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取消漫游费长途和漫游后

中国电信自 9 月 1 日起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7 月 27 日消息,在今天举行的第九届天翼智能生态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电信 9 月 1 日起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杨杰强调,这比国务院规定的目标提前一个月,将惠及 8000 万用户,同时将降低互联网专线资费,惠及 1230 万中小企业,降低国际及港澳台资费,惠及 2600 万用户。2017 年 3 月 6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三大运营商表示,今年 10 月 1 日起将全面实施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此外,中国电信还强调,今年将投入 1000 亿元用于网络建设,加快「提速降费」。具体来说就是,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大幅降低国际及港澳台长话资费以及数据漫游资费。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当前位置 & &
& 永别了!三大运营商正式取消手机长途漫游费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09-01][09-01][09-01][09-01][08-31][08-31][08-31][08-31][08-31][08-30]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中国电信取消国内长途漫游 红包卡惠及千万用户
作者:佚名
分类 : 新闻中心
  9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全面取消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不含港澳台),比的10月1日提前一个月完成。
  落实“提速降费”惠民政策的同时,各大运营商也在探索提升服务水平、促进转型升级的机遇。其中,中国电信推出的翼支付红包卡,优化了其每月返还话费的模式,为用户提供全场景消费服务。目前,翼支付红包卡用户数已逾千万,该模式正在推进中国电信销售服务的深度转型,实现“移动+支付”协同发展。
  助力消费升级
  近年,随着全业务模式的开启,运营商竞争不断加剧,而“+”的发展却正为其提供新的机遇。中国电信在贯彻“提速降费”举措、提升能力和运营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用户消费需求升级。其中,以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为重点的中国电信3.0战略转型升级一直备受关注。2016年以来,网络信息建设逐步完善,运营商从阶段步入智能化服务阶段,中国电信提出了适应智能化时代、通过智能牵引转型升级的3.0战略,于成为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
  在今年7月的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表示,集团生态化发展初见成效。从近期中国电信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业绩来看,以智慧家庭、新兴ICT、、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构建正快速形成中国电信发展增长的新引擎。
  在五大生态圈构建中,翼支付作为中国电信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是互联网普惠金融生态圈构建的主体,实现了快速稳健的发展。公开显示,翼支付目前用户已突破3亿,月均活跃用户数超过3000万,2017上半年交易额超5000亿。
  作为中国电信战略转型升级业务生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翼支付成为服务升级和普惠用户的重要触点。根据国内知名咨询机构易观预测,2017年移动支付市场整体交易规模将保持超过100%的增长速度。移动支付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着实为用户带来了更为便捷、实惠的消费体验。而移动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最为重要的入口,也成为发展普惠金融、服务触达用户的重要抓手。凭借丰富的用户资源和可靠的移动支付能力,中国电信推出翼支付红包卡重点业务,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与智能连接生态圈,助力电信销售模式转型。
  红包卡打造“移动+支付”普惠金融生态
  据了解,中国电信自去年起就开始推行翼支付红包卡业务,而今年该卡再度成为中国电信重点推广的业务之一。推出翼支付红包卡创新合约模式,在为翼支付在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中带来差异化优势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感知更强的服务。
  用户办理翼支付红包卡后,每月将收到不同套餐档位的红包现金,现金直接存入翼支付账号内,基于翼支付全场景的消费服务,用户可实现红包现金的线上线下消费、理财赚取收益或充话费、水电煤等民生缴费等翼支付平台内的多用途消费。
  翼支付红包卡向用户返还翼支付账户金的创新合约模式,有效增加用户粘性,也极大提升了用户价值。此前,针对新用户的带动,中国电信通常会采取赠送手机或话费的方式。如今,演变为送翼支付金后,为用户的消费提供了更加全面多元的选择。
  据了解,翼支付正着力为用户打造涵盖衣、食、住、用、行等全场景的消费体验,已经成为国内最大民生缴费服务供应商之一及中国电信第一大费充值服务商,业务覆盖全国近400个主要城市、300所校园,线下进驻门店超过110万家,线上合作电商约150家。同时,翼支付也已经建立起包括甜橙理财、甜橙贷、橙分期、甜橙信用、甜橙国际等多项普惠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化服务平台。
  未来,中国电信将进一步深挖潜力,以“提速降费”和“服务升级”为两翼,给千万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翼支付也将依托生态圈建设成果,以支付平台为核心,打造线上线下生态闭环,连接前向用户和后向商户,为消费者提供涵盖生活服务、消费、餐饮商超、网络社交、旅游出行等在内的全场景服务。
[ 责任编辑:俊红 ]
比特网 12:26:26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我的位置:
三大运营商全面取消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后,不能让老套餐用户吃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卫群
摘要:全面取消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的关键,不是推出了多少无长途无漫游套餐,而是要慎重建立将使用2G或3G老套餐的用户转为无长途无漫游套餐的通道,让他们在月消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享受到无长途无漫游带来的好处。
全国 “两会”传来三大运营商全面取消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的消息,引来舆论一片叫好。实际上,自3G时代开始,三大运营商就已经逐步开始推长市漫(长话、市话、漫游)通话统一计费的套餐,推动广大2G用户向3G、4G网络平移。例如,从2015年4G业务上市起,中国电信所有4G套餐均为长市漫一体化套餐,目前已有60%用户选择使用;中国移动自2016年底起,已停售非长市漫一体化资费套餐,订购长市漫一体化套餐的客户截至目前达到5.4亿户,其中28元以下低门槛长市漫一体化套餐覆盖客户2.5亿户;中国联通自2009年3G商用开始,就率先推出“长市漫一体”3G套餐。自日起,中国联通对主流资费套餐取消了国内漫游费。自日起,中国联通新增用户已全部取消漫游费,实行一体化资费……
据工信部发布的“2016年通信运营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移动宽带(3G/4G)用户目前在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已经达到71.2%。截至2017年1月,三大运营商4G用户数相加已经达到7.89亿户,渗透率接近60%。从这一组数据可以推断,仍在使用非长市漫一体化资费套餐的2G用户和部分3G用户已经是少数。
这些“少数人”大致有哪些用户呢?记者在采访三大运营商时了解到,事实上,目前仍然在使用非长市漫一体化资费套餐的用户,对长途通话和漫游通话的需求并不大,因此更换长市漫通话统一计费的新套餐意愿并不大,同时,他们选择的非长市漫一体化套餐也大多为每月仅需花费几元的低值套餐。这些用户当中,有的是手机使用频次很低的老年人,使用手机也仅仅是在特殊场合的应急而已,连手机还是“老古董”非智能机;有的是一人有好几个手机号码,使用低值套餐,仅仅是作“保号”用;又有的是学生族,他们平时基本都是用微信“喊”电话,使用低值套餐,只是因为手机号码捆绑了微信账号、游戏账号、银行账号等,接收短信还是免费的……这三类群体,只是想继续以低成本保留手机号码资源,对更换新套餐并无太大兴趣……对于这些用户,某运营商内部人员告诉记者,从运维成本考虑,其实企业早就想劝说他们“升舱”到3G、4G长市漫统一计费套餐,然而又不能像实行“手机实名制”那样停机。
电信行业专家付亮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全面取消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的关键,不是推出了多少无长途无漫游套餐,而是要慎重建立将使用2G或3G老套餐的用户转为无长途无漫游套餐的通道,让他们在月消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享受到无长途无漫游带来的好处。 总之,不能让对企业贡献相对较多的老用户,在这场新老套餐的转换过程中吃了亏。另一位业内专家提醒,到了10月1日,对于上述这些低值套餐用户,运营商不仅不能停止服务,更不能擅自变更套餐(因为目前的3G、4G长市漫通话统一计费套餐,价格至少在每月二十多元),只能和用户去尽量沟通。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面向老年、低收入弱势群体服务的社会效益?如何创新业务品种,比如开办主副卡业务,把低值套餐号码作为副卡,与使用长市漫统一计费的套餐的主卡进行捆绑,方便用户在不多花钱的情况下继续能够“保号”,对运营商而言,都要在10月1日到来之前想清楚。
此外,三大运营商承诺全面取消国内长途和漫游费之后,这几天用户对运营商取消本地流量资费和全国流量的差异,实行统一定价的呼声越发强烈。然而,对于用户来说,事实上实行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统一计费有利有弊:因为很多用户并不是经常出省出市的,他们只是在本地使用流量,推出便宜的本地流量资费对他们是种福利。如果运营商实行本地流量、国内流量统一计价模式,而且是全国各地都一致,那么相对于东部用户来说,可能西部用户会觉得不公平,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物价水平不一,凭什么在电信资费上要一个样?但如果东西部实行不同标准的资费体系,那么可以预见的是,西部手机卡会大量“串货”到东部地区,这对于运营商现有的内部考核机制将形成挑战。
栏目主编:吴卫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海辟谣平台
中国技能大赛媒体注册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TECH2IPO/创见
「 新生活 新科技 新零售」
快讯:三大电信运营商宣布10月1日起取消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用
据国新办消息,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表示将在今年10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用。
据国新办消息,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表示将在今年10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用。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此前三大电信运营商的高层都表示过将取消长途漫游费: 2016 年 7 月 15 日,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杨杰曾对外表示,公司今年将逐步取消长途漫游费,并将率先推行全流量计费,即电话、短信折合为流量、统一计费。2016 年 8 月 12 日,中国移动 CEO 李跃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7 月起已停止销售包含长途漫游收费的新套餐,今年底取消销售所有长途漫游套餐,未来会逐步推进全国一体化资费套餐。2016 年 8 月 18 日在中国联通 2016 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透露,从 10 月 1 日起,联通将取消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不过现在运营商的套餐中只有 4G 套餐不含长途漫游费,其它包括 2G/3G 的套餐均还保留,实际上手机漫游费就是 2G 时代的产物。1994 年,原邮电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电话机管理和调整移动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其中要求移动电话需收取每分钟 0.6 元的自动漫游费。在 2008 年,工信部规定主叫每分钟 0.6 元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2008 年 1 月 22 日,信息产业部和发改委召开的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听证会上公布了《移动通信漫游费通话定价成本报告》,其中透露国内漫游通话成本约为每分钟 0.0485元。从技术层面来讲,实现全面取消国内长途漫游费项目并无大的问题,只是因为运营商内部的利益原因一直保留了这个早应该取消的收费。
请后参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电信取消流量漫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