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隧道监控隧道拱顶沉降降时,所用的仪器是:

水准仪测隧道拱顶沉降垂挂的钢尺是什么钢尺,普通的刚卷尺啊,那个数据怎么读,从上往下还是下往上?
水准仪测隧道拱顶沉降垂挂的钢尺是什么钢尺,普通的刚卷尺啊,那个数据怎么读,从上往下还是下往上?
铟钢尺,从上往下读,最接近横丝的那个读数,还要估读一位数.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水准仪测隧道拱顶沉降垂挂的钢尺是什么钢尺,普通的刚卷尺啊,那个数据怎么读,从上往下还是下往上?》相关的作业问题
.切!还是我的实在,而且有操作经验.用收敛计测量,用鱼竿挂钩子,在仪器钩子上制作一个钩子,买根鱼竿来拿掉前3截,制作一个圈子,12米高度,弄个8米的鱼竿加上你的身高,基本上就够了.要是离的近的话可以叫我来指导下你们啊!我云南的! 再问: 擦。。。。哥们有才,离的较远过省。不然真可以请你过来指导下,顺便去吊吊鱼什么的 再
拱顶设置预埋件(挂钩),钢尺挂在挂钩上,垂直,用水准仪测.
不管你是用全站仪或者水平仪,后视后都能算出仪器的高程,然后加上前视钢卷尺上的数值就是拱顶点的高程了.
首先纠正一个观点,隧道拱顶沉降,不是收敛计的工作内容.收敛计主要是测量隧道围岩变形,通过在围岩表面预埋的埋点(或挂钩),量测埋点之间的变形量.三角法、梯形法、多边形法都是大同小异,就是沿着隧道开挖面,第一时间设置埋点,搜集开挖初始的各点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不断的采集距离数据,分析个点之间的变形量.再整理变形曲线,分析判
浅埋隧道暗挖施工,仅供参考:量测数据管理基准参考值指标内容 日本、法国、德国规范综合值 推荐基准值城市地铁 山岭隧道地面最大沉陷 50mm 30mm 60mm地面沉陷槽拐点曲率 1/300 1/500 1/300地层损失系数 5% 5% 5%洞内边墙水平收敛 20~40mm 20mm (0.0.2)B%洞内拱顶下沉 7
隧道拱顶是隧道监测量的必测项目,隧道监控量测又是新奥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一般采用的方法多数采用顶住挂勾,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全站仪精度不够),布设断面间距及量测频率在规范上都有明确要求.关于隧道内的计算他的下沉值目前没有成熟的方法,就是说根本算不出来,算出来也都是骗人的,关于隧道计算包括数值法(如有限元、边界元法等)、解析
应该是两个都要测.山上数据做为辅助、参考,洞内拱顶沉降数据更为客观.
你是问量测数据(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正尺加倒尺减)+前视读数(正尺加倒尺减)=前视高程),还是沉降观测一系列计算(这个太繁琐不说了,可已再联系我)?
隧道的地表沉降点是比较重要的,一般洞口段均为2~5m设置3~10点,地表和初沉后的动身都须设控制点,要每天进行量测.如果地质不好,且还大意的话,将会像云南某隧道一样出现隧道整体塌陷事故,严重的很.
学过相似么?学过就好办多了人到像的距离是人道镜子的距离的两倍,且人高1.8米所以根据相似镜子至少要0.9米(ˇˍˇ)
向中间靠拢,因为气体的流动使它们之间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所以彼此靠拢,实际应用:两艘船同向行驶会产生相同效果,所以同向行驶的船只不能靠的太近,以免向撞.
调试水准仪后,将塔尺立在已知标高地坪,读出一个数,即为前视读数;再将塔尺立在开挖面,读出一个数,即为后视读数;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就得出开挖深度哈.如果仅仅只是测量开挖深度,知不知道地坪标高没有影响.如果要知道开挖面标高就必须要已经地坪标高.
第一次后1075,前1123第二次后1063,前1098,相当于后1075,前1210下降 再问: 晕,怎么可能二次前是1210? 再答: 第二次后视读数加12,就是5 第二次前视读数加12,就是0 sorry,我错了 下降
将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墙壁上,用测力计钩住塑料挂衣钩,用力拉,在塑料挂衣钩脱落的瞬间读出读数刻度尺,测出塑料挂衣钩直径,算出面积用P=F除以S算出大气压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有两次测量:第一次是衬砌前,确定没有欠挖.第二次是衬砌后,确定是否符合设计.全站仪可以定两侧及中线位置,高度和隧道顶园弧测量就不大适用.理论上可以,但觇标无法定位.定位不准,所测的数据就没有了可信度.
用水准仪瞄准不同目标处放置的塔尺,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即可出来前后的差值;到书店购买武测出版的《测量学》,里面包括微倾水准仪的原理、校正及使用的内容都有.
肯定能测.原理与望远镜测量距离相同,只是测量距离精度远低于经纬仪.用望远镜测量距离的方法是: 拿起望远镜,先调整一下目镜的间隔和焦距,便能清晰地看到:在右镜筒的玻璃片上,刻有十字分划.从十字交点起,左右的叫方向分划,上下的叫高低分划. 测量方向角时用方向分划,测量垂直角时就用高低分划.测量时,要持平望远镜,用任一方向分
其实你不用把所有的题目放在标题里,又打不完,看,现在问题又没了.1.掌握拱顶下沉量测的基本概念;2.掌握拱顶下沉测设断面及频率要求;3.了解拱顶下沉常用方法及优缺点;4.掌握精密水准仪测设拱顶下沉的方法。1.能够绘制拱顶下沉测点布置示意图;2.能够使用精密水准仪独立完成拱顶下沉量测;3.能够独立完成测设数据的处理;4.能够根据测设数据判断围岩稳定性并给出合理施工建议。拱顶下沉量测同周边收敛量测一样,都是隧道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最能直接反映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工作状态,其量测目的与周边收敛量测一样。目前拱顶下沉量测一般有精密水准仪法和全站仪法。精密水准仪法方法具有精度高、数据稳定等优点,但在存在某些特殊施工环境下效率低、易受干扰和不易操作等缺陷。全站仪法因采用非接触测量,受施工干扰较小,测设效率较高,尤其在大断面隧道测设时,较有优势,但全站仪测设法精度较低,仅可用于完成规定精度范围内的隧道拱顶沉降量测。精密水准仪、铟钢挂尺、普通钢卷尺。图2-2 精密水准仪法拱顶下沉量测示意图&&如图2-2所示,通过测点不同时刻拱顶测桩相对于某高程基准点的相对标高h,求出两次量测的差值△h、即为该点的下沉值。1.操作步骤(1)精密水准仪校验调平后,安放在基准高程点和拱顶测点之间;(2)水准尺底端抵在基准高程点上,并将水准尺调整到水平位置,然后通过水准仪后视水准尺记下读数为H1 ;(3)前视普通钢卷尺记下读数为H2;(4)若基准高程点的高程为H0,则本次测试拱顶测点的高程为H0+ H1+ H2,两次不同测试的拱顶高程差即为两次间隔时间内的拱顶下沉,(5)为减小误差,测试读数三次,取平均值记录。2.拱顶下沉值计算拱顶下沉值(△H)按下式计算:其中hn为第n次测得的拱顶测点高程平均值,hn-1为第n-1次测得的拱顶测点高程平均值。1.洞内作业时,防护措施必须到位,工装整齐,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需用安全带。2.操作仪器时,应穿戴手套,以防钢尺划伤手指。拱顶下沉量测记录表
版权所有: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轨道工程系
联系电话:7
学校地址:陕西·渭南·临渭区站北路东段一号 邮政编码:714000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陕ICP备号暗挖隧道监控量测方案-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暗挖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导读:确保监控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四监控网与监测点的布设,两区间暗挖隧道导线控制网规划完毕,详见施工测量方案,区间暗挖隧道主要监测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净空水平收敛、土压力、初支和二衬内力、初,监测项目地质及支护观察地表沉降净空水平收敛土压力拱顶下沉初衬纵向变形初支、二衬应,(3)基坑围护结构和暗挖隧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沿暗挖隧道中线纵向每5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图6-2-1暗挖隧道地表沉降监测断面示意图4.监测管理制度 1)成立监测管理小组,由专门人员组成。 2)制定监测实施性计划,使监测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3)建立质量责任制,确保施工监测质量。 4)设定控制值,采用三级监测管理,当发现监测物理量接近或超过警戒控制值时,立即报告监理,并向监理报送应急补救措施。 5)观测前,对所有仪器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校核,确保仪器的稳定可靠性和保证观测的精度。 6)观测前,采用增加测回数的措施,保证初始值的准确性。 7)制定各监测点位的保护措施,定期对使用的基准点或工作基点进行稳定性检测。 8)各个项目的监测资料必须保持有完整、清晰的监测记录、图表、曲线及文字报告。 9)建立监测复核制度,确保监控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10)在监测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测试细则及相应的规范要求。 11)量测资料的储存、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四
监控网与监测点的布设
1、监测控制网的建立 在进行监测之前,首先建立精准的监测控制网,以便能及时准确的反应监测项目、测点的变化情况。 1、平面位移监测控制网应布设独立的控制网,控制点埋设在变形区外,如有条件监测网宜采用强制对中观测架。 2、垂直位移监测控制网宜采用工程高程控制网,在变形观测中应定期对高程控制网点进行检测。 考虑到两两控制点之间通视和监测点必须布设于变形区外,两区间暗挖隧道导线控制网规划完毕,详见施工测量方案。
2.监测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表2-2-1 水平位移监测网的技术要求 - 7 - 相邻控制点点平均边长等级 位中误差(mm) (m) 200
表2-2-2 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
注:n为测站数 相邻基准点高每站高差 往返较差,附和或检测已测高差等级 差中误差 (mm) 二级 ±0.5 中误差
环线闭合差
(m) ±0.7 (mm) 1.0√n 较差
(mm) 1.5√n 测角
最弱边点位中误
中误差 (″) 差 二级 ±4.2 ±2.0 ≤1\\.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原则 根据地岩层土条件、埋深和结构特点、支护类型、开挖方式以及环境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利用少而精的测点取得全面的监测结果。 1、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明显的部位。 2、点位标志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筑物、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 3、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
监测项目、监测预警值及监测仪器 1.监测项目 区间暗挖隧道主要监测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净空水平收敛、土压力、初支和二衬内力、初衬纵向变形、初衬水平变形、地下水位等。
- 8 - 理工大学站区间-电表厂站区间监测项目表 监测项目 地质及支护观察 地表沉降 净空水平收敛 土压力 拱顶下沉 初衬纵向变形 初支、二衬应力 房屋沉降 遂底隆起 位置或监测对象 掌子面 暗挖隧道地表 初期支护 开挖土体 隧道拱顶 主线初衬 初期支护、二衬 暗挖隧道周边 暗挖隧道 测试元件 观察、描述 电子水准仪 收敛计 土压力盒 水准仪、铟钢尺 收敛计 钢筋应力计 距15m 水准仪、铟钢尺 水准仪、铟钢尺 房屋四角 纵向间距5米 2mm 2mm 12.8m m 20mm 测点布置 每次开挖后进行 纵向间距5米 纵向间距5m 纵向间距15m 纵向间距5m 左、右线各两组 关键部位或纵向间 -30mm 日速率
+10~-30mm 20mm
24mm 20mm 2.监测频率与监测精度 暗挖法施工监测要求表 监测对象 结构的受力状态 频率接收仪 结构稳定性 地表变形
收敛计 电子水准仪、铟钢尺
0.1mm 0.3mm/km
开挖过程中1次/天 开挖过程中1次/天
5米 纵向5米
监测方法 钢筋计、土压力盒、 开挖过程中1次/天 15米 量测精度 量测频率 备注 (1)基坑围护结构及其背后土体坍塌、滑移及开裂。 (2)监测数据有不断增大的趋势。(3)基坑围护结构和暗挖隧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超过控制基准或出现明显的受力裂缝并不断发展。 (4)时态曲线长时间没有变缓的趋势等。
3.主要监测仪器 表5-3-1 本合同段主要监测仪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仪器 精密水准仪 铟钢尺 钢筋计 土压力盒 电子水位计 频率接收仪 钢尺 电脑 型号 DINI12 配 已购 已购 已购 已购 已购 已购 数量 1 2 60 48 1 1 1 1 单位 台 把 个 个 台 台 台 台 六
主要监测内容方法 1.工作面地质及支护观察 (1)监测仪器 目测记录 (2)监测实施方法 通过观察工作面地质情况和支护情况,记录是否存在渗水和开裂情况。
(3)监测点布置 每次开挖后进行 2.地表沉降监测 (1)监测仪器 电子水准仪、铟钢尺,量测精度为0.3mm/km (2)测点布置 沿暗挖隧道中线纵向每5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具体布置如下图:
图6-2-1 暗挖隧道地表沉降监测断面示意图 (3)测点埋设方法: 暗挖隧道地表处于绿化带地段,表层为一般土质,可直接打入φ16钢筋作为地表沉降观测点,钢筋头外露长度5mm。埋设测点时应主要考虑如下几方面:①所有点应埋设至原状土。②所有测点周围用红油漆做标记,并用红油漆编号作出测点标志 (4)测量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应严格控制在规定额度之内,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三次观测,三次高程之差应小于±0.5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在施工过程沿水准环进行闭合水准测量,所有结果进行平差处理,测定的监测点高程与初始值比较,则高差即为地表沉降。 (5)计算方法:地表沉降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进行量测,沉降计算表格见表 表6-2-1 相对高差沉降计算表 测点
本次高程值
上次高程值 初始高程值
本次沉降=上次高程值-本次高程值
累计沉隆=本次高程值-初始高程值 图6-3-1
3.暗挖隧道拱顶沉降 (1)监测仪器 电子水准仪、铟钢尺、钢挂尺 (2)监测实施方法 - 11 - 包含总结汇报、表格模板、经管营销、高中教育、计划方案、高等教育、初中教育、教学研究、工程科技以及暗挖隧道监控量测方案等内容。本文共4页
相关内容搜索隧道监控量测方案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2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隧道拱顶下沉允许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