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了没精神,一点精神都没有,平常很喜欢看的动画片,玩具也不玩了,也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宝宝感冒了,一点精神都没有,平常很喜欢看的动画片,玩具也不玩了,也不好好吃饭怎么办_百度宝宝知道孩子天生就不爱阅读,最吸引他的只有各种玩具和动画片,应该怎么办?孩子天生就不爱阅读,最吸引他的只有各种玩具和动画片,应该怎么办?小谱子百家号如何引导孩子的阅读习惯回答关注(5)|查看更多问答30个回答壮仔妈宝03-27 22:153赞踩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是天生不愿意做的,这些不愿意都是大人给孩子的标签,有了这些标签,孩子有了暗示,觉得自己不看也无所谓,因为本来自己就天生不行。其实孩子都爱玩玩具,这没什么不好,多玩玩也是有益的。而一般愿意看电视的孩子都有一对不愿陪伴的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1.制订计划可以和孩子每天制定一个计划,里面可以包括所有他想做的事情,包括玩玩具、看电视,当时还要有阅读。规定一些固定的时间去阅读,“强制”养成阅读的习惯,慢慢状况就会改观。2.图书类型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类型,不要总是不顾孩子感受选择一些别人推荐的热销图书,可能你的孩子对热销图书真的没有热情,适合的才是最好的。3.环境熏陶一个孩子所处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孩子的状态,如果爸爸玩游戏,妈妈看电视,你怎么要求一个孩子去阅读呢?所以当孩子阅读时,请你也拿起一本书,读一读,或者陪着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别奢求自己的孩子是个“神童”,扔给他一本书就不用管,那简直是不可能!只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慢慢的阅读就会变成“悦读”。评论英子有话说03-27 21:560赞踩阅读纵有千条好处,孩子没有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怎么会对阅读入迷呢?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迷上阅读,需要做下面几个方面的事情:一。给孩子创作一个读书的氛围。可以弄一个读书角,可以让孩子周围都是书,可以把书放在屋里的每个角落,可以让书躺在床上,可以让书时刻出现在孩子眼前。二。给孩子做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父母都是爱读书的人,那么孩子也就能够在读书的环境中浸润。就不愁孩子不爱读书了。三。选择孩子喜欢的书来读。玩具的色彩和娱乐都高于书籍,如果再不想着让孩子读他喜欢读的书,那就不可能进行阅读了。哪怕刚开始喜欢读图,而不读文字书,也要慢慢来让孩子适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汲取书中的知识,让书本陪伴孩子没有那么难,试试吧!评论他她ME读书时间03-27 23:240赞踩天生不爱阅读?谁敢给孩子贴这么严重的标签?这个问题不是显性的,谁敢绝对的说孩子天生不爱阅读呢?熟话说“有样学样”,希望孩子爱阅读,大人应该先找到读书的感觉。首先,阅读需要引领最近在学习给不满一岁的小女儿讲绘本,我以为亲子阅读只能我和孩子共捧一本书,我读她听,试了几次,别说读一本,就是两分钟她也不配合。那些提倡孩子越早阅读的老师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给小婴儿阅读,要选择适合孩子的绘本,而且要一边读,一边带孩子做游戏,每次时间尽量控制在几分钟内完成。这个时期的阅读主要是建立与宝贝的紧密关系,为以后的独立阅读开个好头。其次,阅读需要环境动画片中五颜六色的视觉冲击远远比纸质图书强烈许多。建议您控制孩子的看电视时间,把一些适合孩子看的书放到一些孩子随手可拿的地方,别急,一定会有效果。再有,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先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书,我家大宝幼儿园大班时,我给他买了一套“我的第一套百科全书”,共十二册,到目前为止他最喜欢恐龙、海洋生物,昆虫两本,其他的书会当资料书,比如刚刚玩玩具手枪,为了核实他枪的类别,特意去查了查军事武器那本书。今年寒假,推荐他读《老人与海》,二年级的他读起来毫不吃力,这就是兴趣的力量。孩子天性爱玩是正常现象,我家大宝尤其喜欢玩具,小时经常盼望我开个玩具店,就可以拥有他所有喜欢的玩具了。自从上二年级以后,与同学互动的多了,注意力就不完全集中在玩具上了,玩具问题也不用过于担心。最后,合理安排时间。尝试放下手中的手机,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哪怕一个月只有几次,好处绝不止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一点,我们与孩子会通过亲子共读建立更紧密的连接。从亲子共读到独立阅读,这条路不漫长,我们也会在陪孩子的路上成长。评论辕鸢03-28 17:481赞踩没有孩子天生就不爱阅读,就如同没有孩子天生爱阅读。孩子爱读书还是爱看动画片,孩子养成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家庭的影响,确切地说,都是父母影响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孩子在学校经常打架被老师找家长,孩子爸爸来了二话不说飞起一脚,吼道,小兔崽子谁让你打架的!虽然是个笑话,但跟你描述的多像。如果父母回家就去看电视玩手机,刷朋友圈追十里桃花,想孩子爱阅读?怎么可能?父母在家里经常大吼大叫,要想孩子彬彬有礼?怎么可能?家庭教育,重在言传身教,家长要求孩子达到什么标准,自己首先就得做到。所以,家长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提高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让孩子喜欢阅读,那你首先得先爱上阅读。家长在家经常读书,会感染到孩子,让孩子对书也产生好奇,自然而然就会模仿大人。第二,用心经营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非常重要,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绘本馆,让孩子感受氛围,在家里营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读书的时候把电视玩具都收拾好。另外,以孩子为主导选书,孩子喜欢汽车,可以从汽车相关的绘本,如果孩子喜欢看小猪佩奇的动画片,就从小猪佩奇的绘本入手。家长想让孩子喜欢上读书,最根本的还是要陪伴孩子一起读,给孩子讲故事,跟孩子一起读,可以多学学怎么讲才能把故事讲的更有趣,更吸引人。羽妈幸福成长记03-28 01:271赞踩孩子天生就不爱阅读,只因他出生在一个没有天生就给他提供阅读氛围的家庭。是的,孩子天生都是爱阅读,我们家长首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供阅读的氛围以及孩子喜爱的书绘本。孩子爱玩具和动画片也是正常的,拾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从阅读孩子感兴趣的玩具和动画相关书籍开始。比如孩子喜欢葫芦娃,可以给孩子读《葫芦兄弟》系列;孩子喜欢托马斯,托马斯系列书籍也有很多;孩子喜欢小猪佩奇,还可以选择《小猪佩奇》系列绘本……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开始阅读,初始阅读推荐绘本类。父母有看书习惯,家里有阅读氛围,孩子也会更容易的爱上阅读。阅读不是给孩子买一堆书扔给他就结束了,而是需要父母陪读。从大声陪读到孩子逐渐学会自主阅读,甚至在自主阅读时期,父母的陪读也一样重要。父母的陪读也是一种高效的亲子互动,有助于提升亲子关系。在家里各处都放上随手可拿的书籍。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每个地方都有书,那么会大大提升看书的时间。还应该在家里给孩子设置独立的阅读角,不用太大,一平米足够。孩子每次到阅读角就知道是读书的地方,读的书多了自然也会爱上阅读。另外,让孩子读书,开始不要有功利心,只要孩子爱上阅读还怕他从书中学不到东西吗?不要提问,如果读书变成了考试,孩子也会失去兴趣的。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小谱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带给您不一样的精彩,记得关注哦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宝宝感冒了,一点精神都没有,平常很喜欢看的动画片,玩具也不玩了,也不好好吃饭怎么办_百度宝宝知道宝宝感冒了,一点精神都没有,平常很喜欢看的动画片,玩具也不玩了,也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55977标签: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用药吧,宝宝感冒了当然没精力了。一般来说感冒的早期都是病毒感染,你可以先给宝宝用点小儿感冒冲剂,还有利巴韦林颗粒,多给宝宝喝水
服用半袋左右,我帮你找了一些狗狗感冒应该如何,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服用感冒冲剂,一般一次服用半袋就够了,该药性温和,如果过量问题也不大。
2抗感冒病毒的各类口服...
我喜欢看书,上网,看动漫。睡觉,散步,运动,所有所有,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我都喜欢干,75分只是问喜欢做什么,这样别人得分太容易了,可以出难点的题目嘛,但是你出那...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其特征为心律失常和右室特异性病变。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
B.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大量的青壮年人口死于战争;而20世纪下半叶,世界基本处于和平发展时期。
“癌症的发病率”我认为这句话指的是:癌症患者占总人数口的比例。
而B选项说是死亡人数多,即总体人数下降了,但“癌症的发病率”是根据总体人总来衡量的,所以B项不能削弱上述论证
无锡至少有两所正规大学:
1、江南大学
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由于它不直接在无锡召本科生,所以许多人不知道这个学校:它位于山水东[西?]路九号,拥有约20位正教授/研究员,80位副教授/副研究员,和多位首席科学家。去年还有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一名。
1、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江南名城——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美誉的江南大学,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是江南大学办学的前身。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食品工业系、浙江大学农化系、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以及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有关系科合并组建成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1998年由隶属中国轻工总会划转直属教育部。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
  学校学科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九大门类,设有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通信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法政学院、文学院、师范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土木工程系、医学系、艺术系、体育系等18个院(系),共5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85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5000余人,网络学历教育在籍学生1万余人。还有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莱姆顿学院及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学校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0个博士点,覆盖发酵工程等16个二级博士学科专业和39个硕士学科专业,基本包涵了轻工、纺织、食品的全部领域。现有在校各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500余人。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和部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高层次人才。食品科学、发酵工程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独特优势,实力雄厚,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经近50年的建设与发展,江南大学已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异,科研水平上乘,社会服务盛誉,各方面均得到社会公认,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519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2名为双聘院士),教授160名,副教授456名。由300多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组成的学术带头群体,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育人为本,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专门人才。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本科教学中,将相对狭窄的专业对口教育转到本科通识加特色教育;推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通过辅修、第二专业、第二学位等途径培养复合型人才;让学生早期介入科研活动,从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一年一度的江南之春文化艺术节、科技节、金秋体育节等活动精彩纷呈,暑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电子制作竞赛、机器人竞赛、艺术设计竞赛等全国性比赛中,学生连年获得大奖。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输送了数万名毕业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各条战线的科技精英和领导骨干。
  作为我国轻工、食品、生物技术高科技的摇篮与依托单位之一,“九五”期间,学校承担并完成了大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省部级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其中有70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30多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十五”以来,学校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逐年增多。2003年取得国家、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0项,其中有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一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等。2004年,科技总经费9000多万元,获准立项的纵向科研项目97项,横向科研270多项;鉴定或验收科技成果86项,其中30%以上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全校教职工共发表各类论文2700多篇,出版专著130多部,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43篇。学校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农产品深加工”、“发酵工程关键技术”课题全面通过结题验收并进入后期滚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13项;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1项科研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年申请专利356项,学校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第7名、江苏省第1名;人文社科领域承担的项目、层次、经费等方面都有较大增长。
  学校重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建有科技部、国家计委批准的“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实验室。建立了由海尔集团、茅台酒集团、青岛啤酒集团、北京燕京啤酒集团、绍兴黄酒集团、江苏小天鹅集团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加盟的董事会,注重学校与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和为社会各方面的服务。各院(系)还建有二级董事会,共有4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学校十分重视发挥在轻工、食品、艺术设计、纺织、环境、化工、生物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优势,积极为全国轻工纺织行业的科技进步、产品开发、人才知识更新服务,积极参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为江苏省沿江发展战略、苏北发展战略及海上苏东发展战略服务,积极适应无锡市支柱产业的创新发展、科技和人才需求,在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与地方政府合资建立的省级大学科技园,成为高科技研究项目的重要孵化基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由于学校的优质服务,中国电信、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嘉里粮油(深圳)商务拓展有限公司、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国民淀粉上海化学有限公司、三得利(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集团、重庆啤酒集团、杰能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国际特品(ISP)(香港)有限公司、东洋之花化妆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都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学、奖教金,每年发放的奖学金总额达600多万元。
  学校与国内外的教学科研交流合作频繁,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接受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高校。自六十年代开始,就接受和培养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现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各级各类留学生260余人。学校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所大学建立了紧密的校际交流关系,并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近20个国家的高校、机构开展办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目前正在执行的校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有17个,其中与澳大利亚、英国一流大学之间的“2+2”学分互认合作项目受到学生的欢迎。学校聘请了50多位国外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每年举办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会,已逐步成为轻纺、食品、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中心。
  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152.76万余册、电子图书37.40万册,中外文期刊3100余种,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学校编辑出版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食品与生物技术、教育科学等4种学报及《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和《电池工业》杂志,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在教育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地处无锡蠡湖新城、太湖之畔,占地3100多亩的学校新校区已建成面积36万平方米。新校区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为设计理念,融青瓦白墙的江南建筑风格与小溪、树林、草坪的多层次园林空间为一体,展现绿色、水乡、文化韵味。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校园,为莘莘学子学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钟灵毓秀的江南山水,造就了江南校园开拓进取的学术氛围;蕴涵深厚的人文传统,赋予了江南学子锐意求新的创造精神。迈入新世纪,学校迎来了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211工程”将重点建设和发展工业生物技术、食品科学工程和安全、工业设计创新系统、纤维制品现代加工技术、中小企业管理与发展、轻工过程信息化科学与工程等6个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群,进一步提升学校在轻纺、食品等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积百载跬步,创世纪辉煌。江南大学提出的发展总体目标是,经过五至十年时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文交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先进水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开放式多科性大学;通过不断创特色、上水平、求发展、增实力,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大学。
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是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多年联合办学的基础上于1993年7月成立的,她依托南京农业大学雄厚的基础教学条件,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优越的专业教学条件,为我国及国际水产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学院的宗旨是以推进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渔业科学和渔业生产,使渔业产品在当今人类改革食物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创造经济财富方面起重要作用。通过努力,使该院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渔业科学教育和研究中心。
学院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无锡的西南角上,与中央电视台太湖影视基地相邻,离市区仅10公里之遥,依山傍水,环境十分幽美,交通便利,有1路和820路公交车直达。学院占地面积26公顷,建筑面积达35000多平方米。
南京农业大学从1984年开始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办学,设淡水渔业专业(专科)。学院于1994年新开设了“淡水渔业”本科专业。现设水产养殖本、专科专业,水产养殖博士点和硕士点,每年招收博士生、硕士、本科、专科各种层次。
该院长期招收外国留学生,为亚太地区名国培养淡水渔业的技术人才,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办学层次,招收硕士研究生,在招收留学生方面曾受到联合国FAO和UNDP、亚洲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的大力支持。
设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德全研究员为主的淡水鱼类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研究室、营养与饲料、特种水产养殖室、水产品病害研究室、渔业环境保护、渔业经济与信息中心、内陆水域增养殖等7个教研室。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40名,其中具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有8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业部中青年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18人。现有博士3人,硕士25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承担和圆满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六三”、国家攻关和省、部级课题190多项,获得各类奖励成果8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92年获农业部农业机构综合科研能力奖。
在多年的联合办学的实践中,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的领导非常重视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办学条件逐年得到改善,教学管理趋于完善,教风好、学风正,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的各项办学条件已得到改善,教学手段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配备了语音室、电脑房和先进的电教中心。
学院非常重视发展工作。依托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综合利用经贸部TCDC培训项目的人力、财力、物力。扎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条件,学院领导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教学设施的改造和教学仪器、设备的添置,积极改善学院的办学备件。建院六年来,学院不断改进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已拥有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楼、语音室、电脑房、活动健身房、学生食堂、足球场、蓝球场、大客车、教学实习基地等设施,为国家培养水产专业人才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一般都是对着电视墙,这样的感觉有一些对私密的保护..
因为一般人在自己家里是比较随便的,有时来了客人也来不及收敛,但是如果正对的是电视墙,就给了主人一个准备的时间,就不至于显得很尴尬..
如果是下拉的,只有党员而没有预备党员一项,可填党员,但如果是填写的,你就老老实实填预备党员,填成党员对你没什么好处,填预备党员也不会有什么吃亏。
考虑是由于天气比较干燥和身体上火导致的,建议不要吃香辣和煎炸的食物,多喝水,多吃点水果,不能吃牛肉和海鱼。可以服用(穿心莲片,维生素b2和b6)。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如清热解毒的。
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第一步:教育引导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吮指癖”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于力认为,如果没有什么异常的症状,应该以教育引导为首要方式,并注意经常帮孩子洗手,以防细菌入侵引起胃肠道感染。
第二步:转移注意力
比起严厉指责、打骂,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明智的做法。比如,多让孩子进行动手游戏,让他双手都不得闲,或者用其他的玩具吸引他,还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游玩,让他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获得知识,增长见识,逐渐忘记原来的坏习惯。对于小婴儿,还可以做个小布手套,或者用纱布缠住手指,直接防止他吃手。但是,不主张给孩子手指上“涂味”,比如黄连水、辣椒水等,以免影响孩子的胃口,黄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吃多了还可导致腹泻、呕吐。
合肥政务区网络广告推广网络推广哪家公司比较好 一套能在互联网上跑业务的系统,被网络营销专家赞为目前最 有效的网络推广方式!
1、搜索引擎营销:分两种SEO和PPC,即搜索引擎优化,是通过对网站结构、高质量的网站主题内容、丰富而有价值的相关性外部链接进行优化而使网站为用户及搜索引擎更加友好,以获得在搜索引擎上的优势排名为网站引入流量。
良工拥有十多位资深制冷维修工程师,十二年生产与制造经验,技术力量雄厚,配有先进的测试仪器,建有系列低温测试设备,备有充足的零部件,包括大量品牌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水泵,膨胀阀等备品库,能为客户提供迅捷,优质的工业冷水机及模温机维修和保养。
楼主,龙德教育就挺好的,你可以去试试,我们家孩子一直在龙德教育补习的,我觉得还不错。
成人可以学爵士舞。不过对柔软度的拒绝比较大。  不论跳什么舞,如果要跳得美,身体的柔软度必须要好,否则无法充分发挥出理应的线条美感,爵士舞也不值得注意。在展开暖身的弯曲动作必须注意,不适合在身体肌肉未几乎和暖前用弹振形式来做弯曲,否则更容易弄巧反拙,骨折肌肉。用静态方式弯曲较安全,不过也较必须耐性。柔软度的锻炼动作之幅度更不该超过疼痛的地步,肌肉有向上的感觉即可,动作(角度)保持的时间可由10馀秒至30-40秒平均,时间愈长对肌肉及关节附近的联结的组织之负荷也愈高。
正在加载...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读过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我认为把题目中的“父母”转为“教师”同样适用。孩子幼小的心灵就是一张白纸,要看做父母和教师的成人如何引导孩子在白纸上去勾画未来。急切的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大家,让我们共勉。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家长。家长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态度,使用的教育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和孩子的人生成败。本书以科学的现代教育前沿理念贯穿,向家长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子成功的奥秘,及家庭教育的真正内涵,并结合日常家教普遍的具体问题来阐述、分析,为家长提供了许多科学正确、实际有效的教子方法。该书对家长轻松地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难题,教出优秀的成功孩子,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是一本简明、有益的家教类力作。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很多父母费尽心思,付出千辛万苦教育自己的孩子,结果却发现孩子离自己期望的目标越来越远。有的孩子被他们教成了“问题孩子”,有的孩子甚至因此而付出了更大的代价。于是父母们感到痛苦、困惑、茫然。
比利时一家杂志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作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的题目是:“你最后悔的是什么?”并列出了十几项生活中容易后悔的事情,供被调查者选择。调查结果表明,有63%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不当。有些父母直到多年后,才发现按照自己的模式与经验,并没有使子女成才和受益。
成功的教子经验证明: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
作为父母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有时候这种不易察觉的影响,也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都凝聚着父母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成功绝非偶然。身为父母,当对比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孩子的差距时,应先看到自己的付出与别人的差距。在孩子的教育上,同样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教育专家周弘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
好农民不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父母不让最“差”的孩子自卑。农民对待庄稼的态度,决定了庄稼的命运,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同样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也许父母不是天才,但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做父母的不可能选择孩子,但可以改变教育孩子的态度。态度变了,孩子的命运也许会发生改变。
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不仅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还要随时向专家请教,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将科学的家教观念和先进的家教方法应用到家庭教育中来,还要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全面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教育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孩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将孩子培育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每个父母都应该牢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了解孩子成长的8个关键期
从孩子一出生即根据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结合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和培养,这是每个做父母的天职。这里,重要的是准确抓住时机,并确定教育课题。因为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在关键期对孩子施以适当的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杭杭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男孩,亲戚朋友都很喜欢他,两岁半的时候父母决定送他去幼儿园,可谁知入园仅仅两天,就被老师退了回来,因为杭杭不能跟小伙伴一起活动,他一刻都坐不住,成了班里的捣蛋鬼。以后父母接连送杭杭去过5个幼儿园,每一次都是不超过3天就被婉言劝退了。经过医生的诊断,证明孩子患了“感觉统合失调症”和智力发育迟缓,跟关键期没有获得很好的发展有关,需要进行治疗和训练。
1935年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茨做了这样一项实验:刚出生的小鹅,如果最初看见鹅妈妈,小鹅就跟鹅妈妈走;如果看见的是洛伦茨,小鹅就跟洛伦茨走。如果不让小鹅看见到活动的物体,两个星期之后,它就失去了“认母”的能力,也就不会出现这种行为了。
洛伦茨把小鹅认母的这种行为称为“印刻”现象,人类也不例外。科学家把人类的这种现象称为“关键期”。
关键期是人脑某个功能区域神经网络构建突发生长期,也是人学会某种知识、技能、行为等的最佳时机。人的大脑发育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发育计划时间表:在哪一个阶段哪些功能先发育,哪些功能后发育。如果父母抓住了这个大脑发育时间表,在孩子那些大脑功能正在发育的高峰期,对孩子适时实施教育,则效果就要好得多。反之,错过了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再对孩子实施教育,效果就要差许多。
美国心理学家盖塞尔和汤普生做过一个著名的孪生兄弟爬楼梯实验。
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兄弟,他们还未满周岁,喜欢满地爬。一天,在他们的房间里出现了一架小梯子,兄弟俩立刻对梯子产生了兴趣,围着它爬了一圈又一圈,试图爬上去,但最后都没能成功。盖赛尔和汤普生先选择了弟弟进行爬梯训练。从出生的第48周起,对弟弟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训练6周后,他才能勉强地独自爬上楼梯。而哥哥是从出生的第53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虽然兄弟俩的学习时间前后仅相差6周,但哥哥的学习能力似乎比弟弟强许多,他很快就学会了爬梯子。两周以后,盖赛尔让孪生兄弟进行爬梯比赛,结果他们俩的速度不相上下。
这个实验表明: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俗话说:春来不下种,秧苗无处生。孩子的春天就是关键期,父母的教育就是种子。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孩子的巨大潜能就被白白地浪费了。父母千万要注意,一旦错过了关键期,你即使花再大的力气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
教育孩子,父母是需要花费力气的,可是不能愚公移山,而要使巧劲,用巧力。这个“巧劲”、“巧力”就是在孩子的关键期实施恰当的教育,充分发掘孩子的潜能。
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在教养自己的孩子时,就应该认识到关键期,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个关键期。把握住了“关键期”,教育孩子就会事半功倍,错失了“关键期”去教育孩子,就会事倍功半。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应该抓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八个关键期:
关键期一:感官发展关键期(0~3岁)
孩子感官发展的关键期是0~3岁。
我国“猪孩”王显凤从小被继父遗弃在猪圈中吃猪奶长大。她学会了在猪槽中抢食、啃草根树皮、扒土、蹭痒。一直到8岁她才被人发现,救出来后发现她不会说话、穿衣、吃饭,跟猪的习性一样,专业人员运用各种方法对她教育、训练了3年,她仍然只有68的低智商。她智商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错过了感官发展关键期。
孩子从出生起,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因此父母要充分让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尝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关键期二:语言学习关键期(0~6岁)
6岁前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语言敏感期在6个月左右就已经出现,两岁左右出现语言爆发,3岁前是听的敏感期,3~4岁是说的敏感期,5~6岁是应用、阅读、理解的敏感期。0~6岁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为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期三:动作敏感期(1~3岁)
3岁前是孩子的动作敏感期,这一时期也称为孩子的第二次降生,要早点让孩子学走路,充分让孩子运动,发展大肌肉动作,因此建议父母不要一直把孩子抱在身上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个印度男孩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狼叼去哺养,8岁时才被人从狼窝中救出来。由于多年来与狼生活在一起,错过了行走、运动等关键期,他不会走路,不会用手拿东西,只会爬。他的习性是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午夜嚎叫,只会用嘴叼吃生肉。教育专家努力教育他去掉狼性,恢复人性,但收效甚微。一个简单的站立他学了两年时间,走路学了6年时间。
在这个关键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以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另外,要进行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这样不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关键期四:秩序关键期(2~4岁)
孩子的秩序敏感力表现在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2~4岁是教孩子知晓规矩的关键期。
妈妈很注重培养3岁的德德的秩序感。就连吃饭都被妈妈利用上了,每次吃饭前,妈妈总先让德德洗手,然后用毛巾擦手,然后拿一个小碗、一把勺子,最后坐到位子上吃饭。这一系列活动长期坚持下来,竟然培养出了德德做事的良好顺序感。
在这个时期,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鼓励孩子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关键期五:音乐能力发展关键期(3~5岁)
教育专家指出:3~5岁是孩子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俊俊很有音乐天赋,这得益于妈妈从小对她的训练。两岁时俊俊对节奏明显地表现出极大热情,妈妈就使用身边的玩具或者器皿让孩子自己“制造”乐器,如敲打玩具、碗盘等。到3岁时,俊俊又开始模仿熟悉的或者喜欢的旋律,还会跟随音乐“翩翩起舞”,妈妈就又买了很多适合她的歌曲、世界名曲、童话故事音乐的光盘给她学习。4岁的时候,为了帮助俊俊学古筝,妈妈还给她专门请了一个教古筝的老师。
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一定不要错过3~5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音乐活动。
关键期六:想象力关键期(3~6岁)
沈阳小女孩金今1岁习画,3岁吟诗,5岁出诗集,6岁成为中国十大希望之星。她的成功跟妈妈抓住她的形象力关键期有莫大关系。
从金今半岁到5岁,妈妈始终刻意地为她营造着这样一种童话般的氛围。点蜡烛,放音乐,编一些狗王国、花家族、太阳公公的故事,将孩子的生活变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借此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能力。
这个时期,父母要让孩子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与父母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关键期七:文化敏感关键期(6~9岁)
孩子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以前;而到了6~9岁,即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而对学校的课程,感觉“吃不饱”。
爱迪生从小好奇心就特别发达,最爱问“为什么”,喜欢对一个问题追根究底问个明白。有一次老师讲一位数的加法,同学们都认真听讲,爱迪生突然举手问老师:“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老师被问得张口结舌,一时难以回答他的问题。父亲也常常被他问得无言以对,只好拍拍儿子的脑袋瓜说:“去,问你妈去!”只有妈妈能够回答他那些奇怪的问题。
因此,爱迪生8岁进学校读书,只学习了三个月,就不得不退学回家,由当过乡村教师的母亲辅导他自学。对于儿子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只要她知道的,她就努力回答;不知道的,她就让儿子去看书。当她发现儿子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后,就给儿子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她还劝丈夫把家里的小阁楼改造成儿子的小小实验室。
这个时期,父母可以在孩子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包括对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的资源,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文化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可能孩子这方面的渴求会转向其他方面,比如捣乱、多动等。许多聪明孩子在课堂上有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等等毛病,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关键期八:黄金阅读关键期(8~14岁)
抓住阅读关键期,能轻松地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举世公认的“侦探小说女王”,她母亲是个思想开放,很喜欢文学的女性。在母亲的启迪和训练下,克里斯蒂从小就是个阅读狂,她曾经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作品。她从6岁开始,就一头扎进家中多得所有房间的书橱都装不下的书堆中。到12岁时,她已经读完了各个学科的很多图书。
5岁左右,孩子开始由看图发展到识字,是孩子的阅读启蒙敏感期;5~7岁,应该进入大量识字的阶段;8~10岁,应该进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在经历了孩子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在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孩子应该进入他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父母会自然而然地为孩子提供成长的必要条件,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还会提供玩具跟孩子游戏,但父母往往是凭着感觉做事,经常抓不到重点,自己做了很多工作,效果却不明显。其实,如果抓住了关键阶段的关键问题,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孩子会变得更轻松、更成功;如果错过了关键期,问题解决起来就比较难,往往是事倍功半,闹不好还会走很多弯路。
——优秀父母需要掌握的8种教育方法
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能养得好。同样,教育孩子,先要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够把孩子教育好。父母是否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直接决定孩子教育的成败。
严志新的父亲是一个年利润逾千万的私营修车厂老板。他的家境自然特别优越,父亲对这个独生子更是宠爱有加。严志新还是个小学生,父亲就给严志新买了一台最先进的电脑,然而严志新对电脑的其他功能都不会使用,只是用来玩玩游戏打打字而已。但严志新消费的大手笔,在学校已人人皆知了。
一天下午,严志新兴高采烈地跑到老师的办公室,抬起脚来告诉老师:“我买了一双新旅游鞋。”老师关切地说:“不错,不过踢足球时千万别穿,否则穿不了多久,鞋子就会踢出个洞来。”可严志新满不在乎地回答说:“没关系,破了再买就是了,这双鞋才1860元,找我爸爸报销。”这种一掷千金的高消费,很令老师咋舌。
有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的手里。社会的未来必须由新生一代来承担,而父母就肩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方法与父母的教育态度、教育水平、文化素养等是密切相关的。
在家庭教育中,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父母同时也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基础上讲究家庭教育方法,克服重智轻能,重养轻教的现象,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就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直至成才。
一天早上,上海市东郊某小巷内,王权正在自家的小店里忙活,突然,邻居的女儿小静冲了进来,哭着求她帮助。只见小静穿着汗衫短裤,光着脚,一根两指宽的包扎绳从颈部绕到胸前再把双手捆绑到后背,双臂大腿上满是一道道的红痕。见状,王权忙给孩子松了绑,孩子说她被爸妈打了,逃了出来,求王权千万别告诉她家人。当听到窗外父母到处找她的声音时,小静极为惶恐地躲到了王权家的床底下……
事发前天,小静偷拿了家里9元钱,并和三四个小伙伴一起逃了学。费了好大劲才寻回女儿的父母,当看见女儿又收拾了一个装有自己衣服的小包裹,并听女儿的小伙伴讲小静还要离家出走时,伤心之余,他们用擀面杖打了女儿,次日清晨又绑住孩子以防逃跑。
孩子优秀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法更优秀。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选择和运用方法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讲究科学,讲究实际,要有运用方法的艺术。要根据教育目的和内容,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父母自己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运用教育方法。也就是说,选择教育方法要与教育目的、内容、条件等诸要素实现最优化的结合。
家庭教育是父母的首要任务,无论家务和工作多么繁忙,父母也要挤出时间来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但有些父母常常因家教收效甚微而苦恼。原因很简单,是因为采取的家庭教育方法不正确。
方法一:以身作则给孩子树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来讲,这一点尤其重要。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父母是这个教育单位里的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源。
姜桂花发现女儿心心在接受他人礼物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就微笑地对孩子说:“心心,你好像忘记说什么了。”心心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说什么,这时,妈妈对客人说:“谢谢您送礼物给心心,我代表心心谢谢您!”心心听了妈妈的话,意识到自己没有表示礼貌,于是奶声奶气地说:“心心谢谢阿姨!”
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教育者,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最深远。父母若想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以身垂范,做孩子的榜样。父母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事事都给孩子起榜样作用。
方法二: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只有放下架子,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才能实现最成功的沟通。
林丽从小就尊重女儿点点。在他们家里,林丽从来都不会训斥和打骂女儿,是林丽干什么都用商量的口气,征求点点的意见。还有,林丽跟点点说话,经常使用“对不起”“谢谢”“这样好吗”“你看怎么样”“请原谅”等商量的口吻和客气礼貌的用语。点点在家里不但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还参与家庭大事的决策。比如买家电、布置房间等家庭事务,林丽都询问点点的意见。
作为家长要主动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尊重孩子要求家长学会用孩子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我们要把对孩子的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尊重孩子,我们就能与孩子平等相处,孩子就愿意和你一起玩,并且会在玩的过程中,乐意与你进行心灵沟通。
方法三:让孩子沐浴在赏识的阳光下
赏识是教育的真谛,能够带给孩子无限的信心和动力,让孩子不断地前进。
有个10岁的男孩一直想当一名歌星,但是,他的音乐老师却说:“你五音不全,不能唱歌。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哭诉。
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唱歌时比昨天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素罗。
卡罗素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每个人都有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赞同的心理需要。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他内心充满自豪,充满信心,这时,他们特别需要有人来分担他们的快乐,分享他们的成功。所以,为人父母者,要找准时机,创设情境,恰当地赏识孩子。
方法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父母应该信任孩子,做他们的朋友,从而更有利于教育好孩子。
小江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打游戏机,甚至背着父母偷偷去游戏厅。父母通过咨询一些专家得知,适当打游戏机,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好处,所以就托朋友从外地捎了一台游戏机,对于一直以为父母会反对他打游戏的小江来说,这件事对他的震动很大。后来小江到国外留学,有一次父母在他的博客上看到,有同学问他“到目前为止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小江回答说是“妈妈给我买了游戏机”。
信任孩子,做孩子的朋友,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快乐。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和友谊的目光与言语中,自己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方法五:适当放手,让孩子自主自强
自强自主是事业成功的支柱,也是人生的坐标。依赖别人者,心无进取,学无长进,得过且过,碌碌无为,一旦面对挫折与困难,便束手无策;而自主自强者,能够正视弱点,刻苦拼搏,使人生的道路越走越顺畅。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需要耐心、时间和物质牺牲。孩子具备了自立的能力,不但给家庭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而且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有益的。
方法六:掌握“爱”孩子的分寸
由于我国目前的家庭结构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父母对爱孩子的认识也不一样,采取的方法、方式也不同,因而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形成。
有一位妈妈,为了儿子,为了丈夫,放弃自己不错的工作,整天在家相夫教子,风里来雨里去,骑车送儿子上学。后来她咬咬牙送儿子上了贵族学校。后来妈妈到学校去看儿子,儿子却嫌弃妈妈穿得太“土”给他丢脸,告诉同学这是他的“老乡”。后来,竟提出了一个无情的要求:让妈妈做他的“地下妈妈”,否则就不认她这个妈。妈妈哭诉无门,痛不欲生。她不明白,怎么自己对孩子十几年的付出,得到的却是冷酷无情的回报?
很多父母对孩子爱得过分,由爱转成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包办代替,没有原则的迁就,造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知道替别人着想,养成孩子创造性差、自私、胆小怕事、依赖的性格。而且,由此派生出孩子不听话的诸多问题,给父母管教孩子带来了很多麻烦。
方法七:为孩子营造最佳的成长环境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哭丧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应该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孟子通过精学六艺,终成一代思想家。
孩子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里,家庭环境对他们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孩子模仿性强,这个特点决定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为此,父母们应当向孟子的父母学习,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方法八: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到被重视
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条件。
13岁的黄子薇是个懒散的人,小房子里总是弄得乱七八糟。那天是个周六,妈妈推开黄子薇的房门,进去帮她打扫卫生。“妈妈,你进来干吗?出去出去!”黄子薇很不高兴地朝妈妈挥着手。
“没看看你的房间脏成什么样了?”妈妈不顾她的抗议,拿起扫帚扫起来。
“你看见房门上的‘请勿打扰’的告示了吗?不要随便进我的屋子好不好?要进来也应该敲门呀!”
“那以后自己把房间弄整洁啊!”
“那是我的事,不要你管!”黄子薇一副不耐烦的口气。
“你这孩子,这是怎么说话呢?”
“妈妈,你应该尊重我啊。我也是人呀!”
妈妈生气地从黄子薇房间里退出来。一看黄子薇门上,真的挂着一个漂亮的挂饰,可以用手拨动,每拨一格就有相应的话出现。比如“我正在看书,请勿打扰”或“进门之前先敲门”等等。
父母应当具有保护孩子的权利的意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可以说,是否尊重孩子,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明智父母应避免的7个教子误区
有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但又缺乏科学的教子方法,他们往往凭个人的直觉和传统经验来进行施教,这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误区,甚至闹出了许多家庭悲剧。如果不能认识和避免这些误区,必然会害了孩子。
高大新从小娇生惯养,妈妈将他视为掌上明珠。妈妈的脾气很坏,对谁都敢骂、敢吵、敢打,唯独对她宝贝儿子百依百顺,即使高大新在外面惹是生非,打伤了邻居的孩子,也绝不讲儿子半句,反而把投诉的邻居骂一顿。高大新要吃什么,妈妈不管白天深夜一定要找来给他吃,稍有怠慢,便要大发脾气,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宁。有时饭菜不合口味,高大新便把菜碗摔得粉碎。读初中后,他就学会了抽烟喝酒,妈妈也不加以阻止。有时晚上高大新还要邀集一些逃学的同学去吃夜宵,不给摊主付钱,还要大打出手。他后来因流氓罪被送进了少年管教所,他的妈妈后悔莫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很多父母缺乏对孩子发展情况的研究,不懂得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因而不顾孩子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一味追求智力开发,过早地进行各种知识技能训练,作出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决策,致使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背上了很重的学习包袱。
他们忽视孩子独立意识、良好情绪情感、良好品德素质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这些父母的所作所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毋庸置疑,父母只要认识到且避免这些误区,就能避免很多教子中的遗憾,甚至悲剧。
小元10岁了,她性格内向,朋友不多,大部分时间都一个人呆在家里。只要是出门,即便是到邻居家,妈妈总是千叮万嘱。邻居阿姨让她坐,她会说:“我不坐,妈妈说了,衣服不能弄皱。”玩的时候,她总是小心翼翼,比如玩捉迷藏她总是第一个被捉住,因为她根本就没藏,小朋友提醒她,她说:“妈妈不让我把衣服弄脏。”小朋友约好一起去看一个生病住院的同学,小元说:“你们去吧,妈妈让我玩后就回家做作业去。”
小元整天妈妈长妈妈短,无事不提妈妈,玩的时候怕妈妈这妈妈那,妈妈的命令和规定始终控制着小元,她的行动围绕着这些命令和规定转,玩的时候一点也不尽兴,小朋友嫌她麻烦,都不太想跟她玩,还嘲笑她是妈妈的“应声虫”。但嘲笑起不了作用,小元的“妈妈病”已成为了习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孩子的成才是由父母的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每一个父母的基本义务。当前,如何把自己的子女教育成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成为每个父母迫切关注的问题,但大多数父母往往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他们仅凭个人的直觉和摹写传统经验来施教,这时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不该发生的误区,时代发展到今天,父母们都应该换一个新的思路,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父母只有及时地消除家庭教育的误区,采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教育专家指出,父母要避免如下七个家庭教育误区:
误区一:过分溺爱——扼杀孩子的糖衣炮弹
父母的关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可是凡事都须适度,如果关爱过了头,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有一个男孩子智力超常,学习成绩优秀、功课拔尖,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前三名,并提前升入大学,上大学以后,母亲都要每周去学校两次:一是带给他一些好吃的,二是替他收拾床铺、洗衣服、袜子什么的。他在学习上是强者,在生活中却是弱者。后来,学校送他到北京语言学院进修外语,作出国前的准备。由于他太担心出国以后无法独立生活,每天晚上都失眠,终于得了习惯性的失眠症。
父母的关心和照顾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一旦照顾过了头,那就成了问题。父母事无巨细包办代替、照顾过头,对孩子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孩子一旦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有大脑而不需要用,有手脚而不需要动。他们不从事任何实践活动,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们不会做家务,生活不能自理,主观能动性丧失,一旦离开父母、家庭就会感到寸步难行,不知所措。
孩子只会接受照顾,不会照顾别人,不会为别人着想,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冷漠无情是必然的,一旦进入社会,肯定不会受到欢迎。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又有何用?只能成为社会、家庭的沉重负担。
误区二:期望值过高——难负重荷的学子们
对孩子的期望要实事求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要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排忧解难,而不要硬逼孩子,不要无休止地对孩子要求这个那个,不切实际地急于求成。
有一位父亲,他曾经和孩子试着换个位置,孩子当父亲,父亲做孩子,孩子向父亲提问题:“人家挣一千元,你怎么挣八百元呢?人家住三居室,你怎么住筒子楼呢?人家有高级职称,你怎么还是助理呢?”这位父亲虽然很有涵养,但最终还是受不了孩子这样的提问而大发雷霆。他认为儿子怎么能不看实际情况一味地要求老子挣大钱、住好房、有高级职称呢?因此悟出道理,对孩子的要求要合情合理,要实事求是。
拔苗助长只会事与愿违。当父母无休止地对孩子期望要求时,孩子的反感就必然要产生了。时间一长,随着这种反感的积累,出现各种问题也就成为一种对父母高压的必然反应了。
误区三:打骂孩子——孩子不打不成才
打骂教育,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现代的家庭中,应该避免出现。
10岁的小阳是个四年级小学生,经常打同学,认为“拳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姑姑反映,孩子的父亲经常酗酒暴打妻子和儿子,甚至用菜刀追杀,所以“给教坏了”。
一个叫阿玲的女孩,年幼时常看到父母打架,爸爸经常打骂她,长大后阿玲对男性非常恐惧和抗拒,并因此成为同性恋者。专家说,这是明显的后天性同性恋。
一位河南的母亲,从儿子读一年级到六年级,“不听话时”常常打骂。后来有一次,当她再一次举起棍子时,儿子转身抄起了棒球杆,反而对她一阵殴打。
打骂是对孩子行为后果的一种不良处理方式,父母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但是,打骂本身并未指明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应该的,与之相伴随的常常是孩子的消极情绪。因此,父母教育孩子要做到有理、有力、有效、适度、适时。
误区四:重言教、轻身教——莫为孩子作出不良表率
“身教胜于言教”这是古训,也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经验。不但要言教,而且要身教胜于言教。
牛小春是个上初二的男孩,却沾染了一身不良恶习,尤其爱打麻将和吸烟。一天,他在课堂上抽烟,被班主任陈老师发现了。陈老师十分气愤,放学后便带着牛小春到他家家访。刚走牛校春家的院子,陈老师就皱起了眉头。因为,陈老师听到了屋里传来的噪杂的搓麻将声。
“谁是牛小春的家长?”陈老师推开房门,一股烟雾扑面而来。陈老师呛得直咳嗽,捂着鼻子,喊了一声。乌烟瘴气里搓麻将的四个人停住手。一个叼着烟卷的健壮中年男人,大声说:“什么事情啊?我就是他爸爸!”
陈老师又皱了皱眉,然后把牛小春上课抽烟,还有参与赌博的事情说了,要求他好好管教孩子,纠正孩子的坏毛病。中年男人一听立即火冒三丈,把嘴里的烟卷一扔,拉过来牛小春,按住就在屁股上打。一边打,一边还骂道:“都说过了,叫你不要学老子搓麻将,你偏偏学!叫你不要学老子抽烟,你偏偏抽!你再不改,我就打到你改!”
看着这一幕,陈老师失望地直摇头。
孩子通常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动作、习惯,逐渐养成同父母一样的品质、作风和习惯。如果父母有不良的习惯,孩子也会通过模仿、耳濡目染等方式加以学习。现在有些孩子的不良个性、品质、习惯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密切关系。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个性和习惯?而为人父母者如果有不良习惯不但是自己受害,更使子女受害,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误区五:过度控制——指挥棒下的孩子没自由
父母的爱无孔不入,让孩子时时处于监控之下,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的生活自由。相当多的中国父母都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产,像口袋里的东西一样,可以任由自己来支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父母的关爱被扭曲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
有一位当工人的父亲仅仅因为别人说了一句不经意的话,便倾囊负债为独生女购置了一架钢琴。不料这女孩视学琴为苦役,而父亲则强行规定她每天必须练4个小时,练不够时间不许吃饭、睡觉,并效法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当女儿疲倦得抬不起头时,就用绳子将头发捆吊起来。终于有一天,女儿操起剪刀,铰断了自己的手筋。抢救的大夫十分震惊:“你将手筋铰断,不怕疼?”女孩说:“铰断手筋只疼一时,不断手筋,我的痛苦却是一辈子也解除不了的。”
生命属于孩子自己,命运应该握在他们自己手上,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子女“承包一切”,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结果只能是害了下一代。
误区六:片面重视分数——忽视综合素质培养
许多父母抱定“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信念,对孩子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家务劳动从不让孩子沾手,又怎能不出“小皇帝”、“小公主”?至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往往过于看重分数,仅仅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孩子,以为只要孩子成绩好,那就一好百好,将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就能光宗耀祖。
一位母亲为了儿子能够出类拔萃,她在学习上对儿子的要求很苛刻,标准很高。每次公布考试成绩,儿子拿回成绩单,无论是95分还是98分,她总是说:“你还可以考得更好!”
她对儿子可以说用心良苦,总是担心儿子松劲,而且认为儿子没有考满分,说明还有差距。所以即使儿子考初中时均分达到90多分,她还是不肯表扬儿子一句。直到这之后不久,儿子发生了学校恐怖症,拒绝上学,他们夫妇带孩子来做心理治疗时,她都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左手腕上有11道刀痕——
由于成绩不能使妈妈满意,他对自己实施了惩罚,考95分以下刻一刀,考90分刻两刀。除了手腕的刀伤以外,他还每每以头撞墙来惩罚自己未能考得更好。
孩子勤奋上进值得高兴,但是过分重视分数和名次,把学习当做竞赛却未必是好事情。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使孩子从幼年期起就超载了太多的负荷和压力。
进行综合素质教育是培养孩子成才的必由之路,要想让孩子在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取胜,就得使孩子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不能把培养孩子的目标仅仅盯在班级成绩排名和考试分数上,一定要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上入手,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综合竞争力,才是抓住了孩子未来成功的根本。
误区七:强求孩子练特长——一厢情愿塑明星
让孩子学习一门艺术,对于开发孩子智力、陶冶情操、活跃生活都大有好处,或许还能造就出一个“小天才”。但是如果学艺成了孩子不堪承担的重担,父母就须重新思量了。
吴小莉是一年级学生,在上幼儿园时,她就得每星期去游泳教室三次,除此之外,每星期还有一次学习电子琴,一次学绘画。小莉并不喜欢去学游泳,却不得不去,否则妈妈就会骂她。可是,最近每到上游泳课的时间,她就会开始呕吐,在学校上课的态度,似乎也失去了自信,甚至连做作业的速度也变得缓慢。老师发现了这个情形,便和母亲联络。母亲问小莉:“你是不是不想学游泳了?”小莉很高兴地回答:“嗯,我不想再去了!”可是母亲认为:已经学了这么久,放弃很可惜,坚持让小莉一定要练下去。
学才艺最基本的出发点,应该是孩子对该门艺术有兴趣、有天赋。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的兴趣,强加给他们任务,就会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从而导致很多问题的产生。
父母们应走出家教误区,还孩子一片轻松、自由的天空。
——和孩子成功沟通的5个秘诀
沟通是教育孩子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父母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和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父母可及时发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以正确的方法给予引导,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很有益的。
一次,妈妈接方小娟放学,有点去晚了,回家的路上,妈妈边走边问:“今天怎么不高兴啊?”方小娟回答:“不理你!”那一回,方小娟的妈妈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后来,好几次方小娟都对妈妈不理不睬的,“不告诉你”“不想说”成了口头语。还有一次,妈妈去学校接女儿回家,一路上,边给女儿擦汗边关切地问:“女儿啊,在学校听话吗?有没有人欺负你?还记得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吗?”结果,女儿给妈妈的回答却是:“妈妈,我的耳朵都要起茧了!”妈妈担心极了,就这么一个女儿,以后可怎么办呀!
在家庭中,亲子关系较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畅通时,孩子往往不需要父母督促而主动地学习、上进。相反,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不管父母怎样教育,结果都是“恨铁不成钢”。许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笨,而是孩子有心结,也就是亲子之间的沟通有障碍,从而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学习。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孩子在想什么?面临怎样的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杂乱无章地塞在里面。如果不经常打开来看看,有一天当你不经意地打开时,也许会从里面跑出来一只老鼠,吓你一大跳。”
孩子的心里总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尽管父母也有小时候的经历,但是,不同的时代以及年龄的悬殊,使父母们很难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心理,要想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就需要父母努力与孩子们沟通。
儿子的手指不小心在关门时被夹了一下,于是狠狠地踢了一脚门。在旁边织毛衣的奶奶看到了,马上心疼地抓过他的手指,放到嘴边吹,还打了那扇门两下:“都怪门,都怪门,奶奶帮你出气。”
妈妈对儿子如是说:“小男子汉,是你自己关门不小心呀,怎么能责怪门呢?”儿子很不服气,大声地说:“是门把我夹疼的。”妈妈心平气和地说:“门是不会动的,是你自己关门的时候,不小心把手指放进去了,才夹住的,怎么怪起门来?”
妈妈打开门,开始示范,“像妈妈一样,小心点,慢慢地关门就不会被夹住了。”儿子试了几下,笑了。妈妈接着说:“以后,做事情要当心,不能乱发脾气,好吗?”儿子红着脸点了点头。
与孩子沟通之前,父母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和孩子沟通,沟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许多父母就是因为不知道沟通的目的,才认为沟通是无用的行为。实际上,和孩子沟通,目的是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去教育孩子、激励孩子,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沟通就是一种教育方式。
沟通是一种亲子教育的方式。尊重和信任是沟通的前提,交流只能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和完成。这一基础意味着沟通双方是平等的,代表着彼此是可以相互接纳的。与孩子的沟通,实际上是两个生命的碰撞。父母与孩子的成功沟通,把握以下几个秘诀:
秘诀一:父母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学会倾听,这是沟通的第一步。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
孩子向金立红诉说高兴的事,金立红会表示共鸣,例如孩子告诉金立红她在学校里得到了老师的表扬,金立红会称赞说:“噢,真棒,下次你会做得更好。”孩子向金立红诉说不高兴的事,金立红会让她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例如当孩子告诉金立红今天在学校跟同学打架了,还吃了亏,她非常气愤地说明天要怎样报复,金立红会让她对着沙包练一通拳击,然后说:“打人也会手痛的吧,明天你告诉老师,请求老师的帮助吧。”当孩子向金立红诉说金立红不感兴趣的话题,或者金立红很忙的时候,也得耐着性子听,还得不时地用“嗯”“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表示自己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金立红倾诉,而且提高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孩子要告诉父母事情的时候,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静地等待孩子,安静地看着孩子,不去打断他的话,全神贯注地倾听,不左顾右盼,停下手边的工作,这等于告诉孩子:你是被我在意的,我在认真地听,在注意你所说的感觉或问题。
秘诀二:父母要真诚地作出反应
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中语调暗含着一种态度,它同谈话的内容同样重要,从接受者的角度看甚至还比内容更重要。
李艳芳忙了一天了,回到家还要拖着疲乏的身体做饭,可5岁的女儿偏偏有道算术题不会做,过来找李艳芳帮忙。李艳芳心里很烦,但压住火气跟她说“知心话”:“甜甜,妈妈现在忙死了,作业等会儿再做,体谅一下妈妈啊!”结果,女儿去看动画片了,李艳芳后来也忘了这事,第二天早晨醒来,女儿发现作业没写完。
想一想我们是用怎样的语调来同自己的朋友交谈的,我们对孩子又是怎样说话的,是否居高临下了,生气时是否对孩子叫喊了,渐渐地那叫喊的音量是否变成了你说话时的正常声音了?对于孩子,父母要真诚地作出反应,而不是敷衍。
秘诀三: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和孩子沟通,创造和谐的沟通氛围是重要的前提。
小泳两岁时,妈妈就教她唱歌跳舞,现在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了,妈妈每周六、日仍然带着女儿辗转于各个培训班,她对女儿的要求很高,“说好的时间不能迟到”,“老师的作业一定要完成后才睡觉”……妈妈像一个停不下来的、精准的陀螺,这让女儿觉得生活好累,妈妈好可怕!
人与人之间进行顺畅的交流,首先要有轻松、融洽的氛围,要使人从交流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孩子与父母之间也不例外。和谐的沟通气氛永远是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添加剂。
秘诀四:沟通的问题要具体化
父母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作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
只要儿子做了好事,欧阳华表扬时都会用具体语言。儿子主动洗碗,欧阳华会说:“妈妈最喜欢你分担家务了”;他外出和欧阳华的男同事打招呼,欧阳华会说:“叔叔夸你讲礼貌,妈妈听了很开心呢”;他在医院给奶奶叫护士,欧阳华会说:“宝贝真懂事,都会关心照顾奶奶了”……当然,每当他做错了事,欧阳华的批评也很有针对性,再也不用一些笼统的词汇去否定孩子。慢慢地,在欧阳华的表扬中,儿子的性格变得很阳光,表现也越来越好了。
父母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地与孩子沟通,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将孩子的行动目标分成许多的小台阶,每一步都具体而又相对容易地能够达到目标,让他们每一步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秘诀五:多赞美孩子,少批评
也许父母从来没意识到,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
骏骏8岁了,凡事喜欢自己动手,自己洗脸,收拾东西,帮家里扫地……时间一长,妈妈真的把骏骏当成了小助手,“儿子,把报纸整理一下”“再把垃圾倒一下”……邻家阿姨夸孩子听话能干,妈妈则不以为然,说:“这算什么,人家尊尊能认500个英文单词呢!”骏骏听了,一下子把垃圾扔在地上。骤然间,母子情绪变得十分对立……
恰到好处的赞美、欣赏则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润滑剂。所以父母对孩子要多了解、欣赏、赞美、鼓励。赞美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总之,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些问题孩子不一定能很快理解,父母要帮助孩子慢慢认识,慢慢沟通,别希望着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和孩子成为知心朋友。毕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只有掌握与孩子交谈的艺术,做孩子的朋友,才能使两代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爱心是孩子将来立身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
陈菲雯的儿子特别喜欢吃烤鸭,尤其爱吃鸭腿。每次买来烤鸭,陈菲雯都先将鸭腿放在儿子的面前,而自己只吃鸭头、鸭爪。一次,朋友请陈菲雯母子吃饭,给他们母子各夹了一只鸭腿,没想到陈菲雯的儿子说:“我妈妈不爱吃鸭腿,妈妈爱吃鸭头、鸭爪。”陈菲雯听后感到不是滋味,没想到自己对儿子的一片爱心,被误解成了自己的一种饮食爱好。后来又一次吃鸭时,陈菲雯只将一只鸭腿送到儿子面前,自己也拿起一只吃了起来。儿子立刻瞪大了眼,大声吵了起来:“你怎么把我的鸭腿吃了?”这时陈菲雯才郑重地对儿子说:“不是妈妈喜欢吃鸭头,是爱你心切,才把鸭腿让给你吃。”
成功之路有千万条,条条都是爱心铺就的。无论是成功的事业,还是成功的学业,无论是成功的友谊与婚姻,还是成功的身心健康,都离不了爱心。爱心是人的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
爱心能使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渺小走向博大。所以,父母一定要小对孩子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其懂得“爱”的高尚情操,培养孩子的博爱之心。
孩童时期是人各种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心的形成也是在孩童时期。因此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抓起。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要把自己看做孩子的伙伴,陪孩子游戏、聊天、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被爱的幸福,为孩子奉献爱心打下基础。
李宗薇正在读小学三年级,最近她在学习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她觉得那些花草实在是太美了,便恳求妈妈给她买一盆鲜花。妈妈同意了李宗薇的请求,带着李宗薇到花卉市场买了一盆小花。妈妈希望李宗薇看到小花生长的整个过程,并且能够自己照顾它。并和李宗薇约定,由她负责照顾鲜花,给它浇水和施肥。
最初几天,李宗薇非常兴奋,每天耐心地给小花浇水,还根据日照的情况,不断给花盆挪动位置,并拿出本子,歪歪扭扭地在上面画出花卉生长的情况。可是,没过多久,妈妈发现,李宗薇给花浇水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甚至好多天都不给小花浇水,也不做记录,似乎她已把养花的事给忘了。结果,小花慢慢枯萎了,叶子也开始泛黄,生长的速度减慢了,再过几天,那盆花就要死了。
吃过晚饭,妈妈把李宗薇叫到阳台,说:“你给花浇水了吗?”李宗薇低着头说:“没有。”“为什么没有?”“我……”“我们在买这盆花的时候,你是怎么说的?由谁负责给这盆花浇水?”李宗薇沉默不语。“你看,这盆花多么地伤心、悲哀!它失去了美丽的叶子而变得枯黄,而这都是因为你。”以后的日子里,李宗薇每天坚持给花浇水,小花不久又恢复了以往漂亮的颜色。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孩子爱心的培养,需要父母的爱心浇灌。世界五彩缤纷,人间丰富多彩,都需要有爱心的人去发现,去欣赏,去领悟。孩子爱心的培养,关键时期在童年。
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有那些拥有爱心的人才能发现,才能感受,才能交流。一个人如果能把爱心当做一种力量来运用在自己的人生中,那么无论遇上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挫折,就都能战胜,对于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那么,父母如何让孩子的爱心茁壮成长呢?
妙招一:以身示教,胜于言传
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懂得:尊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爱是相互的,拥有博爱的人,是高尚的人,是受人敬仰的人。
罗罗小的时候,爸爸就有意识地培养他的同情心。当看到有比他小的小朋友摔倒时,爸爸就启发罗罗:“你看那个小朋友摔倒了,你摔倒的时候是不是很疼呀?小妹妹一定也很痛,我们快去把她扶起来吧。”“看,小妹妹哭得好伤心呀,快拿出你的小手绢帮她擦擦眼泪吧。”就这样,罗罗的爱心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起来了。
父母是爱心传递的使者,要尊老爱幼,用心去影响孩子,包括尊敬乡邻,爱护一草一木,珍惜光阴等,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拥有爱的感知,同时,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什么是爱,父母为什么这样做,结合生活中孩子破坏玩具,撕毁图书等坏行为,进行教育,使爱具体化,让孩子会从熟悉的人的生活和言行中汲取爱。
妙招二:给孩子创造实施爱心行动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没有爱心,是因为父母呵护过度,剥夺了孩子实施爱心的机会。
陈萍的女儿已经10岁了,平时怕耽误她学习,洗头洗脚、扫地铺床、洗衣服刷鞋都是陈萍帮她做。假期里,想让她学习独立,便让她分担一些家务,如拿牛奶、刷鞋子、打扫自己的卧室等。可是,才干了两三天,孩子就不耐烦了,并且说出了“正当”的理由:“暑假是给我们学生休息的,不是让父母偷懒的!”
还有一次,陈萍感冒发烧,下班回家后没做饭就倒在床上了。女儿放学回来,不但没讲一句关心、体贴的话,反而对着陈萍大喊:“你肚子不饿,就不管我的死活了吗?要睡也要先给我做好饭菜再睡呀。要不,打电话叫爸爸回来给我做饭!”
父母要引导孩子主动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在父母生日时,暗示孩子来表达对父母的爱。而当孩子付出行动后,以微笑的表情、赞扬的语气及时地给予表扬,能激起孩子产生一种关爱他人后的愉快的心理体验,并会产生不断进取的强烈愿望,以致逐步形成把关爱他人当做乐趣的健康心理。
妙招三:表扬孩子善良的举动
如果孩子做的事得到了肯定和表扬,那么他还会继续这么做。因此,当孩子帮了别人一些小忙,或者替别人着想时,父母要及时表扬他的这一举动,鼓励他以后多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
晨晨妈妈听说他在学校做了好事,主动照顾一个生病的同学,便给晨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并在饭桌上很郑重地表扬了晨晨。
饭后,晨晨爸爸问晨晨妈妈:“这么点小事,有必要搞得这样隆重吗?”晨晨妈妈很严肃地说:“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不是一件小事,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告诉孩子,大人们对他这种善良的举动很赏识,那他以后就会经常做善良的事。慢慢地,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晨晨爸爸听后,情不自禁地向晨晨妈妈伸出了大拇指。
父母们,赏识孩子善良的举动吧,这样,善良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妙招四:教孩子培养移情能力
所谓移情能力是指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
小晓病了,戴着大口罩来到幼儿园,老师对大家说:“小朋友们,小晓今天感冒了,我们一起来好好关心他、照顾他,好不好?”小朋友们看着小晓的大口罩,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午饭时间到了,小晓小心翼翼地坐下,摘下口罩准备吃饭。同桌的凯凯一见小晓摘下口罩,立刻尖叫起来:“不要坐在这里!你会传染给我们的!”其他小朋友也厌恶地看着小晓,不让小晓坐在自己身边。
这时候,凯凯的妈妈来了,看到了这一幕。她把凯凯来到一边,问凯凯:“你感冒的时候,难受不难受啊?”“难受。”“如果这时候,我再不理你,你会什么感受啊?”“更难受了!”“那你们不理小晓,小晓是什么感受啊?”凯凯不语。然后,凯凯走过去跟小晓坐在了一起。
比如当看到别人生病疼痛时,父母要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疼痛经验而能感受到,并体谅他人的痛苦,从而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
善良是一种宝贵的品质,虽然别人看不到,自己却能深切感受到,因为善良的人内心时刻都是温暖的;善良的心虽然别人看不到,但能反映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上,别人能看到了你的善良,也会反馈给你回报。一个人要想身心都健康,首先要做到善良。
杨小梅8岁,虽然小,语言与行为却非常粗暴。周末的一天,杨小梅一家三口准备到外边去玩,杨小梅的妈妈已经做好了饭,想吃过饭再出去,就告诉杨小梅别太着急,吃过饭不晚。没有想到杨小梅不但没有按照妈妈说的做,同时还用手指着妈妈大声嚷嚷:“老太婆,就你啰嗦,烦死人了。”杨小梅的爸爸听女儿学起了自己的样子说话,“扑哧”一下乐出了声,没有想到杨小梅跑到爸爸面前,用力地踢了他一脚说道:“有什么好乐的,什么事没有见过?”这一下,杨小梅的爸妈都傻眼了。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善待自己,每个人也都需要别人对自己施以善举。只有善良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才如鱼得水、如沐春风。只有善良的人,才会收获更多别人给予善良的回馈。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因为善良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品质。
善良的种子需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种上,它才会更容易生根发芽,与孩子一起茁壮成长。孩子的行为与思想最初受家庭的影响,因此,父母面对孩子不友善的举止时,首先不要责怪孩子,而是要从自身先找出原因。在友爱、互助的家庭里,孩子通过耳闻目睹父母友善的语言、行为时,父母就不知不觉地给孩子种下善良的种子。
采采10岁,是四年级的学生。采采的爸妈很恩爱,对采采关心备至,对别人的苦难也经常帮助。采采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感觉特别舒心、开心,也学会了关心父母、善待别人。
有一天,采采从学校里回来后,一句话都不说。妈妈看着女儿的情绪不对,以为女儿生病了,就问女儿哪里不舒服。采采听到妈妈这一问,就小声地啜泣了起来,这一下妈妈更害怕了,问采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采采这时才哭着告诉妈妈说:“我班里有一个同学患了白血病,治疗要花很多钱,但他家里没有那么多钱。”
采采的妈妈明白了女儿的意思,问采采道:“你是说咱们给他捐些钱看病是吗?”“是的。”“那你就别哭了,你说捐多少我们就捐多少吧。”妈妈劝采采说。“我不是为这个哭,我一想到他的爸妈没有了孩子,应该多伤心啊,想到这才想哭的。”采采说着哭声又大了起来,引得妈妈也随她一起泣不成声了。
采采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捐了出来,采采的爸妈也捐了两百元钱,所有捐钱的人名都写在一张大红纸上贴了出来,采采一家三口被写在第一个,那是捐钱最多的人的位置。
善良的人一生平安,善良的心一直温暖,善良的举止别人一生感念。善良的人是这个世界不可缺少的,十分需要的。父母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首先需要培养孩子的善良,这是父母应负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
孩子的善良,需要父母从小进行悉心培养,除了父母言传身教外,要让孩子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样孩子才能对别人的苦难感同身受,伸出友善之手。同时,对孩子的善良行为,父母要及时鼓励与表扬,有可能的话,让孩子体验因为自己善良的举动所带来的馈赠,这样孩子会更加深对善良的认识,更执著地去做一些善良的事情。
妙招一:给孩子提供互助、友爱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两个因素对孩子善良的形成起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路贵峰6岁,是在一个友爱、互助的家庭里长大的。别看路贵峰小,而且刚上小学,路贵峰在班里还是个小班长呢。初入学的路贵峰并没有受到老师太多的注意,但后来,老师看见路贵峰经常去调节小朋友之间的矛盾;有些同学不小心摔倒了,路贵峰总是赶快跑过去把他扶起来;有些小同学不会的东西,路贵峰还主动去教那些不会的同学。这样,路贵峰与同学的关系都特别好,老师已有意让有爱心的路贵峰去当班长,不过为了显示公平,还进行了一次选举,结果全票通过。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行为,孩子往往也会成为一个那样的人,具备那样的行为。父母要想教给孩子善良,需要给孩子一个互助、友好的家庭环境。
妙招二:对孩子善良的行为及时肯定
当孩子对别人表示出关心的问候或者善良的行动时,父母需要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与肯定,以强化孩子善良的行为。
梦梦今年8岁。有一次,梦梦跟着妈妈上街,正走着,梦梦看见路边上有一个大姐姐跪在地上,面前放着一个骨灰盒,盒子下面压着一张纸,纸上写着求钱葬母。纸上的字梦梦都认识,也隐约明白是什么意思。就转身找妈妈要了五块钱,把钱递给了那个跪在地上的女孩。
梦梦的妈妈知道那个女孩是在骗钱,但并没有当着女儿的面揭穿,而是夸赞女儿的爱心,并且给女儿买了个新书包以表示奖励。
生活中有很多装可怜骗钱的人,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分不清是非,为了使孩子能够把善良的举动进行下去,父母还是需要对孩子进行鼓励。以后孩子慢慢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自然能够分辨出真假可怜之人,也会有选择地做出正确的善良的举止。
妙招三:让孩子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孩子只有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角度去考虑问题,才会理解别人的想法与行为,才会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才会激起自己做出善良的举动。
都都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今年9岁,个子长得很高,上三年级。有一天,都都去学校的路上,看见好几个同学跟在一个脚有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同学后面,一边学着他走路的样子,一边高兴地大叫“瘸子”,那几个同学都都认识,与自己一班。他们看到了都都,让都都也加入他们的行列,都都没有答应。
后来,那几个孩子感觉学着还不过瘾,几个人围上去还要揍那个有残疾的孩子。都都看在眼里,想到那个残疾孩子本来就很自卑,现在又遭受别人的嘲笑、欺负,心里肯定很难受。他连忙走到那个有残疾的孩子面前,护着他对自己的同学说道:“谁要是欺负他就是给我过不去,要想打架,就冲我来。”说着走到那个最前面的同学面前,举起了自己的拳头。那几个同学个子比都都矮,平常就很怕他,看到都都这样,都撒腿跑了。以后,都都与那个残疾孩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孩子都爱起哄,都喜欢一起欺负弱小或者有残疾的孩子,父母教育孩子学会处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时,就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会使孩子感同身受,做出善良的举动。
一个人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的高低。诚信是个人品格的基石,其他优秀的品德素质,多数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父母帮孩子养成诚信的品格,等于为孩子未来的成功铺垫了基石。
孟琳9岁,已经上四年级,学习成绩很好。暑假的这段时间她让妈妈很头痛,因为要上班没人在家,妈妈便安排了一些学习任务给她,她满口答应。以她的速度一个小时就能全部做完,可每次妈妈回来,她都说:“妈妈我忘了做了。”
妈妈问孟琳原因,每次都是因为玩过头了。妈妈严肃地告诉孟琳:“你这样说话不算数,我很不高兴,以后不能再这样了。”孟琳看到妈妈的脸色,马上答应:“我明天一定会完成学习任务。”可第二天还是一样。妈妈为了督促孟琳,在上班的时候再来个电话提醒,可还是不管用。面对说话不算数的孟琳,妈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诚信是人性一切优点的基础,世界上才华横溢的人并不罕见,但是,才华出众的人就值得信赖吗?只有诚信的人才值得信赖。诚信这种品质比其他任何品质更能赢得尊敬,更能取信于人。诚信是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很喜欢喝奶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