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0.7x0.3这大小严重么

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考虑皮样囊肿,囊肿大小约3.0×1.6cm。如果不手术后果会怎样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考虑皮样囊肿,囊肿大小约3.0×1.6cm。如果不手术后果会怎样
cn******女51岁神经外科
江苏省东海中医院
你说基本基本已经明确为良性肿瘤,不算大,通常不会有明显影响,但是建议手术,不手术有继续增大的风险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回答仅供参考。
你好!如果手术的话这个手术的风险系数多大?
这是你医生和你交代的,手术前有手术同意书
目前病人的症状是昏晕的不行,能不能先吃药调理一下让病人不昏不晕了在手术呢
吃药没用的,自己考虑
你好!这种情况没有保守治疗方案了吗?必须得做手术吗?
建议手术,肿瘤已经形成,无法保守治疗
好的,谢谢您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你好,这种脑部的占位性病变还是比较麻烦的,需要手术切除才行,一般难度也不小,所以...
你好,你有什么症状,多久了,有症状就手术切除
从你现在这个地方,这个情况来看的话,这个体积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大了,要是这个时候对...
指导意见:
你好,你的情况如果没有症状,可以暂时观察看看的。如果症状明显,要积极手...
病情分析:
囊肿属于良性病变,对身体没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不做治疗或用中药调理,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皮下囊肿,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区别?
皮下囊肿,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区别?
三.四年前,右颧骨处有个很小的硬结,开始是一个黄豆大小,经过几年的生长,现在有花生大小的包,圆形的,边界清楚,可以移动,和皮肤色一样,突出表面二,三毫米,皮肤下有胡豆大小的圆形囊壁,质软有弹性,不痛不痒,按压的时侯感觉里面是液体。昨天有白色油脂的膏体压出来,后来我用力挤压了很多白色的膏体出来,味很臭。中间有个黑色的导管。去年检查过,医生说是囊肿,没说是什么囊肿说不用做手术一我这到底是什么囊肿?二皮下囊肿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最主要区别?三是不是只有皮脂腺囊肿才估挤出白色油脂的膏体
白癜风疾病预防的方法有什么?减少自呼吸道进入的有害物质;减少从口进入有害物;多食用黑……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专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135199
指导意见:其实这个都差不多,要想治疗的话,一般也就是手术治疗的好,具体的用药方案和用药方法应该遵医嘱。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肺部感染,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病
&&已帮助用户:94074
指导意见:其实这个都差不多,要想治疗的话,一般也就是手术治疗的好,具体的用药方案和用药方法应该遵医嘱。
职称:医师
专长:脂肪瘤,痔疮,疝气,阑尾炎等,
&&已帮助用户:331897
指导意见:皮样囊肿属于脐胎瘤范畴,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皮脂腺管口堵塞引起,手术切除就没问题了,皮下囊肿只是一个统称
问皮脂腺囊肿怎么治疗
职称:医学会员
专长:腱鞘囊炎,骨盆骨折习惯性髌骨脱位,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颈椎病,骨折,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骨刺,滑膜炎
&&已帮助用户:382
问题分析:你好 皮脂腺囊肿又称粉瘤,非真性肿瘤,为皮脂腺外口阻塞所形成。多发生在头部,其他部位的真皮,皮下组织内也可发生,皮脂腺囊肿未感染时应带囊壁完全切除,意见建议:残留囊壁会复发。合并感染时,可先用抗菌药物,化脓后需切开引流,待急性炎症消退后再手术切除。
问我是脑部皮样囊肿,右后部。最近头感到很重,而且眼睛...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手足癣,传染性软疣,白驳风
&&已帮助用户:284927
指导意见:您好,通过您的描述,应该是这个因素,需要你积极治疗的.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多补充维生素,避免一下辛辣食物,做到心情舒畅.
问宝宝三个半月大,眉毛之间有个鼓包,医生摸了说是皮样囊肿,...
职称:医师
专长:普外科疾病、肛肠科
&&已帮助用户:312334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是需要你给于检查,确诊后可以给于手术治疗的,同时需要你定期到医院给于复查治疗的
问皮样囊肿小孩半岁左右眼睛边上起的,现在
职称:医师
专长:淋病,梅毒,尖锐湿疣
&&已帮助用户:83489
问题分析:你好,这个皮样囊肿是一种皮肤的病变所导致的,与宝宝肤质的敏感及内分泌代谢变化和接触的环境等都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小儿也比较常见意见建议:做手术之前是要化验一下血液的,一般只要做一下局部麻醉即可,平常生活当中要避免去抓挠和挤压,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卫生即可,多加强营养
问皮样囊肿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高血压、心脏病
&&已帮助用户:14628
问题分析:如果担心有恶变,还可以抽血作一下相关检查:包括CA12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一般可以反映出是否恶变,而且,恶变还有其他症状的,如长期低热,大量腹水,消瘦等,意见建议:好像这些你都没有吧?所以,建议你继续采取用药治疗,再观察一个月,如果包块没有明显变化,再结合抽血检查的结果来综合考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问乳房皮样囊肿伴感染需要怎么治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已帮助用户:85684
病情分析: 建议用乳癖消,疏肝健胃丸,最慢半年就好,很轻的话好的更快意见建议: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湿疹这种疾病,一般男性发生的几率要比女性要大,因为很多男性不注
其实皮肤过敏疾病的症状表现都是相当的突出的,并且在季节更替的情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皮样囊肿会自己消掉吗
皮样囊肿会自己消掉吗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和皮脂腺囊肿的鉴别诊断
表皮样囊肿与皮样囊肿都是发生于皮肤外胚层的先天性肿瘤,它们的区别在于表皮样囊肿仅含皮肤组织,即鳞状上皮细胞及类脂质(三酸甘油脂和胆固醇等);而皮样囊肿还包含皮肤附件组织,如皮脂腺、毛囊、毛发等结构.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来自外胚层,又称角质囊肿(keratin),为先天性良性肿物。偶可因外伤,摩擦引起。囊壁为正常表皮,内含角质物,有时有胆固醇结晶,可单发也可多发。开始为小结节样,以后逐渐缓慢增大,一般与表皮粘连,与皮下组织不粘连,可活动,不疼也不破溃。表现为坚硬,圆形小肿物如豌豆大小,不疼。发生于脑膜内的表皮样囊肿,常堆积有分层次的表皮角化鳞片,有特殊的银白色,称为胆脂瘤。囊肿可继发感染,感染后,囊肿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极少数可恶变。
男,34岁,右大腿浅表包块3年,包块范围约53mmx19mm,无血流
腹部探头看看,回声尚均一,散在小光点,但没有病例1那么多且大的小暗区,无血流
皮样囊肿(dermoid
cyst)由外胚层起源,属先天性良性肿物。可发生在身体许多部位如皮下,软组织内,骶尾部、卵巢、纵隔以及椎管内等。面部尤以眼周,眉外鼻根处。枕部亦多见。皮样囊肿的壁由结缔组织构成,内面衬有与皮肤相同的鳞状上皮,壁内尚有毛发,皮脂腺、汗腺等组织。囊腔内含有淡黄色油状液体,包括皮脂,脱落的上皮及毛发。肿物多单发,发生在皮下软组织深层,圆形,与基底部筋膜粘连而不能活动。长期压迫骨面时可使骨凹陷。出生时即有,也有生后不久发生,随年龄增长而缓慢增大,直径一般1~4厘米大小,无疼感。极少数可恶变。发生在鼻根部时,应与脑膜膨出鉴别。后者位于正中,可因压迫而缩小,X线片可见颅骨缺损
表皮样囊肿与皮样囊肿的鉴别:
任何一种疾病的影像的特征与其病理特点一定有着相应的联系,首先在病理上:
表皮样囊肿指,表皮样囊肿的内壁为皮肤表皮的复层鳞状上皮结构,可有颗粒层,囊内充满角质,大体上看为灰白色豆渣样、干酪物。病因多为外伤引起皮肤上皮进入到皮下引起
皮样囊肿是指囊壁除鳞状上皮外,尚有真皮,不等量的皮下组织和皮肤附件,如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由于这些结构均来源于外胚层。好发于青少年,生长缓慢,呈圆球状,常位于皮下或粘膜下的较深部位或肌肉间隙。
超声表现: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囊性包块,囊壁回声较明显,CDFI:内部一般无血流信号。内部回声可因囊肿内容物构成的成分不同而不同。
表皮样囊肿:因其构成成份比较单一,其内部一般为弥漫性强弱相间点状回声,如有感染坏死,内部回声不均匀,可出现无回声或是团状高回声等。
皮样囊肿:因其成份相对复杂,其内部回声不均匀,相对杂乱,强弱不等。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指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后,腺体内因皮脂腺聚积而形成囊肿。这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很多人都曾有过长粉瘤的经历,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年人。
  皮脂腺囊肿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其次是躯干部。由于其深浅不一,内容物多少不同,因而其体积大小不等且差距很大,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如鸡蛋大小。往往被诊断为脂肪瘤,纤维瘤等。皮脂腺囊肿生长十分缓慢。
  皮脂腺囊肿多为单发,偶见多发,形状为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高出皮面,一般在1毫米内,表面光滑,推动时感到与表面相连但与基底无粘连,无波动感。皮肤颜色可能正常,也可能为淡兰色,增大过快时,表面皮肤可发亮。有时在皮肤表面有开口,可从此挤出白色豆腐渣样内容物。这个开口即通向皮肤表面皮脂腺的开口所在,开口凹陷系导管长度不足所致。皮脂腺囊肿往往并发感染,造成囊肿破裂而暂时消退,但会形成瘢痕,并且易于复发。皮脂腺囊肿癌变的机会极为罕见
超声表现见皮下一囊性包块,内部回声均质,较大的内部回声见细小光点,挤压光点会动,内部无血流信号,曾经见过二十岁少伙子大腿后壁上长一对皮脂腺囊肿,大小似睾丸,回声似睾丸,手术后证实是曲型的皮脂腺囊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与颅骨上皮样囊肿切除术相关的文献报道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百科词条: (最后修订于 23:03:33)[共1540字]摘要:
颅骨上皮样囊肿通常亦称颅骨胆脂瘤(cholesteatoma)或珍珠瘤(pearl tumor),起源于异位的上皮剩余组织,是较少见的先天性病变。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50岁为最常见。可发生于颅骨任何部位,但以发生于额骨为多,其次为顶骨或枕骨。多发源于颅骨板障内,使骨内外板分离、变薄,甚至造成颅骨缺损。随着肿瘤的长大,肿瘤可长入颅内,引起颅内压增高,出现相应的症状。本病一般说来生长缓慢,但文献报道少数有恶变倾向,生长迅速,甚至破溃,或借淋巴转移,多数主张应及早手术切除(图4.7.3-1)。
相关文献:我院自1996年8月~2004年5月共收治颅骨表皮样囊肿10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0~50岁。10例均为病人在无意中发现的无痛性肿物,且逐渐增大。其中8例病变位于枕部,2例位于额顶部。6例颅骨全层破坏,4例颅骨内板完整。CT扫描示颅骨病变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内为低密度,CT增强扫描无强化。术前诊断:颅骨表皮样囊肿。 1.2治疗方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又称上皮样囊肿,胆脂瘤或珍珠瘤。我院1998年10月~2003年8月期间经临床CT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颅内及颅骨表皮样囊肿,现回顾性分析,着重讨论其CT表现和诊断。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8年10月~2003年8月,经CT检查和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0~70岁,多见于30~50岁。病史6个月~22年,平均6.5年。1.2方法【摘要】目的探讨经肛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对24例3~4期痔行经肛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分析手术过程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术后留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该术式手术步骤简单,每一步骤都直接影响手术结果;经肛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增加治疗费用,但缩短住院日,较快恢复正常工作。结论经肛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脱垂痔的新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国产33mm直管型吻合器,对16例Ⅲ、Ⅳ度内痔及混合痔(内痔为主)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44.5岁。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4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1d。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下腹部不适7例(43.75%),肛门疼痛10例(62.5%),尿潴留9例(56.3%),术后1d便血1例(6.25%),大便习惯改变4例(本报山东讯近日,山东省立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吕仁荣副教授,在科主任霍然和烧伤整形专家傅洪滨教授的指导下,大胆突破传统的手术禁忌,为一名电击伤合并跨越上矢状窦颅骨坏死的患者,实施了颅骨外板部分去除术和改良的单侧蝶形旋转皮瓣转移术,整复了患者伤损的颅骨和头皮,手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这位患者已康复出院。接受上述手术的患者来自山东省平阴县,今年34岁。两个月前,患者头部不慎被高压电流击伤:颅顶出现8本报山东讯近日,山东省立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吕仁荣副教授在霍然主任和傅洪滨教授的指导下,大胆突破传统的手术禁忌,为一名电击伤合并跨越上矢状窦颅骨坏死的患者,成功地实施了颅骨外板部分去除、改良单侧蝶形旋转皮瓣转移术,为患者整复了颅骨和头皮。手术效果满意,患者现已康复出院。接受该创新术式的患者,今年34岁,两个月前不慎被高压电流击伤头部,头部颅顶出现8×7厘米大小的创面,CT检查显示颅顶有全层的颅骨坏C5~6、C6~7椎间盘后方轻度局限性突出且硬膜囊前缘受压(图1)。印象:(1)颈背部皮下囊性病变,考虑表皮样囊肿或皮脂腺囊肿;(2)颈椎间盘变性,伴C5~6、C6~7椎间盘轻度突出。行颈背部囊肿切除术,病理结果为表皮样囊肿。例2,男,29岁。发现骶背部皮下肿物且渐进性增大3年。查体:下背部中线局部隆起并触及一栗子大小囊性包块。MRI检查:S1~2水平背部皮下组织内见一边缘光滑、大小约1.9cm三十二、手部表皮样囊肿  (一)概述  在临床上以往将手部表皮样囊肿看成是由胚胎细胞错构而成,由外伤将上皮组织种入深层致成的观点被多数人接受。因而手部表皮样囊肿称之为植入囊肿、包涵囊肿、珍珠瘤等。  囊肿的表现为圆形或呈椭圆形,在受到周围组织压迫而产生变形。囊壁色白而具光泽,其内容为白色颗粒状油质状物,内含大量胆固醇以及少量脂肪。  手部表皮样囊肿多发生于手掌或手指的掌侧、外伤及手术切口的瘢痕旁冒症状,颅骨发育无畸形,四肢肌力正常。CT表现:平扫示左侧颞顶部颅内板下见一梭形混杂密度肿块,大小约4.0cm×3.2cm,边界清楚光滑,肿块推压脑组织使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右移位。肿块内呈条状及班片状改变,并见点状钙化,CT值61~120HU。增强后肿块包膜周围均匀强化,肿块内无强化征象。骨窗示:左侧颞顶部颅内板明显增厚,肿块部颅骨骨质未见破坏征象。CT诊断:(1)左侧颞顶部皮样囊肿并钙化;概述皮样囊肿及畸胎类肿瘤,按国内外统计,在纵隔肿瘤中,仅次于神经源性肿瘤,居第二位、皮样囊肿常以外胚层为主,囊内含有皮脂腺、毛发及胆固醇结晶,畸胎瘤则来自各胚层,除皮脂腺、毛发外,骨、软骨及牙齿,易由X线照片显出,常位于前下纵隔,主要症状为胸骨后闷胀、胸痛及气短。此类肿瘤一般均为良性,但有40%最后发生恶性变。实质性的畸胎瘤,常常是恶性的,呈园形或卵园形,此与轮廓光滑的皮样囊肿完全相反,个别畸胎瘤直腿抬高试验(+),双下肢肌力稍弱。X线片:腰椎曲度变直,L2~S2椎体后缘均有弧形压迹;CT显示腰段椎管扩大,管壁骨质受压凹陷,边缘不规则,管腔扩大(图1);MRI显示腰骶部椎管内有团块状占位灶,上至L3椎体上缘,下达S2椎体平面,T1WI呈混杂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FSEIR呈高信号,边界清,周围骨质被压迫,椎管扩大,GD?DTPA增强扫描后,该病灶呈环状强化(图2)。  在全麻下行&l[关键词]皮样囊肿;胸腔;腹腔胸腔和腹腔出现交通性皮样囊肿的病例临床上罕见,临床诊治有其特殊性。现将我科对1例巨大胸腹腔交通性皮样囊肿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体重71.5kg。因发现腹部巨大包块10年,胸腹部隐胀痛5年入院。查体:左胸略饱满,气管向右偏移,腹膨隆呈半球型,腹壁浅静脉明显曲张,腹部扪及一直径为40cm×30cm大小包快,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角质细胞,并有皮脂及毛发。囊外真皮内可见皮脂腺及小汗腺,有时也有大汗腺。若囊肿破裂,可出现异物反应。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表皮样囊肿:发生位置较浅,与表层皮肤均有黏连,但基底部活动,偶有钙化〔2〕;上皮样囊肿:仅含表皮和脱屑,不含真皮及皮肤附件结构;皮脂腺囊肿:与表面皮肤紧密相连,其粥样内容物内不含毛发;畸胎瘤:除皮肤附属器外,还可有骨骼牙齿等结构。总之,皮样囊肿患者症状明显应及早手术治疗,其确重3500g,包膜完整,表面光滑,灰白色,内含淡黄色液体约2000ml,如黄油样糊状物质1500g。手术经过顺利,于术后第5天出院,第7天来院拆线,切口Ⅰ/甲愈合。病理报告示:良性成熟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  2讨论  成熟囊性畸胎瘤为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一种,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绝大多数为20~30岁,多为单侧,一般中等大小。该患者14岁,皮样囊肿发生于阔韧带内,且重达3500表皮样囊肿亦称胆脂瘤,是起源于异位胚胎残余组织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其囊壁仅含有与皮肤表皮相似的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含有丰富的角蛋白和胆固醇[2],好发部位为桥小脑角、鞍区、中颅凹、大脑半球表面、脑室内及颅骨等,文献报道约有50%发生于桥小脑角区[3],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高峰年龄均在40岁。本组病例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25~64岁,平均48岁。绝大多数表皮样囊肿在T1WI上呈高于肿45cm×20cm×10cm,上到膈下,下到盆腔。CT:后腹膜囊肿,肝下少量积液。入院后18h腹痛无好转,剖腹探查,十二指肠球部一穿孔灶,直径0.5cm,周围组织炎症重,水肿明显。结肠表面有脓苔,右肝下间隙可见脓性液体。右侧后腹膜见一巨大囊肿,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囊肿切除术,吸出白色粥样物质约5500ml。右上腹及腹膜后各置一胶管引流。术后病理:皮样囊肿。术后10天临床治愈出院,1年后但与骨膜常常粘连,因系先天性者故易早期发现。有时合并有眼睑缺损、畸形等先天异常。组织学上,典型者囊肿外包一层结缔组织囊膜,表皮组织面向囊腔,二者之间含有发育不全的皮肤附属器如毛囊、法腺、皮脂腺、血管等,有时混有软骨、肌肉、神经。囊腔内有皮脂腺样物质、角化物质、胆固醇、毛发、坏死细胞等,可有钙化。临床上和表皮样囊肿不易区别。但在病理组织上二者截然不同,表皮样囊肿的囊壁没有皮肤附件,其囊腔内仅有角化物状改变;周围见彩色血流,呈静脉频谱,V=9mm/s,考虑右阴囊内实性占位,表皮样囊肿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血&-HCG、AFP和CA-50未见升高。1.2治疗方法2例病例均行睾丸探查、包块切除术。例1术中见左睾丸包膜完整,上极有一包块,切开白膜,见2cm&2cm大小圆形包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与睾丸组织界限清楚,剔除包块后缝合白膜。例2术中见右睾丸包膜完整,中极白膜下见1.,边界尚可辨,内回声欠均,探头加压无明显形变;彩色多普勒显示:周边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图1)。术中见:左眉外侧皮下肿物长约2cm,分离皮下组织见肿物包膜完整,大小约2cm&2cm,深部侵入颅骨。完整切除肿物,见肿物内容物淡黄色均质,近似膏状。例2,男,1岁余,因&右侧腹股沟区质软包块就诊,但超声探查时发现右侧睾丸内见大小约0.6cm&0.6cm&0.8良性睾丸肿瘤极为少见,约占睾丸肿瘤的1%。我院2002年1月~2003年6月共收治睾丸良性肿瘤3例,病理均为睾丸表皮样囊肿。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13~25岁,肿瘤位于右侧1个,左侧2个。病史平均1~6个月,以偶发阴囊肿物为首发症状。1例可触及结节样肿物,另2例可触及单一肿物;大小在1.0~2.0肿物位于睾丸实质内,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触痛不明显。超声表现为【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颅骨低温酒精保存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0年间应用自体颅骨低温酒精保存修复颅骨缺损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低温酒精保存方法以及结合文献分析各种修补材料的利弊。男13例,女5例,年龄25~49岁,平均31.2岁。结果本组全部治愈。结论自体颅骨低温酒精保存简单方便、经济实用,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骨缺损创伤修复低温保存  【Abstract】Object颅骨洞盖板联合EC胶在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pdf)我院2000年1月~2006年9月共手术治疗16例颅骨凹陷性粉碎骨折手术病例。在手术中应用颅骨洞盖板(上海博纳公司生产)联合EC胶(广州白云医用总公司生产)治疗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成形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病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8~5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9例,坠落伤3例,钝器击伤4例。受伤部位:血肿病人,在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的同时,将颅骨瓣包埋在患者大腿内侧的皮下。3个月后,按原切口进颅,显露骨窗缘,取出颅骨瓣,在骨窗缘四边和颅骨相应处各扎一孔,用银丝或双股7号丝线将颅骨瓣固定在骨窗上。2结果本组56例,取得满意效果54例,其中1例由于颅骨瓣在大腿内侧包埋处皮肤感染,1例骨质吸收而放弃修补,用其它材料修补,其余54例,术后无不良排异反应,无皮下积液、感染,外形美观满意。3讨论目前干净,最后浸泡于1∶1000庆大霉素溶液30(3)破碎骨片采用医用胶整形粘合;(4)允许一期植入骨片者,分别采用将颅骨缺损缘用7号丝线及医用胶粘合固定,也可将粉碎骨片直接用医用胶粘贴在硬脑膜上。不允许一期骨片植入者,采用帽状腱膜下埋藏,腹壁下埋藏及深低温冷冻[5],改为二期植入。部分碎骨片不能保存或塑形者,采取二期自体髂骨修补。二期修补时间依病情而定,本组最短37d,最长184d。  2属特性,可行X线及CT扫描,不会出现伪影,也不会妨碍脑电图检查。(4)可塑性好,修剪容易,固定牢固,手术简便,损伤小。(5)可以长期修复正常颅骨的外型,以达到美容要求。(6)术后脑膜结缔组织通过骨板上小孔形成小柱与帽状腱膜粘连,使骨板更牢固。(7)较金属钛板成本低,大大降低手术费用,降低医疗费用,更适合基层医院使用。术中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减少对皮瓣的电灼止血,防止因热源反应,组织损伤渗出出外大面积颅骨缺损早期修补术能改善患者神经、认知障碍[1]。修补材料有人工材料和自体材料。钛网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但人工材料置入体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排斥反应和人为心理负担,与上述人工材料相比,自体颅骨在颅骨缺损修补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①颅骨成形完美,不需要塑形。②由于自体颅骨修补术后,不存在排异反应,因此很少发生皮下积液、感染等人工材料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关键词】骨软骨瘤;颅骨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3岁,因外伤致头部,感头痛、头晕急诊入院,查颅脑CT示右顶骨内板向颅内一8mm骨性突起,边缘光整,基底部稍宽,骨小梁与颅骨相通(见图1),CT诊断为骨软骨瘤。查体:心率70次/min,心电图(-)。图1右顶骨内板向内一8mm骨性突起,边缘光整,基底部略宽,骨小梁与颅骨相通  2讨论  骨软骨瘤是常见的良性病变,最常发生的部位为长管状骨、肩胛骨和髂日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Vol.22No.4P.266-27011(北京)为了探讨以延长成骨修复颅骨缺损的可行性。研究者随机挑选1岁龄山羊17只,分为A、B、C三组,A组7只,于顶骨处左右各形成一大小相等面积为3.0cm×2.2cm矩形骨缺损;B组5只,于顶骨处右侧形成一2.2cm×2.2cm的正方形骨缺损;C组5只,于顶骨处左右各形成一大小为3cm×1cm矩形骨缺损.各组于【摘要】目的研究间歇性皮下注射甲状旁腺激素(PTH)对去势大鼠骨缺损修复的血钙、磷和PTH变化的影响,为更年期骨质疏松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在建立Wistar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基础上,在颅骨人为制造8mm的缺损,同期植入大鼠自体骨,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卵巢组和去卵巢后采用PTH1?34间断给药组,分别于7、14、21、28和56d抽取血样,检测血钙、磷浓度及PTH浓度变化。结果自体骨植入术后管瘤和难以鉴别的非典型血管瘤可做出诊断(T1WI呈高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3.4颅骨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与脑膜瘤鉴别,脑膜瘤引起的骨小梁放射状增粗以外板为主及可见骨质破坏。本病在X线平片上难与成骨肉瘤区别,但肉瘤生长迅速,多伴有局部疼痛,以骨质破坏为主。有部分婴儿及儿童有贫血症,亦可产生板障增宽,外板变薄,骨小梁呈放射状排列及内板正常等与颅骨血管瘤类似改变,但贫血症可伴有全身管状骨骨后成纤维细胞在钛网孔隙中生长使其与组织融为一体,已经逐步取代了有机玻璃、骨水泥等修补材料,在国内外应用日趋广泛[2]。颅骨缺损颅骨成形术虽然手术难度不大,但时有并发症产生,加重患者及其家属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皮下积液就是其中之一。我院从2006年4月&2008年6月共收治颅骨缺损患者62例,手术61例,均使用美敦力公司(MEDTRONIC)计算机三维成型钛网修补材料,术后应用负压引流我院2002年2月~2005年10月采用钛网一期颅骨成型治疗颅骨缺损,共计5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52例,男39例,女13例。(1)入院时意识状态:按Glasgow昏迷评分法记录入院时意识状态,15分19例,14分22例,13分11例。(2)CT表现:颅骨线型骨折5例,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30例,颅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12例,颅骨粉,额骨(左侧)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缺损区,大小约2.0cm×2.5cm。边缘清晰,可有硬化,病灶内有自中央向周围放射的骨针,排列较规则,如车轮(图1、图2)。CT片示病灶密度不均匀,以等密度为主,膨胀性颅骨破坏区边缘锐利,外板大部缺失,内板变薄,内有高密度斑点(图3、图4)。手术与病理:在全麻下行颅骨肿瘤切除,术中见肿瘤有完整包膜,剥离摘除一暗红色肿物。病理报告为血管瘤(海绵状)。骨内血管瘤良性者分为年龄15~55岁,平均35岁。症状:头痛、头晕、怕震动及记忆力减退的15例;有精神症状的5例;轻微脑膨隆的1例;无癫痫者。  1.2体查颅骨缺损的部位大都为颞顶、额颞部大小在6.0cm×7.0cm以上,除1例有脑轻度膨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塌陷。  1.3方法(1)适应证:儿童、闭合性头部外伤、颅骨骨折碎块较小者且须去骨瓣减压者。(2)保存:刮除所有附着骨片表面的软组织,庆大盐水冲洗及浸泡30m【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有机玻璃经颞肌上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2月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3例使用有机玻璃经颞肌上修补的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术后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积液,1例发生癫痫,1例发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结论经适当改进,使用有机玻璃经颞肌上修补外伤性颅骨缺损操作简单SA,平均11%TBSA。颅骨坏死面积,最小者3cm×4cm,最大者10cm×15cm。并发颅内感染2例,其中1例为脑脓肿。  1.2治疗方法凿除坏死颅骨外板自体皮移植2例,清除坏死全层颅骨在硬脑膜上移植自体皮1例,颅骨外板钻孔+后期肉芽创面自体皮移植9例,局部皮瓣修复2例,头皮扩张器修复1例。  1.3治疗效果14例治愈,1例死于颅内感染。2讨论  传统治疗颅骨烧伤,通常采用颅骨外板钻孔+后期颅骨缺损后由于大脑缺少了完整的颅骨保护,会产生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肢体肌力减退、畏寒、怕震动等。同时心理上会产生不安全感,影响病人的情绪。外观上的畸形也会让病人难以参加正常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临床上称为颅骨缺损综合征。因此,应当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修补,这在神经外科界已达成共识。目前颅骨修补的材料和方法有很多,各有优势及不足,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综述如下。  1修补材料  理想的颅;膀胱颈双重荷包止血法[5];氩气凝血器止血法[6]等,目的都是为了减少前列腺术后出血。我们采用深缝扎膀胱颈出血点,尿管球囊放置于膀胱内,并于尿道外口稍加牵引封盖膀胱颈口的方法,进行了50例前列腺切除术,膀胱颈止血效果满意。通过50例前列腺切除术,我们的体会:膀胱颈口的处理关键在于缝扎出血点,缝扎时一定要有足够的深度,将膀胱颈粘膜和前列腺包膜贯穿。仔细检查前列腺窝,如发现有活动性出血点,则用电凝,修补手术至少应推迟到伤口愈合半年以上再考虑。目前公认的手术指征为:①颅骨缺损大于直径3cm者。②缺损部位有碍美观。③引起长期头昏、头痛等症状难以缓解者。④脑膜—脑瘢痕形成伴发癫痫者(需同时行痫灶切除术)。⑤严重精神负担影响工作与生活者。对初期清创不彻底、局部已感染、颅内存有病灶及颅内压增高的病人,暂勿施行颅骨成形术。另外,部分全身情况差、神经缺损严重、不能自理生活者;或缺损区头皮菲薄有大片瘢痕例。1.2手术方法常规暴露颅骨骨窗,彻底仔细止血,颅骨骨窗边缘与硬脑膜之间无须分离。调制骨水泥,在骨水泥“面团期”用手捏薄使其与颅骨厚度一致,面积略大于颅骨缺损骨窗,将骨水泥植片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平板上,迅速用自己设计的“骨水泥植片成孔器”均匀的抠取直径约6~8mm的圆孔若干,孔距约1.5~2cm左右,在骨水泥固化之前将其覆盖于缺损骨窗,周边用手沿骨窗边缘压和抹平,并将边缘多余的骨水泥抹去,使骨水肉组织无法认定及白骨化颅骨损伤痕迹特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认为不同类型的锐器工具所形成的损伤痕迹,反映出的特殊形态特征,具有一定规律和稳定性,对损伤工具的认定提供客观依据。1菜刀1.1基本结构菜刀为家庭及城乡饭店内极易得手的工具,重499~900g,长16~20cm,宽10~16cm,刀锋利,刀背薄,柄短易于把握,使用方便,易挥动形成砍创或因牵拉而形成切创。1.2菜刀在颅骨上砍击形成的损伤特征菜刀颅骨胆脂瘤是一种胚胎发育初期表皮组织残余所形成的先天性囊性病变,我院共发现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其中上皮样囊肿8例,皮样囊肿2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8例,女2例,发病年龄2~40岁,就诊年龄5~50岁,全部病例无明显自觉症状,均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包块,表面光整,基底固定,大小为2cm×2cm~3.5cm×3.5cm,6例有囊性感,3例压之有弹性,1例包块扁平,质软【关键词】颈椎创伤在颈椎创伤的治疗中,人们多沿用Crutchfield氏颅骨牵引弓,使用前需在顶骨上钻孔,牵引中要随时旋紧旋钮,以防止其自行脱落,而且常出现钳尖自行穿透颅骨内板,诱发感染的危险情况。为此,笔者研制的改良式Gard-Well颅骨牵引弓,克服了上述牵引弓的缺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年,笔者共使用该牵引弓治疗60例病人,39No.7P.399-401黄志刚等(北京)为了探索激光手术治疗声门型和声门型喉癌的安全性和手术切除范围,通过对10只实验动物激光手术,模拟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按标准的喉垂直部分或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的切除范围,完成喉垂直部分切除7只,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3只。分别于术后立即(5只)和术后饲养40d(5只)后处死,切除实验狗全喉,观察切除范围和手术后创面修复情况。手术完成顺利,显微镜下观察满2004Vol.39No.7P.399-401为了探索激光手术治疗声门型和声门型喉癌的安全性和手术切除范围,通过对10只实验动物激光手术,模拟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按标准的喉垂直部分或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的切除范围,完成喉垂直部分切除7只,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3只。分别于术后立即(5只)和术后饲养40d(5只)后处死,切除实验狗全喉,观察切除范围和手术后创面修复情况。手术完成顺利,显微镜下观察满颅骨  颅骨skull是头部的支架,由23块骨组成。可分为后上方的脑颅cranium,大致呈卵圆形,位居全颅的上后部,前下部为面颅facialskeleton。脑颅和面颅可由眶上缘至外耳门上缘连线分界。  一、脑颅各骨  脑颅共有骨8块,包括额骨frontalbone1块,顶骨parietalbone2块,枕骨occipitalbone1块,颞骨temporalbone2块,蝶骨sphenoid【概述】本病是因头部接触高温,电击和化学物质等所造成的头皮及颅骨损伤。可因头部接触的时间、浓度、强度、部位及范围的不同,其损伤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大宗报道不多。在应用保守治疗及抗生素问世之前,常因组织变性坏死及渗出,引起细菌感染,导致疾病恶化甚而危及生命。近代采用坏死组织切除,后行伤口减张缝合,转移皮瓣及植皮术,同时应用抗菌素治疗,疗效良好沿用至今。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现已有重颅骨烧伤的治疗。方法应用橡皮生肌膏和外科手术切除坏死颅骨。结果全部病人治愈,避免了多次院内感染和脑膨出。结论用橡皮生肌膏治疗婴幼儿颅骨烧伤疗效确切。关键词婴幼儿颅骨烧伤严重颅骨烧伤在成人或儿童并非少见,但婴幼儿严重颅骨烧伤文献报道不多。我们治愈1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颅骨烧伤,男8例,女4例,年龄2个月~2岁,Ⅲ度烧伤面积3%~16%。其中10例是由炕上掉在炉火上而术的2次手术同期进行减少为1次手术,减少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并避免了再次手术及麻醉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费用。【关键词】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材料钛网钛钉颅骨缺损在神经外科病人中是较常见的,目前在临床上关于颅骨缺损的修补有很多进展。外伤所致的颅骨粉碎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首次进行碎骨片清除后3~6个月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成形术。我院自2001年3月以来对23例颅骨碎骨片清楚术后同时采用美国生产的三围【关键词】锁颅发育不全;畸形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骨发育畸形,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临床上较为罕见。我院最近收治1例锁骨颅骨及其他多处骨骼发育不良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34岁,已婚,因&机器绞伤致右前臂疼痛伴功能障碍2h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查无特殊,面部较小,前囟未闭,胸廓横径缩小,双侧锁骨于中外份不连,其内侧份变细,以右侧明显,并可推动,双肩关原发性颅骨脑膜瘤临床比较罕见,我院于2003年收治1例,经手术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42岁,因右颞部疼痛逐渐加重3个月到我院就诊。体检见右颞部近耳屏上方皮肤局部隆起,无红肿,明显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头颅X线检查提示右颞骨局部缺损,无反应性增生。头颅CT扫描提示右侧颞骨类圆形骨质缺损,范围约3cm×2cm,累及乳突前沿,边界清楚,无明显硬化带,局部可见梭形软组织影,邻近颞叶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卵巢皮样囊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