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D100变D50的消防管件名称及图片吗

回归真实 —— Sony PCM-D100评测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回归真实 —— Sony PCM-D100评测
当PCM-D100的前辈PCM-D50出生的时候,它的设计者一定没有想到过对于购入这台机器的用户而言,最大的用途已经不是录音。&&&这块精致的“砖头”,已经变成发烧友手中的一台拥有高品质回放能力的便携。冷淡而中立的声线虽然和索尼大法一贯以来演绎出的的华丽有所不同,但也别有一般情趣。在D50推出6年之后的2013年,大法公司终于升级了这台已经有些老态的,结合用户猛烈的呼声,再加上早已停产的录音笔旗舰D1的一些元素,推出了这台剁手神器——D100。作为一枚随身伪烧友,俺在这台设备推出的第一时间对它就一见钟情。可惜价格辣手,成家的IT屌丝男真滴木有办法背着女王攒下私房钱买下这台高素质的随身前端(神马,你们说蓝大信用卡多,刷个录音笔不算事儿?但是刷了也是要还款的啊,说起来都是泪&&&)幸好,咱们还结识了色魔张大妈。在这次众测活动中,我的所有的幸运和唯一的收获,便是这根PCM-D100&。I.试听之前必经的开箱经过半个月的耐心等待,D100终于乘着中通快递来到了公司楼下(发纪念品还用的是顺丰呢&),迫不及待冲下楼去取货,哟,好大一个箱子,索尼大法好!打开大箱子里面是个小箱子,拆套娃拆套娃,张大妈我爱你,绿漆醒目&&继续拆拆拆,胶带好多啊!&打开这个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盒子,它就静静的躺在这里&拿开装有机器的盒子,下面是D100的外观设计图&自带套套和……很乱的头发(其实是防风罩)&&配件包打开是这样滴,还有遥控器,可惜没办法控制这货震动&II.对比D50才是正经事&开箱结束,咱先来比较一下D50和D100的参数,兄弟相残一把(土豪D1在旁边打酱油):&从表中可以看出,D1和D50的参数基本一致,D50基本上可以称为D1的长续航阉割版本。果然是岁月不饶人啊,曾经的旗舰D1如果仅做纯参数的对比,大部分参数也已经落后于D100。而对发烧友们最重要的是:D100从支持格式与扩展能力上已经远远的把前代机型甩在了后面。从它增加的功能可以看出,D100已经从一台纯粹的录音笔,演变为一台。下图是Sony官网对D50与D100性能所做的详细对比,有兴趣可以猛击大图查看(图片来自:索尼中国官网)。看参数是不够滴,外观的对比需要有图有真象,最好的对比对象必然是同门兄弟D50啦(兄弟相残走一个,一代新人换旧人)。屏幕变大了,录音笔变大了,控制按键的布局全变了。看完正面看侧面,D100的灯开关被放到侧面了这一侧,音量旋钮变成灰色D100的大炮筒怎么看怎么霸气!么么哒&&&III.试听开始接下来就是上耳朵听啦,手头的耳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ATH的EW9,不过女王只喜欢高音和弦乐,其他的歌就要闹脾气了。于是从楼下土豪那儿搞了对EX1000做对比,索尼大保健做就要做全套。经过试听发现,对于解析爱好者而言,这对高解析组合相当顺耳,可谓良配,选它搭配D100是个不错的选择。&继续晒照片咯,女王,来,笑一个&和邻家怪蜀黍一起卖个萌女王暂时休息,轮到EXK出场了整装待发咯!说说听歌的感受吧,举几首较为有代表性的歌曲来说一下感受:王菲《天空》DSD,EXK+D100把王菲的吟唱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解析度过高,略少一些空灵的韵味;于是果断请女王出场,女王的演绎别有一番小情趣所在。DSD的细节要明显好于CD版本,多了几倍的信息量不是吹的。如果有机会,请尽量选DSD音源,同样时间长度的DSD音源所占体积实际上要小于192 kHz / 24bit PCM。Rodrigo y Gabriela《The pirate that should not be》PCM,D100的低音弹性好,但量却有些不足,EXK将鼓槌落下时的空气感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但缺乏拳拳到肉的感觉。对于这类歌曲,配合动铁的表现会更好。老鹰乐队《加州招待所》192 kHz / 24bit PCM,特地选了高采样的版本来考验解析,果然前奏穿插的三角铁,吉他的拨弦余韵都被清晰的表达出来,鼓声收放自如。堪布贝玛千贝仁波切《遥唤根本上师 Ⅰ》PCM,虽然俺不信佛,但是依然能被歌者的慈悲之情淋漓尽致的打动表达出来。最后蔡大妈的《渡口》PCM 压场,这首歌我找了个DSD版本,但是发现和PCM的录音不同,于是还是用PCM测试吧。前奏的各个乐器都能清晰的被分辨出来,低音的量已然不多,吉他的拨弦表现也相当漂亮,大妈的人声一如既往的厚重。IV. 总结与比较把玩了一段时间的D50与D100之后,感觉D100的优点主要如下:操作:操作大幅修改,播放区和录音区明显分离。虽然用惯D50的人会有些不习惯,但新人上手难度必须大大降低。中文界面千呼万唤始出来,中文支持也大幅增强两个自定义按键很贴心,我定义F1切换内置存储和储存卡,F2切换音效,这样就不用进菜单找上半天功能了。另外,D100终于不用把歌放到5个固定文件夹里面了,想拖就拖的感觉,真好。硬件:支持SD/SD-XC卡,终于可以不用被Sony的记忆棒再在钱包上砍上一大刀。“变巨”了许多,D100的麦克风从尺寸上已经可以赶上D1,可惜不能垂直转动对电压支持更好,两组爱老婆轻松解决供电。储存卡盖子颜色终于和机身统一了。上次春节剁手买的东芝小绿卡终于派上用场了&&声音:D100的声音和D50依然走的是相似的路线,但由于AK4480和AK4118的加持,声音比起D50更加温暖生动,解析度也更高。但是运放OPA1652略对不起身价,如果替换应该会有更好的声效。D100终于支持FLAC与DSD,前者可以让D100装进更多的歌,后者音质更好而且还可以刷逼格。D100里面不装几个DSD的音源怎么好意思见人啊!最后,D100终于支持了机内EQ,一个砖业的索尼大法播放器,怎能没有EQ捏。不过请注意,D100的EQ对于DSD无效。上采样是个好功能,打开后声音更细腻,不过耗电也同时增加了。虽说D100是剁手神器&,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这里列举如下:1. 音量旋钮非常容易被碰到,在音量旋钮上方如果增加右侧类似的保护盖会更友好。2. 当歌曲没有内置播放信息的时候,不会自动读取歌名显示,这点有待改进。3. 内置存储的读取速度还是有些慢,拷满32G的内存用了1小时&。建议重度用户带上几张高速SD卡。4. 单色非触摸低清屏让习惯高清触摸操作的我有些不习惯,相比来说,ZX1的屏幕会更方便接受一些。5. 各种塑料配件,木有尊贵感。而且各种插头也都不镀金,作为目前数码录音笔的旗舰产品,这些做工上的缺憾必须批判。6. 外接电源接口用处不大,这是一台便携设备啊,插上线可以当多炮教教主么&?7. 如果一首歌的歌名较长(比如听古典音乐的时候,歌名长度轻松爆60字符),这个时候看全歌名是一个特别奢侈的念头&。8.低音量不足,重量较重,有的时候我宁可带M505。&虽然有这些问题,但瑕不掩瑜,在这个价位,比起iriver的AK100和Hifiman 901,还有自家的ZX1,PCM-D100是一款相当值得入手的产品,接口标准(Micro USB+SD卡),续航时间长,使用标准5号电池,完全不怕电池老化。外观特别专业,说起来满满的都是爱&。可以当随身高质量输出,可接功放做数字转盘,一台机器可攻可守。最后,以这张图结束这篇文章:喜欢中性声音的用户(也就是所谓监听声)的喷友们,高唱着索尼大法好的喷友们,掏出你的钱包,拿出你的信用卡,点下手中的购买按钮吧!&
已有296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SONY 索尼 PCM-D100 专业线性录音棒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水星动力Wide Wheel 猛兽版 电动滑板车
申领:20积分
ViewSonic优派 M1 便携式投影机
申领:20积分
Kelon 科龙 1P26 大1.5匹一级变频冷暖空调
申领:20积分
小米8 智能手机
申领:1积分
福维克Kobold VK200+SP530 二合一硬地清洁机
申领:20积分
Danny Robot 小丹机器人
申领:20积分
KNOMO CROMWELL克伦威尔卷盖双肩包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d100简单概评 | 日志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Hi小朋友们大家好,还记得我是谁吗?对了!我就是那个make believe的。(猫!)近期,我将陆续分享近期入手的d100的短期使用体验。托一度参加索尼音频部门发布会和曾经使用d50做前端的福,期盼已久的d100拿到后就已经熟练上手,经过两天我已初步整理出了头绪。看过之前草稿的可能知道这篇文章大部分已经完成了,但是下文迟迟没有放出来。不仅因为本文自信可以作为一个简单参考的简单评测,却鲜有人去注意(而且我上周专心补sd来着……)。这没关系,我不在意有多少人看,镇楼图什么的我向来不喜欢这次也不例外,即使有足够博人眼球的内容我也不会破坏逻辑顺序把它扔到前面。所以回复也注意点去说有用的。只是由于个人水平所限,录音部分的参考将略过,有兴趣的话讲放出一些个人认为对日常应用有针对性的录音试听。那么闲话我们放在一边,接下来就是慢慢将心得与大家分享了……虽然很想这么说,不过在这之前。不妨来读一读我的私货(xsk)下面文字可能会引起突发非预见性资金投放失误所致心悸等症状,请确认自身健康状况后阅读。其实我并不是出于什么其他去刻意黑或者去粉一个品牌,这种低劣的舆论修正并没有意义。我喜欢索尼是因为它长期推出相对优质且适合我的产品,而讨厌一部分厂商是因为见不到他们的诚意。因此,优先选择自己印象更好的品牌。至于信仰一说,更是戏谑之谈。但是,d50作为一个录音机。在其生命周期中霸占了烧友们近五年的谈资,它的对手也好杀手也好一个个都已经停产或者由热转冷淡出视线。面对不断推陈出新的杀手们和与之竞争的同价位录音笔,d50的生命周期内降价幅度也相对小得多。它的保值不仅在于3999——3499的官方售价和停产前2800+的经销商售价,而且二手价格常年维持在两千以上。不仅仅因为它作为一个准专业的手持录音机,这与d50模具的精致做工、扎实用料、长久续航、不发热不卡顿、相对干净和准确的声音也是分不开的。所以即使它只有单色屏、只能播放两种格式、只能使用昂贵的m2储存卡、只能顺序播放、甚至有目录文件和文件夹数量限制和几乎不能手动选则音乐的缺点,它依然活跃在烧友的世界里直至停产的现在。相比之下,d50终归这样那样的缺失,但他的对手们虽然有,但优化之稀烂多半也都是聊胜于无。但终归有还是比没有强,一向大胆敢作以致被称为黑科技的索尼为我们带来了它的的全新产品——d100 再一次见识了传说中不会听用户的要求,只是主观地去赋予产品更多的可能性的索尼。这之前,刚刚出现谍照的时候我对更换手里的前端兴趣并不大。面对铺天盖地的猜测也只是将信将疑。因为我并不是一个体验型的消费者,我的经济状况、选择恐惧还有那颗还是向着折腾的心,总之这一切都不允许也不适合去购买一个不是由衷喜爱的东西。我对它的日思夜想源自九月份一个难得的机会那天我参加了索尼的音频部门发布会。通过发布会我亲身体验了他的震撼,知道它确实是个惊喜。这之后,我出掉了d50。再之后,我开始着手这篇文章。主旨:如果你们把它和那些破玩意比。那么还是请把它当作一个单纯的录音机。如果你中意它,那么也不用在意那些破烂。拿到箱子之后我非常激动,这次的包装比d50看起来大气得多。只不过防伪措施不如d50做得优秀,封条只是一段不干胶而已。图为d100其之一不过新品刚刚上市,大家大可打消顾虑。并且d100相比d50的内部包装优秀得多,对运输磨损的承受力也强得多。d50由于没有内衬到手有可能会有一些小划痕打开盒子就能看到机器本体,用绒布内衬的一个匣子呈着。可以看到右下角有一个hi-res audio的logo 也是索尼近期对音频部门发力的标志。也可以略窥到这台录音机被寄予录音和回放的双重厚望。第一层盒子就是这样了,先放到一边。第二层也就是里面又是索尼一向的空间技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其还原……配件也多了不少,一个尼龙制有三面内衬的收纳包、一个防风罩(通用)、一个遥控器及其接收器(不通用,且大小形状值得吐槽)、四节电池、micro usb数据线、精装的中英双语两本说明书。在配件上比d50厚道得多,当然价格也贵得多,但是想起d1的配件我还是挺满意的。 从正面开始,我们在walkman上熟悉的米奇头在这里又见到了。不过,它在d100上换了一下图层位置,缺口在小圆上并在大圆周边有一定突起。这个小变化对于藏污纳垢有一定的改善,可见d100的细节用心。这个米奇头集合了四个方向的导航键和两个自定功能键以及home(长按)/返回(短按)跟设置键。同时大圆的左右两端和同心小圆都有突起的盲触帮助盲操。接下来是暂停键(回放无意义)录音键 停止键 剪辑键(wav回放时千万注意,其他文件无碍,不可编辑)比起d50,在观感上更容易操作了。实际上按键手感也有一定提升。D100的键程加长,受力回馈柔整体有长足的进步,但播放键较松且缺乏质感。再看面板,一眼看去硕大的麦克风与变大的屏幕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但按键位置和前面板长度基本不变,并依旧采用d50的镁铝合金且厚度相当,区别为d100着色较深。右为深褐色和左为靛蓝色。D50的弧线下巴取消,机身的线条变得更为方正。或许是今年索尼的设计风格如此d100也没有免俗,但我认为这与维持d50大小的前提下,机内空间的紧张也不无关系,减少倒角多少能争取一些空间出来,只是重量没有很好的控制在d50的水平,稍重一些,但不多。d100相比d50是略长一点的,并且取消了d50的诸多倒角,包括前头的麦克风保险杠都采用了圆滑的直角进行勾勒,并且取消了d50正面的四个螺丝,做工水准有所提升,整体感比较强。(图有水印 但还是我拍的 啊哈哈)麦克风保留了d50的15毫米可调范围,并采用了一对灵敏度更高的麦克风。在安静的室内增益3可以轻易录下距离三米以上的表针走动声音。滑轨相较d50也更大和结实,麦克使用金属材质包裹并非塑料。并且在底部的装饰有香槟金(土豪金)色的一圈,算是点睛之笔。空间问题取消了d50极易磨损的角度指示(我就不信谁真不知道……)录音的过载(?)反馈得以保留,看起来很有科技感。 图片来自:图片来自:图片来自:图片来自:图为一些信仰以及信仰合集左侧上方接口密布,分别是line out(同光纤口,需要圆转方)phone out、音量增益电位器、mirco usb 2.0接口、6v直流供电接口。下方有一个挂绳口和遥控器的专用接口。中央部位有一个凹槽,便于握持和寻找接口和按键(右同)不过拿到手就会发现,这次d100的所有3.5mm接口开洞都是比较大的。以至于注塑不能完整地填满空隙,造成了视觉上的遗憾。欣慰的是,并未出现松动等现象。希望能够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右侧依然有相当多的接口,分别是外接mic、line in、sd/m2二合一卡槽(单槽双兼容)、录音增益电位器(双声道分别调节,主标识为右声道,护盖下为左声道刻度)背光按键、电源开关和锁键开关。需要注意的是电源开关上方只是一个盲刻,并非按键。另外有些烧友试听后吐槽卡槽不如d50的严密,这个嘛,真心差不多……d50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更松。(啥?没事儿抠它干啥?记忆棒老贵了!)还有一点,录音增益不像d50有一个凹槽,并且体积由于护盖缘故增大,右持会有明显撑手感,加之倒角被处理,着力面积不及d50,一般建议左持。&?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下方比起d50多出了一个扬声器,声音不大效果一般。比xl39破音稍少,可用不可听的水平。背面的后盖是依旧是塑料材质,厚度与d50相当。中心是一个三脚架的固定螺母,虽然配件并未赠送三脚架……四周是四个脚钉(?)与d50无异。可以看出d100对于d50的变更不大但细微之处还是有相当不少的区别。总体来说做工优于d50但一些细节问题尚有不足之处。好了外观也介绍完了,开箱部分我们简单一带而过。接下来是一些其他开箱图,当作稍事休息便可系统方面,这点嘛有点不好去说。因为怎么说都像去评测一个手机,那好,就拿手机的方式来说吧。d100依然采用四节aa电池供电,并沿用了d50的电池盒使其可以通用。与d50不同的是,d100在电池仓与机身连接的部分增加了一个卡扣。如图可见机身有一个作为销子的倒勾。避免机器跌落电池摔出造成意外关机文件保存失效。d100在设置里加入了一个电压模式的选项,分别是1.5v×4的碱性电池和1.2×4的镍氢电池。是否说明这颗运放能工作在不同电压下呢?d100还颇为细心地提供了一个6v的直流供电接口,不仅可以不用电池供电。也避免了电池在持续放电后电压下降在参考性上的偏差。这个接口在d50上只有日版有,在国行上还是比较新鲜的。d100的ui相比d50简直脱胎换骨一般巨大提升。虽然依旧单色屏显示着简约的菜单,但屏幕尺寸变大显示内容也增多了。同时还有字体大小也随之变大,经过粗略的估量,应该达到了qvga(320×240)级别,精细度少许提升与我们熟悉的s60v3大屏机相仿,由于其液晶面板性质,逆光下可见性不错。可视角度不错,但通过变换角度文字显示颜色会发生变化,由于本人对单色屏工作原理并不了解,无法提供解释。不过室内无光源来说,这个背光的亮度可能就比较刺眼了,而且没有分级调节。几天的体验之下我认为依旧可以盲操,并且文件目录和操作幅度更胜d50,此外还有随机附送遥控器的加持,以及录音机一直以来的精简功能高执行效率。可以说忽略体积、重量已经很方便了。顺带一提,录音的增益左右声道是分别进行的,同时单独调整过的声道想要重新对齐也很容易。在两边声道没有对齐时阻尼感是不同的,而对齐后阻尼则会增大。d100内置32g闪存最大支持64g的外置拓展。容量已经基本不是问题。并且实测持续写入情况传输速度达到稳定的17、18m,这个水准基本与iphone和三星橙tf卡的传输速度相当,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32g可识别28.8g,先别急着说缩水,这是KB和kb的区别。即32g先要乘以,再除去固件的占用。就是d100的跨内存存储了,这个功能在nagra的lb上曾经见过,由系统内置的空间作为缓存来切换存储。这应该也是d100的闪存速度比较快和实际可用稍小于标称的原因。&?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d100不仅内置了八倍容量五倍速度于d50的闪存,还支持更为实惠的sd卡,和影像等部门不再吊死在自家记忆棒上。这也是近年来索尼做出比较大的改变了。(某pch……)不仅如此,还新添加还完美支持flac及其id3,基本完美支持aac(封装m4a 512码率支持 id3正常显示 仅一个文件不能正常播放不明其理)这又可以有效压缩文件大小,一般使用下甚至不需要外置存储即可。手滑按出去了…… 图为播放界面和偶然截取的传输速度 播放界面与d50依然如出一辙,最上方是电子指示,其次是播放状态和时间,比d50显示的内容多一些。剩余时间/音轨总之间不用手动切换去确认。下面是目前队列/目录总数,再往下是id3的显示。能够显示的是标题名和歌手名,但滚动显示的频率比较慢,请注意编辑长度。另外还有一点不足,就是d100依旧没有采用电子电位器,d50的音量0.8以下偏音的问题依旧存在,并且这次的音量增益较d50稍小。不过值得庆幸的是,4.5以上严重失真的问题得以解决。d100用了很多功能来证明自己也可以做前端,但最有力的恐怕还是随机播放这个功能了。想必用过d50的烧友都对自己曲目的顺序烂熟于心吧,我对d50的这种顺序播放(其实不只如此,文件目录按编辑日期而更改,并非其他)的形容是内置10张碟的cd(一个储存路径只能自建10个文件夹 每个文件夹目录下最大99个文件 更多的不能被识别)而d100就没有了这个烦恼,不仅打破了文件数的限制(目前测试过一次258个文件只能识别199,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进一步确认。不过既然没有目录数限制,这个意义也不大就是了。)而且随机播放可以选择全局或者文件夹目录下,非常自由。又支援id3显示,还能对wav文件做简单剪辑(担心自己会误操作又不愿意频繁锁按键的话可以使用播放菜单下的文件保护)它真的变得像一个前端了。还有它还能复制剪切文件哦~经过sxk的试水eq,录音笔系列也得到了索尼引以为豪的五轴eq+clear bass 但在d100上这个功能的效果并不那么有好用,不仅因为d100本身声底比较平衡,调节后总有一些衔接部分的断层感。另外d100还支持升降各6的变调,同被撤销的dpc开关拨块一样,这次的数码变调依旧不能拿来听,dpc更是速率低于80%即不可听。虽然没有测试这些功能对于续航的影响,不过想必还是费电的。这几个功能平时把玩一下就好,并不建议开启。再说说这个遥控器,灵敏度很不错。在不太宽广的封闭空间内,即使冲相反方向遥控也能进行操作。插头是一个3.5mm的直转弯,但是这个鹅卵石的形状贴在机器上会产生摩擦,并且也不稳固。希望能出街不掏兜儿的用户可能要失望了。另外由于依旧采用物理电位器,音量的调节也无法使用遥控器进行。可以说在定点录音或做床头及以外的情况下,还是比较鸡肋的。不过还是有一些地方处理得不够完善。比如在发布会的时候,我曾经使用一张几乎写满m2卡去录音,但无论如何去删除都出现了无法写入的问题。但随后切换存储就解决了,并且没有再现,不知道量产机有没有出现这个问题。目前固件版本是1.0,依旧存在一些概率或不可再现bug。比如说背光关闭后一定机率增益调节部分仍旧点亮、随机播放有时失灵。不知是否是作为个例的存在,身边另外两台并未有此类现象发生。除此之外外接直流供电的时候变压器会发出频率较高的电流声,响度比较不小,操作时(比如按键)电流声便会突然升频,而打开背光后则会消失……无大碍,只是存在问题。机身也会带电,小臂内侧等处碰到会有教明显刺痛。以及快速查找功能及快进快退没有d50来得流畅,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不过就d50时代用了与同时代的智能手机相近水平的arm9处理器来看,还有d100系统的复杂化及后台播放加入后依然不减流畅度,这一方面感觉还有提升空间。总的来说,d100的操作、调音、录音和回放素质都是对d50的全面提升,当然价格也是接近翻番的水平。但我认为物有所值,相比一些门类的横征暴敛d100来得更加让人宽慰。本应是重头戏的主观部分,但在本次评测中所占据的篇幅不大。首先我们为了让看官抛去d50给大家带来的低操作效率的坏印象。d100完全没有那种着急搓火的感觉,虽然没有大屏触控的ui那么直接那么方便,也不落丑乱卡热毛病多的x砖下风。其次,使用录音机作为前端的人还是少数,存在大量疑惑和面对d100对ui大刀阔斧的改革。非常需要大篇幅地去说明一下功能部分。至于声音方面,录音笔由于回放是为录音所准备,不可能有太多多余染色。因此d100仍旧是一个比较中正干净的声音。期待它的音效像walkman一样的话也就失望了。但相较其他随身前端而言,d100的听感并不差并且有一个相对高的素质。这也就是之前所说不与那些破烂儿相比的理由。因为无论作为录音机还是一个播放器,d100都是优秀的。虽然说得挺热闹了,但时间比较晚了。我也不是故意吊胃口。主观部分明天奉上,还有录音的简单试用会陆续上传。敬请期待来说主观部分了,先给出几个我当时试听的感想让大家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当时我带着自己比较喜欢的880(250欧)和d2000,虽然两者我比较熟悉,但是事实上都不是怎么适合作为随身级的参考标准。高阻中880虽然比较好推依旧是随身难以企及的,严重吃细节和驱动不足带来发虚发软结象不实形体扭曲。而且对前段控制力的评判无能为力。(d50那羸弱的控制力在880这里完全没有凸显)另一个就更是问题了,整体比较薄而下盘肥厚中频与两端的衔接有些问题。出于当天我对d100的期待并不是非常大,所以也没多想觉得带上这两只大耳也就足够。就结果而言呢,这两个相性都不差,尤其是d2k还震了我一下。但不推荐用这种耳机去试前端哦。而且不得不重申,d100这个东西,终归是录音机。如果让它与味道见长的东西去相比,它确实由于庄重而显得苍白。它的回放强大之处在于深厚但并不凸显的素质,与一些芯片论的机器不同,它的声音流畅、清澈得多。或者说,如果d100堕落到那种地步,那么首先失格的是它作为录音机的身份。废话又多了,不过还是得先交代一下。jpop女声、弦乐为主的小编制和ost占据了我八成以上的空间。因此处于需求我对一些地方照顾不到,承认短板并争取回避口味差异吧。干净,通透——clean clear(pia)主观部分改完了放一段出来预热一下d50的声底,众所周知的干硬冲。听过的人,都会觉得d50有一股蛮力,似乎什么东西被d50驱动下都变得暴躁起来。我们来剖析一下这个现象的背后,到底是什么造成了d50明明比较干瘪却具有称得上凶暴的声音。为什么它的声音那么特别?在这之前,我要透露一句。d100的能量感更胜d50一筹。大家不必失望,就听感而言绝没有d50那么夸张,暂且买个关子。我们来分析d50那失控机械式的调音是一个什么巧合下的必然。前文也曾提到,录音机之所以不能完全当作前端看待是因为它的回放是真对录音而调校的。或者说,回放要弥补录音上的问题或与其相得益彰或或扬长避短。由于d50在d1上进行了一些简化和调整,从外观上的显著变化就能看出d50更加贴近民用器材,录音水准也是与自家旗舰一下拉开了相当的差距。录音两端的削减连我这个外行也可以轻易分辨。不仅如此,d50虽然电路师承d1,但三倍续航和三分之一售价的代价就是阉割,比如运放就是牺牲品之一。换取了电压更低的芯片以图更加持久的续航和轻小的身材(录音机界)。但也因此付出了驱动力下降的代价。既然硬件和文件上有了动作回放自然也要跟上,原文件在两端戛然而止的同时,回放自然也没有必要进行不必要的优化。也就是d50两端淤积感非常严重的问题所在。功耗的下降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问题不仅如此,相比d1大幅降压达的同时多数人也去用镍氢电池,使得d50的元件进一步不到额定电压。声音挤和混还有虚都是难以避免的。而录音的回放还要求背景还需要相对干净,好啦,让这辆列车失控的最后一步就是虚假的速度感。这些问题共同造成了d50的po有一个声势虚大的假象,抢眼的横向声场是由于它的横纵都很拥挤。与其说利落不如说仓促的瞬态掩盖着虚胖的低频和连毛刺都明朗的线条下掩藏的臃肿形体。事实上就驱动力而言,国砖的c4还有dx100都要强过d50。但d50却是力大声粗的代表,这个认知其实是错误的。好像有些危言耸听了,d50的这些单项问题真的都这么严重吗?当然不是,不过,一堆都凑在一起能不严重才怪。d50相较国砖不能被大众所接受不仅是诸多限制、体积重量。更是诸多声音硬伤下的难以搭配和过于刺激。但毕竟是随身,想黑哪一个拉出来都能黑个体无完肤。并且d50确实还是相对干净利落均衡的 也是我曾选过它并且不后悔的原因。那么如果我突然告诉你,这些悲剧几乎没有在d100上重现,而且真正迎来了均衡大气健康的声底。你们怎么想?我其实真不怎么想发着听感部分了,憋了两天一直没发出来一直在改最后全删了。这种不得不参照我手中的器材、音乐类型和喜好的引导方式其实不科学。因为它们都适合我,所产生的指向性针对着我而已,没有普适性哦报告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让我去借别的不熟悉的器材听我平时不听的音乐来胡说八道就更没有意义了。所以虽然这里是主观部分,却更难以开口。非常严苛地挑刺的话对一个随身前端来说太过分了,(还有这个标准下一堆东西就更惨了……)但不说又是被指放毒的节奏。难办啊……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也是无奈之举。简单概括一下吧,d100最明显的改善是大幅提升分离度和改善了质感,两端打开了阻塞纵向声场也不再缩在一团。解析和干净的背景依旧是优势环节。达到了素质的全面提升——补齐短板巩固优势,甚至让我有了一种之前有人对d50的溢美之言如【媲美低端台机】云云实现了的感觉。当然,依旧是夸张的说法。不过d100只论声音表现是目前市售最为平均的,唯一让我感到不足的是低频依旧略显凶相比较猛烈,显得量感比较富裕一点,以及略显死板氛围听一些vocal也不大合适。别的我就真找不到啥能算比较大的缺点了……初听之下并不会觉得什么地方特别抢眼也不会觉得有哪里明显不足。或者说,盲听你不一定能知道这是录音机。所以建议试听的时候多听一会儿,仔细分辨。这段写成这样实在没办法,录音机里那些大多硬伤一堆难以和均衡的d100抗衡。播放器里又有个巨大的问题。啥?你跟他谈素质他跟你谈听感 好了听感有了他说你是录音机?放心我不提,闹得我跟既得利益者似的从机会利润上看岂不是亏大了。所以本篇还是多为没有条件去试用的人考虑居多,并且提醒有条件试听的人多听一会儿。确定d100能否适合你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用之前那种不好听一耳朵摘的经验是行不通的哦。最后我要说的是,d100虽好但还是视需求而定的。使用录音机听音乐的并非他们有病,只是满足了对音乐最基本的要求。不能忍体积、重量、ui甚至脑袋上俩犄角左右两个火疖子肚子里四节五号电池总之就是不好看不好用什么都好,它不能满足你就不要纠结。台机声音再好背不走,消费级拿对录接一个电台电容盒里串一对儿卫星该扶不起还是扶不起。找自己需要和喜欢的就行了,d50怀抱无数硬伤……现在看来真的挺难用都能得到这样的历史地位……甚至带动了一批阿猫阿狗的,现在又有这个后辈接班,真的可以笑着离开了。
本文由授权()发表,文章著作权为原作者所有。
随身到底该不该追求好音质。。外面那么吵。再好的器材有啥用呢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防卡箍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