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桃子上有黑点能吃吗,后期有疮,怎么回事?(如图)

大风号出品
套袋期间果实表皮出现黑点?疮痂病的防治技术
【作者:老刀网络 张英翘】桃疮痂病又称黑星病、黑痣病,是桃树常见病害之一。桃树发病时,病果表面出现黑点甚至发生龟裂,严重影响商品价值。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枝梢和叶片。果实发病开始出现褐色小圆斑,以后逐渐扩大为2~3毫米黑色点状,病斑多时汇集成片。由于病菌只为害病果表皮,使果皮停止生长,并木栓化,而果肉生长不受影响,所以,病情严重时经常发生裂果。桃树疮痂病(农管家平台提供)浙江省杭州市的张根在桃树套袋期间就出现了此问题。桃树果皮大部分出现了黑点,农管家专家回复为:桃树疮痂病。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桃树疮痂病的防治技术。服务三农(甘肃省武威市):疮痂病侵染引起,用戊唑醇或者氟硅唑或者苯甲丙环唑或者苯甲醚菌酯防治。吕书敏(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局):疮痂病。适当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注意桃园通风透光和排水,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园内树上的病枝、枯死枝、僵果、地面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初侵染源。 ②在花芽期喷施3波美度石硫合剂,花蕾微露时喷施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25%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落花后半月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倍液均匀喷施,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间隔10~15天喷药l次,共3~4次。冯涛(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农技站):怀疑是疮痂病危害 可以使用肟菌戊唑醇或苯甲丙环唑防治。吴崇德(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疮痂病。建议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200倍进行防治。农管家知识链接——桃树疮痂病危害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枝梢和叶片。一、新梢被害后,呈现长圆形、浅褐色的病斑,后变为暗褐色,并进一步扩大,病部隆起,常发生流胶。枝梢发病,最初在表面产生边缘紫褐色,中央浅褐色的椭圆形病斑。后期病斑变为紫色或黑褐色,稍隆起,并于病斑处产生流胶现象。春天病斑变灰色,并于病斑表面密生黑色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丛。病斑只限于枝梢表层,不深入内部。病斑下面形成木栓质细胞。因此,表面的角质层与底层细胞分离,但有时形成层细胞被害死亡,枝梢便呈枯死状态。二、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暗绿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至果实近成熟期,病斑呈暗紫或黑色,略凹陷,后呈略突起的黑色痣状斑点,病菌扩展局限于表层,不深入果肉。发病严重时,病斑密集,随着果实的膨大,果实龟裂。三、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出现不规则红褐色斑,以后正面相对应的病斑亦为暗绿色,最后呈紫红色干枯穿孔。在中脉上则可形成长条状的暗褐色病斑。发病重时可引起落叶。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枝梢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上升,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病菌侵入后潜育期长,然后再产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在我国南方桃区,5-6月发病最盛;北方桃园,果实一般在6月份开始发病,7-8月发病率最高。春季和初夏及果实近成熟期多雨潮湿易发病。果园低湿,排水不良,枝条郁密,修剪粗糙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病害病原Fusicladium carpophilum称嗜果枝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春季和初夏及果实近成熟期多雨潮湿易发病。春季和初夏及果实近成熟期多雨潮湿易发病。果园低湿,排水不良,枝条郁密,修剪粗糙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农业防治一、在冬剪时,剪除重病枝及枯梢,以减少越冬菌源。生长季节适时夏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可有效地减轻发病。二、桃园铺地膜,可明显减轻发病,果实套袋也是有效的办法。三、选择中晚熟抗病品种。参考药剂(病症表现期)1、20% 噻菌铜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0-500倍液 喷雾2、250克/升 嘧菌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3、15% 络氨铜 水剂(低毒) 使用200-300倍液 喷雾4、60% 唑醚·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5、80% 硫磺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300-500倍液 喷雾6、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7、40% 腈菌唑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8、68.75% 噁酮·锰锌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9、70% 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500-700倍液 喷雾10、10% 苯醚甲环唑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667-2000倍液 喷雾11、5% 亚胺唑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900倍液 喷雾12、12.5% 烯唑醇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13、77% 硫酸铜钙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400-800倍液 喷雾14、70% 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800-1200倍液 喷雾15、80% 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11-167克/亩 喷雾16、75% 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833-1000倍液 喷雾最后告诉大家,如何让管理更轻松?小秘诀:下载农管家APP(请认准瓢虫标志),在“农技”一栏会每天更新当下最新农事管理,找准方向,科学管控,遇事不慌张。另外在“问答”一栏,多位专家在线帮你排忧解难,轻松管理不再是空话!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老刀网络农管家晚熟桃果面黑斑形成原因
徐州市一农资销售商来电话说,当地一果农从山东引进晚熟桃品种(10月份成熟,单果重在250克以上)种了10亩地,2007年秋季揭开果袋,发现桃果表面有褐色斑块,且有小裂纹,严重影响桃的商品价值。果农认为是疮痂病,但他看后觉得不是。找了几个技术,专家来看,也说不是疮痂病,可能是药害,也可能是缺素。果农反映,这种现象2006年就有发生,但发生比2007年轻。其他果农的桃果也有这种现象,但发生程度比他家的轻。这些果园的土壤是山前壤土,土层不太厚。他们全年用药几乎都是进口药,如世高、福星、猛杀生等,还喷过几次德国康朴的液硼、美国布兰特的糖醇钙,磷酸二氢钾是新加坡的高纯度磷钾动力。$$晚熟桃生长期长,受到病虫危害...&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我所历经8年杂交选育的冬季成熟、春节上市的极晚熟桃新品种—冬雪王桃,结束了冬季无桃果供应的历史,开创了春节上市的新纪元。该品种具有晚熟耐藏,个大质优,含糖量高,口感好,丰产性特强的特点,“7时丰产可达soookg以上,收人2万元,冷库贮存(冷库贮存果肉不变褐)元旦至春节上市收人可达5万元,如用冬暖式大棚搞延迟栽培,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采摘鲜桃,效益不可估量,搞盆景栽培,可观果半年以上。1主要性状11植物学特性树姿较开张,主枝基角45~55“,1年生成熟枝条红褐色,2年生枝条深红褐色,3年生枝条灰褐色,主枝和多年生枝条灰白色。叶深绿,叶片大,披针形,叶缘锯齿状、钝尖,叶脉网状,叶长13.82em、宽3.16em,叶柄长l.sem,叶尖渐尖,蜜腺肾形、极大。花瓣粉红色,半开张,花粉量大。尊筒小。1.2果实经济性状果实圆形,纵径6.6cm、横径6.gcm,果形端正。果个大,平均单果重2巧.69,最大4009。底色黄绿,阳面呈片状鲜艳玫瑰...&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陕西东部桃产区以早熟和中早熟品种为主,西部桃产区以中熟和中晚熟品种为主,晚熟桃品种相对面积较小。笔者引种了晚熟桃蓬仙13,经多年性状观察,表现不错,介绍给大家,供引种参考。1引种经过日,笔者去山东蓬莱市桃树科学研究所实地考察了桃晚熟品种蓬仙13。彼时正值蓬仙13成熟期,该品种在蓬莱综合表现很突出——果个特大,果形圆正,色泽艳丽,果面细度好,丰产,品质佳,耐贮运——性状优于同期成熟的离核寒露蜜。因为当时正是桃树嫁接期,经和该所所长崔永胜协商,笔者在该所表现优良的蓬仙13挂果树上打了接穗,回家繁殖苗木800余株,高接换头10余株,采用密植主干形新建园4亩。2主要性状1)植物学特征。蓬仙13树姿半开张,树势稳,主干和多年生枝浅棕色,枝条表面较光滑,皮孔小,1年生枝绿色,粗度0.63 cm,节间长李建平,陕西省泾阳县口镇药树村一组,邮编.23 cm,新梢绿色,阳面暗红色,有光泽,叶片长17.8 cm、宽...&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桃(Prunus persica)是人们最爱的大众水果之一,具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深受大家喜爱。但在众多桃品种中,多数以早熟桃品种为主,含糖量低,加上大量使用化肥,致使水分大、口感差,影响了消费需求。市场上含糖量高、口感好的中晚熟品种缺乏。2006年开展了中晚熟桃品种的选育工作,经过8 a多试验观察,选育出了超甜中晚熟桃新品种‘西王母’,2014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西王母’桃的选育经过2006年从日本引进嫁接苗20株,在南阳市潦河示范园苗圃定植,当年选取优良单株,采取接穗,进行嫁接繁育。分别在南阳市潦河示范园、南阳豫花园实业有限公司、新野、淅川、桐柏、唐河等地建立对比试验园。2008年又分别在驻马店市遂平县、漯河市舞阳县建立对比试验园,观察其在河南不同区域的适应性及结果情况、果实经济性状等。通过连续8 a对该品种长势、果实经济性状、结果量、抗逆性等进行详细的...&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秋燕’是从‘燕红’自然实生后代中选出的晚熟桃新品种。2015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品种特征特性树体健壮,生长势强,树姿半开张,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果实近圆形,果顶圆平或稍凹,缝合线浅,两侧对称,各部位成熟度均匀一致。平均单果重297 g,最大410 g。果皮底色绿白,果面90%以上着深红色;果皮不易剥离。果肉黄白色,皮下具红色素,硬溶质,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粘核,不裂果。果实硬度12.2 kg/cm2,耐贮运性强。树体和花芽抗寒性强,冬季无抽条现象。无明显特异性病虫害。在河北昌黎地区4月初萌芽,4月底5月初盛花,花期1周左右。9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30 d左...&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日前,青岛又一水果新品种一优质晚熟桃“晚红脆”选育成功,来自山东农大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对其进行了现场鉴评,并审定通过。据了解,该品种是由青岛莱西市良种繁育场、青岛庶巧蜜桃专业合作社共同选育,具有肉质细脆、耐储、晚熟、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树姿半张开,树冠较紧凑,枝条粗壮;花粉量多,自花结实力强,自然授粉坐果率达31.5%;大果型,果实圆形,果顶平,果尖小微凸;果肉乳白色,品质上乘,4年...&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套袋期间果实表皮出现黑点?疮痂病的防治技术
老刀注:桃树发病时,病果表面出现黑点甚至发生龟裂,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桃疮痂病又称黑星病、黑痣病,是桃树常见病害之一。桃树发病时,病果表面出现黑点甚至发生龟裂,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枝梢和叶片。果实发病开始出现褐色小圆斑,以后逐渐扩大为2~3毫米黑色点状,病斑多时汇集成片。
由于病菌只为害病果表皮,使果皮停止生长,并木栓化,而果肉生长不受影响,所以,病情严重时经常发生裂果。
桃树疮痂病(农管家平台提供)
农管家专家解答
浙江省杭州市的张根在桃树套袋期间就出现了此问题。桃树果皮大部分出现了黑点,农管家专家回复为:桃树疮痂病。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桃树疮痂病的防治技术。
服务三农(甘肃省武威市):疮痂病侵染引起,用戊唑醇或者氟硅唑或者苯甲丙环唑或者苯甲醚菌酯防治。
吕书敏(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局):疮痂病。适当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注意桃园通风透光和排水,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园内树上的病枝、枯死枝、僵果、地面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初侵染源。
在花芽期喷施3波美度石硫合剂,花蕾微露时喷施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25%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落花后半月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倍液均匀喷施,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间隔10~15天喷药l次,共3~4次。
冯涛(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农技站):怀疑是疮痂病危害 可以使用肟菌戊唑醇或苯甲丙环唑防治。
吴崇德(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疮痂病。建议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200倍进行防治。
农管家知识链接丨桃树疮痂病
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枝梢和叶片。
一、新梢被害后,呈现长圆形、浅褐色的病斑,后变为暗褐色,并进一步扩大,病部隆起,常发生流胶。枝梢发病,最初在表面产生边缘紫褐色,中央浅褐色的椭圆形病斑。后期病斑变为紫色或黑褐色,稍隆起,并于病斑处产生流胶现象。春天病斑变灰色,并于病斑表面密生黑色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丛。病斑只限于枝梢表层,不深入内部。病斑下面形成木栓质细胞。因此,表面的角质层与底层细胞分离,但有时形成层细胞被害死亡,枝梢便呈枯死状态。
二、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暗绿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至果实近成熟期,病斑呈暗紫或黑色,略凹陷,后呈略突起的黑色痣状斑点,病菌扩展局限于表层,不深入果肉。发病严重时,病斑密集,随着果实的膨大,果实龟裂。
三、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出现不规则红褐色斑,以后正面相对应的病斑亦为暗绿色,最后呈紫红色干枯穿孔。在中脉上则可形成长条状的暗褐色病斑。发病重时可引起落叶。
以菌丝体在枝梢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上升,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病菌侵入后潜育期长,然后再产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在我国南方桃区,5-6月发病最盛;北方桃园,果实一般在6月份开始发病,7-8月发病率最高。春季和初夏及果实近成熟期多雨潮湿易发病。果园低湿,排水不良,枝条郁密,修剪粗糙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Fusicladium carpophilum称嗜果枝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春季和初夏及果实近成熟期多雨潮湿易发病。春季和初夏及果实近成熟期多雨潮湿易发病。果园低湿,排水不良,枝条郁密,修剪粗糙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一、在冬剪时,剪除重病枝及枯梢,以减少越冬菌源。生长季节适时夏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可有效地减轻发病。
二、桃园铺地膜,可明显减轻发病,果实套袋也是有效的办法。
三、选择中晚熟抗病品种。
参考药剂(病症表现期):
1、20% 噻菌铜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0-500倍液 喷雾
2、250克/升 嘧菌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
3、15% 络氨铜 水剂(低毒) 使用200-300倍液 喷雾
4、60% 唑醚·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
5、80% 硫磺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300-500倍液 喷雾
6、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
7、40% 腈菌唑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
8、68.75% 噁酮·锰锌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
9、70% 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500-700倍液 喷雾
10、10% 苯醚甲环唑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667-2000倍液 喷雾
11、5% 亚胺唑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900倍液 喷雾
12、12.5% 烯唑醇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倍液 喷雾
13、77% 硫酸铜钙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400-800倍液 喷雾
14、70% 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800-1200倍液 喷雾
15、80% 代森锰锌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11-167克/亩 喷雾
16、75% 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833-1000倍液 喷雾
最后告诉大家,如何让管理更轻松?小秘诀:下载农管家APP(请认准瓢虫标志),在“农技”一栏会每天更新当下最新农事管理,找准方向,科学管控,遇事不慌张。另外在“问答”一栏,多位专家在线帮你排忧解难,轻松管理不再是空话!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桃树疮痂病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桃树疮痂病
桃疮痂病又称黑星病、黑痣病,是桃树常见病害之一。桃树发病时,病果表面出现黑点甚至发生龟裂,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桃树疮痂病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枝梢和叶片。
果实发病开始出现褐色小圆斑,以后逐渐扩大为2~3毫米黑色点状,病斑多时汇集成片。
由于病菌只为害病果表皮,使果皮停止生长,并木栓化,而果肉生长不受影响,所以,病情严重时经常发生裂果。
枝梢发病初期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后期病斑隆起,颜色加深,有时出现流胶现象。病菌只为害病枝表层,第2年树液流动时会产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桃树疮痂病发病原因
桃疮痂病的病原菌是嗜果枝孢菌。病菌主要以菌丝在枝梢病斑上越冬。温室内温暖潮湿条件利于病害发生。果实成熟期越早,发病越轻。油桃因果面无毛,病菌易侵入,故发病较重。
桃树疮痂病防治方法
桃树疮痂病药剂防治
在芽萌动前结合清园工作,用800倍液+适量渗透剂如有机硅,喷干枝,消灭越冬菌源。套袋前后可选用500—600倍液或速净500-600倍等药剂交替使用;病情严重时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即使用600倍液+戊唑醇4000倍或纯品甲托1500倍,进行喷施。
桃树疮痂病农业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增施有机肥,控制速效氮肥的用量,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树体抵抗力。合理修剪,注意桃园通风透光和排水。
2.清除菌源: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园内树上的病枝、枯死枝、僵果、地面落果,集中处理,以减少初侵染源。
3.及时防治害虫:及时喷药防治害虫,减少虫伤,以减少病菌侵入的机会。
桃树疮痂病温室大棚防治
(1)温室升温时,结合修剪,剪除病梢,并彻底清园。
(2)在发病初期,及时去除病果、病枝。
(3)注意通风,控制湿度。
(4)在温室升温前,用石硫合剂进行地面和树上喷洒。
(5)从落花后半个月开始进行喷药保护,可用以下药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每隔15天喷1次,连喷3~4次,上述药剂最好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产品公司资讯展会百科病虫害品牌图片
>> 桃上有斑点是怎么回事,桃上有斑点该怎么解决
桃上有斑点是怎么回事,桃上有斑点该怎么解决
时间: 9:30:21 浏览次数:5292 专题:
桃上长了很多的斑斑点点,有些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下文小编和大家分享桃上有斑点是怎么回事,桃上有斑点该怎么解决?其实桃上的斑点是因为桃树得了黑星病。桃树黑星病,又叫桃黑痣病、桃疮痂病。我国各桃产均有发生。由于该病的危害,常使果品质量变劣,效益降低。除桃外,还能侵害李、杏等核果类果树。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桃树黑星病的防治方法。一、桃树黑星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果实,也能侵害叶片和新梢。果实发病时多在肩部产生暗褐色圆形小点,逐渐扩大至2-3毫米,后呈黑色痣状斑点,严重时病斑聚合成片。病菌扩展一般仅限于表皮组织。当病部组织坏死时,果实仍继续生长,病斑处常出现龟裂,呈疮痂状,严重时造成落果。枝梢发病,病斑暗绿色,隆起,常发生流胶,病健组织界限明显。叶片发病开始于叶背,形成不规则多角形灰绿色病斑,以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引起落叶。叶脉发病呈暗褐色长条形病斑二、桃树黑星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的病部越冬。第2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形成分生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来源。病原菌经风雨传播,分生孢子萌发后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病菌侵染果实时潜育期可达40-70天,侵染新梢和叶片为25-45天。4-6月份多雨潮湿发病重,地势低洼潮湿、果园定植过密或树冠郁闭也利于病害的发生。果实在6月份开始发病,7月份为盛发期。晚熟品种发病较重。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果园地势及品种有关,特别是春季和初夏及果实近成熟期的降雨量是影响该病发生和流行重要条件。此间若多雨潮湿易发病。果园地势低洼,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好,湿度大发病重。三、桃树黑星病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早熟品种,油桃品种如极早红、千年红和燕红等;结合冬剪,剪除病枝梢,带出园外烧毁,消灭越冬病源。重视夏剪,加强内膛修剪,促进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6月初开始套袋。(2)药剂防治开花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加0.3%五氯酚钠,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铲除枝梢上的越冬菌源;落花后半个月喷药,常用药剂有12%绿乳铜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6 000-7000倍液,以上药剂与硫酸锌石灰液交替使用,效果较好,每隔10-15天防治1次,共防治3-4次;套袋前喷施1次杀菌剂,如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 000-l 500倍液。关于桃上有斑点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希望上文可以为您提供帮助,让您种植的桃树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百科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桃树疮痂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