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教育初中生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方法初中生的方法

让每个考生的心中充满希望
〔关键词〕高考潜能培训;考生心态;辩证思考;自我效能感
每年高考结束后,相当多的高三考生,总会有许多原因考得不好甚至考砸,没有考出应有水平。
考生应该考出的水平是什么?那就是充分挖掘自己潜能,发挥自己的实力,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
然而是什么原因造成很多学生没有考出应有水平甚至落榜呢?这就需要从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应该说,学生能有机会读高中,有机会参加高考,智力肯定是不成问题的,是合乎标准的,而且几乎所有高中学生智力水平不相上下,没有多大差别,但在实际中,高三学生高考成绩却千差万别,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使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各不相同,从而使考生学习基础、方法、心态差异显著。
近几年,我潜心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考试心态等。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07年11月,我选择成绩极&差&的高三后进学生45人(月考成绩普遍只有二、三百分),开办了&高考潜能培训班&,进行培训。 2008年高考结束后,培训班中23人上了本科线,其中2人还考上重点本科院校,其余学生都信心百倍地走入了补习学校,决心来年实现自己的夙愿。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我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开办&高考潜能培训班&的情形和我的一些感想,供大家参考。
一、开办高考潜能培训班的目的
(一)两个教育理论的启发
1.潜能无限论:心理学认为,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只要经过训练与开发,都可干出一番惊人的事业。
2.非智力因素决定论:许多研究人员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有诸多因素,但智力作用只占二至三成,而在其余因素中,非智力因素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们很大程度上是可通过后天改造而提高的。
(二)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
目前在一些地区,心理老师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一些学校把心理老师只是当作装饰品或点缀品,应付上级的检查和评估。他们认为,没有心理老师,对学校教育教学没有多大的影响。
我是一所省示范性高中的心理老师,从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教育教学质量等同于考试成绩&的思想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高考升学服务。这样心理教师才能在学校站稳脚跟,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二、具体做法
1.做好宣传,吸收学困学生参加。一方面我利用高三学生集会进行全面宣传,另一方面张贴广告,做到人人知晓,积极报名。报名对象为2007年11月月考文科排名在150名以外、理科排名在200名以外有志于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确定培训人数45人,其中文科20人,理科25人,目的是为&二本&大学输送人才,培训班不吸收特长生参加。我向学校签下责任状: 45人中,本科上线人数确保5人,力争10人。
2.建立制度,强化管理。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吸收部分学生参加,制订系列制度,与学生签下培训协议,如定期参加培训、确定高考分数目标、月考试卷分析、定期书面写出或口头交流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等制度,要求学生自觉履行自己的承诺。
3.加强培训,提高技能。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每周举行一次集中培训,写好详细培训教案,努力提高每次培训的实际效果,其余利用业余时间作个别交流辅导。
4.建立档案,及时收集。为每位学生设计一本详细档案,抽出时间深入教师、家长及学生之中,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内心世界,并将有关内容及时收集,认真分析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5.家校结合,全面服务。为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加强对家长科学教育子女和配合子女迎接考试的具体指导。
另外,我要求学校提供单独教室并进行专业布置,并将自己列入高三工作成员,参加高三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及时了解和掌握高考的最新动态。
三、主要工作
(一)改变学生心态
心态对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每一项学习任务,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会随之提高,学习效果也会随之提高。因此,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具有积极的心态。
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态呢?我采取了下面的一些方法:
1.心理暗示。所谓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为此,我特意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请来了一位心理学教授,运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量量表对学生进行智力测量。学生通过测量后,发现自己的智商都很&优秀&,顿时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感觉自己应该完全能考上理想大学。
2.自我激励。自我激励即自我激发与鼓励,它能使人产生一种巨大的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目标前进。
三分钟热度是高三学生复习中常犯的通病,他们缺乏心灵上的激励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激励、自我鞭策等多种激发方法能使人突破心理上的学习高度极限,焕发出心灵的巨大潜能,使人每时每刻处于心静如水、激情似火的自信学习状态。
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天上课前在潜能培训班教室都要喊口号,如&拧成一股绳,搏尽一份力,狠下一条心,共圆一个梦&,&乐学实学,挑战高考;勤勉向上,成就自我&,&狠抓基础是成功的基础,持之以恒是胜利的保证&等。每天要写下勉励自己的话,如&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我自信,故我成功&。
这些措施让学生们每天充满激情和冲劲,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复习效果。
3.辩证思考。辩证思考即一分为二看问题,任何事物既有正面也有反面,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于一些事情既要看到消极的一面,更要看到积极的一面。
事实上,高考之前要想复习效果最佳,还是需要一定压力,没压力复习效果就几乎等于零,学生就有可能由考一本变成二本,由二本变成三本。如果教师适度地增加压力或要求学生自己增加一些压力,就可能使学生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
另外,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考压力与高考复习效果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把巨大的压力变成强大的动力。
4.自我效能感。效能期望感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班杜拉认为,如果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通常都能真的获得成功。
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地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水平能考上大学。
(二)改变学生学习方法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不是付出努力就一定有回报的,也不是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有多少回报。光靠努力远远不够,复习一定要找对方法。只有方法得当,才能事半功倍。
一般来说,到了高三,绝大多数学生学习都很自觉,很刻苦,时间也抓得很紧,但我发现,很多学生只打时间战和题海战,却不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与研究。
我是一个心理老师,对于具体学科的复习方法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所以,我从心理学角度方面提出了一些学习建议,主要有四点:
1.定好目标。我发现很多高三学生都制定了一定的奋斗目标,&我想考上大学&&我想考上名牌大学&,这些目标只是一种笼统的泛化的模糊的高考目标,不明确,不具体,缺乏恒定、清晰、强力的奋斗方向,对潜意识学习潜能的刺激力度不大,执行起来没有多大吸引力,再加上缺乏监督机制,这些目标也很容易成为一纸空文,作用不大。高三总复习中,学生更需要一个恒久、量化、清晰、明确、具体的高考目标牵引自我潜意识去努力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因此我要求培训班所有的学生都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一所具体的大学(一本或二本)。在网上下载这个大学的校门、一些教学楼和校园风景图片,把它们冲洗或打印出来(至少10张),每天口袋里放一张,空闲时拿出来看一看、瞧一瞧。同时把这所大学在湖南最近三年的投档分数线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加20分,作为自己高考分数的目标,这样每次月考和单科考试的成绩就很容易与心目中的理想大学进行比较,找出总分和各学科离心目中的理想大学还有多大差距,是否前脚踏进去了。
从2008年和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和录取的情况来看,培训班的很多学生真的实现了自己定的大学目标。
2.及时反思。我们都知道,许多教师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后成为很了不起的教育教学名家,他们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能够写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需要相应的变革,变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其实践活动的反思质量。
于是我把这个公式变成:高考成功=学习+反思,要求每个学生写反思日记,每周写反思周记。一天内要记载哪一节课听课效果最好,精力最集中,记忆思维最快,为什么是这样,如何继续发扬;哪一节课听课听不懂、上课时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走神,为什么会这样?怎样克服?写出具体措施,第二天改正。当然还包括做练习速度、准确度,一天的心情怎样,有没有不愉快的情绪发生,与老师配合的程度等。对于学生的反思日记我经常要检查,细细阅读(这个可以看,因为我提醒学生隐私不写在上面)。通过查看他们的反思日记,我一方面可以详细了解他们每天学习的真正效果,另一方面对于他们每天遇到的困惑可以有的放矢当场指导或请学科老师一起帮助解决。
3.认真小结。一般来说,每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都自我感觉良好,认为高考题目难度比平时月考或模拟考试容易一些,分数应该高一些,然而高考成绩揭晓后他们的实际分数与自我感觉却大相径庭。据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每年高考,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高考没有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一些题目本来应该拿到的分数却由于种种原因而白白丢分,对于这些经常出现的错误,许多考生很容易原谅自己,结果导致高考时继续又出现,甚至出现得更多。关键原因是什么?没有认真小结。
我提醒学生要做到高考时会做的题目不丢分,不会做的要得步骤分。因此我要求学生平时每次考完后,一定要把试卷完整地保留下来(包括老师评阅后的答题卡),告诉他们这是最好的高考复习资料。每次考试后的每一门学科要认真分析失分原因,思考如何针对这些原因加以改进,并且要详细写出来,同时选取写得详细规范的小结作为示范,号召全体学生参考学习。这样的效果远比简单地准备一个错题本进行更正效果要好得多。
我要求学生针对错源信息进行自我补救式强化复习,推行&一卷三做&,即第一遍通做,第二遍把做错的题目剪下来精做,第三遍过一段时间整个试卷&回锅&一次,从而把试卷做通做透。这样可以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过多的无用功。
4.小考当高考,高考当小考。我发现,平时考试时一些考生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慢腾腾地做题,而真正高考时却高度紧张,出现考试焦虑,甚至怯场,严重影响高考成绩。
某年高考结束后,我找到一个学生了解:假设这次高考是月考,高考推迟一个月进行,你是否觉得你会考得更好一些?他回答:肯定要好得多。我问:为什么?他说:以前我没有找到高考的感觉,现在我找到了,我肯定会用功,解题速度和效率会和以前考试大不一样。我想:为什么他没有找到感觉?关键原因是他没有把小考当成高考。
因此,我要求学生:月考时,千万不要认为是做月考试卷,而是&教育部今年把高考时间提早了&,你是在参加&高考&,全身心地投入,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做题效率就会快得多、好得多,这样更有利于考生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也更有利于他们考完后更好地分析、反思和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复习方法。如果学生每次这样做,他们就不会在高考时出现怯场、发挥失常等情况了。(编辑:赵红梅)
  来源:沈阳教育网
 锦州教育网  字号:
本站是非营利性的教育网站,若不同意转载贵方文字或图片等资料请通我们,若想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
推荐使用Internet Explorer 7.0,分辨率,以达到最佳浏览效果。
教育网站许可证: 辽宁省教育厅  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_百度知道
如何做好初中生的家庭教育?
我有更好的答案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体,三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也是家庭自身的迫切愿望,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是关系到国家兴衰,事业成败的大事。家庭教育的根基在家庭,关键在家长。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教育的引路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学校、社会所不能代替的,它侧重于道德教育,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生活。这种教育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来实施的。家长是孩子的教师,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的加强和发展。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并构成教育的有机整体,是人们实现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事实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减少和抵制社会的消极影响,使孩子健康成长,反之,孩子会步入歧途。家长是家庭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真正重视家庭教育,才能搞好家庭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要依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初中阶段,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思维快速的变动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孩子处于人生成长的转折关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初中的孩子,离成人成才的日子越来越近,家长们常常在心里描绘着孩子的未来,“我的孩子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明天的社会需要搞好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它是培养青少年成才的重要一环。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行为由于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心理活动,行为的自觉性有所增强,自主意识逐步发展,但愿望与能力存在矛盾。渴望独立,又难独立;想成为一个大人,但社会还把他当成孩子看待,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与成人产生对立情绪,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或对抗起来。难以预料的行为接踵而至,家长叫苦不迭,防不胜防。他们希望摆脱父母的监视、庇护,摆脱家庭的约束,总想独立地处理自己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事,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愿意向父母倾吐心声,拉大了和家长心理之间的“代沟”。初中生随着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和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学习内容的逐步复杂高深,其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也得到长足的变化和发展,但由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看问题片面化、表面化、绝对化、或轻信一切或怀疑一切,或固执己见或无原则争论等现象也是不可避免。如果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孩子的道德水准、学习成绩就会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种种劣迹。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小学时各方面表现很好,但到了初中后就突然垮下来,判若两人?家长大惑不解,有的家长就把原因归结到学校和老师身上,这是很不公正的。事实上,除了孩子自身原因外,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往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中学是人生知识基础的奠定时期,而初中又是整个中学的奠基阶段。在课堂上,初中生比小学生学习的门类多,而且每一门学科的内容逐渐趋于专业化,并接近科学体系。小学自然学科只讲自然常识,在初中则分成生物、物理、化学等,数学科也逐渐向多分支发展,分为几何、代数等。他们面临的学科常识性知识越来越少,反映客观事物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在学习方法上,由于小学的学习内容多为常识,要求记忆的多,理解的少,故死记硬背成为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中学则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基础上灵活运用。初中阶段,对于初中生学习来说,也最容易产生分化。但其潜力大,可塑性强,也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阶段。我们在教育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有时孩子会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和能力,我们要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指导。德为才之师,才为德之资。初中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单纯的知识教育是无法实现这种目标的。重智轻德,重学习成绩,轻品德教育的趋向和教育方法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教育孩子怎样做人,首先要注重德育,从而推动中学生智能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对孩子要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法纪的教育。初中阶段是德育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要较多地考虑孩子的衣食住行,对孩子娇惯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一味迁就,甚至用金钱、物质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从小使孩子陷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拜物主义,产生羡慕向往追求高消费的思想,使孩子丧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良好品德和立志成才的崇高志向。家长要优先考虑孩子读书、成长所需,重视精神生活条件。要教育孩子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和意识,为孩子将家庭的文化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物质生活宁肯放慢一点,重视和加大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注意锻炼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品德,培养孩子宽容、和悦的大家风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去处理、去完成,使孩子领略成功的喜悦,增强精神享受,丰富精神生活。这才是对孩子的最深切的爱护,最明智的安排,这才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家长。初中阶段也是智育的关键时期,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规范,往往受益一生。家长应正确关心孩子的听课、复习、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点,指导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学习经验等,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再次,初中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除合理搭配营养外,加强体育锻炼,多让孩子进行户外的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总之德、智、体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不可偏废,你的孩子才能智力强、素质高、身体壮。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配合,采取一致的行动,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由家庭教育的特点可知,子女的性格、思想、生活等父母都非常熟悉,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才容易奏效。家长不能忽视和放松对子女的教育,片面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把子女送进学校,就不闻不问,认为有学校、有老师教育就行了,这样的家庭环境,子女是难以成才的。老师对孩子的意见,家长要正确对待。为了教育好学生,老师会向家长反映情况,家长要积极配合、互通信息、共同教育。不要对老师反映的情况置若罔闻,或持怀疑态度。也不要喜欢报喜不报忧,对子女的缺点袒护、包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表面上看是维护孩子的声誉,实则是姑息纵容。我们家长“恨铁不成钢”,一听说子女表现不好就火冒三丈,对孩子严加斥责或拳棒相加。这样只能加深老师、家长、孩子之间的矛盾,适得其反,更加影响教育效果。对孩子的要求应与学校一致。学校教育是从德、智、体多方面相结合的,家长如果在家另搞一套,孩子就无所适从。家长如果重智育,把孩子的学习安排得满满的,孩子就成了学习的奴隶。家长如果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如怎样发横财,怎样享受人生,夸大社会阴暗面等等,孩子就把学校的正面教育抵消得一干二净。也不要以家庭教师代替家庭教育,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都推给家庭教师,这是一种家庭教育错位现象。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家庭教育要以爱为基础,多一些激励。家庭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以情感为基础,其核心是一个“爱”字,爱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孩子的积极性往往反映出家长的积极性,成才的孩子常常是在家长的激励下成长起来的。相反,家长如果对孩子采取压制、甚至歧视态度,往往会扼杀了孩子的聪明才智。爱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只有爱孩子的家长,才会认真考虑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使孩子懂得爱,学会爱,自觉愉快地接受父母的教育。家长不仅要有一颗爱心,还需要有爱的艺术,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孩子进入初中后,活动能力迅速增强,视野日益开阔,观察辨别能力不断提高。父母不再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其形象在他们心目中也不再那么高大,对父母自身素质、修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要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活小节,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用自己谦虚、诚恳、豁达、天朗的性格去感染子女,用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自主、自强的毅力去熏陶子女,用自己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去激励子女,使孩子感到:我的父母是最棒的。总之,家长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力争成为孩子的楷模。这样不仅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而且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更能产生实效。我们每个家庭都毫无选择地面对着教育子女这个课题,这是困难而艰辛的,但也富有乐趣和慰藉。初中生的家庭教育作为整个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如此。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世界的未来,要使我们的祖国早日繁荣昌盛,就要有一批层出不穷健康成长的新一代。如果我们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能不失时机地给予帮助引导,那么,我们就会拥有一代代茁壮成长的接班人。明天的社会更美好,孩子是明天的人才,为了使孩子在未来有美好的前途,我们要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切切实实加强对初中孩子的家庭教育
采纳率:6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初中生孩子故意不写作业,我有三个方法教你改变孩子的坏毛病
一位家长向智择优青少年行为导师孟老师反应情况:
每周学生返校后,家长群里就有老师发的提醒,某某同学作业没做完,某某同学不写作业,每周如此。
几乎每次都是那几位,这几位同学的家长在群里不断的道歉。
其实,老师要的不是道歉,而是家长对孩子的关注、重视,以及与老师的配合。
学生完成作业,是再正常不过了;可是有的孩子却不以为然,有些觉得可做可不做,有些不想做,还有的是怕做。
还有些同学也是在父母的不断的催促下完成,好些家长对此苦恼不已。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不少初中生孩子故意不写作业。让孩子自觉完成作业 ,就那么难吗?
孟老师推介一位成功母亲的做法给各位家长学习:
我的孩子现已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无论我是在家还是出差,他的作业我从没操心过。
自四年级开始,我就已经放手给孩子独立完成,孩子能自觉完成作业,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出现过不写作业的情况。
其实听了专家的建议,我是这样做的。
告诉孩子做作业的重要性,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
并且作业早晚都是一定要完成的,只要把作业做好,就可以做你自已喜欢的事(可以去玩或者看电视甚至可以玩游戏)。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听到可以玩,就自觉的去做作业。
长期坚持下来,养成了学习习惯就不用家长再监督了,每天放学早早完成作业,节假日也是在第一天就完成了。
2、氛围营造
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
这里的陪伴是指每天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关掉电视,放下手机,在旁边看书读报或是写字。
当孩子遇到有不会做的题目时,除了辅导外,尽量互不干扰,为孩子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当家长重视时孩子才会重视。
3、表扬及奖励
当孩子完成作业,对他的学习态度给予肯定。
可以从速度、字迹、正确率等对点进行表扬及奖励,让孩子觉得做作业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以后也会乐于去做。
家长适当的陪伴及引导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时,孩子开心,家长放心,这些烦恼就不复存在了。
雷老师提醒各位家长,孩子不能自觉学习不容小视,坏习惯一旦积累,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后果更为严重。
​孩子学习懒惰怎么办?微信搜索关注:智择优教育(zhizeu),或访问智择优教育网:,免费在线1对1求助孟老师,解决目前遇到的教育困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社会工作文章摘要: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五大实用方法_儿童社会工作 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长的主观性教育和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成也父母,败也父母已成为当前青少年学生家庭教育中的普遍现象。 其实做好孩子中学阶段家庭教育工作,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关键看家长有没有用对方式方法: 一、思
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长的主观性教育和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成也父母,败也父母&已成为当前青少年学生家庭教育中的普遍现象。   其实做好孩子中学阶段家庭教育工作,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关键看家长有没有用对方式方法:   一、思想引导法   中学生已经基本脱掉小学生的稚气,但又不像成年人那样思想成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上进心强;同时,由于思想发展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紧密联系孩子的思想,从意志品德、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引导式教育。可以尝试引导孩子提前关注现在社会严峻的就业问题、经济问题等,以平等沟通的态度,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原动力。引导教育不可一味关在家中讲道理。要善于搞好&结合&、&渗透&,把家庭引导结合渗透到生活中、孩子身边的热点新闻和事件上,让孩子在自然的沟通状态中去领会家长的教育目的。   二、目标鼓励法   学习中目标鼓励,就是根据&水涨船高&的道理,帮助孩子设计学习目标,来激发积极性,使孩子不断向更高的知识高峰攀登。大量事实证明,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目标可以催人向上。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学习基础、承受能力、实际的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建议可以以他特别关注的某项物质性的奖励为切入点,将孩子的需求化整为零成阶段性的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孩子就距离自己想要的奖品更进一步,同时在目标执行过程中,不断&添油&、鼓励,使孩子像上楼梯一样,一步高一步。为使孩子目标装在胸中,家长可制作成绩―览表,将孩子每次考试、测验成绩,直观地用曲线反映在坐标上,使孩子、家长一目了然。这样可以形象地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朝家长期待的方向发展。   三、形象感召法   教育实践证明:&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很多孩子品学兼优、诚实勤劳、文明礼貌,固然是学校、社会教育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因此。家长必须首先做到言出必果,强调目标导向。   四、谈心疏导法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家长要针对孩子在不同时机、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问题,及时进行谈心疏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到&三勤&,即勤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思想反映;勤观察孩子在学习中的精神状态;勤谈心及时疏导孩子的思想疙瘩。另外,家长在与孩子谈心时,不但要告诉孩子&怎样做&,而且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道理上说服孩子,在谈心的方式上也应该选择合适场合,这样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五、生活调节法   身强力壮、精神饱满是搞好学习的基础条件。家长要讲究科学方法,调节好孩子生活,让孩子在有限的条件下吃好玩好,创造有利发挥智力效益的环境。家长要利用节假日、工作学习间隙,多陪伴孩子,并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对待孩子的疑问或过失,必须做到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只有在家长与孩子直接建立了良好的信任,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尊重,才能让孩子身心舒畅,健康发展。
来源:新浪教育
编辑:李晓琴
本文《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五大实用方法_儿童社会工作》由社会工作者小编收集整理网络,并不代表社工网的观点,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的文章,请点击查看社会工作博客网其它文章,请关注社会工作者博客网,本文地址:http://www.shehuigongzuozhe.net/shehuigonzuo/meiriyitie/8366.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怎样教育初中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