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营养学认为,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十个标准重要保证是

当前位置:
>>>现代营养学家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等于..
现代营养学家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等于人体质量(千克)除以人体身高(米)平方的商,一个健康人的身体质量指数在20~25之间;身体质量指数低于18,属于不健康的瘦,身体质量指数高于30,属于不健康的胖.(1)设一个人的质量为w(千克),身高为h(米),求他的身体质量指数;(2)李老师的身高为1.75米,质量是60千克,求他的身体质量指数;(3)计算一下你本人的身体质量指数(四舍五入到整数),你的身体健康状况属于哪种?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期中题
解:(1)根据身体质量指数的定义即可求得此人的身体质量指数为;(2)李老师的身高为1.75米,身体质量是60千克,他的“身体质量指数”为≈19.59,身体健康;(3)将自己的身高体重代入(1)中公式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现代营养学家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等于..”主要考查你对&&写代数式,代数式的求值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写代数式代数式的求值
代数式:由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经有限次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代数运算所得的式子,或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数的一切运算规律也适用于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例如:ax+2b,-2/3,b^2/26,√a+√2等。带有“(≥)” “=”“≠”等符号的不是代数式注意: 1、不包括等于号(=、≡)、不等号(≠、≤、≥、&、&、≮、≯)、约等号≈。 2、可以有绝对值。例如:|x|,|-2.25| 等。代数式的书写要求:一、数字与数字相乘时,中间的乘号不能用“? ”代替,更不能省略不写。如:4乘5,写作4×5,不能写成4?5,更不能写成45二、数字与字母相乘时,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并且数字放在字母的前面。如: a的5倍,写作:5a&不要写成a5。三、两个字母相乘时,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字母无顺序性如: a乘b ,写成ab或ba& 四、当字母和带分数相乘时,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如:3 1/2 乘a& 写作:7/2 a&&& 不要写成32/1a& 五、含有字母的除法运算中,最后结果要写成分数形式,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如:5除以a& 写作5/a&&& , 不要写成5÷a ; c除以 d写作 ,不要写成 c÷ d六、如果代数式后面带有单位名称,是乘除运算结果的直接将单位名称写在代数式后面,若代数式是带加减运算且须注明单位的,要把代数式括起来,后面注明单位。如:甲同学买了5本书,乙同学买了a 本书,他们一共买了(5+a )本。代数式的书写格式:(1)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可以省略,也可写成“.”; (2)数字要写在前面;(3)带分数一定要写成假分数;(4)在含有字母的除法中,一般不用“÷”号,而写成分数的形式;(5)式子后面有单位时,和差形式的代数式要在单位前把代数式括起来。 代数式: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才,叫做代数式的值。 代数式求值的步骤:(1)代入;(2)计算。常用的代入方法有直接代入法与整体代入法。注:代数式的值的取值条件:(1)不能使代数式失去意义;(2)不能使所表示的实际问题失去意义。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①给出代数式中所有字母的值,该类题一般是先化简代数式,再代入字母的值,然后计算。②给出代数式中所含几个字母之间的关系,不直接给出字母的值,该类题一般是把所要求的代数式通过恒等变形,转化成为用已知关系表示的形式。③在给定条件中,字母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字母的值隐含在题设条件中,该类题应先由题设条件求出字母的值,再求代数式的值。
发现相似题
与“现代营养学家用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等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25433197927369805382587449458290235客户端下载
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举报举报原因:广告营销地域攻击色情低俗人身攻击诈骗骚扰谣言反动其他取消 提交
&&&&&正文现代营养学 00:03
帕金森氏病:总胆固醇水平较高与帕金森氏病的降低有显著关系;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最低的人患帕金森氏病可能性增加350%。动脉粥样、心脏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化的关键因素,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主要因素是葡萄糖水平高造成的。我们误认为饮食中的脂肪会使体内的胆固醇水平升高,使得人们更容易患心脏病和中风,但多个大规模研究并没有发现胆固醇水平和心脏病的相关性。还有多项大规模样本的研究表明,我们一直害怕的饱和脂肪酸与冠心病、中风、心血管疾病之间并没有什么相关性,而且也与肥胖、癌症、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没有什么相关性。3、那些错误的认识是怎么来的?20世纪的到来使得美国人步入了一个技术和药物主宰的时期,我们消灭了儿童常见的疾病,极大地提高了人均寿命。但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依赖专家的历史时期,不过你要知道的是专家也会犯错误的,曾经有医生还赞成吸烟。1900年,城市居民的饮食是由黄油、鸡蛋、肉类、谷物和时令蔬果构成的,那时只有极少的美国人超重,常见的三大死因是肺炎、肺结核、腹泻和肠炎。上世纪中叶因为冠状动脉导致的死亡率上升,科学家门开始尝试将油脂丰富的饮食与该疾病关联起来,有些不严谨的研究证明饮食中脂肪比例与7个国家的心脏病死亡人数呈现直线的相关性,所以才有了低脂饮食说法。195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推广“谨慎饮食”方案,号召人们用人造黄油、玉米油、鸡肉代替黄油、猪油、蛋类和牛肉,70年代,这些观念已经非常流行。1977年美国参议院发布饮食目标,提出饱和脂肪酸会堵塞血管,所以会有我们目前的“脂肪不利于健康”和“碳水化合物有利于健康”的错误观念,油脂假说统治了心血管领域几十年。最具讽刺意味的是199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美国人应该摄入占总卡路里60%-70%的碳水化合物,这使得糖尿病的发病数量在1997年~2007年反而暴增了一倍。
来源:朗熙鱼油
来源:龙昌亮哥
来源:协和内分泌周颋医生
来源:你不知道de那些事
来源:中国临床营养网
来源:凤凰网
来源:cnBeta
来源:中康体检网
来源:人卫健康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网
来源:手术通
来源:咸鱼夫妇
来源:老钟说养生
来源:健身从入门到精通
来源:乐橙健康网
来源:佛系减脂少女
来源:北青网
来源:由恒健身
来源:寻医问药
来源:妮妮说生活
来源:马博士健康团-张娜
来源:儿童营养师梁兰芳
来源:上海远大心胸医院
来源:楚天动向传媒
来源:叶氏健康现代营养学家用身体质量指数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等于人体质量(千克)与人体身高(米)平方的商_百度知道
现代营养学家用身体质量指数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等于人体质量(千克)与人体身高(米)平方的商
现代营养学家用身体质量指数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个指数等于人体质量(千克)与人体身高(米)平方的商,一个健康人的身体质量指数在20~25之间,身体质量指数低于18,属于不健康的瘦;身体质量指数高于30,属于不健康的胖.(1)A同志的体重为90千克...
我有更好的答案
(1)A同志的指数=
=35.16,身体质量指数高于30,所以A同志属于不健康的胖.(2)B同志的指数=
=23,身高 2 =
,又∵B同志的体重在65~70之间,如果体重为65千克,则身高=
=1.68米;如果体重为70千克,则身高=
=1.74米,∴B同志的身高在1.68至1.74之间.
采纳率:7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现代营养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第一章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概念
“营养”一词并非外来语,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养生说》中即有“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营养”古代又作“荣养”。[例如]《晋书·赵至传》云:“至年十三,请师受业……至日,吾小未能荣养,使老父不免勤苦。”至今,在日本仍沿用“荣养”一词。
营:经营,营造。荣:荣盛,繁荣。养:养护,补养。营养,系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近百年来,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其中一门与营养学性质相近的学科(nutrition)被译为“营养学”,而实际上,我国固有的中医饮食营养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自成体系,渗透于中医各科之中。
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它和药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导引等学科一样,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医饮食营养学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领域中,更占有重要地位。
饮食:泛指固态、流态、半流态的食物或食品。
食物:给人提供养分,满足心理要求的自然界的一种物质。
食品:食物进一步的加工品。
天然营养保健品:介于药食之间的天然物质,古称为“饵”。
食品的标准:色、香、味、形、器(器皿)、意(含义、意义)、质(营养成分、中医作用)、效(效果)、量,或营养成分、心理满足、饱腹感。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从历代有关文献记载和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基本包括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和饮食宜忌四个方面,前两者是指饮食在实际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范围;后二者是指饮食在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方式方法。四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或孤立。所以有一种看法,认为使用添加药物的药膳,如黄芪炖鸡之类,就是“中医饮食营养学”,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中医饮食养生,习称“食养”、“食补”,是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活动。《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是食养概念较早的记载。饮食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它还具有补养作用,所谓“无病强身”,这是与现代营养学观点不同的。
食养的内容按历代中医中药有关文献统计,常用的近百种食物的补养作用,计有聪耳、明目、乌发、生发、增力、益智、安神、健肤、美容、轻身、固齿、肥人、强筋、壮阳、种子(助孕)、益寿等二十余种。这些作用在提高人体健康素质和预防保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是构成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医饮食治疗,习称“食治”、“食疗”,是泛指利用饮食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的活动。它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方法十分丰富,是为中医天然疗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千金要方》一书就有“食治篇”,后又有《食疗本草》等饮食疗法专著相继问世。
食疗的作用和药疗基本一致,主要体现在扶正与祛邪两方面。[例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所说:“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他同时还指出药疗与食疗的不同之处:“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工。”他并引用扁鹊语:“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中医食疗内容渗透在中医各科中,食疗方法和方剂丰富多彩,近年来,中医食疗成果已有不少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如应用芹菜防治高血压病;应用燕麦防治高血脂症;应用红枣防治贫血症;应用木耳防治眼底动脉出血症以及用百合、马齿苋、苦瓜等防治细菌和病毒性感染疾患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医饮食节制,习称“食节”、“食用”,是泛指饮食的方式方法,包括饮食的合理习俗、饮食卫生制度等。它包括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正确选用饮食,且提倡全面膳食和节制饮食。《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就是食用的基本观点。
中医食节内容散在于中医、中药、养生、民俗、民情、居家等学科中,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明和古代卫生学水平,是中国饮食文化和医药文化的结晶,如前面提及的食物应用的规律和方法(如食物的量、次数、时间、季节等。);全面膳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讲究食物卫生清洁;进茶、进酒适量,把与饮茶、饮酒有关的活动纳入饮食文化范围之中,以达到情志养生的效果。
中医饮食宜忌,习称“食忌”、“食禁”。“宜”为常,故不多言,言“忌”较多。中医“食忌”内容十分丰富,有别于现代营养学内容。它主张,常人与病人的饮食内容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应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而有所不同。它实际是在强调饮食的针对性,得当则为宜,失当则为忌,在生活和临床中要做到“审因用膳”[例如]《金匮要略》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后世医家孙思邈进一步提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因此,在生活和临床中品评饮食的营养价值,不论是用于食补,还是用于食疗,都不应从珍、奇、名、贵出发,而应着眼于其使用是否得当。
 中医饮食营养学中,饮食禁忌内容在生活和临床应用方面有一些具体要求,如饮食与季节、与体质、与地域不同在应用方面的禁忌;食物之间、食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饮食调配制备方面禁忌,以及患病期间的饮食禁忌等。这些内容丰富了中医饮食营养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
中医饮食营养学和其他中医学科一样,它的发生与发展,因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其理论与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特点体现于宏观与整体观方面。
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
中医认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这种人和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包括饮食营养方面。早在两千年前,古代医家就认识到饮食的性质对机体的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影响。[例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载的“五味所入”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指出的“五味所生”等皆说明作为自然界产物的“味”对机体脏腑的特定联系和选择作用。除此,食物对脏腑尚有“所克”、“所制”、“所化”等作用。
中医常据天人合一的整体营养观运用食物来达到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的目的。自古以来,以养生益寿,防治疾病的古代佛、道、儒、医、武各家学说,无不用人体内部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的理论来阐述人体的生、老、病、死规律,同时也无不应用天人相应的法则来制订各种休逸劳作,饮食起居措施,对须臾不可离的饮食内容,以及进食方式提倡既要注意全面膳食“合而服之”,同时又主张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饮食内容亦有所变化,做到“审因用膳”和“辨证用膳”。
调理阴阳营养观
分析历代食养与食疗著作不难看出,传统营养学理论核心就在于掌握阴阳变化规律,围绕调理阴阳进行食事活动,以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中医理论认为,机体失健,乃阴阳失调所致,所以治疗和饮食养生等则以调理阴阳为基本原则。《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或补或泻,都是在调整阴阳,都是以平为期。
关于饮食的宜忌,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出发的,于阴平阳秘有利则宜,反之为忌。[例如]痰湿病人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忌食辛辣;老人若阴不足阳有余,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发育期儿童无特殊原因不宜进补;某些患者,如皮肤病人、哮喘病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胃寒患者忌食生冷食物等。其实质是为防止犯虚虚实实之弊。总之,要做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中医亦注重调和阴阳,使食物无寒热升降之偏颇。[例如]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须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菜肴偏于寒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等症;又如食用韭菜等助阳之品,常配以蛋类以滋阴,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食药一体营养观
1.食药同源
中医学历史表明,食物与药物同出一源,二者皆属于天然产品。食物与药物的性能相同,具有同一的形、色、气、味、质等特性。因此,中医单纯使用食物或药物,或食物与药物相结合来进行营养保健,或治疗康复的情况是极其普遍的。在《内经》所载的十三个方剂中,有一半是食物成分,这也是最早的“药膳”方。在《五十二病方》中有1/4为食物成分方剂,《伤寒论》112方中则占1/2以上。在以上古方中,应用桂、姜、枣、椒、茴、扁豆、薏米、甘草、酒、醋,乃至动物胶膏等食物是极为普遍的。
2. 食药同理
食物与药物同用,除因食药同源外,主要基于食物与药物的应用由同一理论指导,即食药同理。中医认为,机体衰弱失健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意味着阴阳两方面的互相消长,如阴阳的偏盛偏衰等。如何调整这种阴阳失调,张景岳说:“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食物与药物一样,皆属气味之偏者,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所说:“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管千百品,其五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五行,与药无殊……人若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食物的防治疾病作用,也是通过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或补虚扶弱,调整重建脏腑气机功能,来达到消除阴阳失调的。
3.食疗与药疗关系
食药同源,食药同理,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众多的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如采用乌鸡、羊肉、驴皮、猪肤、鸟卵、葱、姜、枣等以补益阴阳气血或调补胃气,进而达到防治疾病之效。而从大量古代食谱、菜谱、茶谱中又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不少药物,如枸杞、山药、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以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治疾病的功效。
食疗与药疗的区别
食疗药疗摄取过程长,用量大,作用缓摄取过程短,用量小,作用急无毒副作用有毒副作用,只是有大小多少之分基于营养,成分易被机化基于治疗,成分不易被同化满足心理要求不一定满足心理要求辅助治疗或直接治疗直接治疗
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相结合营养观
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从整体来看,是在素食的基础之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的。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和《素问·藏器法时论》所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所谓全面膳食,就是要长期或经常在饮食内容上尽可能做到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散小吃,以及食与饮等之间的合理搭配。既不要偏食,也不要过食与废食。但另一方面,对特殊人或患者,也不主张采用与常人一样的饮食模式,可据其不同的体质、职业、信仰与病情,做到审因用膳和辨证用膳。
参考:营养、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欣逢盛世,人人都想健康。怎样才能获得健康,确是一个大有讲究的问题。
1.健康的必需条件
积历代经验总结,经现代科学求证,对于健康的必需条件当前普遍认为,第一是精神(心理)因素,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个辩证唯物论的思想方法,提高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第二是营养状况,要有营养知识,并且努力做好;第三是运动水平,要不拘形式的做到多运动,劳动不完全等同于运动,运动量不足,热量消耗不了,是导致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原因;第四是医疗条件。上述三条做到了,仍会有问题,就要去看病,现代医疗条件也是保证健康的必要条件。四条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是万能的,任何时候都应讲求多种有利因素的积极协同作用。
2.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国际上流行一种说法:三高饮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造成了现代文明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亚健康状态)。其实还有三低(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膳食纤维)作怪。很多人对这六大营养要素不了解,当然做不好营养平衡,甚至有不少人将营养与蛋白质画等号。
对营养的认识,实在应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才行。于若木先生认为应把营养教育做为一个“待定的国策”来看待。如,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表明,7~18岁学生比10年前平均身高增加3.09cm,平均体重增加2.05kg,但营养不良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蛋白、脂肪、糖类营养过剩、体重超标、肥胖儿增多。胖男孩由1985年的2.75%增加到1995年的8.65%,胖女孩由3.38%增加到7.18%。尤其不容忽视的是城市男生肥胖儿高达12.03%!这种状况,对体质、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并为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病证的早发埋下隐患。小胖子、大胖子、老胖子随处可见,这实在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营养是造就一个强大民族的手段(如日本),也是繁荣一个民族的手段。在中国,先富起来的农民,因富而病、因病而返贫的大有人在。中国营养学会曾呼吁把营养教育做为扶贫的一项内容来实施。
就个人而言,对蛋白、脂肪、淀粉(粮食)的日需量分别是0.8~1g/每kg体重,0.8~1g/每kg体重,0.8~10g/每kg体重。身高与体重要有个恰当的比例,每天有500g青菜,200g水果吃,可保维生素不缺乏。膳食纤维20~30g/d即足够。唯独微量元素的补充比较困难。
3.微量元素是健康的守护神
矿物质元素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六大营养要素之一。通常将日需量占人体重1/万以上的元素称宏量元素(如钙、镁等),1/万以下的称微量元素。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14种必需微量元素有锌、铜、铁、碘、碱、铬、钴、锰、钼、钒、氟、镍、锶、锡。
前三种营养——蛋白、脂肪、淀粉,简单称为能量营养的话,后三种营养——维生素、矿物质元素、膳食纤维则可称为功能性营养,其中微量元素是核心,因为它不容易得到满足。
矿物质元素的作用,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全方位的作用。从机体组织的建造、修复,到生理代谢,到增强免疫功能,甚至有直接防病治病的作用。
如钙不仅仅是造体元素,也是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元素,许许多多疾病都与缺钙有关。中医所说的肾阴虚、肾阳虚,都是缺钙引起的。中老年人肾虚证最多,与中老年人缺钙最严重是相一致的。陆上动物,尤其人类,都呈缺钙状态,特别是亚洲人,缺钙最严重。所以,人们应树立这么一个信念:千补万补,钙是第一补!
再如,血红蛋白的合成,不仅需要氨基酸,还需要铁元素。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不了。
生理代谢是通过酶来完成的,酶的活性组份中心往往是微量元素。如锰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组成部分,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钼是亚硝酸还原酶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活性是分别靠锰、硒、钼元素激发的。同样,锌、铁、铜、镍等元素也有自己相应的酶。缺乏微量元素,生理代谢都不会正常。
在辅酶或维生素中,微量元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钴能使维生素B12的活性提高4倍,甚至更高。
在激素类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碘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铬能加强葡萄糖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也有它们的身影,如锰能激活脱氧核酸酶,保证遗传信息传递时不变样。
总之,“由于微量元素与人体关系的研究一步步的深入,生命科学有了长足的进展,以前原因不明的不治之症,通过微量元素的研究找出了病因。四大地方病——甲状腺肿、克山病、大骨节病、氟骨病无不与微量元素的短缺有关。此外,食管癌、鼻咽癌、肝癌高发区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的特点,也与当地的土壤、水中缺少某种微量元素有关”。(于若木文集《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日在“全国第四次微量元素与健康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微量元素在保护人们健康和防病治病方面,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人体内微量元素也需要平衡,缺乏和过量都有害而无益。所以,了解自己体内微量元素情况,已经是一个衡量和预测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4.21世纪微量元素食品必将大行其道
失去了的东西,才会感到它的重要。随着人们生活的安定、物质丰富,食物越来越精工细做,反而使功能性营养越来越缺乏。因为这些东西都集中在粮、果的皮和胚中。如糙米营养全面,但口感差,做精米后,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损失殆尽。
人们,尤其孩子们,以口感为标准选择食品,加上商业行为上的重口味,重香、色、味型的大肆宣传,造成能量营养过量,功能性营养奇缺的后果。花钱虽多,身体却越来越差。正如一座高楼大厦失去平衡会倒塌一样,不平衡的营养,也不可能养育出聪明智慧健美活泼的孩子来。那些未老先衰的人,那些英年早逝的学者,恐怕营养不平衡是他们罹难的重要因素。
再回头去吃粗粮食物行吗?显然不妥。回归大自然,不能回归到茹毛饮血的方式里去。那样既滑稽可笑,其实也做不到。21世纪,很可能是一个在食品中强化微量元素的年代。到那时将有一系列的营养平衡食品供应。现在有不少厂家已经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策划。其中,广东盖世宝集团有限公司最新上市的多元素食用钙系列产品是比较理想的。
当前,人们要主动加强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找出您健康构成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订出措施,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获得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方面,我们广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健康之友联谊会也许能给您一个诚挚的帮助。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孩子们聪明美丽,青年人矫健完美意气风发,中老年人健康长寿隽永智慧。认真做好了,也就是为富国强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评价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