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欠费了,手机的手机wifi信号增强器还有吗? 只问信号有无,不作讨论!请懂者简单明了的对题而答。

手机wifi有信号 没网络 咋回事 说具体点 懂得来_百度知道
手机wifi有信号 没网络 咋回事 说具体点 懂得来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是手机连接的WiFi密码输入错误,导致连接上了,但是没有网络;二是密码输入正确,但是WiFi本身网络出现了问题(比如说断网了,但是WiFi是显示的,只是没网)。请采纳,谢谢
采纳率:44%
那是你路由器没有连接至网络,而只要路由器开机手机就会收到WiFi信号,但是上不了网。
可能根本就没又网络,在有路由器但是没网的时候wifi也是可以连接的
还有什问题哦?
一般这样都是猫死机了 其实这不难理解 就是跟手机死机一样 手机有时也会死机 但是他还是可以链接 wifi 但没有网络 一般过不久就会有的 如果一直没有 也可以打客服电话
一路由器的问题需要重启二路由器正常端口的问题没网络。路由器只负责提供信号,如果端口没网络的话它还是照样工作
路由开了之后当然会有信号啊,需要网络的话你得进去路由管理界面设置拨号登录等等…
说简单的路由是用来转换信号的,他需要网线给它提供网络…
一般上网是需要拨号的,路由也一样进入路由设置界面设置就好了…
其他8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牛皮癣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手机链接wifi刚刚开始验证就停用了,不是信号的问题,求解。。。不是很懂手机和电脑,希望能讲得简单_百度知道
手机链接wifi刚刚开始验证就停用了,不是信号的问题,求解。。。不是很懂手机和电脑,希望能讲得简单
手机链接wifi刚刚开始验证就停用了,不是信号的问题,求解。。。不是很懂手机和电脑,希望能讲得简单一点,细致一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密码没问题就是wifi信号不好不然就wifi问题,wifi设置为静态看看
这是密码错误,如果有看到获取ip地址才算要成功了,像你说的情况,是密码错误,谢谢,请采纳
密码是正确的,今早还可以用的。
哦。那点不保存,然后再输密码,试试
密码是正确的,今早还可以用的。
现在能用吗?
关一下wifi在打开试试
试过了,不能
上面是不是显示已断开连接?
wifi的问题
应该是密码不对!
密码是正确的,今早还可以用的。
是你家的吗?
这不是废话么,当然是啊
有人登陆过后台吗?
路由器连接了没?
除了你还有人连接吗?
你再试一下
你还可以先在设置里忘记网络,在重新连接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wifi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WIFI信号差?简单几步,让你的WiFi提速一倍
213浏览 / 2回复
房子不太大,为什么手机WiFi信号却不好;网速不太慢,为什么手机WiFi下载却很差。移动互联时代,每天最离不开的就是WiFi,上述问题不算大,却很让人烦躁。今天,我们的关注点在该如何改善我们手机的WiFi信号,怎样使我们的WiFi速度尽量的变快。废话不多说了,下面我们就详细去说说,该怎样去改善WiFi信号,让WiFi速度飞起来!手动就可以很明显改善WiFi信号的,看起来不太容易理解,其实很好做的。首先,我们可以使路由器的天线保持向上,空间的上方信号覆盖更广,也可以根据使用距离和角度适当进行调整。减少干扰:这个很容易理解,微波炉、有WiFi模块的电器等都会对信号有一定的干扰,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电器离路由器远点。放置位置:将路由器摆放在比较高的地方,使信号向下辐射,减少了障碍物的阻拦,减少了信号的盲区,信号当然比放在比较低的地方要好。路由器如果放置在角落处,靠墙的地方,信号会因为需要穿过墙壁、穿越比较长的距离而变弱。路由器应该放在宽敞的地方,比如说放在房子的中心就是个很好的选择。信号增强:简单几步就可以增强信号,一起学习下原理:为什么易拉罐信号放大器有增强信号的作用呢?网络工程师介绍,原理是易拉罐的内表面反射了无线电波,加强了天线的发射和接收信号的能力。步骤:1.取一只空瓶的易拉罐,然后洗干净。沿着罐顶进行环切(注意不要全切,要留3—4厘米左右保持和灌体相连。2.把灌的底部完全剪掉。3.接着在所留底部和灌体相连的反面垂直剪开铁皮。4.把灌的倒酒口剪大些。5.完成以上所有步骤后,要做成像下图模样。6.把天线套入剪好的易拉罐内并固定。7、亲测信号至少增加1-2格,而且WiFi覆盖范围更广了,彻底解决了WiFi的死角的问题,效果立竿见影。
不知道幼儿米有试过的童鞋
很早就看到了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连载与讨论:互联网才刚刚开始
作者:&提交日期: 9:47:00
??互联网才刚刚开始      第1章 摩尔定律让每个人都拥有电脑    第2章 电脑,越来越像互联网终端    第3章 计算无处不在,多样化PC时代即将到来    第4章 从拨号到ADSL——高带宽改变世界    第5章 随时随地在线,可怕的便利性    第6章 高速网络改变IT工业    第7章 和Internet深交互    第8章 阅读的革命    第9章 重构商业    第10章 虚拟企业,改变“单位”概念    第11章 信息技术,改变公用事业    第12章 人类重归自然?    第13章 真的这么美好吗?    第14章 拒绝还是拥抱?    第15章 互联网才刚刚开始          前言:运行在互联网上的世界      十多年前,我还在大学读书。因为专业的缘故,我认识到电子学上技术与商业的神奇定律:摩尔定律。朦朦胧胧之中,我感觉到计算将无处不在,嵌入到我们所能设想到的所有设备中,从家电,玩具,到手机,电脑。  其后,我发现存储技术的有趣变化,我的第一个关于存储技术的计算,发生在大三,当我意识到一张小小的三寸盘,可以存下50万字的小说时,我感觉到另外一股神秘的力量。我们会生产无数的数字信息,但是我们会用很小的空间把它们存储。  第三大力量发生在毕业后,这就是高带宽的网络。  记得毕业的时候,老师谨谨教导:网络,你们一定要抓住并关注网络技术带来的变化和机会。而我,对网络技术的认知,居然一直局限在局域网上,^_^。    有一天,当我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当计算变得无处不在,而且价格十分便宜,数字存储变得十分便宜,高带宽网络触手可得,这三大技术力量的合力之下,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们依赖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我们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当然,互联网重构商业社会的力量,也许会让我们非常难堪。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电灯刚刚开始发明时候的情况,我们不敢设想电气时代应该是个啥模样。  我忍不住把握的观察和预测写了下来,开始随意写在我的Blog上,今年春节时,我决定把他们整理一下,按一定的章节来整理这些文章,这就是《互联网才刚刚开始》。    除了对技术发展的概述,更愿意关心互联网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深度影响,以及个人面对这场变革所应该采取的积极态度。互联网才刚刚开始,我们每个人都面临新的挑战和机会。  写这本书,也是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在互联网变革更加明显的下一个十年中,我们应该有哪些准备?我们会发掘那些机会?互联网的下一个应用的发明者,也许就是你。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有一种感觉,互联网好像一头正在发育生长的大象,而我不过是其中一个盲人。在过去的写作中,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给了我很多的启发,而春节之后,书稿的整理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我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人来和我一起摸象,告诉我:你错了,不是这样的,你看到的角度有限,我们观察和猜测是……,当然,也欢迎赞同和补充。  除了在天涯连载贴之外,我的另外两个讨论方式是:itbook.tianya.cn,.。    本书充实和完善之后,我会去联系出版社,寻求出版物理的图书,如果成功,我将用稿费购买图书,赠送给帮助和启发我写作的天涯网友。       
作者: 回复日期: 9:47:19 
  消灭零回复
作者: 回复日期: 9:50:14 
  互联网应该改名叫信息网络.
作者: 回复日期: 9:56:11 
  第1章 摩尔定律让每个人都拥有电脑      “集成电路芯片中所包含的晶体管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  “The number of transistors contained on a computer chip doubles every 18 months.”      芯片业第一定律:摩尔定律  为什么我们的手机会越来越轻巧?为什么我们的电脑会越来越便宜?为什么电脑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  这是这些年,我碰到最多的一些不了解电脑世界的朋友们的问题,差不多就是上面这些。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了一个技术和商业上的奇妙定律: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的基本含义是:集成电路芯片,每18个月的集成度提高一倍,性能提高一倍,价格下降一半。     这个规律,第一个观察到的是Intel创始人之一的摩尔先生。故被称为摩尔定律。  这个定律,首先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表,在后来芯片业的发展过程,逐步验证了这个定律的准确性,基本上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一直按这个规律指数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律,这个芯片业的制造特点相关。在集成电路的制造中,有一个叫制造工艺的参数,简单的理解,就是决定芯片中晶体管大小的参数,被称为线宽。180nm线宽的,我们称为180nm工艺。  芯片行业有这样一个特点,采用新的工艺,芯片的面积就会缩小,同样一个晶圆上可以切割得芯片就会增长,就会提升产量,带来更大的利润。所以,厂商们总是在第一时间尽力研发最新的生产工艺。180nm,130nm,90nm,65nm,45nm……,不断提升产量。而产量提升后,因为竞争的关系,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价格也相应的下降。  为了更好的理解摩尔定律。这里提供我的博客上发表的文章一篇:    机器时代的思考  每天早上,手机叫醒。然后,睁眼看到对面墙上的空调。我就知道,我依然还活在这个机器称霸的时代。就不用去怀恋梦中的美女,起床,观察这个机器时代。  这个时代,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机器计算的时代。在这之前,人类只是让机器扩展我们的体力,帮我们干体力所不能及的活计。但,自从人类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之后,自从机器可以做计算,机器拥有最简单的逻辑判断之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今天,芯片式的计算,无处不在。除了我们的电脑中的CPU,内存,主板上拥有各种芯片外,我们的手机,家电,汽车,数码相机,……各种号称智能的仪器和设备中,都有芯片的存在,都有机器计算的存在。  的确,在这样的一个时候,我们常常会没有安全感。因为,我们对这些机器,了解得实在太少了。      你要我给你介绍计算机的原理,我觉得,第一个你必须理解的,就是摩尔定律。  ““集成电路芯片中所包含的晶体管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the number of transistors contained on a computer chip doubles every 18 months”)。”  这是我在别处摘抄的摩尔定律原文。  对我来说,她包含了两个意思:一块芯片里面18个月后可以包含更多晶体管,具备更多功能;或者说,18个月后,现在的芯片,可以变得更小。因此,从整个晶圆上可以切割下来的芯片可以更多,芯片的价格更便宜。    首先,我们要理解晶体管在这个芯片时代的地位。她就是芯片时代的细胞,或者说原子和分子。很多个细胞呢,构成了一些功能组织,这就是芯片。而构成芯片最小单位的晶体管。居然是可以变化的。她,因为微电子技术工艺的变化,会越来越小。虽然越来越小,可是她的基本功能不变化,于是她构成的基本组织,芯片就越来越小。  这个特性,决定了摩尔定律。    简单的理解摩尔定律,就是我们的手机为啥变得这样小,功能越来越强大。  假设18年前,有个天才的工程师设计出来了现在一款手机的全部功能。可是呢,因为当时的技术缘故,  我们不能一块芯片实现,只好用10来块芯片实现,  于是,我们就每个人,手里提一台现在笔记本大小的手机,在路上和人们通话。  虽然10块芯片才实现现在一块芯片的功能,但是,价格却是10块芯片的价格,还不是一般人可以买得起呢。    对摩尔定律理解的程度,决定了她对IT界的认识程度。    摩尔定律是技术定律。  芯片里面集成的晶体管越多,同样面积大小的一块芯片,用这些多出的晶体管可以实现很多新的功能,芯片的功能就更强大,这就是新一代CPU 老一代CPU功能强大的背后定律。  这40年来,技术的进步一直按照这个定律来执行,不管是你,还是我,都可以猜想,18个月后,CPU可以包含更多的晶体管,我们用它们来实现什么功能。赌对了,你是技术大师,赌错了,公司破产。    晶体管还有一个特性,变得越小,反而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所以,每隔18个月,芯片运行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    摩尔定律还是商业定律。  多年来,我们发现,技术上的变化促成芯片性能更强之外,价格也按一定的规律节节下降。比如,去年这个时候,DDR 256MB内存条,一般320元,而今天,我们只需要160元,就可以购买到。  这也是,为啥我们的手机,功能越来越花哨,但价格越来越便宜的缘故。    所以说,我常常用摩尔定律这个武器来理解现在电脑的发展,以至于并不太关心这些技术带来的意义。……摩尔定律四个金字面前,他们统统黯然失色。讲两个我用摩尔定律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案例。    有人问我,为啥新的电脑CPU比旧得快。我想了想,告诉他:  你看我们单位食堂。最早的时候,食堂人手少,只有一个窗口。一次只能给一个人打饭,后面排了长长的队。为啥呢,因为给一个人打饭需要6个步骤,时间还长。  (差不多6个时钟周期才能执行一条指令。)    后来呢,增加了人手,开了6个窗口,2荤2素1粗粮1细粮。可以同时放进去6个人,组成流水线,同时给6个人打饭。    CPU执行指令也是这个原理,原来的CPU一次只能执行1条指令,还要好长时间(几个时钟周期)。后来呢,技术发展了,CPU里面集成部件多了(摩尔定律),也组成了流水线,啊哈,也能同时执行几条指令了。所以,CPU越来越快。      电脑降价规律:一年降价500元  电脑配件基本上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在降低价格。  最典型的是CPU和内存。  因为这两个产品,是完全的集成电路芯片产品。  Intel或者AMD每采用一种新的工艺,CPU的产量就会上升,单颗CPU的成本就会下降,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卖出更多的CPU,价格下降,是最有力的武器。  我家里收集有一些这几年的电脑类报刊,简单对比一下这几年CPU的报价,基本上是按18个月到24个月价格下降一半这样的趋势在走,摩尔定律有效。  内存条一样按照这个规律在价格变化,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从现在开始观测每个月1GB内存条的价格,24个月后再分析。只不过内存条的价格,常常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波动很大,影响了大家对内存条价格走向的认识。  最神奇的是硬盘这个磁介质电脑配件,居然也有类同的规律:容量越来越大,价格反而越来越便宜。  再加上主板等电脑配件的主要成本也由板卡上芯片的价格决定。整体来讲,电脑的性能是不断提升,价格是越来越便宜。    那么,电脑价格下降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  还是有的。为了写作本书,我收集了不少这几年电脑的报价,总结出这几年的一个发展规律:台式机每半年下降500元左右,笔记本每半年下降1000元左右。  当然,这个规律受短期市场供求的影响非常大,很容易就失去了效果。而且主流的配置一直在上升,会逐步抵消个别配件价格下降带来的福利。  不过,我们把电脑主流价格的时间放长一点。我们回忆:十年前,万元奔腾的口号多么响亮,而当时的配置不过是Pentium 75MHz,8MB内存,14寸CRT显示器。  而过了十年,我们5千元可以买到Dell的E520。配置是Pentium D 3.0GHz,512MB内存,17寸液晶显示器。  可见,即使主流的硬件配置一直在上升,但是,因为购买人群的众多,总销量的上升,电脑的主流价格一直在持续下降,基本上是一年500元的价格。  这个规律,对我国的消费者来收,基本上算是一个福音。毕竟,我们国家还有不少地区的收入水平不够高,购买电脑的能力还有限。    数码普及,摩尔定律第一功  电脑之外,和电脑特性差不多的手机,mp3/mp4,数码相机……也同样也根据摩尔定律的特性在发展。  摩尔定律对电子存储产品最有效。原因是内存,闪存这些电子存储设备,内部逻辑结构单一, 相同大小的芯片下存储多少字节数据由芯片工艺说了算。而越先进的工艺,越能稳定生产更多存储器,越能降低成本,让价格下降。  而数码产品中,电子存储器件在整体成本中是很大的一块,特别是mp3。  同时,其它集成电路芯片也受摩尔定律的影响,其他不受摩尔定律影响的设备,因为数码产品的价格下降,引起更多的购买,引发更大的生产规模,工业经济的特点+市场竞争的结果,其他配件也相应的下调价格。  最后的结局就是,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数码产品,半年,甚至一个月的时间,价格差距非常的大。背后,就有这几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不过,这样的规律,还能持续多久呢?    摩尔定律还能持续多久?  伴随工艺的进步,晶体管越来越小,总有一天会达到极限。摩尔定律自然会有失效的那一天。  不过,从Intel等公司传来的消息看,至少在未来的十年,摩尔定律依然有效。2007年,Intel将采用45nm工艺,2009年,32nm工艺,2011年,22nm工艺。IBM等厂商稍微落后一点,很快也会迎头赶上。  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还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我们还有很多的晶体管可以使用。  即使是十年之后,只要我们对电脑的性能还有更高的需求,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肯定会帮我们寻找到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来提升电脑性能。    Dell模式  为了适应电脑配件不断下降的特点,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电脑整机厂商各显神通,不断降低库存率,保持自己的价格优势。这其中,Dell是领先的厂家。  我的搏客中《Dell模式》一文。对此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从Intel学市场细分  既然芯片始终会降价,性能还越来越强,我们是不是就只推出单一的芯片来满足用户的要求呢,不是,这里学问也很多,请看《从Intel学市场细分》。    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  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很快,新产品,新特性还层出不穷。我们了解了摩尔定律,深知电子产品的发展规律,在电子产品的消费上,至少就因该有一种比较成熟的心态了。  至少对厂商的一些细枝末节的宣传上,具有一个成熟消费者的穿透力,不受影响,正确消费。    …………    小结和思考  摩尔定律的存在,保证了电脑极其向雷同的手机,数码相机等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成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消费的产品。既然数码类产品会不断下降,性能还会不断提升,我们应该根据需要选择,逐步提升数码产品的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数码产品的逐步大众化过程中,假设每个人都有了手机,电脑,各种数码产品,世界将会变成咋样?  
作者: 回复日期: 10:03:26 
作者: 回复日期: 10:13:37 
  担心被和谐
作者: 回复日期: 10:45:57 
  先看看在说
作者: 回复日期: 11:50:12 
  btw:发表在网上,版式,没有Word这么清晰,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给我发邮件或者后面留下你的邮件地址,我把初稿转发之.        第2章 电脑,越来越像互联网终端    当数据和信息都是通过高速互联网传播的时候,作为终端的个人电脑,将慢慢变化。      个人电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个人电脑的原始时期。黑白的DOS界面,少数专业人士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  第二个阶段,Windows 95的发布为标志,多媒体电脑时代。CD-ROM+声卡成为电脑的标准配置,鼠标和图标,图形界面的Windows让更多人开始使用电脑,接受电脑文化带给个人工作效率的提高。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享受多媒体影音。我永远也忘不了一群人在一个单身宿舍里面,围着一台Windows 95电脑看碟的情景。  第三个阶段,2000年以后,Internet阶段,接入Internet成为电脑的重要标志。上网成为一个时尚的口号,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空气和水。    从这一天开始,个人电脑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互联网络终端。  人们通过个人电脑和Internet交互,不断产生新的应用,然后新的应用促使更多的人需要个人电脑,就这样不断强化个人电脑作为Internet终端的地位。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10年中,电脑依然是最重要的互联网络终端。      联网后的电脑,在悄悄改变  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电脑正在向更高集成度更简化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具体的分析详见《附录A:变迁有脉,发展有络——个人电脑架构回顾与展望》。而作为最重要互联网终端的特性,也正悄悄改变嗲脑。  联网后的电脑,第一个明显的变化当然是网卡成为标准配置。当10Mb以太网环境下办公的时候,还没有感觉到网络的便利,今天,随处可得的100Mb网络,差不多让我们忘记了还有过单机时代的过程。  第二个明显的变化表现在软驱的消失。很小的文件,我们可以用网络传递,只不过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吧了。大一些的,在网络传递不是很方便的情况下,U盘,光盘刻录,几者的夹击之下,软驱光荣下岗。  第三个变化表现在光驱的作用也在减弱,并有逐步消失的趋势。我目前用的笔记本电脑就没有光驱,并没有感觉到使用的不变,而台式机的光驱,除了刻盘,很少有使用的时候。  第四个变化可能是电子硬盘可能会代替目前的磁介质硬盘。也许,将来100GB以下的空间,硬盘将让位给电子硬盘。  第五个变化是千兆网络的普及。PCI-E总线的代替PCI总线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3D多媒体系统的推动,一个就是1000Mb网络的推动,简单计算一下,千兆网络需要125MB的带宽,PCI总线根本不堪重负,何况还要和其他设备共享PCI总线的带宽。    在高宽带时代,PC的标准配置,光驱和硬盘,一定会发生一些变化的。在不远的将来,从互联网终端(WebPC)的角度,未必是标准的配置。请看我所选的两篇博文:  NAND+高速ADSL,谋杀硬盘?    我家已经有两台电脑,其中一台是5年前购买的,大家知道,电脑硬盘的最稳定运行期是5年,所以,我很担心万一哪天我的硬盘出点问题,我就只有哭了。所以,春节期间,和邻居聊起来,要去买块新硬盘。  查资料的时候,知道了一个新事物:NAND闪存硬盘。  原理很简单,大家都知道mp3和U盘吧,简单的说,NAND硬盘就是容量很大的U盘。当然,按现在的U盘价格计算,8GB NAND硬盘大约600元,而160GB硬盘大约600元。容量价格比上,很不划算。当然,按照摩尔定律,NAND硬盘价格应该降价很快,假设2年后,能够降价到1千元内。那,还是比较令人心动的。  毕竟,如果把操作系统和大型应用程序安装在NAND硬盘上,电脑操作系统和PhotoShop这样的程序,启动会快不少。对某些专业用户和发烧友,还是比较有益的。到时候,可能会出现,程序装在NAND硬盘上,数据放在传统磁盘上的情况。    可是,世界不会停止不前的,何况IT世界,  五年后,我估计,一般家庭用ADSL的速度会提升到10Mb/s左右。这就意味着,10MB的文件,10秒钟就可以传到网上,这个速度,我能接受。而且,我看了一下,我很少有文件能超过10MB的。那,如果出现像Google这样的专业服务商来给我们提供网络储存服务,我们有必要使用硬盘储存数据吗?  毕竟,人家有专业的磁盘阵列,有优秀的备份技术,似乎更能保证我们的数据安全。  五年内,互联网的带宽提高到10Mb/s,再过五年,提高到100Mb/s呢?  那我们,我们的互联网终端,会不会只是把一些系统程序和应用,还有一些临时文件,放在终端的电子硬盘中,而大多数数据文件,存储在互联网上,让专业的公司来管理和提供服务呢呢?今天,已经有人给我们提供10GB的互联网空间,按硬盘的降价趋势,很快就会提供100GB,500GB的互联网空间供我们个人使用了。    今日软驱,明日光驱        十多年前,刚刚接触电脑的时候,电脑还有一个叫软驱的东东,就是现在,在稍微老一点的电脑上,也是有软驱的。    当时的软盘,还有一种五寸盘。以至于我们开始用1.44MB容量的三寸盘的时候,还感叹,啊呀,好大的容量啊,可以带走一本三十万字的电子书呢?    真是电脑的纯真年代。        可是,大容量移动存储设备的出现,电脑的网络化,将软驱逼入了死角。我现在经常E-mail发送大小超过10MB的文件,很难想象如果用软盘拷贝寄给朋友是何种情况和效率。    不过,今天,我们还是常常通过同城快递,寄送光盘文件,因为高达4GB的文件,如果我用网络传递,虽然可行,但是太不方便,也不够经济了。    你想,我的ADSL带宽1.0Mb/s,10秒钟大约能传递1MB,1万秒大概能传递1GB,也就是说,差不多12个小时,才能传递完一张DVD光盘4GB的内容。时间太长了,假设将来带宽真的能提高到100Mb/s,哈哈,也就是0.12小时,10分钟之内,我们就可以传递一张DVD的内容,你说,我们还有啥必要使用光驱呢,基本上来说,就是蓝光之类的技术,我们可能也将只保留在专业领域。    最近,我购买了一张正版的《疯狂的石头》,20元。但是,很快就可以在线收看,假如将来在线收看一部电影的费用是1元,可以给我节约很大的费用呢。    从这个角度也说明,只要带宽合适,大容量光盘设备将退守工作站,客厅播放机等专用领域,也未必是个人电脑的标准配置。        Web PC和Web OS  我们给这种随时随地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络,通过互联网络获取数据,不一定需要软驱光驱甚至硬盘的PC定义一个新的名词:WebPC。我设想它将来是PC中最多变种中,最普及的一个。因为没有了光驱和硬盘,WebPC,可以做得相当小巧和便宜。  我设想的WebPC,它通过一个WebOS,管理系统,一旦启动,就和互联网连接,通过服务商,从网上下载运行各种各样的应用。我们把各种应用都互联网化,各种数据,也有专业的公司为我们管理和服务。  ……    不过,现实的发展,似乎和我的Web PC情结相差甚远。五年的时间,我用的电脑,CPU频率提高了十倍,内存容量提升了8倍……更关键的带宽提高了,当年的家庭拨号上网,改为了ADSL,提升了至少十倍。  应用驱动技术,在今天,很难想象,还有何种需求,再能驱动PC性能的大幅提升。低能耗高环保,是我们目前对电脑的最重要的需求。当然,更高的带宽驱动多媒体的网络世界,应该是最重要的,可是,不是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的事情,就是软件的事情,PC自己,100Mb或1000Mb的网卡早就准备好了。  为此,我打赌,多样化的PC将在未来5-10年实现,为此,我设想了众多的PC孩子。上述的Web PC依然是其中的一个。不过,在写下上述文字后,很快发现上述设计的应用瓶颈。  (1) 系统中没有一个大型OS和基本应用,都要到Server端去寻找,性能比较低下。  (2) 系统没有缓存,限制了某些应用。  现在看来,完全有解决之道,我们设计一种PCI卡,卡上是2-4GB的电子硬盘,这张卡还提供一个硬盘的接口,比如SATA的,直接接到PC的SATA上。  小小的硬盘上有一个Web OS,电脑一启动,就启动它来管理WebPC。当内存不足的时候,OS之外的其他空间,还可以作为系统缓存。同样,有些常规应用也可以安装在电子硬盘中。方便快速启动。  这个设计的优点是利用了PC的成熟架构,只需要一块小的存储芯片。    总结和思考  上面的很多文字,不过是说明了网络的普及,高带宽的出现,可能给PC本身带来很大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一种设想,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只不过,我想传递给读者这么一个信息,一切都是可能变化的,没有绝对的事物。PC,正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很多我们没有想过的东西,都有可能出现。  每一个人都可以思考,每一个人都有机会。  当高带宽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时候,更多应用依赖互联网运行。而PC,将迎来一个多样化的时代。  
作者: 回复日期: 12:25:56 
作者: 回复日期: 23:43:46 
  粉丝顶起。
作者: 回复日期: 23:46:39 
  记得你的书我已经收藏过了。这次应该是更新再版的:)
作者: 回复日期: 12:52:25 
  谢谢,  对,又重新写了部分内容,准备寻找出版,完成后发给你看
作者: 回复日期: 12:59:58 
  第3章 PC多样化时代即将到来  计算无处不在,PC多样化时代即将到来。      3-1 25岁的PC将要结婚生子    不知不觉,个人电脑25岁了。  http://news.mydrivers.com/pages/20_62252.htm  这篇文章中说,第一台个人电脑是IBM PC 5150:  这台小巧的机器在满载运行时无需250平方米、空调制冷和60个维护人员,也不需要花费900万美元,其标价仅为1565美元,而且不但处理速度更快,还能连接电视机、玩游戏、处理文本。  IBM PC 5150采用Intel 8088处理器,主频4.77MHz,内存16KB(可升级至256KB),可通过5.25寸软盘存储160KB数据。  如今,全球拥有大约10亿台PC,年销量也已经高达2.3亿台,是年24万台的的近1万倍。    对比今天的电脑,你会觉得,这个25岁的小伙子,长得可真快啊。这让我忍不住猜想他三十岁时候的样子。  不过,我相信将越来越回归网络终端的角色,特别是商用电脑。没有硬盘,没有光驱,甚至没有多少外接I/O接口的这样一个半封闭系统。可能会有一个4GB左右的电子硬盘,CPU大概会采用单核的产品,体积会做得额外的小,价格大约在3000元左右。比5000元的电脑,节约不少,对老板来说,节约的钱,都用在服务器端了。  这样的系统,因为其封闭型和专有特性,数据安全上更有保障,同时,系统地维护也将大大减轻。  目前,这样的产品,已经有了不少。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那些超过100人的企业,只要条件许可,慢慢的都会采用这样的系统。  而今天这种形式的PC,功能会更加强大,越来越像工作站,将会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应用。比如我们的美术编辑,CAD/CAM行业,……还会继续发挥她的作用。只不过,因为它的专业性,所以,慢慢的,就只能占据半壁江山。    25岁的小伙子,也该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了。目前来看,PC娶的第一个老婆,应该是通信系统。    产生的孩子,看起来还挺多的,迅驰笔记本,UMPC, VIIV,各种Internet终端……    再过五年,我们就等着看多样化的电脑世界吧。而整个系统上内容和应用,则是我们目前最关心的,没有杀手级的应用,我们也不关心这些产品的出现。    3-2 第一次多样化:笔记本电脑  电脑方便的随身携带,移动的需求,导致了笔记本电脑的产生。今天,和无线网络联姻的笔记本电脑,获得了更多人的青睐。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价格更加便宜,更多人喜欢,更多人的购买导致更加便宜的价格,笔记本电脑成功地走向了一个正反馈。    因为移动计算,电源只能随身携带。而电池的电量是有限的,这要求工程师设计耗电量更小的CPU,芯片组等设备。最终的结果,导致了笔记本系统走了一条和台式机不同的道路。没有想到,当大功率的台式机CPU因为发热大,耗电高而走向末路的时候,采用笔记本CPU架构的台式机CPU反而出现了。  又一次实现了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CPU架构的融合,对消费者来说,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电脑CPU的区别只在发热功率,不再是不同的内核架构,人们也不用费心的去比较两者的不同了。    这一次的融合带给我们思考,PC多样化的过程中,其他系统上采用的技术,也可以应用到PC系统中,PC也是在这样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发展的。      3-3 七种武器,七种电脑  我一直相信,在更大的带宽出现之后,在更多的应用推动之下,PC将走向多样化。  我猜猜,也许,未来电脑将具备多种形态。    (1) 卧室电脑:以LCD为核心的Web终端,大白话说就是一体机。  (2) 分离式的书房电脑:一个盒子+一个液晶显示器  (3) 客厅电脑:DVD形式的多媒体电脑+高清晰电视……数字家庭  (4) 橱柜电脑:安装在墙内的超级计算机,提供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  (5) 掌上电脑:手持计算机  (6) 现在形式的笔记本  (7) 现在形式的台式机    
作者: 回复日期: 13:03:05 
  现在互联网成了某党的眼中钉
作者: 回复日期: 13:05:04 
作者: 回复日期: 20:33:43 
  3-4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Celeron M(盒子电脑)    在书房中添加一个盒子,是我的梦想,请看我的博文:    最近想在家里添加一台电脑。  我目前的爱机,她是Pentium III 1G的配置,目前除了主板,CPU和电源之外,基本上其它配件,都被我升级,或者淘汰了。供我平时写东西,还有上网使用,已经足够。买新的电脑,原因是电脑作为我们家的稀有资源,在周末的晚上,大家都要抢用。为了缓和家庭矛盾,我们需要,电脑换和平。我还有一点,小小的对Pentium III电脑的不满意。USB接口是1.1的,而且,只有2个,这就是老电脑的缺点。这让我的手机,数码相机,mp3上的数据COPY上来,相当的慢。虽然我买了个PCI to USB卡升级电脑,但是感觉还是不够快,特别是连上USB键盘后。    按理说,只是上网打字这点简单的应用,我这台Pentium III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最近,SQL Server,Visual Studio.net和帝国时代这三个软件,我也时常的要折腾一下。还有,虽然升级过一次声卡,但是,多媒体效果感觉还是一般,假如那天我要玩播客,系统处理起来,速度可能就有些慢了。现在,我偶尔和朋友视频聊天,他们就听不到我的声音。好奇怪,我还没有空查原因,好像是话筒坏了。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对于我这点应用,要求算相当的低了。按理说,随便上中关村攒一台电脑就可以了。但是,我的名言:人2挡不住。因为,我们家电脑的CPU风扇是被我拔掉的,我们一直享受比较安静的环境(电源风扇还在)。所以,期待一台,不太需要风扇的CPU。  我上网查了查,所有的台式机CPU,不符合条件。而基本上,只有Pentium M和Celeron M功率比较低。Pentium M各项参数都太高了,价格也高,对我来说,意义不大。Pentium M用作笔记本,节能更合适些。  而Celeron M各项参数都超过我目前的电脑,FSB 400 VS 133,二级缓存 1MB vs 256KB,DDR 400 VS PC 100。更关键的是,系统一定支持USB 2.0和更好的多媒体效果。  Celeron M完全是为我订制的CPU啊,可是,我在家里用,不需要笔记本电脑,我要一个台式机,里面配上Celeron M,不带风扇,只要一个大大的散热器就可以了。    可惜,我查了半天,也没有查到采用Celeron M的台式机。  2劲一上来,周末花了点时间,自己设计了一个Box。这个盒子里面,只有一个散热通道,一个声音非常小的滚珠轴承风扇,对着CPU和北桥芯片的散热片猛吹。其他部件,像硬盘,采用笔记本用的2.5寸硬盘,节约空间。电源,也采用笔记本用的外接直流电源。外部接口,未来可采用HDMI接口,这样,鼠标键盘,直接接液晶显示器就可以了,目前,还得都提供。这样,可以把电脑缩小在一个300*360*200的一个小盒子里面,比我家目前所用的电脑要小很多,同时,也留了几个扩展接口,还有性能提升空间。再加以一些科技化的外观设计,嗯,可以去申请一个专利了。    只不过,这个盒子,只为我一个人制造的话,成本,也太高了些。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喜欢安静祥和,简洁简单,小巧玲珑的电脑盒子。我们去定制吧。    没想到,一年过去了,市场上真的推出了和我的设想几乎一样的产品。Acer L3000系列。      3-5 客厅电脑——未来家庭多媒体中心    结婚之后,才意识到客厅原来是家庭生活和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的客厅,电视机和DVD播放机是必不可少的,不过,伴随3C的融合,我设想,家庭中应该有一台功能更加强大的客厅电脑出现,它应该具备以下的特质:    第一, 替代DVD播放机。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们对他的简单实用提出了要求。可别让我们在沙发边上安装一个无线键盘,然后正正经经的像办公。一个遥控板就可以了,你要像功能强大,就做成手机的样子吧。想想看,用遥控板就能把DV或者DC上的数据拷贝下来处理,发布,普及的力度得多大啊。  第二, 代替数字机顶盒。在深圳第一次看见数字机顶盒,还研究了一番,将来的客厅电脑,肯定应该具备这些功能,不然,和我们国家推广的搞清数字电视接不上轨道,瞎忙半天。  第三, 外形像一个功放。准确的说,我希望它的外形漂亮威风一点。别像现在台式机这样,太过于呆板。  第四, 支持未来的高清电视作为显示器。也就是应该具备HDMI这类接口。  第五, 高档游戏机。Xbox之类,还真不错,不过,我是穷人,可不愿意单独为他们支付费用,功能强大的客厅电脑,应该提供几个游戏手柄接口。  第六, 多媒体网络浏览器。这应该是一个基本功能,躺在沙发上上网,感觉可比坐在书桌前浏览网页,舒服多了。  第七, 功能超级强大。我一直说,未来的家庭,只有客厅才需要强大功能的电脑。书房里面,现在的笔记本就完全够用了。从配置上来讲,CPU,硬盘,主板和内存的要求应该是目前市面上顶级的,啥双核心啊,多核心,统统上吧。因为,她要同时处理的任务多阿。比如,一边给我们录制节目,一边让我们可以同时打游戏。    听说今年夏天,Intel和国美联合在搞活动,推广这样的电脑,有空了,我去看看。      
作者: 回复日期: 8:54:00 
  先来顶一个,然后慢慢看,呵呵!
作者: 回复日期: 10:40:28 
  很不错,很有见地,顶一个
作者: 回复日期: 10:42:06 
  又读了一次,真实甚有见地啊,再顶一个
作者: 回复日期: 12:47:37 
  3-6 书柜电脑——未来家庭服务器    未来电脑的多种形式中。  功能最强大的,应该是书柜电脑,一个提供可扩展的计算和存储能力的主机系统。  形式上,有些像今天的刀片服务器。  一个基本机架上,可以像图书一样插上计算组件(含CPU和内存),存储组件(主要是硬盘)。他的特色在于,当我们觉得计算能力不够的时候,可以去购买相应的电路板插上即可。当我们觉得存储空间不足的时候,一样的,去买块硬盘卡插上即可,就像我们今天去书店买书一样的。  也有可能,未来我们出版的某些多媒体电子书就是这样,在一块硬盘卡或者电子卡上,回到家中插在书柜上。不管我在书房,还是在客厅,还是在卧室,我都可以方便的通过家里的其他终端,客厅电脑,书房电脑,卧室电脑打开阅读。    书柜电脑,还是家中的网络服务器。家里通过他和墙壁里的光纤连接,提供非常高的带宽,是我们随时在线的重要保证。    对我来说,书和电脑是我的最爱,能把两者统一在一起,真的是很开心。  北京的风沙很大,电脑中也老有灰尘,将主机安置与书柜之中,也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省了我们很多维护的麻烦。    不过,这个设想对计算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分布式计算部分。感觉电脑慢了,新加入的一块卡,如何均衡负载,这对操作系统的要求,特别的高。今天的很多服务器技术,都要用到未来的家用电脑中来了。    这个设想和我一贯唱衰的电脑硬盘是相反的方向。虽然,我也设想,未来很多的人,会更加信赖网络,把一切的存储和计算依赖于强大的网络。但是,我还是估计,会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具有把国家图书馆办到自己家里的理想。  另外,过于集中的计算,也有一定的危险。而按照摩尔定律,未来的计算和存储,还会更加便宜,所以,我更加期望每个家庭中,分布有这样一台功能强大的书柜电脑,这和我一贯提倡的,未来终端设备中不会含有容量巨大的硬磁盘不相矛盾。    对我们国家来说,人口多,人均住房面积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每个家庭都和我一样想拥有更多的图书收藏。大家都去抢大House了,房价还得涨,有了书柜电脑,只收藏电子图书,买大House的需求就会大大减少。  还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哦,你看,我又给总理分忧了。         图1 今天我家书柜的底格,摆放的是一些过期的报刊杂志。未来,可能就是一台书柜电脑,存储了大量的资料,提供最强大的计算能力。     图2 书柜上的碟片,未来,可能就是容量高达300GB的一块硬盘  
作者: 回复日期: 15:45:47 
  拜读,思考……  
作者: 回复日期: 17:50:03 
  我要一份  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19:52:04 
  严重需要一份,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19:56:26 
  严重需要一份,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19:55:09 
  请发一份给我,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20:30:41 
  商用电脑,也伴随变化:    3-7 未来商务系统    6年前,我坐在我的办公桌前,想:为啥这个电话分机还不和我的电脑系统融为一体呢,为啥还要单独布线呢。我甚至还设计了电话机和键盘结婚后所生孩子的样子。  今天,办公系统和6年前的样子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不过,我依然设想,在商务系统即将巨大变化的今天,6年后,在办公室桌面的电脑应该是啥样子?  首先,今天桌下巨大的机箱就应该消失,取代的,将是液晶显示器后面小型化的小盒子。和今天的电脑比,这个小盒子,没有了我们习惯的硬盘和光驱。另外,更大的一个变化是,我们桌上的电话,将直接和这个盒子相连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你又把你多年前智能终端的想法拿来说事了。有一定的相关性,不过,想法更成熟了。至少,把个人门户的许多设想,融合到个人商务系统中来了。未来的商务系统由前面设想的智能商务终端,至少千兆网络系统和各种服务器组成。  举例说明:张三到某公司任职,公司给了他一个账号和密码,给定一个位置,系统分配的一些服务项目给他。他在他的位置上登录电脑后,自动的,就可以使用打印服务,传真服务,这些服务,由专门的服务器管理。打印服务可能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差不多,但是,传真服务就不一样了。我们在自己的电脑上填写好传真内容,一点“传真”按钮,立刻可以发出去。这个功能,现在的电脑,也可以实现。但是,一旦有张三的传真,传真服务器在收下传真的同时,会给张三发一条短信息,提醒他过去取,这就是现在的传真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了。我的传真,从来都是在另外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拿过来的。    最有意思的功能在这里,张三因为升迁或者调动去了其他部门。不用带走自己的终端,只需要在新的位置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去之后,任何人打他的分机,自动的,就打到他新的位置上了。  对系统管理员来说,新的系统减轻了他对终端的管理。设备坏了,换一个新的,登录之后,和之前的系统一模一样。现在我们的系统管理员挺可怜的,坏一台电脑,备份,重新安装,累得半死。他的精力基本上都在服务器端的数据备份、防黑杀毒上了。  这种系统,最大的变化还是在软件部分。比如,我们前几天,要开放一个新的数据库查询功能给几个同事,就需要给几个同事的电脑安装这个查询终端。而将来的系统是服务模块式的,客户端只是启动基本的商务门户系统,安装了基本的电话服务,邮件服务,工作流程管理服务。一旦某个同事需要新的服务。他的老板直接就可以在电脑上授权给他,他重新登录后,就自然的具备这项数据库浏览功能。  也就是说,将来的商务软件,都是基于一种功能模块服务式的,而不像现在这样的分离的。  所以,一旦千兆网络得到大面积应用(现在看来快了),我们的客户端将越来越简化,越来越简单。而系统的重点在服务器端:综合的大型服务器和专业的应用服务器。  所以,我对越来越庞大的商务电脑,感觉是非常的奇怪。明明正确的道路是:简化,降低功率,更微型化。试想,和功率更小,电费更少,功能够用的电脑比,那个更符合各个公司的利益需求?  当然,这种系统最适合那种商务性非常强的大型公司。比如,对于我们美术编辑这种,高强度运算,特殊的显示器,大量的硬盘存储需求,就不适合。他们需要的是工作站,也不是这种普通的商务机。  
作者: 回复日期: 20:34:31 
  顶一个
作者: 回复日期: 20:32:56 
  谢谢各位,  我将在连载完后,将整理的最后beta稿件发到留言邮箱中^
作者: 回复日期: 21:25:08 
   楼主好像有个问题,芯片旧的比新的快不是你说的流水线,你的意思是并行处理能力的提高对不对?但我觉得CPU计算速度之所以越来越快是因为,电路越来越集成,晶体管的通讯距离越来越近,距离近了,链接两个单个晶体管之间的速度也快了。我看一本什么人工智能的书上说的,作者是一个什么美国的AI之父。     当然也不一定对,希望后续网友和楼主能在这个问题上解释一下
作者: 回复日期: 21:41:50 
作者: 回复日期: 9:01:03 
   写得很好。有些同我的思想相同。不介意请楼主发一份完整版的到我的邮箱里,我慢慢读。  
作者: 回复日期: 9:32:13 
  来一份吧   
作者: 回复日期: 9:36:11 
  感觉只是关于信息网络方面的,不是很深,建议读下《世界是平的》老美人写的或许会给你一点提示    
作者: 回复日期: 9:38:56 
  麻烦楼主给我发一份,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10:25:17 
  再次消灭零回复
作者: 回复日期: 11:17:09 
  好文,发我一个吧
作者: 回复日期: 11:28:26 
  感觉不错,发一份给我吧~~    .cn
作者: 回复日期: 12:17:37 
  还没有考虑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因素。  10年前1w元的购买力比现在强多了。
作者: 回复日期: 12:45:34 
  碰上连载了 下记号 慢慢看 谢楼主
作者: 回复日期: 13:08:00 
  写得真不错
作者: 回复日期: 13:08:01 
  3-8 超编携电脑必将普及    伴随电脑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和我们对方便获得信息的需求,我预测:我们未来五到十年之内,一定会人人手持一台超编携电脑设备,随时可以上网,随时可以获得各种信息资讯。就像现在我们几乎人人携带一个手机一样。  在个人移动,随身携带这个计算市场上,目前,UMPC,智能手机,还有PDA比较突出。当然,智能手机和PDA的融合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成为了所为的电脑手机。  三者之中,我个人最看好Intel和微软主退的UMPC。并冒险的预测,智能手机,UMPC和笔记本电脑,是互补的关系。下面是我在blog中关于UMPC的预言文字:      UMPC普及带来的商机    UMPC就是超便携的电脑,比笔记本还笔记本,真正的笔记本电脑。大小就我们现在用的纸质笔记本这么大,触摸屏操作。在我看来,UMPC普及需要三个条件:    (1)WiFi或WiMax网络随处可得;  (2)CPU和芯片组的北桥融合;  (3)32GB 电子硬盘价格降到100美元以下。    第一个条件意味着高移动电脑的意义,可以随时随处上网。信息触手可得。  去年初,我本打算购买一个带WiFi功能的PDA,就是因为北京也只是少数地方有WiFi网络而放弃。一旦WiFi或WiMax网络普及,让我们随时可以获得大量信息,UMPC对不少人来说,就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个条件意味着笔记本和智能手机之间可以出现一个中间产品。  从产品大小设计和功耗控制角度来讲,将CPU和北桥的内存控制器,GPU单元融合在一个芯片里面,意味着产品可以更小,功耗可以更低,价格可以更便宜。当然,这个融合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详见附录A的介绍。  屏幕大小7英寸左右,分辨率至少800*480,充电一次可以用1-2天,价格在4000元以下,都需要新芯片的在架构设计和功耗控制上有所创新。才有可能出现我们买得起,可以普及的超移动PC。    第三个条件主要是决定了UMPC的价格。  虽然有1.8英寸的硬盘可以采用,不过,电子硬盘功耗低,更适合移动计算,速度更快才是UMPC的终极选择。    而这三个条件的满足,我算了一下,基本上都在五年后才能全部达到。  也就是说,我们有三到五年的时间可以想一想,UMPC可以更我们带来的商机。    第一个商机当然是UMPC的制造和销售,这方面PC厂商最有优势。    第二个商机,就是电子图书/图书馆这类商品和服务可能会井喷,这个我会仔细的去调查,现在不好说。    第三个商机,就是游戏,多好的游戏终端啊。    ……    网上也可以查到很多,大家可以开动大脑,机会多多。  btw,未来UMPC和智能手机的关系,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作者: 回复日期: 14:35:20 
  关注中,可否发一份给我。  rsheng_  感谢ing
作者: 回复日期: 15:03:31 
  tab  记号一下
作者: 回复日期: 16:07:38 
  感兴趣,可否也发一份给我。        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16:57:16 
  有创意
作者: 回复日期: 18:10:17 
  3-9 手机还能整合什么?    家里的固定电话,多年来就一个功能。我曾经想过会出现整合通讯簿的固定电话,但是没有出现。今天的他,和昨天的他,没有啥区别。  但是,她就不一样了。刚开始,本来就是一个功能,打电话。我还戏称传呼伴侣,因为我是先用传呼,再用手机。单身宿舍在9楼,下来回电话,很累人的。  没有想到,手机反客为主。第一个kill掉的,居然就是传呼机。  到今天为止,打电话,收发短信息,还是手机最常用的功能。    当手机开始整合拍照功能de时候,我是嗤之以鼻的。小女生拿来自拍自娱自乐可以,对我来说,没有啥用处的。我是学理工的,意外地做了编辑。为了做得像编辑,大量的阅读之外,还得大量的练笔。读中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在写作上,对景色啊,颜色啊这些东西的描写,一直比较差劲。大学读了理工,就算了。做了编辑,对颜色的叙述不清楚,已经影响到我的图书的封面风格。为了摆脱这个困境,有一天,我决定坚持写一个系列。这个系列包括,我最爱吃的菜啊,书店,超市的见闻啊……都是日常生活所碰到的一些场景啊,这个时候,要是有一些当时的图片辅助我提高,就好了。  说了这门多,其实就是:而日常生活中,我也不可能随时带一个相机在身边。这个时候,具有百万像素以上的手机,对我就有必要了。  还有,彩屏手机刚刚出来的时候,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只是因为通讯簿的容量而换手机,而当有一天无聊时候,仔细对比了我的6万色手机和同事的26万色手机之后,我才明白,啥叫细腻的色彩体验。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    吸取以往的教训,那,手机还可以有啥功能呢?  第一个,U盘。  不过,伴随宽带时代的来临,这个功能慢慢的不是很重要了。  第二个,MP3。  我相信,低端MP3要被手机Killl掉。  第三个,电子钱包,信息工具。  随身带各种银行卡,各种智能卡是在是太不方便了。要是有小额的电子钱包,还能把各个书店,商场的优惠卡整合在手机中,那就太好了。  ……      总结和思考  因为需求的多样化,因为技术的融合,因为制造技术的进步。原来我们某些小小的,个性化的需求的电脑,从今天开始,越来越能够得以实现,这是最高境界的电脑DIY。  电脑,成为我们数字生活的中心,成为我们最趁手的工具。我们越来越离不开它,而它的进化,也来自我们人类的需求。    
作者: 回复日期: 18:43:43 
  终点是黑客帝国里的母体matrix    真正的虚拟现实     人可以尽可能摆脱物质地活着    是资源耗尽后的人类唯一出路    所以现在电脑 网络快速发展 就是为了那一天    必须在资源耗尽之前研制出 matrix
作者: 回复日期: 19:24:18 
  好文~~
作者: 回复日期: 19:28:00 
作者: 回复日期: 20:51:43 
  做个标记,以后慢慢看
作者: 回复日期: 21:27:52 
      Pls send your beta draft to     Thanks in advance!
作者: 回复日期: 21:59:39 
  强烈需要一份,谢谢LZ!!!再次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22:31:02 
  谢谢!  发一份给我.
作者: 回复日期: 23:11:03 
  强烈关注中,可否发一份给我。      谢谢ing  
作者: 回复日期: 23:37:21 
  我也想要一份,谢谢楼主  
作者: 回复日期: 2:28:26 
  我也要一份!希望可以!    时刻关注中!
作者: 回复日期: 4:03:11 
  我也要一份!希望可以!    
作者: 回复日期: 9:08:30 
  记号,也想要一份  ivy_
作者: 回复日期: 10:49:09 
    喜欢,我要一份,谢谢分享
作者: 回复日期: 11:09:32 
  jude_    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11:29:47 
  第4章 高速宽带网络催发更多应用    今天的互联网,好像Windows 3.x的时代。而更高带宽的Internet将进入多媒体时代,更好的人网交互界面,将催生更多的网络应用模式。    4-1 对比拨号和宽带上网   拨号上网时代,最大不过56Kb/s,而目前的宽带能给我们带来Mb/s的速度。  还是拨号上网的年代,虽然互联网很吸引人,不过最能打动我们的应用基本上就是浏览网页,收发E-mail和QQ交流3项。  而且,那个时候,互联网上的用户很少。记得有一次我去银行缴电话费,两位服务小姐正在讨论网络的事情,一看我的话单,居然有上网费哦,立刻对我刮目相看。当时我想到单位正要组织和这家银行的单身联谊,心里忍不住一阵高兴。        图1 这是我家的MODEM,看到他就会想起刚上网的纯真时代    还有一次是,我尝试在QQ上添加一个重庆的朋友,聊天之余问起来他在那里工作?越聊越近,搞了半天,原来她也是我所服务的媒体集团中的一员,就在我的楼下上班,没意思,再也不聊了。  到了宽带时代,第一个不同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基本不再用下载软件下东西了。看到好东西,直接用Windows的另存为功能。到现在更可怕,基本不保存工具软件,需要啥东西的时候,直接就到网上去找,然后拖来就用。  其次就是在线视频。我用小区宽带,在网上看部电影成了我每个周末的一个习惯。这在拨号时代不可想象。    就是原来拨号时代的应用,现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E-mail。以前我只用Foxmail和Outlook这种客户端软件收发mail。现在我发现,用Web邮件也很方便啊。  浏览网页也是,以前绝对不敢打开十几个网页窗口,现在成了很常见的情况。  QQ就更厉害了,以前用FTP传文件,现在都是用QQ传递了,一会儿就完成了。我有时候甚至怀疑,Windows的文件共享功能是不是还有必要。    世界一定是会越来越美好,10Mb/s的网络接入带宽世界即将到来,除了可以轻松想到的在线视频应用之外。我猜想,我们需要挖掘更多的信息通过网络稳定提供,这就需要更多的设备,稳定的连接在Internet上,比如马桶。请看我的博文:      4-2 马桶Internet    在Internet陷入低迷的时候,按一些经济学家的灌输给我们的观点,加大对Internet相关产品的投资,也许是一种春播行为。所以,没事我们就设想一些未来可能出现的Internet杀手级应用,以期望自己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前年这个时候,一同事有这样一个设想,将马桶连到Internet——就是在马桶里面设计一个微电脑系统,分析人类的新陈代谢物:数据显示身体健康,就把他的数据传到超市,请按合理营养提供食品;发现有什么疾病,立即把数据发到医院,严重的立马出动救护车,请君住院。  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想法,完全可以到硅谷去寻找风险投资的项目。就此,我还研究了家里马桶的人机界面,设计了草图,发现要不让人类感到麻烦,最好设计一个“马桶卡”。这个智能卡里面有许多个人的数据,比如姓名,性别,医疗保险情况,体检历史,当然最多的是健康状况等等。  上厕所的时候只是顺手多插一张卡,其他不变,这样不会给人们带来马桶使用上的麻烦,增加学习新事物的烦恼。更重要的是,我觉得,马桶在不经意间可以为我们做健康的监测,并通过Internet不断为我们提出营养,锻炼,就医等方面的建议,实在是一件商机无穷的事情。  我还设想,将来可能会有这样的医疗门户网站,为我们提供上述的服务,就好像有了个人医生。谁不想健康的生活?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争相购这样的马桶,抢着成为这个门户网站的会员,这个网站已开始就可以是收费网站。  艾,这个网站上市肯定会成为Nasdaq上最受人欢迎的股票,什么Microsoft,什么Time-AOL,……通通靠边站,我们才是华尔街追捧的宠儿。多好的前景和钱景。可惜我在医学上没有什么“造诣”,也就是想想而已,所以至今没有任何收获。  没有想到,一年过后,网上关于可接入Internet的马桶的报道突然有了,好像说什么设计已经完成,正在投入生产,很快我们就可以来一场厕所智能化革命云云!看来我们当时没有去找投资,的确是一个失误呀……  在SARS爆发期间,我还想,如果早上马桶Internet工程,是不是我们的卫生防疫系统会早早发出警报呢?你想想,如果全中国的马桶都联机到了Internet上,那里检测到有大面积传播危险的疾病,那里就及时控制,基本不大可能出现大规模传播,当然,这个工程比较浩大。:))  突然想到,假若有患SARS或AIDS等很厉害传染疾病的人想和大家开个玩笑,只需要盗取别人的“马桶卡”若干,上一次厕所,就换一张卡,被害人可能被医务人员抓获,都还莫名其妙吧!这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是不是IT 时代的烦恼之一呢?!嗯,这是个社会问题,就不是我们工程师能够解决的了,就此打住,呵呵。  日星期六    互联网提供了更大的带宽和更方便的连接方式,我们当然希望对我们生活习习相关的更多信息通过互联网络来传播和管理,医疗信息是其中之一。实际上,我个人更关心下一辆公共汽车啥时候到达本站,哪些路面现在不堵车,这些信息,将来也将可以运行在互联网上。互联网更高的带宽很快就会被我们新的应用需求所吞噬。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用不断畅想,带宽再提高十倍,世界将变成啥样?  
作者: 回复日期: 11:32:11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可以不断畅想,带宽再提高十倍,世界将变成啥样?
作者: 回复日期: 12:52:57 
  看了楼主的文章,感觉写的还行,但是很不专业,主观成分太多,我提出几点意见,如有错误的地方还希望指正    楼主:不过,从Intel等公司传来的消息看,至少在未来的十年,摩尔定律依然有效。  1,摩尔定律现在已经失效,我不知道你从哪里看到INTEL公司说还可以延用10年,晶体管的数量每18个月翻番,你把现在的CPU和18个月  前的做个比较就知道了。INTEL公司已经让用户不要太注意主频,现在推出的多核处理芯片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这有点模仿以前的小型机运行模式。      楼主:今日软驱,明日光驱  2,这是不可能的,现在为下一代DVD标准几家公司已经打的不可开交,HDVD还是蓝光DVD标准还未知,但是DVD的容量会大幅飙升,30GB的存储容量已经算是少的,而且就放一部电影,有谁能告诉30GB的90分钟电影需要多少带宽才可以满足?我算了一下,大概要44M/S带宽才能勉强支撑,而且光驱要满足大家收藏DVD的需要。      楼主:五年后,我估计,一般家庭用ADSL的速度会提升到10Mb/s左右。  3,从来就没有ADSL是10M的,HDSL等其它网络技术会有,ADSL最高峰值是8M,日后网络朝无线发展会很大,特别是WiMax技术的推出。      楼主:你想,我的ADSL带宽1.0Mb/s,10秒钟大约能传递1MB,1万秒大概能传递1GB,也就是说,差不多12个小时,才能传递完一张DVD光盘4GB的内容。时间太长了,假设将来带宽真的能提高到100Mb/s,哈哈,也就是0.12小时,10分钟之内,我们就可以传递一张DVD的内容,你说,我们还有啥必要使用光驱呢,基本上来说,就是蓝光之类的技术,我们可能也将只保留在专业领域。  4,这个就错的比较严重了,网络传输速度是小比特,存储是大比特,他们直接是一比八的换算,你是ADSL带宽1.0Mb/s,那么传输数据实际是125K/S左右,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楼主:那我们,我们的互联网终端,会不会只是把一些系统程序和应用,还有一些临时文件,放在终端的电子硬盘中,而大多数数据文件,存储在互联网上,让专业的公司来管理和提供服务呢呢?  5,这就更不可能了,存储在互联网上会的,但是要让我把大多数数据放在网络上还做不到,毕竟很多东西都是很隐私的,网络上保存的再安全也没有保存在自己电脑上更安全。特别是中国还有金盾工程,放上去不找死吗。    
作者: 回复日期: 14:42:01 
      感谢 "大漠孤烟升起时"的几点质疑  实际上,未来互联网终端的表现形式,只我通过技术发展趋势的一些推测,具体结果,还需要市场最终来检验。  以下,我和你讨论一下你提出的几个问题:      (1)关于摩尔定律未来继续有效的问题,Intel IDF多次提到,我还是比较乐观的相信。  估计是媒体这几年把CPU频率和摩尔定律相结合影响了你,当然,也影响了我,我一直奇怪,为何这两者有关联,  我最早授受摩尔定律的时候,只看到说晶体管的集成度提高,并没有说频率要提高。  至于具体到某个CPU芯片对比没有提高一倍,这个意义不大,主要是工艺的改进能提高集成度,  即使相同的芯片,采用新的工艺可以把芯片做的更小,发热量可以降低,也是很有意义的。    (2)你的质疑是有道理的。  确实,下一代光存储技术的出现,使得光存储设备在未来的地位看来会有所巩固,  不过,我个人估计他们只会在客厅播放机和工作站级别的电脑中会普及,但在Web为核心的电脑设备中,不太可能会成为标准配件。    (3)你说的有道理  我的写作不够严谨,应该说我们会很快进入到10Mb/s甚至以上的时代,但具体的上网设备和技术,未必就是ADSL了。    (4)ADSL带宽1.0Mb/s,10秒钟大约能传递1MB  1Byte=8bit,这个当然不能错。实际上,算上校验位,传输时候添加的其他位,基本计算按10:1的比例,所以,  我说1s传达月0.1MB,10秒钟(注意是10秒钟)传递1MB。  不过,就是从这个计算来看,加上传输不可能点对点,一直保持100Mb/s的速度,DVD存在的必要性还是很强的。    (5)将来我们的数据如何分布和存储,这个真的是浪费脑细胞。  不过,现在TB级别的硬盘很快就会普及,我估计移动的存储设备也许会解决我们的烦恼。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清楚,欢迎继续讨论,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14:46:46 
  昨天好热,整理得晕乎晕乎的,  大家提意见:        4-3 假如上网速度加快十倍,世界将会咋样?      ADSL宽带,目前是我们使用得最多的一种形式。  现在,北京的家庭速度是1Mb/s,正在试验2Mb/s,据报道,2年后,会升级到12Mb/s以上。(汗,忘了保留报道网址了!)并且说,不会提高包月价格。          图2 ADSL Modem,还要快,更快    我不知道,到那一天,登录天涯是不是可以快点?呵呵。不过,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还用在电视机前面等着看《武林外传》吗?假如新浪也播放《武林外传》,那,2年后,我是不是要换一个更大的显示器呢?    多媒体宽带的到来,对我们的学习会有何种影响呢?徐小平的演讲,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在线观看了?    电子商务,我们再购买手机,恐怕众多的漂亮的图片之外,还会有三维的演示了。  那图书呢?    软件呢,还会有光盘版本吗?  QQ呢?我们还打字聊QQ吗?  播客呢?估计,很多美女都会争做刘思嘉了。  一个人的电台,一个人的电视台,国家会发给执照吗?    不知道,还会有些其他啥变化。不过,我相信,一些新的应用模式,会很快占据不少的网络带宽。不过,超越100Mb/s的接入速度,我估计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软件的运行模式,也许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4-4 带宽还是不够!光纤到户,何时实现?    但是带宽还是不够。  我们想把所有的文件都存在网络上,我们想把照片不通过剪辑都直接存放到网络上……我们希望看到更加清晰的电影节目,这就要求更高的带宽。    上面的小小应用,就说明了我们需要更高的带宽。  很简单的案例。  我的搏客有照片管理功能,但是,它只能接受小于100KB的照片,而我的数码相机,基本上每一张照片,都大于这个限制。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处理一下,才能上传我的照片。  等一下,要处理一下,这就意味着给我们带来不够的方便,意味着网络上和我的电脑中,保存的是两个版本的照片文件。  可见,网络的带宽和服务器的存储容量,还远没有达到人们想要得境界。    我一直期待的光纤到户,到今天也没有实现。  有一天我回到单身宿舍的时候,看到工人在施工。问,你们在布啥线阿?工人说,光纤。可是,又过去了8年,我也没有看到高带宽的网络出现。      4-5 WiMax:下一个十倍速时代的开始    读大学的时候,有同学问我:哪一个技术的应用会让我最为激动?“光纤到户!”当时我的回答。那个时候,对光纤带来的高带宽无比的激动和憧憬。今天,光纤到户还没有实现,另外一项差不多的技术,却快要来到了。  她就是WiMax。  盼望WiMax的原因非常简单,高带宽。  案例说明:我现在用的电脑连接Internet的速度是1Mb/s,我们都叫他宽带了。而WiMax呢,可以达到100Mb/s级别。    而我们热炒的3G技术,带宽不过1.5Mb/s左右。这到没有关系,  关键是,据说,建立WiMax网络远远比3G便宜,投资不大。    100Mbps,意味着什么?  (1)网络的视频时代来临。  以前我不热衷这个东西,喜欢文字的Internet。不过,国庆期间,上网去一个视频网站好好的浏览了一番。加上我们小区宽带提供的各种电影。视频应用,搞不好是推动Internet向更大层面普及的杀手应用。当然,可能还要生产更容易使用的Internet终端。  (2)语音和数据的融合。  电路交换和IP交换,原理上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不过,高的带宽,也就可能让我们感觉不到区别。我甚至想,也许很快就会出现一种技术,让IP包,点对点传递,固定路由线路,形成和电路交换差不多的虚拟交换。  (3)打破垄断,我们消费者得利  语音和数据的融合,技术上还很简单,商业投入上不高。  传统IT厂商和电信厂商,电信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电话和数据服务的价格,很快会达到新低。  ……  想想看,小区宽带稍微低一点的价格就让我抛弃了ADSL,手机话费的降低让我抛弃了固定电话。  希望WiMax的到来,能让我们抛弃更多的垄断者。    终端技术的准备上,WiMax明年开始就很成熟了。在明年发布的笔记本上,很多都含WiMax接入技术,没有含的,也没有关系,很快会发布很多卡卡的,你的笔记本,不会一个插入槽都没有吧?      BTW:  很久不看电脑商情报,上周买了一份。两个新闻比较关注。  (1)三星说2010年前,有一个新技术,可以让LCD面板便宜15倍。如果是真的,天啦,显示器,笔记本屏幕,至少会便宜10倍吧!!!  (2)Intel 2008年发布集成北桥的CPU芯片。希望他的低功耗,带来UMPC的大量普及,我有些怀疑,3G的普及要靠UMPC来推动。  
作者: 回复日期: 14:51:17 
作者: 回复日期: 14:53:05 
  这么好的贴,不要沉了呀!!!
作者: 回复日期: 14:59:30 
作者: 回复日期: 14:58:39 
  能发份给我吗?
作者: 回复日期: 15:18:26 
  作者:beone 回复日期: 11:50:12      btw:发表在网上,版式,没有Word这么清晰,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给我发邮件或者后面留下你的邮件地址,我把初稿转发之.    -----------------------------------------------------------    楼主,我对你的文章感兴趣,能发一份初稿给我吗?  我的邮箱:.cn 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15:46:53 
  我一直在想,一部三十G的高清电影怎么下载下来,硬盘现在便宜了,整个1T都不会很贵,可是网速呢
作者: 回复日期: 16:09:35 
  (1)三星说2010年前,有一个新技术,可以让LCD面板便宜15倍。如果是真的,天啦,显示器,笔记本屏幕,至少会便宜10倍吧!!!    中国人可能理解这段话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觉得表达不是很好,你可以这样讲,面板的价格便宜到现在的十五分之一,而相应的屏幕的价格大约是十分之一现在的价格
作者: 回复日期: 16:11:12 
  顺便说说我自己的想法,我认为以后网络会趋近于无限化,能够连通的范围应该类似与现在的手机网络,当然我不排除主干网络还需要传统的或者更好的介质,但是 也许在小区范围内,需要的就只是无线信号了。
作者: 回复日期: 16:17:05 
  另外比较期待 第9章 重构商业  比尔盖茨的伟大在于将pc引领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马某的伟大在于将互联网融入进了社会的经济生活  
作者: 回复日期: 18:12:56 
  期待下文~~~~
作者: 回复日期: 19:41:17 
  hao wen o kan kan
作者: 回复日期: 20:13:40 
  good work!  waiting for goon...
作者: 回复日期: 20:15:35 
  留个记号以后再看
作者: 回复日期: 20:22:20 
  ---  --  -  
作者: 回复日期: 20:57:56 
  强烈感兴趣,尤其其中阅读的革命,想知道你是怎么研究的。整个稿子能否发一份给我:.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20:58:34 
  当网络高速发展,未来必然是服务器加简易终端的方式,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在并行技术大放异彩的现在应该不是问题,储存能力也在进行着跳跃式的发展,但数据压缩能力和承载几十亿人的网络容量明显滞后与其它方面,这不光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基础物理学的进步。
作者: 回复日期: 21:06:20 
  作者:beone 回复日期: 11:50:12        btw:发表在网上,版式,没有Word这么清晰,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给我发邮件或者后面留下你的邮件地址,我把初稿转发之  ---------------------------  我也想要你的稿子  
作者: 回复日期: 22:53:24 
  给我一份吧
作者: 回复日期: 22:56:45 
    强烈需要一份,谢谢LZ!!!再次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22:57:01 
  百事乐讨论网-您最喜爱的全球华人情色娱乐社区-没有您看不到的!只有您想不到的!鹤立鸡群!异军突起!-现开放注册!点击进入!   http://74.53.27.166/index.php?fromuid=693572    【精华】 [亚/有码][10女优床上激情大战][DVD-R/487M]  http://74.53.27.166/viewthread.php?tid=249915&fromuid=693572    【精华】 火影系列图片集锦(成人)[78P]  http://74.53.27.166/viewthread.php?tid=247925&fromuid=693572    【精华】 动漫充气娃娃 甜美睡衣集[70P]  http://74.53.27.166/viewthread.php?tid=328980&fromuid=693572
作者: 回复日期: 23:06:47 
      给我一份,感谢!感谢!
作者: 回复日期: 23:09:14 
  上面那个地址错了  正确的是:  
作者: 回复日期: 23:19:58 
  1、楼主:我们不敢设想电气时代应该是个啥模样。    我:照样活得好好的。  技术进步给生活带来便利,但不等于给人幸福快乐。技术越进步,对人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2、楼主:CPU执行指令也是这个原理,原来的CPU一次只能执行1条指令,还要好长时间(几个时钟周期)。后来呢,技术发展了,CPU里面集成部件多了(摩尔定律),也组成了流水线,啊哈,也能同时执行几条指令了。所以,CPU越来越快。    我:单核CPU不能同时执行多条指令,在一个时刻只能做一件事。用户感觉到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是因为用的是分时操作系统。多核CPU呢,不清楚。
作者: 回复日期: 23:29:58 
   我也想要!
作者: 回复日期: 23:35:40 
作者: 回复日期: 23:45:00 
  人类互联的时代,好比是生命形成脊索的阶段。生命,会以我们想象不到的层次和复杂性,去进化、去演变。今天的人类个体、机器设备,将会成为更高级生命现象的组成部分,就像细胞中的线粒体,当初也是“自由民”。  
作者: 回复日期: 23:46:10 
   给我一份,感谢!
作者: 回复日期: 23:51:32 
    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0:05:57 
作者: 回复日期: 0:58:41 
  楼主:发一份初稿给我     说一下我自己对单核和多核的理解吧:    楼上的兄弟解释的分时处理解释得很清楚,对于单核而言有两种技术:超流水和超线程,超流水就是内置多条流水线,超线程就是提高主频细化流水。    楼主说的那个食堂打饭的师傅的例子这样来理解也许会好些,一个打饭的师傅就相当于一颗核心,单核就是开始的只有一个打饭的师傅,后来又来了5个师傅,一起六个师傅打饭应该理解为六颗核心处理器。我想将来的处理器会多核心,核心数的增加不知道会不会遵循 摩尔定理,而且一个主板上将能有多个处理器,跟现在的什么多机协作,分布式处理,小型机啊什么的差不多。想想我们现在的台式几和以前的服务器是不是差不多的?那么我们明天的台式机应该跟现在的小型机大型机差不多吧?呵呵    还有我老师曾经跟我说过,我自己也想过一些,我觉得今后的发展将是多样化的,硬盘也不一定会淘汰,储存技术可能会向两个方面发展:海量储存和高压缩比。上面看到的那个什么30G的电影如果到时候技术的发展说不定能压成几K呢,那么海量储存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三峡在线的站长我的王老师曾经给我看过一个十几G的东西压成了65K,大家可以自己去下载得看看,画质和声音都很不错。http://www.sxzx.net/Down/Files/331.html  大家可以想想,如果30G的电影压成了3K或者更小,而画质和声音也不改变,那么谁还去用一张30G的光盘只刻一部电影呢?这不是不可能,大家看了那个动画就知道,你花半个小时也看不完而且不重复带音乐,如果现在的MP3格式的音乐都按那个格式压好,那大家买MP3还要那么大的容量干什么啊。个人见解,欢迎一起讨论。
作者: 回复日期: 1:01:44 
  很感兴趣,楼主请发给我一份吧        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2:32:34 
  楼主的大思路非常好!  但对宽带以及技术的发展速度过于保守.  深圳电信今年即将实现2万光纤入户.我们新开发的科技园(在东莞/武汉等城市)也准备全面实施光纤入户(以前是到楼层),百M或千M时代将很快来临.  现在的大多新手机已具备MP3/MP4功能,加上可以扩充的SD卡,完全可以淘汰单一功能的播放器.    希望能得到完整的版本全面拜读,请楼主发我一份,谢谢!  .cn
作者: 回复日期: 5:30:22 
  继续关注中
作者: 回复日期: 6:35:20 
  我需要一份。谢谢!。
作者: 回复日期: 8:28:55 
  谢谢zousadam,  我的表达确实有些问题。
作者: 回复日期: 8:36:12 
  to SpringRill   我也不认为技术就一定能带给我们幸福感,不过这个话题太大,我估计我50岁以后能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二个问题讨论起来就没边了,后面主要是讨论技术对商业,对我们生存状态的影响,技术细节,只能以后再查了。  
作者: 回复日期: 8:38:09 
  to wang123hong   我认同你的观点:我觉得今后的发展将是多样化的。  硬盘自然会有他们存在的空间。
作者: 回复日期: 8:39:43 
  to 枉老  太羡慕你们了,  真希望光纤到户很快到来。
作者: 回复日期: 8:43:21 
  贴片广告:    很多内容基本上在我春节整理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版本。  大家如果比较急切的话,可以到我的blog上看:  itbook.tianyablog.com  点击2007年2月的存档,或者IT观察 这个分类就可以了。  你可以在下面发表意见,帮助我写作这个新的版本。    我有时候大脑会抛锚,  比如昨天,发现点问题,又回去重新写第二章了。  汗一个先。  
作者: 回复日期: 8:47:33 
  4-6 无线天地宽  反而是这几年无线网络的发展非常的快。  基本上来说,3G,WiFi,WiMax几种标准正在竞争发展,这对消费者非常有利。  简单得比较就是,3G的带宽是1Mb/s,WiFi是10Mb级别,WiMax是百Mb级别。    (这里可以简单的添加3种无线技术的介绍。)    blog: 赞成4G,反对3G?  毕竟3G只能达到ADSL的带宽,而且投资很大。所以,个人对3G由热衷,到不太看好。请看我的博文《今天,反对3G,赞成4G》。    上周的《21世纪经济报道》有一个关于3G的专题。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3G,Wi-Fi,WiMax是可以互相补充的。从来没有想过3G可以跳过,直接上4G的问题。虽然有些零星的报道,但是,毕竟工作繁忙,没有关注。  这个专题看完,我不知道将来,我的观点是不是还会变化。但是,今天,我完全站在了众多争论者的阚教授这边。  阚教授的这个论据吸引了我:在北京6环以内,如果按照21个基站全覆盖的话,全部设备210万就可以搞定,这对3G是不可想象的。  可惜,不知道阚教授说的210万是美金还是人民币,这个数字是如何计算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即使是美金,我相信,很多单位和企业都可以参与到这个4G网络的投资,运营中去。这对打破电信企业的垄断实在是太有效的武器了,我个人是比较看好这类技术在城市里,人群密集地区的应用前景的。  另外一方面,最近我想购买一台带有Wi-Fi功能的,分辨率在640*480的PDA一台,来作为我的移动办公电脑使用。毕竟,随身带一台电脑,太累人了。可惜,我常去的几个地方,都没有Wi-Fi热点。而对我来说,Wi-Fi的11Mb/s的速度,对我来说相当的合适。完全可以停掉1Mb/s的ADSL。    假如2年后,UMPC(一种比笔记本还小还轻的随身电脑)如我所设想的达到5千以下的价位和8小时以上的电源持续时间,再加上4G的宽带随处可得。  UMPC将掀起新的热潮。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在教室里面,每个学生都带一台UMPC去上课,打开录音功能就开始袖手听课,不用再记笔记。然后不时和老师互动讨论,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改变我们只记笔记,不爱思考的习惯。      4-7 更高的带宽会在十年内实现    这些正在发展中的技术一一指向一个目标,100Mb/s级别的互联网连接带宽。我估计会在下一个十年实现。并且非常可怕的是,这种带宽是很容易得到,不像现在,我只能坐在家里,或者端坐在办公室的电脑面前,才能享受1Mb/s的带宽。  高带宽的网络,可能还会伴随新的网络结构而来,NGI下一代互联网和IPv6这些技术将保证网络更高速更安全的运行。更多的应用将催生,软件开发和网站运行方式也可能会改变。  而那个时候,获得如此高的带宽的价格和现在,应该是差不多的,也可能更便宜。同样的,网络存储在那个时候也将特别的成熟,就好像有一个数据粮仓似的,需要的时候,我们就把东西方上面,随时可以去取。  其实,我们已经看到新闻在说微软和Google在电厂附近建数据中心的事情。这让我立刻联想到重庆嘉陵江边和北京大兴的两个粮仓。也许,下一波的投资热潮,就是建设IT粮仓。    除存储之外,其他的在线应用也将风起云涌。到底下一个杀手级的应用是啥,也许就蕴含在你我的大脑之中。到那个时候,任何设备,都可以便宜方便的接入到互联网中,包括书报亭街边小商店:    4-8 货币电子化离我们只有几步之遥    在北京开始启用交通卡之后,流行这么一个笑话:  “  一女子上车,先拿出一张银行储蓄卡刷,不对,  又拿出一张公司饭卡来刷,不对,  再拿出一张小区门卡来刷,还不对,  ……  如此这般,后面的人都等着急了,她才找到公交卡。  ”    今天我在回家的路上,也差不多犯了同样的错误。这让我忍不住思考,如何能减少卡卡。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水电气分别有卡,可以合并成一张,甚至就可以合并到这张交通卡里面,成为一个市政卡。同时它还可以是一个小额度支付卡。  我在商场,超市,饭店里面用银行卡支付我的消费。我在公交车,报刊亭,水果摊上用这张“公交卡”支付。  一旦这张“公交卡”上的钱不多了。我可以在银行,地铁公交车站,或者报刊亭等其他可以提供服务的地方,给我的这张“公交卡”充值。    这样,我的钱包里面,就不需要放钱了。大额消费,有银行卡;小额消费,有“公交卡”。从此钱包不受硬币的折磨,而这一天,看起来要实现,不过几步之遥。    总结和思考  网络的带宽会逐年的增加,这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网络体验。  更可怕的事情是,一旦无线网络的随处可得,带给我们无限的,任意的,随时的网络体验,这将给我们带来非常便利的网络应用环境。  而这可怕的便利性,将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何种影响呢?      
作者: 回复日期: 9:35:22 
  已经是数字时代了! 现代化不知不觉进行,我们还惊诧什么?
作者: 回复日期: 9:47:38 
  楼主选错地方了吧!杂谈里的人能看懂这么“高深”的文章不?
作者: 回复日期: 10:15:09 
  感觉不错。来一份    
作者: 回复日期: 10:22:06 
  年纯收入5-12万的爱心事业,常年招代 孕志愿者        咿 呀 宝 宝爱心代 孕网长期招募爱心代 孕志愿者,        主要帮不育症女性生小孩,耗时1年左右纯收入5-12万。        招女性,身体健康,无家族病传染病,非色情,非传销,绝对真实,高学历报名优先。        联系qq:53 93005 80        电话:05 74-27 8098 11        网站:http://www.d a i y u n.com 去掉空格  年纯收入5-12万的爱心事业,常年招代 孕志愿者        咿 呀 宝 宝爱心代 孕网长期招募爱心代 孕志愿者,        主要帮不育症女性生小孩,耗时1年左右纯收入5-12万。        招女性,身体健康,无家族病传染病,非色情,非传销,绝对真实,高学历报名优先。        联系qq:53 93005 80        电话:05 74-27 8098 11        网站:http://www.d a i y u n.com 去掉空格
作者: 回复日期: 10:26:45 
  我也希望要一份,谢谢~~~: 非常感谢~·
作者: 回复日期: 10:28:21 
  楼主好人,谢谢分享.  我也想要一份:
作者: 回复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fi欠费后缴费不能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