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没人买,只好关闭工厂,三星s4还能用吗还能坚持多久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没有三星,中国手机厂商能做出一款合格的旗舰机吗?
来源:作者:酷睿蒙逼乎责编:弥尘
本人授权IT之家使用本文及演说视频,如有异议,请联系三星,一个让国人又爱又恨的词。三星集团因为经营范围很广,涉及电子、重工业、金融服务业、生活服务和其他行业,由此广为人知。其中三星电子最为消费者所熟悉。三星电子在手机上游供应链方面拥有极强的研发和垂直整合能力,仅靠内部资源整合,就可以完成一部手机的研发、生产、上市和销售。作为唯一一家从诺基亚时代真正生存下来的手机厂商,没有一点本事是不可能活到现在的,更不可能发展的如此之大。今天我们抛开其他外围因素,仔细分析一下三星对于国产手机厂商的影响,感受下三星电子纯粹的硬件实力。先来简要看看大背景众所周知,国人对于三星的关注源于去年Note 7召回事件,受此影响,三星手机业务虽未出现急转直下的境况,但市场份额多多少少也受到了影响。“萨德”入韩事件,国民抵制情绪日渐高涨,韩国“闺蜜干政门”后,三星太子李在镕被捕。整个三星处在一个非常时期。在如此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提出一个问题:在2017,国产厂商发展如此强势的情况下,没有三星,甚至没有韩国厂商的供应链支持,能否做出一台合格的旗舰机?先来看看一部手机的诞生,需要如下6个设计部门:-ID (Industry Design)工业设计-MD (Mechanica lDesign)结构设计-HW (Hardware)硬件设计-SW (Software)软件设计-PM (Project Management)项目管理-QA (Quality Assurance)质量监督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目前困扰国产厂商的就是HW硬件设计。其他部分,再不济ID设计可以抄,供应链也没问题,连雷军十万块的不锈钢也是在国内完成的。其他的设计和管理部分,国内都能找到像样的人才的技术。即使一个此类没有接触过手机的厂商,只要给的钱够,ODM商也能帮你做出一台像样的手机出来。所以,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成本最高的部分,就是硬件设计的供应链部分。在硬件部分,我们提取成本最高的几个零部件为例。一:SoC处理器去年10月,三星宣布率先在业界实现了10纳米FinFET工艺的量产。与其上一代14纳米FinFET工艺相比,三星10纳米工艺可以在减少高达30%的芯片尺寸的基础上,同时实现性能提升27%或高达40%的功耗降低。三星如今已经开始7纳米工艺制程的工作了,目标是2018年商业化。今年所有旗舰SoC,其实也没多少,也就骁龙835和三星Exynos 8895。如果勉强算上台积电负责生产的联发科Helio X30。然而三星Exynos 8895目前并没有外售的意思,况且并不支持全网通。X30的性能还是要差不少,大家也是心知肚明。最重要的是在SoC综合性能上,GPU,基带,ISP,电源管理等都是考虑的诸多因素,目前大家如果想做旗舰机,几乎没有选择,只能是骁龙835。而骁龙835的制造,牢牢掌握在三星电子手上。而目前国内自产SoC有华为麒麟系列、小米澎湃S1以及展讯CPU,目前也只有华为麒麟系列用在了高端旗舰机上,而且还只给自己供货。同时台积电10nm的稳定产能还有待观察,在海思麒麟970没有出来之前,谁还敢说自家的SoC是旗舰呢?二:屏幕我前几天看到Note8的屏幕显示效果再次夺冠的报道,感觉一点也不意外。三星AMOLED屏幕是目前最好的屏幕,应该说没有之一。不可否认的是AMOLED已必然是未来屏幕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现在哪个国产厂商的发布会如果吹嘘自家的IPS屏幕多好多好,我就会觉得很奇怪。OLED显示屏幕相比IPS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IPS作为一个注定要淘汰的技术,在如今很难在配得上“旗舰”的称号了。而三星电子公司目前极力推广的SUPER AMOLED技术,与其他显示技术相比,优势更为明显:触控是实际操作在面板上,不需透过空气层。与其他公司的AMOLED相比,Super AMOLED的优势是拥有更亮的屏幕、减少太阳光反射及降低耗电量。这点在最近的三星旗舰机上表现尤为明显。也许还会有人打抱不平,那我就再拿出一个事实——曲面屏。由于AMOLED屏幕仅为基板玻璃、上板玻璃偏光片、盖板等几层。相比复杂的TFT-LCD,AMOLED不仅在屏幕模组厚度上具有先天优势,而且更加容易通过3D热成型锻造,改变基板形状做成曲面造型。随着将来电路等配件进一步柔性化,AMOLED实现折叠效果在技术上不存在太大的瓶颈。不过可喜的是,国产AMOLED屏幕开始爆发。国内首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京东方A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一举打破了三星在柔性AMOLED屏幕方面的垄断。我预计几年的时间,在中国企业在AMOLED方面投入巨资的背景下,三星的全球移动设备OLED市场份额受到强烈冲击。到时候国产就可以真正的摆脱外企的牵制。三:eMCP先来看看LPDDR4。其内存架构上采用双通道Die,每通道16-bit,总位宽32-bit。LPDDR4内存带宽是前一代DDR3的两倍,达到25.6GB/s;功耗控制方面,在1.1V电压下相较于DDR3下降了40%。如此巨大的性能跨越,因此LPDDR4被国产手机屡次在发布会上标榜为黑科技之一。再来看看UFS 2.1。不同于eMMC半双工、读写分开进行的工作方式,UFS 2.1闪存采用全双工模式、可同时读写操作,还支持指令队列。UFS的速度相当于eMMC5.0的3倍,能够更早完成读写操作进入待机状态,整体功耗表现反而更低。三星已经量产容量256GB的UFS 2.0闪存芯片,读写操作IOPS分别达到4,持续读写速度达到850MB/s、260MB/s。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市调机构DRAM eXchange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的全球移动DRAM内存市场上,三星电子的份额创纪录的达到64.5%;SK海力士份额22.8%,排名第二,大概是三星1/3的规模,两家合计已经占到了87.3%。而在2017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三星电子第二季度在全球移动DRAM市场的份额创下历史新高。三星电子承包了4月至6月全球移动DRAM市场61.5%的份额,环比增长了1.1个百分点。另一家韩国芯片厂商SK海力士第二季度斩获25.1%的市场份额。在NAND Flash市场,三星的份额也超过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目前韩国企业已经垄断了接近90%的DRAM市场,而中国,正是DRAM消耗最大的市场。四:CMOS三星的CMOS也许在普通人眼里不是那么有名气。但是在全球CMOS市场却占有不小的份额。要知道,三星半导体是全球第二大厂商。在CMOS市场也是这样,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在紧逼老大哥索尼。在三星Galaxy S5之前,三星传感器基本上只会出现在入门级别千元机,而且并没有ISOCELL技术加持。三星Galaxy S5开始ISOCELL像素结构名声鹊起,并且乘当年索尼CMOS大面积缺货的当口迅速抢占市场。特别一些带ISOCELL及PDAF功能等的产品,打进了市场需求相对紧张和供应空缺的13M市场,比如当年的红米note3为代表的低端机。去年发布的三星S7/S7 Edge配备的索尼IMX260其实也是三星向索尼定制的,只是三星方面没有在公开场合大肆宣传。IMX260有效像素1220万,CMOS面积1/2.5英寸,单位像素1.4μm,整体数据在索尼现有的CMOS产品线中也属于靠前的位置。同时,三星也在混用自家的CMOS元件,充分体现了对自家CMOS的自信。况且国内许多中低端机型都在大量采用三星的CMOS。补充说一句,SK海力士也是CMOS大厂,主要蚕食OV等厂商的中低端市场。最恐怖的是CMOS市场缺货现象比SoC还要严重。去年日本九州熊本县发生两起规模以上的强震,强震的影响下使得多个九州厂房停工,索尼12英寸晶圆产能受到不小影响。在今年,由于高端智能手机纷纷转向采用高像素双镜头设计,后面不够,前面也来双镜头。种种因素导致市场缺货情况异常惨烈。自家产品用什么CMOS,用哪家模组已经不是研发或者产品规划说了算,毕竟能买到别家已是万幸。由于索尼CMOS一货难求,很多厂商别无选择,纷纷转投三星、OV、海力士等厂商。按照目前情况来看,与索尼一样拥有Fab厂的三星、海力士在产能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索尼CMOS主要供应给苹果、三星及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外产手机厂商。并且,国内的华为、小米等目前还只满足了50%的需求,而金立、中兴(ZTE)和OPPO等只满足了10~30%的需求,其他小品牌可能连货都拿不到。值得一提的是,OV目前已被中国的君正科技收购,三星和海力士将成为主力竞争对手,整体市场还是难分高下。总体看,中国厂商想做旗舰机,几乎不能离开三星先看看SoC。除去华为,其余厂商压根没有选择,只能选择三星代工的骁龙835。当然,有人非要拿出魅族Pro 7的MTK X30,那接着往下看。再看看屏幕。当然大部分国产旗舰依旧选择IPS屏幕,但这并不是厂商们愿意这么做,我们已经看到部分国产高端机已经采用的AMOLED屏幕,甚至双曲屏,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国产厂商有选择,一定会选择性能更好的AMOLED以符合自家旗舰机的身份。在eMCP方面,更加离不开三星了。上面提到的Pro 7正是使用了三星的LPDDR4 UFS组合。三星和海力士占据了DRAM 90%的市场,你要是想旗舰机大面积铺货,不用韩货,那就只能选择混用EMMC芯片了,事实上,已经有企业这么做了,可见手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在手机市场大规模铺货双摄像头的大趋势下,旗舰机不上双摄像头说不过去啊!而这就意味着双倍的成本的产能,而CMOS市场短期内还是难以满足这么庞大的需求。在索尼产能告急的情况下,三星和海力士乘机抢占市场,怎么选择我想许多国内厂商心里都有数吧。这种现象将持续许多时间?市场是变幻莫测的,供应链也是如此。一个地震,一个洪水,一个莫名奇妙的市场需求,一个产品的致命缺陷,都会导致全球供应链上蹿下跳,这就是供应链全球化。归根结底,只有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手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个人来看,在屏幕领域,我们的国内企业将会最快实现这一愿景,可能仅仅数年时间而已。SoC次之,主要是要解决Fab厂的制程技术更新问题,这点可能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而在eMCP领域,需要国内一样在晶圆领域取得大突破。而在CMOS领域,由于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我对此持保留态度。不过能用钱解决的事,对吧,你懂的。中国有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支撑得起,也养的起一个完整的手机工业供应链,这是毋庸置疑的!B站视频入口: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三星面临高额成本窘境
中国工厂员工工资下降|三星|工资_业界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三星面临高额成本窘境
中国工厂员工工资下降
  一位接近三星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三星在中国的工厂相当一部分业务是为其它企业代工
  ■本报记者 贾 丽
  近日,三星宣布,将在2015年冻结其韩国雇员的工资水平。这并不是三星首次在面临经营困境时,选择以“冻结”员工工资方式来过渡。六年前,为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三星冻结了部分员工工资,而那之后,三星员工的工资开始上涨。与上次不同的是,三星的雇员在2015年工资不会增加,且此次对工资“冻结”的方式蔓延至其所有在韩员工。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三星出现了三年来首次利润下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商之一,三星为高额的经营成本付出沉重的代价,在日渐衰落的窘境中,不得不采取了更为极端手段。
  虽然此次三星冻结的是韩国员工的工资水平,但在所剩无几的三星中国工厂里,工人的日子也不好过。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在三星中国代工厂里,为三星效力的中国员工的工资也出现明显下降。
  深陷困境受制高额成本
  两度采用极端手段
  为阻止利润的下滑,三星不得不采取了极端手段。近日,三星电子宣布将“冻结”所在韩国的员工2015年工资水平,即基本工资全年固定,不再上调加薪。而三星此举正是受累于其连续多个季度以来的净利下滑。
  这是公司自2009年金融危机时隔六年后又一次启动“冻结员工薪资”的方案。而不同的是,上一次三星在采取“冻结”措施后,立刻给员工涨工资,以稳定人心。这次,三星显然力不从心。三星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冻结薪资涉及三星在韩国本土工作的员工,“冻结”工资并不是不发工资,而是基本工资全年里保持固定,相当于减少涨薪激励。
  据了解,早在2014年12月中旬,各旗下公司的高管人员收到了将“冻结”明年年薪的电子邮件,“因为面临经营困境,所以高管人员应该以身作则,首先从自己做起”。而三星启动“冻结”紧急方案,乃是受业绩骤降和外部竞争的“内忧外患”的形势所逼的无奈选择。
  而三星公司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并非偶然。在智能手机时代初期,霸主一家独大,三星与其它手机厂商一样主要靠运营商来销售手机,并没有任何品牌优势和特色可以杀出重围。随着高端大屏新品的问世,豪华子品牌Galaxy的一战成名,三星这个优质电视机的代名词一跃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王者品牌。2012年底,受益于手机业务的高歌猛进,三星的利润猛增76%,移动业务也在一夜之间成了三星内部最赚钱的领域,三星与苹果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2013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式迎来两强争霸的时代。彼时,市场上三星大有取代苹果之势的文章漫天飞舞。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短短一年,三星利润骤降。华为、联想的跑马圈地,小米等行业新晋者的快速崛起和苹果大屏手机的问世对失地的全面收复,让三星头上的光环应声坠地。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内在因素便是曾成就三星的移动业务。受累于手机业务的利润下滑,2014年三星集团营收较上年减少约10%,销售收入9年来首次减少。三星电子第四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跌36%,连续第五个季度出现下滑。至此,作为三星营收主力的手机业务真正告别增长,三星电子移动部门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率也从2013年时的70%下降到2014年的58%。
  “三星利润下跌,主因是产品竞争力出现下滑。三星手机在大屏高端市场受到苹果阻击,在中低端市场遭遇‘中华小酷联’等本土品牌的冲击。致使三星公司利润骤降下降更重要的因素是其在成本控制上处于几乎要失控的状态。”产业经济学家梁振鹏认为:“前几年三星手机等产品处于暴利时代,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业绩迅速增长。公司虽然内部运营成本较高,然而受益于产品的高毛利,成本对公司内部运营效率的影响,尚不构成问题。这两年,随着三星产品竞争力下降,高成本成为阻碍公司业绩继续增长的突出性障碍,三星公司的成本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
  记者从三星内部人士处获悉,“三星未来还将继续裁员”。前几年,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曾出现过战略上的失误。当其它厂商都在做高端大屏手机的时候,苹果在这方面却一直是缺失状态,使其失去了很多机会。而去年,iPhone6 Plus的发布弥补了苹果这方面的缺陷,三星引以为傲的大屏优势却不复存在。加之在印度等新兴市场的陆续失利,三星处于只能不断收缩自身战线的无奈境地,而裁员成为缩减开支的最为直接的方式。
  “出售资产、裁员、削减业务范围、不断退出竞争市场,三星陷入了被迫节流的窘况。‘冻结员工工资’是一般外资企业应对困境采取的常见方式,但因其让员工感到危机,不利于人心稳定和人才保护,是企业不得已情况下采取的较为极端的手法,三星此举说明着其内部面临非常严重的财务问题。”业内人士认为。
  知名财经评论人士陈润表示:“今年,三星电子在华表现仍不容乐观。本土智能手机品牌联合运营商快速抢占中国4G手机市场,对三星带来巨大影响。以苹果为首的高端手机品牌将在智能家居平台上引发新的增长点,而自顾不暇的三星电子在中国市场竞争力恐依旧处于劣势地位。”
  不管怎么说,2015年三星注定会很艰难。
  在华工厂收缩
  沦为富士康模式的代工厂
  虽然此次三星并非对中国员工的待遇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不断缩减的三星中国代工厂内,工人的处境又是另外一番境况。
  伴随着二十多年的变迁,如今三星在华的业务,已今非昔比。
  早在1992年,三星在天津成立了第一家在华合资企业。此后,为加强在华业务的发展,三星集团中国总部和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历经20余年的发展,如今三星旗下众多企业包括三星电子、三星电机、三星康宁、三星生命、三星证券等18家企业开展了对中国的投资,业务涉及电子、金融、贸易、重工业、毛纺织等诸多领域。三星电子承担了最多的三星在华业务。
  在华业务的快速膨胀,让三星设立的工厂遍布天津、苏州、威海、湖南、上海、深圳、西安等众多地区。1993年后的两年间,三星在天津设立从事CTV、电机、数码相机、贸易等业务的工厂,在苏州建立半导体、家电厂房。此后,威海打印机、宁波重工业也相继成立。1996年到2004年,三星分别设立天津显示器、天津移动电话、深圳移动电话、苏州LCD、苏州笔记本电脑、海南光通信等法人,三星深圳康宁,顺德星浦钢材成立。2005年三星开始涉足金融业,成立火灾上海公司、生命合作公司。此后,三星陆续在威海、西安等地设立大型工厂。另外中国三星电子还设立了多家研究所,以推进产购销的本地化。
  最高峰期,中国三星在华设立的机构超过100个,雇佣员工数量数十万人。
  然而伴随着三星业绩下滑带来的战略收缩和投资中心的转移,近年来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工厂不断关停。
  2012年,由于产业规模小,为节约成本,三星空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苏州等地三星空调工厂全部关停。去年,三星电子旗下的显示面板厂商“三星SDI”公司宣布,关闭等离子面板的生产工厂。近日,更有消息称,三星电子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导体工厂闪存生产线一度全面中断了生产。如今,三星在华工厂屈指可数。
  一位接近三星人士告诉记者:“为节约成本,三星本计划将近一半的手机生产任务放进中国工厂,但随着手机销量的骤然下滑,三星工厂不断缩减,目前三星在中国的工厂相当一部分业务是为其它企业做代工,如今三星中国的代工厂不断接外来订单,演变为类似富士康的代工企业。而员工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
  西安工厂开工率低
  工人工资骤减
  如今,韩国的三星员工薪水不会增长,那么在中国的三星企业优势如何呢?
  为寻求真相,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西南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区的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该厂是两年前三星与当地政府一期投资70亿美元兴建的,当地称那一带为高新区三星城。
  也许是春节刚过,工厂略显萧条。记者转了一圈,工人不多,部分厂房机器并未运转,仅有几条生产线上,有工人在忙碌着。
  资料显示,三星西安工厂的法人名称为“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于2012年9月份开工建设,于日正式竣工,主要生产10纳米级NAND闪存芯片(V-NAND)。一期投资70亿美元,该项目也是当年韩国三星集团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三星方面表示,一期项目可形成660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收入。当地政府极为看重。根据媒体报道,当时三星配套企业落户50家。更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三星项目已吸引了配套企业74家。
  工厂成立之初被寄予厚望,然而之后却路途坎坷,从现场情况来看,三星城吸引的入驻企业也不能算多。
  一位当地司机告诉记者:“三星高新区刚落成不久后,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驻,但才两年时间,公司搬走的搬走,转让的转让。”
  忙碌的工人起初并不给记者说话的机会。记者拉住一位工作人员了解到,这里曾经发生过几次大规模停产,但时间都不长。他告诉记者,这里平时管理非常严格,也许是春节刚过,工厂管理人员有所松懈,记者才得以进入。
  据工厂一位工人透露:“目前三星西安工厂接到订单就会开工,还在不断的招聘储备工,今年5月份,工厂将开5、6条生产线,主要生产芯片、手机、为其它品牌智能手表做代工。” 过去几年里,由于安全隐患引发的工程事故在三星工厂时有发生,业内针对三星的指控不在少数。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是2007年8月份的一次,当时三星电子器兴工厂内的变电设备出现故障,造成6条生产线停工,造成400亿韩元损失。而近期更是有报道直指,最近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发生了工程事故,目前尚未查明原因。
  在记者采访中,工人大多不愿多提此事。他们告诉记者,之前公司为此与他们专门签有保密协议,否则将扣薪。
  一位在工厂工作两年的员工告诉记者,三星工厂的工资在西安当地算是比较高的,但是近一年来,工厂管理更为严格,工资总被各种理由扣减,现在拿到的工资已大不如前,工资变相缩减。
  记者随后致电三星电子总部,电话几经被转,一位上海三星电子行政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三星电子主要负责销售团队,具体工厂由当地专门团队负责运作。两者职责分开,互相没有关联。”
  三星中国员工
  直指待遇不公
  虽然三星官方没有给出让人满意的答案,但三星中国工厂还是有不少问题曝出。
  记者与多位工人攀谈中了解到,三星在与应聘员工的合约中有诸多不合理之处。
  一位三星西安工厂的员工告诉记者:“在入职前,三星一般会安排应聘者考试和培训,对工人要求较高,上岗的工人要时常加班。”
  据他描述,合同要求新员工培训两个月,服务公司必须满3年,培训六个月的员工,服务必须满4年。而如果员工在服务未满期间离职,必须给予赔偿,具体赔偿金额,合约里并没有规定。
  “合约中,员工赔钱的名目多达十几项,这样的合同将员工处于劣势地位,员工利益的保障并没有充分体现。与三星签订合约,就像签了卖身契。”有员工反映。
  也有员工认为:“其实三星对外员工并未向外界传言的那样苛刻,相对本土薪资水平来说,三星工厂工资待遇算不低,很多人都愿意来,工作满一年就有年假、生育假期。工资待遇高,三星自然对员工要求比较高。”
  一位专门负责三星工厂员工招聘负责人称,三星近年来对工人格外严格也是出于无奈。“之前发现很多应聘者没有诚信,明明不懂操作和相关知识,却谎称自己具备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损害公共财产。所以公司在应聘新员工时,不得不提高警惕,加强赔偿力度。”
  虽然如此,但三星中国工厂员工无休止加班、合同内容不平等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三星在中国代工厂一直未外界病垢,屡屡深陷“血汗工厂”、“劣待中国劳工”、“不人道”等质疑,而三星中国工厂也被美国劳工权益保护组织直指,存在一系列严重的违法侵权问题如强制超时加班、大量违法合同、非人待遇、滥用未成年工等。然而三星方面始终未采取更为彻底、有效的方式去根除顽疾。
  一位工人向记者透露:“平时加班有加班费,节假日加班工资加倍,三星又没有对加班时间有明确限制,工人们每月的加班时间超过法定最长加班时间,是常有的事。”在工厂上工的工人,每天要面临无形的巨大压力。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手机价格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