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抗风浪等级3至4级是几米浪

【宜兰县】-多云午后短暂雷阵雨沿海易有长浪发生海边活动请注意
&nbsp>&nbsp&nbsp>&nbsp【宜兰县】-多云午后短暂雷阵雨沿海易有长浪发生海边活动请注意
时间: 09:01:07
公众号:头条
多云午后短暂雷阵雨,沿海易有长浪发生,海边活动请注意。昨(21)日宜兰地区天气为多云时晴。白天宜兰市测得最高温为33度。今(22)日宜兰地区天气为多云午后短暂雷阵雨,降雨机率40%。气温约为26~32度。太平山区气温约为15~22度。紫外线为过量级,外出民众外出活动请做好防晒工作,多补充水分避免中暑,并携带雨具备用。沿海易有长浪发生,海边活动请注意。宜兰苏澳沿海预测天气为晴时多云,风向为偏北转西南风,风浪为小浪转中浪,风力为4级阵风6级以下。& 7月6日普吉3-4级风力去皇帝岛风浪大吗
很少有大风的,有时傍晚偶尔吹下大风,也撑不了一两个小时。不必担心。泰国的海风浪在东南亚几乎是最小的。如果海边有风浪危险提示牌就不要下水了。一般都没事。
普吉岛很少有大风的,有时傍晚偶尔吹下大风,也撑不了一两个小时。不必担心。泰国的海风浪在东南亚几乎是最小的。如果海边有风浪危险提示牌就不要下水了。一般都没事。&
很少有大风的,有时傍晚偶尔吹下大风,也撑不了一两个小时。不必担心。泰国的海风浪在东南亚几乎是最小的。如果海边有风浪危险提示牌就不要下水了。一般都没事。
[题主采纳]看天气吧??这个实在看运气
[题主采纳]看天气吧??这个实在看运气&
[题主采纳]看天气吧??这个实在看运气
我长居在普吉的,给您点建议吧。3-4级确实不算大风,但是平时容易晕船的,一定要准备点晕船药。去皇帝到做帆船要1个半小时到2小时,坐快艇也得40-50分钟吧,所以得有心理准备。还有就是出海当天早上看下天气,如果早上起来发现大风阴雨天,就不要出海了,大海变幻莫测还是小心为好
我长居在普吉的,给您点建议吧。3-4级确实不算大风,但是平时容易晕船的,一定要准备点晕船药。去皇帝到做帆船要1个半小时到2小时,坐快艇也得40-50分钟吧,所以得有心理准备。还有就是出海当天早上看下天气,如果早上起来发现大风阴雨天,就不要出海了,大海变幻莫测还是小心为好&
我长居在普吉的,给您点建议吧。3-4级确实不算大风,但是平时容易晕船的,一定要准备点晕船药。去皇帝到做帆船要1个半小时到2小时,坐快艇也得40-50分钟吧,所以得有心理准备。还有就是出海当天早上看下天气,如果早上起来发现大风阴雨天,就不要出海了,大海变幻莫测还是小心为好
如果真的大风 他们不会出海的
行程会取消的
人家也要命
不会勉强的
如果真的大风 他们不会出海的
行程会取消的
人家也要命
不会勉强的
如果真的大风 他们不会出海的
行程会取消的
人家也要命
不会勉强的
喜欢这个美丽的星球。
领取成功!扫描领取180元新人红包
打开app在[我的]-[我的优惠券]查看并使用
(C) 2018 Mafengwo.cn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马蜂窝客服:国内 海外 +86-10-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坡、塌陷所激发的,其波长可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波,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滑坡、塌陷所激发的,其波长可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波,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二、形成原因
&&&&& 海啸是由于地震、海底山崩塌方和宇宙天体的共同影响而形成的。
&&&&& 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当地震在深海海底或者海洋附近发生时,地壳运动造成海底板块变形,板块之间出现滑移,这造成海水大量的逆流,并引发海水开始大规模的运动形成海啸。&
&&&&&&海底山崩塌方则是因地震或海底火山爆发所引发,山崩塌方落下的沉积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运动,从而引发海啸。而因宇宙天体的影响而诱发海啸的情况则最不常见,通常陨石坠落海洋中会激起波浪,当陨石激起的波的能量足够强大时,也会引发海啸。
&&&&&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 海啸在外海出现时,因为水深、波浪起伏较小,一般不被注意,当它到达岸边浅水区时,巨大的能量是波浪骤然增高,形成十多米甚至更高的一堵水墙,排山倒海般冲向陆地,能彻底摧毁岸边的建筑,所到之处满目疮痍,一片狼藉,可见其力量之大。
&&&&& 当海啸传播到海岸时,滨海、岛屿湖泊等海湾的海水吸纳反常退潮或者河流没水现象,然后海水又突然席卷而来,冲向陆地,突然形成几十米高的水墙,伴随隆隆巨响向滨海陆地涌来,然后海水又骤然退去。
&&&&&&横越大洋或者从很远处传播来的海啸,被人们称为遥海啸,又叫越洋海啸,这种自然现象的海波属于海洋长波,一旦在原地生成后,在无岛屿群或者大片浅滩、潜水陆架阻挡情况下,一般可传播数千公里而能量衰减却很少,因此可能造成数千公里之遥的地方也遭受海啸灾害。
&&&&&&但是,大多数海啸都是属于本地海啸或者称为局地海啸。因为本地海啸从地震及海啸发生源地到受灾的滨海地区相距较近,所以海啸波抵达海岸的时间较短,只有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海啸预警时间则更短或者根本无预警时间,因而往往造成极为严重的灾害。
&&&&&&为了预测这种具有巨大破坏力的海啸, 目前不少国家的地震台相继成立了国际海啸报警站的组织机构,期望利用快速的地震波对海啸进行预报。力求最大地减少海啸激发的海浪,减轻沿海地区人们的生命及财产的严重损害。
五、地震海啸的形成和危害
&&&&&&海底或者海边地震,以及火山爆发所形成的巨浪,称之为地震海啸。一般在6.5级以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时,才能发生破坏性的地震海啸,产生灾难性的海啸,震级则要有7.8级以上。
&&&&& 地震海啸一般发生在辽阔的海洋中,海啸波浪长达数百千米,并且可以达到海底数百千米深处。当它遇到陆地时,就会产生原子弹爆炸相比拟的巨大破坏力。毁灭性的地震海啸全世界大约每年发生一次,尤其是最近几年发生的地震海啸,破坏性都极大。
&&&&&&地震海啸的成因
&&&&&&造成地震海啸的初始扰动,可以发生在离海岸很远的地方,初始波数也不多,但是经过传播路径上的大陆架和海岸等的多次反射和干涉,波数增多,形成若干个很大的波,相互的时间间隔为数分钟或者更长一些。通常第二个或者第三个波最大,在第一个大的波动到来前数分钟,海湾中可以观测到异常的海水倒退现象。
&&&&&&据统计,世界上近80%的地震海啸发生在太平洋四周沿岸地区,其中受地震海啸袭击最严重的是夏威夷,其次是日本,因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浅源大地震最多,深海海沟的分布也最广泛,所以地震海啸多发生在这一海域。地震海啸拍岸浪头的高低,除了与地震震级、震源机制等有关外,主要决定于港口与沿海地段的地形和海岸线的形状。
六、海啸与风浪的区别
&&&&&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如果按形成的原因还可以分成风浪、海啸、和驻波三大类型。
&&&&&风浪是在海上最常见的风浪,也就是手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波浪。当它接近海岸时,会受海底地形摩擦所影响,使水波前后排挤,波峰向岸边倾倒而形成浪花。风浪的规模大小,能量多少与风速、吹程程正比,如果风速越大,吹过海面的距离就越远,波浪的规模就越大。通常情况下,海浪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海水的深度衰减很快。
&&&&&海啸的水体波动于平常海面上所见到的风浪时不一样的,这种自然现象的抖动时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或者起伏,其中所含的巨大能量非常惊人。
&&&&&海洋中海啸最初的波高很低,而波长却可达几十至几百公里不等,传播速度每小时可达1千公里,比大型喷气式客机的航速还快,由此可见,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甚至于航行的船只也难以察觉出这种波动。如果凶猛的海啸进入大陆架以后,因为海底的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所以波高骤然增大,能够到达10~20米以上,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过来,特别是传播到漏斗型湾顶出最为突出。
&&&&&地震海啸
&&&&&沿海地区以及海底发生强烈构造的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上升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导致巨大的灾难性波浪形成可怕的地震海啸。据统计,大约95%的海啸都是因为海底地震引发的。酿成了巨大的灾难。海底地震发生时,底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体发生剧烈的颤簸,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而引发了海啸。
&&&& 海啸与风浪最大的区别在于风浪的产生之时微风吹过海洋,泛起层层波浪,所形成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然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所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常见的海浪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然而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波浪较深海的波浪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的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就过去了。然而海啸如果出乎意料的发生在浅水中,它就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七、火山海啸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 目前,研究火山只能采用轨道卫星,计算机和高度精密的一起对喷发中的火山进行观测、收集并分析各种数据,对火山口的岩石和火山喷发生物,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或者做模拟实验等方法,以推测火山爆发的机制。近几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了几种火山形成的假说:
&&&& 板块理论
&&&& 板块结构理论,是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新的大地构造理论,它认为岩石圈的构造单元是板块,而全球可以划分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版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等六大板块。
&&&& 火山学家根据这个理论认为,当组成地球最外层的巨型岩石板块之间发生碰撞及挤摩时,俯冲带的温度大幅度提升,甚至达到使地壳下面的岩石发生部分熔融的程度,就导致了火山的形成。世界上绝大部分火山就是夏威夷群岛火山。热点理论认为,夏威夷群岛是由地球内部一个神秘的&热点&形成的。当太平洋板块在这个热点上移动时,板块底层岩石就被熔化,借助地下的压力侵入到地壳上部形成岩浆库,最后变成火山。
&&&& 这种热点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夏威夷群岛形成的过程,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于热点是产生于地核深处,还是局限于火山地区的地壳底部,目前还没有统一结论。不同地区的火山有着不同的喷发原因。目前,科学界尚未找到一个统一的理论,可以解释世界各地的火山为神秘会喷发,但是通过现有的经验和理论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知火山的爆发,维护人类的生命安全。
八、海啸发生的前兆是怎么样的
&&&& 很多天灾虽然不可避免,但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出现一些征兆,对天灾是否影响本地,能起到知指示的作用。这些征兆时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和&老天&打交道的经验积累,可以作为对气象台预报的一个补充在海边生活、工作、旅游的人们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地震引发的海啸登陆之前,会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宏观前兆现象。
&&&& 海啸到来前,海水异常的暴退或者暴涨;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而前方出现一道长而明亮的水墙;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烈的上下颠簸;此时会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
&&&&&这些宏观前兆现象是海啸发生和传播机制造成的。海底发生地震,如果造成海底地壳大范围、大幅度的沉降,就会引起大范围的海水大幅度下沉,距离震中较近的沿海就会看到海水异常的暴退现象;如果地震造成海底地壳大范围大幅度隆起,就会引起大范围海水大量聚集,距离震中较近的沿海就会看到海水暴涨的现象。
&&&&&海水异常的暴退或暴涨,其主要特征是海水退、涨的时间与平常的退潮、涨潮时间不一致;海水退、涨速度比平常的速度快很多,其幅度大,常常能退到最低潮线以下,或者涨到最高潮线以上。海啸来临之前,海水异常的暴退或暴涨现象,距离震中数百公里以内的沿海地区都能看到,远离震中几公里的沿海地区则不容易看到。
&&&&&因为各地距离震中的远近不同,这种现象在震后出现的时间而有所差异,有的紧随主震之后,有的出现在主震之后的15分钟左右。从海水暴退或者暴涨现象的出现到海啸登陆,间隔的时间也有长有短,短的仅有几分钟,长的可达到几十分钟。
&&&&&海啸波属于重力长波,波长可达100公里以上,所以海水越深,海啸波的速度越快,海水越浅,海啸波的速度越慢。当海啸波由远离海岸的深海区,进入海岸附近的浅海区后,波速便急剧下降,后面的波速易燃很快,后波就追上了前波,前后波相互叠加,便使波浪的高度倍增,形成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巨浪。
&&&&&因此,在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深蓝色的海面就会突然变成白色,并在其前方出现一道长而明亮的水墙;位于浅海区的船只就会突然剧烈的上下颠簸起来;海面上也会响起巨大的,惊人的、可怕的咆哮声。
&&&&&这些种种现象都是海啸临近的标志,是灾难预警的信号,它警示人们:海啸即将登陆,要生存,就赶快向高处逃跑,否则长达十几分钟,短则几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就会被巨浪吞没。
九、海啸为何危害巨大
&&&& 海啸由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所致。海底突然变形,致使从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体发生大的涌动,形成海啸袭击沿岸地区。由于海啸是海水整体移动,因而和通常的大浪相比破坏力要大得多。
&&&&&受台风和低气压的影响,海面会掀起巨浪,虽然有时高达数米,但浪幅有限,由数米到数百米,因此冲击岸边的海水量也有限。而海啸就不同了,虽然海啸在遥远的海面只有数厘米至数米高,但由于海面隆起的范围大,有时海啸的宽幅达数百公里,这种巨大的&水块&产生的破坏力非常巨大,严重危害岸上的建筑物和人的生命。据日本秋田大学副教授松富英夫调查,这次印度洋大海啸在泰国沿岸把一艘50吨重的船从海边推到岸上1.2公里远的地方。从有关数据来看,海啸高达2米,木制房屋会瞬间遭到破坏;海啸高达20米以上,钢筋水泥建筑物也难以招架。
&&&&&海啸的特征之一是速度快,地震发生的地方海水越深,海啸速度越快。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活断层研究中心负责人佐竹健治说:&海水越深,因海底变动涌动的水量越多,因而形成海啸之后在海面移动的速度也越快。如果发生地震的地方水深为5000米,海啸和喷气机速度差不多,每小时可达800公里,移动到水深10米的地方,时速放慢,变为40公里。由于前浪减速,后浪推过来发生重叠,因此海啸到岸边波浪升高,如果沿岸海底地形呈V字形,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更高。&
&&&&&在遥远的海面移动时不为人注意,以迅猛的速度接近陆地,达到海岸时突然形成巨大的水墙,这就是海啸,人们发现它时再逃为时已晚,因此,有关专家告诫人们,一旦发生地震要马上离开海岸,到高处安全的地方。
十、海啸带来的深远影响
&&&&&1、地球自转因地震变慢。地震造成地壳外形变化,绕过地球在地震发生时有可能自转速度慢了零点零几秒,因为地球自转与这次地震的板块运动方向相反,海啸发生时,地球自转变快,但是因为板块已经大位移,离地球中心较远,长期看来,地球自转可能变慢。
&&&& 2&、永久性改变亚洲板块。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认为,地震不仅造成了破坏力惊人的海啸,还永久性的改变了当地的地质结构,有关地图需要重新绘制。
&&&&&地震有可能使当地一些小岛移动了多达20米的距离,例如:苏门答腊岛西南方的一下小岛可能向西南方大约20米,而其东北端可能也向西南方移动了36米。
&&&&&此外,地震释放出的能量使地壳发生了晃动,也使一些岛屿在水平移动之处,位置还有所升高。
&&&&&3、经济上永远影响不大。海啸发生后,造成的经济损失通常也比较巨大,但是总的来看将比人员伤亡小得多,况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们很快会复原的,因此,经济上的损失时最小的。
十一、中国如何探测海啸
&&&&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和日本在深海布设了观察仪器,探测水底地震的发生和水位的变化。
&&&&&美国布设在西海岸深海里的探测点大概十个左右,足够完成海啸的预警,但是这种探测设备的军事用途也十分明显,不仅可以坚持到海啸,更可以监测到地下核试验,防止在深海不同深度的水听器可以监听潜艇的活动和通信。
&&&&&中国靠近太平洋板块,印度洋的地震和海啸还影响不到,并且中国已经加入设在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
&&&&&海啸预报比地震预测还要难。因为海底的地形太复杂,海底的变形很难测的准。但是,人类依然坚持地进行研究,力图有一天能够避害,甚至征服海啸。
十二、海啸发生时如何互救
&&&&&首先应该确定救人的目标和原则,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抢救幸存者和那些容易获救的人;救青年人和轻伤者,后救较远的人员;先抢救近处的受灾者,后救较远的人员;先在医院、学校、旅馆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抢救,因为抢救出来的轻伤幸存者可以迅速充实扩大互救队伍,能更合理地展开救助活动。
&&&&&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温。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不要喝海水,因为海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要注意的是,不要采取局部加温或者按摩的方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酒,饮酒只能使热量更快消失。给落水者适当喝一些糖水有好处,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入物,将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从后背按压,将海水等吸入物倒出。如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重伤员 则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合理科学的救助方法可以更多更好的救出受灾群众,因此掌握一定的技巧和要领是保证救助成功的必要条件。
十三、海啸后如何救孩子
&&&& 生活中,不少灾难发生得太快、太突然,人们必须学会在发生灾难的现场进行必要的应急处理,以及取救命的措施。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意识都与成人存在着差距,因此,在营救孩子的时候应当尤其注意。
&&&&&海啸发生之后,在救护人员还未赶来之前,无论出现什么严重的情况,也不管是何种原因所造成的,如果患儿呼吸、心跳已经很不规则,快要停止或者刚刚停止时当务之急就是要设法暂时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患儿恢复自护呼吸及心跳,维持其血液循环。一般情况下,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的急救措施,这是最重要的两种救命方法。
&&&&&在抢救垂危儿童生命的同时,要尽量防止患儿日后留下残疾。如儿童发生摔伤时,常致脊椎骨折,当怀疑有这种骨折时,应该严禁患儿走动,搬运时一定要用门板之类的硬担架送。
&&&&&在现场急救中尽量减少患儿的痛苦,因为自然灾害的损伤往往是很严重的,常常给孩子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做到减少患儿的痛苦,在搬运,处理时动作要轻柔,语言要温和,不要认为反正是救命要紧,其他方面不管不顾。
十四、历史上重大的海啸有哪些
&&&&&1、公元前16世纪,克里特岛北边的桑托林岛火山发生了一次极为猛烈的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后只剩下锡拉岛和一些小岛矗立在爱琴海中。海啸专家后来研究发现,那次火山喷发引起的海啸巨浪高出海平面90多米,并波及到了300千米外的尼罗河河谷。
&&&& 2、日日本东海道因海底8.6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最大波高15-20米,在伊势湾冲毁1000栋以上建筑,溺死5000余人,在伊豆,海浪侵入内陆达2000米多,伊势志摩受灾惨重,据静冈县《太明志》记载,死亡2.6万人;三重县溺死1万人。
&&&&&3、太平洋沿岸易于受到灾难性海啸的袭击。日本自1596年以来就遭受了20多次大海啸的袭击。1703年海啸袭击日本栗津,10万人遭难。1933年日本本州岛东岸遭海啸,约有3000人死亡。
&&&&&4、日,里斯本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后不久,海岸水位大退落,露出了整个海湾底,好奇的人们纷纷下到海湾底&探险&。然而不过几分钟,波峰到来,滔天巨浪冲上海岸,卷走了几万居民,城市也被淹没,浅海底的&探险家们&自然成了那次海啸的第一批牺牲品,无一生还。西班牙濒临大西洋的海港加的斯也遭到了10米巨浪的袭击。海啸还席卷了荷兰、英国及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小安地列斯群岛等地。
&&&&&5、日,墨西拿海峡发生大震,伴随着发生了海啸和洪水,使墨西拿城陷于灭顶之灾。同年4月8日,地震再次发作,经过两个月的折磨,直接死于地震和海啸的达3万余人。日,墨西拿海峡再次发生7.5级地震,同时引发海啸,造成墨西拿8.5万人死亡。
&&&&&6、日和27日,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将20立方千米的岩浆喷到苏门答腊和爪哇之间的巽他海峡。当火山喷发到最高潮时,岩浆喷口倒塌,引发了一次大海啸&&爪哇梅拉克的海浪高达40余米,苏门答腊的直落勿洞巨浪也高达36米,3.6万人遭难。海啸波及全球,连英吉利海峡的观潮器都录下了它的震波。
&&&&&7、1896年(明治29年)的日本三陆大海啸,里氏震级虽只有7.6级,也没有发生直接的地震灾害,但死于海啸者却超过2.7万人。著名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也十分惊人,造成8000余艘船只沉没,5万多人淹死,并使沿岸大小港口均告瘫痪。
&&&&&8、日,夏威夷也曾发生过一次大海啸。这场海啸由发生在距夏威夷3750千米的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底的7.3级地震引起。地震发生45分钟后,滔天巨浪首先袭击了阿留申群岛中的尤尼马克岛,彻底摧毁了一座架在12米高的岩石上的钢筋水泥灯塔和一座架在32米高的平台上的无线电差转塔。之后,海啸以喷气式飞机般的速度往南直扫而去,摧毁了夏威夷岛上的488栋建筑物,造成159人死亡。
&&&& 9、日,西太平洋距离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北海岸12千米的俾斯麦海区发生了里氏7.1级强烈地震。20分钟后发生5.3级余震。之后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北海岸与西萨诺泻湖之间狭长地带的近万村民,浑然不知更大的灾难即将临头。一种异样的隆隆声由远而近,很多村民都以为那不过是一架喷气式飞机飞临,纷纷出来看热闹,转眼间,20千米长、10米高的巨浪就呼啸着横扫而来,绵延横亘在西萨诺泻湖与海滩之间的7个村庄顿时被淹没在海浪之中。仅仅几分钟,西太平洋这座风光迷人的度假乐园便变成了人间地狱。1万人中仅2527人生还,7000多人死亡或失踪,生还者中7成以上是成人,小孩幸免于难的极少。
&&&&&10、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间,海啸3次袭击太平洋沿岸的尼加拉瓜、印度尼西亚群岛及日本的Okushiri岛,这场大海啸共夺走了2500人的生命。
十五、如何预防海啸
&&&&& 一种能预防海啸方法缓解海啸冲力的方法,它是在已有的海岸边用水坭修建大堤来予防的基础上,其特征是用合成材料制造成一个大水袋墙,放在离海滩50-80米外海水中,用孔布网组成一面防海啸墙,用合成材料制造成一个大的水气袋,上小半是气袋在水面上,下大半水,浮在海水上的部分可以设计成各种,动物、植物、人物、艺术等景观,牵引绳弹簧减缓冲力,以上装置用金属倒叉固定在海底下,留出船通行的距离,用一种测试海底地震震动装置,用外套隔离海水装置腐蚀,将有线网信号传送给地面装置进行分析,快速传送海滩警报器,警报信号分三种,提前预报海啸,让游人有安全感。&
&&&& 1、地面强烈震动。可能由海洋地震引起,不久可能发生海啸,因为地震波先于海啸到达近海岸,人们有时间及时避险。
&&&&&2、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有巨浪袭来时,必须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十六、海啸来临时应该怎么做
&&&&&接到海啸警报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然后立即逃生,不要因顾及财产损失而丧失最佳的逃生时间。
&&&& 如果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不要举起手,不要乱挣扎,尽量不要游泳,能浮在水面即可。海水温度偏低时,不要脱衣服。要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积极互助、相互鼓励,尽量使自己易于被救援者发现。
十七、海啸来临时如何自救
&&&&&要是人们旅游出行时遇到海啸该怎么办?专家介绍:地震是海啸的&排头兵&,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就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 因为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救生锦囊: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千万别急着&回巢&。
十八、海啸中如何逃生
&&&&&1、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 2、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3、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4、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十九、海啸带来的危害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水墙&,时速可达数百千米,形成&四海翻腾云水怒&的惊人奇观。
&&&& 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同时还能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及船只、废墟等杂物,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会被吞噬,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二十、海啸对人心理的影响有多大
&&&&&海啸已经过去,但是灾难对人们造成的精神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 1、受灾群众伤得最深的是心理
&&&&&人们在经历灾难的时候,会立即出现一些急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反应有利于人们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的反应。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过度反应,典型的表现是最初出现&茫然&状态,轻度的意识模糊、注意范围狭窄、不能很好判断外在的危险,而且有情感迟钝和麻木的表现,或者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和担心。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得到亲人和朋友的帮助,使得他们在情感上有所依靠,能够在大灾之后找到安全感和归属感,当海啸完全过后能够从灾难中慢慢走出来。
&&&&&在海啸这样的灾难后,除了出现上面这些急性反应外,还存在延迟性的心理创伤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在几天后,或者是几周、几个月甚至是一年以后才出现。例如,经常在梦中惊醒;经常梦到与海啸有关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过分警觉和敏感,以至于对普通声响也会心跳加速;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不愿与人接触等等。
&&&&&台湾&9?21&地震以后,调查显示约有5%的灾民在地震发生两年后仍有慢性创伤后心理问题,且就诊率低,这样很可能发展成异常人格,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及人际关系。
&&&&&对于这些延迟性创伤反应,临床心理学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临床实践。首先咨询师与灾民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感觉到咨询师是和他们站在同一个立场上,然后让灾民们说出心里话,像倒垃圾一样把内心受到的影响、生活信念的改变等真实想法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同时对他们想法中积极的一面加以肯定和支持;最后与灾民一起对灾难事件进行重新认识,直到不再认为海啸事件是一个影响自己生活的事情为止。
&&&&&2、救援人员要注意心理防护
&&&&&在东南亚海啸灾难的救援中,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武警总医院都派出了心理救援人员,不仅为受灾者,还为救援者提供心理帮助。武警总医院已经派出了三批救援人员,每一批都包括数位心理医生。据前方心理医生介绍,他们光是为救援人员做心理辅导都忙得不可开交。
&&&& 救援人员在陌生的灾区工作,工作环境恶劣,物资短缺,工作也因时间流逝而更为紧迫,加上救援时间太长,造成身心疲惫。他们还要面对海啸后的惨状,一具具的尸体、倒塌的房屋,骇人的场景等等。沉重的压力加上强烈的刺激,都极大地冲击着他们的身心。进入灾区的援救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在高度压力下工作;极度疲劳;无法休息,需借助旁力才能休息;觉得能力有限而自责;为受灾者的惨痛遭遇而过度地感到悲伤、忧郁;对于眼前所见变得麻木;觉得自己救灾工作做得不好,而有负疚感、罪恶感;害怕自己会崩溃或无法自控等。
&&&&&在泰国,已经有大约100名救援人员因为心理创伤而向医师求助,其他人也有程度不等的心理伤害。有的救援人员说自己已经&接近崩溃&。有的救援者出现了睡不着的现象,因为只要一躺下,闭上眼睛,那些灾难的场景就闪现心头,难以摆脱。由于目睹过一幕幕惨状,他们也成为灾民之外的另一个&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危人群。
&&&& 因此,救援人员仅仅接受过专业的救灾训练还不够,还需要接受心理方面的训练。在台湾,&9?21&大地震和空难后,许多机构都与专业心理卫生人员合作,帮助救援人员减轻或预防灾后应激心理障碍。有些组织在救灾前的训练中加入心理调适的课程,有的组织则在救灾工作结束后,由专业心理辅导师指导,让所有救援人员共同分享救援工作经验和与人合作的感受,表达救难当时的情绪,或说出救灾经历对自己的影响等。心理医生还要求救援人员与正常世界保持联系,把现场发生的事情告诉家人,而且要询问自己离家后家中的情况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3、普通民众要提高生命意识
&&&&&海啸当天,海中的鱼量达到了平时的10倍,海上的渔民不停地撒网;而海边的大象,在海啸到来之前,即开始挣断绳索逃生。但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些异常现象意味着什么。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教人们学会如何发现异常现象并加以判断是否危险?是不是该教会人们面对灾难如何应对?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就要不断提高生命保护意识,接受生命质量教育,宣传危险信号的识别知识,掌握更多的自救和救人方法,尽可能避免灾难给人类的损失。
&&&&&海啸过后,当人们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工具,看到成堆的尸体堆积在露天的草地上,看到无数双无助的眼神时,很多人对生命产生了怀疑与动摇。据悉,&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美国有76%的公立学校的学生经常回忆起电视画面中播放的世贸大楼倒塌的情形,一半以上的学生想和父母倾诉。美国国际社会精神创伤研究中心的心理专家诺斯建议人们:&多和别人交流看法和反应,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就可以得出有事实根据的结论,而不致陷于恐慌中不能自拔。&
&&&& 因此,专家也建议父母,尽量不要让小孩从电视上或报纸上看到可怕的画面,因为那样可能会激起他们对周围环境的不安,让他们对此&浮想联翩&而无法忘怀,影响正常的心理发育。
二十一、青少年灾后心理该如何救助
&&&&&近几年来,随着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连续发生,灾区人们的心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救助尤为重要,国际救援组织通过对灾区开展救助,对灾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咨询等工作的进行,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0-5岁)
&&&&&这是一个极度高危的年龄群体,该年龄群体因年龄太小而无法通过教育系统获得支持服务,并且处于培养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阶段。为该年龄群体提供支持服务有助于帮助他们的家长重建稳定的家庭。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提供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安抚工具包:该工具包的用途是安抚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情绪,并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发展支持。根据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不同需求,工具包分为两种类型:婴幼儿工具包,内含动物玩具、软体玩具、橡皮玩具和硬皮书;学龄前儿童工具包,内含动物玩具、蜡笔、书籍、玩偶和游戏伙伴。工具包通过避难场所发放。
&&&&&(2)提供&光明空间&工具箱:这套工具箱包括创建安全的幼儿庇护所所需的所有工具。工具箱可用在避难所、社区中心等容纳灾民的场所。每套共5个工具箱,内含建立、经营幼儿庇护所所需的材料和指导手册,如家具、艺术品、玩具、重建物资供应信息等。每个幼儿庇护所一次可为30名儿童提供支持服务,1天可以服务100到200名儿童。
&&&& (3)开展心灵创伤治疗培训:一是对专业人员和半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讲授灾难常识及其带来的转移安置、无家可归、丧失希望等不良后果,增强他们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提供支持服务的能力。二是为儿童的父母提供如何进行心理辅导的指导手册和活动材料。三是与当地机构合作开展师资培训,确保上述材料的有效发放和使用。这些材料同时提供免费网上下载,以进一步拓展服务的范围。尽管这些材料是针对0到5岁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设计的,但对青少年也同样适用。
&&&&&2、幼儿园到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和教师
&&&&&受灾地区能否恢复重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能否在短期内复课,因为如果没有合适的教育设施,一些家庭就会迁移到其它地区。而灾后学校复课的进度取决于当地社区提供临时校舍和开展学校重建的能力。因此针对这一群体所提供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开展文艺和游戏项目:与当地组织合作,在灾后立即开展大量文艺和游戏项目,确保青少年能够在有组织的户外场所开展娱乐活动,创造一种安全的教育环境,直到学校复课。同时积极为当地组织提供文艺用品和技术支持,弥补其现有能力的不足,并在学校复课后,进一步扩展到支持开展体育运动项目。 
&&&&&(2)开展心灵创伤治疗培训:采用多种方式,根据目标群体的具体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入培训。初步培训采用针对普通灾民开发的材料,其后再结合受灾地区教师和青少年服务机构的特殊需求进行深入的心理培训。
&&&&&(3)提供青少年安抚工具包:该工具包的用途是帮助青少年进行情绪调整和心理康复。工具包内包含进行心理康复和物理安抚的一些小东西以及学习用品,都装在一个小背包里。具体工具会根据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具包内一般应包括:背包、非受灾地区青少年的书信和绘画作品、画板、水彩笔、杂志、彩色图书、电筒、游戏或玩具(如扑克、棋牌等)、青少年读物(心理康复类)、动物玩具、文具(如剪刀、橡皮、钢笔、铅笔、铅笔刀、纸、钉书机等)、文具盒、各类笔记本(如活页本、记事本、口袋笔记本等)、圆规、计算器、橡皮尺等。
&&&&&(4)提供教师安抚工具包:一种方式是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用具,另一种是提供教学材料和内容。一般应包括:笔记本电脑、白板和白板笔、白纸和白纸板、泡沫笔、文具(如剪刀、橡皮、钢笔、铅笔、胶带、钉书机、别针、铅笔刀、纸等)、各类笔记本(如活页本、记事本、口袋笔记本等)、计算器、橡皮尺、工具箱等。
&&&&&(5)积极协助重建图书馆。
&&&&&3、用体育运动帮助减轻心理障碍
&&&&&体育运动和游戏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元素。对于遭受自然灾害的青少年而言,体育运动和游戏是帮助他们减轻压力、恢复心理健康的重要心理治疗活动。通过开展体育运动和游戏,能够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表达情感,进行社会交往,重建自尊、自信和相互信任。因此,开展&向前进&灾后青少年体育显得尤为重要。
&&&&&&向前进&灾后青少年体育具体内容有:在发生自然灾害后,快速开辟有组织的、安全的体育运动和游戏空间,营造一种正常和稳定的氛围。开展的体育运动和游戏可以是体育项目、健身活动,也可以是游戏、玩耍、娱乐和文艺活动等;可以是有组织的,也可以是没有组织的;可以是个人活动,也可以是集体活动。
二十二、如何缓解海啸后的紧张心情
&&&& 在度过地震海啸后最初的惊慌,多数人能够平静下来,但也有一些人因为心理过度紧张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这时要用说出紧张情绪、保证睡眠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地震海啸后的紧张心理。
&&&&&缓解紧张心理的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把情绪说出来,不要隐藏内心的感受,试着与家人或者朋友沟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感受,这样可以缓解焦虑的情绪。
&&&&&二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让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如果失眠。可以用舒缓的音乐让自己平静下来,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药物进入梦乡。
&&&&&三是善于运用激情宣泄技术,也就是以宣泄性高声喊叫释放情绪而对异常心理活动产生影响,从而使心理活动在新的饿状态下获得平衡的心理治疗技术。
&&&&&四是灵活运用放松训练法,就是采用放松行为产生一种对抗自律神经兴奋的躯体反应。
&&&&&人在紧张的情绪下容易产生自律神经的反应,包括肌肉紧张、心跳加快、四肢发冷、呼吸加快等,而放松训练所产生的躯体反应。诸如减轻肌肉紧张、减慢呼吸节律,则有助于心态的放松,焦虑的减轻。
&&&&&最后,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减轻紧张的情绪,在较长时间内仍有烦躁、抑郁等情况出现,则应该及时间向专业的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工作者求助。
&&&&&2006年的印尼海啸给当地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图为在印度尼西亚海啸灾区庞岸达兰一处公墓,士兵准备掩埋海啸遇难者的遗体。
&&&&&海啸后的印度儿童
&&&&&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东北端的金奈市沿滨海公路南下,印度洋在不远处拍打着绵延的沙滩,沿路一派热带风情。但海滩上,不时可以看到成片临时搭建的尼龙帐篷和草棚,在印度洋海啸中无家可归的数十万灾民就暂时栖身在这些简陋的临时庇护所内,依靠政府的救济和民间捐助度日。而他们孩子的生活更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学校艰难复学
&&&&&汽车在烈日下行驶五六个小后,来到印度灾情最为严重的纳格伯蒂讷姆地区,继续沿着公路颠簸前行。司机告诉记者前面废墟中一所挂着牌子的建筑物是一所小学。小学的围墙倒塌了一半,还留有淤泥的痕迹,但大门与窗户是新修的,里面的校舍也刚粉刷过。由于没有课桌和椅子,赤着双脚的孩子们都坐在水泥地上听老师讲课,书本就放在膝盖上。学校内的5间教室都坐满了学生,连一米多宽的走廊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孩子们分成两行,按班级坐在走廊地板上上课。有一个班的孩子正在进行期中考试,因为没有桌子,孩子们把试卷放在地上趴着写。
&&&&&校长巴达萨布拉曼亚姆说,学校原来有5间教室,有3间被海啸完全冲毁,剩下的2间在海啸后也只剩了一个空壳,连门窗都被海水卷走了。海啸过后一周,救援人员来到学校修理房屋,安装新门窗,粉刷墙壁,还修好了大门。海啸后不到两周,也就是1月8日,学校就正式复学,现在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教学。
&&&&&当地行政长官拉达克里希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截至1月31日,当地所有1099所学校已经全部复课。政府在灾后迅速向受灾学生免费发放了两万多套校服、教材、本子和书包。虽然一些学校还缺少桌椅,但他充满信心地说,政府正增加对教育部门的援助,再过几个月,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就会完全恢复正常。
&&&&&海啸孤儿之家
&&&&&空荡荡的农家院落内,一幢简朴的二层小楼前搭起了一个简易凉棚,四周几棵芭蕉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在院子里面,两个印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字样的黑色水桶十分显眼,几个五、六岁的孩子正光脚站在那里轮流接水喝。
&&&&&海啸发生后,纳格伯蒂讷姆政府租下了这所地处乡间的民宅,暂时安置在海啸中失去父母的孤儿。
&&&&&不大的3间屋子里满满当当地居住着40个男孩和59个女孩。大部分孩子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也有一些要么失去父亲要么失去母亲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家人无力照顾也被送到这里来。他们中间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两岁半。6岁的妮西娅是个漂亮的小姑娘,虽然身穿的裙子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颜色。海啸发生那天,她和哥哥妹妹在一块高地上玩球,远远看见海水冲了过来,转瞬间就淹没了他们的房子和整个村庄。他们吓傻了,拼命往高处跑去,总算逃过一劫。记者问妮西娅知不知道父母去了哪里,她低下头,不再说话,大眼睛里一下子盈满泪水,转身跑开了。11岁的拉特纳卡穆马尔和7岁的弟弟在海啸袭来时爬上一棵棕榈树,两三天后被印度军队救下来,但父母不幸双亡。他俩就在这里相依为命。兄弟俩都说,长大后要加入军队,这样就可以帮助其他需要的人。
&&&&&心理创伤难愈合
&&&&&记者采访中遇到的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孤儿院里负责照顾孩子们的保育员,都这样告诉记者:虽然海啸没有夺去孩子们的生命,但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了巨大创伤。11岁的威未克是这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回忆起那场海啸,他至今心有余悸。老师帕得班纳坦说,不久前政府派人来这里预报说,可能有新海啸到来。当时课堂里的孩子一下子都放声大哭起来。&许多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伤害,&帕得班纳坦说。
&&&&&她指着旁边一个紧紧抓住另一位老师胳膊的6岁的小姑娘德尔格&德维说,&她本来是个爱说爱唱的小姑娘,但经历过海啸之后,特别容易受惊吓,很少开口说话,动不动就躲到别人的后面&。
&&&&&另外一所学校的16岁中学生艾什维尔对记者说,虽然海啸过去一个多月了,她的耳朵里时常回响着海浪冲过来时震耳欲聋的咆哮声。从小在海边嬉戏长大的她现在十分讨厌大海,因为海水吞噬了她的一个弟弟。来自英国的志愿者、29岁的心理医师克雷格&帕克对记者说,现在很难评估此次灾难对孩子们到底造成了什么创伤。尽管通过努力,一些孩子的情况会好转,但这场让他们家破人亡的灾难注定会困扰他们许多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浪等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