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芯片的哪一款手机使用IMX351的芯片?

地表最强双摄拍照手机!骁龙845+6G+128G+透明后壳+DXO评分103地表最强双摄拍照手机!骁龙845+6G+128G+透明后壳+DXO评分103鹅城数码百家号首先从外观来看,HTC U12+采用了一块6英寸18:9的普通全面屏(没有跟风使用刘海屏这点很值得让人称赞),分辨率为,像素密度可以达到537PPI,支持DCI-P3宽色域以及HDR 10,材质为为Super LCD 6。机身顶部前置双摄、听筒、光线和距离传感器并列分布;机身背部利用分光混合成色技术打造的3D水漾玻璃机身,同时新增了半透明机身设计(透视蓝),让机械式内核、电路板若隐若现。横向双摄、闪光灯、指纹模块纵向排列,整体颜值很高。配合对边框的弧边处理,整体握持感十分舒适。在配色上有透视蓝、陶瓷黑、烈焰红三色可选。从性能来看,手机使用目前市面上最顶端的处理器:高通骁龙845处理器。骁龙845采用三星10nm LPP工艺打造,升级到了Kryo 385内核,依然是八核心架构,四颗大核心最高频率可达2.8GHz,性能提升25%-30%;四颗小核心频率可达1.8GHz,性能提升15%。GPU部分,骁龙845升级到了Adreno 630,相比上代产品来说性能提升了30%,能耗比提升30%,视频处理效率提升了2.5倍。性能绝对够用,并且在智能科技上做了全新的创新,对视觉、听觉和手机交互体验。手机内存上使用6G LPDDR4X内存,和128G机身内存,闪存方面使用UFS 2.1,写入和读取加载速度非常流畅。从拍照来看,手机在知名拍照评测网站DxoMark上得到了103分的高分,也会目前最强的双摄拍照手机(华为P20 Pro为3摄,P20得分为102分)。手机前置800w像素+800w像素双摄组合,f/2.0光圈,1.12um像素尺寸,84°大广角,支持背景虚化,人脸识别、AR趣味贴纸以及屏幕闪光灯和美颜模式;后置1200万HTC UltraPixel4代大广角相机(F/1.75光圈,1.4um像素尺寸)+1600万像素(F/2.6光圈,1.0um像素尺寸)广角+长焦方案,主摄像头采用索尼IMX363传感器(三星S8、S8+、Note8同款传感器),副摄使用索尼IMX351传感器(LG G7 ThinQ同款)支持UltraSpeed全像素自动对焦2.0(相位检测自动对焦 + 激光对焦),可实现2倍光学变焦和10倍数码变焦,支持OIS光学防抖和EIS电子防抖,急速HDR2.0,人脸检测等。可以带来单反级的背景虚化,总体拍照能力十分强悍。在续航方面,HTC U12+内置一块3500mAh电池,支持QC3.0快充,USB 3.1-Type C口,支持省电模式等,总体续航能力相对一般。从音频上来看,HTC BoomSound双扬声器HIFI升级版巧妙搭配高音和低音,给人动人心弦的立体环绕效果,时刻撼动你的听觉神经;HTC USonic智能声纳耳机,搭载智能主动降噪技术,自动感测环境噪音并进行即时调整。同时支持音频变焦和视频变焦,给你电影级的听觉享受,刷新你对音效的期待。从系统上来说,手机使用Edge Sense 2.0。作为2.0版本,全新Edge Sense给我们带来了更强大的交互体验,同时使用体验也得到了加强,使其更加智能。同时支持IP68级防水、防尘,支持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总的来说,HTC U12+是一款比较强悍的智能手机,除了续航稍弱,没有任何短板。但是由于高高在上的售价,对大部分用户,只能说打扰了。。适合充值信仰的用户或者喜欢小众手机的用户。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鹅城数码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聊聊有关数码那些事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严重偏科?魅蓝Note6这方面碾压LG V30
作为电视机等方面的大厂商,曾经也是在手机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LG,在智能手机方面的路确实越走越窄。终于,今年3月,其机型G6不再在国内市场发布,宣告着LG退出中国市场。曾经的大厂商如今走到这步田地也是令人唏嘘,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就的。
不过LG的智能手机之路并未完结。近日,LG在IFA 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上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V30。LG的V系列主打的是优秀的多媒体体验,所以其全面屏体验还是很优秀的,从图上看颜值也是非常高,十分令人期待。
所LG V30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参数,就是采用采用 F/1.6 光圈镜头。F/1.6 光圈是迄今为止智能手机行业中最大光圈的镜头,相比进光量出色。所以目前看来V30的拍照能力也应该是十分优秀的。
不过最新的报道便指出LG V30的光圈似乎并未达到其所宣传的水平。EXIF信息表明,通过LG V30主摄像头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显示其光圈大小为f/1.69,而非官方宣传中的f/1.6。而且马上就被爆料,其镜头选择的是IMX351这一款。而IMX351则是一款通常被国产手机用作前置的镜头。
唉,所以说每一个厂商的衰落都是有理由的,如果说LG V30真的用IMX351,那可真是令人失望了。就不用四五千的旗舰机来比,刚发布的魅蓝Note6,1099的机型就用上IMX362了,V30还停留在这种程度,怎能服众?
虽然像素数看上去只有1200万像素不大,但索尼IMX362底子足够大,1.4μm单个像素保证了画质基础,主镜头负责取景收图案,副镜头则专门用户收集景深信息。也是目前千元价格摄像头硬件配置最为优秀的双摄方案,你可知道IMX362使用在Nubia Z17和vivo XPlay6这样的旗舰级手机上。
魅蓝Note6用的这颗镜头支持Dual PD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这种方式对感光元件要求更高但速度更快,理论上可以达到0.03秒。这也是魅蓝Note6在拍照质量和在对焦速度上极为自信的原因。
在魅蓝Note6作为一款千元机,其拍照水平已经可以和S8这种旗舰争高低的情况下,V30还在用前置级别的CMOS当主摄像头,这不是坑爹是什么?虽然魅蓝Note6的拍照水平是强,但这也不是V30配置这么低的理由啊。
说实话,现在像魅蓝这种敢下这种本钱的手机厂商已经不多了,做“青年良品”就真的是去用心做,做更好。虽然魅蓝Note6取得了很大成功,我也希望魅蓝本身不要骄傲,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做出更多优秀的“青年良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HTC U12+评测:有声有色的自我超越 仅仅是一次起承转合 - HTC官方社区
请选择举报理由
不当或违法内容
恶意或违法行为
商业广告与废文
還可輸入 200 個字元
评分这篇文章
浏览 : 820
HTC U12+评测:有声有色的自我超越 仅仅是一次起承转合
文章版块:
转自爱活网
HTC U12+评测:有声有色的自我超越 仅仅是一次起承转合
相较于VR领域的持续发力,近几年HTC在智能手机行业的探索并不算一帆风顺,从机海浪潮到谨慎的一年一更新旗舰,即便新机的口碑依旧,但Android初期那种“唯我独尊“的销量表现也难觅踪影。在去年,HTC更是以11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Pixel手机研发团队打包{**}给了Google,而在近期HTC也已经确认,智能手机业务将正式并入VIVE业务,这也使得未来HTC手机的命运变得更扑朔迷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新的旗舰HTC U12+就变得更为引人注目,有人甚至将它视为“最后一款“HTC本真旗舰,毫无疑问,U12+的确也称得上旗舰的头衔——你依然能在其中觅得熟悉的3D水漾后盖、Edge Sense边款触控、UltraPixel相机以及BoomSound音效。
然而,HTC U12+在一众如狼似虎的对手面前真的具有优势吗?它究竟是HTC手机传奇的终章还是故事的新起点?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力反馈压感按键:优异的新突破却也有所桎梏
带有电阻式触摸屏的手机早已有之,然后受限于单点触控和屏幕交互的限制,这些产品都很难真正脱离触控笔或是按键使用,在2007年,搭载有电容式触摸屏的iPhone第一次让世界知道了手指触摸这一直觉式交互的便利,如今11年过去,智能手机厂商已经成功干掉了实体键盘,让触摸成为最基本的操作。
但这并不是结束,在iPhone7时代,引入TAPTIC ENGINE的iPhone再次干掉按键,终结了Home键损坏的尴尬,LRA线性马达电机模拟的反馈感成功骗过了大批普通用户,带来了贴近真实的使用感受。如果说机械结构的物理按键最终会在智能手机上退场,那么HTC U12+无疑比所有对手都更早迈出了一步,因为它引入了全新的“力反馈压感按键“,现在位于机身右侧的电源键、音量加减按键都取消了机械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压力的按压触发相应的功能。
可能是为了让用户产生“肉体记忆“,HTC在设计上对电源键进行了特别的纹路处理,这样一来在拿起手机的当下,就能明确摸到的究竟是电源键还是音量键,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性。HTC U12+侧边按键的震感颇为清脆明确,很大程度来源于配备的线性振动马达,相比早先普通智能手机所采用的转子马达,线性马达的震动幅度和方向控制更为精准,不会给人不干脆的”乱震“的感觉。
说到非机械结构的按键,最大的优势无疑在于使用寿命,毕竟不管再精密的机械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都难以避免的出现老化和磨损问题,而不可按压的压感按键则没有这个问题。其次,由于HTC U12+支持IP68级防尘防水,非机械结构按键也进一步提升了机身的一体化程度。
不过非按压按键也势必将带来一些操作的差异,首当其冲的就是组合键的改变,我们知道以往Android平台的截图由长按电源键+音量下键触发,但由于HTC U12+的边缘按键仅支持单点触控,因此手机无法识别组合键操作。HTC为用户留下了两个替代方案,其在底部的底栏区域留有了截图工具接口,只要向右滑动·,就能呼出截图工具;其次通过全新的Edge Sense边框触控,可以采用双击或是短按的方式实现截图。
其次,可能是出于容错率的考虑,U12+的力反馈按键需要按压的力量较大,而系统中并没有提供按键压力的调节,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女性用户来说,要触发侧边按键功能会显得颇为“费劲“,特别是在自拍环节,若你习惯于使用音量键快门,那么188g重的HTC U12+足够让你的每张自拍都有”新锐“风的晃动感。
3D水漾机身与屏幕:进一步,退一步
从One系列到如今的U系列,无论是金属还是玻璃,HTC都对于一体化机身情有独钟,和前一代一样,HTC U12+同样采用了3D水漾玻璃机身作为卖点,事实上在外观上它尽可能的延续了HTC U11+,仅看正面,若不是U12+硕大的双前摄开孔,你甚至很难分辨两者的差别。
这样的“自我沿袭“为U12+提供了极大的美感,柔美的玻璃机身经过了多层镀膜,即便是最不起眼的黑色,当光线折射其上,都显得熠熠生辉,仿佛覆盖了一层高质感的陶瓷釉面。顺滑的曲面玻璃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更贴合的手感,当U12+持握在手上时,你几乎不会感觉到一丝突兀,背部玻璃与金属边框完美贴合,也只有在旗舰级别的产品中才拥有如此高品质的握感。
HTC U12+并没有再次增加机身体积,和U11+一样,它也采用了一块6.0英寸18:9比例显示屏,不过虽然显示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比例的改变,HTC U12+并没有比传统5.5英寸的手机更宽,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习惯大屏的用户依然能方便的进行单手操作。
为了给更大的屏幕让路,HTC U12+再次使用了背部指纹识别按钮,和U11+一样,这颗指纹识别的位置考虑到了日常使用的位置,在使用时食指恰好落在其下,因此不管是左手还是右手都能快速的进行指纹定位。
而对于不习惯使用背部指纹解锁的用户,U12+同样还是提供有时下流行的人脸识别解锁,毫无疑问在解锁效率方面,这的确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解决方案——几乎在任何光线环境下,点亮屏幕的一瞬间就能完成解锁,特别是将手机正面摆放在桌面时,人脸识别相较背部指纹实用性更高。唯一的问题在于,HTC U12+仅通过前置摄像头的人脸算法进行加密,因此在安全性上远不如结构光等技术,因此人脸仅能用在解锁屏幕,而无法用于支付等更高的安全环境。
HTC算是LCD屏幕最后的拥趸,在LG都逐步拥抱OLED显示屏的当下,U12+依旧采用了SuperLCD3显示屏,和U11+一样,这块2K级分辨率的屏幕支持DCI-P3色域,整体饱和度和亮度也都维持在了相同的水准。事实上对于已经被AMOLED养坏胃口的用户而言,SLCD3的显示的确略微寡淡了些,而在最高亮度方面,U12+也明显略低于Galaxy Note8,但若你偏好“真实“,那这块屏幕将会更适合你。
HTC U12+也在系统中提供了熄屏时钟(官方称为“智能显示“)功能,锁屏状态下,HTC提供了8种不同的日历时钟造型(比前代多4种),若此时有未接短信、电话以及应用程序提醒,都能一并显示。可能是为了排除用户对于这一功能耗电的顾虑,HTC在U12+上对智能显示引入了Motion Lauch功能,开启后,只有在用户抬起手机时,熄屏时钟才会被点亮。
设计上的思路延续从正面来看,的确可以加强用户对于系列产品的印象,比如U12+,只要亮出背面,就很容易将它与此前的U系列产品相联系,以这个角度,HTC已经完成了智能手机外观设计的重要一步;但从反面来看,过于趋同的设计也容易引发用户的审美疲劳,U12+的不改变,也意味着留给HTC颠覆3D水漾机身的时间变得更为紧迫。
Edge Sense2.0:小而美的巧思
大屏幕带来了更大的视野,但它也的确对使用操作带来了负向的影响,18:9的显示屏纵向提升了显示面积,确保了手机宽度与以往一致,但它也使得手机变得“更长“,比如HTC U12+的机身长度就达到了156mm,这意味着普通用户很难用大拇指覆盖到机身顶部区域。而为了增强单手操作的可能性,HTC在U11中提出了Edge Sense边缘触控技术的方案。
和前几代一样,在HTC U12+机身下方的边框内,遍布了一系列柔性电路组件,它们被两条双层电阻应变仪所连接,当用户按压金属边框,这些组建的电阻值会发生轻微的改变,应变仪本身具备电阻值监测的能力,因此所得到的数值就能反馈给系统,从而实现不同的操作。
而近乎相同的硬件下,HTC继续升级软件,如今U12+的Edge Sense已经进化至2.0版本,除了以往的操作体验不变外,还添加了持握和双击操作。
通过单手对手机的“短握“和”长握“的按压操作,HTC U12+能触发两种不同的操作,用户可以在系统中优先设定按压力度,通过教程来习惯两种按压的所需要的时间。和以往的体验一致,HTC U12+的Edge Sense完成度非常高,即便初期有些生疏,但在习惯操作后,将极大的提高手机的操作效率。比如,将短握设置成开启相机,而长握则设置为唤醒手机,如此一来当需要快速启动相机时,从口袋掏出U12+的同时,即可唤醒相机;而在锁定屏幕后,长握手机即可点亮屏幕,这样一来配合人脸识别也能更快的唤醒手机功能
除了这些之外,Edge Sense也几乎支持快捷启动所有的手机功能,比如快速开启某一个应用程序,语音助手、实现屏幕截图、开关手电筒、启动录音等。值得一提的是Edge Launcher功能,它类似于一个快捷启动边栏,用户可以在其中无限放置应用程序或是功能快捷开关图标,启动后,Edge Launcher会像圆盘样打开,通过滚动就能快速开启想要的应用和功能。
Edge Sense2.0还增加了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双击以及持握,他们同样能够定义不同的操作。顾名思义,双击就是通过手指双击单侧的识别区域来实现的操作,这一操作同样能实现长握短握的全部功能。
比较独特的是持握模式,它与之前流行的体感模式颇为类似,其中提供了智能屏幕转向以及智能良平两个功能。当U12+检测到用户正在单手持握操作手机时,手机会默认关闭屏幕转向,好处在于,当用户躺在床上或是以其他姿势使用手机时,将不会触发重力感应转向,从而避免了反复开关屏幕转向的麻烦;而在持握模式开启的情况下,手机也会持续保持屏幕点亮。
毫无疑问,在日常使用中Edge Sense特定将成为了一个有用户黏度的功能,通过简单的一握,足够提升手机的使用效率,它是HTC U12+的闪光点,也是加分项。
相机表现:屈居第二能否位居第二?
如果将时间向前推后5年,很难相信HTC手机会在拍照上取得如此的成绩,HTC One时期提出的UltraPixel已经成为一块亮闪闪的招牌,不管是U11还是后续的U11+,都带来了令人惊喜的成像表现,其中U11更是拿下了彼时DxoMark的最高分。在最新的评分中,HTC U12+更是以成像106、综合103的成绩位列第二,仅次于华为4000万像素的P20 Pro,这使得我们对U12+的成像表现更为关注。
相较于U11+而言,U12+最大的{**}无疑在于双摄像头的回归。在后置部分,主摄采用了索尼IMX363传感器,这块索尼IMX333(Galaxy S8\S8+\Note8采用)的“零售版“最大能拍摄1200万像素照片,单像素尺寸达到了1.4微米,同样具备全像素自动对焦等新特性。而在副摄像头的选择上,HTC采用了索尼IMX351传感器,这块1600万像素的CMOS曾被用在LG G7 ThinQ上,本身也不算是一款低端产品。
在最早的HTC M8 Eye上,HTC使用辅助景深摄像头模式,副摄像头不参与成像,只负责景深计算,而到了U12+上,双摄像头组合变为了更主流的“长焦+广角模式“,其中主摄像头采用了一颗等效26mm的F/1.75英寸光圈镜头,而副摄像头则采用了一颗等效50mm的F/2.6英寸光圈,通过多帧{**}技术,能够实现1.85x-2x范围内的无损变焦效果。
HTC U12+两倍变焦样张
HTC U12+两倍变焦样张
以实际表现来说,HTC U12+的变焦功能可用度非常高,在1x-1.85x变焦时,U12+会选择广角端裁剪的方式进行拍摄;在进行1.85x-2x变焦时,它则会自动主动转换两颗摄像头的主副,此时广角端则作为辅助摄像头参与成像;而在超过2X变焦时,手机则会根据光线环境选择长焦或广角端进行成像。得益于IMX351的出色素质,即便只有F/2.6光圈,但画面的纯净度和细节表现出色,整体画面的损失依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样的变焦性能足够延展用户的构图距离,方便拍摄到以往手机无法触及的区域。
HTC U12+两倍变焦样张
HTC U12+两倍变焦样张
HTC U12+两倍变焦样张
不过这并不是U12+在成像方面最大的优势,事实上,在上手拍摄一定数量的照片后,U12+的对焦速度反而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它同样搭载有HTC U11所提出的UltraSpeed快速对焦技术,而U12+更混合了全像素相位对焦、反差对焦以及激光对焦等多种模式,在不同光线下,三种对焦模式相互配合,基本实现了只拿而打哪儿的体验,往往在点击的瞬间,手机就已经完成了对焦动作,即使在光照恶劣的环境下,也没有遇到拉风箱的情形。
以手上这台工程版的U12+来说,其自动曝光准确度相较U11+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即便是在大光比环境下,手机也能根据自身宽容度的能力给出最准确的曝光,不会再出现死黑或是过曝的情况,所有拍摄的样张中,除了极少数夜景照片为了压低噪点选择手动拍摄外,其余都采用了自动模式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HTC U12+的取景似乎仍然有不小的{**}空间,在某些光比环境中,它无法做到真正的所见即所得,在取景框中“死黑“的区域,到了最终成片就呈现了非常不错的宽容度表现,不知道在最终正式版中,HTC是否会修复这一问题。
在取景框中,上一张样张的预览就与实际成片差异很大
HTC U12+的镜头素质中上,不管是1200万像素主摄还是1600万像素的副摄,镜头解析力都符合高端手机的表现,边缘略有畸变和解析力下降但不算严重。不过HTC U12+镜头的抗眩光能力相较U11+反而有所退步,在夜晚拍摄灯光建筑物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炫光、鬼影等明显的问题,前几代反而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
基于出色的OIS以及EIS防抖的加持,HTC U12+的夜拍成功率较高,在极端环境下,即便手机已经将快门调至1/11秒,但出片的稳定度依旧有所保证,暴力的多帧{**}技术无疑又在其中立了功。当然,和老对手三星一样,U12+在弱光下拍摄时会较为注重画面的曝光,因此自动模式常常会采用较高的iso,在纯色的区域上,成片的纯净度不高,有较为明显的可见噪点。
HTC U12+同样支持主流的背景虚化模式,点击后手机最自动开启35mm焦段进行拍摄,不过可能仍然是工程机的缘故,其抠像痕迹依旧比较明显,背部的虚化也不算太自然,日常逗乐或许没有问题,但距离真正浅景深的大光圈效果还有不小的距离。值得一提的是,HTC U12+的前置也用上了两颗800万像素摄像头,也支持背景虚化效果。
整体而言,HTC U12+的成像表现在U11/U11+的基础上,又向前跨进一步,更快的对焦速度以及更好的自动曝光表现足够让它继续跻身智能手机拍照的第一梯队。
硬件:快、很快以及非常快
2018年旗舰的硬件标准如何?HTC U12+恐怕就是答案,它配备有高通骁龙845处理器、标配6GB LPDDR4X内存以及128GB UFS2.1闪存,有且只有一个版本进行销售。在这样的硬件条件下,我们也无须过多的赘述性能表现,通过安兔兔、GeekBench4以及AndroBench等测试,你已经能对U12+的顶级性能一窥究竟。
硬件不存有性能瓶颈,软件也没有拖了后腿。HTC U12+出厂已经装备有Android O系列,官方承诺将会在第一时间更新到Android P,而全新的Sense则内置有自启动管理等符合需求的服务应用,对于中国用户所需求的应用双开等需求也该有都有。不过和此前ChinaSense的问题一样,新版系统的UI设计仍然不算漂亮,当然这也是换一套主题就能解决的事。
早在上一代,HTC就已经干掉了3.5mm耳机,单USB Type-C接口完成了数据传输、充电以及音频输出的所有使命。U12+依旧随机赠送HTC声纳耳机,其经过耳蜗设计的入耳式耳机,音质本身没有太多值得一提的地方。不过配合HTC BoomSound音效,能够实现部分降噪效果,同时开启音效也会对声音有一定的聚合能力,音频听感也显得更为饱满。
HTC U12+的电池容量有所下降,由U11+的3920mAh降至现有的3500mAh,可能是由于工程机仍在调试的原因,手上这台HTC U12+的续航表现并不算出色,亮屏持续使用大约5小时左右就能耗尽所有电量,而待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不过好在HTC U12+支持高通QuickCharge快速充电技术,官方提供15W快速充电器,使用Q{**}.0充电器能够实现最高18W快充,1小时就能回复近80%的电量,用的快充的也快。
U12+依旧赠送HTC声呐耳机
总结:说爱不容易 且用且珍惜
HTC U11的推出,终结了HTC金属硬朗的时代,柔美的玻璃漂亮的向世界诠释了一个全新HTC的到来,时至U12+,进步同样是明确的:具备更强的处理器性能,更好的摄像头表现,具备用户黏性的Edge Sense功能以及依旧漂亮高端的机身设计,这些都足够再次令U12+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旗舰。
但在以性价比逐鹿的市场,要说爱U12+着实不容易。
如今,小米已经将845平台做到了2699元,而在价格略高的3000元区间段、还有一加手机6等一众更懂中国用户喜好的产品,而对于不偏好性能的用户而言,vivo X21、OPPO R15甚至是美图都更具吸引力。在HTC U12+所处的旗舰段位,且不说iPhone一直占领着绝对的优势,华为和三星都已经盘根错节,有着一批忠实的用户群,它们的确也更具备品牌溢价的能力。
结合这些因素,我似乎很难向身边的用户推荐售价高达5888元的HTC U11+,而这并不是HTC一家所遇到的问题,在音频和影像领域横扫的索尼同样在移动领域有着一样的困惑, U12+难道不就是“另一台“Xperia XZ2吗?
无疑,当品牌的光环逐渐黯淡,当用户逐步将你遗忘,如何抓住新的市场脉络是摆在所有传统手机品牌面前的考题。没人希望HTC U12+成为HTC故事的终章,在这些曾让人感觉兴奋的品牌奋起直追前,我愿意将热情赋予它们,与每一个老用户一样,对这些产品且用且珍惜。
新浪微博@金锦 加V 人文艺术博主 主力机HTC U11,816-A9-UU-U11
新浪微博@金锦 加V 人文艺术博主 主力机HTC U11,816-A9-UU-U11
写得不错,赞一个
如果你能预知未来必能影响整个世界
支持一下HTC。
:我是HTC品牌大使,优惠码,8140903官网下单时输入有优惠。
楼主好厉害啊,辛苦了!
在失意处,做成如意的样子。。。
只看销售量。
我是HTC品牌合伙人大使,优惠代码:官网下单时输入即可,U11eyes直减200RMB,U11+直减200RMB ,U11直减200RMB,UU直减Ultra 64G立减100RMB,欢迎使用!
路过进来看看支持一下
高科技集成电路无法取代血性。
好测评,支持下!
沪ICP备号-3 中国最近华为、小米因未来是否还是低价手机时代互掐.HTC U12+评测:有声有色的自我超越 仅仅是一次起承转合 | 爱活网 Evolife.cn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
已有账号, 立即
已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到您的注册邮箱,请立即点击密码重置链接修改密码!
验证邮件24小时内有效,请尽快登录您的邮箱点击验证链接完成验证。若未收到邮件请先确认是否在垃圾邮件中。
确认新密码
确认新密码
30天内免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没有账号? 立即
Follow us on
@EVOLIFE 公众账号
@爱活新鲜播
@EVOLIFE.CN
On Instagram
Follow our feed
HTC U12+评测:有声有色的自我超越 仅仅是一次起承转合
HTC U12+评测:有声有色的自我超越 仅仅是一次起承转合
相较于VR领域的持续发力,近几年HTC在智能手机行业的探索并不算一帆风顺,从机海浪潮到谨慎的一年一更新旗舰,即便新机的口碑依旧,但Android初期那种“唯我独尊“的销量表现也难觅踪影。在去年,HTC更是以11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Pixel手机研发团队打包出售给了Google,而在近期HTC也已经确认,智能手机业务将正式并入VIVE业务,这也使得未来HTC手机的命运变得更扑朔迷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新的旗舰HTC U12+就变得更为引人注目,有人甚至将它视为“最后一款“HTC本真旗舰,毫无疑问,U12+的确也称得上旗舰的头衔——你依然能在其中觅得熟悉的3D水漾后盖、Edge Sense边款触控、UltraPixel相机以及BoomSound音效。
然而,HTC U12+在一众如狼似虎的对手面前真的具有优势吗?它究竟是HTC手机传奇的终章还是故事的新起点?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力反馈压感按键:优异的新突破却也有所桎梏
带有电阻式触摸屏的手机早已有之,然后受限于单点触控和屏幕交互的限制,这些产品都很难真正脱离触控笔或是按键使用,在2007年,搭载有电容式触摸屏的iPhone第一次让世界知道了手指触摸这一直觉式交互的便利,如今11年过去,智能手机厂商已经成功干掉了实体键盘,让触摸成为最基本的操作。
但这并不是结束,在iPhone7时代,引入TAPTIC ENGINE的iPhone再次干掉按键,终结了Home键损坏的尴尬,LRA线性马达电机模拟的反馈感成功骗过了大批普通用户,带来了贴近真实的使用感受。如果说机械结构的物理按键最终会在智能手机上退场,那么HTC U12+无疑比所有对手都更早迈出了一步,因为它引入了全新的“力反馈压感按键“,现在位于机身右侧的电源键、音量加减按键都取消了机械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压力的按压触发相应的功能。
可能是为了让用户产生“肉体记忆“,HTC在设计上对电源键进行了特别的纹路处理,这样一来在拿起手机的当下,就能明确摸到的究竟是电源键还是音量键,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性。HTC U12+侧边按键的震感颇为清脆明确,很大程度来源于配备的线性振动马达,相比早先普通智能手机所采用的转子马达,线性马达的震动幅度和方向控制更为精准,不会给人不干脆的”乱震“的感觉。
说到非机械结构的按键,最大的优势无疑在于使用寿命,毕竟不管再精密的机械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都难以避免的出现老化和磨损问题,而不可按压的压感按键则没有这个问题。其次,由于HTC U12+支持IP68级防尘防水,非机械结构按键也进一步提升了机身的一体化程度。
不过非按压按键也势必将带来一些操作的差异,首当其冲的就是组合键的改变,我们知道以往Android平台的截图由长按电源键+音量下键触发,但由于HTC U12+的边缘按键仅支持单点触控,因此手机无法识别组合键操作。HTC为用户留下了两个替代方案,其在底部的底栏区域留有了截图工具接口,只要向右滑动·,就能呼出截图工具;其次通过全新的Edge Sense边框触控,可以采用双击或是短按的方式实现截图。
其次,可能是出于容错率的考虑,U12+的力反馈按键需要按压的力量较大,而系统中并没有提供按键压力的调节,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女性用户来说,要触发侧边按键功能会显得颇为“费劲“,特别是在自拍环节,若你习惯于使用音量键快门,那么188g重的HTC U12+足够让你的每张自拍都有”新锐“风的晃动感。
全部评论&6条
版权 (C) 2017 爱活网 Evolife.cn 科技进化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芯片是自主研发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