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网停止运营了吗,qq旋风为什么停止运营有58同城的人说已经停止运营了,已经把赶集网的服务关闭了

58同城赶集网合并:决定命运的两周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界面 王姗姗 朱晓培 薛芳
  “老姚应该庆幸跟赶集合并了吧。”
  2015年互联网行业第二宗老大和老二合并案,58同城(NYSE:WUBA)和赶集网宣布合并一周后,4月23日,赶集创始人杨浩涌对《财经天下》周刊说。他所说的“老姚”指58创始人姚劲波,两人在分类信息服务领域是长达10年的对手。
  就在当天,58和赶集在O2O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劲敌――美团网,宣布推出“上门”服务开放平台,接入家政、美业、汽车洗护等品类,覆盖京沪粤杭蓉等七个城市,合作伙伴包括嘟嘟美甲、e家洁、云家政、赶集易洗车(是的,他们也有交叉合作)等。
  杨浩涌把58和赶集的战略合并总结为两句话:一、“现在,我们少了一个对手,多了一个帮手。”二、原来是两家打,现在市场和对手都变了,竞争对手变成了京东、美团、大众点评等数十个,BAT也都卷入其中。
  4月24日上午,杨浩涌和姚劲波匆忙赶到雍和宫附近的一个摄影棚,接受《财经天下》周刊的拍摄。杨又提到美团切入“上门”的问题。两人讨论了一会儿,“美团未必能做成。”姚说。
  当天,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在内部讲话中提出重点打造“京东到家”O2O业务,在大城市提供三公里内2小时送达的生鲜日杂,并视为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O2O战火硝烟弥漫,背景音乐是“冰与火之歌”。
  拍照那天,姚劲波先到,等杨浩涌进入化妆室,化妆师已经给姚化好了。“你来了?”“嗯。”两人简单打了个招呼,随和,但不算亲近,看不出这是战略合并后市值100亿美元的两位新巨头,倒像两个在同一家公司入职不久刚刚相识的“新同事”。
  杨开始化妆,姚原本要去隔壁房间,但他改了主意,随手拉了一把椅子,紧挨着杨坐下来。
  “市场(对合并)很期待哟,都等着看成绩呢;估计以后广告费就能省下20%。”姚一开口,便提到他们合并的一个重点――如何省广告费。之前数年,双方惨烈烧钱,市场投放数亿,今年两家合并前广告费加起来超过20亿元,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位居前五。
  两人又聊到怎么看彼此共同的那些对手,以及最近的行程。
  “下周二去天津跟那边的团队见面,你是想自己单独去,还是咱们一块儿?”姚征求杨的意见。
  “一起呗。”
  “那我让司机来接你。”
  就这样,已经在美国上市的58,接上了没能独立IPO的赶集,共同奔赴一个更大更拥挤更残酷的全新战场。10年前,姚和杨不约而同淘金分类信息,发起了一场互联网民主运动,初心都是希望解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解放成千上万的职业劳动大军(历史学家霍英斯鲍姆所说的“非凡的小人物”)。如今,他们真正上路了。
  作为中国本土市场两家最大的生活分类信息网站,日,58同城和赶集网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并协议。
  当天下午6点,记者们为一场两小时前才确定“可以开”的新闻发布会,赶到东三环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由于紧急,会场内没有鲜花、背景板,主席台上只有两张相隔不到一米远的白色单人空沙发。刚被老板们确认的新闻稿来不及打印,通过邮箱或微信转发电子版。
  很快,杨浩涌和姚劲波一同出现在会场,在沙发上落座。多年冤家,忽然化敌为友,但表情、心态尚未完全转换。
  41岁的杨,如常穿着运动卫衣、卡其裤和登山鞋,随意的状态就像刚从一个产品讨论会“赶场”而来;比杨小两岁的姚,商务休闲范儿,浅咖色西装配窄腿裤,脚蹬尖头皮鞋。
  “他比较有镜头感”,这么多年,杨对媒体一直这样评价姚。跟姚相比,杨说,“每个人心里在乎的东西不一样,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
  姚说得很干脆,“这次的过程,基本上一直都是58在追求赶集。”
  日,58同城在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道琼斯)正式挂牌交易,共融资1.87亿美元,市值达20亿美元。
  IPO后不久,姚第一次有了与老对手“停战”的念头。他主动发短信给杨,“聊聊吧”。杨却选择“不谈、不见”。
  “IPO之前真没这么想过。”姚后来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当时目标很单一,就是想把自己变成一个成功的上市公司。完成IPO后,等于我们干完了这件事,有钱了,而且作为一个公众公司,有了资本市场的估值。”
  姚以为他上市了,会让合并从技术上变得更好谈。但事情显然没这么简单。
  “当时就觉得自己能赢。”赶集还没IPO,杨不死心。他一直坚信,他对姚和58了如指掌。
  杨是安徽人,典型的理工科背景的创业者。中国科技大学工学硕士、耶鲁计算机科学硕士,在硅谷的科技公司做了4年研发。2005年,杨带着将美国分类信息网站Craigslist复制到中国的思路回国创业。3月份,赶集网上线。4个月后,姚出现了,12月份,58同城上线。两家的10年竞赛从此展开。
  姚,湖南人,虽然没有硅谷资历,却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他做域名交易起家,2000年创办的域名交易平台被万网收购。2001年又跟人创办学大教育,2010年上市。其间,他2005年创办58,跟杨一样,也想争夺“本地生活分类信息第一入口”。
  58上市后,姚觉得有了跟赶集合并的机会,杨却看到了他的软肋。
  “他为了准备上市、为了让财报非常好看,IPO前的两个季度已经拼尽全力。等上了以后呢,他后两个季度财报肯定会非常不好看,所以只能采取保守打法,而那正是我们攻城略地的最好时机。”
  杨对姚的判断,只说对了一半。58数位高管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他们眼中的老姚,在IPO之后变化极大,而最大的变化就是“想法越来越多”。但同时,58变成了上市公司,更直接地暴露在对手面前。想法再多,姚还是要精神高度集中迎战杨,以确保自己在主营业务上不“后院失火”。
  尽管第一次求和努力,姚被拒绝了,但他没放弃,2014年夏天改变策略,寻找一个有推动力的“传话人”。
  “最后的猛攻”
  机缘悄然出现。
  2014年上半年的一天,华兴资本CEO包凡拉着负责并购业务的董事总经理王力行,一起去拜访姚劲波。他们本来是去谈别的事,但姚把话题转到了杨浩涌。
  姚知道,眼前这两个精明的人,在过去数年一直帮着赶集做融资,亦是赶集的股东。赶集十年历经五轮融资,华兴包揽了其中后四轮的财务顾问角色,并因此换得一部分赶集的股份,成为该公司九大机构股东之一。
  更关键的是,华兴成功撮合了众多并购案例。2012年春天,中国第一和第二大视频网站优酷和土豆的合并,华兴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最新得意交易,是2015年2月滴滴打车和快的的合并。2015年3月,58同城以2.6亿美元收购安居客,华兴也参与其中。
  对于58和赶集颇具可能性、但高难度的合并大戏,包凡和王力行很兴奋。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们游走于双方创始人、股东之间,穿针引线,缓慢推动。
  但2014年的夏天,虽然姚休战之念愈发清晰,杨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斗志昂扬。他打算调动全部炮火,向58发起10年苦战中“最后的猛攻”。
  2014年6月,腾讯投资7.36亿美元,认购58同城19.9%股票。两个月后,赶集宣布,获得老虎环球基金和凯雷总计2亿美元的第五轮融资。双方表面上都在为继续恶战补给弹药,但没人知道,华兴已经在暗中勾兑双方停战合并的可能性。
  杨浩涌记得,赶集的股东之一、红杉资本的计越,在赶集年会上曾经说过,“论战斗力,赶集在所有红杉投过的互联网公司里可以排在前三。”这话极大鼓舞了他。更何况,他认为赶集过去两年营收一直增长很好,甚至比58还好,照此下去,应该很快能超过对手。
  华兴无功而返。被再次拒绝的姚劲波很生气,对媒体公开表示看不上赶集,双方再度互掐。
  华兴倒是显得很有耐心。王力行对《财经天下》周刊解释,“对并购来说,时机最重要,所以你要等。一开始可能不会特别成熟,但再过三个月、六个月,局势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会出现行业整合某个稍纵即逝的机会。而这时候,我们要能够确保尽可能抓住它。”
  在华兴并购业务部,他们多年坚持一个工作方法――手握一份会持续阶段性更新的“未来潜在并购机会”的名单。每当遇到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项目,王力行就会把它放进去,然后不断观察,以静制动。
  那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在2015年春节之后出现了。
  杨浩涌说,“是市场的变化,导致我们判断的变化。”2014年下半年,赶集通过整合和自建,推出“赶集好车”、“蓝领招聘”等O2O创新业务,需要投入更多的钱和精力。而2015年一季度,赶集用于主营业务跟58继续鏖战的资金预算,已经达到10年来的最高点。
  推动他心态改变的,还有另外一件事:2014年盛况空前的打车App补贴大战。
  “我们是打了很多年仗的公司,看见滴滴跟快的这么个打法,还是觉得挺心惊肉跳的,真的很恐怖。”2014年9月,杨浩涌曾经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他看到了围绕整个互联网、特别是O2O市场竞争越来越残酷的一面。
  他似乎如梦方醒,自己和58,这些年在主营业务上花的兵力都太重了,再打下去,可能错失那些更大更好的O2O机会。
  杨第一次开始认真思忖――姚的建议是否真的具有可能性。取舍皆痛苦。是选择与姚停战,合力打造O2O平台,牺牲独立性?还是继续打,坚持IPO,但陷入无休无止的消耗战?
  王力行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苹果和梨到底哪个更好吃,它们根本是在两种维度上,不像在1和2两个数字间做比较这么简单。”继续征战已无太大增量价值的分类信息领域,显然并非明智之举。58和赶集几乎同时都向O2O纵深领域转型,由于市场空间足够大,这一阶段的竞争,双方有意选择了不同的侧重点,以避免过早狭路相逢。
  2015年春节过后,受“滴滴快的效应”的感染,在华兴的安排下,姚劲波和杨浩涌为讨论合并的事,终于第一次聚首。
  多年来,这两人私下其实并无往来。一见面,有尴尬和火药味。姚扔给杨一句话:“你看因为你们,我去年几千万美金、今年上亿美金的利润都被你们打没了!”
  决定命运的两周
  “这件事情显然是对的事情,这是天意,天意不可违!”两个月后,谈及当时的决心,姚劲波的语气还是那样破釜沉舟。
  自从杨浩涌放出“可以谈”的表态,3月,双方展开有实质意义的谈判。华兴既是赶集的股东,也是代表赶集八九个股东的财务顾问,参与谈判全过程。
  3月中下旬,距离交易宣布前的最后两周,赶集在董事会层面的沟通非常频繁。王力行说,差不多每隔两天,股东们就要聚在一起开个会。“所谓讨论,大家肯定都是互相在陈述说为什么做某件事是更有利的。如果不接受A方案,那么是不是还会有别的更好选择。”
  除了汇报与58谈判的最新进展,赶集的股东对于合并或者不合并,都做了深入探讨。要达成交易,就要尽可能让交易结果形成多赢局面。
  这样审慎评估价值及风险的过程以及同样的繁琐和纠结,也发生在姚劲波与58的股东身上。
  为了促成合并,姚的压力一点不比杨小。“这个决定做出来之前,我们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投资人、员工、高管、客户,甚至还有你身边最好的朋友。他们如果不支持,那这个事你还做不做?&&”
  当谈判进展到4月上旬,58和赶集首先对战略合并的框架性条款达成共识。4月14日,双方签订了一份有关战略合并的备忘录。其内容包括杨与姚都关心的条款,比如二人在新公司的角色、投票权,各自率领的业务怎么划分、未来的创新业务又该怎么规划。
  合并将采用约5:5换股的形式进行(去除58的对外投资部分)。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延续双品牌战略,赶集与58保持独立运营,各自的管理和员工架构基本保持不变。
  备忘录的签字仪式地点,由赶集的股东选在东三环的威斯汀酒店。签字完毕,两个创始人和背后的股东们,开香槟庆祝这个阶段性的成果。但他们的回忆都相当平淡。杨:“看背景是在一间总统套吧,非常奢侈。”姚劲波:“完了之后我们就喝了香槟,然后就散了。”
  事实上,那天签字仪式还没结束,姚与杨已经在各怀心事。
  姚当时想的是,不希望双方公司的高管还有员工,是从媒体报道而不是自己这里先得知合并消息。杨盘算的事也差不多,活动刚一结束他就马上坐下来,用15分钟写完《给赶集员工的一封公开信》。
  签完备忘录之后,人们又重新回到了谈判桌前,深吸一口气,准备进入针对交易结构――这一更具体、也更针锋相对的利益博弈之中。
  在58以“现金+股票”置换43.2%赶集股份的换股协议中,除了双方股权的对价问题,更大的利益争执还集中在两件事上:一是姚究竟愿意出让多少58的股份,来与赶集完成换股;二是赶集的股东,也包括杨在内,面对姚给出的“现金+股票”方案,将如何处理内部的分配方案。
  股东们全都希望多换点股票而少拿点现金。他们有一个共识:O2O大戏才拉开帷幕,未来不可限量,傻瓜才会套现离场。
  为了最后的一锤定音,相关参与者集中封闭在一家律师行位于国贸地区的办公室里,又持续争吵了五六天。
  其间,英国《金融时报》4月15日率先报道了这场合并绯闻。58股票当天在美国放量上涨,报收于67.87美元/股,较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格大涨33.52%。58的市值一夜之间上涨三成,达到55.27亿美元。
  最终,杨浩涌按他在赶集目前的持股比例,几乎完全转换为58的增发股份。这明确表明,他不愿在此时出局。除了他,赶集的所有投资人股东都必须接受“现金+股票”的配比方案。一些持有优先股的股东,放弃了可以按照比实际持股份额更高的比例参与换股的特别权益,从而尽可能成全了杨浩涌本人。
  “第一次感觉离钱这么近。”尘埃落定,杨对记者淡淡地开了个玩笑。没能带领公司完成IPO,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的确会有些遗憾。
  姚也看到了这一点。“创始人都是有一个情结的,比如对IPO。他是学理科的,特别有逻辑,他知道合并对股东对用户都是有好处的。”他们各有牺牲。姚不仅出让了自己在58的部分股份,并与杨平分话语权,获得了投资人的一致赞扬。
  “最终58愿意5:5合并,一方面说明了杨浩涌的坚持,他把赶集做到今天这样一个局面,给了58很大的压力;但两个创始人在胸怀上其实都挺不简单,所以他们愿意由战转合,联手做大新的O2O业务板块。”赶集早期投资人、蓝驰资本合伙人陈维广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老虎基金的一位前投资人说,“合并对大家都好。不合并都是慈善机构,合并了变成真正的商业机构。大的胸怀铸造大的企业,尤其是在目前这个激动人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和华尔街无关,和BAT无关,是和大格局有关,和中国剧烈的竞争环境有关。”
  在58一方的股东中,腾讯将以52美元(每ADS)的价格,认购价值4亿美元的58新发股票。财大气粗的腾讯,通过这轮增发保证了在58的持股比例不会因换股交易而被稀释过多,也为58提供了完成换股交易所需的一笔关键性资金。
  “至少目前,我还不敢叫它合并,因为交易还没有做完。”王力行强调说,对现状的准确表述应该是――“一个双赢的合作”。58完成43.2%的赶集股权置换后,未来将采用哪种方式,将赶集剩余一多半的股权,继续装入与58同城合体后的新公司,还是一个悬念。所有人对此守口如瓶。
  里程牌
  在4月17日新闻发布会上,姚劲波说,直到他和杨浩涌步入这个会场前数小时,整个合并方案是否最终顺利通过,仍旧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他感慨说,过去两周发生的一切,就像做梦一样,而最大的变数就是人性。
  坐在他身边的杨浩涌补充说:“可以拍一部剧了。”
  一个多小时的群访,姚充分展现了口才,不愧是大型职场选秀电视栏目《非你莫属》“BOSS团”培训出来的选手,各种冷幽默段子都很对记者的胃口,杨很多时候都在微笑聆听。作为合并后新公司的联合CEO,两人在这场首秀中表现出基本的成熟默契,他们从昔日相互打不死的“小强”,变成了如今的新同事――“老姚”和“老杨”。
  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想到,就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前一天,姚和杨――这两个年纪相仿却拥有不同成长路径、最终又因为创业和竞争将彼此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在谈判即将结束时,才终于第一次以朋友的身份,两个人关起门,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他们都聊了些什么?据两个当事人回忆,貌似也都是一些好像并不急于在那个时刻讨论出什么名堂的“闲话”,比如对这场合并,双方的员工怎么看、媒体怎么看,以及整合――这件事就算是所有人都说好,要做也还是不容易,成功的几率也许只有1%&&
  周五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终于没人再打电话给杨浩通,他安安静静地睡了四个小时。
  杨的微信头像是一桶福临门的小磨香油。他喜欢钻研修理各种东西,有一次,一件东西半天也没摆弄好,他试着点了些香油,结果修好了。于是,他就把头像换成了香油。“有些东西不是很起眼,却能改变结果。”他说,“香油帮我修好了很多东西,香油很万能。”
  “IPO感觉比较平淡,反而是这个时刻更值得纪念。我觉得投行会给我们准备礼物吧。”姚劲波转身从办公室沙发背后的写字台上,抄起一个巴掌大的房子形状的小纪念牌拿给记者看。上面写着58与安居客完成并购交易的时间和交易金额。赠送者正是这笔交易的财务顾问――华兴资本。
  放回纪念牌,姚又补充了一句:“没有可以分享的难忘时刻。我们做了巨大的牺牲,花的时间、花的精力,以及对人性的考验,真的都非常大。”
  后分类时代
  现在,两个创始人首先要去做的事,是把合并后的未来认知,迅速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个公司员工。
  就在合并谈判接近尾声时,杨浩涌将公司所有的VP级高管,约到自己家里吃了一顿由他夫人亲自主厨的家宴。他特别挑了这样一个最轻松的环境,却想要和大家聊一个最不轻松的话题:一是向兄弟们通报有关合并的谈判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对团队的反应先摸摸底。
  “销售岗还是有遗憾的,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士气比较旺的时候。”杨承认。姚在58的员工那里也获得了差不多的反馈,尽管大多数员工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是高兴的,但市场部门的员工难免有些失落。姚对此早有预估,马上给市场部布置了新的任务和目标,帮助他们在一个更大更复杂的市场找到新的兴奋点。两位创始人都表示,新公司业务整合的过程将不会涉及任何裁员行动,事实上有太多的新业务目前都处在缺人状态。
  你追我赶了10年,姚劲波曾经对这段历史自嘲说,自己每天无论是睡觉、醒来,“杨浩涌”这三个字占用大脑带宽的时间,居然比自己老婆还多。当竞争转移至O2O更高更广的范畴,58和赶集都必须具备瞬间转场的能力,因为无论是业务半径还是对手,几乎都在瞬间全部改变了。
  在每个细分领域,58和赶集都面临无数个竞争对手。2014年,中国O2O的创业者比1840年涌入旧金山的淘金者还多。有风险投资机构做过一项调研,发现市场上目前有将近6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各种初创的O2O项目。其中,仅经纬创投一家就投资了20家O2O企业。除了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垂直领域的竞争对手外,美团、京东、携程&&一批大型或综合电商平台,甚至也包括BTA巨头,都在从不同的角度觊觎着O2O。
  58和赶集各自经过将近一年的耕耘,对O2O的布局已经涉及家政、汽车、房地产、招聘等多个垂直领域,且双方各有侧重点。这也是为什么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和股东,当初会非常有信心,认为合并将会创造“1+1大于2”的价值。在联合CEO、团队独立运营以及双品牌战略的合并框架下,赶集将主攻蓝领招聘和汽车业务,58则会将重点放在到家服务和房产交易上,这四个被投资人描述为“4个万亿市场”。
  “从估值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王力行说。
  2014年12月,赶集首个O2O项目“赶集好车”上线,杨浩涌宣布E轮融资中的1亿美元将投入其中。它采用C2C模式,希望将原本被4S店、二手车商等夺去的中间利润让利给二手车买卖双方。
  赶集的另一个O2O重心蓝领招聘,针对中基层劳动者推出基于LBS的移动招聘应用“易招聘”。杨说,赶集2015年在线招聘的营收目标是15亿元。
  58除了以2.67亿美元并购安居客,3372万美元投资土巴兔装修网,来攻克在线房产中介和家装市场之外,还全力打造上门服务“58到家”。姚透露,58未来三年将投入3亿美元,重新定义服务业。
  4月21日,在此次交易宣布后第三天,58到家举行“2.0发布会”,对外宣布全新的开放平台战略,誓言要做O2O界的天猫。58同城首席战略官、58到家CEO陈小华说,58与赶集合作,“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后分类时代&”,他的目标是要再创造另外一家市值百亿美元规模的公司。未来五年,58到家将解决1000万劳动者的就业,其平台上已有家政、美甲、速运三大类别,计划还将新加入按摩、美妆、月嫂、洗车等。
  合并交易后一周,赶集宣布,对好车业务再追加1亿美元投资。2月24日一起拍照其间,姚劲波顺便向杨浩涌分享了一个喜讯――58的“汽车C2B业务”拍卖板块,现在每天交易量都有200至300单。
  杨听完面露喜色。拍照一结束,他就急忙赶回赶集位于上地的办公室,参加一个庆功会:赶集好车在4月份提前完成了“单月交易额过亿元”的目标。
  有了业务协同、流量合作和费用降低,杨浩涌甚至开玩笑说,合并消息后第二周,赶集创新业务的KPI已经被调整为原来的两倍,理由是双方的流量合作,赶集的业务也将放到58的平台上去传播,“流量翻倍,当然KPI也要翻倍喽!”
  姚劲波很乐观地认为,站在58赶集未来这个大平台之上,几乎可以做所有想做的事情,藐视一切对手。他说,未来的58赶集拥有一支经过硬仗考验的团队,在挺进O2O市场的征途中,将会以中心化平台的身份,一切唯效果论,不会有任何偏好,不管是轻、是重都要做。
  “总之,为了这个目标,接下来就是遇神杀神,遇鬼杀鬼,就是这样吧。”未来竞争也许很血腥,但姚此刻脸上的表情风轻云淡。
  58到家总经理郭义打了一个比喻,“欧洲战场已经结束,太平洋战争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UF029)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58同城正式宣布与赶集网合并,内部邮件称姚劲波将和杨浩涌担任联席CEO_36氪
市场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品牌广告合作,请您联系: media_
企业创新合作,请您联系: corp_
地方合作,请您联系:
满足以下场景,获得更高通过率: 1. 新融资求报道 2. 新公司求报道 3. 新产品求报道 4. 创投新闻爆料
36氪APP 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已解决问题
58同城,赶集网好多招聘商务司机(实际上应该是做鸭)的,有人去面试过吗???他们是怎么面试的???
提问时间: 01:51:56
58同城,赶集网好多招聘商务司机(实际上应该是做鸭)的,有人去面试过吗???他们是怎么面试的???
浏览次数:10357
该答案已经被保护
都少前套路等面试候根本见约某酒店堂打给电说通让发几张充值卡给做押金用各种理由继续骗。没靠谱都骗面找工作骗。找工作最好到正规的招聘网站上投简历,你可以搜一下58同城的招聘信息,出现很多骗子的负面信息最好不要在这里投。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58同城赶集网积怨结清 姚劲波称理智战胜感情|58同城|赶集网|姚劲波_互联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h1 id="artibodyTitle" cid="40811" docid="chmifpy同城赶集网积怨结清 姚劲波称理智战胜感情
  本报记者 贺 骏
  缠斗十年的宿敌,能否冤冤相“抱”?58同城与赶集网,用行动演绎了在商业社会,没有什么不可以。“最终我们还是理智战胜了感情,走到一起”,姚劲波称。
  4月17日下午,58同城与赶集网临时召开媒体发布会,58同城CEO姚劲波和赶集网CEO同时亮相并宣布,两家公司将从此化干戈为玉帛,成为一家人,两人同时出任新公司的联合CEO及联席董事长。
  “我们已经连续几天基本上没睡了,双方的股东特别多,还涉及国内的法律、国外的法律,就是因为不确定性,我们一直到今天中午都不确定这个会能不能开”,姚劲波称,“当中最大的变数就是人性”。
  杨浩涌亦表示:“因为一个交易达成要满足每一方的利益,交易方比较多的时候,就要做很多的协调。”
  58同城同步发布在SEC网站上的公告显示,根据与赶集网股东达成的最终协议,58同城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完全稀释后),其中包含3400万份普通股(合1700万份ADS)及4.122亿美元现金。
  公告同时显示,腾讯将以52美元(每ADS)认购价值4亿美元的58同城新发股票,该金额将分别用于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的现金部分以及增持58同城股权两个部分。截至目前,腾讯持股58同城的比例约为25.1%(完全稀释后)。
  资本PK人性
  尽管58同城或与赶集网合并的消息早已在坊间盛传,前者的股价在最近4个交易日也上涨了超过30%,但依旧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个“传闻”,因为这两家同时诞生于2005年的分类信息网站,从来没有一天停止过明争暗斗,积怨已经长达十年之久。
  “我觉得这种合并如果不是资本层面的推动,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往往作为创始人,对自己的baby都有更多的感情,不管是我也好,杨浩涌也好,都是一样的。最终,我们还是理智战胜了感情走到一起。两边投资人也对我们两个进行了一些额外的促进,愿意让我们来谈,发一些期权等”,姚劲波透露,“过去两周都像做梦一样,一会儿说可以做,一会儿又不可以做,最终我们还是非常幸运能够走到这一刻,不知道杨浩涌是什么心情?”“可以拍一个剧了”,杨浩涌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58同城与赶集网的合并过程中,再次出现了今日资本徐新的影子。据悉,2012年合并时,徐新就是幕后推手之一。作为赶集网的重要股东,杨浩涌坦承,徐新在此次合并过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徐新不但是我的一个好导师,同时也是我的一个好大姐,我们俩是非常好的朋友,她参与了整个交易过程。过程中,我跟她沟通的次数和时间应该是最多的”。
  长期以来,杨浩涌一直把独立IPO作为赶集网的目标,这也是赶集网投资方的最佳退出途径。2014年5月份京东集团上市时,徐新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京东之后,其所投资的企业中,下一个最有可能上市的就是赶集网了。
  世事难料,赶集网最终选择了与58同城合并。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相关利益方,除了用股权说话之外,感情说服工作也是至关重要。“ 这件事做成非常非常不容易,后面有很多人的牺牲,很多人的包容在里面。所以,我也特别感激杨浩涌选择了这样一种交易方案。”姚劲波表示。
  无利不合并
  赶集网并不是没有上市的可能,但是相比于创业者的梦想而言,资本最为看重的是利。因此,即便赶集网赴美上市,其与58同城的竞争只能是更加激烈。这十年来,双方为抢占市场,可谓是烧钱无数,光是给一线明星付出的代言费就是天价。而这背后,都是VC在“流血”。“合并后,可以少些恶意竞争,少花些冤枉钱,至少能省很多广告费”,杨浩涌表示。
  除了节省运营成本之外,双方更为看中的是可以节省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一些新的业务,比如赶集好车、58到家等,随着我们的合并,新业务的成功概率都会变高”,姚劲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随着O2O的兴起,市场出现了大量机会,58同城与赶集网虽然分别推出了58到家、赶集好车等多个O2O项目,却始终不敢放手一搏,生怕为对手做了嫁衣。
  “过去我始终不敢全力以赴做新业务,因为始终要防着杨浩涌,杨浩涌也防着我。我每天睡觉醒来,就想着赶集网。赶集网占用我的‘带宽’超过我老婆。今天终于可以放下了,不知道杨浩涌会不会是这种心态。”姚劲波表示。
  “我们打了十年,打得太厉害了,双方因为打得太厉害,超过90%的精力都在这上面,反而我们在开拓新业务上蛮头疼,这边还在打仗,这边要开一个新的战场,怎么调配人员,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杨浩涌表示,“现在我们的蓝领招聘和O2O项目也不用偷偷摸摸了,以前做一个好项目,总担心58同城抄我们怎么办,现在这些问题都没有了”。
  O2O面临大洗牌
  事实上,58同城与赶集网的大量新业务,都集中在O2O项目上,如美甲、保洁、家政、招聘,洗车、二手车等等。在两大巨头互掐之际,河狸家、人人车、e洗车等大量O2O创业公司见缝插针、快速崛起,而这也是“鹬蚌”停止相争的重要目的。由此,不难想象,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之后,新公司必将出手整合O2O领域的各细分市场。此前,58同城就已经收购了安居客和土巴兔等公司。“对于我们的二手车业务而言,两家合并之后,我们少了一个对手,但增加了一个更大的对手”,汽车之家CEO秦致表示。
  最近两年,很多O2O项目都获得了风险投资。58同城与赶集网合并之后,这些公司背后的投资人将不得不面临这个问题,是投靠到腾讯旗下的58同城,还是加大烧钱力度求上市。
  不过,在58同城与赶集网上做营销的线下中小商家,则是首当其冲,原有的博弈空间消失了。“我跟老姚初步达成的协议是这样,市场和销售两端先做最简单的一个调整。首先是统一市场采购价格,对外避免恶意竞争的情况。第二,统一和规范销售端的产品价格,这两个做完后可以带来非常明显的协同效应,这块我们是非常非常期待的”,杨浩涌表示。
  对于58同城而言,这也意味着利润将大幅提升,这也是双方投资人最为期待的。“我们这次整个谈判中,有一个点是打得非常厉害的。因为我们这边机构投资者有一部分是现金退出的,他们都在打,希望多要一些股份,少要一些现金,吵了五六天”。杨浩涌透露。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techsina或新浪科技)。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灵2018要停止运营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