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推拿,小儿推拿的好处有哪些是什么,小儿能不能使用三伏贴

小儿冬病夏治三伏贴 宝宝必用 妈妈必看
三伏贴”是中医里“天灸疗法”的一种,中医认为三伏天里,人的气血通畅,这个时候在穴位上贴一些刺激性的膏药,药性更容易进入肺腑,能激发经络,能调整气血,强身健体。能治反复感冒、慢性咳嗽、哮喘、鼻炎这些秋冬季多发病,称之为“冬病夏治”。还可以治疗遗尿、厌食等儿童问题。
一、哪些宝宝适宜贴“三伏贴”? 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宝宝,如患有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 患有体质虚寒性疾病的宝宝,如虚寒性胃痛、结肠炎等疾病。 免疫力低下,或者是经常容易生病的宝宝。
二、2016年“三伏贴”敷贴时间 2016年三伏贴头伏:-- 2016年三伏贴中伏:-- 2016年三伏贴润中伏:-- 2016年三伏贴末伏:--
三、三伏贴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师蒋珊珊老师提示:
1、儿童贴敷为0.5~4小时。如出现局部皮肤发红、微痒,可随时揭去;
2、如有发热应暂停贴敷;
3、皮肤有破损、对贴敷有过敏者不能进行贴敷;
4、夏季气候炎热,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汗出;
5、贴敷期间,应禁忌冷饮和油炸食物;
6、贴敷药应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
如有疑问,可咨询蒋珊珊老师微信号:,本文为新疆小儿推拿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三伏贴的作用
儿童三伏贴有什么功效?”西安天佑医院小儿推拿中心专家介绍。三伏天:是冬病夏治、内病外治重要时间,传统中医学有“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说法,每年三伏天,用敷贴疗,能够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药物能够经过皮肤快速渗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也是在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即夏天治疗冬天的易患、易发作疾病。根据中医理论,夏季万物生长繁茂,阳气盛,阳气在表,夏季养生宜以养阳为主,这个时候身体的毛孔开泄,敷贴“三伏贴”,可使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是内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
“儿童三伏贴”——让孩子远离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根据多年来&“三伏贴”的治疗经验,并且结合内病外治理论,精心选择副作用小、疗效好、经皮吸收率高的中草药,冬病夏治,防治小儿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体虚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扁桃体炎、食欲不振、反复便秘等。同时,对贴敷药物的有效成分进一步提纯,祛除了起疱的过度刺激药物成分,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感觉。
相对固定贴敷方案的同时,对每一位三伏贴贴敷患儿进行问诊、脉诊及舌诊,辨证论治,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有效地调整,让三伏贴穴位贴敷具有针对性,提高疗效作用。
儿童三伏贴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反复感冒,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胃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
西安天佑医院小儿推拿中心专家提醒:颈肩腰腿痛、虚寒头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宏博小儿推拿——四大常见的小儿推拿方法
哈尔滨小儿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的特点。小儿推拿主要是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从而调节机体的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5岁以内的儿童保健推拿的作用最为显著。经常为宝宝做保健推拿,能宝宝增进食欲,精神饱满,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宝宝健康地发育成长。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小儿推拿方法:
一、保健四大手法
方法:补脾经300~500次、摩腹3-5分钟、按揉足三里50~100次。捏脊3遍,捏三提一2遍。
作用:以上四个手法合称为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法。合用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强体魄、促发育的作用。常用作于小儿日常保健推拿,尤适合身体脾胃虚弱或病后脾胃失运的宝宝。
注意事项:一般早上或饭前进行,每日1次。急性感染病期可暂时,病愈后再进行。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操作: 1、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
经、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2、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3、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4、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即为捏脊。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即为捏三提一法.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的作用,是小儿保健推拿常用的手法。
二、固表止汗四大手法 操作:
1、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
2、循无名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肺经。补肺经有补益肺气的作用。
3、循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肾经(注意,是指根向指尖直推),300次。补肾经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4、肾顶,即小指顶端。按揉小儿小指顶端即为揉肾顶。揉肾机能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作用:以上四手合用,能达益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自汗、盗汗、多汗。
注意事项:自汗或多汗者,一般早上进行,盗汗可睡前1小时进行。每日一次。外感、发热时可暂停。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三、通便四大手法
1、用食指或中指揉脐旁开2寸(约宝宝2个手指的宽度)的位置即为揉天枢。揉天枢能疏调大肠、理气消滞。
2、摩腹(同上)。
3、用拇指或食指、中指面自上而下直推背部第四腰椎至骶尾骨端这一直线,即为推下七节骨。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4、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的骨端即揉龟尾。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
作用:四法皆有通大便之功。合用于小儿便秘。
注意事项:一般饭前时行。每日一次。可用滑石粉或润肤油做为介质。
四、治外感四法
操作: 1、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开天门。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
2、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
3、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
4、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揉耳后高骨能镇静安神。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洛阳心爱宝贝小儿推拿
6月1日到9月31日报名学小儿推拿,可享受优惠价!&&&&&&&&&&&&&&&&6月1日到9月31日报名学小儿推拿,可享受优惠价!
咨询请扫描二维码&&&& &&&& &&&& &&&&
&&&&&&&&&&
您的位置: >>
>> 三伏贴,小儿也能用
三伏贴,小儿也能用
《生命时报》
文章来源;http://hn.people.com.cn/n2//c94422.html
受访专家:河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 董志巧 、张辉果
“春夏养阳,长夏胜冬”,夏季做好准备,养足阳气,才能顺利度过冬天,“冬病夏治”由此而来。目前,三伏贴是大家最热衷的“冬病夏治”方式之一。河南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董志巧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穴位敷贴疗法避免了孩子最害怕的打针吃药,药物经皮肤吸收不经胃肠代谢,副作用相对较小,很适合儿童使用。
穴位敷贴一般为每年夏令初、中、末三伏各贴1次,每次间隔10天,3年一个疗程。患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长期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的孩子适合使用三伏贴,可达到预防疾病复发或减轻症状的目的。
根据儿童年龄、体质不同可辨证施贴:传统贴适合平时易感冒、咳嗽,患有鼻炎、咽炎、气管炎、肺炎的孩子;寒性体质贴适合畏寒怕冷、面色白、易感冒、流清涕、舌质淡、苔白、大便稀或先干后稀的患儿使用;热性体质贴适合喜冷怕热、手足心热、面色红、感冒时流浊涕、吐黄痰、舌质红、苔黄、大便干的孩子;易食积贴适合平时易感冒、咳嗽,患有鼻炎、咽炎、气管炎、肺炎以及经常反复呼吸道感染,而且面色黄、饮食差、易腹胀、口气重、大便不调的孩子。一般,1~3岁孩子贴0.5~1小时,3岁以上贴2小时以内,以儿童皮肤承受度为限。若皮肤出现过敏情况,应及时请医生处理。
但“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适用,董志巧指出,有严重心肺疾病、皮肤敏感、正在感冒发烧或哮喘发作时的孩子均不可贴敷。1岁以下孩子皮肤娇嫩,贴敷易引起皮肤损伤,也不宜使用。
◇ 相关文章 ◇
※&《广州日报》※&《扬子晚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推拿的六大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