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美活动如何看待待现在的国人审美

采访美国人怎么看待中国人的审美:是病态,还是时髦?
审美无对错,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以下所述仅代表一部分人,不代表所有人。但是不可否认,它们确实是流行大众趋势、社会文化的缩影。
来了美国之后,发现各大商场里销售人员一定会说几句中文;广大留学生里,MK的包包出镜率十分的高,理发店里亚洲人特别多;路上可以看见,摆出各种奇异的姿态,进行自拍的人,有男有女,大多为中国人。进入厕所,镜子面前唰唰地开始补妆,弄头发的亚洲人,早上起来必吹头发的亚洲男性,不得不感叹一句:
咱中国人对于形象的看重让人叹为观止。
那么,不免有疑问了:我们中国人的对美的理解,或者说留学生们对美的理解,美国人是怎么看的呢?
对此,日报分别采访了一批本土美国人和在中国暂居的美国人们,询问他们对于中国人审美价值观的态度,看看美国人是怎么看待咱们中国的“美”的。
特别声明:被访者们很喜欢中国,也对留学生/中国人很友善。以下采访含有一定社会批判性,本属无意中伤任何种族。
首先,在美国本土的被访者,
对于咱们留学生的审美品味,大多数是赞扬的。
黑人小哥Cameron回答说:
“at least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like a fancier, more modern version of America's.”(至少对于大学里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他们相比美国学生更摩登。)
Cameron也坦言:
“Like America is laid back, but Chinese put a lot of effort into looking trendy.”(就像美国人穿的有些过时,但是你们中国人为了让自己看得时髦,花费太多精力了。)
白人小哥Buzz对此也说:
“I think in general people long for beauty and to have high standards on what beauty is.”(我认为你们中国人对于美的要求很高。)
随后他也表示,这和留学生本身有关:
“most of the Chinese that I know come from very well to do families in China and so because of that it really paints a picture on their standards of looks and high quality material things.”(我认识的中国人都来自富有的家庭,所以我想这也影响了他们对于美的定义,对物质和外表的要求很高。)
另一批被访者是暂居在中国的美国人,
他们的回答更加具有批判性。
毕竟在中国,他们所接触的人不仅仅是来自中产阶级以上的留学生,而是各行各业,各层各类的中国人。他们对于此问题的回答更有代表性,也更全面。
在中国居住超过五年的Garrett表示:
“It’s especially oppressive in China for gender expectations.”(社会对男女性别的期望值太具有压迫性。)
“The body image of women is unfair.”(女性体像很不公平。)
他表示说,“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美’非常的苛刻和具有压迫性。小脸,肤白,身材纤细,大眼睛,长腿是社会对于美女的定义。这个定义很狭义,也很病态,导致中国女性对于美非常敏感,也更加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判。”
Garrett表示中国社会对男性审美,比起女性,则显得异常宽容:
“No one teaches boys how to act like a man, treat themselves and women with respect.”(在中国的学校里,没有人教导男生们怎样做一个男人,或者教他们怎样尊重他们自己,和尊重女性。)
Garrett把这种现象称为:“masculine in a narrow sense” (狭义的大男子主义)
被访者均表示:“Cultural evolution takes place faster here.”(在中国,文化价值观进化得更快。)
美国人的审美观
在美国,除了工作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大部分人对时尚的嗅觉的相对迟钝的。与其说不能,不如说他们不愿意,或者说不在乎,自己穿什么牌子,背什么包。
牛仔裤衬衫,leggings运动衫,自己DIY两剪刀裁剪出来的免费T-shirt,在美国校园中非常常见。
留学生们的outfit很时髦,很trendy,这是大多数美国人对于留学生审美的印象。一分钱一分货,咱们留学生三十万大军在shopping mall里另美国人望尘莫及的购买能力也完美地体现在穿衣打扮上。
多数的被访者都表示:“留学生们是时髦的代言人,时尚的风向标。和美国本土大学生DIY的穿衣指标完全不同。”但是,同时,他们也表示在这方面,咱们中国人是有些太过关注外表了,也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
其实对于目前社会的这种性别分化和审美,在美国60年前也出现过。大概1950s左右的美国,整个社会对于审美的要求和目前的中国很像,所以这和种族无关,和社会进程有关。
在这样一个叫嚣着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个样的社会,不可否认的是存在这一一种现象,即:在我们的教育观念里面,满是挫折和竞争,男生也缺少勇敢和担当,缺少对女性的宽容。其实这不止是中国,许多亚洲国家都是这样。
在美国,社会对于男性的美是这样定义的:
时常健身,绅士(至少在女性面前),遇到困难时,选择在女性前站出来,敢于承担责任,婚后照顾家庭。
反观中国男性,日益增长的啤酒肚和婚后时常外出的生活状态就非常的不同。
审美无对错,没有孰优孰劣之分,甚至以上所述仅代表一部分人,不代表所有人。但是不可否认,它们确实是流行大众趋势、社会文化的缩影。
中国审美价值观的由来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给少年少女们灌输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
我国义务教育致力于确保男女平等和减少对外表形象的关注,所以才有了dress code(校服)。
这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全球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当然,不是只有中国的孩子穿校服,英国、日本的学生们也有校服,但是咱们的真的是血与泪的耻辱啊,请看下面这张图:
中日校服对比
还有咱们的校服真的是不分男女的。把头蒙住,根本无法区分男女,不行你区分一个我看看。
中国的校服不予性别区分,可能这也是造成我们对于男女社会责任的模糊和扭曲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种现象的发生,也不难解释。一个人的审美是需要培养的,不会一举而成,不会一秒发现属于自己的风格。这里不是说——穿哪件衣服显瘦,哪件有气质,哪件帅气;而是哪件我能穿好别人不能,哪件代表我的性格——这些全都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和尝试各种风格。人们说,做什么从小抓起很重要。而品味往往和衣服的价格高低关系不大,和一个人对自己性格自我挖掘关系很大。换句话来说,品味也好,审美也好,需要不断实践,也需要时间沉淀。
因为当我们自己可以选择衣服的时候,早就过了那个发掘自我的年纪了,也早就忘了自己是什么风格,或者从来也没把自己的风格亮于人前, 所以我们只能选择逐步模仿外来文化的时尚感,还有一次词形容这种价值观的,那就是:
“山寨”。
于是,国人对于美的欣赏,从模仿开始。我举个例子,随着某部韩剧的热播,某种衣服开始烂大街,不只是某种衣服;而是比如说,韩剧里主角们的穿衣风格,社会青年男女们开始争相模仿 。
当然,这都没有错。追求美,无论是模仿还是独创,都是正确的。
可是,你会发现,全民跟风某种潮流,特别是穿着,在美国非常少见 。观看美国人的衣橱, 你会发现,他们的穿衣风格基本上一致(consistent),不会为了可以模仿某种画风,就抛弃掉自己十几年用经验值刷出来的时尚。是所谓,别人身上闪闪发光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与其被引领潮流,不如独占风骚。所以,美国人就深谙“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的道理。
当然,当我们开始模仿欧美风、日韩风的时候,则中国风会淡出主流审美价值。不是说没有人喜欢,而是中国风会变得小众化。而为了达到“美”,为了模仿到极致,拥有样板身材则变得很重要。
三分靠打拼,七分靠天分,剩下九十分靠长相。
相信大家小时候一定听说过这样的话,老师们都这么说:
“不要把心思花在不该花的地方,学生就要好好读书,而不是一个劲儿地关注外表。”
为了统一配合这种教育方针,某教科书上也说:
“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美”、“内在美才是真的美”。
可是,实际上呢?某中学中考备考前,教室里放了一面镜子,贴了一样一句话:
“人丑就应该多读书。”
“不能拼爹,不能靠脸,你只能选择读书。”
这个社会一面从小教育我们说:这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一个人的内在价值更重要。可是,一面却以此评价和区分着我们:人丑就不能如何如何,人丑就该如何如何,明明可以靠脸却如何如何.....这些价值观让我们在外国友人眼中变得时髦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对自己的折磨,又何尝不是一种病态的衍射。
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更好,我想这个社会应该会成为一个更加宽容的社会,就像美国人用了60年来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又需要用几年呢?又要如何开始呢?宽容社会所带来的好处,留学生们都应该很清楚,所以见证过宽容社会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先一步得改变这种价值观吗?
点击以下你感兴趣的标签
立即阅读相关好文章
“你录取与否已经不再是你对于学校来说是否够优秀,而是你看起来是否比其他人优秀。于是我们花重金上SAT课,改文书,参与一些自己根本不想参与的活动。其实我们足够好了,但是和别人相比,我还需要更好。”
回复“ 抽签”给你看一篇文章《你以为你在睡大学,其实是大学睡了你 | 假如名校录取是靠抽签随机决定的》
年轻的留学生们可能不知道,曾经在北美留学生群体里,流传着“四大神车”的传说。它们曾经以便宜、维修费低、耐操等特性常年霸占着北美华人买车首选。它们是汽车界的无冕之王,合称“DFBB”(东方不败)。
回复“神车”给你看一篇文章。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每年20多所北美名校的代表齐聚北京上海,为准备留学的同学剧透留学生活。
每年20多所北美名校的代表齐聚北京上海,为准备留学的同学剧透留学生活。
今日搜狐热点2017年国人审美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2017年国人审美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糯米结婚百家号说起日常生活里的中国风,第一个跳入你脑海的是什么?如果以“中国风”为关键词,去某宝搜一下爆款,大部分人愿意消费的中国风长这样。棉麻T恤搭配各种古风串儿是极好的,再随手配一把折扇,时不时摇几下露出“淡漠”字迹的定制书法。要是脖子和手上少几串菩提子,出去见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爱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式盘扣的休闲T恤完美结合了传统设计与现代生活需求,还可以在唐装改良外套的双袖加上龙凤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就是“龙的传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廉价的面料和印花、没有版型的剪裁、俗气的配色,再配个葫芦就是中国风了。当西方为中国设计消费品的时候,他们在时装周上看到的中国风参考是这样的。绞尽脑汁地把各种元素凑齐一桌麻将。从此国外大牌们对中国风的理解一路跑偏,他们眼里的中国风,是清一色的 “龙”、“凤”、“花”,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令人匪夷所思。△杜嘉班纳的“鸡年穿鸡”△LV的“猴年三件套”之外星人项圈GUCCI 2017春夏发布会还算养眼用了绣花、对襟等元素,但在东方古典风的扇面上绣上哥特字体的GUCCI总觉得哪里不对。真想对这些大牌们说一句,你们维持高冷的状态就好,真 的。除了衣物配饰,家里的中国风格化从一开始就要打好基础,外面是洋气的高楼大厦,里面是半吊子的“中式装修”,梅兰竹菊体现我的高风亮节,而且还是水晶、3D的高风亮节。有文化底蕴的人家里,怎么能少了书法呢?“天道酬勤”就很不错,我要放在目光所及的一切地方,并饰以立体的中国画点缀。平时喝茶就用“汝窑”茶具,北欧风的清新色泽,想象力十足的款式。集齐一套,也许还能举行龙珠召唤仪式?在喝茶之余,为了表现对生命的热爱,中年企业家的圈子里,“茶道”、“修行”、“禅悟”尤其受欢迎。△男禅悟△女修仙家里常焚香常存仙气,书柜里整齐地放着星云虚云白云马云大师全集。出门无论去哪里玩,总有平地起的古城和演不完的千古情,有些是影视拍摄基地强充的,有些是城市发展旅游搞的。△横店影视城秦王宫当你到美滋滋地到达五彩缤纷的宣传照上的地方,发现没有滤镜没有PS的实景是长这样的。△宋城千古情与山寨古城相搭配的是景区里的影楼风摄影,唐装、汉服、清宫戏,任君挑选,包君出戏。脍炙人口的网络歌曲中横亘一段唢呐、古筝、葫芦丝,是他们最美的云彩。听完一曲《最炫民族风》,踩着动次打次的节奏,上图喜庆的人儿能随时随地尬舞起来。但反之,也有人在电子音乐里融入二胡,都毫无违和感。讲真,在生活中要想找不那么假的中国风,其实也不那么难。现在都讲究极简,其实宋朝就是最早的极简。宋徽宗的《听琴图》为我们正确示范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活美学,只需两三人、一把琴,就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雅集。中国人自古也爱热闹,从《韩熙载夜宴图》可以看到正确中国风的衣着穿搭、室内装潢、家具摆设都是怎样的。也许是中国文化过于博大精深,在传承时一不小心就容易剑走偏锋,不过我们会发现还有不少将中国风现代化的正确例子。IDEAT中国曾以拼贴画的形式,将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感的时装、家具结合到一起。可见,中国风一点儿也不土,设计得当的话,还非常的时髦。王澍设计的富春山馆从《富春山居图》和《写山水诀》中汲取灵感,用建筑群将“远山”、“次山”、“近山”表现出来。至于如何让家里的中国风没那么淘宝廉价气,建筑营设计工作室通过改造北京传统四合院,扭动的灰墙让整个院子活了起来,给人一种现代与传统结合的美感。他们还在唐山设计过一间水岸佛堂,不仅隐于树林,还藏于土丘,很有隐居的感觉。南京的这栋老宅被名谷设计布置得充满中式元素,传统庭院中安了个釉面的冥想室。最近,故宫博物院与亚马逊联手,推出了首套Kindle Paperwhite 联名礼盒。故宫淘宝推出的这款和纸胶带让多少人从此入坑,纹样设计来自于云鹤纹的袍子△ 清晚期“掐丝珐琅万寿无疆中碗”吴冠中曾经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在各种伪中国风让我们审美无能、吐槽无能之时,也有那么一群人在认认真真打磨设计,让别人知道,我们的设计不仅仅是故纸堆里的古代传统。?有哪些好看中国风?今天的文章由 一夜美学(ID:yiyemeixue) 授权转载点击下方“ ”查看 《这届老外不简单,中国风玩得666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糯米结婚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糯米结婚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国人当代的审美水准,真能把老祖宗气疯!
转载声明:本文授权转自「日本设计小站」
ID「japandesign」
蔡元培先生说: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
这句话有如一记重锤在心,不由得令人长舒一口气:还好,我们的民族还是有审美的。
我们的审美除了丑,没有别的毛病。
“中国审美进入了一个恶俗的时代”
日站君在姑姨群里
时不时会收到这样的H5
看到这样的画面
不坚强一点真的是会流泪
稍微好一点的
是这样的育儿推送
孩子是不是危险我不知道
这个配色还真的是有点任性
至于走出家门以后
看到的会更精彩
说干就是干
医疗大国普及医学
户外广告义不容辞
儿童摇摇车
带有魔幻现实主义
主打荒诞风格
如果觉得此文甚好
请您动动手指转发
或许你会说,这些都是黑历史,我们现在已经不是这样的了!
是的,2017年,国人审美迈向一个新阶段,当年梁思成心心念念的国风建筑,现在变成这样了:
河北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金鳌馆
坐落于举世瞩目的雄安新区
这只超级大王八
真不愧是网友票选的最丑建筑
歙县示范总工会幼儿园
家里如果有熊孩子
送到这里应该不错
看俺老孙不分分钟把你吓哭
还有日站君曾经吐槽过的各式建筑
这可真是人民艺术以及仿生学
与大型建筑的完美结合呢
也难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苦口婆心地建议地方干部们:应该加强艺术素养的教育,在基本知识考核中,加入审美品质的考核。
所谓审美,必是先“审”而后“美”,各位有关部门,请你们摸着良心回答:你们审过了吗?
主持人窦文涛曾在自己的节目中,谈到自己的一位来自美国的艺术史研究家朋友。这位朋友自海南游历到北京后,所发出的感慨是:中国进入了一个恶俗的时代。
中国式审美,美过
——中国式审美真的不行吗?
相信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会是:美过。
不仅美过,而且美得超前。
唐代建筑有多美
看梁思成的手稿你就知道
宋朝,是最早的极简
雍正,是纯色的小清新
即使是林徽因用来打趣学生的“乾隆taste”,对着现在的“农家乐”,也有资格报以勾唇一笑。
至于民国时期的审美水平,随便一个平面设计,都美得赏心悦目:
广告排版现在看都不觉得落后
即便广告以字为主
也是主次得宜、疏密有间
再看今日街头最常见的招牌
红艳艳的画风真是说不出的喜庆
看到这里,相信你一定会发出一个疑问:我们的审美,怎么就从各种优雅端庄古典高尚,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中国式审美,到底哪里不对?
诚然,这和我们的审美断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经过众所周知的那段集体主义生活,上一辈人刚从贫穷中走出来,能够维持温饱就已经满足,哪里还会考虑什么审美?
但事实上,即便是如今吃喝不愁,要谈审美,也依然是一个道阻且长的问题。
【实用至上主义】
季羡林在他的随笔中写到过,“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因为注重实际,关注点只会在效果上,至于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这个形式美不美,这并不重要。
有一名粉丝曾和日站君提到过培训机构的传单设计,她给朋友设计了好几个方案,但最终朋友选择的,依然是市面上最流行、也最丑的那一种:
因为对家长来说,培训班有什么优惠、开什么课程、最后交多少钱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你的传单好不好看?这种问题需要考虑吗?
很多设计师都会有这种经历,那就是某某朋友请你设计个logo、设计个海报,你报了个价格,人家还嫌贵。因为在他们眼中,“设计”不过是就是个动动脑子的东西,太简单了,不需要成本。
如果一件商品,因为其设计感而提升了价格,他们就会觉得这个价格“不实在”,花这个钱“不划算”。
因其深深埋在骨子里的功利性,他们对美没有尊重。“美”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值钱,他们也不舍得为“美”花钱。
【要脸面,不要体面】
但是,不要忘了,我们中国人同样是非常爱面子的民族,为了自己的面子工程,舍得为“美”花钱的人,当然还是有的。只不过他们花重金打造的房柱子,长的是这个样子:
花费7000万的金河豚
长的这个样子
最酷最炫的企业广告
是这样子:
这种花钱买来的并不是“美”,而是“壕”。经济快速增长的这三十年,真正多的不是精英,而是暴发户。所谓“温饱思淫欲”,富起来了,总想显摆一下自己的“深厚底蕴”。
加上开放的市场引入了国际潮流,一些具有“国际眼光”的人,那颗附庸风雅的心便蠢蠢欲动,一心想要表现一下自己那上了一个档位的审美层次,只可惜,他们对美其实并没有什么追求。
大部分的中国式审美,都以为单纯的加法就是美,殊不知加法以上,还有减法。
只要能体现自己的壕就可以了,才不管壕得体不体面,于是乡镇村内最普遍的户型,莫过于千篇一律的“欧式”小洋楼:
【审美的集体无意识】
更多时候,中国式审美的普遍低俗在于,不是人们不追求审美,而是对美没有概念。
你怎么知道在你眼中看起来low到爆了的穿衣打扮,不是他在出门前费尽心思搭配好的?
你怎么知道你眼中的“清流”,在别人眼中不是一种俗气?
在你看来,父母装修的房子真是花花绿绿的辣眼睛;在父母看来,你装修的房子真是冷冷清清太辣鸡!
钱钟书在《谈俗气》中就已经提出,“俗”这个字眼太主观,不同层次人的审美,不管所处层次是高是低,永远对其他层次充满鄙视。
而在审美上,我们最欠缺的,莫过于对审美意识的培养。
我们的美术市场很繁荣,然而那依然是停留在学院、画家和高端市场之间的小众勃兴,真正的大众对“美”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一个无意识的阶段。
大众的教育,没有美术。
可怕的不是审美奇葩,而是奇葩的审美代代相传。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那些满大街的商业广告,没有办法拒绝那些乡村欧式建筑,我们所生长、所生活的环境就是如此。
我们甚至没有权利获取审美的教育资源,学校里老师一句“美术老师请假了”,就能名正言顺地占课补课。就连小学课本,这设计都丑得带不动节奏:
中国的小学课本
日本的小学课本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能做的只有一点一点剔除。所幸的是当文化开始发声,审美也跟着崛起,我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中国式审美到底该是个什么模样?
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的审美会被扭转过来,国外设计师们眼中的中国,也再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以及这个样子
视频资料:《中国人的奇葩审美》
本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现在中国人的审美都怎么了,为什么会喜欢中性的男的?男人不是应该学纯爷们?
一帮所谓鲜肉,学被无数人鄙视的棒子,结果好的没学到,就学得粉擦得比女的还厚,演女神直接换衣服和发型就行了,女的有喜欢的,男的竟然也当成榜样。看某帖子,一帮男的也在那里跪舔。()。什么时候,中国又开始阴盛阳衰了?男人,不应该是下面这样的吗?注意,不仅仅是看肌肉,关键是人的气质。比如从没见过发哥和杰哥秀肌肉,彭于晏演湄公河也没秀肌肉,但依然很男人。
[&此帖被四氧话三铁在 22:46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就算是爷们型的也是喜欢帅的,而不是自以为爷们的丑比
为啥说现在国人审美呢,自古不就是喜欢那些奶油小生吗。
年轻的勒布朗詹姆斯和年轻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你选谁,这不是明摆着得吗
直男癌晚期阿兄弟,为什么不开阔点,接受多元文化
1,张嘴就来现在的中国人打击面太广了,地图炮开到一个人口十位数的国家合适吗2,审美这个东西受到潮流影响,而且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男人也有人喜欢胸大腿长的有人喜欢瘦瘦的衣服架子,人家喜欢啥样的也不关你事吧
古代也是这样的
,有着貌似潘安,玉树临风这类成语,古代不也有翩翩美公子么
小说里兰陵王也是据说面具下有一张美貌之脸,为了防止别人见到他的美貌才带上面具
其他书籍记载也数不胜数,其实喜欢肌肉硬汉并不是中国有史以来的审美 而是你看多了美国大片 主观意识带入了吧,认为亚洲也这样,然而并非如此
鹿晗:你所森么,伦家不爱听啦不爱听
鹿晗:你所森么,伦家不爱听啦不爱听
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美男子吧……
1,张嘴就来现在的中国人打击面太广了,地图炮开到一个人口十位数的国家合适吗2,审美这个东西受到潮流影响,而且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男人也有人喜欢胸大腿长的有人喜欢瘦瘦的衣服架子,人家喜欢啥样的也不关你事吧
为啥说现在国人审美呢,自古不就是喜欢那些奶油小生吗。
你的审美只能代表你自己。把所有人都规定的死死的那是朱元璋时期。
单说那贴人家讨论的是颜值都能上升到审美,要单论颜值别人说杨洋好看有问题吗?上来就开aoe有意思吗?
引用6楼 @ 发表的:单说那贴人家讨论的是颜值都能上升到审美,要单论颜值别人说杨洋好看有问题吗?上来就开aoe有意思吗?从来不觉得这种不男不女的好看
该回帖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引用4楼 @ 发表的:为啥说现在国人审美呢,自古不就是喜欢那些奶油小生吗。汉民族过去是有血性的民族的
我既爱看巨石强森,杰森斯坦森,也爱看鹿晗吴亦凡,你觉得我是什么审美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古代中国美男子就是这样的吧,白白净净,男生女相。老美倒是喜欢硬汉。我觉得吧中国十几亿人,肯定各有各的喜欢,这些奶油小生喜欢的大部分是妹子吧,我们bxj大部分不就喜欢另一种么?没必要上纲上线
引用9楼 @ 发表的:我既爱看巨石强森,杰森斯坦森,也爱看鹿晗吴亦凡,你觉得我是什么审美我和你一样好看就是好看 不管大众喜欢硬汉啊还是小鲜肉啊
丑的也还是一样丑
直男癌晚期阿兄弟,为什么不开阔点,接受多元文化
引用1楼 @ 发表的:鹿晗:你所森么,伦家不爱听啦不爱听
傲娇啊..硬的不能自抑..
引用7楼 @ 发表的:从来不觉得这种不男不女的好看你有你自己的审美,别人也有别人的审美,没必要相互强加的
刚听完三体广播剧
光辉岁月唱的好,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他没有,分开每种色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包容别人的喜好,那才真是社会进步。总有人讲自由,但是自由绝不是只许自己自由而去限制别人,尊重别人和你不一样的喜好和选择的自由,同时不要因为的喜好和选择去给别人造成麻烦。。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楼 @ 发表的:鹿晗:你所森么,伦家不爱听啦不爱听
我恋爱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不一样,我喜欢女的
古代也是这样的
,有着貌似潘安,玉树临风这类成语,古代不也有翩翩美公子么
小说里兰陵王也是据说面具下有一张美貌之脸,为了防止别人见到他的美貌才带上面具
其他书籍记载也数不胜数,其实喜欢肌肉硬汉并不是中国有史以来的审美 而是你看多了美国大片 主观意识带入了吧,认为亚洲也这样,然而并非如此
女人都不喜欢肌肉男,至少我身边的女生都说只要有线条就可以,肌肉很大很吓人,原话
本帖已经被锁定,不能回复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342人参加团购328.00元&699.00元
604人参加团购385.00元&999.00元
87人参加团购226.00元&369.00元
291人参加团购98.00元&599.00元
87人参加团购99.00元&299.00元
337人参加团购299.00元&599.00元
450人参加团购288.00元&849.00元
226人参加团购129.00元&299.00元
381人参加团购256.00元&1099.00元
310人参加团购189.00元&399.00元
610人参加团购299.00元&969.00元
331人参加团购149.00元&2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的审美观崩塌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