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在我国现在处于熊市那个阶段什么阶段

51CTO旗下网站
云计算如今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
NIST关于云计算的定义涉及三个方面:基本特征,服务模式和部署模式。从这些区域可以或多或少地分解得出云计算是什么样子,其是做什么的、以及如何做的结论。
作者:来源:机房360| 17:43
关于云计算的定义涉及三个方面:基本特征,服务模式和部署模式。从这些区域可以或多或少地分解得出云计算是什么样子,其是做什么的、以及如何做的结论。基本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言自明的:按需自助服务(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
,广泛的网络接入(服务都可以通过标准的渠道接入,如移动设备通过互联网的接入) ,资源池(&离域&) ,快速弹性(你需要什么资源,以及你何时需要)
,以及测量服务(服务配置和计费功能)。
NIST的服务模型包括软件作为服务(SaaS),平台作为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云服务的范围可以从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的成果(SaaS)到只是简单的提供硬件以远程运行软件栈(IaaS)。云计算本质上是外包硬件搭配不同服务水平的软件:客户可以使用浏览器与云服务进行交互,或者他们可以在供应商所提供的硬件(服务器等)上运行所有的程序,包括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
当然,对于部署模型是没有争议的:私有云(整个服务致力于一个单一的客户),社区云(服务有限的一组特定的客户),公共云(可理解为互联网)和混合云(上述的一些组合)。
再次强调,这一定义不应被视为权威的定义或详尽的定义,但它提供了一种定义云的方向,防止将一些不相关的产品也牵扯进讨论。
新颖性往往是一个卖点,所以很自然的,企业往往尽力使自己的产品符合最新的趋势。因此,&云洗白&的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因为云计算是一项伟大的新事物(或者不那么新,毕竟在NIST的定义中其与之前的计算模型从根本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这一术语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产品名称,这将吸引更多的注意。相当一批企业开始云洗白业务,如甲骨文公司。
一个较为模糊的例子是Adobe的创意云,根据互联网新闻博客Mashable的文章介绍:&其完全不是一个基于云的应用程序。Adobe的首席执行官将其准确地描述为一个混合的解决方案。客户仍然需要安装本地软件,采用订阅模式,这意味着客户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软件更新,以及所有的基于云的服务和整合。该产品具有一些云计算的元素,但是,许多同样具备云计算元素的产品并没有取云产品相关的名字。或许其关键因素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如Photoshop等),其运行在用户本地的计算机上,将本地存储作为文件的默认存储。新的Adobe模式似乎更倾向于软件订购而非云服务。
云计算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在很多情况下,通常涉及到最低量的硬件和软件外包,实现资源的集中化。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计算能力的成本下降,从而导致计算能力的分散下放。但云模型扭转了这一趋势:计算能力(包括存储等)正在数据中心变得日益集中,以便可以服务大量的客户。这种趋势引发了一些担忧,尤其是,停机造成的影响(许多客户都会受到影响,而不是仅仅只有几个客户)以及发生连锁性故障的可能性。其他问题包括越来越少的大型企业对资源的控制,以及对隐私的影响,特别是考虑到类似于去年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丑闻和重大科技公司成为其同谋的骇人新闻。
集成整合的确能够很好的服务于移动市场。但是,移动设备用户由于设备的散热和空间有限等原因,通常缺乏与固定的PC机相同的计算能力。同时,存储也成为一个问题。由于有了通过互联网的中央集成整合和相对无处不在的分发能力,云服务提供商们可以提供远程硬件进行计算和存储,以及在多台连接的设备同步数据的能力。
关于新产品或新的商业模式所存在的一个主要担忧的问题在于其太新奇,其是否能够承受使用(和滥用)压力
?在云计算的大环境背景下,安全性一直是一个主要问题,但在许多方面,在这一区域云计算已经成熟。可以肯定的是,它并不是完美的,但没有一款系统是百分百完全安全的。尽管云计算的集中化为黑客和其他恶意攻击者创造了潜在的更大的目标,但其也带来了更多在安全性方面的投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至少达到了平衡。然而,在这一点上,云服务或本地计算从根本上都不会比对方(除了本地模型物理上与网络分离的情况)更安全。
NIST关于云计算的定义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但它不必是一个权威或详尽的定义。云计算的识别是基于其基本特征,服务模式和部署模式。一个好的定义,或者至少说是试探性的定义有必要通过云洗白过滤掉非云产品,以引发市场对于云计算的关注。对于云技术集中化日益依赖的其中一个主要后果,既有积极意义也有一定的消极意义。虽然其可以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实现更好的移动性,这也创造了一个单一故障导致更大的损坏的可能性。鉴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丑闻,云计算已经获得了一些负面的关注,许多隐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但云计算是一种成熟的(或几近成熟的)模型,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会进一步的被精制,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提供超值的局部计算能力。关键在于,是最终的客户来评估他们的需求,并确定云服务是否真的能够为他们的特定应用程序提供价值。【编辑推荐】【责任编辑: TEL:(010)】
大家都在看猜你喜欢
关注关注头条关注聚焦
24H热文一周话题本月最赞
讲师:12532人学习过
讲师:400人学习过
讲师:706人学习过
精选博文论坛热帖下载排行
Python是目前流行的脚本语言之一。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如何使用Python进行程序开发。全书内容包括Python安装、开发工具简介、Pyth...
订阅51CTO邮刊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本届通信展期间举办的“2017中国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处长黄业晶表示,云计算、大数据作为近年来信息通信领域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推动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双双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他表示,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 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重要的文件,对于我国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指导原则、目标和任务。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直把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创新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持续推进。2015年我国云计算的产业总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2016年国内主要云计算企业的增长均实现了翻倍。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2016年大数据对经济的增量贡献已经达到了GDP的0.64%~1.14%,大数据的核心产业包括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数据交易、数据安全和大数据中心等等,规模达到了168亿元,较上年增长40%以上。国内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并加速向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渗透。通过政务云、教育云、金融云、工业制造云、医疗健康云等云服务的形态,形成了各种新的服务模式。他指出,国内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仍然面临着核心技术不足、网络支撑能力和产业合作有待深化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一是重视技术研发,夯实发展基础。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迅猛,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不断成熟,但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我们仍存在空白或是与国际的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希望产业界的各位同仁能够更加重视技术研发,在一些重点领域如用云计算分布式架构、系统资源的虚拟化、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关联存储、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等等关键的环节,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实现突破,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体系。同时也希望国内的相关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云计算、大数据的开源社区活动,增强在开源社区的影响力,并利用开源创新等方式形成优势企业的技术溢出,带动我国云计算、大数据整体技术的进步,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二是优化总体布局,提升网络能力。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促进了网络资源的按需供给,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进入规模化的应用发展阶段,包括分布式数据访问、线上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新的应用场景逐渐增多,对网络的支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基础电信企业在宽带网络建设的同时能够根据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发展需求,合理布局骨干网络资源,优化网络互联架构,积极改善互联互通的质量,加强网络传输的安全可靠性,以更加有力地支撑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创新,实现云计算、大数据与网络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三是加强行业合作,完善产业生态。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促进了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快了信息通信业与金融、医疗、交通等传统行业之间的融合,推动形成了全新的业态,也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希望各信息通信企业与传统的行业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围绕政务、金融、医疗等重点领域的实际需求,根据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特点,不断完善相关的服务质量、运维、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着力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向上推动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的创业创新,向下带动数据中心产业布局、能效、技术、运维水平的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为各行业和各个领域提供便捷可靠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更好地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他最后表示,云计算、大数据作为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挖掘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希望产业界能够共同加快技术创新,培育发展产业生态,完善基础配套,使我国云计算、大数据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云计算如今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
NIST关于云计算的定义涉及三个方面:基本特征,服务模式和部署模式。从这些区域可以或多或少地分解得出云计算是什么样子,其是做什么的、以及如何做的结论。基本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言自明的:按需自助服务(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 ,广泛的网络接入(服务都可以通过标准的渠道接入,如移动设备通过互联网的接入) ,资源池(“离域”) ,快速弹性(你需要什么资源,以及你何时需要) ,以及测量服务(服务配置和计费功能)。
NIST的服务模型包括软件作为服务(SaaS),平台作为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云服务的范围可以从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的成果(SaaS)到只是简单的提供硬件以远程运行软件栈(IaaS)。云计算本质上是外包硬件搭配不同服务水平的软件:客户可以使用浏览器与云服务进行交互,或者他们可以在供应商所提供的硬件(服务器等)上运行所有的程序,包括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
当然,对于部署模型是没有争议的:私有云(整个服务致力于一个单一的客户),社区云(服务有限的一组特定的客户),公共云(可理解为互联网)和混合云(上述的一些组合)。
再次强调,这一定义不应被视为权威的定义或详尽的定义,但它提供了一种定义云的方向,防止将一些不相关的产品也牵扯进讨论。
新颖性往往是一个卖点,所以很自然的,企业往往尽力使自己的产品符合最新的趋势。因此,“云洗白”的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因为云计算是一项伟大的新事物(或者不那么新,毕竟在NIST的定义中其与之前的计算模型从根本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这一术语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产品名称,这将吸引更多的注意。相当一批企业开始云洗白业务,如甲骨文公司。
一个较为模糊的例子是Adobe的创意云,根据互联网新闻博客Mashable的文章介绍:“其完全不是一个基于云的应用程序。Adobe的首席执行官将其准确地描述为一个混合的解决方案。客户仍然需要安装本地软件,采用订阅模式,这意味着客户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软件更新,以及所有的基于云的服务和整合。该产品具有一些云计算的元素,但是,许多同样具备云计算元素的产品并没有取云产品相关的名字。或许其关键因素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如Photoshop等),其运行在用户本地的计算机上,将本地存储作为文件的默认存储。新的Adobe模式似乎更倾向于软件订购而非云服务。
云计算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其在很多情况下,通常涉及到最低量的硬件和软件外包,实现资源的集中化。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计算能力的成本下降,从而导致计算能力的分散下放。但云模型扭转了这一趋势:计算能力(包括存储等)正在数据中心变得日益集中,以便可以服务大量的客户。这种趋势引发了一些担忧,尤其是,停机造成的影响(许多客户都会受到影响,而不是仅仅只有几个客户)以及发生连锁性故障的可能性。其他问题包括越来越少的大型企业对资源的控制,以及对隐私的影响,特别是考虑到类似于去年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丑闻和重大科技公司成为其同谋的骇人新闻。
集成整合的确能够很好的服务于移动市场。但是,移动设备用户由于设备的散热和空间有限等原因,通常缺乏与固定的PC机相同的计算能力。同时,存储也成为一个问题。由于有了通过互联网的中央集成整合和相对无处不在的分发能力,云服务提供商们可以提供远程硬件进行计算和存储,以及在多台连接的设备同步数据的能力。
关于新产品或新的商业模式所存在的一个主要担忧的问题在于其太新奇,其是否能够承受使用(和滥用)压力 ?在云计算的大环境背景下,安全性一直是一个主要问题,但在许多方面,在这一区域云计算已经成熟。可以肯定的是,它并不是完美的,但没有一款系统是百分百完全安全的。尽管云计算的集中化为黑客和其他恶意攻击者创造了潜在的更大的目标,但其也带来了更多在安全性方面的投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至少达到了平衡。然而,在这一点上,云服务或本地计算从根本上都不会比对方(除了本地模型物理上与网络分离的情况)更安全。
NIST关于云计算的定义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但它不必是一个权威或详尽的定义。云计算的识别是基于其基本特征,服务模式和部署模式。一个好的定义,或者至少说是试探性的定义有必要通过云洗白过滤掉非云产品,以引发市场对于云计算的关注。对于云技术集中化日益依赖的其中一个主要后果,既有积极意义也有一定的消极意义。虽然其可以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实现更好的移动性,这也创造了一个单一故障导致更大的损坏的可能性。鉴于美国国家安全局的丑闻,云计算已经获得了一些负面的关注,许多隐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但云计算是一种成熟的(或几近成熟的)模型,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会进一步的被精制,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提供超值的局部计算能力。关键在于,是最终的客户来评估他们的需求,并确定云服务是否真的能够为他们的特定应用程序提供价值。
没有更多推荐了,当前位置:&&&田杰棠:我国云计算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田杰棠:我国云计算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http://www.city8.com/weixingditu/978195.html
日 17:48:00
摘要:  目前云计算应用市场规模较小  中国经济时报:&云计算&是现在很热的词汇,又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政府和业界对云计算都表现出很大的热情。目前我国的云计算发展刚刚起步,是什么样的情况?  田杰棠:目前对于云计算产业还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赛迪顾问和计世资讯的统计数据。因为对云计算应用的理解不一样,两家的统计口径也就不同,计世资讯的统计数据包括了搜索引擎和网络...
  目前云计算应用市场规模较小  中国经济时报:&云计算&是现在很热的词汇,又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政府和业界对云计算都表现出很大的热情。目前我国的云计算发展刚刚起步,是什么样的情况?  田杰棠:目前对于云计算产业还没有官方的统计数据,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赛迪顾问和计世资讯的统计数据。因为对云计算应用的理解不一样,两家的统计口径也就不同,计世资讯的统计数据包括了搜索引擎和网络游戏。虽然统计的口径宽窄不同,但还是能够反映出我国云计算应用市场规模较小、软件服务占主体地位的现状。两家公司对云计算在国内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也比较一致,预测在2013年将达到1143亿元的规模。埃森哲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未来两年内我国与云有关的活动将会显著增加,预计云的使用量将增加一倍以上。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目前我国云计算应用市场规模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田杰棠:普通大众应该是在推广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才会大规模使用云,就像互联网一样,如果大家都用,推广起来就比较快。中国的多数企业用户对使用云计算还存在疑虑。埃森哲的统计显示,不到20%的受访企业在使用公有云服务,多数企业更多地倾向于创建私有云而不是委托给云服务商。  在企业内部搭建私有云平台,对企业的发展的确有好处。国内的私有云建设速度还是很快的,但多集中在一些实力强大的大型国企中。小企业感觉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建立自己的私有云,委托给运营商又有顾虑,所以对云应用的接受程度比较低,这就造成我国与其他云计算应用先进国家相比规模较小。这是新生事物必经的引入过程。计世资讯预计2011年我国的云计算市场进入成长阶段,2015年进入成熟阶段。  中国经济时报:云计算在现阶段的普及程度并不算太高,但政府的推动态度是十分积极的,许多地方将发展云计算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写入文件。前几天成都刚出台了《成都云计算应用与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计划到2015年建成云服务、基础软硬件设备生产、云终端产品制造三大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的&全球最大云服务和终端产品制造基地&。这算不算是我国云计算发展的一个特点?  田杰棠:这是我国云计算发展的现状之一,地方政府表现出高度热情,比如北京推出了&祥云工程&,立志成为全世界的云中心;江苏无锡联手IBM创建全球第一个商业云计算中心;广东东莞和佛山主导搭建本地化公益性云计算平台。2010年10月,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作为云计算服务创新的试点地区。 但其实很多地方政府,虽然不在政府试点地区之内,也早就开始做这方面的预算了。  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  中国经济时报:云计算的优势体现在资源集中带来的低成本上,这样大量的建设会出现哪些问题?  田杰棠:发展思路的不统一,对云的认识存在分歧,的确是存在的问题之一。浪潮对全国数十个云计算中心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中心投巨资建成了所谓&云&系统,但资源利用效率却不足20%,成了形象工程、参观演示中心。谷歌在建立自己的云中心的时候大多使用的是以往的旧机器,建立的过程就是一种资源的集中和高效的利用,但目前许多云平台的搭建都是重新投资、重新建设。各地方如果没有规划地盲目建设,没有实用意义地重复建设,建设完成之后又没有那么多的用户进入,那其实就形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不能够体现云计算带来的效益和效率。  这个问题的出现,需要在国家层面上进一步明确云计算的内涵和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政府机构的名义发布。在地方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利弊,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研,制定未来几年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规划或指导意见,建立稳定的市场预期和政策环境。同时,要适时建立中央政府云,引领和带动云计算发展。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些研究机构,或是军方进行一些研究,对企业的云计算发展进行指导,也起到示范作用。  云计算需要政府政策指引和支持,具体来说就是明确发展思路,制定标准,为企业和用户起示范和引导作用,保证一个产业运行的良好环境。这些都不仅仅需要一个口号,而是需要很多政府部门的合作,需要一个信息准确的良好发展环境。  比如,适时建立中央政府云,引领和带动云计算发展。总结地方政府推进云平台建设的经验,以医疗或教育这类公共服务作为试点,建立面向社会的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云平台。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探索发展云计算应用的问题与经验,为行业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其实,在讨论解决问题的对策时我们就是站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讨论的就是国家要实行的对策,所以突出的就是国家政府的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除了刚才讨论的发展思路的问题,还存在其他的问题吗?  田杰棠:我国云计算的问题主要有五点,除了发展思路外,还有&云安全&问题、云计算关键技术问题、基础设施不能完全满足云计算发展需要的问题和行业标准缺乏的问题。  &云安全&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用户层面的信息安全,二是国家层面的信息安全。安全问题是全球对云计算的最大质疑点,在我国,这种担忧尤为突出。  云计算关键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云计算的技术认识差别较大,在应用上也还存在私密性、数据传输瓶颈等。能否在这些技术上实现突破并进一步商业化,将会影响到云计算未来的发展。目前,我国与国外厂商在技术上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在基础设施上,不能完全满足云计算发展的需求。一是互联网的带宽、稳定性和数据长途传输的延迟都会影响云服务发展和交付的问题。二是现有的数据中心不能满足云计算的发展需求。云计算的数据中心需要稳定的运转环境,这就需要在规划布局上做多方面的考虑。电力、散热,这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问题,国外一些大的数据中心就建立在气温低的地方或海边,这样便于降低散热成本,因为支持云计算的数据中心规模很大,需要精心布局。  我国许多科技园区和大企业都拥有自己的数据中心,但传统数据中心不符合云计算应用的需求,分散、高耗能、成本高,少数大的数据中心也需要进一步整合。  云计算在全世界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国内目前有全国信标委、IT服务标准工作组和产业联盟三个组织开展了云计算标准的研究,但总体看,我们对云计算的标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发展云计算的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解决这四个问题?  田杰棠:对于&云安全&问题,首先要以法律形式明确云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并以此法规为指导,确定云服务的合同范本。同时建立审计标准和制度,定期对云服务提供商进行以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全面评估。  出于国家安全的长远考虑,支持国产制造和运营商发展,推动建立国产云计算产业联盟。对有可能涉及国家安全的&公共云&数据中心,应规定其位置范围。要在实现技术自主的基础上扶持产业优势企业,保证信息安全。  云计算关键技术问题,可以依托重大科技项目或产业发展基金,增加对云计算关键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同时,建立云计算的国家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对云计算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商业化应用的基础上逐步掌握云计算领域涉及的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和服务模式的同步创新。  在基础设施上,要提高互联网速度和可靠性。&十二五&时期将是云计算产业的成长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产业规模高速增长,对网络速度和可靠性的要求将大大增加。应进一步评估云计算发展带来的网络带宽和可靠性的要求,力求布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时满足云计算应用需求。  应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应统筹考虑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和布局。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整合、虚拟化、自动化、广域数据加速、安全以及绿色节能新一代数据中心,满足对带宽、存储和计算能力的突发业务需求,为云计算市场增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市场准入上应考虑对有条件的云计算服务商发放全国性数据中心牌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对大型数据中心的选址、建设标准等方面应有所规范,可以考虑在大型电厂附近以及气候和地理位置有利于散热的地区优先建设大型数据中心。  在行业标准问题上,应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国家标准。可以由协会等团体出面,积极开展云计算国际标准研讨交流活动,争取获得和国际云计算机构对等交流的资格;鼓励国内企业或者机构加入云计算国际组织,并在我国成立分支机构,直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逐步建立云计算的国家标准体系。政府制定标准的程序和过程应更加公开透明,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  关于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信息技术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用户通过网络获得硬件、平台、软件服务等所需资源。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按服务类型分类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  公共云是由云服务提供商运营,为最终用户提供从应用程序、软件运行环境,以及物理基础设施等各种各样的IT资源。私有云是由企业自建自用的云计算中心,相对于公共云,私有云部署在企业自身内部,用户完全拥有整个云计算中心的设施,其数据安全性、系统可用性都由自己控制。混合云是把&公共云&和&私有云&结合在一起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一种可控的方式部分拥有,部分与他人共享。相比较而言,混合云的部署方式对提供者的要求较高。  近两年来,世界云计算应用规模呈加速增长态势,其中北美和欧洲的云计算市场规模最大。美国政府对推动云计算发展态度积极,通过开展示范应用、研究和发布云计算定义、推动云标准制定、资助云计算研究和试验等多种方式予以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学习云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