体外壳采用的是质感和手感都更出众的皮革材质,同时,全金属的头梁设计为它增添了许多时尚的气息,让它看起来更雅致大方。
舒适的佩戴感是降噪耳机必须具备的基本 “职业操守”。为此,BOSE QC35和索尼1000X的耳套在同时采用了质地柔软的皮质材料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内倾斜轴结构设,力求让耳朵充分享受温柔和毫无压力的包裹。
虽然BOSE QC35采用的是重量更轻盈的塑料机身并配上了细腻柔软的人造麂皮头梁,但是,长时间的佩戴还是稍有夹头感。当然,在长时间佩戴索尼MDR-1000X时夹头感也再所难免,毕竟,这是耳机的通病,但是,因为索尼MDR-1000X的头梁采用的是和耳套相同的皮革材质,加上耳罩体积较大,所以,佩戴时更为舒适。
再来看看操作性能。虽然BOSE QC35和索尼1000X的侧面都分别设置了功能键,但是,操作的方式却是截然不同。索尼MDR-1000X采用的是触摸的操作方式,使用时,只需轻轻触摸即可实现电源开关,NC降噪开关和Ambient Sound环境音模式键等功能。同时,为了保持机身的一体化设计和操作的准确性,索尼仅仅在在MDR-1000X的按键边缘做了略微凸起,在提升颜值的同时,也更走心。
另一边,BOSE QC35机身上所包含的功能键为实体按键,其实,实体按键的按键操作看起来和操作起来都没毛病,但是,笔者认为,索尼MDR-1000X触摸式的控制方式更有创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索尼MDR-1000X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并不单单表现在这一个地方。在索尼MDR-1000X右侧的的机身上,隐藏了一块触摸结构的面板。也就是说,在无线连接状态下时,只要触摸和滑动索尼MDR-1000X右侧面板就能实现最常用的功能操作。上下滑动为音量调节,前后滑动为切换歌曲,中间则为播放/暂停。省去了寻找按键的烦恼,触摸的控制变得非常的简单便捷。
除此之外,索尼MDR-1000X的右耳罩还加入了一个科技含量极高的语音功能。在佩戴耳机的同时,如果想和身边的朋友交流,无需取下而耳机,只需用右手轻轻捂住右侧耳罩即可立即将周围环境的声音放大,将清晰的语音简单快速的输到耳朵里,方便使用者轻松的和身边的朋友进行交流。
降噪技术可以说是降噪耳机重要的核心部分。毫无疑问,BOSE QC35降噪的表现是非常出色的,不过,无法开启或者关闭降噪功能是BOSE QC35的痛点,这意味着只要耳机开启,就会立即自动进入无法改变的降噪模式。但是,在索尼MDR-1000X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让降噪变得变得更灵活和更智能化表现。它不仅加入了开启和关闭降噪功能的开关,更最要的是,索尼MDR-1000X能自动检测周边的环境噪音并给予用户最优质的降噪方案。即便是用户轻微转身,更换发型,或者改变佩戴方式,它都能够立即优化,让用户享受最好的降噪效果。
在音质方面,如果没有索尼MDR-1000X的出现,BOSE QC35的对音质的处理还是让人较为满意的。然而,这一次,BOSE遇到的是在音质上有着多年造诣的索尼。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优秀和清晰通透的声音,索尼MDR-1000X 加入了40mm的 镀铝液晶振膜,配以出色的索尼全数字放大器,给用户带来细腻的细节处理和极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同时,支持Hi-Res高解析度音频播放,确保为用户还原最真实透亮的声音。另外,它还搭载了通过优化信号与重构高频信息把音源升频至接近Hi-Res级别的DSEEHX,这意味着,即便是播放的不是无损音乐,也能极大程度的提升音质。
在试用中,笔者分别试听了多首歌曲,其中包括动感劲爆的快歌和感情细腻的慢歌。不管是哪种曲风,索尼MDR-1000X都能轻松推动,并且,对声音的还原做得很到位。戴着索尼MDR-1000X听歌,人声干净清澈并且极富感染力,加上它对乐器的精准定位和穿透力很强的宽广音场,带给听者身临其境的听觉享受,完全没有因为降噪而影响到它对音质的表现。
诸葛亮曾经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诚然,在城市里生活的我们无法避免的被种种生活噪音包裹着,但是,降噪耳机让清静变得如此简单,无需繁琐的工序,无需远行,只需一副简单的降噪耳机却能为我们享受喧嚣生活里难能可贵的清静,我们忘记尘世里的纷纷扰扰,静下心来聆听并享受音乐。毫无疑问,作为降噪耳机,不管是BOSE QC35还是索尼MDR-1000X,他们的表现都相当出色。但是,索尼MDR-1000X的到来,或许会撼动BOSE QC35在降噪耳机领域的地位,成为新一轮的王者。如果你最近也想入手一款新的降噪耳机,我相信,索尼MDR-1000X值得你认真去爱。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蓝牙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