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起发现妊娠、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乳腺癌?

新手妈妈哺乳期间发现肿块以为堵奶 一查是乳腺癌
近日,陈女士因哺乳期堵奶找到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乳腺科张峰主任医师。她说自己哺乳期近6个月了,喂奶过程中偶尔有堵奶的情况,但左乳上有个肿块通过按摩,或是让孩子勤吸吮等方法,虽然能小一点但总是不能完全消失,她很害怕乳腺发炎,就上医院看看,没想到一查竟是乳腺癌。新妈妈哺乳期间发现肿块以为是堵奶,一查竟是乳腺癌陈女士30多岁了,半年前刚生下第一个宝宝,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她已坚持母乳喂养了半年。这期间堵奶的情况也偶有发生,但左乳上的有个硬块一直让她很焦心。听陈女士说,这个硬块是喂奶至3个月左右时出现的,她总以为是堵奶,按照催乳师教的方法按摩,然后又试着让宝宝多吸吸,每次护理完硬块确实能小一些,却始终消不干净。她很担心堵得时间长了会变成乳腺炎,到时自己吃苦又影响喂奶就麻烦了,于是上杭妇院乳腺门诊就诊。接诊的张峰医生建议她去做个乳腺B超,没发现明显异常,又给她做了细针穿刺,竟刺到了一个硬硬的肿块,可以断定,这绝不是堵奶那么简单。于是又进一步做了穿刺活检,结果查出是乳腺癌。乳腺癌症状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容易被延误治疗据了解,妊娠哺乳期乳腺癌(PABC)是指在妊娠期、哺乳期或产后1年内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发病率较低,但这几年出现增长趋势,这和越来越多的女性晚育有一定的关系。在妊娠哺乳期女性乳房增大,乳腺肿块容易被掩盖;并且妊娠哺乳期的女性体内分泌微环境特殊,免疫系统改变,乳房毛细血管增多、扩张、充血,这些条件还会导致肿瘤增长快、恶性高、易转移。生理阶段的特殊性导致妊娠哺乳期乳腺癌诊断延后,并且预后差。据文献报道,约有 1/2的 PABC患者被延误诊治达 6个月甚至更久。孕前乳腺B超检查不能忽视“国家规定的免费孕前体检套餐中包含了乳腺彩色B超,但还是有部分人对这个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略乳腺B超检查。”杭妇院体检中心主任倪敏洁说。除了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哺乳期女性还很容易发生乳腺炎等其他问题,当女性乳房出现问题时,孕前的乳腺B超就能作为医生的诊断参照。张峰医生也表示:“我们建议备孕的妈妈们在孕前3-6个月应该做个全面的孕前体检,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宝宝的粮仓,准妈妈们和新妈妈们都需要有这个保健意识,重视乳腺肿块的动态观察。”而陈女士就没有在孕前进行乳腺B超检查,只做了一些妇科相关类的检查,如果当时接受乳腺检查,很有可能她的乳腺问题在孕前就能有所觉察,早诊断,早治疗。女性日常可进行乳腺自检女性在孕前、妊娠及哺乳的全过程中接受乳腺检查是很有必要的,而平时的自检也很重要。以下的自检方法可供大家学习实践:1.洗澡时检查:沐浴时,胸部先上好肥皂,便于滑动检查,检查时,一手放在脑后,一手手指伸直并拢,用指腹以螺旋进行方式,仔细检查乳房每一部份,看看是否有硬块,以此方法左右互换检查。2.镜前检查:站在镜前,双手垂下,看看乳房外观是否正常,乳头有无凹陷,皮肤有无皱缩、隆肿……等现象。轻捏乳头有无分泌物,再检查腋下,有无淋巴腺肿。最后,再将双手高举过头反复再做一次。3.平躺检查:仰卧床上,乳房丰满者可放置一个小枕头或折叠毛巾于左肩下,将左手枕于脑后,将右手的手指并拢伸直,轻压左边乳房做小圈状按摩此时可将乳房假想成一个钟面,自12点的位置,顺时钟方向检查至原点(至少按摩三圈)。依照上列方法,改用左手检查右侧乳房。检查要领有以下几点:1.指法:指头触摸,同时要手指并拢。2.范围:两侧皆包括锁骨下方,胸骨中线,助骨下线及腋下。最后,用姆指与食指,轻捏乳头检查有无分泌物。如果自我检查后,发现有异状或是疑似硬块,请尽早就医,再做进一步检查,切勿拖延耽误病情。保持良好的情绪、生活作息和饮食乳腺疾病和情绪、生活作息、饮食等息息相关,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激动悲伤,这些不良的情绪是会造成神经衰弱,使内分泌失调,危害乳腺健康。2.改变饮食习惯,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多吃纤维素含量比较多的蔬菜和水果类,像粗粮,黑黄豆,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等,避免挑食偏食。3.保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进行性生活,调节内分泌失调,促进乳房血液循坏。4.多运动,比如慢跑,散步。避免熬夜,戒烟戒酒,少穿过于紧身的内衣。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吴强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重视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重视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PABC)是指在妊娠同时或妊娠结束后1年内,以及哺乳期间发生的原发性乳腺癌,发病率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8.2%。其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迅速,恶性程度常高于非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组织学分型多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尤以弥漫性浸润型者为多,肿瘤分化差,分子分型多呈HER-2/neu过表达或三阴性。因妊娠、哺乳期,乳房明显肥大胀硬,密度增加,较小的癌肿常被增厚的腺体掩盖而被延误诊治,当出现症状时多为病程晚期,给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以下就本人经治的三例妊娠、哺乳期乳腺恶性肿瘤病人诊疗经过做一回顾性分析。&&&&病例1:鲍××,26岁,1999年6月因右乳巨大肿块来我院就诊。患者妊娠六月时,发现右乳内上象限触及一直径2cm大小质地偏硬肿块,边界不清,无触痛,曾去外院就诊,接诊医生简单触诊后即诊断为良性肿瘤,认为不需要进一步处理,建议分娩后再给予治疗。此后肿块持续增大,直至分娩、哺乳2月后患者因右乳胀痛难忍来我院就诊。体检:右乳体积明显增大约足球大小,皮肤浅静脉怒张,右乳触及一巨大肿块累及整侧乳房,质地硬,腋窝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入院后行右乳房切除,术后病理为乳腺,因肿瘤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术后三个月左右即出现肝、肺多发性转移灶,术后六个月死亡。&&&&病例2:蒋××,35岁,2011年8月因妊娠七个月,发现右乳肿块5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妊娠2个月时自己发现右乳内下象限一桃仁大小肿块在当地医院就诊,接诊医生检查后认为是正常孕期腺体增厚而未进一步诊治,此后右乳体积持续性增大,因胀痛难忍来我院诊治。体检:右乳体积增大约双倍于对侧,皮肤浅静脉怒张,右乳内下及外上象限分别触及直径4-5cm大小肿块,质地硬局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乳头后方触及一巨大囊性肿块,右侧腋窝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入院后肿块切除活检提示为三阴性中分化浸润性导管癌,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23/24枚癌转移,术后患者及家属因惧怕放化疗导致胎儿畸形,而坚决要求引产终止妊娠。&&&&病例3:陈××,38岁,2009年10月因妊娠33周常规发现左乳外上象限一直径1.5cm肿块,就诊于上海市瑞金医院中心,行肿块空芯针穿刺病理为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给予新辅助化疗待分娩后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继续给予辅助放、化疗,至目前随访病情稳定,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分析病例1患者的诊治经过,分析初诊医生做出良性肿瘤的诊断是根据患者年龄、肿块边界清晰、活动度良好做出的判断,从而因麻痹大意与草率结论导致病人延误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从而导致患者再次就诊时肿瘤已发展至晚期,虽经手术切除病灶却阻止不了远处转移导致术后半年即死亡的厄运。因PABC恶性程度常高于非妊娠、哺乳期,且病情进展迅速,所以临床医生对妊娠期乳腺触及肿块的病人应该有高度的警惕性,除常规的乳房体检外,还应结合乳腺超声检查,当临床不能排除恶性肿瘤可能时,应说服病人接受肿块细针或空芯针穿刺检查,必要时切除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病例2患者初诊医生因缺乏必要的体检技能,把病人都能触及的肿块误认为是妊娠期正常的乳腺腺体肥大增厚,且没有给予必要的进一步辅助检查,使癌肿得以迅速进展至局部晚期,不仅导致患者错失了最佳治疗期,还得忍受引产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实在是令人痛心!设想如果当初这位医生在体检不明确的情况下让患者接受一个简单的乳腺超声检查,或许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幸福。这两例病人还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当肿块持续增大时仍盲目相信初诊医生的判断,没有及时复诊延误了最佳诊治时机。病例3&患者在接受孕期体检时由产科医生发现了较小的乳腺肿块,并建议去专科进行明确诊断,从而使该患者得到了及时又正规的治疗,另外宝宝健康的诞生也一定会使这位母亲坚定与病魔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鉴于妊娠期女性进行常规查体时,医患双方的注意力往往均集中在患者的腹部和子宫,而对妊娠期乳腺癌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建议产科医生要有这方面的警惕性,从而提高妊娠期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率。&&&&&乳腺癌是对激素有反应的肿瘤,妊娠期血液循环中的雌、孕激素水平增高,从而加速肿瘤的生长,促进肿瘤的转移。加之妊娠与哺乳期乳腺腺体明显增生,乳腺毛细血管增多,乳房明显肥大胀硬,密度增加,癌肿常被增厚的腺体所掩盖。这些特点使得PABC病情进展迅速,恶性程度常高,且误诊率居高不下,已越来越得到国内外专家们的重视。PABC的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乳腺癌相同,治疗目的在于给母体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以提高生存率,同时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全乳切除是PABC的标准外科术式,但在2005年举行的欧洲肿瘤学会会议上有研究显示,对于直径小于2.4cm的早期PABC,可考虑选择保乳术。手术后的辅助化疗对胎儿是否存在不良影响,一直是医患共同关注的话题,尽管2010年在ASCO乳腺癌论坛上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Litton报告的研究表明PABC患者接受化疗对胎儿无明显影响,建议不需推迟,但国内专家对该观点持谨慎保留态度,普遍认为对于妊娠早期3个月禁止进行化疗,因为这段时间是胎儿器官形成的重要阶段,极易遭到化疗药物致畸作用的影响,而在妊娠4-9个月期间的化疗相对安全。乳腺癌治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确诊时疾病的分期情况,发现一个较早期的乳腺癌对患者的意义远大于目前任何的治疗方案,对PABC病人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因此呼吁广大临床医生要具备高度的警惕心,做到细致规范的体格检查,必要的乳腺超声辅助检查,针对性的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同时对孕产妇加强PABC的健康宣教,医患共同努力提高PABC的早期诊断率。&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0:59
吴强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吴强大夫
吴强的咨询范围:
普外科好评科室
普外科分类问答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禚守荣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转载)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转载)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是指妊娠期间和产后一年发生的乳腺癌。
做一个美丽妈妈是每个女人的美好愿望,而乳腺癌发病越来越年轻化,随城市生活压力的加大、晚婚晚育比例的增高,妊娠哺乳期间的年轻妈妈群体发生乳腺癌的几率也有所增多,国外报道其发病率占所有乳腺癌的0.2%-3.8%,国内报道为1%-8%,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生育高峰年龄段),所以妊娠哺乳期乳腺健康不容忽视。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多表现为乳房的无痛性肿块,乳头血性溢液,甚至因为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而就诊。一般此期乳腺癌的预后较差,病情进展迅速,一方面,在妊娠哺乳期,女性体内激素分泌旺盛,性激素水平大大高于平常状态,促使癌细胞增殖活跃,表现出癌的发展更为迅速;另一方面,妊娠哺乳期的女性乳房在孕激素和催乳素的作用下出现生理性增生肥大,常常使癌肿块包裹其中不易于被发现,或被误诊为乳腺炎性肿块或良性肿瘤而延误治疗。由于在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细胞增殖迅速,癌肿不易被发现,女性又常因体内激素水哺乳平增高而自我状态良好,因而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据统计妊娠期乳腺癌大约有80%确诊时已经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系统性的疾病,针对乳腺癌的各种治疗手段都有可能影响患者的生育。孕期进行乳腺癌治疗是否会对母亲和胎儿产生影响?乳腺癌患者究竟该不该终止妊娠?生育还是生存,这是个难题。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治疗同于乳腺癌的一般处理原则,所特殊的是如何处理抗癌治疗与妊娠、哺乳的关系。一般的原则是:(1)妊娠期:①对于妊娠期前3个月的乳腺癌患者,NCCN指南建议患者需要考虑停止妊娠。如果患者坚持继续妊娠,则需要进行乳房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然后,在妊娠进入中期的3个月时,进行辅助化疗。在分娩后,再进行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②如果在妊娠中期3个月或者妊娠末3个月发现的乳腺癌,则应切除乳房或保乳,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化疗在术后可以立即实施。如果选择保乳手术,则分娩后需要考虑放疗和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治疗后要求再生育时,为了避免发生抗癌药物对胎儿致畸的问题,应在抗癌治疗完全停止后再间隔2年以上时间为好。(2)哺乳期乳腺癌:一旦乳腺癌诊断确立,应立即停止哺乳。回乳时忌讳用女性激素或芒硝热敷,以防止癌细胞转移和扩散。可用中药:生麦芽60g,炒麦芽60g,沏茶频饮,一般在1周内可以达到回乳的效果。回乳后,即可接受乳腺癌治疗。个别病人可在回乳期接受手术前化疗。
初为人母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但是如果这个美丽梦想因为意外的乳腺肿瘤而必须中止时,人生的打击岂同一般?!特发此小贴,提醒计划妊娠的年轻准妈妈们,请您一定在妊娠前6个月做一个乳腺方面的健康检查,如在妊娠哺乳期间发现乳腺有任何异常表现也应尽早到专科医院就诊。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4:26
禚守荣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禚守荣大夫
禚守荣的咨询范围:
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早期诊治和保乳微创治疗以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禚守荣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乳腺肿瘤科好评科室
乳腺肿瘤科分类问答怀孕期间查出乳腺癌怎么办?
核心提示:怀孕,可算是女人一生中最奇妙的一段旅程了,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旅程中女性的乳房可能会面临各种磨难——比如患上乳腺癌。怀孕为何会招来乳腺癌?生存还是生育,是否必须放弃妊娠才能保命?
饶南燕 乳腺肿瘤专科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名医介绍:副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即刻或延期重建术,乳头矫正术,缩乳矫形术,环乳晕切口的乳房良性肿物切除术,在SCI收录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著2部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会员  这是近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收到的三个病例。也许,多数女性会认为期间得的事八竿子也打不到自己头上,然而,事实上,我们周围正有越来越多的准妈妈被乳腺癌的突然驾到生生地淋了一头冷水。已有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妊娠期发现乳腺癌的几率正在逐年上升。现代女性应当对妊娠期乳腺癌进行重新的认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科饶南燕副主任医师在采访中介绍说,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是指在妊娠期或者产后1年内确诊的乳腺癌,由于其处于特殊的生理期易被误诊,又紧密关系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因此一旦发生则非常严重,治疗起来也非常棘手。  
&  专家观点:生存与生育不冲突& 孕早期建议终止妊娠  面对乳腺癌的威胁,孕妇是否需要放弃妊娠恐怕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了。饶南燕医师表示,乳腺癌孕妇的生育与生存并不冲突,需不需要终止妊娠与孕期有关。  对于妊娠期头3个月的乳腺癌患者,一般医生会建议停止妊娠。如果患者坚持继续妊娠,则需要进行切除术和腋窝。然后,在妊娠进入中期的3个月时,进行辅助化疗。在分娩后,再进行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  如果在妊娠中后期发现了乳腺癌,应根据肿瘤大小决定手术和化疗的顺序。如果患者实施的是保乳手术的话,则分娩后再进行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也可以再分娩后进行。  在妊娠最后1个月内发现的乳腺癌,可以先分娩胎儿后再进行后续的各种治疗。  “由于胎儿的关系,现有的乳腺癌治疗手段在妊娠期乳腺癌的使用上有了一些限制,如放疗内分泌治疗在整个妊娠期都不能使用,化疗需要在妊娠3个月后才能使用,靶向治疗对胎儿的影响还不太清楚。”饶南燕称,妊娠期乳腺癌的化疗与常规化疗的药物剂量强度无区别,至于化疗会不会对胎儿健康造成威胁,她表示:“很多回顾性研究结果都显示孕中期接受化疗的母亲产出的婴儿健康状况良好,长大成人后疾病和肿瘤的发生率也没有增加,但是更长期的影响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专家观点:孕期、哺乳期发现乳房肿块千万别忽视
  饶南燕表示,由于现在尚无研究对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无法确定哪类人是高危人群,但是,但凡孕期出现乳腺肿块的,都应引起重视。  一直以来,怀孕期间乳房肿块常被认为是而被忽视,专家提醒,如果肿块硬度大,而且逐渐增大,甚至出现乳头溢血时要警惕乳腺癌的发生。另外,哺乳期女性常会因出现乳房肿块,如果肿块哺乳期后不消失,且有变大趋势,也应该做进一步的检查。  饶南燕说,妊娠哺乳期的女性应提高自我保识,加强对乳房健康的关注,不要过分相信各种“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发现问题就要找专科医生去解决。“妊娠期乳腺癌容易与被误诊,有些非专科医生甚至看也不看,什么检查也不做就说是乳腺增生、乳腺炎,最终怎么治也治不好,这个时候聪明的病人会去找专科医生看,但就有一部分病人就会因此耽误了治疗。”饶南燕提醒广大女性,找乳腺专科医生看乳腺疾病,才是最合理、最正确的方法。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医生专访相关资讯
疾病精彩推荐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孕育期别忽视乳房检查 哺乳期被查出乳腺癌几率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在东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在高发区如北欧、北美等国家,乳腺癌从20岁左右开始出现,在绝经期即45-50岁之前保持快速上升势头,大约年龄每增长10-20岁发病率上升1倍,绝经期后上升相对缓慢,75-85岁达到最高。而在亚洲等低发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在绝经后会略下降,一般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在45-55岁之间,亚洲人移居西方国家后仍保持这种年龄分布特征。
原标题:哺乳期女性患乳腺癌不易察觉 乳腺癌有新诊断法
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乳腺癌发病的年龄分布在东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在高发区如北欧、北美等国家,乳腺癌从20岁左右开始出现,在绝经期即45-50岁之前保持快速上升势头,大约年龄每增长10-20岁发病率上升1倍,绝经期后上升相对缓慢,75-85岁达到最高。而在亚洲等低发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在绝经后会略下降,一般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在45-55岁之间,亚洲人移居西方国家后仍保持这种年龄分布特征。
妊娠期女性也会患乳腺癌?
妊娠及哺乳是发生在妇女有性活动以后的生理过程,多是发生在20-40岁,在此生理过程中可伴发乳腺癌,准确地说是与乳腺癌的&巧遇&。
由于妊娠、哺乳期乳房肥大,易掩盖肿瘤,即使有乳腺肿瘤的乳房表现,又易被患者用妊娠、哺乳所解释,该期的乳腺癌误诊率高;
由于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激素分泌旺盛,可能促进乳腺癌的发展。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有一定的特殊性。
乳腺癌有何新型诊断方法?
英国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刊物《金属组学》上报告说,他们利用常用于研究气候变化和行星形成的金属同位素检测技术,检测了5名乳腺癌患者和5名健康人的血清,并对多名乳腺癌患者的癌变组织样本展开了分析。
研究显示,利用这种技术检测血液中锌含量的变化,可准确发现乳腺癌早期癌变。在这种变化中,乳腺癌变组织里的含硫蛋白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人体处理锌的能力受到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用这种技术检测血液中的微量金属元素,要比现有临床应用的技术精确百倍以上,因此更容易发现微妙的变化。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开发非侵入式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还为研究乳腺癌细胞提供了新工具。下一步他们将研究其他癌变组织中金属微量元素的变化。
预防乳腺癌注意什么?
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嘌呤,黄嘌呤可促使良性乳腺增生,而良性乳腺增生又与乳癌发生有关。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如果过多地摄取这类食物,随着黄嘌呤的大量摄入,乳癌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地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应少饮咖啡,少吃巧克力。
多吃果菜:研究发现,粗粮、蔬菜、水果中,除含有大量具有防癌抗癌的植物纤维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多种能阻止和减慢癌症发展各个阶段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以大豆类、玉米、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作用最为显著。因此,在日常膳食中适当地多吃些这类食物,不仅有益于健康,还有助于乳癌的预防。
控脂减肥:研究发现,癌细胞最初处于&起始&状态,只有当其受到&刺激&之后,才能迅速增殖而发病。高脂肪饮食是乳腺癌的促发&刺激&剂,长期大量摄取脂肪,可使机体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这类物质过量可刺激癌肿的增长。大量摄取脂肪,还可使机体发胖和免疫机能降低,就使癌症有了可乘之机。因此,控制脂肪的摄取,减轻肥胖,提高机体免疫机制和抗病能力,就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乳癌的发生。
避免饮酒: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妇女患乳癌的危险性较很少饮酒者高,每日饮酒1杯或l杯以上者,乳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以上,这种危险性在绝经前妇女中最为显著。目前认为,酒精可刺激脑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与乳癌发生有关。因此,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后的女性,应戒酒和少饮酒。
[责任编辑:周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渭南查获食品添加案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哺乳期会得乳腺癌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