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vs乌拉圭视频、乌拉圭怎么样妥善解决救命药一降价就断货?

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告急!这种救命药全国断货,300倍价格仍一药难求.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常用的救命药往往意味着生命的延续。但是最近几年,肿瘤救命药、心脏手术用药等出现了全国断货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廉价药诸如注射用红霉素,西地兰,他巴坐…濒临灭绝,成为名副其实的“熊猫药”。
“鱼精蛋白”全国性缺货
这两天,心脏病患者赵女士也正为此事着急,因为手术必用药鱼精蛋白缺货,她只能在病房里排队等药。鱼精蛋白全国性缺货,今年不是第一次,5年前也曾经出现过。当时差不多11块钱一支,曾经有患者家属用300倍的价格来采购。更有名的“熊猫药”西地兰,快速强心的,3块钱一支,有的地方用200块的米丽农代替。
廉价药缺货折射“逆淘汰”困局
为何“鱼精蛋白”会缺货?人民网说,这和药品价格低,企业利润薄、没有生产积极性有关,甚至有医生猜测,此次可能是药品生产企业涨价的前兆。可见,廉价“救命药”,已经陷入了“逆淘汰”困局,即所谓的逆淘汰:差的淘汰好的,贵的淘汰便宜的,低效的淘汰高校的,会损害了患者的基本利益。
建立廉价药储备制度
如何破解困局?《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茜认为,廉价药是刚需,不能完全用市场的手段去解决。建议政府建立一套廉价药储备制度,对于临床必需的廉价药品,可由政府指定药企生产,并定向采购,对相关企业和机构减免税收,或是财政补贴,保证生产厂家合理利润,以此来稳定廉价药品的供应。 市场没办法的,市长地有办法。
破解廉价药困局 “有形的手”要出手
这个观点用《光明日报》评论员 王丹的话来说就是通过政策扶持和监管加强对药企的牵引,从根本上平衡廉价药的供求关系,从而破解救命药困局。
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双管齐下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 李犁认为,可以考虑补贴厂家和渠道商,可考虑适当放开价格,必要时,国家可以直接或委托进口部分药品,平抑价格。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消失的低价救命药_人民时政_人民论坛网
消失的低价救命药
核心提示:
每天早上7点,崔佳丽都会准时起床,在早饭前服下一粒优甲乐,然后在当天的日历上画一个对勾,提醒自己今天的药已经吃过了。
每天早上7点,崔佳丽都会准时起床,在早饭前服下一粒优甲乐,然后在当天的日历上画一个对勾,提醒自己今天的药已经吃过了。
3年前,崔佳丽在一次体检中检查出了甲状腺癌,尽管只是一期,但是在均衡了各种利弊之后,崔佳丽还是决定把双侧甲状腺切除。这也就意味着,从此之后,她将终身服用一种叫优甲乐的药物来代替甲状腺的功能。
然而,从去年底开始,这盒售价30元左右的常用药却面临着大规模缺货,崔佳丽不得不四处托关系买药。
崔佳丽的遭遇并非孤例,近日,一则鱼精蛋白缺失的消息又将短缺的低价药推上了风口浪尖。
近年来,低价药淡出市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国家不断深化医改的同时,为什么一些受大众欢迎的低价药品却买不到了,谁来监管,怎样监管?
低价药现药荒
这个五一节,赵碧珍觉得特别漫长,她患有心脏病,需要开胸更换心脏瓣膜,因为手术必用药鱼精蛋白缺货,她只能在病房里排队等药。
这支名为鱼精蛋白的针剂,难倒了和赵碧珍一样等待手术的大批心脏病患者。
鱼精蛋白,全称为&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是一种从深海鱼类精巢中分离出的抗肝素生物制剂,是外科手术,特别是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常用药。
该药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开始生产,疗效好,价格低,市场售价仅为14.95元,因此一直被冠以低价救命药的称号。
然而,正是这种低价救命药,却面临着短缺断货的境况。据媒体报道,因为缺药,有的心脏病患者已经住院半个月了还不能手术。
事实上,鱼精蛋白的缺货并不是今年才发生。
在2011年,鱼精蛋白就曾经一度出现过短缺。
针对短缺,当时的卫生部在发布会上表示,为了避免此类低价药品再次出现&缺货&现象,有望将类似药品纳入基本药物目录,同时考虑探索能否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遴选一批企业定点生产。
同年9月,国家食药监局下发了紧急协调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生产保障临床救治需求的通知。
2012年,鱼精蛋白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尽管如此,今年5月伊始,鱼精蛋白依然面临全国大范围缺货。
和鱼精蛋白同样命运的药品不在少数。
据医药专家估计,我国医院临床使用的低价经典药约300种至400种,数量虽不多,却解决了患者约80%的用药问题。
然而,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逼近甚至超过售价,许多经典低价药现在已无迹可寻。
一项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杭州、广州、西安、呼和浩特、西宁、乌鲁木齐、保定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调查显示,低价药短缺高达342种,有211种供货缺口,其中10元以下的130种,占38%,有131种长期断货。
我国的低价药品短缺已并非偶然事件。
辽宁省大连市主任医师王宗圣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低价药消失后可以替代,但药价飙升;有些低价药消失后不能替代,直接导致救命药告急。
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针剂、四环素、氯霉素眼药水、金霉素眼膏等,多被高价药所取代。
而救命药包括治疗白血病和肾病综合征的环磷酰胺,防止术后出血的鱼精蛋白,治疗甲型血友病的人凝血因子Ⅷ,治疗毒蛇咬伤的抗蛇毒血清,特别是急救药西地兰、间羟胺、肾上腺素等也经常断药。
崔佳丽托人几经辗转终于买到了优甲乐,在给对方的微信里,崔佳丽写道,&保质期以内的药,能有几盒要几盒&。她不知道这样的缺货现象什么时候能够缓解,只能先在药箱囤满药。
都是制度惹的祸?
1992年起,我国开始尝试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目前我国11500种药品中,307种是基本药物,2300种是医保药物,基本上覆盖了患者日常必需的药品。
对于这两类药,国家实行价格管制以保障患者利益,已先后27次降低药品价格,对医保目录药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对基本药物实行招标采购政策。但对于目录之外的药,主要采取市场定价方法。
&国家只控制药价,但对原料、人工等却采取市场机制,企业也难做,要想申请适度提高价格,过程非常漫长。&王芬说。
作为河北省一家中医院的药房主任,王芬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快30年,30年里,&看着很多低价药退出了药房&。王芬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政府有基本药物储备制度,对一些药物生产进行补贴,但常常是一种药严重短缺,各医疗机构反应强烈,政府部门才出面组织生产,接到行政命令的厂家硬着头皮做一批交差,过后短缺依然如故。
深圳市一家制药公司的研发人员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一瓶葡萄糖液体只能卖到1.1元,而一瓶矿泉水也要2元,这样的成本压力下,药品最终还是由市场决定,临床需求量小、售价又低的,药企肯定不愿意生产。
正是由于低价药物出现供应问题,2013年5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开始实施。
实施的目的,就是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部署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完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保障基本药物供应。
但是,由于这类药物价格低廉,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虽然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后,这类药物的供应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断货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让王芬感触最深的就是,每个月去进药,都会有十几种药涨价。
除了原来的低价药摇身一变加价上市之外,王芬还特别提到,很多效果不错的低价药突然就买不到了。
以丽珠得乐为例,定价25元,作为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必备三种药之一,丽珠得乐、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三种药对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效果显著,但是王芬说她已经很久没有在市场上看到丽珠得乐这种药了。
售价几元钱的胃舒平(100片/瓶),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所致的胃痛、胃灼热、反酸,现在也很难买到了,已被几十元钱的达喜(20片/盒)等药所代替;氯霉素眼药水被托百士眼药水代替,整肠生被双歧三联活菌胶囊代替。
还有许多老药被更换了包装,提高价格后再重新回到药架上。如妇炎灵胶囊,过去16粒装才3元,可吃8天;现在改头换面后,早已不是这个价格了。
小品种药的尴尬
我国的药品短缺主要表现为部分市场容量较小的药品和常用低价药品,统称为小品种低价药的短缺。
&小品种药不赚钱。&王芬用一句大白话解释其中的原因。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把低价药消失的原因归结为两大类:停产和涨价。
他介绍,停产包括厂家自己把某种淘汰的药品停产,或者药品管理机构因为药品质量问题令其停产,而涨价也包括某个药品生厂商涨价或者中间商涨价。
史立臣估算,厂商因为利润低涨价占到低价药消失原因的40%左右。
以甘草片为例,2008年的价格是0.8元一瓶,到2012年涨到1.5元,4年过去,现在的甘草片已经不是瓶装,而是变成了7元左右的铝制板,一共20片。
&减药量、直接涨价、改换剂型,是厂家涨价的最主要三种形式。&史立臣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2015年5月,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定调&500多个低价药品种将实施分类采购&。
这一政策被药企认为,为低价药的发展提空了空间。
史立臣认为,政策的效果,还要看后续的卫生、医保、工信等部门能否出台鼓励低价药品生产供应的招标、使用和报销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如果招标机构不能改变过去只能降价、不能提价的做法,不能实事求是地让中标价格反映生产成本变动。那么,低价药政策也会成为一纸空文。&史立臣说。
他表示,由于低价药本身利润率较低,政府采购能否及时支付采购款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相关部门不能保证低价药在生产、招标、采购、回款、配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单一地依靠发改委的政策指导去推,结局不会太好。
同时,缺少核心技术、新研制药物因审批漫长而难面世的情况,也是造成药物短缺的另一因素。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一位大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目前很多国产低价药生产缺乏真正的核心技术,才让医生不得不选择进口药品,而一些进口品牌由于垄断市场,对于价格和销售方式有绝对主导权,医院面对&霸王&条款很是无奈。
他认为,尽快推进价格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一些药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而国产药应该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史立臣也表示,药物审批的过程很复杂,直接与病人生命相关,新研制的药物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鉴别,审批起来也更须谨慎。
虽然审批机构本着负责的态度谨慎审批无可厚非,但却无形中加剧了药物短缺。
&药企毕竟还是企业,缺少一定的公益性质。&史立臣感慨。
世界性的问题
事实上,注意到低价药紧缺这一问题之后,中国国家层面的措置也不断在出台。
2014年,为保障低价药品生产供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生产、流通、价格、招采、使用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同年6月,卫计委又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多管齐下确保常用低价药品的保障。
而从日开始,国家发改委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实现市场定价。
但市场定价的措施,在王芬看来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这就造成如果某种药赔钱,厂家可能就会停产,或者中间商囤药等涨价后再投入市场。&王芬说。
在她看来,尽管政府将上千种药品的定价权还给市场,并且低价药的价格也出现了较大涨幅,但很多低价药仍被药企抛弃。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上市药企董事长坦言,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力、企业运营等成本大幅上涨,企业的压力很大,而医院招标过程中又会将药品价格尽量压低,使得企业基本无获利空间,所以不得不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节生产甚至放弃生产。
比如,在6月1日放开药价后,地高辛片进行了涨价,但实际给企业带来的利润空间并没有增加,企业生产仍属于亏本。据了解,地高辛片原材料价格从去年7.5万元/公斤逐步涨至今年1月40万元/公斤,曾经每瓶6至8元的成本就达到60元左右。
实际上,中国面临的药品短缺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
据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SHP)数据,目前美国面临157种药物短缺,从抗生素、疫苗到治疗癌症的药物,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物。
在今年5月18日即将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WHO)计划首次讨论药物短缺的问题。(记者 高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保障“救命药”全民可及,需采取有效措施
昨日,“快递公司分拣出错救命药送错地,人没了药还在路上”新闻引发网友热议。网友争论激烈,有批评患者家属的,有批评帮忙买药的,有批评快递公司的。其实这个新闻本身有“标题党”嫌疑,“救命药”的可及性问题不在于快递方面,而是在于总是缺货。这个状况目前亟待解决。
“人没了,药还在路上”这一新闻有扭曲事实的嫌疑在很多网友看来,“人没了,药还在路上”这则新闻有很多说不通之处――既然10月6日王先生就接到老家电话,说亲戚“在医院抢救,病情危急”,“急需特效药”,那为何10月9日才去买药?就算是因为放假,找药耽搁了,那既然已经耽误了三天,买到药后也应该立刻坐飞机送药,最晚第二天可到,为何此时还选择要4天才能到达的快递呢?事实上,即便快递按期在10月13日前到达,但13日下午病人就被医院宣布脑死亡了。如果这个救命药赶得上病人就不会死的话,怎么能把时间余裕只留这么少?所以,不少网友指出,虽然快递公司的确存在工作上的失误,但快递公司不应为病人去世承担责任,按合同中有关未能及时送达的条款进行赔偿即可。许多律师也是持同样的观点。那这个事情该怪王先生吗?确实从新闻的描述来看,王先生也许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想法更早地买到药,比如自己搭飞机携药过去,比如发双份快递做双保险。然而从新闻里也可以看出,王先生与这个老家亲戚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密切,这个救命药真要这么着急的话,那么老家亲戚的直系家属显然更应该亲自去找药,怎么能指望救命药六七天后由别人快递寄过来呢?其实,以上的这些讨论,都是建立在新闻中的“救命药”确实是病人、家属、医院都着急等待的药,等不到就一定束手无策,等到了就有转机――这样的基础之上的。然而这个“基础”可能并不成立,新闻中说这个特效药叫“申捷针”,不少有医疗背景的网友都表示,“申捷针”并不是什么救命药,这个药学名是“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是一种神经细胞营养剂,对于脑出血的治疗,既没有救命的作用,也不是必须药物,而且也能找到替代品。事实上,把“申捷”与“救命药”或“特效药”作为组合关键词来检索,除了这则新闻外,没有任何其他结果。那么,真实的情况也许是这样的:病人家属听医生说有这么一种药,效果不错,可以用来尝试治疗患者,于是委托王先生去买这个当地买不到的药,如果药及时赶到了,就权且试试,但病人情况的好转,更多还是寄望于医院的其他治疗策略。这才能解释,为何病人家属并没有把购买这个“申捷针”作为十万火急的事情来处理。救命药的确存在“可及性”问题,但指的不是快递、运输方面的问题不管这则新闻是否对“救命药”有所夸张,也不管是不是病人家属犯二,从这则新闻可以吸取到的教训,就是万一真有遇到急需“救命药”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多重保险。不能把亲人生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外人身上,寄托于快递公司不会犯错,一定要做好多重保险,确保“救命药”能及时到达。然而,这点其实没那么重要,真要事到临头了,家属一般都不会那么“二”的,而且还可以尝试找医院、药厂协调进行药品调配,来更好地解决问题。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救命药”有可能哪里都找不到,找再多的快递,甚至发动全部亲人去送药都没用,因为根本就找不到药。换言之,“救命药”的确存在“可及性”的问题,但指的不是快递、运输方面的问题,而是“救命药”频频断货、短缺。这种情形才是真正值得担忧的。比如,据《生命时报》报道,去年8月中旬,杨军(化名)五岁半的儿子误食火锅液体燃料后,出现肚子疼、头疼等中毒症状,被紧急送往北京儿童医院救治,因情况危急转入重症监护室。医生称,目前最好给孩子注射甲吡唑进行解毒,不过目前国内没有这种特效药。杨军一家十分着急,在微博、微信上求助,不少热心网友纷纷帮忙,联系制药厂、医院,国外网友也帮忙出主意。庆幸的是,经过一天寻找,国外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药。鱼精蛋白这种廉价救命药的短缺,去年曾引发广泛关注这种救命药短缺现象不仅时有报道,而且专门有人进行评估。国内一项对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调查显示,医院廉价药短缺品种高达342种,有131种处于长期断货状态,这些短缺的药品中大部分为廉价救命药,如用于心脏手术必需的鱼精蛋白、治疗甲亢的他巴唑( 甲巯咪唑) 、抗癌药物环磷酰胺等都因种种原因处于短缺状态。在患者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而依然找不到廉价救命药时,只能使用这类药品的仿制药,或者去黑市找药,但价格会是国家规定价格的数十乃至数百倍之多――前年,杭州市萧山区一名出生不到8个月的婴儿患上了婴儿痉挛症,进入浙江省儿童保健院治疗。医生说,用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医院没有这种药,很多都是病人自己想办法买药。本是一盒仅售7.8元的普通药,在医院里却难觅踪影,而黑市却炒到4000元。贵也就罢了,万一收了钱也没有药,或卖的是假药,可怎么办?(据《羊城晚报》)以上说的是廉价救命药短缺的问题。另一种情形可能人们听说得更多,即那些治疗癌症等疑难杂症的高价进口药,非常短缺,“一药难求”。这主要是因为这类型的药物因其研发投入高、投资周期长、风险高,故研发厂家希望在专利保护期内通过垄断收回成本,实现回报。如果用较低的价格就能买到,那么厂商入不敷出,就没有动力去研制新药,所以这类药物的高价问题难以解决。往往需要患者申请捐赠,申请参与临床试验,或者在境外以较低价格购买,或者干脆使用在印度等地生产的仿制药。高价救命药难以获得的问题,全世界普遍存在廉价救命药和高价救命药的可及性问题,需尽快采取措施解决如何让救命药“全民可及”?廉价药和高价药需要分开来讨论,因为两者短缺的原因并不一样。廉价救命药之所以短缺,是因为药品相关制度阻碍了廉价救命药的发展。具体来说,是指药品的定价制度、加成制度以及招标采购制度构成了阻碍。属于国家基本医疗用药的廉价救命药,政府只考虑了它的不可替代性,却没有考虑到市场属性,为了防止药价虚高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政府对这类药品的价格严格控制,价格十几年不变。然而随着原材料、生产技术、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药品价格上涨,致使部分廉价救命药断供。药品加成制度则导致医生开出的高价药越多,医院收益越多医生提成越高,结果高价药倍受医院认可,廉价药逐渐消失,这其中便包括部分廉价救命药。而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导致的“唯低价是取”使得生产厂家将价格压至最低,生产厂家一味的压低中标价格,出现零利润甚至负债经营,迫使企业不得不主动放弃市场停止生产,导致区域性廉价救命药的短缺。(《我国廉价救命药短缺的原因及对策》,医学与社会,2016)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就要从以上环节找,对症下药,比如对生产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允许成本和价格“倒挂”的廉价救命药适当提价,采取必要的财政补偿、免除部分税收等政策,提高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廉价救命药品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等等。另外,我国还有必要建立廉价救命药的储备制度。而高价救命药的短缺问题,解决起来难度较大,一方面需要在国内促进作用机理类似的新型药物研发, 一方面要利用BOLAR条款(专利法的例外条款)促进仿制药尽早在国内上市,更重要的是,要把高价药的“全民可及”也树立为国家政策,通过强有力的国内立法,支撑与跨国药企进行讨价还价,以及实行强制许可使用等。这方面,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程度类似的泰国的经验,可以参考。2006 年以来,泰国药品费用一直占卫生总费用的约46%,远高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18%),高投入是解决救命药“可及性”的基础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00915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新经纬客户端
这些临床使用效果好、价格低的药品为何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近日,有多家媒体曝出,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去年纳入医保之后,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状态。
其实药品短缺已不是偶发现象,短缺药品中不乏廉价常用药,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药”。
廉价“救命药”轮番消失,哪些常见药中了枪?
过去几年,“药荒”轮番上演:2011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2012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3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2015年,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全国断供……
这些首选救命药多是已纳入医保的低价药,此类药品的短缺,使患者们不得不选择昂贵的替代药品。严重的供不应求,还滋生了短缺药品的“黑市”。
在医药市场上多次断供的“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儿童的肾母细胞瘤、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该药的价格在化疗药物中算是便宜的,属医保报销药品,0.2mg/支的“放线菌素D”,价格为10多元,一个疗程仅需10余支。可以说,该药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而在药品断供的情况下,国外替代药一支近6000元。
除了价格高昂的进口替代药之外,药店供给无法满足患者购药刚需的现状也给了一些人可趁之机。一药难求的情况下,黄牛做起了倒卖生意。
此前有媒体报道,一盒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正常零售价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医院却难觅踪影。而“黑市”上的售价竟超过了4000元。但即使是这样的“天价”,由于药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买到。上文中提到的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正常价格10元一支,在一药难求的情况下,已经被黄牛贩子炒到了上万元一支。
这些临床使用效果好、价格低的药品为何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降价药品缺乏利润空间,遭药店拒卖
廉价药逐渐消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利润空间,并且随之形成了原料供应商、药品生产企业与销售终端的博弈。
很多药店都拒卖药效更好的廉价药,这些药品在采购过程中,常被厂家告知原料缺乏、厂家暂时不生产等,进而向购买者推荐利润更丰厚的替代药。
北京青年报曾报道,作为一种助消化的常见药,售价为0.9元的“干酵母片”已经很难在药店里买到了。店员推荐的多为诸如“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售价在15元以上的药品。店员推荐最多的“乳酸菌素片”,批发价仅为5元,售价为28元。
对此, 永安堂大药房店员说:“现在哪个药店还卖9毛钱一包的药,都不挣钱。”健安福医药超市的店员则称:“这么便宜的药,厂家已经不生产了吧?反正我们进不到货。”
有媒体记者按照“天桥牌干酵母片”包装袋上所注明的企业电话号码,联系了生产厂家“广东五洲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答说:“我们没有停产,也没有减产,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正常生产。”而为何出售该药的零售店减少,厂家回答:“可能是这个药比较便宜,药店觉得不挣钱吧。”
一降价就消失?其实是换个包装,重新报价
有些看似消失了的药品,其实只是“换了个身份”重新出现而已。有媒体报道,我国曾上演过每年批1万多种“新药”,同一成分“死而复生”、“此死彼生”的闹剧。
力诺药业市场营销经理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降价死”其实是假死,是换包装、换“马甲”。老百姓大药房连锁(山东)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唐小辉介绍,当时“死掉”的主要是那些实际成分不变,换包装、改剂型、变规格、造新名后重新报价的品种,在当时情况下,只要有变化,就可以换名,就可以提价。
很多企业纷纷在创“新药”上做文章:把原来的每瓶100片的大包装,换成每板10片的铝塑装;原来的粉剂改成片剂、针剂、胶囊、缓释片;每片含有效成分150毫克的变为50毫克、1克……药的主要成分及疗效差别不大,可价格一下就翻了十几倍,使原来相对利薄的品种,被动出局。
不过,如今这种换马甲的“假死”现象正在减少,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操作的日益规范,现在药品申请换规格的费用已经与申请新产品相差无几。药号批文成本的提高使换“马甲”越来越难。
进口抗癌药品降价,短期内供不应求
国产药大幅降价降低了利润空间,也会降低药企的生产医院和药房的销售医院,进而导致一些廉价药品的消失,出现“救命药”一药难求的窘境。而在进口药集中议价以及零关税等因素的影响下,赫赛汀在降价潮中的断供现象是否是进口药“降价死”的苗头?
两年前,抗癌药赫赛汀的国内市场价格约为每单位24500元,一个疗程约四五十万元。但经过2017年的价格集中谈判后,其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后的支付标准降至每单位7600元,降幅约为70%。由于使用的患者人数剧增,造成全国范围内供不应求的缺货状态。
作为第一批通过以量换价压低价格并进入医保目录的36种高价进口药之一,对于赫赛汀可能出现的“降价死”现象,自然不能掉以轻心。在价格谈判中,要求跨国药企对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波动有所预见和准备,优化药品生产与供应链条,保证相对稳定的供应量,或许能有效预防进口药降价死现象的发生。
本平台不对转载之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万英会其它文章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天麻素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35号)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天麻素注射剂(包括天麻素注射液、注射用天麻素)说明书【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儿童用药】项进行修订。现将
来源:东方网今天上午,有市民向东方网反映,在上海多家医院挂号和付费时突遇服务器断线,医保卡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今天中午,东方网记者在上海市中山医院看到,缴费窗口前挤满了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疏导。尽管中山医院的大厅有许多自助的挂号收费机器,但由于上海医
米内网数据说明:所有销售数据均来源于上市公司2017年财报的公开披露信息。欲了解更多企业及产品的销售数据及销量情况,可登陆米内网国内上市公司销售库进行查询 。步长制药、中恒集团等热门公司中药大品种的具体销售数据未见披露,均未被收录。扬子江、先声、齐鲁等属于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医院断货、病人断药!药监局迅速出手,这种救命药又能低价买到了“每年夺取50万女性的生命,并且每年全球有120万新发病例。”这一数据的罪魁祸首就是被列为“世界头号女性杀手”的乳腺癌。而能治愈80%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赫赛汀”,则被乳腺癌患者称为
来源:博睿同信作者:高双庆、马芳芳 北京博睿同信医药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制药工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大”而不“强”,只算是仿制药的大国。过去我国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没有与原研药一致性评价的强制要求,导致仿制药在疗效上被外
会场外,上百个展会一字排开,人头攒动,交谈甚欢,成效显著;会场内,上千个听位座无虚席,嘉宾悉数到场,演讲精彩纷呈,扣人心悬。这是一次河南医药行业的重大盛会,一次医药工商精英、自然人的超级大PARTY。日,郑州逸泉大酒店,度势 论道 转型 突破——20
米内网图片制作:风满楼全国800个医药QQ群本平台不对转载之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点阅读原文获取行业大数据...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局”)颁发关于阿法骨化醇片0.25μg和0.5μg两个规格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批件号分别为和),这标志着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药友制药”)该品种顺利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是
按照国家要求,5月1日起,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对属于制造业的医药工业企业来说,已经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减税实惠。不过,记者对部分工业企业和代理客户的调查发现,目前按国家政策同步降低税点支持代理客户和终端销售的生产企业不足半数,其他生产企业暂未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丹参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18年第34号)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丹参注射剂〔丹参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冻干)、丹参滴注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
医药地理(pharmadl)6月12日,PharmExec(美国医药经理人杂志)公布了2018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排名,该排名主要依据各企业处方药销售收入,与2017年相比,企业排名没有任何改变,辉瑞、诺华、罗氏、默沙东、赛诺菲依然占据前五位,研发投入这五家也最多。2018全国制药企业
楚天都市报向医生索要私人手机号码,是一些患者就诊时常爱做的事情,目的是在治疗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方便随时咨询,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医生婉拒,有的则可能会被允许通过微信或者QQ联系。近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了解到,该院日前在其宣传册显著
来源:易药人(eyaoren)作者:何志坚上周末,裁判文书网集中发布去年广州统方事件中的一批刑事判决书。该批判决书共5份,判决日期均为日,共判决涉案人员12人,全部为倒买倒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称广州华侨医院)的涉案人员,其中9人为购买统方数据的
去年以来,江苏、河南医疗圈掀起了一轮反腐行动,多名骨科主任、医生被判刑。不久前,江苏一名骨科主任被判刑。该主任受贿250万余元,案发后悉数退赃,并受罚50万元,法院一审判决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据判决书,2012年11月至2018年2月,被告人李某利用其担任泰州市高港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ID:caixin-life)与改革前相比,北京市三级医院诊疗量下降了11.9%,二级医院基本持平,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量提高了16.1%。近日在2018中国医改与现代医院管理交流会上,北京卫计委主任雷海潮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这是北京实行医
福州新闻网6人成立7家公司虚开发票22.3亿江苏淮安:公安部挂牌督办特大案6名被告人获刑6人成立7家公司虚开了4453份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金额累计22.3亿元,非法抵扣税款3.24亿元,涉及开票企业400余家。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办理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8·11”系
中新经纬客户端这些临床使用效果好、价格低的药品为何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近日,有多家媒体曝出,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去年纳入医保之后,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状态。其实药品短缺已不是偶发现象,短缺药品中不乏廉价常用药,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药”。廉价“救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局”)颁发关于阿法骨化醇片0.25μg和0.5μg两个规格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批件号分别为和),这标志着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药友制药”)该品种顺利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是
国家医保局成立,控费4大抓手凸显。支付改革全面推进,药企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这是基于当前的趋势和国家需求,做出的判断。医保控费的根源:个人医疗支出增速,远超GDP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家药监局获悉,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对双黄连注射剂〔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双黄连粉针剂〕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北青报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杯乌拉圭巴拉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