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高一期中考试卷什么时候放假

衡水中学的老师:每隔三周放假24小时 福利好得一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衡中是出了名的严格,对老师也是如此。
原标题:衡中老师:三尺讲台、百颗茶叶蛋的骄傲与征途2017年4月,&衡水中学在浙江开分校&的新闻引起各方热议,有&高考工厂&之称的衡水中学又一次被推倒风口浪尖上。关于衡水中学的舆论从来都是好与坏的针锋相对,人们或站在自己的立场,或站在衡中学生的立场上对其教育模式做出判断。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群体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衡中教师,我们对衡水中学老师的了解知之甚少。作为&衡中模式&的实践者,学生教育的亲历者,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究竟&高压&环境下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生活状态?他们如何进行思考和工作?真实的衡水中学又是什么样的呢?&文|&师昊楠重庆师范大学晚上十点半,李成朋老师还坐在办公室里。手边光洁的白瓷杯里还剩着冷掉的半杯咖啡,他无故地摸了摸杯壁上的凸起,一想到七个小时之后又要坐在这儿,他甚至有点懒得回家。当然,这只是思想上的短暂疯狂,毕竟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他都要这样过。这是一所现代化的民办高级中学。2013年衡水市政府在衡水湖湿地保护区附近画了一个圈,隔年学校拔地而起。这里拥有比市区更纯净的空气,拥有自成体系的供暖系统,十四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和一条为学校专门开设的公交线路。然而这一方奢侈,也抵不过其教育模式引起的争议。衡水第一中学,其管理、师资、招生、教育、教学均以衡水中学为依托。对外而言,这是&衡中跨越发展的新起点&,对内来讲,这就是衡水中学的南校区。李成朋内心有点小骄傲,自己工作的地方全国闻名。全校的高三这天是周六,高三学生要周测。离测试还有一会儿,李成朋从椅子上站起来,抻了抻自己灰蓝色的衬衣,拿上自己刚准备的小纸条,向班级走去。他要去给大家板书注意事项。一条一条,一字一字写满整个黑板,最后一行是&多喝热水,小心感冒&,特意用了黄色粉笔。这是2015届高三c部493班(复读生班),李成朋带的第一届毕业生。周测是衡中学生的&传统项目&,每周一考保证了同学们对考试的熟悉感,而老师隔天出成绩的惊人效率也被外校老师所津津乐道。在衡中,效率是对老师和同学们的第一要求。&其实是可以看完的,教研组分工明确,整个年级可以同时出成绩,&李成朋语气中透着些骄傲。他也说到衡中平时一堂课的课容量大概是一般学校的三到四倍,整个学校的高速运转,保证了衡中的规范化运行。早上5点35分起床铃声一响,493班的张岩下床穿鞋,拿上前一天晚上放在床头的英语单词本,顾不上洗脸刷牙,以最快的速度冲到跑操集合地,开始背单词候操。她抬头瞄了一眼,看到李成朋在清点人数,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李成朋带班严格认真,每天早操必跟,自习必查。&全校为高三&是衡中老师和同学刻在内心里的深刻。作为青年教师第一次带高三的李成朋一点也不敢怠慢。脚尖和脚跟的触碰,衣袖和手肘间的摩擦,这就是衡中跑操的距离。整齐划一口号响亮已经不能完全概括其精髓,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和紧张,从朦胧睡意中醒来才是早操的意义所在。除了恶劣天气和严重雾霾,早操不会停止。已经第三圈了,李成朋看快结束了就小跑向教学楼,他想着先去班里等着,一会儿检查早读状态。493班在秋实楼三楼楼梯的左手拐角处,教室很大,大概是普通教室的两倍,明亮宽敞,南面有窗,班级容量150人左右。三个柜式空调分布在教室的前中后角落里,其余的空间被蓝色色调的桌椅填满,而书桌又被密密麻麻的书和卷子覆盖。衡中有自己的传统,从不征订外面的练习册,用自己的印刷厂印刷习题试卷。学生们练习题都是老师们亲自过目编订的。在新的课程开始之前,学生们会收到教案和对应练习题,学校要求每年的练习题至少保证百分之三十的更新率,而像李成朋所教的政治学科要求紧跟时事变化,更新率大概要达到百分百了。学生陆陆续续进班,开始大声背诵单词,李成朋看大家状态不错,心情稍微放松了些。看到英语杨胜老师进班,他笑着和老师点了点头,便往办公室走去,脚下的步伐不自觉加快,眼神有意无意的瞟向手机屏幕,他有点紧张,今天是出五调成绩的日子。&如果这次你们还能考第一,咱们就买肯德基来学校,奖励你们吃!&教室里发出了久违的尖叫和欢呼。上周班会,李成朋对同学们承诺。493班虽是文科普通班,但是连续四次调研考试都是普通班年级第一,李成朋想拿个五连冠,给自己增增业绩,也给学生们打打气。衡中学生早读现场,同学们站立背诵图|&宋凡鸿朋友圈&哎呀,有了!&手机消息显示了五调的最后结果,493文普年级第一。李成朋心里有些暗爽,他赶快打开QQ群&勇敢的心&(493班家长联系群),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家长们。晚上6点05下课铃一响,班长郭怡萱进班让大家不要去吃饭了。&我好像闻到了炸鸡的味道!& 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班里炸了锅。&在衡中三人吃一个全家桶&,李成朋做了一件让全年级都羡慕的事情。没有拍照留念,没有朋友圈里的点赞评论,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开心。李成朋对自己很满意,他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习惯了初见衡水,&这也太穷了。&李成朋没有吝啬自己的感叹词。衡水是河北省的地级市,整体经济常年徘徊在河北省十一个地级市的后三位,空气污染指数也多次高居省内榜首。提到衡水,外界能联想到的关键词只有老白干和衡水中学。&我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在这样一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有名的学校?非常好奇。&李成朋这个疑问大概五年前就有了。2012年他大四,正在毕业的档口徘徊纠结,学校里的校招进行的如火如荼,李成朋某天下午坐在了衡水中学康新江副校长的宣讲室里。&康校长亲自来我们学校招聘,他很平易近人,&李成朋对校长印象不错,学校的名气和高升学率也对他有很大诱惑。&学生想来,老师也想来嘛。&太阳炙烤地面,蝉在聒噪,塑胶操场上有一股烤熟的味道。2012年七月份,李成朋来到衡水,签下五年合同,开始了他人生新阶段,与他同行的还有女朋友李俪华。两人同校同级同专业,又一起来到衡中做老师。他们在随后几年里迅速结婚买房,在衡水这个小城市安下家来,也和新单位不断磨合着。衡中是出了名的严格,对老师也是如此。&量化制度&是衡中师生绕不去的坎儿。跑操,自习纪律,午晚休纪律,卫生问题构成了学生的量化考核标准。到位考勤,教案上交情况,课堂状态,教学常规等则是对老师的量化考核。&会有一个老师,每天拿着一个小本本,来办公室看哪个老师在岗,哪个老师早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衡中英语老师讲到,&晚上八点钟自习的时候也会有人来检查。&&衡中的优秀老师都是算出来的&,这是张文茂校长对老师培养模式的评价。这样的严格要求下,李成朋尽量保持着和学生们一样的作息,在制度内做到完美。老师的备课区内白天禁外网,晚上6点之后会全部开放。无论在哪个年级任教,周一到周六上班,周日监考周测,每隔三周放24小时的假,放弃国庆五一等法定节假日,这都是对衡中老师的共性要求。曾经有老师因为长时间用饼干充饥导致胃出血,也有女老师加班到十点晕倒在回家路上&&这样的体制要求下,总有一批人选择离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的宋凡鸿就是其中一个。&我做不到,所以我做了逃兵嘛。&她坦然的说。出生在辽宁一个知识家庭,成长生活并没有遇到太多挫折的她,决定在硕士毕业之后挑战一下生活。她与衡水中学分校邯郸一中在2016年年底签订了三年的合同,之后便在衡水一中进行顶岗实习(岗前培训),今年四月她选择辞职。衡中有自己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有&签订师徒协议&一说,刚入职的青年教师由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即所谓&拜师学艺&。这种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职业民俗在衡中受众广泛,去年年底学校一共签订了218对师徒。日常的工作也趋于标准化,听课,备课,改作业,流程统一,没有调节的余地。宋凡鸿也是这个制度的参与者。&离开的原因有两个吧,一个是我适应不了学校的管理机制,另外一个我觉得限制我个人的发展。&宋凡鸿很清楚自己的想法,&我就过年放了八天假回了一次家,初七就回来了。&在这半年里,宋凡鸿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每周日上午监考完下午出去买好一周的水果酸奶什么的,晚一点就赶回来判卷子了。&短时间的强度作业还可以忍受,而当高强度任务成为常规操作,宋凡鸿表示吃不消。生活上的困难让她分神,专业上的瓶颈更令她茫然。&可以说我的英语口语一直在下降,&国外的留学经历本是工作的加分项,但是在衡中这种极致传统应试教育的压榨下反倒不得施展。&我在这半年系统学习了高中所有语法知识,一想到未来三年都要重复这些,我有些抗拒。&宋凡鸿对自己的离开有着明确的认知,在一个教学意义大于教育意义的学校,她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衡中教师的工作模式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李成朋在压力下没有选择离开,但他也有自己的排解办法&抽烟。&和几个烟友相互倾诉一下就好了,&李成朋试图用男人的方式搪塞他抽烟时的坏情绪,&压力肯定有啊,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出成绩的时候。&成绩这座大山在衡中是要老师和学生一起扛的,没有谁肩上的担子更轻一说。而当问起他对衡中机制的态度,不知是出于对工作单位的保护还是心理的真切认知,&习惯了&是对所有负面情绪的标准表达。&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习惯了之后,再不对的地方你也看不出来了。&李成朋最后讲到,他的语调里带着一点不易琢磨的情绪。或许&习惯了&是因为根本没有离开的选择权,可能对他来讲,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衡中是他目前最好的职业归宿。活出尊严衡水不大,能逛街休闲的地方更少。李成朋妻子李俪华在衡水百货商城选购时,和售货员闲聊了几句。&您在哪工作?&&衡中。&李成朋抢了一步,又赶快低下头继续挑选货架上的水果。后面售货员说了什么,他并不是很在意。在衡水,&衡中老师&等于尊敬和信任。是别人的一眼高看,是他人除礼仪之外眼角的笑意,这让李成朋心情很好。这天早上李成朋没吃饭,大课间时,他走进教师休息室拿些面包吃。休息室不大,几把休闲椅,几张桌子,一个立式冰箱被塞的满当当的。学校后勤处专人负责采购,保证休息室里的食物的充足和新鲜。面包,饼干和泡面最受老师们欢迎,夏天的雪糕也总是很快清空。&有家的感觉。&李成朋说。衡水中学南校区衡水第一中学的校园环境图|&宋凡鸿的朋友圈衡中招老师标准在不断提高,从当地的师范院校开始向名校毕业生研究生转变。而目前在岗的大多数老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并不算很高的起点,几年后也都有&衡中名师&头衔的加持,工作两年老师就可以选择离开,不用背负劳动合同的压力。安超现在是河北师范大学大四的学生,在衡中实习做音乐老师,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毕业能留在衡中。对于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来讲,衡中相对公平,机会多,很有诱惑力,只需要能吃苦,肯努力。&说实话,没有衡中这个头衔,我们啥也不是。&李成朋坦诚讲。他认为,衡中的成功的得益于是自身早以形成的完善体系。老师一线的三尺讲台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毕竟全年级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管理,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发挥在&怎么讲&这个问题上。这种完善的系统会给到老师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从某一种程度上看则类似于标准化输出,缺乏自主性。而成为&教书匠&还是&教育家&的区别往往也在这里。在教师群体中,衡中老师的待遇值得一提。拿一名33岁有7年教龄的衡中青年教师举例,月收入可以达到7000元,不算餐补和水果蔬菜补贴。如果担任班主任收入可以达到10000元以上。高三的任课老师在高考结束后,学校会根据各班高考成绩颁布&高考奖&,万元起的奖励极有诱惑力。除此之外,平时班级考试成绩突出也会有提成。这些数字都远远高于2017年衡水地区的平均工资4490元,在物质层面来讲,在衡中只要出成绩,老师没有后顾之忧。&衡中让我们活的更有尊严。&这是衡中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压力大的起飞,福利好的一流&是网络上对于衡中老师的评价,&痛并快乐着&则是大多数老师的生活写实状态。6月7日这一天早上,为了让学生们多睡一会儿,学校的铃声晚响了半个小时。6点10分,跑操准时开始。&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勇士493。钢铁意志钢铁汉,斗志下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一五高考唱凯旋。&493班的跑操像往常一样进行,口号却喊得更加响亮。李成朋站在结束的地方等着大家,在他的左脚边有两个装着茶叶蛋的红桶,右脚边放着满满一箱子的面包火腿。同学们围了过来,&这茶叶蛋是我和我妈一起煮的,煮了一晚上,应该很入味了,大家一人拿两个啊。&李成朋递给大家茶叶蛋的时候不住地念叨着。这是衡中高考的传统。除此之外,6月5日起到高考结束,衡中三餐每顿都只收五分钱,水果足量供应。班主任亲自为同学们准备高考两天的早餐,带着茶香的鸡蛋和贴着笑脸的面包火腿,使大部分的同学放下了紧张的情绪。李成朋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但是在递茶叶蛋时他用眼神细细打量每一位同学,确认大家的考前状态。高考这一仗就这样在平静中开始了。2017年高考当天学生从老师手里接过爱心早餐图| 网络2015年高考493班第一名苏章去了南开大学,而她第一年高考成绩才刚过本二线。2016年高考,衡中包揽河北省文理科第一名,本一上线率92.44%。几条纵深展开的大路,两旁大树在太阳照射下投出或大或小的阴影光斑,银色的巨大地球仪模型矗立在教学楼正中间,棕红色的建筑楼体和一排排黄色半圆弧造型的电话亭完美融为一体。衡中南校区的校园很美,却怎么也抵不上这个学校里发生的故事耀眼。每一个人的故事结局都关于未来。(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成朋,宋凡鸿,张岩等人名均为化名。)来源:每日人物公号本文完五个人去登山,中途遇到意外死了一人。到了晚上他们找到一个房子,里面很黑什么都没有。外面下着暴雨又打着雷,四个人很害怕,有个人提议玩个游戏: 4个人分别站在房子的四个角落,然后轮流去另一个角落碰那个人的手,如:A B C D, A走过去碰B的,B碰C的,C碰D的,D又去碰回A的。他们一直玩到天亮。 请问发现什么了吗?扫码关注孺子牛X(ID:ifeng_jiangtang),回复&登山&获取答案。讲堂频道官方公号&孺子牛X&
[责任编辑:张昊 PSY06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新媒体 讲堂频道互动邮箱:官方微信:孺子牛XID:ifeng_jiangtang揭秘衡水中学:参观交钱 学生三周休息一天
[摘要]“一本上线率86.6%,二本上线率99.3%,10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包揽全省文科、理科状元,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15连冠!”这是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竖在学校门口的高考喜报。“一本上线率86.6%,二本上线率99.3%,10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包揽全省文科、理科状元,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15连冠!”这是2014年河北省衡水中学竖在学校门口的喜报。如此成绩让人可惊可叹,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惊呼,这是一所“成批成批的像韭菜一样批发生产状元的学校”。“衡中模式”在连战连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其“高考流水线工厂”的质疑。在这里,每个人的学习生活按部就班,就像钟表一样精确。时间被一张精确到分钟的《生活作息表》分割成细小的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规定的内容,一段连着一段,犹如齿轮一样机械前行。这种密不透风的时间控制弥漫在整个衡水中学,在此驱动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常化”。如此高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得到高考的高分数的同时,孩子们还失去了什么?校门外令人瞩目的“英才路”11月27日上午,河北衡水冬雨淅沥,雾霾围城。校门上方“建中华名校,育民族英才”的大标语也在雾霾中渐渐隐没。衡水中学铁门紧闭,站铁门外向里望去,安静的校园雨雾弥漫,法国梧桐落叶满地。一对中年夫妇踩着泥水,走到衡水中学侧门小心翼翼地问门卫:“我们从冀州来的,孩子被衡中录取了,我们想先来看看学校,了解一下生活环境和住宿情况。”门卫检查了录取通知,与相关老师电话核实了情况,又让二人填了一份出入登记表,才开门放人。这对夫妇的孩子李晓,今年读高一,成绩拔尖,在父母眼里“肯定能考上好大学”。但李晓的愿望是上清华。令父母忧心的是,这两年当地高中考上清华、北大这两所一流名校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几番辗转,他们决定送孩子到衡中上学。“转学到衡中读书,孩子上清华的把握就大了。”父亲李泽章说。衡水中学位于衡水市东南部,校门对面,是一溜儿低矮老旧的平房,分布着一些小商店和地摊。看上去,这所学校并不起眼。令人瞩目的是校门外叫“英才路”的那条小街。路两边的围墙上,贴满了今年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以及奥赛获奖学生的照片,横亘百米,蔚为壮观,黄底红字,一片“辉煌”。校门口则是一幅巨大的展板,显示着今年的高考成绩,上面的数据令人可惊可叹:2014年,衡水中学一本上线率86.6%,二本上线率更是达到惊人的99.3%。共有104人考上清华、北大,2人进入中科大,16人进入等港校,51人被哈佛大学等国外名校录取。1335人被“985”高校录取,2631人进入“211”高校。另外,今年的河北省文、理科状元均被衡中包揽,并有9人进入河北省文科前10名,6人进入河北省理科前10名。河北省文科前100名,衡水中学包揽了67人,理科则为51人。也就是说,整个河北省所有的高中加在一起,也比不上衡水中学这一所学校。就连衡水中学自己,也在网站上贴出了“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15连冠!”的喜报,宣告着衡水中学在河北全省一家独大的局面。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惊呼,这是一所“成批成批的像韭菜一样批发生产状元的学校”。在学生中,也流传着“超级高考工厂”、“神一样的学校”等说法,也正是这声势浩大的“高考最强军团”,吸引着周边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来“投奔”。门难进的衡中冷风裹挟着细雨,针刺一样打到人的脸上。衡中校门外,一位父亲正在风雨中撑伞守候。“孩子感冒了,我给他送点药过来。等了快半个小时了,等一会儿孩子下了课我才能申请进去送药。”要想走进衡水中学,并不容易。学校大门口铁门紧闭,只有一旁的侧门供人出入。来者必须与学校相关人员约定,由校方发开门指令给保安,在填写完登记表后方可进入校门。见到记者后,保安警惕地把记者挡在门外,并拒绝提供学校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记者拨通学校办公室的电话,希望与负责相关工作的副校长王建勇对话,电话那头说王校长不在学校。而就在5分钟前,记者见到有人在门卫处登记约见王建勇,并得到了王建勇的开门指令。记者数次拨打衡中办公室提供的另一个所谓负责相关工作的电话,截至发稿日该电话并无人接听。学校的老师们对外界也保持着一种“默契”。衡中校门外,记者遇到了几位衡中老师,大都称“工作太忙”而匆匆离去,偶尔有人聊几句,也会警惕地保密自己的姓名职务。一位衡中的大胡子外教,在课间匆忙走出校门,来到对面的小超市买了几个小蛋糕果腹。当记者表明身份和采访意图时,他笑了笑说:“抱歉,在这里,一切采访必须经过我们校长的允许。”随后记者来到衡水市教育局了解情况。在表明采访意图后,一位王姓办公室主任称,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新闻发言人均不在单位,并“说不准什么时间回来”。在记者提出电话采访后,他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并称只接受当地宣传部安排的采访。记者了解到,衡中不定期设有开放日,但需要提前预约,提交单位证明种种。只有在那一天,外人才能走进校园一探究竟。曾有媒体报道,虽然衡水市的GDP常年徘徊在河北末3位,但衡水中学十年中接待访问人数达17万。参观衡水中学并不免费,那些以研讨会的名义来到衡水的老师们,每人还需要缴纳600元的“会务费”。这里,除了学习,其他都是“各种不能”外人想进入衡中很难,里面的学生要想从衡水中学出来,也很难。“别看我在学校门口摆摊,但生意并不好做。因为平时根本看不到学生出来买东西。”校门对面的摊主告诉记者。衡水中学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除了学校特批的几位身体有特殊状况的走读生,无论本地或外地的学生平时都严格禁止出校门。学校3周放假一天,学生若想在非假日出校门,需要班主任开条子,而且“除因公或违纪回家反思出校门外,每班每学期不超过2张”。“虽然我离家才15分钟的路程,但一年也回家不了几次。”一位本地学生表示。在校期间,学生的言行举止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从起床到睡觉,成绩、德行、卫生全部纳入量化考核。学校甚至对带入学校的零食种类也做出限定:除牛奶、饼干、苹果、梨、橘子、香蕉之外的食物,以及手机、MP4、复读机、录音机、收音机、电子词典等产品,卡通画、球类、小说、杂志、画报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不得带入校园。根据该校《关于学生违纪行为处理的试行办法》,异性之间互相陪护去医务室看病、互相追逐打闹、互相请客、互发短信、互赠礼物、一起进餐等行为被归为“男女生非正常接触”,会被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回家反省1~2周,并全校通报。教室里的摄像头,居高临下地监控着学生们的一举一动。所有老师可以控制各摄像头并录制视频留下“违纪证据”。“我们自习课不能喝水,不能与同桌讲话,不能往教室后门看,不能照镜子,不能大声笑,不能走神,不能咬笔,短裤和裙子不能高过膝盖,不能留怪异发型,女生不能佩戴首饰……总之就是各种不能。”一位衡水中学的毕业生如此回忆曾经的衡中生活。惩罚的大棒往往不可思议地砸在一些“小事”上:一名高一女生因为感冒嗓子疼,在自习课上喝了一口水,班主任便通知其远在邢台市的母亲来校,女生则含泪站在保安室写作业;一位学生因被发现桌斗里有半根没吃完的火腿肠,就被勒令回家反省;一名女生因为胃疼,在开大会前依靠着同学的肩膀,被班主任视为有损精神风貌,要求其回家反思。“在衡中生活了3个月,才明白什么是人间炼狱。”19岁的闫静是衡水中学一名高三在读学生。2012年,她考入衡水中学。当时班里排27名,她的学号便是27号。以后的学号,则根据每学期末或学期初的考试成绩重新排定,以此刺激学生间的竞争。闫静告诉记者,在衡水中学,每天的第一课就是清晨5点30分开始的晨跑。自此开始,学生们便以“分钟”为单位开始了紧张的生活。记者拿到的一份《衡中生活作息表》显示,衡中学生每天10节正课,加上一节早读和3节晚自习,一天要上14节课,每天学习时间近10个小时。晚上10点,教室熄灯。10分钟后,学生必须躺到床上休息。在这里,每个人的学习生活按部就班,就像钟表一样精确。时间被一张精确到分钟的《生活作息表》分割成细小的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规定的内容,一段连着一段,犹如齿轮一样机械前行。这种密不透风的时间控制弥漫在整个衡水中学,在此驱动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在闫静眼中,衡中有一种“气场”。只要走进去,便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跑步前进的学习状态中。“连教学楼的台阶上,都贴有动能定理等数理化公式。在这种环境下,想不好好学习都不行。大家已经习惯利用每一分钟来学习了,即使是跑步,同学们也都在列队间隙看看书,上厕所也会带着书记几个单词,这都是我们的生活常态。”衡水中学官方微信发的《如果你的孩子在衡中上过学》写道:“我们每天5点半起床飞奔到操场,只为了抓紧跑操前的几分钟记住几个单词、几首诗;我们打饭排队时拿着小本子,只为了能不浪费一分一秒;我们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常化;我们开会前做着数学题,升旗前读着语文素材,看新闻时写着学案……”但这种紧锣密鼓的学习以及框架中的生活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适应的。衡中的一名学生说:“每天5:30起床,5:45之前必须离开宿舍,拿着书到跑操地点集合。跑操结束后,所有班级必须跑步上楼早读,6:38,班里的80多个人全部离开教室的时间甚至可以用秒来计算,为的只是能吃到早饭,因为7点前要回到教室上自习。如果去晚了,在楼道堵5分钟,排队5分钟,来回7分钟,最多只能有3分钟早饭时间……在衡中生活了3个月,才明白什么是人间炼狱。”三年做过的卷子摞起来两米多时间在这里被精确分配到每一分钟,生活则是一场接一场的考试。每个学生都在高考“指挥棒”下被题海战术“拧紧了发条”,像陀螺般高速旋转。在衡中,到高二结束,课程基本都已经学完,高三全年都在复习,同时会做大量的模拟考题。每天14节课,正课由老师上课讲解;自习课时间则用来做题、考试,学生们称之为“自习考试化”。网络上流传的一位2011年从衡水中学考入香港大学的女生保存了从高一到高三所做过的卷子,摞起来有2.41米高。“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衡水中学学生长期高强度的“题海”重复训练,被视为衡水中学提高升学率的一大法宝,也是老师提高各班成绩、提升量化考核的重要手段。除了上课、备课,老师的主要精力就是琢磨高考试题,不仅自己出题,还要做题,以便了解各种习题深度,“甚至比学生做的都多”。对于题量,曾经有个说法:如果一套题70%的学生答完了,那就是不合格的,因为这说明很多学生的时间被浪费了。很多老师甚至在开会的时候,也会在底下偷偷地做题、判卷子。“从应试考试的角度,题海战术还是有效的。”衡中一位老师表示。衡水中学历年的高考录取率印证着这一事实。然而前校长李金池离开衡中后坦承,当时搞的是题海战术,拼学生、拼老师,“做了不少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有些老师甚至体罚学生,采用棍棒教育,学生累得发昏,老师累得吐血。三周休假一天,当地旅店人满为患41岁的刘花,是衡水中学对面一家小超市的售货员,一个月领着700块的薪水,交着400元的房租。每当空闲的时候,她便望向路对面校门口的展板上那张考上清华、北大学生与校长的大合影。她希望明年在这里也能看到女儿的身影。自女儿进入衡水中学那天,她便离开了老家、丈夫和土地,来到这里陪女儿读书。女儿今年在衡水中学读高三,“知道她平时学习压力很大,但是再苦也就苦3年,熬过这3年,考个名牌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这辈子就享福了。”刘花笑着告诉郑州晚报记者。刘花说,有一位40多岁的山西母亲,不惜辞去一份体面的工作,跟随孩子来到衡水中学做了一名保洁员。“为了孩子,也是值得了。”在家长眼中,衡水中学这种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和精确到分钟的作息,让他们觉得“学校老师很负责,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很放心”。在衡水中学,学生们三周休假一天。无论家在本地还是外地,只有在这一天,他们才能走出校门。这一天,外地学生家长纷纷拥入衡水,上千辆小汽车拥堵在校门外。衡水交警部门甚至为此专门制订了《关于衡中放假期间联勤工作方案》,以保证交通通畅。为之欢欣鼓舞的还有衡水的旅店业。因为家在外地,一天时间不足够往返,蜂拥而来的外地学生家长几乎承包下衡中附近所有的酒店宾馆。“很多学生家长走之前,会把下次放假时间的房间给订好,怕到时候订不到房间。”衡中附近一家宾馆的服务员告诉郑州晚报记者。“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两眼一睁,学到熄灯。”“信心百倍、斗志昂扬、全力以赴、助我辉煌!”、“XXX班,如日中天,团结一心,共享苦甘”、“自强不息,志与天齐!”每天早上5:45和上午10:05,伴随着广播里的冲锋号声音,衡中操场上便会传来近万名学生跑操喊口号的嘶吼声,如龙吟虎啸,震撼人心。这种场面曾引得一些参观者潸然泪下,并感叹学生们有种“压倒一切的气势”。“在那种氛围里,这些口号能喊多大声就喊多大声。算是减压,更是激发自己一天的动力。”闫静告诉郑州晚报记者。喊口号和贴标语,是衡中的“老传统”。“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两眼一睁,学到熄灯。”“今日疯狂,明日辉煌。”“为校争光,我的责任!”在校园路上,教学楼里,教室以及学生宿舍,甚至连学校印刷的笔记本上,都印有衡中的口号标语。“我来学校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贴在教学楼大厅的这个标语被称为“每日三思”。在高考前20天,班级里激励标语则是“20天大于3年,20天约等于一辈子”。在一则2014年衡水中学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的视频中,学生们声音嘶哑地大喊着“专注、投入!”“我行!我行!我行!”,情绪极为高亢投入。在外人看来,这场百日誓师更像是一场成功学的讲座。有教育界人士表示,很多学校用近似传销式的心理暗示,以呼喊口号等方式不断给学生强化、灌输“高分”意志。学校成为“高考梦工厂”,学生则成为这个工厂里的“考试机器”。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adope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日语中"你好"的发音是?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中同卷高一期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