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部门领导评语说?

如果要换部门,我应该怎样跟领导说,成功率比较高?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25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2分享邀请回答1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您所在的位置: >
浏览次数: 90
一般而言,公司的绩效考核流程为先由部门负责人评分,再由人力资源部根据整体表现打分,这两项分数基本上决定了员工的绩效考核成绩,也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薪资。
想法都是好的,但运行起来总会有诸多问题,总体而言,就是当人情遇上规则,部门负责人开始护短,给部门成员打高分,如果觉得某位员工分数太低,就会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打高分。如此一来,绩效考核就真的只是形式主义了,不仅没起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甚至还养成了员工目无法纪的坏习惯。
所以,考评由部门负责人说了算,这有什么不对吗?
我们都知道,部门负责人是代表着企业老板来管理这个部门,是企业经营中履行某个职能的负责人,如果,考评不让部门负责人说了算,那应该由谁说了算呢?
是人力资源部吗?因为人力资源部客观,中立,能代表公司的立场,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力资源部对其他部门的工作流程、业务模式、运营细节、人员组成,是绝对没有部门负责人了解的。
就拿财务部为例,几乎每一家企业都有财务部,可是你说让人力资源部来定财务部的考评内容合适吗?这些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可能连一天都没有在财务部工作过,财务部的员工,能够认同人力资源部定出来的考评内容吗?当然是非常困难的。
或许有人说,人力资源部不适合,那么老板适合吗?大家都知道,老板是一家企业的最终决策人,他对公司的整体运营负责,如果说,部门的大事小事都由老板说了算,那还要部门负责人有什么用呢?
因此,考评就应该由部门负责人说了算,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部门负责人只有职责和权力,却没有与公司利益趋同,也没有建立以效果付费为导向的分配机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部门只要接到公司布置的新任务,第一个反映就是吵着闹着说人手不够,让人力资源部招人,但实际上这个部门的员工一点儿都不忙,上班看股票,逛淘宝的大有人在。
公司老板和HR都很纳闷,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职责早已在岗位说明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而且老板也充分授予了部门负责人职责范围之内的权力,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部门负责人仍旧像块石头,不为所动,我行我素。
试想一下,假如把这个部门改制为事业部,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且这个部门负责人还投了钱、入了股,他的个人收入与这个事业部的盈利息息相关,他还会看着下属无所事事,自己不但坐视不理,还拼命让人力资源部招人,增加人力成本吗?
正常情况下,我想是不会的。道理很简单,改制之前是老板给员工发工资,改制之后是自己给员工发工资。利益在哪里,这位部门负责人的焦点就在哪里,这就是利益趋同。
有一家牛肉面馆的生意不错,面馆的拉面师傅每个月领着5000元的工资,不受面馆客人多少和业绩高低的影响,于是拉面师傅为了想少干活,就少放牛肉,这样一来,关顾的客人一天比一天少。老板看到心里很着急,就将拉面师傅的工资与拉面的销量挂钩,每卖出一碗拉面就给拉面师傅5毛钱,结果拉面师傅为了多卖拉面,就多放牛肉。老板一算账,发现面馆的营业额是上升了不少,可是利润却在下降,无奈之下,他又规定每碗拉面只能放四片牛肉,拉面师傅这下没了办法,但要命的是,老板要天天盯着,一步都不敢离开。
老板与员工的利益不趋同,是企业所有问题的根源。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两种常见的工资模式,一种叫固定工资,另一种叫相对固定工资。
什么叫固定工资?拉面师傅每个月领着5000元的工资,但是不受面馆客人多少和业绩高低的影响,这5000元就叫固定工资。
什么叫相对固定工资呢?某天,面馆老板和拉面师傅说,你每个月拿着固定工资,没啥动力,要不这样,你每个月从5000元里面拿出1000元,面馆再额外拿出500元,组成1500元的绩效工资,虽说1500元绩效工资是浮动的,但是和4000元的固定部分相比起来,比重还是比较小,这5500元就叫相对固定工资。
固定工资和相对固定工资等于什么呢?等于企业的成本,企业给员工加工资,就等于在减少利润。等于企业的负债,工资就是企业欠员工的,每月到期必须支付。等于员工的安逸和稳定,无论员工干多干少、干与不干、干好干坏,都可以旱涝保收。企业只能买到员工的时间、体力、表面价值,但买不来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等于大锅饭,平均主义,人人有份,与个人的工作价值、贡献几乎没有太大的关系。
那么,这样的工资模式,对于一位部门负责人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他只拥有职责和权力,无论部门员工表现好与坏,还是企业利润的多与少,都对他的收入没有太大影响,这样一来,他将权力用在私心上面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或是偏袒了和他亲密的人,或是降低考核标准,让员工看起来都很好,又或是多招人摊薄工作量。总之,要不就是偏袒了自己人,要不就是偏袒了所有的人。
现在,我们就“考评应不应该由部门负责人说了算”的这个问题,给大家两个建议:
第一、公司要敢于授权,赋予部门负责人说了算的权利。
第二、在授权的同时,必须将部门负责人的职责、权力、利益、效果完整的匹配起来,他的个人利益必须和企业经营成果高度趋同,只有这样,部门负责人才能成为部门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他的权力才会用在价值高的地方,他才会考虑,我要使用什么办法,才能提高部门的产值,我要如何设置激励机制,才能让员工做出结果,我要怎么考评,才能促进团队的进步成长。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如果老板想要业绩高、成本低,如果HR想要部门负责人关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就必须要让员工的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连接。否则,做蛋糕的人少、分蛋糕的人多,再好的企业也会一步步倒下。添柴火的人少、等着取暖的人多,最终大家都会挨饿受冻。尤其是我们的中小企业,必须要想办法改变现状,把借力转向合力,从个体单一利益转向共同利益,只有实现利益趋同,才能真正达成思维统一!
城市猎头:
热门城市: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账号(邮箱/学号/手机号)
我们是由人事部、薪酬部和培训部三个部门组成的人力资源中心,有三个部长一个副总管理。本人隶属于人事部,部门小领导,就是部长,最近经常找些以前口头传达的命令,没有文字记录的事件来追责,动不动就对着大家发脾气。也许是领导就是这个风格,但是针对性似乎总在我一个人身上,这种无法靠笔头记录证明不是自己私自下的决定,而是经过领导同意的事件屡屡被翻。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留下证据?
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哦~请
实时汇报工作进展呗,另外就是,领导安排下来的工作,即便觉得不合理不想做,也不要在第一时间拒绝,而是在工作完成之后,找合适的时间与领导进行沟通,给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千万不要当面否定领导的权威。
我忽然想到前两天看到一句话:与不合拍的领导共事,要么忍,要么滚。
实不相瞒,我是前者转后者啊。。(笑cry)
& &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职场如江湖,必须处处谨慎,不仅要学会展现个人才干,更要学会自我保护。
& & &针对提问,我有两个关注点:1、以前口头传达的、没有文字记录的决定来追责,屡屡被推翻;2、最近领导动不动就发脾气,但是针对性似乎总在你一个人身上。来理一下解决对策:
& & 1、保持平常心
& &&先冷静思考一下以下几个问题:领导是否真的在针对你,是有事实依据还是主观臆测呢?领导的管理风格是否一贯如此呢,为何最近如此反常?被追责之事前因后果究竟是怎样的,是否可以理清?如果自己的确有经手过此事,能从中汲取什么经验教训?
& &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本就是在不断受挫中摸爬滚打而渐渐强大起来的,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少抱怨,多自省,你才能收获到与别人不同的东西。
& & 2、应对被追责
& & 切记!切记!不可在公开场合顶撞领导为自己辩解,哪怕你是被冤枉的!否则,你可能也就不用看下文了。
& & 既然是追责,那就说明事情未完结或出现新的纰漏,需要有人去承担责任,当务之急是如何补救,而非推脱。尽量捕捉信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与领导商量寻找解决对策。如果领所能及的事,完善一下就结了,如需援助,那么可以申请组建专项小组来解决。至于你自己是否愿意承担项目负责人的角色,看自己喽,都到这一步了,何必让别人专美呢,面对这次挑战吧!
& & 然后,将补救结果呈现给领导,他不语重心长地鼓励你一下也不应该啊!
& & 3、如何留证据
& & 以前的事只有口谕,没有文字记录,已经令你苦不堪言了,那么,留证据,请自今日始:
& & (1)及时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记录的好习惯,开会也好,沟通也好,笔记本带着随时记录,内容太多就再重新梳理一遍,以作备查;
& & (2)公开确认。一般现在内部沟通都是邮件、OA、企业QQ、微信等渠道了,口头沟通的内容,可以在部门讨论群、组里面再次和领导确认一次,包括自己的下一步的思路,更加透明化又能集思广益,人证物证俱全,何乐而不为呢?
& & (3)规范成文。被追责事件中,总该有些关系重大的事情吧,可以趁机建言,将会议记录、政策决议的文字记录形式、内容、责任人,工作汇报、审批流程等整理成制度规范(从你们的部门名称来看,这些好像是人事部负责的,即便不是主责,也应该参与这类体系建设)。ISO体系内审有一些相关的要求作参考,同时作为你这一举措的理论依据。
& & &4、保持有效沟通
& & &无论做任何事,和领导的沟通是贯穿始终的。实时汇报,可以保证领导及时了解事情进展,心中有数,同时也留下补救的周旋余地。
& & 这里强调的是有效沟通。在食堂吃饭遇到领导随口讲讲工作进度,有效性怎么样呢?很难保证。一般部门内不会有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汇报方式,比如工作日志、晨会、周例会等,这个时候就可以将工作进展情况做阶段性总结呈现给大家了,再讲讲下一步计划,这种会议一包都有记录的(没有的话参照上文“如何留证据”)。
& & 书面报告是较为有效的沟通方式,凡事前列出计划表,关键时间节点都要向领导做阶段性总结报告,如果执行过程中已经到位了,追责的事情不就越来越少了吗?
& & 5、提高职场情商
& & 多跟领导交流,领导也是人嘛!最近情绪暴躁,可能是因为打牌输了、跪搓衣板了、开车遇到碰瓷的了等等,这些他当然不一定会讲,需要大家通过其他方式排解一下。多观察领导的言行,揣摩他的思路,把握沟通汇报的时机,习惯了也就是适应了,也不是让你拍马屁,职场情商嘛!
1、他喜欢口头,但是你不要口头,也就是说,他下达完命令后,你找个本子记下来,哪年哪月上午还是下午,领导找你去办公室(还是出来到你办公桌),下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指令。当你记得比他还清楚,时间久了,他老是否定自己,那么他将来在别人面前的威信会逐渐下降。就怕你也没记,他也没记,各自都说不清楚,那自然是领导官大一级压死人。一般来说,你记得越具体,你的就越容易被采信。甚至于,他来给你下达口头任务的时候,你拿出本子当面在他面前记下,甚至还要反过来问他,领导,这个事情什么时间前做完?——有人会提到把布置的任务找领导签字,按我的话说,这种方式不可取,这在古代叫什么?这叫逼宫,后果怎么样,可想而知。
2、事情处理过程中及时将进展跟领导沟通。譬如,领导,上次你安排那个事情,我打算怎么做,现在做到什么程度了,有没有什么问题,预计什么时间能做完。当然,具体的沟通方式,可以周总结、日总结(官方)。如果领导觉得这样很突兀的,你可以找汇报其他工作的时候顺带一起,甚至可能一起去吃饭的路上,或者领导跟你闲聊其他事情的时候,非官方地插一句。特别是在关键节点落实前,一定要跟领导说,并且给领导反悔的机会。(譬如说这个动作一旦做了,就很难反悔的,那在实施前跟领导打个招呼:领导,上次你说的那个事情,前期铺垫已经做好了,我打算怎样怎样,您看有问题么?没问题我就去做了。)
3、实时汇报进展的好处在于,第一,你实时汇报,他心里有数,若不说什么,那就是他默许;第二,如果他要改变想法,那么可以立马叫停,在事情定局前可以有寰转余地,而不是等事情已成定局了很被动。因为领导改变也有可能是因为领导的领导的指令,这种情况你也要学会理解。
4、多揣摩领导的风格和习惯,尽量保持同步(不是说你要变成那样的人,而是要换位思考)。
对于领导的口头表达,当天解决与处理。如果当天未完成,发信息或者其他联系,留下字据
你可以说没有收到任何的任务命令,既然你没有证据,他也应该没有证据,本来就是口头的。
当完成一件她口头交代的事情后,想办法让他签字,或者自己留下工作的证明,必要时找领导理论,前提是一定要把她口头交代的事情完成。
对于这种屡教不改的所谓领导,我们先不要跟他置气。下次他再口头传达的时候,你就装没听到,他追究你,你就说,我没听到啊。。。然后说,领导,为了避免下次工作失职,您给我留个言,我铁定加班也会完成。。。哈哈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啊
@隔壁王爸爸:666
@薄荷口末橘子:必须6~~啊哈哈哈
@隔壁王爸爸:请受我一拜
@默少:兄台,不敢不敢~~让我们一起。。。拜天地~~
@隔壁王爸爸:别吓我
@隔壁王爸爸:666
必须要留下书面证据,必要时拉着他一起找副总。
挑衅,反击,找副总沟通之。
你可以针对你领导口头阐述的问题做出方案,然后当天拿给他看,如果有异议他应该当时就跟你说了。
@荞小麦籽:多谢指点
我们希望了解您擅长的领域,把内容推荐给更多需要的HR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74|回复: 11
当大领导对你说看来还真少不了你们部门的时候你会作何感受?
该用户从未签到
& && & 最近两天学校网络不稳定,我们网络部门细心排查,为了尽快解决问题甚至加班作业,今天上午终于找到了始作俑者的两台中毒机器,汇报给大领导时候,本以为领导会稍作夸奖,没想到领导居然对我们主任说:看来还真少不了你们部门啊!原来我们部门在领导心里一直都是可有可无的啊,以前不出问题的时候可能还真想不起来还有我们这个部门吧。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反正我心里是凉了一大截,我们一直尽职尽责,可以不在乎别人看不到我们的辛勤劳动,但是也不该对我们是这样的认知啊!有时候我们为了给别人解决问题,可以不厌其烦地讲解分析,可以走很远去上门服务,难道这些工作在领导眼中都是可有可无的吗?我真的不能理解,心寒啊!
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0 天[LV.2]偶尔看看I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多出几次问题,你们领导估计就重视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们开始也这么想,可我们的工作职责就是保证网络不出问题啊,如果老出问题,领导又该骂我们了吧!{:soso_e107:}
签到天数: 44 天连续签到: 2 天[LV.5]常住居民I
阿漆:等了十年了,我以为国家把我忘记了
领导:怎么会呢?就算是一张卫生纸一条内裤都有它本身的用途
该用户从未签到
也许他不是那个意思~别想多了~做好本质工作就好啦~起码这样想自己开心些~
签到天数: 7 天连续签到: 0 天[LV.3]偶尔看看II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到天数: 7 天连续签到: 0 天[LV.3]偶尔看看II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想的太多了吧楼主。。。。如果我就会问你们头头,请问下,你在我们学校是搞啥子的,偶杂没见过你,你新来的司机吧。。
签到天数: 7 天连续签到: 0 天[LV.3]偶尔看看II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说白了,楼主就是没有那种炒老板的决心和勇气。。。要是把我惹烦了。奶就不伺候你了。。 。。。把那些资料全烧掉。。。。。
& & 你爱杂的杂的。。
Powered by王宏丽心理咨询师工作室二级心理咨询师西安市
为什么部门领导这样说75后咨询3次浏览732次情况是这样的:2010年底我来到这家国营单位上班,我们部门的领导是个女性,(我也是女性)。我自己感觉我工作也是比较上心的,在去年我们部门无记名投票,我也当选了先进工作者。我的妈妈在这个行业的另一家国营单位上班,职位比较高,人缘比较好,因为同在一个行业里,我们部门的领导也就知道了。我们部门的这个女领导可以说是个女强人,工作狂。经常让我们加班加点,尤其爱在快下班的时候开部门会议,一开就是2个多小时,也不给人吃饭。我在去年后半年怀孕了,怀孕初期医院要求保胎,给我开了将近两礼拜的假条,当时我们部门领导不高兴,不太情愿的给我请了假,我们部门的人员,都觉得有点过分。我休完假上班后,她有一次问我最近感觉怎样,我说现在危险期过了,感觉还可以。她就说,你前面是心理作用。后面我做产前检查,我基本没跟她请过假,一般都是周六、日去检查,尽量不影响工作。她自己也在部门会议上多次表扬说:怀孕没耽误工作。到现在我也快8个月的身孕了。她的工作作风比较犀利,经常会大声批评部门同事,说话不太留情面,比较情绪化,但她基本没有大声斥责过我,可以说对我说话,还是给情面的,可能也是因为我妈妈的缘故吧。部门内部员工都对她的工作方法颇有微词,她非常自负,不太看得上别人,对她自己的顶头上司,也出言顶撞,和其他部门领导也是多有摩擦,所以,可以说到现在,她的人缘在单位不怎么好,单位的一把手也不太喜欢她了,在几次事情上打击过她。  但是,让我觉得不舒服的是,她今年有两次和我说话的时候,说着说着就聊到闲事,她就说:你妈妈我老听人提起,都说人好的很。你怎么不像你妈妈,你性格像你妈妈还是你爸爸,我看你妈妈也是个女强人,你的性格怎么不像啊,诸如此类的话,听着是说我妈妈好,其实是在贬低我,我听了很不舒服,但也没法说。我就说:性格都沾点吧。她说:你妈妈女强人,工作能力肯定强的很,我看你怎么没你妈妈的。。。。她没说下去,但潜台词就是没能力。又说:不过你现在怀孕呢,生了娃就能扑下身子干活了,就能像你妈妈一点了。  她这样说话,我觉得有种被贬低的感觉,我觉得自尊心受伤害。她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是我自己真的很不行,还是她故意要贬低我。一般人应该不会这样直白的说话吧,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我真的很差吗?我真的给别人的感觉就是这样没用吗?我觉得好像也不是这样,业务上我完全拿得下来,而且大家无记名选我当先进工作者,不也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吗?你好,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从两方面来分析:1、你的上司表面要强,其实内心很脆弱很不自信,所以才会用强势来武装自己,通常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不需要表现的很强势的。她对别人的自负和挑剔也表明她内心有很多不接纳自己的地方,而这些投射到外面,就表现为对人对事的严厉苛刻,这是她需要面对的问题。2、你对她说的话有被贬低的感觉,从某种程度上说,你内心是认同了她的,因为如果你不认同她,你怎么会觉得自己差劲呢?而你对上司的反向认同,溯源而上,可以找到你妈妈那里。你的上司和你妈妈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是否让你觉得很熟悉?你能找到在她面前和在你妈妈前面相同的感受吗?请仔细地回忆一下,然后告诉我。此次回复获来访者评价:满意,送鲜花第2次咨询谢谢您的回复,我的妈妈和这位女领导在性格上是非常不一样的,我妈妈在单位很少批评别人,对下属说话也属于比较和蔼,有问题点到为止、旁敲侧击的方式更多一些。加之她非常注意礼节往来,所以她的人缘一直非常好,明主测评在他们单位一直在前三名。这些方面我从心里是非常佩服妈妈的。从小,妈妈和爸爸的工作都比较忙,我虽然是独生女,但可以说我不是一个娇气的女人,我们一家都是属于比较实在的,我可能还相对更老实一些,这个方面和我爸爸的性格有些相似,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在领导岗位了,这么多年职位又有升迁,也就是说她在参加工作没多久,就一直在领导岗位工作,从小妈妈工作忙,对我也没有太多耐心,可以说她更多的耐心用在工作上,用在和同事的交往上,但她是很爱我的,虽然我们没有像多数母女那样会有很亲近行为,像抱抱妈妈啊之类的动作,我们是没有的。小时候对妈妈对我的爱,我感觉不是很深,随着我的长大,妈妈的变老,她对我可以说关注越来越多了,也可以说现在管的特别多,我今年也30多岁了,妈妈对我还是事事都说到,比较唠叨,比如我穿什么衣服、头发是留长、留短,洗衣服是先洗什么等等,她都要说来说去,呵呵,说实话,我是觉得比较厌烦的。对我的工作,妈妈也比较上心,总希望我回家说说单位的事,和她聊聊,但我和她聊得比较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有时候会打击我,同样的事,可能不相干的人跟她说,她会鼓励他,跟他分析一些。要是我说,估计是她太关心我了,一听她就会有点急,有时候会直接的批评我,或者在语气、用词上让我感觉很不舒服,最后交流的效果不好,或者还会起反作用,打击了我的自信。我就不太愿意和她说这些,自己琢磨。因为妈妈在事业上的成就,我的心里总觉得她在职场的见解比较权威,所以她的批评很容易就会影响到我对自己的评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受了些许打击的。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会较为客观的思考这些问题,不断建立自己的自信和信心。我感觉我在工作上还是比较拿得下的,我脑子反应比较快,学东西、理解东西比较快,这些我都是比较认可自己的。但反过来说,我是一个相对心思单纯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比较老实的人,没有妈妈在人际交往上的敏感,在这方面我是有点自叹不如的,但也在慢慢提高自己。我可能也是有些担心别人觉得妈妈很能干,女儿很一般吧。我想我是有这个担心的。&&&&&我的女领导,性格非常强势,说话语速快,脑子反应快,学历也很高,她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不太看得上别人,和她同级别领导的交往多有摩擦,对我们部门内部人员,说话不太注意方式,怎么说呢,我感觉她是学历高,修养不高,但她自己自我感觉比较良好。我们部门本来有个副职,也是女性,最后受不了,自己申请去了基层。可以说她对自己的利益抓的很紧,看得很重,对我们部门人员的利益,不太关心。让大家感觉有点自私,加上她的性格,说话说着说着就突然发脾气了,大家私下里对她都不喜欢。到现在,我在这个部门工作了1年多,根据我的感觉,她工作方法不好,事无巨细全都要抓,搞得自己很累,大家也累,成绩还不很好,指标上不去,我们部门员工收入也比其他部门要低,加之她又只关心自己利益,大家都心里对她有怨言。她的优点:记忆力特别好,对数字尤其敏感,逻辑性强,思路清晰。缺点:过于自负,有时候看不清形势,对人不信任、说话爱带讽刺意味,爱表现、比较争强好胜。我觉得我不能说太多她的问题,这样可能会太主观。就先说这些吧。&&&&我在想,她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说话,按常理来说,一般人不会这样说,何况她不是和我关系亲密的朋友,是我的上司,但另一方面,她说话有时候就是不注意方法,她是我的上司,所以对她的说法,我还是比较在意的,我们共事这么久,她对我的看法就是这样的吗你好,你说“她的批评很容易就会影响到我对自己的评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受了些许打击的”,也就是说,你在妈妈面前也是有过被贬低的感觉,只是因为妈妈是爱你的,而你也爱她,所以你会对她的正向认同更多些。当你的上司说到有不尊重你的话语时,你不被重视不被喜欢的感受又被勾起来了。其实人无完人,每个人在某方面表现突出时,可能另一方面就会弱一点,世间总是很公平的,重要的是,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你对上司的话如此在意,其实和说话的人关系不大,而是她说的话使你内在潜藏的不好的感受又被体验到,因此,你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她说的话会让你如此在意,这些话对你来说,触动到了你内心的哪些记忆?此次回复获来访者评价:未评价第3次咨询&&&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自卑的地方,有些人是这方面,有些人是那方面,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只要不是很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会越来越认识自我。我想咨询的是:从她的话中,是我自己本身确实不好,还是她有别的想法和动机。&&&&毕竟她是我的直接上司,接触很多,她的评价我不在意,是不大可能的。如果是我的问题,我觉得我该反省下,继续提高自己。如果是她本身的思想、性格的问题,那我就要给她一些侧面的提醒。你好,你这么纠结于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认同了你上司。试想一下,当她没有说那些话的时候,你对自己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她说了以后,你对自己的评价有什么变化?在工作中,你觉得自己做的如何呢?能否胜任目前的职位?你自己觉得你有问题吗?在理清这些后,也许你就会有答案了。当然,如果你能在各方面都愿意做的更好,也不是坏事,但如果你觉得那样做很不舒服,很勉强,也许你就要考虑一下,别人的评价哪些是你需要反省的,而哪些是对方的问题。此次回复获来访者评价:未评价本案例最近访客数据加载中...
525心理网微信服务平台
您可能感兴趣的案例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2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
大家在案例热门城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跟领导说调部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