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无词歌 被称为?

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的《第三交响曲》(苏格兰),A小调,OP.56,作于年间,而其创作灵感始于1829年5月,应伦敦爱乐协会之约首赴英伦之时。此年7月,门德尔松到苏格兰,在爱丁堡霍里路德古堡遗迹诞生了创作此曲的灵感。
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介绍
他在信札上曾写道:“日近黄昏时,我们来到霍里路德堡,玛丽女王居住、恋爱的地方。那里值得一看的是爬上迂回的楼梯后,可看到一间小屋。当年追踪者爬上楼梯,在这里发现李吉奥,硬将他从屋里拖出,在隔了3个房间的拐角处将他杀死。四周的东西已经朽坏了,从中还可以望见蓝色的天空。我今天就在这间古老的房子里,找到了《苏格兰交响曲》的灵感。”门德尔松所说的古堡典故为,日夜,深得女王幸宠、被称为“外交顾问”的意大利乐手维多·李吉奥被一群贵族所杀。这首作品呈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即霍里路德古堡主人——苏格兰女王玛丽的第九代孙女,日,由门德尔松自己指挥爱乐乐团首演。
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歌曲赏析
全曲共4个乐章:
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奏鸣曲式
序奏为稍快的行板,A小调,主题哀婉地由双簧管与中提琴表现,宛如对古堡的叹息。主部为略为激动的快板,A小调,第一主题仍带忧郁,为苏格兰舞曲风格。这个主题加强后,进入灿烂的合奏表现的副主题,气氛转变后,单簧管以E小调表现第二主题。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交叉后,轻松地推进,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两个主题变化而发展,再现部两个主题的原型再现。终结部先情绪激昂地进入高潮,静止后序奏的行板旋律犹如回忆而再现。
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快板
F大调、奏鸣曲式,有谐谑曲性格。以苏格兰民族舞曲风格的第一主题为中心,与朴素的第二主题形成对比。呈示部后,发展部与再现部以规则的形式进行,舞曲风格的主题呈现欢快的节奏。
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慢板
简单的奏鸣曲形式,在D小调短小的序奏后,进入A大调主部。第一主题由小提琴表达,充满忧郁,单簧管则以阴郁的形态表现第二主题。在极短的发展部呈示后,第一、二主题追忆般地重现,似乎是对古堡周围景色与古堡氛围的回顾。
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A小调
一开始就表现富有激情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同样充满活力。长大的终结部后半部为很庄严的快板,A大调,类似苏格兰民歌的旋律,色彩无比灿烂。这一乐章据说采自爱丁堡风笛演奏军乐的印象。
门德尔松第三交响曲作者介绍
日,费利克斯·门德尔松诞生于德国汉堡,他的祖父摩西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被人们誉为“犹太苏格拉底”;“犹太苏格拉底”之子亚伯拉罕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走上实业家的道路,成为一位银行巨头,德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大亨,正是他,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幸福的天才——门德尔松创造了一切优裕的条件,也使其家族的荣誉登上了耀眼的顶峰!
3岁时,门德尔松随父母迁居到首都柏林,5岁,开始接受正规、系统而全面的教育,教师个个是一流的专家。在父亲巨大财力的帮助下,他如鱼得水,接触各位社会名流,和他们探讨各种问题,在高雅、文明的熏陶下,他飞快成熟。他兴趣广泛,才华横溢,在音乐、文学、美术、外语等许多方面都具备很高的天资,他生活在幸福之中。门德尔松9岁开始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着手音乐创作,至11岁时已写出一些好作品,12岁时,和德国文学泰斗歌德“忘年之交”,使他获益匪浅,他的进步堪称日新月异。1829年春天,年方20岁的门德尔松开始了他的旅行演出生活,他的足迹遍及欧洲许多文化圣地与城市。愉快的旅行,丰富的见闻,使门德尔松构思与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音乐作品。
23岁时,一位特别温柔、娴静、纯朴、漂亮的法兰克福牧师的小女儿赛西尔打动了他的心,他们结为了夫妻。美满的婚姻使门德尔松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工作,尽管他身兼数职,社会活动繁多,可音乐创作源源不断:歌曲、奏鸣曲、序曲、协奏曲、交响曲……
永恒的幸福是没有的,门德尔松敬爱的姐姐芳妮在一次指导家庭音乐会的节目排练时突然全身瘫痪,几小时后飘然而逝,噩耗使门德尔松当即晕倒;重大的打击使得他半年之后(日)追随胞姐而去,还不到39岁。
门德尔松是一位生活安逸的音乐家更是当时音乐界的权威人士,他被誉为可与莫扎特相媲美的天才式的人物,他的作品成熟、优雅富有优越感,与他本人的气质配合的天衣无缝。本专辑不仅收录了由著名钢琴家本杰明演绎的门德尔松的钢琴协奏曲作品,更惊喜收入本杰明和另一位钢琴家休·替尼配合而成的双钢琴协奏曲。两位钢琴家的演奏已臻化境、不急不徐,协调的演奏把音乐的每个细节拿捏的十分到位,加之与乐团毫不过分夸张的完美配合,可堪称门德尔松音乐记录的经典之作。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被误读的门德尔松
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被误读的门德尔松
  作为巴赫复兴的最大功臣,门德尔松死后一直生活在纳粹德国的抹黑和诋毁之中,未能得到应有的评价,其中包括毁掉各种作品和遗产。
  时值门德尔松诞辰200周年,也许,我们可以重新去发现这一位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音乐家。
  本报记者 马欢 实习生 郭露璐
  1829年,一名年轻的音乐家在德国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那是个并不开放的年代,作曲家死后,他的作品也随之进入坟墓。然而,年仅20岁的菲力尔斯.门德尔松打破了这个传统,他冲破各种阻挠,在柏林演奏了这首巴赫的传世之作。那场400多人参与的盛大演奏,不仅打动了全德的观众,也打动了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哲学家黑格尔以及诗人海涅。
  在这次演出之后,巴赫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作品也得以在德国和欧洲全面复苏。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门德尔松,德国纳粹可能永远不会在一个世纪之后把巴赫作为“模范雅利安作曲家”崇拜,并称他为“最德国的德国人”。然而,历史的残忍之处在于,作为巴赫复兴的最大功臣,门德尔松本人却并没能阻止纳粹德国对自己的抹黑和诋毁,包括毁掉各种作品和遗产,因为,他是一个犹太人。
  比莫扎特更“成人”的神童
  尽管一生短暂,但门德尔松却有幸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富足给他的音乐生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门德尔松在12-14岁就创作了12首交响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甚至超越了莫扎特早期的成就。不过,与莫扎特的天真和孩子气不一样,这名神童的音乐语言显然更加成人化。1821年,歌德听完7岁门德尔松的演奏后,风趣地说:“与年轻的莫扎特演奏的孩子气相比,门德尔松的演奏是一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语言。”
  年少成名的门德尔松在欧洲渐渐崭露头角。他先是在英国受到了巨大的欢迎,不仅为维多利亚女王演出,还在英国首次演奏了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随后,他在法国、荷兰和瑞士受到观众们的热烈崇拜。回到德国后,他着手建立了德国的第一个音乐学院,并担任莱比锡布商大厦乐团的首席指挥家。“那个时候,门德尔松可谓是欧洲的第一个明星,”门德尔松博物馆的馆主于尔根恩斯特这么评价。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门德尔松的作品流畅自如,善于表现梦幻的色彩和想象。他的钢琴曲善于以自然曲调来诠释。最受世人喜爱的作品是他所开创的被称为《无词歌》的48首钢琴小曲。每一首都不长,但以完整的歌唱式旋律展现。
  作为他最著名代表作,《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这首作品遵循了莫扎特器乐协奏曲的原则创作,但去掉了引子,而是选用众人回避的E小调调性,还有谐谑曲个性化的处理。
  门德尔松38岁就因中风离开人世,但他一生一帆风顺。这不仅造就了他温和明朗的性格,也塑造了他的音乐作品中独特的抒情风采。
  纳粹抹黑运动
  然而,历史又给我们讲述了门德尔松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他的祖父是18世纪著名的犹太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被誉为“犹太苏格拉底”。曾祖父更是普鲁士皇室银行家丹尼尔,还资助过腓特烈大帝的七年战争。
  显赫的犹太背景也给他死后带来了不幸:就在门德尔松早逝3年后,才华横溢但臭名昭著的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出版了激进的反犹小册子《犹太人的音乐》,攻击门德尔松和其他的犹太人对德国文化有害。基于瓦格纳的论述,纳粹在精神上实在无法接受他们深爱的巴赫是因一个犹太人而复苏。
  就在一个世纪后,德国纳粹们又开始了对犹太音乐家的清理行动。门德尔松家族在柏林的墓地被荒弃于废墟中,纳粹们恶意篡改了门德尔松的原作,删除掉他音乐中一切和“以色列”“耶和华”“大卫”有关的部分。
  直到二战结束,一位美国占领军士官才在杂草荒芜中发现这位伟大作曲家的墓碑―他与姐姐芳妮葬在一起,两人的十字架周围,是门德尔松家族的其他亲人。
  重新发掘门德尔松
  “纳粹和瓦格纳显然是门德尔松被遗忘的最大原因,”英国小提琴家丹尼尔.霍普这么评价。事实上,直到今天,门德尔松的声誉还未完全从纳粹的抹黑中恢复。尽管在现在的德国电台上,已经可以欣赏到他的作品―在20年前,这是几乎不可能的。
  时值门德尔松诞辰200周年,莱比锡8月有专门庆祝他生日的庆典。在巴赫的故乡艾森纳赫,即将举行展览“血与精神―巴赫,门德尔松以及他们在第三帝国的音乐”,将让人们重新认识门德尔松。该展览不仅将展出大量门德尔松的作品,还会告诉所有游客,纳粹是如何对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进行诋毁,以达到操纵政治的目的。
  1936年,时任莱比锡市长的卡尔.格德勒未能阻止疯狂的人们拆除门德尔松纪念碑。同一年,音乐家古斯塔夫.马勒的侄女阿尔玛.罗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逝世前,还演奏了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如今,新一代在尝试重新诠释他的曲子。丹尼尔.霍普说:“有一些作品会伴你终生。自我记事起,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就一直是我的灵感、忧虑和激情的源泉。”
  在鼓励德国人回顾过去,寻找伟大的音乐之后,门德尔松再次成为他们的选择。
&nbsp&nbsp&nbsp&nbsp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被遗忘的宗教改革交响曲与门德尔松三代趣事_门德尔松
被遗忘的宗教改革交响曲与门德尔松三代趣事
在温哥华到东京的飞机上,我带了一些我儿子给我的CD打发时间,其中门德尔松的第三“苏格兰”交响曲是我从中学时代就喜欢的,听完后,接着是他较不出名的第五交响曲,但它的第四乐章却是十分熟悉的旋律,只要喜欢圣诗的人听到都会有个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交响曲的标题为宗教改革,这名字对我倒是颇有意思,因为它和我最有兴趣的两个主题有关:音乐和宗教历史,回来之后一查,我才知道这首当初被遗忘的作品有个曲折的命运。没想到这个偶然打发时间的机会,却使我对这段历史和它有关的轶事着迷万分,当我开始写有关宗教改革交响曲时,才发觉这只是冰山的一角,因为虽然我对门德尔松的管弦乐(交响曲、序曲)、协奏曲及他的神曲十分熟悉,也知道他来自富裕的家庭,却没想到他和他父亲及祖父三代有这么辉煌有趣的历史和令人羡慕的家族感情和家庭教育。本来要写一篇有关一首交响曲的故事,变成了本文的上半段,因为他的三代逸事太有趣,太感人了。
  在宗教改革过程中,音乐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马丁?路德所编写的“上帝是我们的坚强堡垒”在当时被称为新教的凯歌(The Battle Hymn of Reformation)。三百年后,门德尔松的D大调第五交响曲也因这诗歌而得名“宗教改革”。直到现在,这首诗歌仍然是庆祝新教改革的歌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且它也是在天主教的圣诗本中一首重要的曲子。
  一、历史背景:奥古斯堡信仰告白的庆典
  1530年,德国威登堡大学新约圣经教授梅兰顿(Philippe Melanchthon)写下了三十条基本信仰解读,后来世人通称之为奥古斯堡信仰告白(The Augsburg Confession)。这份解读经马丁路得应许成为新教信仰解读的基石。这是宗教改革历史上,自1517年路得在威登堡教堂张贴九十五条告白以来的一大里程碑。(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是在那以后八、九年的事)。就在那一年,土耳其军队攻打奥地利东部边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认为要对抗奥图曼帝国回教徒的侵略,基督教自己内部必须要有一致的信仰,因此他召集他在德国境内的王公诸候,要他们表示他们的基督信仰,希望在新教徒信仰上先有个共识,并邀请梅兰顿写出这些基本的定义,解释圣经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上帝、原罪、恩典等等,这份告白于1530年六月二十五曰公布,路得教及以后新教的教条都以它为准绳,认为它是上帝的话之忠实解读。
  1830年,德王菲得利克三世准备这个大日子的三百周年庆典,虽然官方到当年的四月才正式宣布这个庆典,大家都老早就知道这个重要日子的来临,那时的门德尔松,虽才21岁,却己是个成功的音乐家,这位在17岁就以他的十重奏及仲夏夜之梦出名的音乐神童,接着创作的清唱曲(Durer Cantata 和 Humbolt Cantata),苏格兰交响曲及希布莱序曲的演出也都十分成功,再加上他指挥巴哈的圣马太受难曲成果辉煌,鼓舞起人们对那时己被淡忘的音乐大师巴哈的热诚,那时的门德尔松,正是日正中天,自以为如果德王在庆典上所需演奏的音乐,非他莫属。他自信满满,而且因家境富有不像其它作曲家需考虑金钱酬报,在庆典前两个月,他己写完“宗教改革交响曲”。到底德王有无正式聘请他,至今未有定论。假定有的话,显然是被取消了,真正的原因也众说纷纭。但是,门德尔松的犹太背景应该是原因之一。
  乍看起来,门德尔松写这首交响曲的原因好像有点奇怪,因他出身于一个欧洲非常显赫的犹太家庭。但是,在他小时,他父亲就给他路得教会洗礼成新教徒,因为住在汉堡的门德尔松家族,感到当时在法国统治下的德国,作犹太人日子难过,改变信仰,也得改变姓氏才行,所以他在犹太姓氏后加上一个德国姓“巴托第”(Bartholdy),门德尔松写这首交响曲的热诚,原因有二,一来他公开表示他对基督教新教的肯定,二来他藉此对马丁路得的敬佩,因为路得不只是个宗教领袖及德文圣经播译者,他也是个杰出的作曲家。
  1830年代的德国,宗教音乐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帝是我们的坚强堡垒”(Ein feste ist Unser Gott),这首根据诗篇第46篇所写的圣诗是路得的代表作之一,每天清晨,由市中心的高塔以喇叭演奏出来。就这一点而言,门德尔松的构想倒是没错的,因为这首交响曲就是以这圣诗作主题。
  经过这意外的挫折后,起先门德尔松还有足够的信心带这首音乐上路,寻求一个适当的场合发表演奏,以后我们将发觉,他的估计错误了,几年后连作曲者本来对这曲子的热诚也冰冷了,在他有生之日,这首交响曲没有发表出来,真的是名符其实的一首被遗忘了的交响曲。
  二、宗教改革交响曲
  其实,这首曲子是门德尔松音乐创作中最接近于所谓“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的一首,它的主旨非常明显,他以当时新教的两大音乐弦律加以充分发挥,其一是“德累斯顿?阿门颂”(Dresden Amen);其二就是“上帝是我们的坚强堡垒”,将这两个新教改革的旋律放在第一和第四乐章中,门德尔松有意以音乐描写新教在德国逐渐取代天主教。门德尔松有几部交响曲?还有交响曲的简略介绍?_百度知道
门德尔松有几部交响曲?还有交响曲的简略介绍?
网上门德尔松的介绍真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门德尔松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你知道第一个使用指挥棒的指挥家是谁吗? | 门德尔松逝世170年纪念
▲3对男女打扮成新郎新娘的模样唱了一首《婚礼进行曲》,连乐队都省了啊
写下这首曲子的正是 浪漫派音乐大师
这个不安分的作曲家一生做了超多事情
在他 逝世170周年这天
一起来看他的那些了不起 的创举!
mendelssohn
为世界贡献了这首
《婚礼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人人都听过,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出自门德尔松之手。他的这首《婚礼进行曲》原本是《仲夏夜之梦》序曲第三幕开始时的一段混声合唱《婚礼大合唱》,后来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乐曲一上来就有着激昂雄浑的气势,曲调神圣庄严而不失浪漫,因为经常被用作婚礼音乐而成为了 爱情的象征。
除了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大师瓦格纳也有一首《婚礼进行曲》。新人入场时通常会以瓦格纳版相配,新人退场则会奏响门德尔松版。
▼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选自序曲《仲夏夜之梦》
▼瓦格纳《婚礼进行曲》,选自歌剧《罗恩格林》
第一个拿起了指挥棒
今天的你一定觉得乐队指挥手拿指挥棒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早些时候的指挥家是不用指挥棒的。是门德尔松为了让庞大的乐团成员能够清楚地看见指挥的手势,在晚餐后拿了一根包裹着皮革的 鱼骨头作为辅助工具来指挥,此后才开始被人们纷纷效仿。
▼门德尔松的《第四交响曲》因为运用了一些意大利音乐素材,因此被门德尔松称为“意大利”交响曲。第一乐章积极向上,仿佛洋溢着意大利明媚又灿烂的阳光。
让钢琴唱起了无词歌
门德尔松作为一位早期浪漫派作曲家,写下了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钢琴小曲。它们不像古典奏鸣曲那样要有严整的结构,精美流淌的旋律就像是一首首没有歌词的 歌曲,因此他的这些小曲被叫做“无词歌”。
▼这首《春之歌》具有流水般轻柔的浪漫旋律,使听众沉醉于快乐的气氛中。曲式虽简单,但十分巧妙地应用了装饰音,让钢琴有了十分华丽的表现力。
门德尔松的手绘作品
复活了巴赫的音乐
除了当作曲家、指挥家,门德尔松还组乐团、建学校,每件事都做的惊天动地。值得一提的是,在浪漫风潮前仆后继、风起云涌之时,门德尔松唯独对巴赫的音乐风格情有独钟,他在柏林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让沉寂了近80年的巴赫音乐 复活了,世人也由此真正开始认识到巴赫的伟大。
▼《马太受难曲》是巴赫创作的一部宏大的巨作,这部作品共分为78首分曲,内容取材于《圣经》,真实地再现了耶稣被犹大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这里是第39分曲咏叹调。
门德尔松的名字 “Felix”
在德语中是 幸福 的意思
而他的一生也正如名字一样幸福美满
▼最后,来听这首著名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文章转自:橄榄古典音乐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门德尔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