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入手的6spcs6序列号号是FCCWK20THFM4型号是MN3T2CH/A大神帮我查一下是真的嘛?

苹果型号MKVQ2LL/A 序列号FCCQV1YLGRWM_百度知道
苹果型号MKVQ2LL/A 序列号FCCQV1YLGRWM
提示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验证,请注意甄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FCCQV1YLGRWM]信息:设备名称:iPhone 6s Plus产品类型:iPhone颜色:金色容量:16GB有效购买日期:是激活状态:已激活激活时间:电话支持:已过期硬件保修:产地:中国(郑州)出厂日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序列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p&知乎上曾经有人问“怎样提升一个人的文笔?”,最高票的答案是“&b&阅读、模仿与失恋&/b&”。&/p&&p&&br&&/p&&p&我深以为然。其实对于英文写作训练也是如此,失恋可遇而不可求,阅读和模仿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写作能力的提升一定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模仿(写作练习)。在英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里面,写作是最难掌握和精进的一项。它也是一个人综合英语能力的体现,通常来说,写作水平高的人,其他听说读三项的水平也不会低。&/p&&p&&br&&/p&&p&严格来讲,我们所说的写作其实可以分为Creative Writing 和Academic Writing 两种,Creative Writing 会偏文学类一点,应用会相对少一些,而Academic Writing 则几乎是所有英语学习者都必需用到的技能,比如从四六级到托福雅思的考试作文,学术论文,日常邮件,陈述讲稿等,我们接下来要说的也是Academic Writing 这一类型的写作。&/p&&p&&br&&/p&&p&对于英文写作提升,我们要解决的有两个主要问题:&b&阅读和模仿。&/b& &/p&&p&&br&&/p&&p&先说阅读。&/p&&p&&br&&/p&&p&一个现实情况是,有不少人虽然学了好几年英语,但学习过的资料大部分是为了应付考试,比如四六级的词汇书、作文书,或者各种习题资料,终归没脱离开考试的范围,除此之外读过的原版书几乎一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了。如果没有足够的素材储备,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可能会是这样的:&/p&&p&&br&&/p&&p&Nowaday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urpose of education being changed.There are some people who think that competition in children should be made .Others believe that children who are taught to cooperate as well as become more useful adults.There 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both of the arguments.&/p&&p&&br&&/p&&p&To begin with, what is good if a sense of competition in children is made? They can develop themselves more and more as they learn and study a lot to win from the competition.To prove this, in my country it is popular and common to have a tutor who come to students' house to teach extra pieces of study with paying a lot of money. ...&/p&&p&&br&&/p&&p&上面的这两段是我从一篇学生习作中选的,其文风和错误应该都非常典型:生硬套用作文模板,中式英语,语法错误,内容空泛...造成这种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读英语读得太少了,脑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地道的英文储备,写出来的东西也不会高明到那里去。&/p&&p&&br&&/p&&p&因此,提高英文写作水平的第一步是:&b&大量阅读&/b&,阅读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在你读到一定量的时候,可能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发现虚拟语气原来是这种感觉,动词搭配原来是这么回事...当你提笔写作的时候,你会在脑海里重现类似的例句。新手可以从泛读开始,选择一些生词较少,内容简短且情节精彩的小说,慢慢培养阅读的习惯,有条件的可以去买个kindle, 阅读体验会更好。大量的阅读会带来词汇量的提升,通过阅读积累的词汇理解最为深刻,记忆效果也最好,最容易转化为积极词汇从而应用到写作中去。&/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9a82a2b96b9e87c884dfff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9a82a2b96b9e87c884dfff5_r.jpg&&&/figure&&p&&br&&/p&&p&在泛读的同时还要注意一点:&b&强化语法&/b&。语法有多重要?举个例子,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及各种从句的灵活运用,主动被动的转换,虚拟语气表达的特殊感情,这些都是写作的基本技巧。语法不好,写作水平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具体表现为通篇语病,只会用简单句型,不会写漂亮的长短句,偶尔憋出个长句还是错的。不会运用高级语法,比如独立主格,虚拟语气等,句式的多样性和表达的灵活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强化一下语法。基本思路是先通读一两本语法书,建立起基本的语法框架,然后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练习不断巩固完善语法。目前市面上的语法书非常多,但内容其实都大同小异,挑选好一两本认真啃下去就是,推荐《赖世雄语法》 或者剑桥的语法在用系列。&/p&&p&&br&&/p&&p&&b&写作进阶:品经济学人,习上乘佳作&/b&&/p&&p&&br&&/p&&p&在大量阅读,强化语法的基础上,相信你现在写作时已经能够做到少犯或不犯语法错误,写出来的英文还算凑合了,这个时候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文笔应该怎么做?可以采用精读经济学人以及使用英英词典和搭配词典的方法。以Academic Writing 为例,一篇漂亮的文章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句式丰富多变,长短句灵活应用,用词准确出彩,论点丰富,论证有力,逻辑严谨。而经济学人就满足这种“漂亮”文章的标准,是非常好的阅读和模仿素材。好的文章是模仿出来的,要学会模仿阅读时遇到的优美的词汇用法、句型结构、巧妙的比喻、幽默的风格等等,慢慢化为自己的熟练表达。&/p&&p&&br&&/p&&p&比如很多人习作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是&b&句式单一,用词平庸&/b&。我们可以学习一下经济学人文章的写法,增加语言的张力。举个例子,下面的这一段节选自上周的经济学人文章 &b&The enemy within:&/b&&/p&&p&&br&&/p&&p&&b&EMPLOYEES are often said to be a company’s biggest resource. It is equally true that they are its biggest liability.Scarcely a week goes by without&/b& a company&b& falling victim to &/b&employees-turned-enemies-or-embarrassments. On July 20th Ashley Madison, a website for married people looking to &b&have an affair&/b&, announced that it had been hacked. Noel Biderman, the company’s chief executive, says that he thinks the attack was “an inside job”. On July 6th HSBC fired a group of employees&b& when it emerged that&/b& they had filmed themselves engaged inan “ISIS-style mock beheading” of an Asian colleague dressed in an orange jumpsuit.&/p&&p&&br&&/p&&p&The most familiar type of enemy within is the &b&fraudster&/b&.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a sister organisation of The Economist, conducts a regular poll of senior executives on the subject of fraud committed by insiders. In 2013 the poll discovered that about 70% of companies had suffered from at least one instance of fraud, &b&up from&/b& 61% in the previous survey. Fraud is often petty: a survey of British employees for YouGov in 2010 found that a quarter of staff &b&eligible for &/b&expenses admitted to inflating claims. But fraud can also be more &b&audacious&/b& and more harmful: think of former employees &b&setting up &/b&rivals using stolen technology and &b&purloined &/b&client lists.&/p&&p&&br&&/p&&p&&b&从上面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b&&/p&&p&&br&&/p&&p&&b&4个写作时可以用上的句式:&/b&&/p&&p&&br&&/p&&p&1....are often said to...it is equally true that...&/p&&p&&br&&/p&&p&2.Scarcely a week/month/year goes by without...
&/p&&p&&br&&/p&&p&3....when it emerged that...&/p&&p&&br&&/p&&p&4.discovered that about 70% ...up from 61%...&/p&&p&&br&&/p&&p&&b&10个词汇和短语:&/b&&/p&&p&&br&&/p&&p&1.liability&/p&&p&2.fall victim to&/p&&p&3.have an affair&/p&&p&4.behead&/p&&p&5.fraudster&/p&&p&6.eligible for&/p&&p&7.inflate (to make a number or price higher than it should be)&/p&&p&8.audacious&/p&&p&9.set up&/p&&p&10.purloin&/p&&p&&br&&/p&&p&这仅仅是两小段而已,整篇文章能学到的东西更多。你可以有意识地将上面学到的单词和句式应用到你的写作中去,比如第一个句型&&b&...are often said to...it is equally true that...&/b&&可以用来说明事物具有两面性,这个句式不知道比那句蹩脚的 &there 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要高到哪里去了。&/p&&p&&br&&/p&&p&送个福利给大家吧,我用kindle看经济学人的过程中碰到好的句型以及值得注意的词汇短语会把它们都做上标记,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1000多条笔记了。我打算把它们共享出来。这1000多条笔记里既有像 &&b&That so many people in so many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are prepared to risk so much for this idea is testimony to its enduring appeal.&/b&& 这样读起来铿锵有力的长句,也有像&&b&Their likes and dislikes make or break products.&/b&& 这样短小精悍,用词惊艳的短句。没事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学习其中的好词好句,并将它们运用到写作中去,相信你会有很大的收获。(笔记下载链接在文末)&/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36d4a2ecdb92f0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90&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9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6d4a2ecdb92f0f_r.jpg&&&/figure&&p&&br&&/p&&p&写作中容易出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b&文章空洞无物,整篇文章翻来覆去都是在表达同一个意思,而且论证不够有力,缺乏逻辑性,这样的文章即使辞藻再华丽也是没有灵魂的。&/b&怎样让文章有内容有灵魂?看看经济学人是怎么做的:&/p&&p&&br&&/p&&p&经济学人的文章除了出色的语言表达技巧之外,最大的亮点其实它能够提出一套&b&解决方案&/b&。怎么理解?举个例子,比如美国发生了严重的枪击案,其他的报刊一般这样报道:美国又发生枪击案了,这次又造成了多少伤亡,凶手是什么什么背景,末了可能还会吐槽下枪支制度不合理,发几张照片煽煽情。&/p&&p&&br&&/p&&p&如果换做是经济学人的话,它除了报道基本新闻事实之外还会提出一个&b&解决方案&/b&:大家别忙着悲伤了,冷静一下,既然现在已经发生枪击案了,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我们需要 a.修改枪支管理法律 b.个人要加强枪支安全意识
c.回收部分管制枪支 d...... 有理有据地跟你摆事实,讲道理。&b&而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经济学人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分析思路,关注从新闻推断事物的逻辑过程,从而提高在写作时发散论点的能力以及论证的力度。&/b&&/p&&p&&br&&/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4MTY0NTYwMA%3D%3D%26mid%3Didx%3D2%26sn%3D0e018dbd628bacadaae1d38a356fa726%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weaker sex&/a& 这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了从发现问题到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文章的背景是富裕国家男孩的表现正在落后于女孩。我们来看看经济学人是怎样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br&&/p&&p&&br&&/p&&p&&b&1. What can be done? Part of the solution lies in a change in cultural attitudes.&/b& 解决方案1&/p&&p&&br&&/p&&p&&b&2. Policymakers also need to lend a hand, because foolish laws are making the problem worse.&/b& 解决方案2&/p&&p&&br&&/p&&p&&b&3.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scrapping foolish policies is retool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was designed in an age when most men worked with their muscles.&/b& 解决方案3&/p&&p&&br&&/p&&p&&b&4. More generally, schools need to become more boy-friendly.&/b& 解决方案4&/p&&p&&br&&/p&&p&四个段落总起句提出了四种解决方案,并在每一段详细展开,论点发散充分,论证过程也非常有力度,整个解决问题的思路非常清晰。写作的时候多体会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像经济学人一样去论证你的观点。&/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c5babf92e38ca8bc1dc80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c5babf92e38ca8bc1dc805_r.jpg&&&/figure&&p&&br&&/p&&p&&br&&/p&&p&&b&两个神器:搭配词典与同义词典&/b&&/p&&p&大家小学写作文的时候一定用过那种造句手册或者词语搭配手册吧?搭配词典就是一种类似的词典。它可以告诉你各种英语单词的用法,比如名词,它会告诉你可以用什么形容词来修饰,还可以告诉你什么动词后面可以接这个名词,以及它的固定搭配等等。&/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fa66f7f59f49e737bfcc7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35& data-rawheight=&37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5&&&/figure&&p&&br&&/p&&p&举个例子,Internet 这个词大家似乎都熟悉,但写作中这个词具体怎么用你清楚吗?上网应该怎么说?如果你去翻一翻牛津英语搭配词典的话,它会告诉你,上网可以用&b& access/go on/use the Internet&/b&, 互联网流量是&&b&Internet traffic&/b&&,Internet 前面的介词应该用&&b&on&/b&& 而不能用其他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53a69f0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7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53a69f0c_r.jpg&&&/figure&&p&&br&&/p&&p&又比如说“对某事精通”是 have a deep knowledge of sth.
我们还可以用 detailed/profound/intimate 这些词来代替deep, 提高用词丰富性。&/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3fb679a820f9dad1cc53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22&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f3fb679a820f9dad1cc53_r.jpg&&&/figure&&p&&br&&/p&&p&Thesaurus 词典也是一大神器,它可以把低端初高中第一印象词汇变成高大上学术专业词汇。举个例子,某某大学是著名大学,用 famous 来形容境界太低了,那么,试试看 well-known 怎么样?还是太普通?renowned 呢?celebrated 呢?要不换成distinguished, acclaimed 或者 prestigious?是不是瞬间高大上了很多?灵活使用搭配词典和同义词典能够让你更加全面地掌握单词的各种搭配以及切合语境的应用,增加词汇多样性。推荐大家都去用一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db575ed7eda584e6c7e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72& data-rawheight=&2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db575ed7eda584e6c7e_r.jpg&&&/figure&&p&&br&&/p&&p&&b&写作练习&/b&&/p&&p&写作练习对于英语能力的综合提高,特别是对高阶学习者而言有重要意义,那么应该怎么写呢?&/p&&p&&br&&/p&&p&&b&可以用雅思或者托福写作的话题来练习&/b&,特别是雅思话题,它比较社会化,会涉及到&Environment&,&Education&以及&Culture&等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非常适合用来练笔。养成每周写上一两篇文章的习惯,写完后一定要尝试着自己去修改,修改时重点关注句子间的逻辑性,用词的准确性,得体性以及丰富度。词典和google是你最好的老师,遇到不确定的地方就多去查查。&/p&&p&自己改完后可以再请老师或者母语人士帮你看看,根据他们的建议自己再总结提高。&/p&&p&&br&&/p&&p&推荐一个网站:&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lang-8.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ulti-lingual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exchange&/a& ,这是一个语言学习互助网站,你可以在上面写作文,写完后会有母语人士帮你修改文章,同样的,你也可以帮别人修改作文,非常好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40a5aed80ab0bac6cbf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91&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40a5aed80ab0bac6cb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2e45dd1d470a44f37f3cdaa5d87008d9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e45dd1d470a44f37f3cdaa5d87008d9_r.jpg&&&/figure&&p&&br&&/p&&p&坚持写下去,写一篇改一篇,你的水平肯定会不断提升的。&/p&&p&&br&&/p&&p&另一个值得推荐的工具Quora, 这是一个英文版的知乎,你可以去上面回答问题(比如我们熟悉的中国相关话题),尝试着用英文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学习其他人的用词和表达技巧,把英文写作能力真正应用起来。&/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7e0dfa76f4b5a619d21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267& data-rawheight=&4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7&&&/figure&&p&&br&&/p&&p&从本质上提高写作水平离不开每日不辍的阅读和不断的练笔,请一定记住这一点,长久坚持下去你一定能取得进步。&/p&&p&&br&&/p&&p&送给你Larry L.King 的一句话 &&b&Write.Rewrite.When not writing or rewriting, read.I know of no shortcuts.&/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eaad5dabea224ced38b2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eaad5dabea224ced38b24_r.jpg&&&/figure&&p&&br&&/p&&p&&b&资料下载&/b&&/p&&p&牛津搭配词典以及同义词典链接: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mgnFtP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度云 请输入提取密码&/a& 密码: z3ds&/p&&p&经济学人笔记下载链接: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hq5yw4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度云 请输入提取密码&/a& 密码: dtit&/p&&p&&br&&/p&&p&喜欢阅读经济学人,致力于提高英文水平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b&英文悦读&/b&,公众号每周会分享对经济学人文章的翻译,点评以及赏析,还有我个人的英文学习相关文章,欢迎加入!&/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bb0dbaebf61a993dccf39a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213&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1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bb0dbaebf61a993dccf39a6_r.jpg&&&/figure&
知乎上曾经有人问“怎样提升一个人的文笔?”,最高票的答案是“阅读、模仿与失恋”。 我深以为然。其实对于英文写作训练也是如此,失恋可遇而不可求,阅读和模仿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写作能力的提升一定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模仿(写作练习)。在英文听说读…
又是不问是不是就问为什么。&br&多图预警,还有转载图需私信,谢谢配合。&br&&ul&&li&首先说下,要不是“中国”这么多的大王皇帝不想征服“世界”,这个国家根本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领土,而且像你说的亚历山大,虽然有征服世界的心,却没有征服世界的命,并且盛极一时的亚历山大帝国,真正控制的面积也就和汉朝差不多大,而且还昙花一现了。但是秦汉那么大的土地难道是充话费送的,这个后面会讲。至于成吉思汗么,这个下文会说,他的霸业也不是“首创”的。&br&&/li&&/ul&&br&&b&先指出题主问题里的几个问题,&/b&“&i&清朝之前的中国,无论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领先其他各国一大截”,&/i&&b&这句话说的有点太“韩国病”了,不知道还有多少国人误以为我们真的是在清被吊打之前的4000年历史都比其他区域要领先并且还“领先一大截”。&br&&/b&&br&&b&还有这一句&/b&“&i&历代帝王里从来没有过哪一位想到要通过武力来征服更多的土地。&b&强&/b&如秦皇汉武唐太宗,挥兵北进大漠,强攻高丽,也都是敌人犯我在先,我出兵讨伐的被动应战“。&/i&&b&这个就更是有问题了,其实秦皇汉武的很多战争几乎全是主动发动的,否则也不会有“强”这个说法,后世儒家包装一下,还有人当真?包括唐太宗的攻高句丽很大程度也是自隋一脉相承的主动进攻。还有纠正你个问题,注意是”高句丽“不是”高丽“,高句丽和高丽完全不是一个东西。&/b&&br&&br&&ul&&li&&b&开门见山说一下吧,你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西方人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观念就不一样。&/b&&br&&/li&&/ul&&br&好了正式回答了,我们从&b&东西方两个角度&/b&来看一下,东西方是怎么&征服世界“的。&br&&br&首先上一个地图,下面的东西基本会以这个为基础讲,其实世界的古代历史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复杂。&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e75de21aab91c0ee12ce071fb159a94_b.jpg& data-rawwidth=&3767&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76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e75de21aab91c0ee12ce071fb159a94_r.jpg&&&/figure&&b&图
我们可以大致的把世界的主要舞台分为这样的几个模块(以下都为自做图,勿转载)&/b&&br&&br&&br&&b&好了第一个问题来了,单纯从地缘上来看,最适合“征服世界”的是哪几个模块?&/b&&br&&b&回答完之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粉色和浅绿色那么大?&/b&&br&&b&其实啊,这群游牧民天天跑,这区块无非就是个活动范围,能不大么,而且我们发现,他们的地方都是“没人爱要”(雾)的大陆中心干燥地带。&br&&/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3f32b4b8dd8c4bd13de2_b.jpg& data-rawwidth=&3767&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76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3f32b4b8dd8c4bd13de2_r.jpg&&&/figure&图
用现在的亚非欧来注释上面的图&br&&ul&&li&而下面这个图可以说更重要了,如果说亚欧大陆是个大&b&岛屿&/b&,那么这个岛屿的最高山峰就是&b&“帕米尔高原”&/b&,帕米尔高原相比新生代才崛起的“小年轻”青藏高原,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你也配姓赵”,这个横亘在亚欧大陆中央,由昆仑山、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等交界的“中央山结”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屋脊,也就是这个高原,理论上阻断了“东西方”的交流,所以说造成了西方有西方的“世界”,东方有东方的“世界”。&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e4cbfeebd030cc9f325e08a830a71ba9_b.jpg& data-rawwidth=&3767&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76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e4cbfeebd030cc9f325e08a830a71ba9_r.jpg&&&/figure&&b&图 帕米尔高原&/b&&br&&ul&&li&可以说帕米尔高原作为大陆中央的隔断,周边滋生了强大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以及北亚人等,这群人虽然落后,但是却虎视眈眈的看着大陆边缘的大河的农业文明和大海的商业文明。&b&而且大陆中心的这些游牧民族的区块一般都更大,因为机动性强,而且他们占领的地方大多也是干燥寒冷,所以一望无际任由驰骋了,可是大陆边缘湿润的大河文明,却因为农耕性质,只能“闷声发大财”,慢慢蓄力,而海洋文明呢,由于商业性,机动性和发达程度在早期都不差,发展出了很领先的文明。&/b&&br&&/li&&/ul&&br&好了我们发现世界其实就是这么几个模块组成的,而我们的模块就是这个所谓的东方大河农耕民模块,看起来不小吧,以华夏人O3为主体控制的上图这个状态,已经是秦统一之后的状态了。那么秦统一之前是什么样子呢?&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ba9b0175b2ccb2139a60_b.jpg& data-rawwidth=&1395& data-rawheight=&8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9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ba9b0175b2ccb2139a60_r.jpg&&&/figure&图
还是用上图的模式 上面那个“东方大河农耕民区块”可以细分成这么几个模块&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ec9a16926b_b.jpg& data-rawwidth=&1110& data-rawheight=&6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c9a16926b_r.jpg&&&/figure&图 好了我再放大下&br&&br&所谓华夏,就是上面这个“东羌”,东羌和西羌本来都是一个叫做古羌人的民族,本来生活在青海甘肃等高原边缘,结果就是那个大洪水的年代,古羌人分裂,一部分留在了高原继续从事游牧为主的生活,也就是西羌(羌族、藏族、纳西族、彝族的主要祖先),一部分跑到平原变成了真正的农耕民,也就是夏人,当然了,直到现在也有华夏起源于炎帝“姜姓”神农氏的传说,古语羌姜同音近意。&br&&br&所以东羌不仅仅面对着同胞西羌的压制,还不得不从基因上算是“表亲”的百濮、三苗、百越,还有一个杂合民族东夷的各种制约,甚至第一个成型的国家商,还是东夷主导的子姓部落建立的。包括后来的周,也是个华夏(东羌)和西羌游牧民融合的边缘部落建立的。所以看一看华人的主体祖先有多可怜。而且就算是商周,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大上,我们感觉奢华无比的商周王,其实本质上也是个在茅草屋里的大酋长性质的人物,一直都没有脱离较为松散的部落联盟形式,也就是到了西周,才算有了点“国家”的雏形。&br&&br&&ul&&li&好了我们现在飞去西方,西方的模块呢,我们可以称之为亚非欧模块,不得不说,人家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导致了确实比我们走的早了很多。&br&&/li&&/ul&&br&我们还是炎黄蚩尤传说的时代,人家埃及的第一个金字塔已经建造出来了,更别说更早时期的苏美尔农耕文明以及埃利都城邦了,苏美尔建立城市的时候我们还是茅草房捏泥巴的仰韶文化。也就是说,西边那种沙漠中的大河文明,更早的更容易的产生了小型集权的城邦,并且沙漠中大河的规律性的泛滥带给他们的更多是肥沃的土地而不是东方冲积平原的灾祸遍地,所以到了我们的商代的时候,我们看看&b&帕米尔高原以西的西方&/b&已经是个什么样子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a0a6fcc16fa9_b.jpg& data-rawwidth=&2204&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0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a0a6fcc16fa9_r.jpg&&&/figure&&b&图
商代时候的西亚东欧,你会发现支离破碎的地理造成了几个区块的独立发达文明,但是他们之间也有很大的交集。&/b&&br&&br&&ul&&li&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西亚都经历过好几次文明换代了,我们还在茅草屋里打仗的时候,第一个金字塔已经修完了1600多年了,相当于我们现在到三国两晋时代的时间,而辉煌的苏美尔文明已经被闪米特人的巴比伦和亚述取代了,而小亚细亚(现在土耳其)的印欧人赫梯文明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而在埃及、巴比伦、赫梯催生出来的欧洲“克里特文明”古希腊“迈锡尼文明”等&b&次生文明&/b&都已经极其辉煌了,何来“清代之前我们一直领先于西方”的说法?&b&我们会发现对于早期的文明,能够发达的要义就是“集权”“交流”,可惜这些对于帕米尔东边的一整块的东方来说,都差了那么一点点。&/b&&br&&/li&&/ul&&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d586dd9eed5ecede857ee8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d586dd9eed5ecede857ee8_r.jpg&&&/figure&&b&图
米诺斯宫复原图&/b&&br&&b&&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f3ccf251e58c88a107beee_b.jpg& data-rawwidth=&508& data-rawheight=&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f3ccf251e58c88a107beee_r.jpg&&&/figure&图 比米诺斯宫晚500多年的殷墟复原图&/b&&br&&br&&br&&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1d73d6bba6a573c03870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1d73d6bba6a573c03870_r.jpg&&&/figure&图
商朝领土 是不是小的可怜啊,但是凡事要看潜力,“一大块”模式的东方土地,似乎预示着之后的逆袭。&/b&&br&&b&&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ddbe2d819fd51ba533e44b_b.jpg& data-rawwidth=&954& data-rawheight=&7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ddbe2d819fd51ba533e44b_r.jpg&&&/figure&图
亚述的铁质兵器 同时期东方的西周,还是以石制甚至木质兵器为主,如果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b&&br&&br&&br&&ul&&li&&b&可是大家也会发现,他们发达是发达,但是各自为政,太“碎”了,这也导致这样的发达集权城邦制度终究消亡下去。尤其是支离破碎的地形,更是限制了发展。&/b&&br&&/li&&/ul&&b&随后虽然亚述和新巴比伦先后崛起,但是最终还是被东边他们一直看不上的“蛮族”,雅利安波斯人——居鲁士给干掉了,当然了实际上波斯并不是蛮族,人家就和突厥蒙古一样,默默地学会了整个“文明世界”大多发达的文化,好了不废话上图。&/b&&br&&b&&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a8e34bd955b6aa06c7735_b.jpg& data-rawwidth=&2204&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a8e34bd955b6aa06c7735_r.jpg&&&/figure&图 雅利安人居鲁士建立的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帝国”,波斯帝国,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伊朗的名字还是IRAN(雅利安)。&/b&&br&&ul&&li&前面说了,建立波斯帝国的居鲁士,是一个雅利安的弃婴,结果这人带领着雅利安人一举灭掉了发达的新巴比伦,而且直接干掉了埃及,辉煌3000年的埃及终于被外族彻底征服,也就是说中西亚这种看似发达的城邦文明,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弱点,城邦之间集权型不强,尤其也是进入了怪圈,一旦发达就容易变成战五渣,最终被雅利安人控制,也就不奇怪了。这在西亚人看来,这已经算是“征服世界”了,因为他们的世界也就这么大,说是横跨亚非的大帝国,实际上你这国家就是在亚非欧交界,&b&亚非欧在当年就像东方的“九州”一样,可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亚非欧”,更类似“省”一样的概念。&/b&&br&&/li&&/ul&但是人家波斯好歹是建立了个多民族的帝国,而且没事欺负欺负旁边的希腊,可是我们回到同时期的东方。&br&&ul&&li&直到西周,华夏人的地盘也没大了多少,虽然文明程度不断升级,影响了周边部族,但是不久还陷入了东周的诸侯国纷争中,&b&所以人家西方进入了波斯的第一次统一,东方却进入了第一次大分裂。&/b&&br&&/li&&/ul&&br&神奇的是就是因为这个诸侯国纷争,我们才真正的成为了第一个图的那个橙色部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f54c5dc6df5eb194eab7_b.jpg& data-rawwidth=&4359& data-rawheight=&27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5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f54c5dc6df5eb194eab7_r.jpg&&&/figure&图
春秋列国&br&&br&&ul&&li&我们发现,传统的中央“文明国家”并没有强大起来,反而成为了谁去都踢一脚的破筐,&b&而边缘和西羌犬戎不断融合的秦,和北方游牧民族不断融合的晋,和东夷不断融合的齐,和三苗百濮不断融合的楚,和百越不断融合的吴越,成为了真正的强国&/b&,
所以正是因为战乱以及和“蛮族”的战争和融合,才使得“华夏圈”不断扩大,所以最后吞并了巴蜀并且变法后的秦统一,也就是顺理应当的事情了。&br&&/li&&/ul&&br&好了第一个问题来了,我们就说这个秦,我们可以说秦在这个时代真心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种“民族内部斗争”,首先统一六国,本身就可以看成是查理曼、拿破仑控制欧洲一样的过程。而且呢,我们会发现,&b&每个刚刚统一的国家或者说区块,就会极快的进入对外扩张的过程,而且还基本是战无不胜&/b&,所以秦始皇也一样,很多人都知道他统一六国,但少有人就知道他击败南百越(广东广西)、滇国(云南)、夜郎(贵州),这在当时,可是完全的对外战争,当然了,他还让蒙恬击退了日渐强大的匈奴。&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1aceadafc9c7c068f2e6e_b.jpg& data-rawwidth=&2113&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1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1aceadafc9c7c068f2e6e_r.jpg&&&/figure&&b&图
秦的霸业 可能在秦的眼里,这就已经是“统治世界”了。&/b&&br&&br&&br&也就是说只有秦统一六国后,我们才真正的开始一个真正的崛起之路,一个大型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始建立,生产力开始快速上升,长达千年的混战终于让这个民族“蓄力”满点,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整体,彻底脱离了那个部落大酋长的状态,所以说真正开始追赶并超过西方的,也正是这个时代。&br&&br&&ul&&li&&b&好了我们回到西方,前面说了那个大帝国波斯了吧,这货可是世界上第一个“征服世界”的帝国了吧。&/b&&br&&/li&&/ul&结果波斯也没昌盛了太久,他们觉得自己特别牛X,就总是欺负那个商业民族起家的希腊,我们都知道希腊就是个城邦联合,因为地方太破太小,种地是不行了,当年就是个倒货的买卖人,结果这么一来坐享其成,变得极其发达,也正由于是商业民族,小国寡民财产也算均衡,所以产生了所谓的“民主制”,所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经过一番逆袭竟然抵抗住了波斯的进攻。&br&&br&结果你会发现这种“民主”的城邦的弊端也是很大的,就是城邦内部很团结,结果一对外就撕逼,他们并没有借鉴巴比伦、埃及的前车之鉴,雅典和斯巴达也是动不动就撕逼,最后终于衰落下去了,他们一直看不好的希腊穷小子城邦“马其顿”却崛起了。&br&马其顿不但扫平了曾经自认为牛X的不得了的雅典斯巴达,等到亚历山大继位,这货开始了它的蚂蚁吞大象之旅,&b&前文也说了,那就是刚刚统一个松散联盟,会以极强的战斗力迅速的投入到对外扩张战争中,希腊城邦马其顿就是这样。&/b&&br&&br&&br&&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3e68be70df773b464d8_b.jpg& data-rawwidth=&3767&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76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3e68be70df773b464d8_r.jpg&&&/figure&图
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从欧洲的希腊起兵,向东灭掉波斯的大流士,一直进入到印度河甚至帕米尔高原,已经逼近西北绿洲模块,也就是现在的新疆。&/b&&br&&br&&br&&b&大家也都知道,亚历山大的早逝,使得马其顿帝国昙花一现,最后被部将瓜分了。亚历山大在西方人看来,已经是“征服世界”了,尤其是亚历山大的早逝成为了一个没有续写的传奇,但是就算亚历山大没有早死,他真的可以越过帕米尔高原战胜秦正在统一六国的“中国”么,就算进入了他的帝国真的可以长存么,这种暴发户一样的国家终究没有未来,更比不上蓄力了千年的东方。&/b&&br&&br&如果说亚历山大算是“征服世界”的话,那么看看东方的汉吧。&br&&br&好了下面的重点就是前面说的这个&b&匈奴&/b&,第一个图里“北方游牧模块”的匈奴登场了,他们本来是个北亚N系的小部落,结果南边不断战乱,西羌一直往北跑,后来东边的那个“东北渔猎模块”的东胡又骚扰匈奴结果被反X,东胡也并入并被拆分成了鲜卑、乌桓,而随后匈奴又和西边那个中亚的雅利安游牧模块的“乌孙”结盟,击败“西北沙漠绿洲模块”的吐火罗人“月氏”,最终控制了这两个模块,所以可以说匈奴这个时候就成为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了。&br&&br&所以这个匈奴可不是原来那个被秦始皇“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那个战五渣了,人家一点点强大,结果华夏却是秦末农民起义,然后又是楚汉战争,所以汉朝刚建立的时候反倒成为了战五渣,并且秦始皇刚刚占领的南越、夜郎、滇国等全都又独立了。&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1f9a38da9dd33e2a08d84a3fe70ee69_b.jpg& data-rawwidth=&2113&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1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1f9a38da9dd33e2a08d84a3fe70ee69_r.jpg&&&/figure&&br&&b&图
&/b&匈奴对汉的包围,可以对比秦的那个地图,可以看出来,对于机动性很强庞大的浅绿色板块,控制东西的模块变得极其容易,东边浅绿深绿的交界就是“大兴安岭”,西边浅绿和棕色的交界就是“阿尔泰山”,不过对于游牧民,翻个山问题也不大,反正逐水草而居。而包括粉色模块以及它的西边,就是西方人眼中的“世界”。&br&&br&结果就是这样的汉,在一开始的休养生息之后,开始了自己的逆袭之战。&br&匈奴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一个对汉包围网,并且不断骚扰汉,所以题主说的对匈奴的战争可以说是一场“自卫战争”,可是汉这个时候是根本打不过匈奴的,实在是差距太大了,所以汉的老大刘彻就开始侵占滇国、夜郎、南越、闽越,开始向南蓄力,虽然这个时候有前人包装出来的“华夏侵占蛮夷是天经地义”的原则,但是也改变不了这本质上和侵略战争没有区别的事实。&br&&br&汉占领了长江以南,终于开始对付匈奴了,可是怎么对付啊,还是上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de7ebc4bd978555ded1a6_b.jpg& data-rawwidth=&2113&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1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de7ebc4bd978555ded1a6_r.jpg&&&/figure&图 汉对河西走廊和辽西走廊的控制&br&&br&我们可以看出,浅绿模块和灰色模块中间又一个祁连山和大沙漠中的“绿洲夹缝”,这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而东方有一个燕山和大海围成的”辽西走廊“,这两条道正好是汉这个”客厅“通往”西厢房“棕色西域模块和深绿色东北模块的要道,刘彻直接利用”河西之战“”河东之战“占领了这两个地方,并且直接控制了辽西走廊东边的朝鲜,随后向北击败匈奴联盟中的西羌部落,控制了河套一带。&br&&br&匈奴直接就被切断了左右的翅膀,随后也就是著名的”漠北决战“,最后的结果也是很悲壮。&br&&blockquote&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blockquote&一排又一排的强悍士兵被汉军强弩射杀。&br&&ul&&li&强弩?对,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鸟枪换炮了,几百年的春秋战国,使得武器不断更新换代,终于迅速从木质石质武器升级为青铜器铁器武器,随后根据东方木材众多的特点,发展出了精密的战斗机械——弩,这东西可是逆天了,尤其是秦统一六国时的秦弩,可以直接进行“标准化”的量产,也就是说装备了秦弩升级版汉弩的汉军,对这些强悍的游牧民族形成了科技碾压。&br&&/li&&/ul&&br&但是匈奴毕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所以汉为了真正的控制匈奴,只能&b&越过河西走廊,进攻西域。&/b&&br&&b&那么这个时候的西域是什么样子呢?&/b&&br&&br&&br&&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7de336d1a0ff0e5bd234b_b.jpg&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de336d1a0ff0e5bd234b_r.jpg&&&/figure&图
还没有汉武帝时候的世界形势&/b&&br&&br&&br&&b&你会问了,啊呀,帕米尔高原西边这些乱七八糟的都是什么啊。&/b&&br&大家没忘了之前的亚历山大帝国吧,亚历山大暴毙之后,领土就被手下瓜分了。除了托勒密控制的埃及,大将&b&塞琉古&/b&控制了亚历山大帝国的整个亚洲地区,这也就是《史记》中的“条支”。&br&&br&&ul&&li&只可惜塞琉古的塞琉古帝国也是昙花一现,最终塞琉古帝国也迅速分裂。&/li&&li&雅利安的“帕提亚人”在首领&b&阿尔萨息&/b&控制了波斯旧地,建立帕提亚帝国,也就是《史记》里的&b&“安息(阿尔萨息)”&/b&。&/li&&li&一部分雅利安塞种人控制了“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现阿富汗)”,这也就是《史记》里的&b&“大夏”&/b&,而另外一部分塞种人进入印度河,建立“印度——希腊王国(现巴基斯坦)”。&/li&&li&而当年亚历山大在帕米尔高原西边的“费尔干纳盆地(现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一个士兵疗养院,这个希腊化的城邦也迅速发展,随后同样是雅利安的塞种人进入了这个地区,建立了——极东亚历山大爱奥尼亚(希腊)王国,这也就是史记中的&b&“大宛”&/b&。&br&&/li&&/ul&&br&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帕米尔高原西边的全都是希腊化的塞种人建立的帝国,他们在中亚极其的发达。那么帕米尔高原东边的西域(新疆)呢。&br&这个地方也是一群原始白种人建立的绿洲城邦,名字什么的大家就更熟悉了,除了曾经骚扰乌孙&br&结果最后被匈奴暴打逃命的月氏,还有著名的&b&“龟兹”“焉耆”“轮台”“楼兰”“精绝”“若羌”&/b&等等,大家就比较熟了吧,这群白种人叫做“吐火罗人”,除了逃到帕米尔高原的月氏,其他还是快乐的生活在棕色模块里。&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e7efe4f1d71e3064227f_b.jpg& data-rawwidth=&2113&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1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e7efe4f1d71e3064227f_r.jpg&&&/figure&&b&图
这个时候的帕米尔东西状态&/b&&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b3bd34b9cbd18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b3bd34b9cbd18a_r.jpg&&&/figure&图
雅利安塞种人(斯基泰人)&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2ab64da50dcc77efd5e10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3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figure&图 吐火罗人(原始印欧人) &br&&b&结果刘彻进攻了好几次的西域,结果往往是前脚他们投降,天高皇帝远,后脚他们就反了,尤其是前面说过的伊犁河谷的雅利安(塞种)“乌孙”游牧部落,一直是个墙头草随风倒。这下怎么办,刘彻这个老流氓想了个好主意,他非要去管更远的希腊化雅利安塞种国家大宛要“汗血宝马”。&/b&&br&&ul&&li&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大宛的马那是很有名的,尤其是产汗血马的“贰师城”。所以武帝派了一个直肠子使臣”车令“带着一帮人还有一匹”金马“去大宛要”宝马“。&br&&/li&&/ul&  结果车令到了位于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大宛首都贵山城之后,国王”毋寡“带着希腊贵族的高傲就一直对他没好气,当车令要马的时候,竟然直接就给回绝了,并且表示不稀罕你汉朝的金子。&br&  所以,车令,神奇的,把马,摔了....我在另一个文章说过,最佳男主角~用自己摔马的动作引领了一个时代...&br&  大宛是一个城邦联合体,最后不言而喻,壮士就这么的有去无回了。&br&刘彻暴怒,我管你要马,你给我搞了个大新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进攻大宛。(这不还是耍流氓么)&br&李广利带着6000属国军,还有2万多恶少年,也就是俗称的少年犯,向遥远的费尔干纳走去。&br&&b&属国军&/b&,主要都是曾经匈奴的降部,但是这些人一直在河西受汉人的恩惠,往往比汉人更为忠诚。&b&至于恶少年嘛。&/b&&br&&blockquote&前112年,发兵击南越,皆将罪人。前109年,征朝鲜,募天下死罪为兵。前105年,讨伐昆明”赦警示亡命令从军“&/blockquote&&b&所以刘彻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把这些犯人弄成军队去戍边。效果也确实很好。&/b&&br&但是这次征战刘彻算错了,这一路之上,所有的亲匈国家全部都惧怕汉军来,纷纷闭门不出,就算楼兰这种已经臣服的国家,由于国家过于贫穷,根本不能给汉军提供资助。&br&所以跨越沙漠以及盐碱地到达大宛边境郁成的时候,已经剩下仅仅不到一万人,属国军的马也都饿死了,这群丢盔弃甲的残兵,像幽灵一样,进攻较为薄弱的郁成城。&br&大宛制度酷似希腊,虽然有一个中央君主,但是城邦都有着较高自治权,所以郁成直接与这村残兵开战。&br&”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杀伤者甚众“李广利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狼狈班师,到了玉门关清点人数,不到三千人。&br&这下大宛可算是开心了,原来把匈奴打的那么惨的汉,竟然这么弱鸡!我好厉害!哈哈哈!&br&皇帝更是暴怒,刘彻怒说:&b&”宛小国而不能下,而大夏之属轻汉?“。&/b&&br&这也是在我另一个文章里写过的, 他让李广利不得进入玉门关,汉武帝动&b&一半的国力&/b&,释放大量囚徒,并且搜寻大量“&b&恶少年&/b&”加上自愿参军想来一次希腊城邦七日游的(雾),加上边境骑兵,一共10万余人,还不算粮草辎重。因为听闻大宛首都“贵山城”引水自城外,汉武帝征上千工匠,希望修筑工事断其水源。并令18万甲卒驻扎张掖酒泉以北进行布防,发天下七科讁,为李广利运粮。据说部队从头到尾的长度可以走一天。 现在想来,也只有这样的集权国家,才能做出这样的壮举。&br&这一路上,众多国家再也不敢闭门不出,连尿都吓出来了,纷纷给汉军提供住所和食物,这次汉军改走北路,顺着天山,竟然遇到了&b&轮台这个“号称”西域第一大国的国家&/b&,他们竟然不识相的希望打败汉军......&br&史书上留下了&b&“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b&,汉军竟然给这个国家执行了彻底的灭绝,最少3万的国民,一个不留,彻底的被抹杀在历史长河里。&br&复仇心切的汉家将士,就像一群野兽一样,残暴的抹杀了一个文明,至此西域诸国,无一敢阻拦汉军。&br&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跋涉,清点人数,发现竟然就剩下3万人。&br&这些饱受征战之苦的汉人,竟然一多半当了逃兵,融入到西域的吐火罗欧罗巴国家中去。&br&也就仅仅这3万人,一路杀到首都贵山城。&br&汉军断了大宛水源后,没想到果然是有高度发达的城邦文明的国家,大宛竟然用城内的储存水进行维持。 &br&大宛现在仍然认为汉军是纸老虎,调动全国军队希望歼灭汉军。没想到,&b&汉军的弩兵集团和车载强弩,给这个国家造成了科技碾压。&/b&&br&一排排希腊骑兵和步兵死在强弩中,汉军仅仅3万人,全歼6万大宛部队。攻杀40天后,大宛城破,贵族勇士“煎靡”被捉,其他贵族躲在内城恐惧之极。&br&&blockquote&&b&最后秉承着希腊的“民主制度”,贵族们一致认为是因为国王的脑残才招致此大祸,所以开了个会,直接把国王“毋寡”处死,带着首级见了李广利。并和李广利说,说这次战争的罪魁祸首已经除了,希望求和停战,否则大宛会杀死所有的宝马并血战到底。&br&&br&&/b&&/blockquote&&b&李广利一怕北边的康居顺便南下,二怕真的马都被杀了不好交差,于是答应合议,立亲汉贵族“昧蔡”为王,大宛成为汉的附属国。&/b&&br&&b&于是李广利带着大宛所有的马,班师。途中,听说郁成又偷袭汉军,血洗这个有着血海深仇的郁成,却放走了郁成的国王。&/b&&br&&b&国王逃到康居,康居惧怕,送给汉军上官桀,手下骑兵赵弟杀死郁成王。&/b&&br&&b&&u&之后就是神奇的连锁反应。&/u&&/b&&br&&ul&&li&&b&班师走到河西走廊后,西域国家纷纷送子女到汉成为人质,大骨头龟兹由于接受了周围国家的人质,被汉军又一次吊打,随后全面山寨汉文化,成了塞外汉人重镇。&/b&&br&&/li&&/ul&&b&乌孙随即同意依附汉朝,对抗匈奴。&/b&&br&别忘了那个大月氏,这个被匈奴暴打的大月氏,随着远东希腊城邦的衰落,巴克特里亚希腊王国的末日也要到了。&br&公元1世纪60年代,大月氏逐渐侵蚀了巴克特里亚的全部领土,阿富汗以及印度河流域,全部归于月氏人,月氏人建立&b&“贵霜帝国”&/b&,印度又一次被外族占领。(印度的历史基本就是不断被占领的历史)。&br&&b&但是由于印度文化实在太发达,贵霜帝国逐渐变为一个佛教帝国,因为贵霜对佛教的推崇,佛教开始从西域逐渐传入汉。&/b&&br&&br&&b&匈奴就这样从包围汉,变成了一点点的被汉包围,瓦解,消失在历史长河里。&/b&&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22a91c8db0ebdd934dca7e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22a91c8db0ebdd934dca7e_r.jpg&&&/figure&图 新兴的汉帝国无论是跨度还是控制力度都不小于亚历山大帝国,可是这场战争和商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征服不一样,农耕民辐射性的征服,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这也就有了后来汉武帝“轮台罪己诏”。(西域都护府就是原来的轮台)&br&&br&&br&&ul&&li&&b&所以要是说这个不叫做“征服世界”,还有什么叫征服世界&/b&,而且这一下算是“永绝后患”,汉避免了波斯一样的命运,也避免了希腊马其顿的命运,刘彻建立的这个庞大的帝国架构就这么断断续续的存在了两千多年,&b&汉从一个国号终于逐渐的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名字。至于为什么不去更西,因为农耕民族真心做不到,一个劳民伤财还不能种地的地方,要是没有战略意义,“中国”是不会去控制的。&/b&&br&&/li&&li&&b&所以也就是,在西方人的眼中,或许居鲁士、亚历山大等征服了几个“模块”,就是征服世界,他们却忽略了东方的后起之秀中国,它在经历了急速的扩张之后,本身就是一个“世界”。&/b&&br&&/li&&/ul&所以说在欧洲的地中海模块,希腊的后生罗马吞并了亚历山大帝国的欧洲部分,并且向北扩张,向北非扩张,向西亚扩张建立了庞大的罗马帝国,终究没有避免被蛮族日耳曼人瓜分的命运,而同样大小和跨度的汉帝国的状态却一直存续了下去,就算南北朝极盛一时的突厥,都没有消灭的了这个帝国。&br&&br&说到突厥,其实已经和后来的蒙古很像了,匈奴消亡后,当年匈奴的小弟鲜卑崛起,并且在浅绿色模块建立了“柔然”,而且另一波鲜卑更厉害,还直接占领了汉人的北方(北魏),柔然也有一群雅利安人小弟(阿尔泰山的打铁奴),结果这群人消灭了另外一个柔然小弟“铁勒(也属于东胡,源自贝加尔湖)”之后,吞并之,灭了老东家柔然,这就是突厥。当然了,&b&鲜卑人的柔然失败后逃回大兴安岭老家,分类成室韦(蒙古是它的分部)、契丹。&/b&&br&&br&突厥本身就是个蚂蚁吞大象的民族,之后更是不得了,直接控制了整个中亚甚至西亚,&b&所以中亚的雅利安人(塞种)等,全部被同化成了突厥文化的“突厥西乌古斯”(也就是现在那些斯坦)&/b&,只可惜他们南边的敌人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宋,而是尚武的隋唐。&br&就像题主问的高句丽,其实隋也好唐也好,征服高句丽和当年汉武帝征服朝鲜是一个道理,更何况高句丽是个横跨东北和朝鲜的大帝国,战略战术都是以前的,至于理由么,和汉武帝要马是一样的,你懂的。&br&&ul&&li&所以什么叫&b&“敌人犯我在先”&/b&?,这本身就是很强硬的啊。所以不出意外,强盛一时的突厥又被隋唐给肢解了。&br&&/li&&/u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eae637f50aa31aebed5459_b.jpg& data-rawwidth=&3767&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76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eae637f50aa31aebed5459_r.jpg&&&/figure&&b&图 同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和突厥汗国和唐,只可惜突厥汗国生不逢时,没了蒙古帝国的后续,最后被唐和新兴的阿拉伯帝国肢解&/b&&br&&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12ab07e829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12ab07e8292_r.jpg&&&/figure&图 被肢解的突厥帝国和新兴的唐帝国,看版图是不是挺熟悉。&/b&&br&&br&&br&可惜到了宋的时代,汉人逐渐丢失了汉唐的那种布局,我们也发现了,北方民族一旦控制东西通道(河西走廊,辽西走廊),汉人就危如累卵了,但是汉人要想控制这两个地方,却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才有的河西走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以及辽西走廊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豪情。&br&尤其是重文轻武,加上那种经济型的国家状态,宋先后被辽、金、成吉思汗的吊打也就正常了,西方是被蛮族吊打的专业户,也就不奇怪了,只是成吉思汗的东西早就是前人玩剩下的了,作为鲜卑别种的蒙兀室韦,蒙古东胡起家,像匈奴、突厥一样,&b&在完成自我区块统一之后&/b&,迅速征服西域区块、中亚区块,最后包围中原政权,只不过蒙古的势力更大,对手更战五渣,所以最后终于没有收住,一直打到了埃及和潘诺尼亚平原(匈牙利)和多瑙河(奥地利)。&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b9ab19f378d8f37d6cbd9598dac2c18_b.jpg& data-rawwidth=&3767& data-rawheight=&1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76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b9ab19f378d8f37d6cbd9598dac2c18_r.jpg&&&/figure&图
蒙古的“跨模块”征服,可以对比匈奴和突厥,无非是个升级版,而且从前到后也能看出来了,在干燥草原的游牧民族,本来每天就是来回跑,地理位置还四通八达,你说他们不去征服个世界,那去干嘛。&br&所以说,无论是西方的“征服天下”还是东方的“征服天下”,都是在大陆的东西端进行走向大陆中心的控制,但却&b&都被帕米尔、青藏阻拦的难以长久&/b&,并且西方的文明还从来没有跨越过帕米尔高原,而越过帕米尔高原的蒙古,最终也是没有长久,所以说汉人征服的“世界”,已经是最合理的,最大程度的进行世界的征服,作为一个农耕民族,用最大的集权进行统一,武力征服和文化同化交替进行内外控制。从某种程度来说,不知道比西方那些昙花一现的“亚非欧”帝国还是大陆内部的游牧帝国高到哪里去了。&br&&br&&br&&b&所以到这个时候,题主还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么。&br&&/b&&br&以上 可以关注我或者我的专栏,一起了解前后的事情。&br&也可以看下其他的回答,能比这个详细些&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成吉思汗是不是「中国人」? - 安森垚的回答&/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最早是哪个民族在新疆生活? - 安森垚的回答&/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欧洲各个人种之间是什么关系? - 安森垚的回答&/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埃及人在修金字塔的时候,中国人在做什么?世界上各个文明都在做什么? - 安森垚的回答&/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是一个幸运的国家吗? - 安森垚的回答&/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理清春秋战国的历史? - 安森垚的回答&/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国分割出了省份,罗马帝国分裂出了国家? - 安森垚的回答&/a&
又是不问是不是就问为什么。 多图预警,还有转载图需私信,谢谢配合。 首先说下,要不是“中国”这么多的大王皇帝不想征服“世界”,这个国家根本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领土,而且像你说的亚历山大,虽然有征服世界的心,却没有征服世界的命,并且盛极一时的亚…
谢邀。&br&&br&
个人推荐两本。一本是德国人Emil Ludwig的。花城社出过译本,如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1142862/&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ook.douban.com/subject&/span&&span class=&invisible&&/114286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
浙江文艺也有译本。&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ook.douban.com/subject/234813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ook.douban.com/subject&/span&&span class=&invisible&&/234813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
先入为主,我觉得花城社译本似乎好一些。不过不懂德文,没法比较。&br&&br&&br&
一本是Bourrienne的波拿巴·拿破仑的记忆。这是我刚学法语时问了人,人说是最权威版。作者Bourrienne是亲身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他和拿破仑同岁)。法语版:&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mazon.com/M%25C3%25A9moires-pour-servir-lhistoire-Napol%25C3%25A9on/dp//ref%3Dsr_1_1%3Fs%3Dbooks%26ie%3DUTF8%26qid%3D%26sr%3D1-1&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mazon.com/M%C3%A9moir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our-servir-lhistoire-Napol%C3%A9on/dp//ref=sr_1_1?s=books&ie=UTF8&qid=&sr=1-1&/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
英文译本好像是这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mazon.com/Memoirs-Napoleon-Bonaparte-Fauvelet-Bourriene/dp/B003BYPVOW&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mazon.com/Memoirs-Napo&/span&&span class=&invisible&&leon-Bonaparte-Fauvelet-Bourriene/dp/B003BYPVOW&/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br&&br&
另外补几句题外。非传记类作品里的拿破仑段落,私人认为,雨果《悲惨世界》里的滑铁卢章、富勒《西洋军事史》里的拿破仑篇章,都很动人,当然前者更接近文学形象(类似于《战争与和平》与巴马修道院那种),后者更多军事分析上的意义了。&br&
个人推荐两本。一本是德国人Emil Ludwig的。花城社出过译本,如下:
浙江文艺也有译本。
先入为主,我觉得花城社译本似乎好一些。不过不懂德文,没法比较。
一本是Bourrienne的波拿巴·拿破仑的记忆。…
希望回复不要出现地域贴,北京确实上清北要相对容易,但99th percentile在其他省市我想总也能进得了211985了吧。&br&文中我试图讨论的是应对标准化考试或者往大了说应对已有规则的思维方式。高考在各地区招生不均这件事情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但如果某些读者一定要就这个问题对我而不是对规则制定者来发泄一下愤懑不满的话,也请随意,但就请恕我不会回复了。毕竟我十一年前也并没从中受益,而现在的生活面对的更早已不是这个层次的问题。&br&&br&原答:&br&可以。初中基础开始自学,三四个月完全可能考上国内名牌大学包括清北。&br&&br&昨天早上看到这个问题,踌躇许久后还是决定拿出几个小时来认真写一个回答。毕竟知乎在高考这件事儿上有我类似经历的朋友应该不多,而我十一年前也恰好是大概这个时间开始决定自学高中三年知识参加高考,而那次高考的成功也确实成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于是把自己当时的一些思考分享出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一些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br&&br&我本人2004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模考是280分,全市一模是382分,二模460,三模540,高考625,分数差不多刚好是全市理科考生的前1%,也刚好一分不差是那年北京的清华提档线,全程用了五个月不到。&br&&br&背景:我高中在一所北京的二线市重点,高一一开始就遇到了严重的情绪问题完全无心学习,之后两年时间主要都是在玩乐队、做网站、追校花、和“坏孩子”们喝酒,三年来从没交过作业,考试除了语文英语几乎都是零分。到了高三下学期刚开始的家长会,我爸回家来说“儿子,咱这分数大专都上不了,实在是有点儿寒碜啊”,后来又跟两件事情较上了劲想证明自己,于是下了决心,想用一个学期自学考上清华。&br&&br&下面是我当时具体做的(毕竟时间已经过了11年,对知识的记忆已经很模糊,考试本身肯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参考思维方式即可,不要纠结细节):&br&&br&1. 备考之前&br&在打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崭新的高一课本前,首先我花了很长时间思考的是以下问题,而事实上这两个问题想明白了,才可能真正想明白该如何备考:&br&(1)作为执政者,设立高考这个制度,是要评价和选拔的怎样的人?&br&回答完第一个问题以后,&br&(2)作为高考出题人,要出怎样的题才能够起到相应的选拔作用?&br&&br&大家可以自己完成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br&&br&当时思考完成后,我得出的结论是:高考卷子所考察的,是&u&&b&主干知识&/b&&/u&,以及各学科和作为一个社会人的&u&&b&基础核心能力&/b&&/u&。&br&&br&何为主干知识:你用各一句话总结每个学科高中三年都学了什么,那句话涉及的内容就是主干知识(后文举了例子)&br&&br&何为基础核心能力:比如语文,阅读理解、归纳总结、准确有效具有逻辑的书面表达,就是基础核心能力。比如生物,有意识在设计实验时候首先设置对照组,就是基础核心能力(之一)。&br&&br&2. 备考&br&因为时间有限,既不可能反复阅读课本,更不可能大量反复做题,何况人脑的记忆力摆在那儿,需要把死记硬背的内容必须尽可能最小化,我采取的方式就是用大纸把每个学科画逻辑图,不记或者起码尽量少记具体知识点,记相对关系和变化规律。&br&&br&高一物理学了什么?正交分解法做受力分析,然后F=ma,然后动量守恒能量守恒。高二电磁,电场几个公式,磁场几个公式,电磁转换一个还是两个公式,然后就可以把题目放回高一物理的力场里面,受力分析两个守恒。当时整个高二物理,我一个朋友用了40分钟把上面的规律给我讲明白了,然后给我拿了几道历年高考的物理最后一道大题,都很轻松的就做出来了。&br&&br&高中化学学了什么?无机就是基于元素周期表的递变规律,有机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再把一些具体的特性和规律外的几个特例硬记下来,大概全部学明白,也就是不到三十个小时。&br&&br&也是由于时间有限,一些时间上投入产出比低的知识,我选择了直接放弃(最典型的比如语文的背诵,4分还是6分需要死记硬背那么多的文章,还不如省下时间来休息)&br&&br&3. 对考试的理解&br&(1)判分标准&br&《高考说明》,全国每一个考生都有,而被九成以上的考生束之高阁。它在我看来恰恰是最有价值的备考材料,因为其中明确说明了&b&&u&判分标准 &/u&&/b&- 这也是我唯一一本翻烂了逐字逐句琢磨的材料,研究它给我带来了至少50分的额外分数。&br&&br&举例,英语小作文看图说话,假设图是画了一个小孩拿斧子砍树,结果树倒了把邻居砸了(瞎编的)。那么可能很多人如果想不起来axe怎么拼,就会把斧子这个信息漏去,只写后面。但评分是先分档,再在档内给具体分数,那么“漏点”已经跟一类文无缘了,五分先扣掉之后再说。而如果哪怕这个词只是用汉语拼音写了'fuzi',但信息都描述了,那么首先一类文拿到了,其次拼写错误三个词才扣一分,'fuzi'其实一分都没扣。&br&&br&再比如,语文作文,60分分为基础分50发展分10,基础里面一类文38分以上,发展分分八项,其中只要达成两项或一项特别突出,就10分都拿。最容易从一类文掉到二类的原因是跑题,而阅卷时候平均看一篇作文只有一分钟,其实没跑题文章的如果事例写得偏了也容易被判断成跑题。综上所述,我当时做了个模版:议论文,开头点题-一句话核心论点-两个事例每个开头扣论点-反问总结论点-名人名言或比喻的“文采句”-结尾再次总结。45分钟轻松写完800字,而且肯定是55分以上,如果论点再能有点儿积极向上的社会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就基本是满分了 - 阅卷人应该是会翻着白眼儿觉得“这作文写得也太他妈八股了”,但除非错字病句,还真扣不出分去。&br&&br&(2)由主干/核心知识展开的解题思路&br&当抓住主干知识之后,毕竟高考对每一个区块学科往往只有一道大题的空间,那么于是这道大题就必然是围绕着其中的核心知识出的 - 于是立体几何的大题我看到时不会想是该怎么解,而是想该怎么用三垂线定理解;三角函数我不会想该怎么解,而是想该怎么用二倍角余弦定理解,而这对解题的成功率和对时间的节省起到的帮助都是巨大的。&br&&br&(3)围绕着核心能力的归纳总结&br&比如语文14分的大阅读,考察的分别是递进关系的四个维度的能力,那么于是相对应的,第一小题摘抄一句原文即可,第二小题归纳总结几句原文,第三小题自己提炼一个中心思想,第四小题原文里应该没有,需要自己发散发展(具体记不清了,大概是这样)- 这样于是什么文章拿来,下面什么题,反正百变不离其宗,不再是怎么答的问题,而是找哪句的问题。&br&&br&4. 针对标准化考试的特性的应试技巧&br&我当时发现了有比如abcd四个选项平均分配,或者物理大题列一个相关公式直接给两分之类的技巧 - 这些有时效性,有风险,所以还是不多说了。&br&&br&总结下来,有悟性,方法正确,运气也别太差的话,零起步高中理科从头学起,三四个月考个国内的名牌大学包括清北,是完全有可能的。&br&&br&希望能帮到一些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br&&br&另:我本人当时被提前批的外交学院录取了,最终还是没能进一批提档的清华。此外也录取了五个海外的学校,后来去了香港。大概是这样。
希望回复不要出现地域贴,北京确实上清北要相对容易,但99th percentile在其他省市我想总也能进得了211985了吧。 文中我试图讨论的是应对标准化考试或者往大了说应对已有规则的思维方式。高考在各地区招生不均这件事情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但如果某些读者一定…
&p&其实这中间有非常复杂阴险的政治考量。
首先在光绪亲政以后,举国都在等待慈禧交出权力。慈禧面对这样的压力,又不愿意放弃权力,于是提出用修建颐和园来作为交换。这样一来,摆在光绪面前的问题就成了:修好颐和园才能真正获得权力。
修建颐和园的工程,其中存在的贪污腐败实在是触目惊心,往往是被贪污的银子超出实际工程支出的好几倍甚至十倍以上。慈禧对这个情况心知肚明,但是却不查办,因为修颐和园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由于贪污巨大,修建颐和园的花费远远超出预算,经费缺口甚至超出户部全部的存银。户部尚书阎敬铭拒绝向颐和园工程投入如此巨大的款项,于是被罢免。光绪的老师翁同龢接手户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李鸿章曾经弹劾过翁同龢的哥哥,所以他与李鸿章有仇。而翁同龢又不是林则徐那种先公后私的人,所以自从他当上了户部尚书,就把全部经费投入了颐和园,而驳回了北洋水师所有的经费申请。因为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事情无非是两件:第一,不要得罪了现在的顶头上司慈禧;第二,让自己的学生光绪尽快掌权。
李鸿章作为北洋军和淮军的实际掌控者,是汉族大臣中首屈一指的实力派。在左宗棠死后,已经无人可以与他拮抗。这时,他的地位就变得很尴尬了。因为他是汉人,慈禧和光绪不信任他;但是他的实力最强,也最懂洋务,慈禧和光绪又必需依靠他。这样一来,对于慈禧和光绪来说,李鸿章的力量太强是不行的,这会让他们担心出现改朝换代的情况;而过度削弱李鸿章也不妥,这等于是砍掉自己的手臂。所以在这个时候,尺度的拿捏就很关键;同时值得指出的是,他们对李鸿章说的话不会完全相信。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局面:
李鸿章察觉到日本正在大力发展海军,准备与北洋水师决战。而北洋水师多年没有添置和更新武器,这时已经渐渐落后于日本。光绪与慈禧并不清楚这一点,而且他们也不相信李鸿章的奏折。因为在他们看来,李鸿章会不惜夸大其词也要扩充自己的实力。
在慈禧和光绪眼中,这件事无非是两种可能性:第一:北洋水师击败日本,同时自己也受到相当的损失,这样李鸿章的实力会受到一定的削弱,退回到与各地督抚相当的水平。这是最理想的情况。第二:北洋水师轻而易举完胜日本,李鸿章的实力再次提升。这就很可虑了,因为人的野心会随着实力的提升而膨胀,皇位可能易主。而后来实际发生的北洋水师被日军全歼的情况,他们根本没料到。
所以,在甲午战争开始前,慈禧和光绪都在有意无意的拖延李鸿章拨款的请求,目的就是防止他的实力过快增长。
同时,对于户部尚书翁同龢来说,他希望李鸿章倒台。而让他倒台有几种方法:第一:让李鸿章功高震主,引起慈禧和光绪的猜忌。这是玩火,一旦玩过头李鸿章反而有可能变成皇帝。第二:让李鸿章的实力逐步瓦解,变成一般的地方督抚,然后再罗织罪名将他击败。这个办法最稳妥。第三:让李鸿章栽个大跟头,直接把他放倒。这个无疑是最优解,但是在翁同龢看来是很困难的。
所以,翁同龢选择了第二个方法。具体的实施方案就是想方设法为李鸿章制造障碍,同时找准一切机会攻击他。而翁同龢本就是户部尚书。李鸿章想从户部拿钱就更难了。
对于李鸿章来说,北洋水师和淮军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绝对不容有失。但同时,他也害怕慈禧和光绪的猜忌,所以在扩军的问题上是有顾虑的。毕竟北洋水师已经号称远东第一了,这么强大的海军,还要继续扩充,必需要有一个过硬的理由。但是很可惜,当时直接的威胁只有日本,而日本在慈禧、光绪和满朝文武的眼里就是个蕞尔小邦不值一提。所以李鸿章除了向朝廷申请,并不敢自己去筹钱,就是因为害怕引起过多的猜忌。
对于李鸿章来说,这个问题有几个解决的可能:第一:想方设法得到大量军费,扩充北洋水师,并击败日本。但是这样一来有可能等不到开战,自己的脑袋就没了。第二:得到部分军费,维持北洋水师的战斗力,并与日本展开一场有限度的接触战。这对李鸿章来说是比较理想的结果。第三,得不到任何经费,避免与日军开战,保存北洋水师。这也是他最终无奈选择的方案。
可惜慈禧光绪和满朝文武并不了解情况,并逼迫他接受了第四种方案:得不到军费,仍然与日本进行决战,北洋水师被全歼。
在这场政治较量中,输得最彻底的是李鸿章,他失去了最大的筹码北洋水师,并背负了丧师辱国的骂名,由于其后他被派去日本签署马关条约,李鸿章又背上了汉奸的骂名。从此无论实力还是威望都一蹶不振。
对于慈禧来说,她成功的解除了来自李鸿章的威胁。从此李鸿章由一只老虎变成了一条狗,完全受慈禧的驱策。同时她还收获了一个意外之喜,就是光绪的威望也因为战败遭到了打击,使得她继续掌权的阻力大幅度降低了。
对于光绪,他不再感受到来自李鸿章的威胁,但是由于战争发生在他亲政之后,所以他也是政治上的输家,作为皇帝,他的威望遭到巨大削弱,亲政的基础被破坏。
至于翁同龢,他暂时收获了属于他的胜利,意外的得到了最优解,直接撬翻了李鸿章。但是很遗憾,他没弄明白,他的全部政治资本都来自光绪。所以最终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跌落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清廷内部的这番较量,要说真正的胜利者,也许只有日本。
日本从此告别了孱弱而死气沉沉的亚洲,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西方列强。&/p&&p&----------------------------------------&/p&&p&感谢大家的厚爱,在此对文中的内容做一点解释。
首先,人做决定往往不是基于单一理由,慈禧要求修建颐和园也是一样。文中主要讲了与北洋水师相关的方面,其实是非常片面的。慈禧个人的欲望(统治者坐拥天下,欲望总是不断膨胀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她并不觉得动用北洋水师的钱来给自己修个游山玩水的地方有什么不对,因为在她看来这些都是她自己的钱,爱怎么用就怎么用。我个人估计,在她心目中,钱花在颐和园上反而更值得,因为自己可以从中受益,至于去买船买炮买弹药,反而是资助别人。此外还有一个可能性也值得考虑:这是一个政治测试。类似慈禧这样的统治者,其执政的合法性是有瑕疵的,在这种情况下她必须培植仅仅忠于自己的班底。而如何筛选出这样的班底却是一件很难把握的事情——正所谓人心隔肚皮。而一旦挑选错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历史上赵高才会玩“指鹿为马”的戏码——以一件明显错误的事情来测试手下的忠诚度,同时也是一种公开的表态,俗称投名状。明朝时魏忠贤的生祠也是如此。而在慈禧这里,就是颐和园。只不过到了慈禧这里,手段变得温和而隐蔽了:服从我的,便一同来支持修园子,一起来贪污;不支持我的,类似阎敬铭这样冥顽不灵的,就回家去吧。
另外,对于李鸿章,以前总是聚焦于他的地主阶级身份,对他的功绩与努力比较忽视;后来不以阶级立场来衡量他以后,往往又对他的历史功绩过于高看。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客观的。李鸿章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官僚,并没有真正的西化。他与翁同龢等人的区别其实仅仅在于他掌握了更多的来自西方的信息,所以在判断上能够更接近事实一些。正如梁启超所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该做的事情,李鸿章不能也不会带给中国真正的西化(现代化)。
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对光绪非常惋惜,从他对待百日维新的态度上,觉得他可能是当时中国的一个希望,不过后来还是想明白了,他也不可能给中国带来什么好的东西。一个在那样的环境下成长的人,他的心智会发育成什么样子实在是让人没有信心(当然,这并不是他的错),从他的言行来看,他也不具备一个帝王的素质(甚至崇祯在这一点上都远远超过他)。
北洋水师的胜负在我看来是无关大局的(仅就对中国而言)。当时中国的落后是全面的落后,就算侥幸赢了一场,也无非是让清廷在剩下的十几二十年当中体面一些罢了。一头垂垂老矣的野猪和一只骨瘦如柴的饿狗之间的打斗,无论谁赢谁输也不过是西方列强眼中的笑料罢了。&/p&&p&另,我不是学历史或政治的,完全是业余爱好, 水平有限,还请包涵。&/p&
其实这中间有非常复杂阴险的政治考量。
首先在光绪亲政以后,举国都在等待慈禧交出权力。慈禧面对这样的压力,又不愿意放弃权力,于是提出用修建颐和园来作为交换。这样一来,摆在光绪面前的问题就成了:修好颐和园才能真正获得权力。
修建颐和园的工程,其…
泻药。&br&&br&古人云“左图右史”,读史当然要配合地图,否则一遍读完也只是稀里糊涂。&br&&br&配合历史读看的地图,当然就是历史地图。&br&&br&1、&strong&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strong&&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6ee96b2c072ddea0485a08_b.jpg& data-rawheight=&2072& data-rawwidth=&16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6ee96b2c072ddea0485a08_r.jpg&&&/figure&&br&这套地图集一共八册,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清末,内容包括原始社会遗址、各民族政权的疆域或活动范围、政区和一些部族的分布,秦以前可考地名、秦以后全部可考县以上政区、和县以下重要地名的位置或范围,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塞、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及海岸线、岛屿等。截止目前为止是我国最全面、最权威的历史地图集。&br&其中政区图每个朝代都有总图(不止一幅,比如唐代就有前期、中期、晚期三张总图),还根据一级政区有分政区图,非常详细。&br&&br&这套地图还有一个好处是有电子版,而且网上可以下载的地方很多。有了这套地图,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已经足够用了。&br&&br&这套地图非常全面,体积也非常大,价格也比较高(定价482),所以后来出版了简化版,也就是摒弃了分政区图,只保留总图,称之为《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上下两册,定价40元。不过这套简版实在是鸡肋,没什么大用。&br&&br&2、&strong&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strong&。这套地图是郭沫若在主编《中国史稿》一书时,为其配的地图。图很少,只有薄薄的两册,价钱也很便宜,上下册各定价25元。和谭图的“大而全”比起来,这套地图显然在这方面是比不上的。&br&&br&但是,和谭图相比,这套地图也有它的特色。它不像谭图仅仅是政区图,而是有许多专业地图,如手工业分布图、交通图、战争图,还有玄奘西行图、安史之乱形势图、元和藩镇图等等。特别是由于历史原因,这套地图非常重视农民起义,所以农民战争的地图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多的篇幅。&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7a45e0cef_b.jpg& data-rawheight=&575& data-rawwidth=&8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a45e0cef_r.jpg&&&/figure&&br&&br&&br&第三,是&strong&台湾版《中国历史地图》&/strong&,这套地图我没见过纸质版,只见过电子版。但这套地图既不如谭图那样全面具体,也不如郭图那样有特色,要说起来,也就是和谭图简版差不多,鸡肋而已。网上有下载。&br&&br&第四,我要提一提&strong&台湾三军大学编的《中国历代战争史》&/strong&,这是一套史书,而不是专门的历史地图。这套书一共十八册,记述了从夏商周到太平天国共三千年间的所有战争。我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套书,是因为它在每册书的后面,都附有相关战争的作战地图,一共785幅。&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e5c6bb3971fbc66d6352a_b.jpg& data-rawheight=&4741& data-rawwidth=&5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7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e5c6bb3971fbc66d6352a_r.jpg&&&/figure&&br&&br&台湾《中国历代战争史》中太平军进攻长沙作战地图。&br&&br&最后,我要说的是&stron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strong&,这是最新编著的历史地图集,由国家社科院主持编纂,历时30余年,去年终于出版了第一册,——而这第一册的定价是4980元。是的,你没看错,就那一本,定价将近5000元。所以我是没有见过这本书的,如果有哪位土豪买了一本,请千万记着扫描一下上传网上,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泻药。 古人云“左图右史”,读史当然要配合地图,否则一遍读完也只是稀里糊涂。 配合历史读看的地图,当然就是历史地图。 1、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这套地图集一共八册,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清末,内容包括原始社会遗址、各民族政权的疆域或活动…
&p&&b&高能预警!!!多图杀猫!!!我是认真的!!!&/b&&/p&&p&首先发个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ugman123.com/index.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bugman123.com/index.htm&/span&&span class=&invisible&&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这哥们的 visualization 能力完爆所有答案(包括我的)加起来,实在是牛逼……&/p&&p&==&/p&&p&这题目都给写成这样了,我就不指望赞了。你们就当福利好了。&/p&&p&这个回答里的图都是我自己画的,盗图必…… 算了你们想拿去玩就拿去吧……&/p&&p&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有点纠结问题里的最后一张图是怎么画的,不过仔细看了一下我觉得应该是二维空间里画的。所以 Asymptote 和 Metapost 都可以。&/p&&p&对了补充一点,在我的另一个回答里(&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当别人问你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价值的时候,你是怎么回答的?&/a&),我提到对于科研的价值,科研圈和大众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对于“漂亮的插图”也是一样。君不见大众媒体里少有数据图,就算有也是寥寥几笔,fancy 为主,使用符合当前大众审美的风格(比如现在是扁平、极简),测量从来不画 errorbar,甚至极简风格的连坐标轴都不画,一条颜色风骚的曲线牛逼闪闪。对于大众来说,看起来牛逼、fancy 才是漂亮。但是在科研圈里显然不是这样,而且不同的学科之间对图的严谨、清晰程度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单纯地说一个插图“漂亮”其实没什么意义。&/p&&p&——————————————
正文:&/p&&p&我觉得这个问题让我答简直太合适了…… 只要是用来画图的玩意我基本都用过,也都会。这个回答主要介绍工具,为什么不说方法呢?因为感觉好像没什么好说的,你觉得什么地方难看,改一下就行了啊…… 从最简单的开始吧。&/p&&ul&&li&菜鸟级:
&/li&&/ul&&br&&p&&b&Matlab, Mathematica&/b& 和 &b&R&/b& 就不说了。&/p&&p&&b&Python 有个著名的库叫 Matplotlib&/b&, 主要用来数据作图,但本身带有层次较低的 API, 原则上可以用来画任意种类的图。这玩意自带 TeX 数学语法。数据作图效果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97f00d11a7826fbbe12a8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97f00d11a7826fbbe12a8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b13fda01e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8b13fda01e_r.jpg&&&/figure&&br&&br&&p&丧病一点可以这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cf34b8de12a020c886560bcc1d8e942_b.jpg& data-rawwidth=&2242& data-rawheight=&17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6sp序列号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