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比喻手法是哪一句前两句中诗人借什么来比喻春风中摇曳的柳条 –

《咏柳》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静态的柳树_百度知道
《咏柳》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静态的柳树
我有更好的答案
《咏柳》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静态的柳树,歌颂了春天呈现的生机盎然的美景。赏析:《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原文: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裁:裁剪。似:如同,好像。诗句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作者简介: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咏柳》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静态的柳树,歌颂了(春天)呈现的生机盎然的美景。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原文咏柳碧玉1妆2成一树3高,万条垂下绿丝绦4。不知细叶谁裁5出,二月春风似6剪刀。诗词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2.妆:装饰,打扮。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5.裁:裁剪。6.似:如同,好像。诗句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咏柳中的妆条的意思是什么?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05-15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春天古诗配画手抄报作品欣赏-咏柳
由丹丹供稿
点击左右箭头进行翻页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不得不说诗人的咏物手法相当高明,对柳树的描写就好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婀娜多姿,把春风比作剪刀,赞美春风裁出了美丽的春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配画手抄报吧。
  春天古诗配画手抄报内容:咏柳的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猜你喜欢:
阅读:57366
阅读:26042
阅读:18723
我们的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如果有侵权请联系:
Copyright @
乾程互联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6咏柳一诗中前两句用什么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新叶比作什么,把柳条比作什么。后两句用什么的形式,把对柳_百度知道
咏柳一诗中前两句用什么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新叶比作什么,把柳条比作什么。后两句用什么的形式,把对柳
咏柳一诗中前两句用什么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新叶比作什么,把柳条比作什么。后两句用什么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什么的赞美。
我有更好的答案
前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新叶比作碧玉,把柳条比作丝绦。后两句用设问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风的赞美。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咏柳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 1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咏柳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咏柳的教案第二课时
南宁市共和路小学葛宇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会认2个生词。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流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师:我们以前还读过一首古诗,叫咏??
师: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师:写“咏”字的时候,要注意“永”的第三笔是“横撇”,不要写成“点”“提”。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
师: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读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师: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
师:谁愿意把这首古诗读给大家听?
师:我们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师: 这几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三、研读古诗。
师: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边听边想像,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师:是啊,诗人用“碧玉”来碧玉柳树,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
师:请你再看看注释,边读边想象:在诗人的眼里,这棵柳树难道仅仅只是一棵树吗?
师:“碧玉”一个词还让人想到“小家碧玉”,“小家碧玉”是指古代的美女,诗人把柳树想象成一个正在梳妆打扮的姑娘。文字不仅仅是文字,她有形象,有颜色;甚至有动作有姿态。看看柳树姑娘是怎样妆扮自己的?
师: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垂下
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千万条
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柳枝美在——绿丝绦
师: 如果这时候,一阵微风吹来,那又会怎样呢?
师: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读
三四联诗,多读几遍。
师:“二月春风似剪刀”,能不能说成“二月春风似菜刀”
师:“二月春风似剪刀”里有个“剪“字,“不知细叶谁裁出”里有个“裁”字,合在一起就是“裁剪”。“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诗中指的是:裁剪细叶。由裁剪,我们还能联想到春姑娘用灵巧的双手把柳树的叶子裁剪得细细的,嫩嫩的,我们再把这句诗来读一读。
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师:唐天宝三年,贺知章奉诏回乡,百官送行。坐船经南京、杭州,顺萧绍宫河到达萧山县城。越州官员到驿站相迎,然后再坐船去南门外潘水河边的旧宅,其时正是二月早春,柳芽初发,春意盎然,微风拂面。贺知章如脱笼之鸟回到家乡,心情格外高兴,忽然他见到了一株高大的柳树,在河岸边如鹤立鸡群,英姿勃发,一时兴发,就提笔写了《咏柳》一诗,成为千古绝唱。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指导写话。
师: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
师: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师:我们将对万物萌发、百花争艳的春天的赞美集于柳树一身,柳树成了春的使者、春的化身。
五、课外拓展。
师:描写柳树的诗句还有很多。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师: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的中外有名的诗句,我们可以从课外书、网站上查找。
六、板书设计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生我想不能吧,一来,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读出碧玉、妆成、裁出、剪刀“4个词语。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拓展积累有关描写春天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咏柳前两句的诗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