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病人会不会肺结核病人突然死亡亡

【房颤会导致死亡吗】_房颤_后果_影响-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房颤会导致死亡吗,心脏性猝死很常见
房颤最常见的就是会引起患者死亡的现象,这就是出现了心脏性猝死,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房颤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脑动脉栓塞,心功能不全,因此要及时处理治疗。
一、房颤会导致心脏性猝死
快速房颤时,心室率加快,有效心输出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注量减少,可导致心脏骤停。房颤导致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有:房颤伴有预激综合征;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功能不全;神经、精神因素等。
二、房颤的并发症还有
1.脑动脉栓塞:是房颤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流行病学统计,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为2%~6%,房颤患者并发全身栓塞中75%为脑动脉栓塞,脑栓塞的栓子主要来自左心房和心耳部,75%的栓子来自左心房内附壁血栓,25%来自动脉样硬化斑块的脱落。
2.周围动脉栓塞:周围动脉栓塞的患者80%有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脏附壁血栓脱落后,随动脉血流向体循环远端造成急性动脉栓塞。
3.肺栓塞:房颤患者右心的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及其分支的栓塞发生肺栓塞,肺栓塞的病死率高达20%~40%,美国统计每年有5万~10万的肺栓塞患者,占美国死亡原因的第3位。
4.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与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密切相关,当房颤并快速心室率时,尤其心脏功能基础较差时,引起心排血量显著地急剧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可并发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较为常见。
4086阅读3226阅读3169阅读4629阅读3113阅读3670阅读4277阅读
3073阅读4663阅读4073阅读3925阅读4584阅读4881阅读4826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房颤患者的死亡率高吗,很多患者问到了这个问题,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最常见的可持续性心律失常,按发作特点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其实这种疾病的危害是很大的,有时候它引起的并发症是可以要了患者的命的,下面看看我们的详细介绍。通常认为阵发性房颤指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持续性房颤指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颤指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4小时内复发者。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等,也与饮酒、精神等有关。房颤总的发病率约为百分之1,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百分之10,在老年人群体中属于高发的心血管疾病。房颤带来的潜在威胁是相当大的,当心房颤动时,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后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以及其他重要脏器栓塞等严重后果。据权威数据统计,房颤患者患中风的概率要比普通人高约6倍,死亡率增高约2倍,部分房颤患者还会引起心功能不全等一系列问题。房颤发病率高、卒中发生率高、致残和致死率高,但往往症状相对较轻,是名符其实的“隐身杀手”。对于房颤,大部分老年人都存在着四大误区:第一,认为房颤没有任何症状不需要治疗。这部分患者由于错误认识往往忽视治疗,认为过段时间就没事,但无症状房颤同样会导致总死亡率增加、心脏逐渐扩大和心力衰竭及脑血栓发生率增加。房颤的危害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必要性并不仅仅取决于患者症状的轻重,专家建议房颤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到系统检查评估房颤的危险性接受及时治疗,特别是在抗凝治疗预防卒中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第二,认为房颤发作不频繁目前不急于治疗。其实阵发性房颤患者发作次数会逐年增多,发作时间会延长,会自我进展和自我恶化,当阵发性房颤早期未出现心房结构改变时射频消融手术效果最理想,因此认为房颤患者应该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接受恰当的治疗,不应等待至病程晚期,否则治疗效果较差。第三,认为房颤即使药物治疗仍然反复发作而丧失信心。长期以来药物一直是房颤治疗主要方法,即便坚持每日服药,多数患者房颤也会复发。目前随着三维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尤其江苏省人民医院运用成熟的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技术,可以在阵发性房颤阶段达到接近百分之90的成功率,在国内率先开展持续性房颤的基质标测和消融新术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只要病程迁延不是很长,心脏结构相对变化不是很大的房颤患者,对于治疗前景应该保持乐观的。第四,认为房颤等同于冠心病。有时房颤可以与冠心病合并存在,但多数患者的房颤和冠心病并无必然联系,不能因为两者症状相似就简单地认为房颤就是冠心病,应该在全面系统心脏检查后有的放矢,接受正规的房颤治疗。病程初期的房颤往往具有自限性,发作后未及检查心电图即自行终止。为了给尽早确诊房颤提供依据,老年人或有心跳异常的患者应该养成经常搭脉搏的习惯,房颤发作时搭脉会出现特征性的“脉搏短促”现象,多数表现为脉率偏快,跳动不规则,每一跳的强弱和快慢都不等。确诊有房颤的患者,需要立即找专业的心律失常专业的医生诊治,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饮酒等可纠治因素,系统分析房颤的可能病因,检出相关合并症,评估血栓栓塞风险,最终制订相应的治疗策略。应该充分认识到房颤的最大危害是栓塞,有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服用华法林或新型抗凝药,规范化抗凝治疗。而反复发作、症状明显的房颤患者,应该在疾病早期,考虑到成熟的心律失常中心新导管消融术。
本文延伸阅读
房颤的症状有哪些呢,说到这种疾病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较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而它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瓣膜病...
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了,但是随着而来的各种...
北京协和医院
东院: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西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
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马长生专访:透过大连房颤会,浅谈房颤新理念
作者:单位:nodate[1]&&
文章号:W<font color=#3247&&
11:21:46&&
文字大小:
时间:日下午地点: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总体介绍大连房颤会:&&& 很多朋友都很熟悉了,这两天受传媒朋友们的影响,接受朋友的建议,现在需要把我们很多新的概念和理念要传播给普通的医生和百姓、病人。过去我们一说上报纸就会觉得不好意思,感觉上报纸就是做广告。但是在这两年房颤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我们突然意识到在传媒上进行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在座的都是医学传媒的朋友们,对心血管病防治和房颤治疗上都是比较熟悉的。
时间:日下午地点:安贞医院&&&& 很多朋友都很熟悉了,这两天受传媒朋友们的影响,接受朋友的建议,现在需要把我们很多新的概念和理念要传播给普通的医生和百姓、病人。过去我们一说上报纸就会觉得不好意思,感觉上报纸就是做广告。但是在这两年房颤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我们突然意识到在传媒上进行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在座的都是医学传媒的朋友们,对心血管病防治和房颤治疗上都是比较熟悉的。今天首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大连房颤会的情况。&&&& 今年大连房颤会刚开完,去年的情况和前年一样,今年全国有几百位医生来参加,新疆来了15位医生,贵州、云南也有医生来参加,还有很多国外的医生和专家,大概20多位,法国、德国、美国著名的中心都有专家来参加。&&&& 今年大连房颤会的突出特点,就是大家对房颤这个病认识有很大提高,意识到房颤是特别常见的病,也是危害很大的病,这个会让我们从此不会再走回头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会得到大规模的普及,房颤得到根治是指日可待的。今年的大连房颤会,国外和国内专家做了很多手术调研,讲了很多课,现在国际上著名的房颤会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的“波士顿房颤会”,还有欧洲的房颤会,他们就五六百人参加。国内房颤会已经举办了四届。第一届亚太房颤会参会代表有四五百人,全亚洲和澳大利亚都有人过来;我国的房颤会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开得很好了,今年是为未来研究房颤打基础,经过三五年的努力,房颤治疗会变得非常的普及,并长期保持下去。&&& 过去我们已经努力了大约八年的时间,对于房颤会,今年是第一次轻松的开会,五六百人来参加,很轻松的心情来开这个会议。往年是带有很多的问题和疑惑来开会,而今年大连房颤会为进行房颤根治技术的全国普及是非常有信心的。以前对房颤治疗的现状大家一致认为不理想,还有很大的压力,房颤的症状比冠心病还严重,血栓栓塞导致病人死亡,后果是很严重的。我们每年开会,大家印象会更深,我们的工作还很多,压力还很大,房颤治疗,预防方面大家会有更大的压力,大家会有更紧迫的使命。&&&& 去年、前年我们有很多的机会,大家经常见面交流,阜外医院等都有很多医院和医生参加,今年大连会开完了,刚才跟大家汇报了会议的基本情况,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志都是资深的专家,大家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就房颤相关的问题进行交流,我希望专家们和传媒的朋友在改善房颤这个重大的疾病的过程中能够多尽一份力量,能够使我们上千万的病人,尽早受益。下面我们就房颤问题进行交流。&&& &&& 马长生教授答记者问:&记者:首先对这次会议表示祝贺,刚才提到这届会议,大家很轻松的开会,有的困惑得到了回答。我想问的问题是,根据我国现在的情况和您的临床经验,能否概括一下房颤的特点和治疗的现状;还有经过这几年,今年在思想认识上终于有了一定突破,这些困惑到底是指解决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刚才黄主任提出问题,第一,是我国房颤的现状,胡大一教授按人口计算有一定的比例,房颤病是老年病,50岁的男性发病率非常高,但是19、20岁的人也会有,但是一般中老年的发病率比较多,我国现在老龄化。第二,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很多人得了这个病治疗得很好,死不了,会活很长,这又是一个因素。同样的情况下,过去有高血压冠心病治好了,房颤发病率就高了,美国预计2050年房颤的绝对数会有550万,在美国增加接近一倍,美国人口年轻化,比中国人还好,年轻人比例比中国高。我国再过50年,我们将有2000万的房颤,我国的房颤在未来随着老龄化的过程,因为房颤花钱很多,会造成偏瘫甚至是死亡,这个治疗上已经成为高血压和冠心病之后的第三位疾病,最后会造成心衰。高血压、冠心病和房颤是流行病,在大医院房颤住院率达到15%-20%,门诊也有很多的房颤病人。&&& &&& 为什么现在医生们有一种相对轻松的感觉,因为大家毕竟是找到了出路,越来越重视到房颤的危害,最大的危害是:第一,大量的病人症状药用效果很差。第二,房颤的愈后,危害不亚于冠心病和高血压。我们知道在下一步的房颤治疗上,一个是强化华发林治疗,大幅度的改善愈后,另外经过导管根治性成果很高,未来几年我们会大规模的扩张和发展导管消融技术来治疗房颤,我们每年可能有几万例,再过几年可能到五万、十万例。这个是轻松的原因。&&&& 困惑是压力太大。城市有五六个亿,有一亿人口经济能力相当于中欧的水平,可能赶不上西欧的经济水平,有两亿人口达到或接近西班牙的水平,一到两亿的概念就是整个欧洲人口的一半。所以现在我们这些病人,有钱做导管根治的病人这么多,还有很多病人通过接受化验,定期的口服药物来治疗,病人量是非常大的,虽然我们现在医疗的经济条件是允许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相对于我们的需要可能只有1%到10%之间,远远满足不了已经有需求的90%的病人的需要。&&&& 所以大家的压力和困惑就是,我们什么时间才能满足这么大的需求,临床医生和临床内科医生需要有时间进行了解,我们怎么把技术更快的推广到临床领域,让病人和家属得到解脱。现在我国大医院的条件设备非常好,病人也很多,但实际上很多医院,象阜外和安贞,才有这样的治疗技术。&记者:您认为现在治疗什么样是最有效的,适用症是什么?&&& :我今年讲了50场会议,少的会场上100人,大的会场有上千人,所有的房颤都是导管消融适应症。房颤从最早发作到发作频繁需要五到十年,我们见到的房颤病人,平均都是五到十年的病史,所有的病人都是导管消融适应症状。我跟医生讲话这么讲,因为今天不是导管消融症,一年发生一次,所有的房颤病人,经过五到十年会变得非常的频繁,每天或每个月都犯病。房颤病人一旦发生了,除非在未来死亡了,否则未来五到十年,平均八九年,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导管消融都是要严肃对待的病。&&&& 如果导管消融做得好的话,都是导管消融症,只需要几秒钟就好了,所有的症状经过导管消融99%可以治好,一年犯两次,也可以做,以后就不会犯了。房颤发生了就不可能指望他好了,会未来越来越频繁。心血管医生有争议,说房颤要慢慢来,不能着急,我们现在的技术已经很好了,胡大一教授和我一样的观念不一致,我的观点是要积极,要努力治疗。在所有的大会上我们两个人我们的态度都是对立的,在今年在心血管的专业会议上讲话,所有的房颤都是导管消融症,今天不是,平均八年就是了,这些病人都等着呢。&&&& 第二,所有的房颤,如果需要做的话,能不能做,有没有禁忌症,所有的房颤都是可以做的,大家怕并发症危险,他没有心衰,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做好了,现在我们做的八十多岁,慢性心衰、高血压、房颤,这样的病人做好了,成功率更大。&&&& 现在病人躺平做,一个半小时就做完了,病人躺不平我们给心衰药就可以做了,我们根本不怕病人躺不平,就是严重的心衰加重我们也不怕,无非就是今天停下来,休息一下明天接着做,所以说多么重的房颤都可以做,不是像心脏搭桥,一般的医生都不敢做,就这个房颤来说,熟练的医生,成功率还是很高的。现在医生们争议最大,我跟病人讲这个病还是需要做手术的。&&&& 房颤现在这么大的争议,就是他的危害,大家到底是否认识,导管消融是否成功率高,是安全的,平均每年5%出现脑中风,有的症状很轻,过几天就好了,所有的病人,活到70岁有的就死掉了,平均一辈子下来,100个房颤,30%的病人会出现脑中风。这是他的危害,而我们大家对房颤的危害没有那么重视,觉得房颤不要命,就是难受一点,就不要治了。&&&& 国外同样的病人,死亡率比冠心病还多,这一点国内和国外一直重视不够,最近两三年才有重视,我国脑卒中预防也一样,全国大医院不到10%,农村几乎是0,小城市也是接近0,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长期服用药物,慢慢在增加,也就是10%左右,我国更多的病人在中等城市,“华发林”的使用率很少,我们每年写文章,总结经年,前几年的成功率30%,到60%,现在大概80%,20%不好的做第二次,90%不吃任何药物,房颤再不发生。&&&& 国外最权威的专家说未来的心脏病,一个是房颤,一个是心衰,是两个最严重的心脏病,现在他说房颤不是流行病了,从技术和科学发展上可以根治的,就不是流行病了,如果在未来20年美国增加一倍以上是为了做房颤,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所以说房颤在两千年的时候是流行病,现在如果能够根治了,成功率到90%了,就不是流行病了,在未来20年,我们做不了这么多,技术发展得也不排除我们再过五年到十年,通过技术改造,我们做房颤术变的很简单,可能一年做20到30万例。&&&& 今年全国大概有四千例,去年一千五,每年加一倍,后年大概一万例,2015年至少三万,很可能是六万,1996年的时候,全国放支架五千台,到了2006年我国十万台,增长了20倍,而印度2006年比我国多了八倍,放了五万台,今年我们十万台,印度八万,十年增长了一倍,我国十年增长了20倍。从现在开始,我国是十万台支架手术,到2015会更多,印度可能2015年15万台,美国今年120万台,可能到2015年还是120万台,我们可能会超过他们的发展速度。治疗房颤就像买房子和汽车一样,经济在发展,用到看病的钱也越来越多的。&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房颤治疗的安全性?&&& :国际上在去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一万例的总结》,我们举两个例子,一万例是一家医院,意大利米兰这一万例没有一例死亡,开胸是两三个。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小血栓跑脑子里,可能造成偏瘫,一万例里是0.03‰,一万个是一两个导致血栓栓塞,150家9000例,代表的是平均水平,死亡率是一万个里面有三个。&&& &&& 另外导致严重的脑卒中的是100个里面0.4,1000个里面有4个,总的来说,严重的是0.6%,包括脑卒中,肺静脉狭窄,这样的情况,偏瘫也是严重的后果,大概0.5%以下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吃华发林,如果没有做导管消融,每年的不良后果比这个概率还要高。大的中心的水平比平均水平高,我刚才讲的是平均数,是一万例全世界的总结,平均水平的死亡率是0.3‰。&&& &&& 再打个比方,大家可能更好理解,房颤的安全性,讲到死亡的危险性和冠心病放支架比是1000个里死3个,一做完手术一个星期内死亡都算死亡,有的当时没有死,下来之后死了,平均水平,国际上的大医院,1000个里面死3个,做搭桥手术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比放支架还要好,我国是100个里面死3个,阜外这样的大医院都是这样的,房颤的死亡率比支架死亡率都小。其他的病导致轻度的脑卒中差不多,不良后果和导致脑卒中接近,心肌梗死看不见,房颤的导管总的安全性明显的优于支架,危害和症状一点不亚于冠心病,大家知道冠心病到现在情况不乐观,房颤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做了房颤比不做的好多了,死亡率和脑卒中率都低。&&& &&& 但是社会上人们接受放支架比较容易,接受房颤就很困难,做房颤要花七万块左右,这是北京的情况,和支架的平均价钱是一样的,有的支架可能到三十到五十万,放十几个支架在里面。现在很多病人都是看了报纸,上网查完之后自己找来,我们有30个都是自己找来的。&&& &&& 这个房颤的安全性就是这样的概念,也是有代价的,一万个里面可能死三个,相对支架大家要理解这个安全性,好处和支架一样,但是危险性比支架低得多。&&& 记者:刚才您说对医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话,所有的房颤都是导管消融适应症,要是对老百姓比较重要的话?&&& :我觉得对医生和老百姓,前两天在大连,《每日新闻》采访我说,最后总结一些讲给医生和病人的话,认为最重要的说一句话,我认为对医生和病人都是一样的一句话。我们在给胡教授和会上辩论的时候,都要讲得有道理,不走极端,我们对病人对医生都强调一句话,房颤的危害要通过预防脑卒中来强调,病人要么吃华发林,要么做导管消融。&&& 记者:您说得很好,不管医生还是病人,要消除误区要有数据的比较,房颤的消融设备和对专科医生的培训是什么样的概念,你说安全性很好,但是未来的需求量又很大,以后要做到三到六万例,对受过训练医生的需求会很大,我们有什么培训方式,来满足这个需求,还有设备的水平是怎样的?&&& :房颤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美国和欧洲是两万多例,我国去年是一千五百例,美国的康宁治疗是1500例,英国是43%,欧洲低于43%,导管消融和康宁治疗差别很大,我国的缺口这么大,房颤治疗两大瓶颈,一个是宣传教育病人。到了一个县城里面,很多房颤病人,现在的医生不知道这么重要,把县医院的医生培训好需要十年,我们要把乡村的赤脚医生培训得好一点点的,知道高血压降到140、90不够,还要更低一点好,我们把乡医院的医生知道高血压要降到140、90不够,需要再低一点,需要十年。&&&& 农村治病多是乡村的赤脚医生,个人的诊所医生,让他们知道这个概念可能要20年,你就知道我国的落差有多大,我们现在要把县城的医生教育到知道140、90很好,要让他们知道降得越低越好,140、90不够,我们需要五到十年。现在胡教授巡讲,全国的地级市巡讲,胆固醇高的不要吃肥肉了,现在说三年不够,要讲十年,因为有很多的新概念出现。&&&& 我们老在北京呆着,也有和地级市交流,所以我们知道这个情况,房颤的设备没有问题,现在医院的设备都很好,就是医生不够,医生都很好的话,做这个手术不成问题,现在各个医院都在培训医生,送到国外培训,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把医生培训出来,第二是宣传病人来治疗。&&&& 我们两个学会在全国巡讲,房颤全国巡讲要讲20个大城市,把省城的医生都请来讲房颤要根治,还有房颤的合理治疗,强调不能乱用药,房颤不能乱用药,大多数药对房颤都没有用,只有副作用,没有作用,他还在吃。还有房颤华发林要强调,县城的医生要重视,能够增加1%,不要增加一倍,如果再增加1%,康宁治疗病人要增加一倍。到了北方地区的县城有很多人治这个病,而且每年有钱的病人会增加很多,现在的要害是宣传这个理念,要跟医生讲,要通过传媒跟病人讲。另外一个是加大培养合格的医生,我国未来需要很多医生,现在胜任独立做房颤的只有20位医生,今年我们做四千已经很累了。&&&& 后年我们要做到一万例,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培养人才,今年可能培训出来30个医生,明年培训出来五六十个医生,这个速度在加快,我们过去很少主动的讲传媒,我们觉得只要跟医生讲明白就好,现在这个事情变了,病人了解以后,效果会更好,现在有了传媒加进来,普及随着速度会很快,过去要三五年才能传到各地的讯息,现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做到了。&&&& 还有医生也会受传媒的影响,病人拿着报纸就会去找医生,医生也会去学习,就推动了医生去学习,知道房颤是可以根治的,而且效果会很好。&记者:你觉得随着技术的普及费用是否可能下降?目前来讲医保的覆盖问题?&:我们的病人在北京报销情况大概是八万块报销一半。到浙江更多达到90%,浙江的农村医保都很好,浙江现在已经没有户口限制了,落后的地方和城市都是一样的户口,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设备改进方面我们会做得很快,病人躺床上,导管放上以后由机器操作,医生在控制间,不用穿手术衣,以后大家可以来参观一下我们的手术情况。导管在心脏里面,机器在病人旁边,象吸铁石一样,吸引导管在心脏里面任何一个部位工作,这个机器需要300万美元一套,现在一般的医院买不起,这个机器会慢慢降价,再过五六年机器普及了,一天可以做八九个,医生也不会累,就相当于遥控做,以前是用手推到心脏里面的,现在是用机器,导管在心脏里面,用磁场吸引导管到心脏里面任何一个部位,在控制间看着荧光屏,用游戏柄来操作。&&&& 我们以前做这样的手术很难,需要很资深的医生,以后就不需要太多的经验了,机器越来越高级,操作越来越简单,导管越来越便宜。现在我们的支架的价钱相当于以前的十分之一,现在经济在增长,看病的钱增加很多。我们到协和,阜外,没有问题,可以找到国际、国内上最好的专家,只需要十块钱,现在看病不难,作为一个老百姓到国外想这么容易的看病不可能的,一千块美元都不能这样看病,而我们只需要十块人民币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住院条件差点,用的设备和国外一模一样,国外想放支架可能等到死了也没有排上,做个CT也可能等半年,我们在私立医院是很容易做的,在香港几千港币就可以做了。房颤在阜外这样的医院住院都不难,北大、协和、朝阳的设备都是很好的。&&&& 将来发展顺利好的话,就要设立一个房颤基金,大家都贡献都去分享一下。我相信经过我们交流,社会的发展我们意识到这个了,需要直接面对老百姓,过去觉得是骗老百姓的,我们现在要做广告,现在老百姓会根据广告来消费,我们做了宣传活动,就是要增加大家对这个病的认识。我们就宣传两三年,现在很少有报纸谈要放支架了,也没有给大家开会要讲支架的重要性,十年前和六七年前经常开会讲支架,现在就是相当于十年前大家谈支架的情况一样。&记者:导管消融来治房颤远期的疗效有没有医学资料,会不会复发?&&& :这个问题是专业传媒要了解的,现在成功率达到70%到80%,不成功再做一次成功率90%左右。从道理上讲不会再高了,绝大多数就是这个样子,国外回访三年的资料已经很多了,回访十年的情况还没有。我讲外科开刀手术,好的已经回访十五年了,导管消融和外科的开刀手术本质是一样的。&&&& 当年80%到90%的成功率,十年以后还是这样的。但是近期复发很多,慢性房颤很多,做好了很好,有的半年,一年回来20-30%,有的一年多了回来还得做第二次,慢性房颤做了第二次好了,不好再做一次,有一半的病人做一次就好了,如果一年半以后也有可能,慢性房颤一少部分一年或者一年半还会回来,五年来看情况是比较好的。&记者:为什么慢性复发会多一些?&&& :现有的方法差不多,相当于手术损伤电消融不是很充分,大家还没有找到慢性房颤更好一点的,慢性房颤大家会想办法做得更成功。&&&记者:多长时候没有事就没有事了?&&& 正常的情况两个月没有事,90%就没有事了,还有一部分还会回来,这个可能性低于10%。慢性房颤过了半年没有事,70%到80%就没有事了,慢性房颤情况要差一点,如果回来的话,还可以再做,再做的成功率大概有70到80%。&&& 记者:慢性房颤消融的范围是否更大,所以就容易出现漏缝的情况?如果是怎么处理呢?&&& :是的。就是再做手术,未来一定会有一些机器,打得更彻底,更安全,比如说三维磁共振,重新分析,重建结构,像三维透视一样,我们可以看心脏的任何一个部位,这个就是代价太高了,用到临床还得五年以后吧,有很大的磁场,理论上已经突破了,实际应用还得需要时间。&&& 用了这个机器房颤的成功率就会更高了,但是还得五到十年以后。&&& 记者:房颤手术后还需要继续服药吗?&&& :刚做完消融要服用三个月的华发林,因为术后一半病人会早期复发,要吃药抑制其发生,过两三个月就可以停药,如果不好的病人要做第二次,吃药的目的是要预防血栓,减少心脏的不稳定性,另外还有减少病人的焦虑感,做了手术还可能有早搏和房颤的轻微情况,实际上他已经是好了,就是这样的原因要吃药。&记者:经过导管手术的病人是否需要长期服用华发林?&:经过导管根治术手术的病人就不需要长期服用华发林了,像意大利、美国都有陆续的报告,意大利有一千多例报告,不吃华发林比吃华发林的病人脑卒中的发病率要低得多,心脏没有收缩功能会造成血栓,现在有药物就不容易长血栓了,导管消融对房颤病人来说是可以取代华发林,同样又能减少脑卒中的发生,或者是更多的减少脑卒中。&&& 记者:房颤消融术会影响心脏功能吗?&&& 会受一些影响,左心房25%到30%是要经过电消融,会坏死。导管消融之后,心耳的功能恢复,心房的收缩功能会多数保留,房颤是完全不手术的,如果把左心耳功能保留2/3就比原来好很多了。另外房颤消融在国际上有很多的方法,有的在肺静脉口里面打掉,这样会导致肺静脉狭窄,有的是在左房,左肺静脉外面,像我们说的两个肺静脉喷井口一样,我们在外面打一个圈,这个方法比较简单,能够比较简单的培训出来人员,各个医院都一样的,不容易造成肺静脉狭窄。&& 谢谢各位的参与!(录音整理)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简介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简介:
马长生,1963年11月生,山西和顺人。研究生学历。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北京市心血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病人突然死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