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主屏幕一片马赛克 海主题, 点开应用是清楚的 怎么解决

我虽是一个卒,但我从不退缩!!!
最详细的手机资料名词术语解释
最详细的手机资料名词术语解释
网络应用与频率
关于网络频率,请看多普达900和诺基亚N70的介绍,有提及的频率就表示这台机支持这个功能~
多普达900的网络频率:
GSM/GPRS/WCDMA;900/00MHz
诺基亚N70的网络频率:
GSM/GPRS/WCDMA/EDGE;900/MHz
(注,一些网站的N70资料介绍网络频率中是没有WCDMA这项的,那是所说的机型是行货的,凡是行货手机都没有这个功能)
下面我们逐一来介绍一下这些术语:
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缩写,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全球最成熟的数字移动电话网络标准之一,目前世界上大概有75%的手机使用的标准是GSM。截止到2001年,全世界162个国家已经建设了400个GSM通信网络。
注:GSM就是我们最熟悉的网络通信,比如以前大部分的黑白手机就是纯粹的GSM手机,只是能接打电话与发短信
目前已经进行普遍应用的2.5G移动通信技术是从2G迈向3G的衔接性技术,由于3G是个相当浩大的工程,所牵扯的层面多且复杂,要从目前的2G迈向3G不可能一下就衔接得上,因此出现了介于2G和3G之间的2.5G。HSCSD、WAP、EDGE、GPRS、蓝芽(Bluetooth)、EPOC等技术都是2.5G技术。
HSCSD(高速电路交换数据服务)这是GSM网络的升级版本,HSCSD(High Speed Circuit Switched Data)能够透过多重时分同时进行传输,而不是只有单一时分而已,因此能够将传输速度大幅提升到平常的二至三倍。目前新加坡M1与新加坡电讯的移动电话都采用HSCSD系统,其传输速度能够达到57.6kbps。
注:目前的中国移动网络就是属于2.5G
GPRS随时上网的GPRS: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中文含义为整合封包无线服务,它是利用而&分封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是在现有的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分组数据承载业务,我们可以将GPRS理解为GSM的一个更高层次。所谓的分封交换就是将数据分装成许多独立的封包,再将这些封包一个一个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像寄包裹,采用分封交换的好处是只有在有资料需要传送时才会占用频宽,而且可以以传输的资料量计价,这对用户来说是比较合理的计费方式。
GPRS是属于移动的2.5G网络,为用户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提供更高的速率、更短的连接时间、更优惠的资费。
  GPRS的开通为WAP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GPRS网络好象是高速公路,WAP好比是行驶在路上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汽车可以跑得更快,在GPRS网络上,WAP也将运行得更成功。
注:我们所说的手机上网,就是通过GPRS来实现的,在上网过程中会产生流量,网络运营商如移动通常会收取流量费~
附1关于用GPRS class区分各种手机上网的速度的分别
GPRS class 即GPRS等级划分。根据信道数量多少,手机使用的GPRS功能可分为Class 8/10/12三个等级,其中GPRS Class 10最高支持2个上行信道,还可以同时使用4个下行信道和1个上行信道,又或者可以同时使用3个上行信道和2个下行信道;而GPRS Class 12可以支持4个上行信道,不但可以同时使用4个下行信道和1个上行信道,反之也可以同时使用1个下行信道和4个上行信道;GPRS class 8只支持1个上行信道,它只能同时使用4个(或以下)下行信道和1个上行信道。
GPRS CLASS:
GPRS服务类型有CLASS A、CLASS B、CLASS C三种:
CLASS A可以同时使用网络和电话功能;
CLASS B在上网的时候会将电话功能屏蔽,当有电话进来的时候自动切断网络;
而CLASS C则是单纯的网络应用,不提供电话功能。
对于手机用户来说,显然应该首选CLASS A类型的GPRS服务,但是目前国内主要支持GPRS的手机几乎全部采用CLASS B类型,
从速度方面看,GPRS的速度有多达29种标准,简单的解释就是不同的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的组合,国内常见的有CLASS 8和CLASS10两种,从原理上被称为&4+1&和&4+2&,其中4指的是下载速度为4倍的通道时槽速度,理论速度为13.4&4=53.6kbp s,1和2就是上传的速度。
很明显,CLASS8的上传速度为13.4kbp s,而CLASS 10的上传速度为CLASS 8的两倍,达到了26.8kbp s。
在选择支持GPRS功能的手机时自然需要选择更高速度的,按照GPRS的速度规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CLASS越高的速度越快,目前国内支持GPRS的手机最高速度为CLASS10。&
GPRS class 6 (3+2) 只有老设备才使用。
注:多普达838、诺基亚N70和6630都是属于GPRS class10的,可以说是最快的了,而最慢的属于QD和多普达565等机了,是class6的~在相同的地方相同的网络用6630和QD下载文件就能看出两者的差别,前者可能达到25kb/秒,后者却只能达到6kb/秒左右~
EDGE的英文全称为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中文含义为改进数据率GSM服务,该技术主要在于能够使用宽带服务,能够让使用800、900、MHz频段的网络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部分功能,并且能大大改进目前在GSM和TDMA/136上提供的标准化服务。该技术可以提供384kbps的广域数据通信服务和大约2Mbps的局域数据通信服务,这样可以充分满足未来无线多媒体应用的带宽需求。
注:目前只有部分城市比如东莞、惠州、广州、北京等有EDGE网络,中国移动说EDGE是比2.5G的GPRS更快速的2.75G网络,其实真的是放屁,因为就算是EDGE网络的速度都比不上国际上的GPRS的标准网速,真会忽悠群众~从网民的说法来看,EDGE的下载速度也是30kb至40kb/秒左右~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目前,3G的主流技术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3种。CDMA2000由美国高通公司提出,技术成熟性最高,有着明确的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演进路线,但全球漫游能力一般,韩国已经开通了CDMA2000商用网。W-CDMA由欧洲和日*本支持,有较高的扩频增益,发展空间较大,全球漫游能力最强,但技术成熟性一般,在日*本已经投入商用。
&&& 通信标准的不一样不是因为技术的原因,而是因为利益分配的原因,像美国高通,就是一个靠卖技术吃饭的一个典型,世界上目前仅有的三个3G标准都有它的大量专利,只是它所占的技术专利的份额不一样,也就是说,世界上每生产一部3G手机,无论它采用哪种标准,你都要向高通缴纳专利费,CDMA2000最多,TD-SCDMA其次,WCDMA最少。欧洲人掌握着WCDMA的核心技术,所以欧洲各国基本都采用的WCDMA标准,美国以CDMA2000为主,中国被夹在当间,也可以说被逼的搞出一个TD-SCDMA的标准,结果是连中国自己的移动运营商也不愿意使用该标准,原因是它要承受巨大的风险,反而不如直接使用WCDMA和CDMA2000稳妥,虽然以后花的银子多些,但前期成本很低,投资风险比较小,目前的GSM网可以平滑升级至WCDMA。
&&& TD-SCDMA和WCDMA是不同的3G网络,之间不能兼容,就好象2G的GSM和2.5G的CDMA不兼容一样.因为TD-SCDMA是我们国家自己开发的,所以中国会先开通TD-SCDMA,然后再由其他运营商来建设WCDMA和CDMA2000的网络。
&&& 06年03月24日,中国普天和诺基亚近日共同宣布,双方成功完成了TD-SCD-MA无线接入网络与诺基亚3GP-Prelease4版本核心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测试。此次测试表明,国内TD-SCDMA与WCDMA首次互联互通。
下面再加上一些3G的网络标准,虽然我们用不到&
CDMA是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全称码分多址,是最近才被应用于商业的一种数字接口技术。它拥有频率利用率较高、手机功耗低等优点。中国联通推出的CDMA属于2.5代技术。目前第三代CDMA的标准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等。
即WidebandCDMA,也称为CDMADirectSpread,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统为主的欧洲厂商,##本论坛不得谈论政治话题,内容违规,请向斑竹举报!##公司也或多或少参与其中,包括欧美的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朗讯、北电,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厂商。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而GSM系统相当普及的亚洲对这套新技术的接受度预料会相当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
CDMA2000也称为IMT-CDMA Multi-Carrier or IS-136 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不过CDMA2000的研发技术却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最快的,许多3G手机已经率先面世。
注:看开始的资料介绍N70和838都支持WCDMA网络,也就是说这两款机都支持3G~通过3G网络,两台支持3G的手机就可以视频聊天,而且网络浏览的速度更加快速~我们在看香港的电影时常常看到电影里常常出现两人用手机视频聊天的情形,香港N年前就有了3g网络了,反观中国移动&只有用&悲哀&两个字形容~而且由于中国大*陆没有3G功能,所以中国信息产业部明文规定不允许带有3G功能的手机上市,所以诺基亚N70等3G手机在行货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可怜的手机,被&***&了~
TD-SCDMA该标准是由中国大*陆独自制定的3G标准,日,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向ITU提出。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另外,由于中国内的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
注:之所以独立介绍这个TD-SCDMA网络,是因为在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用了,其方式是支持3G的SIM号码和手机捆绑出售,不过据说视频效果并不好,而且只有极少型号的国产手机才支持TD-SCDMA&所以,希望上面说的&由于中国内的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尽快实现~听说在北京奥运期间可以正式使用TD-SCDMA网络了~到时希望移动不要再黑老百姓的钱了~
WAP(无线应用通讯协议)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的第一阶段性产物。这项技术让使用者可以用手机之类的无线装置上网,透过小型屏幕遨游在各个网站之间。而这些网站也必须以WML(无线标记语言)编写,相当于国际互联网上的HTML(超文件标记语言)。
  WAP其实就是一个小互联网,互联网能实现的功能,在WAP上一样能够实现,如:浏览新闻;在线聊天; 在线游戏;了解股市大盘信息并进行 股票交易; 下载和弦铃声和彩色图片游戏软件等等&&&&&&
  WAP能够随时、随地、随身地接入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必将成为时尚一族新的潮流风向标。
  WAP是一种GPRS应用模式,它与GRPS的接入方式是无关的。WAP应用采用的实现方式是&终端+WAP网关+WAP服务器&的模式,不同于一般Internet的&终端+服务器&的工作模式。主要的目的是通过WAP网关完成WAP-WEB的协议转换以达到节省网络流量和兼容现有WEB应用的目的。  WAP网关从技术的角度讲,只是一个提供代理服务的主机,它不一定由网络运营商提供。但据我所知,移动GPRS网络目前只有唯一的一个WAP网关:10.0.0.172,有移动提供,用于WAP浏览(HTTP)服务。有一点需要注意,WAP网关和一般意义上的局域网网关是有差别的,标准的WAP网关仅仅实现了HTTP代理的功能,并未完成路由、NAT等局域网网关的功能。这就决定了它在应用上所受到的限制。
接入点Cmwap与Cmnet的区别
在国际上,通常只有一种GPRS接入方式,但在中国的GPRS却有CMNET和CMWAP两种接入点,其实上CMWAP和CMNET只是中国移动人为划分的两个GPRS接入方式。前者是为手机WAP上网而设立的,后者则主要是为PC、笔记本电脑、PDA等利用GPRS上网服务。它们在实现方式上并没有任何差别,但因为定位不同,所以和CMNET相比,CMWAP便有了部分限制,cmwap接入方式是中国移动特有的,中国移动对cmwap作了一定的限制,主要表现在cmwap接入时只能访问GPRS网络内的IP(10.*.*.*),而无法通过路由访问Internet。我们通过WAP网关协议或它提供的HTTP代理服务实现软件的接入。而CMNET接入的却可以直接浏览和PC上网一样的WWW网站,还有在线电视等,所以包月一般是在200元以上,甚至不提供包月服务,部分地区提供cmwap包月服务,包月只有2、30元。
通过第三方软件,我们可以方便地利用CMWAP的代理服务上到WWW网站,至于客服一口咬定无法上到,那是因为这样一来就违背了移动的初衷,增大了流量,针对此情况,移动已经取消了很多地区的CMWAP包月,足见移动的真实意图。
由于cmwap是通过代理服务器实现的,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流量,且速度不如cmnet,不包月的cmwap和cmnet都是0.03元/K,所以建议使用cmnet接入方式,可以获得最大的速度和最小的流量
注:Cmwap与Cmnet的区别在于应用性与速度的不同~前者是移动搞出来的,很多限制性,而且网速很慢~后者是国际通用的,网速快而且应用范围很广,比如通过Cmnet就可以用软件直接登陆FTP空间,而且QD可以通过其内置的&全球游戏竞技场&来进行Ng游戏网上对战~可惜中国只有部分的号码段才支持Cmnet(比如全球通)而且收费很贵(网上戏称使用Cmnet是烧钱行为,因为其高昂的流量费实在太惊人),而在广东任何号码都可以用上Cmnet接入点,不过其网速与Cmwap一样快不了什么,只是应用广了点~也许只是测试而已~不过就算是使用Cmwap接入点,智能机也可以用软件通过Cmwap来浏览WEB网络,此类软件有UCWEB和Opera等等~
手机支持频段,首先应明确频段实质上是硬性划分的,这主要是由于频率资源的有限导致, 目前我国主要由信息产业部负责相关事宜。
  我国手机常用的频段主要有CDMA手机占用的CDMA1X,800MHZ频段;GSM手机占用的900/MHZ 频段;近两年的GSM1X双模占用的900/1800MHZ频段;3G占用的900/00MHz频段。
注:需要注意一下,我记得有人说过,有些美版水货手机只支持双频的(因为那些欧美国家任何地方都支持这两种频率),但是中国有些地方未必会有此频率,有些地方就有~比如诺基亚6620美版就是这样,在广州深圳佛山等大城市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在农村就没有信息了,那是因为大城市有的频段在农村可能没有~不过这样版本的机型还是比较少的,大家可以放心,也可以上相关网站上搜索别人的购机经验~
详细讲解手机的WiFi介绍、功能和应用
【什么是WiFi?】WiFi在掌上设备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智能手机就是其中一份子。与早前应用 于手机上的蓝牙技术不同,WiFi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传输速率,因此WiFi手机成为了目前移动通信业界的时尚潮流。由于WiFi的频段在世界范围内是无需任何电信运营执照的免费频段,因此WLAN无线设备提供了一个世界范围内可以使用的,费用极其低廉且数据带宽极高的无线空中接口。用户可以在WiFi覆盖区域内快速浏览网页,随时随地接听拨打电话。而其它一些基于WLAN的宽带数据应用,如流媒体、网络游戏等功 能更是值得用户期待。有了WIFI功能我们打长途电话(包括国际长途哦),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音乐下载、数码照片传递等,再无需担心速度慢和花费高的问题。WiFi的全称是Wireless Fidelity,又叫802.11b标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离也很长,同时与已有的各种802.11DSSS设备兼容。伴随着Intel公司提出的笔记本电脑芯片组&&迅驰&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这一技术也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不过自2005年底开始,很多手机厂商,特别是以生产智能手机为主的品牌便开始将WiFi引入自己的产品当中。目前已经有很多手机自带WiFi功能,但是国家信息产业部明文规定不允许带WiFi功能的手机在国内上市,因此在国内上市的手机都不带WiFi功能。很多相同的机型在国内不能使用此功能,但在国外就可以应用。不过像多普达586W,577W等型号手机繁体版的在国内是可以使用的WiFi功能的。现在WiFi翻盖范围在国内越来越广泛了,高级宾馆,豪华住宅区,飞机场以及咖啡厅之类的区域都有WiFi接口。当我们去旅游,办公时,就可以在这些场所使用我们的掌上设备尽情网上冲浪了。Wi-Fi为IEEE定义的一个无线网络通信的工业标准(IEEE802.11)。Wi-Fi第一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MAC层)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上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it/s。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 BS)或者访问点(Access Point,AP)的协调下进行。1999年加上了两个补充版本: 802.11a定义了一个在5GHz ISM频段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4Mbit/s的物理层,802.11b定义了一个在2.4GHz的ISM频段上但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1Mbit/s的物理层。 2.4GHz的ISM频段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苹果公司把自己开发的802.11标准起名叫AirPort。1999年工业界成立了Wi-Fi联盟,致力解决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和设备兼容性问题。 802.11标准和补充。802.11 ,1997年,原始标准(2Mbit/s 工作在2.4GHz)。802.11a,1999年,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5GHz) 。802.11b,1999年,物理层补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802.11c,符合802.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 桥接(MAC Layer Bridging) 。802.11d,根据各国无线电规定做的调整。802.11e ,对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S) 的支持。802.11f,基站的互连性(Interoperability) 。802.11g,物理层补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802.11h,无线覆盖半径的调整,室内(indoor) 和室外(outdoor) 信道(5GHz频段) 。802.11i,安全和鉴权(Authentification)方面的补充。802.11n,导入多重输入输出 (MIMO) 技术,基本上是802.11a的延伸版。除了上面的IEEE标准,另外有一个被称为IEEE802.11b+的技术,通过PBCC技术(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 在IEEE802.11b(2.4GHz频段) 基础上提供2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但这事实上并不是一个IEEE的公开标准,而是一项产权私有的技术(产权属于美国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也有一些被称为802.11g+的技术,在IEEE802.11g的基础上提供108Mbit/s的传输速率,跟802.11b+一样,同样是非标准技术,由无线网络芯片生产商Atheros所提倡的则为SuperG。一个Wi-Fi联接点网络成员和结构站点(Station) ,网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基本服务单元(Basic Service Set, BSS) 。网络最基本的服务单元。最简单的服务单元可以只由两个站点组成。站点可以动态的联结(associate)到基本服务单元中。分配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DS) 。分配系统用于连接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Medium) 逻辑上和基本服务单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开的,尽管它们物理上可能会是同一个媒介,例如同一个无线频段。接入点(Acess Point, AP) 。接入点即有普通站点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统的功能。扩展服务单元(Extended Service Set, ESS) 。由分配系统和基本服务单元组合而成。这种组合是逻辑上,并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务单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远。分配系统也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关口(Portal) ,也是一个逻辑成分。用于将无线局域网和有线局域网或其它网络联系起来。这儿有3种媒介,站点使用的无线的媒介,分配系统使用的媒介,以及和无线局域网集成一起的其它局域网使用的媒介。物理上它们可能互相重迭。IEEE802.11只负责在站点使用的无线的媒介上的寻址(Addressing)。分配系统和其它局域网的寻址不属无线局域网的范围。IEEE802.11没有具体定义分配系统,只是定义了分配系统应该提供的服务(Service) 。整个无线局域网定义了9种服务,5种服务属于分配系统的任务,分别为,联接(Association), 结束联接(Diassociation), 分配(Distribution), 集成(Integration), 再联接(Reassociation) 。4种服务属于站点的任务,分别为,鉴权(Authentication), 结束鉴权(Deauthentication), 隐私(Privacy), MAC数据传输(MSDU delivery) 。/【诺基亚有哪些机型支持WiFi?】N80,N81,N91(欧版支持,亚太版不支持),N92,N93,N93i,N95,E51,E61,E61i,E62,E70,E90(除了E50,几乎所有E系列都支持)~以上所有型号只有水货才支持~行货是没有WiFi和3G功能的~因为国家信息产业部明文规定不允许带有3G和WIFI功能的手机在国内上市~/【为什么中国会明文规定明文规定不允许带有WIFI功能的手机在国内上市】据说,有这样的规定是有原因的,是为了怕影响医院和别的什么其他地方的精密的仪器工作,但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最大的理由就是,WIFI中除了可以高速上网外,还可以免费通话,会造成某电信不能赚最多的钱~所以&/【在中国如何能体验WiFi?】首先确定你要使用的环境有无线热点,一般两种情况,一个是在家或在公司自己有无线路由器或无线AP的,一个是在外的公共无线热点,这个各个地方就不一样了,我所知道的星巴克里有,还有一些高级的饭店宾馆在大堂里都会有,听说一些麦当劳也有。当你确定你处于以上的环境之一时,就可以打开你的手机,进入到WIFI设置,如果搜到热点会在上面显示热点名称,选择一个按下一步进行连接(此页面的内容就不讲了,如果你确定你搜到的热点是免费不需要密匙的话默认不要改就可以,如果需要密码就去问服务员要)连接好后在热点名称后面会有一个标志。回到桌面在电池显示的左边也会有个表示WIFI已连接的标志。这样如果用Uc上网的话要设为直连互联网的,接入点也要选择刚才设置的热点(类似Cmnet上网设置)~
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无线局域网本质的特点是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 WLAN 通信系统作为有线 LAN 以外的另一种选择一般用在同一座建筑内。WLAN 使用 ISM (Industrial、Scientific、Medical) 无线电广播频段通信。WLAN 的 802.11a 标准使用 5 GHz 频段,支持的最大速度为 54 Mbps,而 802.11b 和 802.11g 标准使用 2.4 GHz 频段,分别支持最大 11 Mbps 和 54 Mbps 的速度。
&&& 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指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起来,构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体系。中国移动WLAN采用802.11b标准,可提供11Mbps的速率,比固定拨号上网(56K)高200倍,可以进行WWW浏览、收发EMAIL、欣赏网上电影、下载文件和进行办公。WLAN和GPRS都是中国移动提供的无线上网方式,二者共同组成了中国移动&随e行&业务,为用户提供&网络随身、世界随心&的无线上网感受。中国移动目前在240多个城市提供了GPRS网络覆盖,在室内、室外、静止或者高速运动中,都可以通过GPRS实现无线上网,上网速率一般在20-30Kb;中国移动在全国31个省省会城市、首府、直辖市及经济发达和重点城市的机场、高级酒店、会议中心、展览馆等热点地区进行了WLAN网络覆盖,共800余处,并且会继续扩大。这些网络覆盖一般在室内,WLAN上网速率在11M,比GPRS高很多,但有覆盖范围的限制。 使用WLAN需要哪些终端设备?答:一般用户需要需要有笔记本电脑/PDA和无线上网卡,如果笔记本中有内置的WLAN上网卡则不需要配置额外的网卡。在用户选择使用SIM方式认证时,还需要有SIM卡。中国移动的WLAN业务申请受理可以通过短信、1860客服系统、网上营业厅、营业厅等多种渠道(以各省的为准)。对&手机号码+密码&认证方式,密码通过短信方式下发到用户手机。
注:这个概念不太懂&好象支持这种功能的手机很少而且WLAN的覆盖范围又不广而且好象收费挺贵的。。。那样还不如WiFi~有兴趣的不妨拨打10086咨询下~
&&& 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屏幕颜色实质上即为色阶的概念。色阶是表示手机液晶显示屏亮度强弱的指数标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色彩指数。目前彩屏手机的色阶指数从低到高可分为:最低单色,其次是256色、4096色、 65536色、26万色、1600万色。256=2的8次方,即8位彩色,依次律推,65536色=2的16次方,即通常所说的16位真彩色,26万=2的18次方,也就是18位真彩。 其实65536色已基本可满足我们肉眼的识别需求。
注:说真的屏幕色阶高低真的差别不大,像上面说的6万色已经满足肉眼的识别需求了,所以6630的六万色与N70的二十六万色差别并不大~所以屏幕清晰细腻主要是看分辩率与尺寸~不过,条件允许的话当然是越高的越好了~
手机 : 屏幕材质
&&&&& 随着手机彩屏的逐渐普遍,手机屏幕的材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手机的彩色屏幕因为LCD品质和研发技术不同而有所差异,其种类大致有STN、TFT、UFB、TFD和OLED等几种。一般来说能显示的颜色越多越能显示复杂的图象,画面的层次也更丰富。如果按照显示效果的好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ASV、TFT、OLED、TFD、UFB、STN、CSTN。
&&&& 除去上面这几大类LCD外,还能在一些手机上看到其他的一些LCD,比如日*本SHARP的GF屏幕和CG(连续结晶硅)LCD。两种LCD相比较属于完全不同的种类,GF为STN的改良,能够提高LCD的亮度,而CG则是高精度优质LCD可以达到QVGA(240&320)像素规格的分辨率。
&&&& STN是早期彩屏的主要器件,最初只能显示256色,虽然经过技术改造可以显示4096色甚至65536色,不过现在一般的STN仍然是256色的,优点是:价格低,能耗小。是我们接触得最多的材质类型,目前主要有CSTN和DSTN之分,响应速度为200毫秒较慢。
&&&& UFB是专门为移动电话和PDA设计的显示屏,是由三星公司开发的技术,它的特点是:超薄,高亮度。可以显示65536色,分辨率可以达到128&160的分辨率。UFB显示屏采用的是特别的光栅设计,可以减小像素间距,获得更佳的图片质量。UFB结合了STN和TFT的优点:耗电比TFT少,价格和STN差不多。
&&&& TFD屏幕(Thin Film Diode),又称为薄膜二极管半透式液晶显示屏。TFD技术由精工和爱普生公司开发出来,专门用在手机屏幕上。它是TFT和STN的折中,比STN的亮度和色彩饱和度更好,也比TFT省电。最大特点是无论在关闭背光(反射模式)或打开背光(透射模式)条件下都能提供高画质、易观看的显示,并具有低功耗、高画质、高反应速度等优点。
&&&& OLED屏幕,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机发光显示器,在手机LCD上属于新型产品,被称誉为&梦幻显示器&。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的节省耗电量。目前在OLED的二大技术体系中,低分子OLED技术为日*本掌握,而高分子的PLED(LG手机的所谓OEL就是这个体系的产品)的技术及专利则由英国的科技公司CDT的掌握,两者相比PLED产品的彩色化上仍有一定困难。
&&&& TFT的亮度好,对比度高,层次感强,颜色鲜艳。缺点是比较耗电,成本较高,也就是&真彩&(TFT)。
&&&& ASV液晶面板技术。ASV(Advanced Super View)技术是SHARP在液晶面板生产技术上又一突破,这个技术主要应用在SHARP高端市场定位的液晶显示器上。这个技术主要是通过缩小液晶面板上颗粒之间的间距,增大液晶颗粒上光圈,并整体调整液晶颗粒的排布,来全面提高了液晶屏幕的可视角度、液晶颗粒的反应时间、色彩对比度和屏幕亮度。在同样屏幕面积的对比下、可以令到采用了ASV技术的屏幕相比起普通没有采用ASV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参数和效果上都有一个本质的提升,比如说:T1520、 T1620、T1820等系列的机型,与市面上同一屏幕大小级别的相比,无论是在参数上还是在效果上都明显占优。
注:屏幕的材料很重要。现在一般主流的智能机都是采用TFT屏幕的了,尽量买TFT屏幕的手机~至于有些手机介绍说其屏幕半反半透式TFT的,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阳光照射下能看清~不过普通的就行了,半反半透式的TFT屏幕好象不够鲜艳~
屏幕分辨率
简单点来说,分辨率是指在屏幕上所具有的像素点~大家仔细看屏幕,就会发现屏幕是由1个个很小很小的方格构成的,那些就是象素点~176x208和320x240等等(分辩率都是用n乘以y来表示的)就是说屏幕的横排像素点乘以竖排的像素点的意思。当然,在相同尺寸的屏幕下,像素点当然越多,那么像素点就会越小,那么显示的效果就越清晰细腻了~所以分辨率对屏幕很重要,如果没有足够大分辨率的屏幕表现,再高的颜色再高质量的屏幕材料再大的屏幕又有何用?
附:像素点介绍
像素点是显示器显示画面的最小发光单位,由红、绿、蓝三个像素单元组成,在彩色显像管中,电子枪通常有三支排列成三角形的单色电子枪组成,称为△(delta)配置,而显示器的荧光层也采用三位一体的荧光体,即含有红色、绿色、蓝色荧光体,它们的排列方式和电子枪的排列方式相同,这三种基色通过不同的亮度组合即可产生各种颜色。
屏幕坏点就是某一个像素点无法显示某一种颜色,一个像素点是有三色红绿蓝组成的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中某种颜色无法显示,就会出现现实不了某种颜色的亮点或坏点,坏点表现为不是变亮就变黑~以现在的即使水平可以达到无坏点,如果坏点只能拿去修或者换屏,自己是弄不好的~所以购机的时候应该测试一下有没有屏幕坏点~
方法1,下一本测试屏幕坏点的umd电子书(***huohuo.c n的书籍论坛有下),由于电子书全部都是单一色的图片,用掌上书院软件全屏观看如果有坏点很容易就能发现了~
方法2,打开手机的照相机拍一张全黑的照片,在遮上一张白纸对着光照一张全白的照片(千万不要直接对着光线照,会伤摄相头的),然后在这两张照片上查找异点处,大体上没有就是没有坏点了。
再附:手机屏幕分辨率的解释
我们的手机现在主要有两种分辨率: 220x176、320x240(QVGA), 以后新的手机可能会有640x480(VGA)的分辨率;
220x176的分辨率到底叫什么??确实,查遍相关的资料也无法得知此规格的定义,查过ARM的一些资料,OV系列的一些资料等。。。。应该认为220x176是非标准分辨率规格。
看到现在网络上以及我们论坛内的错误称谓,我觉得有必要统一一下该规格的称呼了。。。其实规定都是人定义的么,叫的多了就大家认同了。。。不过,定义该规格时也必须要有充足的依据,现在,我把我对该系列的定义阐述如下:
1.我们先来列举一下需要引用的几个分辨率规格:
(规格&&&&&&&&&&&&& 宽&&&&&&&&&&&& 高&&&&&&&&&&& 宽高比&&&&&&&&&&&&&&& 像素点)
QQCIF&&&&&&&&& 88&&&&&&&&&&& 72&&&&&&&&&&&&& 1.2222&&&&&&&&&&&&&& 6336
Sub-QCIF&&&& 128&&&&&&&&&&& 96&&&&&&&&&&& 1.3333&&&&&&&&&&&&&& 12288
QQVGA&&&&&&& 160&&&&&&&&&& 120&&&&&&&&&& 1.3333&&&&&&&&&&&&& 19200
QCIF&&&&&&&&&&& 176&&&&&&&&&& 144&&&&&&&&&& 1.2222&&&&&&&&&&&&& 25344
?&&&&&&&&&&&&&&&&&& 208&&&&&&&&&& 176&&&&&&&&&& 1.1818&&&&&&&&&&&&&& 36608
?&&&&&&&&&&&&&&&&&& 220&&&&&&&&& 176&&&&&&&&&&& 1.2500&&&&&&&&&&&&&& 38720
?&&&&&&&&&&&&&&&&&& 240&&&&&&&&& 176&&&&&&&&&&& 1.3636&&&&&&&&&&&&&& 42240
QVGA&&&&&&&&& 320&&&&&&&&&&& 240&&&&&&&&&& 1.3333&&&&&&&&&&&&&& 76800
CIF&&&&&&&&&&&&&& 352&&&&&&&&&& 288&&&&&&&&&& 1.2222&&&&&&&&&&&&&& 101376
VGA&&&&&&&&&&&& 640&&&&&&&&&& 480&&&&&&&&&& 1.3333&&&&&&&&&&&&&& 307200
SVGA&&&&&&&&&& 800&&&&&&&&&& 600&&&&&&&&&& 1.3333&&&&&&&&&&&&&& 480000
XGA&&&&&&&&&&&&& 1024&&&&&&&&& 768&&&&&&&& 1.3333&&&&&&&&&&&&&& 786432
WXGA&&&&&&&&& 1280&&&&&&&&&& 800&&&&&&&& 1.6000&&&&&&&&&&&&&&
UVGA&&&&&&&&&&& 1280&&&&&&&&& 960&&&&&&& 1.3333&&&&&&&&&&&&&& 1228800
SXGA&&&&&&&&&&& 1280&&&&&&&&& 1024&&&&&&& 1.2500&&&&&&&&&&&&&& 1310720
SXGA+&&&&&&&&& 1400&&&&&&&&&& 1050&&&&&& 1.3333&&&&&&&&&&&&&& 1470000
USVGA&&&&&&&&& 1600&&&&&&&&& 1200&&&&&& 1.3333&&&&&&&&&&&&&& 1920000
WSUVGA+&&&&& 1920&&&&&&&& 1080&&&&&& 1.7888&&&&&&&&&&&&&& 2073600
WSUVGA&&&&&&& 1920&&&&&&&& 1200&&&&&& 1.6000&&&&&&&&&&&&&& 2304000
SUVGA&&&&&&&&& 1920&&&&&&&&&& 1440&&&&&& 1.3333&&&&&&&&&&&&&& 2764800
UXGA&&&&&&&&&&&& 2048&&&&&&&&& 1536&&&&&& 1.3333&&&&&&&&&&&&&& 3145728
UWXGA&&&&&&& 2560&&&&&&&&&&& 1600&&&&&& 1.6000&&&&&&&&&&&&&& 4096000
USXGA&&&&&&&& 2560&&&&&&&&&&& 2048&&&&&& 1.2500&&&&&&&&&&&&&& 5242880
上面的CIF系列像素点相互的关系:
CIF=QCIF*4=QQCIF*4*4
Sub-QCIF近似等于1/8的CIF,近似等于1/2QCIF。上面的VGA系列像素点相互的关系:G43(.=
VGA=QVGA*4=QQVGA*4*4;
2.所以再根据精确比对和计算后,可以看出220x176和VGA系列比较容易匹配。其关系是:s
220x176近似等于1/8的VGA,近似等于1/2的QVGA。因此可以看做是Sub-QVG
&&&& 以上的比对是在对常见近40种分辨率综合筛选后得出的。&&&&T*CP
3.在我们确定了220x176为Sub-QVGA的规格后,我们参考了其他的分辨率定义方案,又定义了以下两个分辨率名称:
208x176(Sub-QVGA-)
240x176(Sub-QVGA+)
4.最后我们将以上定义的三个非标准分辨率名称(这几个都是现在主流的,但是非标准规格),整理如下:^d
208x176&&&&&&&&& Sub-QVGA
220x176&&&&&&&&& Sub-QVGA
240x176&&&&&&&&& Sub-QVGA+g
另附名词缩写解释:
VGA:&&&&&&&&&&&&& Video Graphics Array9h
QVGA:&&&&&&&&&&& Quarter Video Graphics Arraypa
QQVGA:&&&&&&&&& Quarter QVGAX
Sub-QVGA:&&&&& Sub Quarter QVGAk5IpD8
CIF:&&&&&&&&&&&&&&&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cQ
QCIF:&&&&&&&&&&&&& 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6
QQCIF:&&&&&&&&&& Quarter QCIF
Sub-QCIF:&&&&&& Sub Quarter QCIFR9
注:上面两个附加内容并不需要明白,因为没必要了解那么专业的知识~
&&& QVGA即&QuarterVGA &顾名思义就是说 VGA的4分之一尺寸。就是在屏幕上的分辨率是240&320像素。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媒体把QVGA屏幕当成与TFT和TFD等LCD材质相同的东西是错误的,目前采用微软PPC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屏幕也大多是320&240像素的QVGA屏幕(简称Q屏)。定义一台手机是否Q屏与屏幕本身的大小并没有关系。比如说,诺基亚6120c的屏幕是2.0英寸,屏幕分辨率是240&320那么6120c也是属于Q屏~通常的PPC手机都是属于Q屏手机~而且诺基亚目前新出的手机大部分都是Q屏了,可以这样说,176*208的屏幕已经逐渐淘汰了~
VGA(Video Graphics Array)是IBM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使用类比讯号的电脑显示标准,这个标准已对于现今的个人电脑市场已经十分过时。即使如此,VGA仍然是最多制造商所共同支援的一个低标准,个人电脑在加载自己的独特驱动程式之前,都必须支援VGA的标准。例如,微软Windows系列产品的开机画面仍然使用VGA显示模式,这也说明其分辨率和载色数的不足。VGA这个术语常常不论其图形装置,而直接用于指称640&480的分辨率。VGA装置可以同时储存4个完整的EGA色版,并且它们之间可以快速转换,在画面上看起来就像是即时的变色。[1]除了扩充为256色的EGA式色版,这256种色彩其实可以透过 VGA 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任意的指定为任何一种颜色。这就程度上改变了原本EGA的色版规则,因为原本在EGA上,这只是一个让程式可以在每个频道(即红绿蓝)在2 bit以下选择最多种颜色的方式。但在VGA下它只是简单的64种颜色一组的表格,每一种都可以单独改变&&例如EGA颜色的首两个bit代表红色的数量,在VGA中就不一定如此了。VGA在指定色版颜色时,一个颜色频道有6个bit,红、绿、蓝各有64种不同的变化,因此总共有 262,144 种颜色。在这其中的任何 256 种颜色可以被选为色版颜色(而这 256 种的任何 16 种可以用来显示 CGA 模式的色彩)。这个方法最终仍然使了VGA模式在显示EGA和CGA模式时,能够使用前所未有的色彩,因为VGA是使用模拟的方式来绘出EGA和CGA画面。提供一个色版转换的例子:要把文字模式的字符颜色设定为暗红色,暗红色就必须是 CGA 16 色集合中的一种颜色(譬如说,取代 CGA 默认的 7 号灰色),这个 7 号位置将被指定为 EGA 色版中的 42 号,然后 VGA DAC 将 EGA #42 指定为暗红色。则画面上的原本的 CGA 七号灰色,都会变成暗红色。这个技巧在 256 色的 VGA DOS 游戏中,常常被用来表示加载游戏的淡入淡出画面。总结来说,CGA 和 EGA 同时只能显示 16 种色彩,而 VGA 因为使用了 Mode 13h 而可以一次显示 256 色版中的所有色彩,而这 256 种颜色又是从 262,144 种颜色中挑出的。内存寻址VGA所使用的视讯内存,透过一个窗口对应于PC的主内存,它们的真实位址为0xA000和0xC000之间的内存。典型地来说位址的开始点是:* 0xA000 使用于 EGA/VGA 图型模式(64 KiB)* 0xB000 单色文字模式(32 KiB)* 0xB800 彩色文字模式和 CGA 相容模式(32 KiB)由于使用的区段皆不相同,在同一部机器上装置一个单色显卡(MDA)和另一个彩色显卡(VGA、EGA或CGA)是不冲突的。在 1980 年代初,这种典型的搭配方式用于 Lotus 1-2-3 试算表上,一部高解析单色屏幕用来显示文字,而另一部低解析的 CGA 屏幕用来显示图表。许多程式设计师也用这种配置来开发软件,一部屏幕显示 debug 细节,另一部屏幕则显示真正的软件运行画面。许多商业的除臭虫软件都支援这种配置,例如 Borland 的 Turbo Debugger、由 Alan J. Cox 开发的 D86、微软的 CodeView 等,Turbo Debugger 和 CodeView 可以甚至可拿来 debug 微软的 Windows 软件。也有DOS驱动程式如ox.sys模拟一个终端机来接受 Windows 的 debug 讯息,而不用真正接上另一个终端机。在 DOS 底下使用&单色模式&指令,使其输出转向单色也是可能的。另外,假如电脑上并无单色显卡,那么可以使用 EMM386.EXE 程序让其他程式可以使用 B000-B7FF 这一段内存。(于 config.sys 档案中加入&DEVICE=EMM386.EXE I=B000-B7FF&)程序技巧一个未被纪录但十分广泛使用的技术称作 Mode X(由 Michael Abrash 导入),使程式设计师能够使用在 Mode 13h 之下无法做到的分辨率。他将 256 KiB 连续的视讯内存&解开&并分成四个层次,因此在 256 色模式时全部 256 KiB 的内存都可以使用。技术上这将使得处理变得更复杂,并且效能降低。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效能损失的情况可以被弥补:* 单色的多边形填色增快,因为一次写入可以设定四个像素。* VGA 可以用来协助视讯内存之间的拷贝,有些时候会比使用 8088 或 80286 等慢速 CPU 更快。* 提供更高的分辨率:16 色可使用 704&528、736&552、768&576、甚至 800&600。诸如 Xlib(1990 年代早期的 C 图形函式库)和 ColoRIX(256 色的图形程式)支援 256 色下的各种分辨率调和:直行 256、320 和 360 个像素,以及水平行 200、240、256、400 和 480 个像素的组合(上限的 640&400 几乎用掉 256 KiB 中每一个 byte)。不过,320&240仍然是最常被使用的,因它为典型的4:3比例,为方形像素。* multiple video pages 让程序员能够使用双重缓冲(所有的 16 色模式都可),这在 Mode 13h 无法办到。有时候,显示器必须降低更新频率来满足这些模式,这会造成眼睛的疲劳这样的低分辨率虽然在PC市场早已淡出,但在Pocket PC和PDA市场,它正逐渐成为标准。它也常被用来指称15针的D型接头,这种接头仍然用来传输各式各样分辨率的类比讯号。VGA曾经被IBM官方宣布使用XGA标准所取代,但在历史上,它其实是被其他的OEM制造商用所谓的SVGA标准所取代。技术性细节VGA中的A指的是&阵列(array)&而非&转换器(adapter)&,因为它从一开始就被设计为一个单一的整合芯片,用来取代Motorola 6845和数十个离散的逻辑芯片组合而成的ISA母版,这种设计是之前的MDA、CGA和EGA所使用的。VGA的这个特性允许它轻易的殖入PC的主板之中,只需要额外的视讯内存、振荡器和一个RAMDAC,就具备显示功能。IBM的PS/2电脑系列就是采用将VGA放置于主板上的设计。VGA的规格表如下:* 256 KiB 的 Video RAM* 16 色和 256 色模式* 总共 262144 种颜色的色版(红、绿、蓝三色各 6 bit,总共 (26)3 种)* 选择性的 25.2 MHz 或 28.3 MHz 处理频率* 最多 720 个水平像素* 最多 480 条线* 最高 70 Hz 的更新频率* Vertical Blanking interrupt(不是所有卡都支援)* 平面模式:最多 16 色(4 bit 面板)* Packed-pixel 模式:256 色(Mode 13h)* 顺畅卷动画面的能力* Some&Raster Ops&support* Barrel shifter* 支援分割画面VGA支援可单独操控像素的APA(All Points Addressable)模式,也支援字母与数字的文字模式。标准的图形模式如下:* 640&480&16色* 640&350&16色* 320&200&16色* 320&200&256色(Mode 13h)它也支援用模拟的方式画出以往规格的分辨率:EGA、CGA和MDA。标准文字模式标准的VGA文字模式使用 80&25 或 40&25 个字母或数字组成的平面。每个字符的块状区域可以选择16种前景色和8种背景色;8种背景色来自bit容量较低的集合(以今天的标准来说,例如 ffffff 或者是 000000)。而字符本身也可设定是否闪烁,而字符的闪烁动作都是同时的。画面的闪烁功能和选择背景颜色的功能是可交换的,换句话说两者只能择一。以上这些选项和IBM先前生产的 CGA 转换器是相同的。VGA虽然支援黑白和彩色的文字模式,但黑白模式很少使用。大多的VGA在显示黑白模式时使用彩色模式,即是将灰色字画在黑色背景上。而使用VGA 的单色显示器也能很好的支援这样的彩色模式。现代显示器和显卡若连接不当,偶尔会导致显卡的VGA部份侦测显示器为单色的,而这将使BIOS开机显示为黑白模式。通常在加载操作系统和适当的驱动程式以后,显卡的设定被覆盖,显示器就会变回彩色。在彩色的文字模式中,每个字符其实由两个byte代表。较低的一个byte用来显示字符,而较高的byte就用来代表彩色、闪烁等等属性。这种成对的byte模式是从CGA就一直传续下来的。VGA色版VGA的色彩系统可以向前相容于EGA和CGA转换器,而它在其上又新增了一种设定。CGA可以显示16种色彩,EGA则将其扩充成从64种颜色色版选出的16色模式(即红绿蓝各2 bits)。VGA则更将其扩充成256种颜色色版,但为了向前相容,一次只能选择256种之中的64种(例如第一个64种颜色集合、第二个&)。所以一个。它们也不相容于较老旧的显示器,将造成诸如 overscan、闪烁、垂直滚动、缺乏水平同步等等缺点。因为如此,多数的商业软件使用的 VGA 调适都限制在显示器的&安全界线&之下,例如 320&400(双倍分辨率,2 video pages)、320&240(方形像素,3 video pages)和 360x480(最高的相容分辨率,1 video page)。
注:上面的VGA介绍相对于是电脑来说的,所以大家并不需要看得太仔细,其实在手机上简单来说VGA就是640*480分辨率的屏幕~比如多普达900就是VGA屏幕~从上面我们知道,Q屏与VGA的分辨率对比,乍看上去320*240比640*480差不了多少,其实不然~QVGA屏幕是VGA屏幕的四分之一,就是说后者的像素点是前者像素点的四倍!320*240=76800~而640*480=307200~所以如果都是同样大小的屏幕,VGA屏幕比Q屏要好4倍。。。但是,VGA屏幕3.6寸的多普达900的效果却不是Q屏2.8寸的838的四倍,因为900的屏幕比838大了很多,所谓四倍是指相同尺寸的情况下的~不过900的屏幕的确要比838好上两三倍!相对的还有多普达696(屏幕3.5寸)和838了,两者都是Q屏320*240的分辨率,但是838却比696清晰得多,可见不是屏幕越大效果越好的~
现在网站上介绍的手机资料上面的屏幕参数所谓的2.1英寸、2.4英寸、2.8英寸、3.5英寸等等其实就是指手机的矩形屏幕对角线的长度,用对角线长度来衡量手机屏幕的大小,英寸换算成厘米,一英寸也就是2.54厘米。
注:生产厂商除了提供屏幕的对角线长度为几英寸外,并没有提供屏幕的宽度和高度是多少,但是,我们知道矩形的屏幕的对角线长度后,我们可以计算出来吗?后来想起初中还教过的勾股定理,可能能计算出来~这个定理早就忘记了,于是上网查了这个定理,通过不断的验证终于找到了计算的方法了~所谓的勾股定理是指: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边长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边长平方之和。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a+b*b=c*c(符号&*&代表乘以)~但是现在我们只知道了生产厂商提供的屏幕对角线的英寸长度(也就是勾股定理的C的长度)~但是我们知道一般的手机的像素点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正方形构成的,那么分辨率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比例~通过很多次的计算,我们用176*208的2.1英寸的S60系统的屏幕来举例~先将对角线的英寸换成厘米,然后将横向的176个像素点假设为1.76厘米,208假设是2.08厘米~通过假设方程式我们就可以得出以下方式(注意:符号&*&代表乘以,符号&&&&代表大大括号)&屏幕分辨率的横向/直向像素点除以100*&{[(屏幕的矩形对角线的英寸*2.54)的平方]除以[(屏幕分辨率的横向像素点除以100)的平方+(屏幕分辨率的竖向像素点除以100)的平方]}再根号开方&&就可以得出屏幕的宽度和高度了~比如176*208的2.1英寸的屏幕@宽度是1.76*&{[(2.1*2.54)*(2.1*2.54)]除以[(1.76*1.76+2.08*2.08)]}再根号开方&=3.45厘米
屏幕的高度是:2.08*&{[(2.1*2.54)*(2.1*2.54)]除以[(1.76*1.76+2.08*2.08)]}再根号开方&=4.08厘米
而838等机型320*240分辨率2.8英寸屏幕的计算结果为@
宽度是2.4*&{[(2.8*2.54)*(2.8*2.54)]除以[(2.4*2.4+3.2*3.2)]}再根号开方&=4.27厘米
高度是3.2*&{[(2.8*2.54)*(2.8*2.54)]除以[(2.4*2.4+3.2*3.2)]}再根号开方&=5.69厘米
至于求证的过程我没写上来,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试一下假设方程式~大家如果不信上面的计算结果不妨拿尺来量一下~
必需注意的是上述公式必须要以像素点为正方形为前提,听说有些屏幕的像素点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汗&不过大部分手机的屏幕的像素点都是正方形的~所以通过以上方式计算出来的长宽应该是准确的~
虽然计算出来也没什么实际应用,不过也聊胜于无吧?嘿嘿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详解
关于智能手机
判定一款手机是否为智能手机,并不是看其是否支持MP3、是否支持HTML页面浏览、是否支持外插存储卡等功能,而是看其是否是一款具有操作系统的手机。也就是说,我们要看操作系统的程序扩展性,看其是否可以支持第三方软件安装、应用。
&&& 手机操作系统一般只应用在智能手机上。目前,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中国市场仍以个人信息管理型手机为主,随着更多厂商的加入,整体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呈现出分散化的态势。从市场容量、竞争状态和应用状况上来看,整个市场仍处于启动阶段。
&&& 目前应用在手机上的操作系统主要有PalmOS、Symbian、Windows CE和Linux四种。
下面我们详细讲解这四种操作系统的区别~
Symbian操作系统
Symbian由摩托罗拉、西门子、诺基亚等几家大型移动通讯设备商共同出资组建的一个合资公司,专门研发手机操作系统。而Symbian操作系统的前身是EPOC,而EPOC是 Electronic Piece of Cheese取第一个字母而来的,其原意为&使用电子产品时可以像吃乳酪一样简单&,这就是它在设计时所坚持的理念。
&&& Symbian是一个实时性、多任务的纯32位操作系统,具有功耗低、内存占用少等特点,非常适合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经过不断完善,可以支持GPRS、蓝芽、SyncML、以及3G技术。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标准化的开放式平台,任何人都可以为支持Symbian的设备开发软件。与微软产品不同的是,Symbian将移动设备的通用技术,也就是操作系统的内核,与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分开,能很好的适应不同方式输入的平台,也可以使厂商可以为自己的产品制作更加友好的操作界面,符合个性化的潮流,这也是用户能见到不同样子的symbian系统的主要原因。现在为这个平台开发的java程序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盛行。用户可以通过安装这些软件,扩展手机功能。
Symbian操作系统是现今手机领域中应用范围最广的操作系统,并且拥有相当多针对不同用户的界面,Symbian操作系统的界面,总是有许多人对其划分规则一片茫然,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各个系统版本的典型特征。
以Symbian操作系统为内核,有四种不同的界面:Series60、Series80、Series90、UIQ(网络有些人称之为平台,如Series60平台,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我们先来明确一个概念:不管是Series60、Series80、Series90还是UIQ,它们都是基于Symbian平台而开发的界面,然后各自根据一些硬件特性来进行区分。据传闻诺基亚可能会推出Series50和Series100界面,但现在还不能确定其真实性。
【1】Series 60:即S60用户界面,具备了Symbian OS操作系统操作的简易性,支持KJAVA和C++开发的针对单手使用的设计,区别Series60的最直观因素在于屏幕的分辨率,Series60支持的分辨率为176*208像素、240*320像素、352*416像素等。Series60通常配置的是普通的键盘,据说以后会推出触摸屏的S60~
Series60界面是拥有最多第三方软件(游戏)的界面,所以自然成为Symbian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所采用得最频繁的Series。是目前Symbian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版本。主要支持的手机以诺基亚60等最为典型。
Series60是在Symbian智能手机中应用最广泛的系统版本。
目前基于Series60界面的Symbian OS系统有四个(OS为operation system的缩写,即是操作系统)Symbian OS 6.x、Symbian OS 7.x、Symbian OS 8.x、Symbian OS 9.x(网络上还说有Symbian OS 5.x,不过是N年前的机型了所以不算在内了)
Symbian OS 6.x(机型包括Sendo X2、Siemens SX1、Nokia 7650、Nokia 3650、Nokia N-Gage、Nokia N-Gage QD、Nokia 9210&etc)
Symbian OS7.x ~ 新增3G网络支持、Bluetooth PAN&etc
. . (Nokia 6600、Nokia 6670、Nokia 6260、Nokia 7610、Nokia 7710(S90)、Panasonic X800、Panasonic X800、Sony Ericsson P系列(UIQ)&etc)
Symbian OS8.x ~ 新增Unicode支持、Bluetooth v1.2、USB v2.0 Full Speed&etc
. . (Nokia 6680、Nokia 6681、Nokia 6682、Nokia 6630、Nokia N70、Nokia N90&etc)
Symbian OS9.x ~ 新增A2DP、USB Mass Storage、DRM&etc
. . (Nokia N91&etc)
其中OS7.x以后机器支持MIDP2.0,向下兼容MIDP1.1,而OS6.x只支持MIDP1.1
其中值得一说的是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现在S60界面分为三个版本
OS6.x为S60第一版,英文为S60v1(全称为S60 1nd Edition)
OS7.x和OS8.x为S60第二版,英文为S60v2(全称为S60 2nd Edition)
OS9.x为S60第二版,英文为S60v3(全称为S60 3rd Edition)
很多软件都是同版本都可以用的,比如说支持S60v2,那么、等Os7.x和Os8.x的系统都能用~也有些习惯将Os6.x统称为Os60,Os7.x统称为Os70等等~
举例来说:N70和N72介绍其操作系统为Symbian OS 8.1a Series 60 第二版
这里8.1a指的是Symbian OS的版本,就是塞班操作系统的版本(Symbian音译名为塞班),Series 60指的是手机用户界面的版本
有些介绍系统会加上FP1(FP2,FP3等等),FP全称是Feature Pack意思为功能升级包,好比微软的补丁。S60v2最后的版本就是S60v2 FP3
S60第1版使用了Symbian Os6.1版操作系统,第2版和第2版FP1使用了Symbian Os7.0,第2版FP2使用了Symbian Os8.0,第2版FP3使用了Symbian Os8.1
很多介绍是不区分这台机是FP几的,但有个别软件会根据FP几而有不同的版本~
下面是各版本series 60对应的Symbian OS:
Series 60 第一版 Symbian OS 6.1 代表机型 NOKIA 7650
Series 60 第二版 Symbian OS 7.0s
Series 60第二版FeaturePack 1 Symbian OS 7.0s 代表机型 NOKIA 6600
Series 60第二版FeaturePack 2 Symbian OS 8.0a 代表机型 NOKIA & 6680
Series 60第二版FeaturePack 3 Symbian OS 8.1a 代表机型 NOKIA N90 N70& N72
Series 60 第三版 Symbian OS 9.1 代表机型 NOKIA N91
Series 60 第三版 Symbian OS 9.2 代表机型 NOKIA 5700
Series 60第一版基本功能:
个人信息管理;日历、电话本、照像册、目录、与PC同步的文件管理应用程序;
连接:支持USB、蓝牙、IrDA协议。
短信服务:基于GSM传输的450个字节以下的短信服务。
E-mail:支持IMAP4, POP3, SMTP, MIME2。支持GRPS。
其它:中文支持、PC连接软件、插件、RealOne Player, XHTML 移动协议。
Series 60第二版基本功能:
多媒体:照相机、图像浏览、RealOne Player、多媒体应用程序、
个人帐户管理:通过因特网支付信用卡的支持。
文件管理:充许使用者创建、删除、移动文件或是目录。
应用软件管理:
个人主题:包括UI themes,如更换背景、图标。
其它:HTTP 支持,高级MMS 服务,支持SMIL协议,录音功能。
Series 60第三版基本功能:
Macromedia Flash 、音乐播放、OMA DRM 2.0 、单机应用程序、桌面主题、新内容格式,支持MS ActiveSync、Windows Media Player mpeg、MS DRM编码;synch 1.2,IMAP/POP、 OMA email notification, OMA data synch, email 检测。
此外,Symbian OS还有6.0和7.0这两个版本,但是这两个版本并没有在series 60机型上应用。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Series 60为第二版,第二版则包括三个FeaturePARK。从第二版开始,series 60开始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如果配合Series 60第二版PARK3,甚至可以实现352X416这样的超高分辨率,NOKIA不久前推出的N90正是Symbian OS 8.1a与Series 60第二版Pack 3的结合。
注:S60界面的机型最多,网络上的各种称呼很混淆,但是我重新整理的应该是最准确的解释了~另外,很多人常把,N70叫做S80,N73叫s90,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它们都是Symbian操作系统。,N70是8.0版的系统~5700之类是9.1版系统,但他们都是S60的界面,真正的S80是指i,等.而S90只有7710真正上市~所以,N70等我们可以用Os80来表示~5700可以用Os90来表示
【2】Series 80
NOKIA把这个系列的机器叫做Communicator,在型号上只有一个系就是9系。它代表了NOKIA最强的技术,每代都是当时NOKIA所有最高级技术的集合体。最大特点就是像个铅笔盒(或者说遥控器&&),外部有一个标准的手机操作界面,里面横向打开后有一个640X200的大屏幕,有四个功能键、N个快捷键和一个完整的QWERTY键盘。净重通常都在200克上下,但是功能强大。可以说是最棒的商务用手机了。NOKIA自己的高层基本都用这玩意儿。典型代表有N 00/9500 (抛掉C/9290这些过渡品不说,这个系就只出了这几款)。
识别Series80界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手机是否支持QWERTY KEYBROAD(像电脑那样的标准键盘),例如诺基亚高端系列的甚至9500,都是采用QWERTY KEYBROAD的。而Series80的屏幕分辨也为比较特殊的640*200像素。
【3】Series 90
Series90是Symbian平台上最年轻的界面,改手持触摸为操控模式。分辨率高达640*320像素。
目前支持Series90的只有诺基亚两款手机,从Series90的硬件参数上来看,它才应该是手机游戏、娱乐的最佳平台,但因为采用Series90界面的手机型号太少,相比较其他系统而言,第三方软件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小。所以流行起来尚需一定时日&&
注:目前S60v1,S60v2,S80,S90基本上已经没有新机出了~诺基亚将重点完全放在S60v3上面~也可以说以后的发展将是S60v3的机型最火
UIQ界面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多媒体和功能全面的特性。UIQ界面可支持手写操作,不过切换和关闭任务比较麻烦。
UIQ Series是Symbian OS 的系统架构下,专门为高端多媒体手机而设计,使用起来非常类似 PDA 操作,适用人群主要定位在高端商务用户。主要应用有索爱P系列以及诺基亚6708及BENQ P30等。此外,UIQ界面也有1.0、1.1、2.0、2.1、3.0多个版本,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
Windows Mobile是微软为智能移动终端设备使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将用户熟悉的桌面Windows体验扩展到了移动设备上。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设备分为两个大类Pocket PC和Smartphone。其中Smartphone从外观设计、使用习惯等方面来看,其更像一部电话,同时具备一定的数据管理和处理能力。而Pocket PC的设计使它更像一部个人电脑,有非常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处理能力,而现在有部分Pocket PC也加入了电话功能,使其成为新的Pocket PC phone。针对不同的硬件设备需求,微软的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也可以细分为:Windows Mobile for Smartphone,Windows Mobile for Pocket PC和Windows Mobile for Pocket PC phone。由于我们写的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扫盲,所以文章内容只着重关注Smartphone,和Pocket PC phone。
了解POCKET PC (简称PPC)
要回顾Pocket PC phone的发展历程,就不得不说起Pocket PC,Pocket PC源于在90年代初期的微软的Windows CE掌上电脑操作系统。当时在掌上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 CE与Palm斗得你死我活,与palm的数次交锋中,微软始终处于下风。究其原因,无非是当时的Windows CE产品盲目追求功能上的大而全,造成系统速度异常缓慢,耗电量大,系统也很不稳定。到了2000年4月,下定决心摆脱Palm阴影的微软正式把基于Windows CE3.0的PDA命名为Pocket PC。从此,一个真正在掌上电脑操作系统中驰骋风云的系统产生了!最关键的一年是2002年,业界的大事也是不断。Palm公司一分为二,惠普和康柏合而为一,曾经显赫一时的Casio在去年发布E200之后选择了淡出。而众多的传统IT巨头在下半年纷纷加入Pocket PC阵营,最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中还出现了Pocket PC手机,那就是如今在智能手机市场风光无限,国产手机一面旗帜的多普达公司推出的686,686是首款集成手机功能的Pocket PC,Windows Mobile for Pocket PC phone,PPC的旗帜就这样散播开来。
机型包括:
多普达:6、7、8、9系列
神达Mio:A700
联想:ET180/ET280/ET560/ET960
其它机身标有PocketPC或标有WindowsMobile的手写机型
流行教主SMARTPHONE
Smartphone(简称SP)也是在同一时段产生的,Pocket PC phone是在我们熟悉的PocketPC 2002的基础上集成了电话的相关功能,所以在技术细节上,使用PocketPC phone系统的手机和其他的PocketPC 2002的掌上电脑大致相同,都是采用触摸屏作为主要界面。虽然这样的产品功能很强大,但是他欠缺的地方就在于更像是电脑而不是电话,无法进行单手操作。而SmartPhone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专门为单手操作开发的,他使用的是普通屏幕而不是触摸屏。这也就意味着,操纵SmartPhone的产品主要依靠的是键盘,为了保证所有的SmartPhone产品都有同样的操作效果,微软对于所有SmartPhone2002产品的键盘布局都作了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必须有两个软键、&主页&键和&后退&键以及一个五向控制键存在,当然这些操作键的大小和位置开发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略有不同。
机型包括:
多普达:5系列
摩托罗拉:MPx200/MPx220
三星:i308
其它机身标有WindowsMobile的非手写机型
2004年的一天,微软在&2004微软移动开发者大会&上,隆重对外推介了其手机操作平台Windows Mobile。 对外界的称呼统称为Windows Mobile。不过其实Pocket PC phone和Smartphone都单独存在,只是加了个前缀。如采用Pocket PC phone系统的多普达828智能手机他的操作系统全称是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2003 Second Edition for Pocket PC Phone Edition,多普达585智能手机的全称是Windows Mobile 2003 for Smartphone SE。
Windows Mobile的常见功能
Windows Mobile 通常有以下特点:
Pocket PC&ocket PC Phone|Pocket PC Phone系列
Today (类似 Symbian OS 的 Active Standby, 用来显示个人信息管理系统资料)
Internet Explorer (和 PC 版 Internet Explorer 相似)
Inbox (讯息中心,整合Outlook E-mail与简讯功能)
Windows Media Player (和 PC 版 Windows Media Player 相似)
File Explorer (和 PC 版 Windows Explorer 相似)
MSN Messenger / Windows Live (和 PC 版 Msn Messenger 相似)
Office Mobile (和 PC 版 Microsoft Office 相似, 有 Word, Powerpoint和 Excel,由厂方选配)
ActiveSync (与PC连接并用於交换资料)
Smart Phone系列
开始菜单:开始菜单是Smartphone使用者运行各种程序的快捷方法。类似于桌面版本的Windows,Windows Mobile for Smartphone的开始菜单主要也由程序快捷方式的图标组成,并且为图标分配了数字序号,便于快速运行。
标题栏:标题栏是Smartphone显示各种信息的地方。包括当前运行程序的标题以及各种托盘图标,如电池电量图标,手机信号图标,输入法图标以及应用程序放置的特殊图标。在Smartphone中标题栏的作用类似于桌面windows中的标题栏加上系统托盘。
电话功能:Smartphone系统的应用对象均为智能手机,故电话功能是Smartphone的重要功能。电话功能很大程度上与Outlook集成,可以提供拨号,联系人,拨号历史等功能。
Outlook:Windows Mobile均内置了Outlook|Outlook Mobile。包括任务、日历、联系人和收件箱。Outlook Mobile可以同桌面Windows系统的Outlook同步以及同Exchange Server同步(此功能需要Internet连接)Microsoft Outlook的桌面版本往往由Windows Mobile产品设备附赠。
Windows Media Player:WMP是Windows Mobile的捆绑软件。其起始版本为9,但大多数新的设备均为10版本。针对现有的设备,用户可以由网上下载升级到WMP10。WMP支持WMA,WMV,MP3以及AVI文件的播放。目前MPEG文件不被支持,但可经由第三方插件可以获得支持。某些版本的WMP同时兼容M4A音频。
以前Windows Mobile有两个版本分别是Windows Mobile 2002和Windows Mobile 2003,而新版Windows Mobile将不再叫做Windows Mobile 200X,而更名为Windows Mobile 5.0(简称WM5.0)、WM5.1、WM6.0、WM6.1等等~Windows Mobile 5.0其他新特性包括:1.新版办公软件套装:Word Mobile, PowerPoint Mobile Viewer以及Excel Mobile2.加强了单手操作性能,更方便3.重新编写的摄像头应用程序接口,软件开发者为内置摄像头机型开发应用软件将更为简单4.使用ActiveSync 4.05.优化了智能手机对WiFi的支持6.加入支持Push-To-Talk和视频电话功能7.加强了蓝牙传输支持8.支持类似于Treo650的&永久&记忆体,掉电情况下也可以保持所有数据9.支持USB 2.0,使用Windows Mobile 5.0系统的机型可直接与外置移动硬盘连接传输
采用Windows Mobile的厂商
********FaithWireless
注:PPC手机与SP手机的区别在于前者都是触摸屏的后者都是按键的,至少大部分都可以这样区分~PPC的好象全部都是Q屏~SP的只有少数是Q屏~微软系统的智能手机可以通过刷机来重新改变版本~相对于诺基亚等Symbian系统来说,微软刷机容易很多,而且版本也很多~除了个别机型不能刷成最新版本外(如多普达818最多只能刷成WM2003),大部分机型都可以刷成自己喜欢的版本~据说,目前已经可以在SP手机上刷成PPC系统了,在586W上已经成功,但还有缺点,很多高手正在修改~实在很强大~
PALM手机操作系统&&
  PALM是3Com公司的Palm Computing部开发的一种32位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原本是一家生产掌上电脑及掌上电脑操作系统为主的公司,PALM智能手机所用的PALM操作系统又与PALM掌上电脑所用的操作系统非常相似,因此,基于该操作系统的手机拥有的第三方软件较多,以前用惯了PALM掌上电脑的用户能非常快速地掌握这类的智能手机。
  由于PALM一直遵循Less is More(少就是多)这一理念去设计,所以,与微软所推出操作系统要占有大量的系统资源和储存容量不同的是,它本身所占的内存极小,基于PALM操作系统编写的应用程序所占的空间也很小,通常只有几十KB,所以基于PALM操作系统的掌上电脑虽然只有几兆内存却可以运行众多的应用程序。但是,这么一来,它的功能就没那么多,当然,最近PALM似乎也意识到丰富的功能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之大,因此,PALM也似乎越来越向提供丰富的功能靠拢,&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逐步削弱。另外,对于中国用户而言,它有一个不足之处是,它的操作系统起初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仍然要使用中文外挂平台,有相当部分依然是以英文界面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于PALM操作系统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大面积进入。
机型包括:
PalmOne:Tero600/Tero650
Xplore:M68/M98/M28/G18/G88
三星SPH-i330
其它机身标有Palm的机型
Linux手机操作系统&&
   与Windows Mobile系列操作系统一样,Linux手机操作系统是由计算机Linux操作系统&变化&而来的。简单地说,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操作系统。它支持32位和64位处理器,在计算机领域中,主要用于配备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在手机领域中,较具代表性的产品有摩托罗拉A768。
 & Linux具有稳定、可靠、安全等优点,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在相关软件的支持下,可实现WWW、FTP、DNS、DHCP、E-mail等服务。由于Linux具有源代码开放、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因为丰富的应用是智能手机的优越性体现和关键卖点所在。从应用开发的角度看,由于Linux的源代码是开放的,有利于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开发出硬件利用效率高、功能更强大的应用软件,也方便行业用户开发自己的安全、可控认证系统。特别是当智能手机大量用作行业应用的移动终端时,Linux在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中也异军突起,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机型包括:摩托罗拉:E680/E680i/A728/A760/A768/A768i/A780
飞利浦:968
智能手机的缺点
&&&&&&& 1、病毒。智能手机和我们每天都用的台式机、笔记本一样,都是基于一套开放的平台,所以中病毒只是分分钟的事情。鉴于此,随时备份重要资料,时使用智能手机时必须要做的工作。
&&&&&&& 2、死机。既然是和台式机Windows XP一个性质的开放式操作系统,当受到非法程序干扰而死机,也就司空见惯。所以最好不要肆意安装各种应用软件。另外,软件装多了、文档存多了,手机的数据读写速度也会变慢,这和&死机&的道理相同。
&&&&&&& 3、耗电。智能手机的CPU、屏幕等硬件的耗电量都是不可忽视的,这些硬件很容易就将电量耗尽,再加之现在的智能手机也越来越追求时尚轻薄,其小小的电池容量就显得更加可怜了。
&&&&&&& 手机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向着多元化,功能实体话的方向发展。手机使用人群是不一样的,各种手机使用的人群是不同的,购买手机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
即手机的存储空间~也就是说如果你手机内存容量是20M(不包括内存卡的),那么一个30M的Mp3文件就放不进你手机内存里~内存用资源管理软件就能看
运存俗称运行空间,全称叫可运行内存空间(又称内部动态存储空间)~运行空间小了的话就不能同时运行更多的程序了~运行空间越大能运行的程序越多~运存需要用进程管理软件或者任务管理软件才能看
手机的处理器
常说的处理器全称为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英文简称为CPU。CPU用单位为赫兹(Hz)表示CPU的频率。每一台手机都像电脑一样具有CPU和内存的,只是一般的非智能手机官方是不会公布它采用的CPU型号和频率的,只公布内存容量。而智能手机就全部都是公开的,更高的硬件配置肯定会得到更多的青眯。下面只说智能机的硬件配置。CPU的快慢直接决定了手机的反应速度,但是速度越快的CPU耗电量就越大,所以要在两者中找出一个平行点。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CPU有以下几种:
&&& 一、大名鼎鼎的INTEL,INTEL的CPU不仅在PC界是老大,在手机界里也是老大,它的CPU频率高,速度快,缺点就是比较耗电,MOTO和多普达的高端智能机大多是采用INTEL的CPU,例如MOTO的E680i和A1200,采用的是Intel XScale 312MHz的U,多普达的818,828等采用的是INTEL XScale 416MHz的CPU。诺基亚之前Symbian 7一直使用的是104MHz 的CPU,例如QD等机型,、3230等机型采用的是Intel ARM4T 123MHz的CPU,速度相当流畅了。到了现在诺基亚的机大多都是使用更为强大的ARM 220MHz的CPU,例如,N70等等。
&&& 二、德州仪器,德州仪器的TI系例手机CPU具有低频高能的特点,且耗电量也相对较少,经典的智能机多普达565、575、585采用的是TI OMAP730 200MHz的CPU,还有最新的多普达830、838等等采用的是TI OMAP850 200MHz CPU。
&&& 三、三星,三星做手机CPU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很多测试都表明,三星的手机CPU并不差于INTEL的,采用三星CPU的机子也逐渐多起来。
诺基亚的CPU的对比
现在N73 N70 N72 N71等机用的是ARM9架构的德州仪器OMAP1710 CPU,频率220MHz,以下称为方案一
N93 N93i N95 E90等强机使用的是ARM11架构 OMAP2420,频率330MHz,以下称为方案二
等新出的NOKIA机子,使用ARM11架构 Freescale MXC300-30,称为方案三
N93 N93i N95 E90等机不是一般能承受得起,在本文,重点讨论方案一和方案三
在NOKIA的网站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方案一的CPU信息是
CPU Type: ARM 9
CPU Clock Rate: 220 MHz
而方案三是
CPU Type: ARM 11.t:u7r*a%u:d
CPU Clock Rate: 369 MHz
关于这两个CPU的争论相当多,尤其是最近N76 5700等新机的速度相当快,得益于高CPU频率,但看了CPU信息后,大家都会产生疑问
方案一是Dual CPU,方案三是Single CPU,从字面理解就是方案一是双核,方案三是单核,刚公布此消息时,不知其中道理的网友甚至还抱怨怎么换成单核的呢?本来已经够慢了,以后还要更慢?
在官方得到了解释(在GOOGLE找到,由于是E文,这里我给大家大概讲下意思)
The&dual-CPU& in the case of N71 means that there's oneapplicationprocessor engine running Symbian/S60 and another one, thebasebandprocessor engine (cellular modem)
running the cellular software.In addition there might be various DSPs(Digital Signal Processors). Itis not &dual-CPU& like in the case of,e.g., Intel's dual-core CPU forPCs.
N71(等机子)里的dual-CPU意思是有一个处理单元运行Symbian/S60而另外一个是基础应用单元运行电话功能,其实就是说那是个DSP(数字处理芯片),不是像Intel那种给电脑用的双核CPU
这不像电脑上的双核和单核的关系,OMAP1710CPU,有一个核心运行在220MHz,用于处理手机的用户界面,多媒体应用,JAVA等等之类的应用(这里相当于电脑的CPU的功能),另外一个核心用于处理网络数据(也就是电话功能,打电话,发短信之内的,上网/3G也应该包括,但肯定不处理WIFI数据)
也就是说,OMAP1710是3G**NOKIA采用的CPU,用此CPU的必有3G版本,以前的旧CPU机是没有3G的,这样的好处是无论你运行多大的软件,占用了多少CPU资源,都不会影响到接电话这样的手机最基本功能
再来看看 Freescale MXC300-30,方案三,从卖ARM芯片的网站上找到的介绍
MXC300-30:3G手机用单核调制解调器处理器,能提供完整UTMS平台的,包括组合了基带和应用处理器,RF,功率放大器和功率管理,高达250MHz的StarCore SC140DSP,高达532MHz的ARM11应用处理器,四波段GSM850/900/MHz,WCDMA三波段850/MHz,UTMS数据速率L384Kbps,UL384Kbps,HSDPA 为1.8Mbps(DL),GSM 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数据速率(最大)L236Kbps,UL118Kbps,GPRS/EGPRS(EDGE)时隙,高达Class12(4d/4u),最适合的开放式操作系统如Linux和Symbian,不需要增加任何的处理器或加速器,用于GMSK的单天线干扰消除,集成了图像处理单元(IPU)视频加速器,无线连接特性包括支持A-GPS接口,蓝牙接口,以及支持无线LAN802.11a/b/g接口和DVB-H接口,处理器可用在各种手持设备如MP3播放器,手持DVD播放器或数码相机成为全功能的智能移动蜂窝设备
由此可以看出,FreescaleMXC300-30是一个物美价廉的好U,一个CPU解决大部分问题,且频率高,价格便宜而且相当的省电,比OMAP1710省电得多.而且是相当的多(在另外一份介绍中讲到),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N76在369MHz的频率700mA/h在电池下能够正常使用差不多2天,追得上拥有1100mA/h的电池CPU频率只为220MHz的N73.NOKIA用此CPU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看上去MXC300-30一切都美好
但事实上呢?
很多人说MXC300-30性能不高,只是跟OMAP1710差不多,又说它单核比不过双核(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了,根本不是这样),反正就很多批判的话语.但是,从测试数据来看,N76,5700等机的性能全面超越N73,有些项目超了一倍(具体请看太平洋的评测)因此,单从性能来说,方案三的性能远超方案一毫无悬念
不过不排除N76,5700等机型用的Symbian 9.2 FP1系统做的优化,但是从测试数据上分析,即使N73搭载Symbian 9.2 FP1,性能与N76还是会有差距
那究竟方案三有什么不好呢?
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好久,终于在一个小论坛看到了一个用户对N76的抱怨,让我茅塞顿开
那个人说:N76好快啊,但是播放MP4视频时很卡,在N73上都不卡,3GP没有此问题
大家再看看这张图,对比用方案三的6290和方案一的N73
大家可以看出6290是缺少AAC的硬支持的
因此可以知道MXC300-30这个CPU是没有AAC的硬解码的,要播放AAC,就要用到CPU去解码,消耗CPU资源,而N73是不需要的!(硬解码的好处是芯片内直接内置解码器,而不需要CPU去解码,就像现在的显卡硬解HDTV一样,CPU资源消耗奇低)
结合论坛上的教程,很多论坛教大家压缩MP4时都推荐用AAC音频编码,而3GP则多数不用AAC
因此结论很明显:用AAC作为音频编码的MP4格式在N76上,消耗过多CPU资源,导致播放不流畅!
这样思路就很清晰了,MXC300-30是频率制胜,少了增加成本的很多解码器,少了专用于电话功能的DSP,因此能在低成本下实现高速度,而OMAP1710更注重应用,多媒体等方面,为了成本,NOKIA在中端机中使用220MHz频率.事实上可以证明,OMAP1710的通话质量,网络质量,音乐播放效果上是比MXC300-30要好,而MXC300-30在性能上远超OMAP1710,而且更加省电
不过让MXC300-30的机拥有好音质也不是没有办法,像5700内置一个专用音乐DSP处理音频(我认为是wolfson的),音质会很好因此音质的比较是,扩展一下就是 有专用音乐芯片&OMAP1710&MXC300-30
在总结之前,这里多说两句
1.很多人去测N76,5700的CPU频率时,有的人测到369,有的人测到420多,其实MXC300-30这个CPU是可以变频的,当初发布时就已经说了此CPU在工艺上的进展能使它的频率达到1GHz(现在当然不可能啦),更深入的现在无法了解,反正大家先知道MXC300-30是可以变频的
2.还有大家如果看了评测,可以发现N76在拥有40多M运行内存的情况下性能比只有10多M内存的5700高不了多少(在以前内存增大对S60机的效果是很明显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但是从数据上看跟MXC300-30相当类似,应该也是Freescale的产品,而且XIP(以下讲到)的好处显而易见,MXC300-30应该也有XIP,虽然现在没有直接证据)
In the Nokia E61 the applications must be loaded tothe RAM forexecution, whereas in the Nokia E62 they can be directlyexecuted fromtheir permanent location in Flash memory. Also the memorytypes are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So even though the Nokia E61 andthe NokiaE62 look the same, the internal HW is different, whichaffects the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Nokia E62 (and Nokia E50): Single chip design /ARM9 235Mhz / 32MBSDRAM / 32 NOR + 128 NAND Flash / with XIP (eXecuteIn Place) support(execution from Flash)
Nokia E61 (and Nokia E60, Nokia E70): Dual chip design (with separate chip for cellular modem)
Details of the application side chip: ARM9 220Mhz / 64 DDR SDRAM / 128 NAND Flash / without XIP (must be loaded to RAM)
以上内容总结一下,就是E62有XIP,而OMAP1710没有XIP,XIP的用途就是让CPU能够直接从储存卡中读取数据,而不用将数据先复制到运行内存,再由CPU处理,因此OMAP1710对内存依赖大,经常可以听到有人说N73会提示内存不足,而新CPU的机型还没有人说试过内存不足
结合N76跟5700的性能差距不大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MXC300-30是有XIP的,因此N76的大内存主要目的应该是能同时运行更多的程序
3.在MXC300-30的介绍文章中提到,MXC300-30最多能支持200象素的摄像头,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0N,C等机都是200象素的摄像头而不是更高了,当然,你说加个什么东西能够让它支持更高象素我不敢肯定,但是这样就不太符合NOKIA采用MXC300-30的初衷(降低成本)
方案一优点在于多媒体能力强,对于手机的基本功能:电话功能做得更好,虽然是dualcore,但是实际用起来就是单核,跟方案三一样,能够支持高象素得摄像头,基本除了慢没什么缺点.方案三优点在于速度快,相当的快,成本低,省电(很省电),缺点就是多媒体能力差,不能支持高象素摄像头
PS:N95等机型所用的OMAP2420跟OMAP1710是一个系列的,除了以下几点都跟OMAP1710差不多,好处相当明显
1.频率为330MHz,很快,但是没有MXC300-30快,也不能变频,不知道有没有XIP
2.内置3D加速器,在JAVA 3D的测试中能拿到900多分,N76只拿到200多,N73只有100多,因此N76虽然2D性能比N95好,但是3D性能差一大截,就在于这个,而且支持OpenGL特效(天啊)
3.支持更高的分辨率,更高的摄像头象素(还没有体现)等等之类的
因此我估计,以后NOKIA高端机会继续用OMAP2420甚至以后更高的型号,中低端则用MXC300-30,这样S60在全面迈进Symbian 9.2 FP1后就全部都变快了,S60开始进入黄金时期,另外,最新发布的N81也是用方案三的,因为NOKIA要把N-Gage推广到全N系列(包括以前),用方案二很难推广,而且方案二成本高,部部都4000多以上
总结:从你的要求来看,特别是省电,本人推荐N76或5710,而你不需要外观娱乐性,便选择N76,是商务人士适合的机子。
本人用N70快两年了,感觉很好,就是电量去得快,N73也差不多。
我给你的信息就这么多,希望你能用得着~
多普达的CPU分析
在Windows mobile阵营中,多普达的PPC Phone、Smartphone的地位都是无容置疑的,占据了市场80以上的份额,特别是PPC Phone,更是处于领导者的地位。出色的性能,离不开强大的硬件平台,很久以前,就想对多普达的PPC Phone处理器进行一下回顾及分析,因为一直比较忙,抽不出空,所以这篇文章也就一直搁着,现在终于有时间将这些处理器进行了一下总结。多普达首款PPC Phone是2002年推出的686。接着2003年、2004年一直到2007年,多普达每年会推出一至两款非常有代表性的PPC Phone,特别是2006年和2007年,新品的步伐相比过去,已经是快了许多。点击下载多普达PPC Phone到目前位置,所采用的处理器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intel平台、TI平台、SAMSUNG平台。简单一点的说,在2006年之前,也就是年这段时间,多普达PPC Phone都采用的是intel平台的CPU,然而intel的CPU又分为多种内核,所以性能也有明显的差距,由于分类太多,方便理解,都归入到intel类中,下午会有解释。到了2005年底2006年初,多普达开始从intel平台转换到TI平台。在2006年这一年中,多普达推出的PPC Phone统一将处理器指向了TI OMAP 850平台,与此同时,Smartphone产品线也都在采用TI OMAP 850平台。这年中,多普达的全线产品同时采用了TI平台,可以说,2006年是TI平台称霸的一年。2006年唯一一款非TI平台的PPC Phone就是多普达9000。在2006年底和2007年年初,国外网站又透露出了多款多普达PPC Phone,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支持3G网络,支持WiFi,内置QWERTY,SAMSUNG处理器平台。从目前情况来看,2007年将会像2006年初那样,从TI平台过渡到SAMSUNG平台,2007年将会是SAMSUNG平台飞速的一年。2002年,多普达第一款PPC Phone 686一经推出就震惊了整个业界,这款机器采用的是intel StrongARM处理器,在当时来说,已经算得上是顶级配置。StrongARM处理器架构精简,性能高,常用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后来授权给Intel。较早之前的PPC Phone中就是采用的StrongARM处理器,200MHz主频,32位,内建8KB的高速代码缓存和16KB数据缓存。点击下载StrongARM处理器的性能不错,虽然是几年前的产品,但是现在看来,性能并不显得弱多少。同时使用基于StrongARM处理器的设备兼容性都非常好,这也是这款处理器取得成功的原因。不过其缺点就是功耗过大,多媒体表现并不是很理想。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品就是多普达686,虽然现在已经停产了,但是在网上也能淘到,如果价格合理,做为入门的机器还是不错的选择。为什么拿这款处理器单独出来说呢?因为从686以后,多普达的主力产品都转型到了Intel XScale PXA27X处理器上,做为多普达PPC的首款处理器,不得不提一下。■Intel XScale PXA27X平台从多普达818开始,多普达就开始采用Intel XScale PXA27X架构的处理器,PXA27X处理器又分为PXA270、PXA271和PXA272。PXA27x系列嵌入式处理器是Intel发布的面向移动电话和掌上电脑的XScale架构的处理器系列,最高主频达624MHz(最新的多普达5寸PPC Phone估计用的就是这款处理器),Intel内部开发代号为Bulverde,其内部集成了双通道16位PCMCIA PC Card/CF控制器,支持8位/16位I/O模式和Memory模式的访问。点击下载Bulverde拥有相当多的特性,首先是Quick Capture,可以为成像设备与无线设备提供接口,方面一些加入摄像头的设备;第二,Speed Step,作为移动处理器的标志性技术之一,Speed Step可以智能切换空闲、待机和深层睡眠三种低功耗状态,以提高动态电压管理性能,可以有效延长电池使用事件,使其更加高效。第三,Pentiums MMX,该技术是一种基于Intel MMXT先进的多媒体指令集MMX技术,可以使设备在保持高效的多媒体性能的同时维持较低的功耗,另外X86架构奔腾4系列上的多媒体扩展功能也被引入,这使得采用Bulverde的设备可以播放高质量视频及运行3D游戏。在2004年-2005年的时间内,多普达的PPC Phone机型都是采用了PXA27X架构的处理器,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品有多普达818、多普达828、多普达900等机型。在性能上也令用户赞不绝口,同时缺点也暴露出来,功耗过高,虽然比上一代处理器相比功耗已经减少了许多,但是电池续航时间依然过短,对于一部电话来说是致命的缺点。■TI OMAP 850平台到了2005年底2006年初,多普达的PPC Phone处理器慢慢的从intel阵营转向TI阵营,因为之前的smartphone产品也都是用的TI平台,在2006年出现了PPC Phone和Smartphone使用相同硬件平台的&盛况&。在06年TI OMAP 850平台得到了多普达的宠爱,无论是PPC Phone还是Smartphone,这也是TI平台首次采用在PPC上。OMAP 850平台是TI最新推出的功能最新,最全的硬件平台,处理器采用了最新的Low-voltage低电压技术,0.13微米制程,共有289个触点,面积只有12&12平方毫米,m-BGA封装方式。OMAP 850又被人成为双核处理器,它有2个核心,一个ARM926负责PDA运算,另外的ARM7负责GSM电话功能;OMAP 850的一个时钟周期能执行8条指令,而intel的Xscale一个时钟周期只能执行4条指令,因此,OMAP850的并行处理能力比Xscale强。OMAP 850和以前的平台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入了对EDGE网络和WiFi的支持。另一方面,OMAP 850的主频只有200MHz,而采用intel Xscale处理器的PPC Phone是需要另外的通讯芯片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打开pdf是马赛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