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有哪些症状好后,声音会恢复如初吗 。

吃东西“难以下咽”?不一定是咽喉炎吃东西“难以下咽”?不一定是咽喉炎光明网百家号N晚报记者 鲍 嘉 通讯员 秦 妤不久前,62岁的王师傅吃饭时总觉得有哽噎感,到家附近的医院去检查,诊断结果都是咽喉炎,可吃了几个月的药也没见好转,相反胸口的异物感却加重了,基本的吞咽都成了问题。于是,王师傅来到浙江省荣军医院(嘉兴市第三医院)胸部疾病诊疗中心,做了一个食管吞钡造影,结果显示他的食管有充盈缺损,也就是说,本来挺顺畅的食管有了凹陷。再做食管检查,终于“真相大白”,王师傅被确诊为食管中段的鳞状细胞癌。经过手术,王师傅肿瘤处的食管被彻底切除,用胃做成食管,与脖子部位咽喉处做吻合。术后一周,王师傅就能吃东西,“食管”又通畅了。浙江省荣军医院(嘉兴市第三医院)胸部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杜开齐表示,食管癌在消化道肿瘤里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不低,近些年更是居高不下,去年12月,就有5名和王师傅“同病相怜”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食管癌有如此高的发病率,和饮食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长年累月喜欢吃硬的食物或吃饭过快,以及抽烟、喝酒、爱吃滚烫的食物或饮料等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会经常让食管“受伤”,霉变、腌制的食物对食管的影响也很大,此外,还有病毒的感染、环境等因素。杜开齐说,倘若食道有紧缩感、隐隐作痛或有异物感,吞咽东西时,总觉得食物粘在喉咙上不能顺畅地吞下去,那么就要引起警惕了。食管癌早期的症状和咽喉炎有些类似,不做胃镜或食管镜是比较难被确诊的,但这类检查又常常让人畏惧,因此等到病情被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了。杜开齐提醒:“检查是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关键。”寒冷的冬天,吃点热乎乎的食物是再好不过了,因此不少人吃饭聚餐时会选择火锅。中国人偏爱热食,常说“趁热吃”,但在杜开齐看来,吃过热的食物是有潜在健康威胁的。预防食管癌重要的是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提高警惕性,有症状及时就诊,做个食管镜就会一目了然。就算真的患了食管癌,现在通过内镜下切除、微创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也可以消除或缓解病情。“三院朋友圈”是嘉兴三院和南湖晚报联合打造的与您沟通的“新据点”。您可写信至医院(嘉兴市双园路309号三院朋友圈收),或直接回复医院官方微信(zjsrjyy),欢迎将需要解答的医疗问题告诉医院。届时我们将在不透露提问者身份的前提下,选取典型的问题与答案“晒”在这里,也会把一直以来受到关注的健康疑问整理编辑与大家分享。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来源:南湖晚报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光明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青岩寺以八景十二奇观著称,那么都有哪八景呢?
北 镇 旅 游
展示旅游资源 推介历史文化
青岩八景之一 障鹰台峰压云表
障鹰台俗称望海寺,据《辽海丛书》卷四,广宁县志(卷二)第2394页记载:城西南五十里,峭壁插天,有望海观音寺,障鹰台即在其上,为西南第一峰,每遇晴明,海洋在目,辽阳、千山历历可数。
当你前往青岩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障鹰台,它雄伟嵯峨,壁立万仞;它夺人眼目,耸如航标。
障鹰台海拔621米,在障鹰台右下方,就是闻名天下的老母洞,洞中端坐着超然入化、“世界唯一、中国仅有”的一尊青石佛像——“歪脖老母。”
障鹰台之雄浑堪比泰岱,当你站在山下仰望它,它就似高不可攀的巨人,刀劈斧削的峭壁让人望而生畏。障鹰台的高是它的特点,障鹰台的险是它的特色,想要登上障鹰台,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银镶玉裹默含情,步入长天揽太清。
日上孤峰见陡峭,云消万壑露峥嵘。
风弥斜谷青岩冷,鹰恋高崖羽翼轻。
地域天疆何处是,但闻月殿羽衣声。
欲登障鹰台,一凭胆略,二凭智慧。在登障鹰台之前,要穿林度壑,沿羊肠小路披荆斩棘,方能到达障鹰台前的乱石棚。那里常有苍鹰栖息,时而绕高崖盘旋,时而立顶峰眺望。那雄姿傲视原野,目空一切。乱石棚与最高峰障鹰台只两步之遥,恰恰是这两步,深渊炫目,看一眼便惊出一身冷汗,阻碍了多少雄心之人。
一旦登上障鹰台,视野极为宽阔,西可望大凌河波涛滚滚;南可望渤海湾帆樯绰绰;东可望辽河油田钻机隆隆;北可望北镇双塔形影依依。一阵微风吹来,必然撩起你的心绪飞扬,在这天与地之间,山高人为峰,融在了天际里。每当入夜时分,在障鹰台上仿佛可听到月殿中环佩撞击之声,黄钟大吕之乐,可否是嫦娥在为知音跳起霓裳羽衣舞?
障鹰台之雅堪比南岳,四季有四季的绝妙之处。春雨滋润之时,崖壁上便显现出各种图形,有的如龙蛇狂舞,有的如骏马奔腾,有的则似鳄鱼静伏。夏云缭绕,它又似多情的少女罩上洁白的头纱,如仙如幻,时隐时现,羞涩得含情脉脉。当白云离去,又似壮硕的男子,屹立在群山万壑之中,那伟岸的身影,让人有一种依靠,有一种敬畏。秋枫染红之时,它独自置身于姹紫嫣红之中,为秋在守候,为秋遮风挡寒,用那宽阔的肩膀呵护着万千生灵。冬雪飘来,它又似一位慈祥的长者,鬓发如霜,阅尽人间沧桑,倾诉着万千年的执着。天亦变,道不变,它依旧浑然耸立,任凭风蚀雨化,始终如一地秉持着自己的性情,坚韧不拔。
万仞雄峰烟雾生,接云近日九霄横。
苍鹰展翅冲天望,瀑布飞流落壁声。
不让华山千尺路,平分泰岱百寻旌。
古今有路谁曾走,登上云梯月殿行。
障鹰台位列青岩八景之首,靠的是它的雄浑,它的险峻,它的温情,它的无畏。但它不骄不躁,依然在人们的赞美声中默默地奉献着博大的爱。
青岩八景之二 香炉峰岚气蒸腾
在青岩寺有一座山,比障鹰台要矮很多,比罗汉山又高了一些。她没有障鹰台的险峻,没有障鹰台的气势。但她有江南的秀气,有塞北的陡峭;她没有罗汉山的叠嶂,没有罗汉山的奇巧。但她有山的气质,有诱人的神韵,她,就是香炉峰。
她默默地在老母洞与罗汉山之间静静地经受着风雨的洗涮,云烟的熏陶。
她就像闺中待嫁的少女,时而羞涩地戴上朦胧的淡雾轻纱,时而被蒸腾的岚气隐藏在山谷中,让一睹真容的你不得不走近她才能看清她那俊俏的容颜。
春风吹绿了她身上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就像刚刚梳洗完毕的少女,一种灵性透出肌肤,向所有亲近她的人散发出来。
夏雨浸湿了她的秀发,洗涤了身上的污垢,愈加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让你情不自禁地去拥抱她。那汗涔似的露珠滴在你的身上,会令你难舍难弃,时刻陶醉在她的心里。
秋风染色,斑斓的五彩衣如凤冠霞帔,装点的香炉峰如梦似幻。从每个角度去看她,都是那么的完美,那么的娇柔。
冬雪覆盖了大地,只有香炉峰呈现出分明的个性。更使这位少女窈窕多姿,袅娜娉婷。远远望去,就似披上了洁白的婚纱,等待着白马王子的到来。
香炉峰的四季变幻着不同的颜色,更用不同的衣着,展示着她的楚楚笑脸,她的脉脉情怀。然而,更令人沉醉的是她身上散发出的蒸腾岚气。这岚气有的是来自大自然的鬼斧天工,有的是来自娘娘殿的袅袅香烟。每遇烟云笼罩,香炉峰首当其冲地在云雾间时隐时现。偶尔那云雾从她身上倏尔拔地而起,直奔老母洞,人们这时会说,那是某人的心愿汇聚成信笺送达到老母手中。偶尔那云雾在她周身缠绕,忽然盘旋而卧,人们这时会说,那是某人的心愿凝结成疏表送给送子娘娘。
香炉峰背靠老母洞,以万仞峭壁为靠山,虽然显得渺小,但以她的形、色、美,让你第一眼就能看见她。更让你赞叹这大自然的造化之功和感慨这块块巨石搭建的奇异景色,真可谓石异松奇,峰险亭幽。
香炉峰前面是罗汉山,虽然形态不同,但都具有骨感的外表,嶙峋的崖壁。她前后呼应,相互关联,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
最为奇特的是,在香炉峰上,除却岩石的怪异之外,那就是她身上的几株天然古松,每一株就像是一根根幽幽兰香,在岚气笼罩下,尤显得神秘莫测,据说这也是香炉峰来历的诠释。
不论你走进青岩寺还是站在老母洞平台上观看,香炉峰都会在你的眼帘中跳动,永远也抛弃不掉的存在着,存在着……
青岩八景之三 层峦叠嶂罗汉山
据传,古时候当地有妖魔作崇,危害百姓,人们苦不堪言,就祈求观音老母降妖除魔,保一方平安。观音老母请来十八罗汉,经过一番斗法,十八罗汉各显神通,终将众妖魔擒获。
观音老母大发慈悲,不忍将其正法,就将众妖魔化做巨石叠摞成山。又恐其恶念不改,继续危害百姓,就将十八罗汉化身变做巨石,镇压在众妖魔身上,就形成了现在的罗汉山。
当你走近罗汉山,果见临路一侧有层层叠叠的巨石,如同垒墙一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据说这就是被十八罗汉降伏的妖魔,它们静卧在那里,形成了一大景观。
在罗汉山的上面,有几块巨石,状如人形,据说这就是十八罗汉的化身,它们在这里镇慑妖魔,保一方平安。在其中的一尊罗汉身上还刻有“罗汉山”三个摩崖大字,更加证明了罗汉山的不同凡响。
这些都不是奇异之处,最为奇异的是山顶有一块巨石,据说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因无处放置,见青岩寺山清水秀,又见这里被镇在山下的妖魔复活,眼看十八罗汉无计可施之际,女娲娘娘便将这块补天遗石放置在罗汉山顶。顿时山石巨响,将快要逃脱的妖魔又镇压下去。
这块巨石重约几十吨,呈上大下小的降落伞状,只靠下面有巴掌大的三个点支撑,千百万年来栉风沐雨稳如泰山。在巨石的东面上部,有“朝阳丹石”四个摩崖石刻。
罗汉山上广植松柏,郁郁葱葱,仿佛已经进入佛的世界,极乐的天堂。
2003年,在罗汉山上修建了高10米,长14米,重约120吨的吉祥白象。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前,其母梦白象入怀,随生释迦牟尼,佛教把白象看作是吉祥的象征。
2004年春,在罗汉山上雕塑了五百汉白玉罗汉,每尊罗汉站像高1.7米,坐像高1.3米,占地3000平方米。在五百罗汉中间,有一尊汉白玉佛祖雕像,正在向芸芸众生讲经说法,罗汉山已名副其实地成了真正的罗汉山。
如有兴致,登上罗汉山,可一揽青岩寺周围景观。上可看老母洞高悬于险崖绝壁之间,文殊院如璀璨明珠,镶嵌在青岩寺的最高处;向西看大雄宝殿庄严肃穆,影壁山遮风挡雨,双人石倩影依依,财神殿香烟袅袅;向东看圣水院鱼钟悦耳,滴水观音伫立在放生池中;向南看,青岩寺正门如扬帆起航的舟船渡人走向彼岸;回头望,香炉峰岚气蒸腾,青岩香鼎熠熠生辉。中院进香殿巍峨耸立,观音手毫光四射。置身于罗汉山上,就会体悟佛教的真谛,菩萨的慈悲。
罗汉山之美不在于它的名字有多儒雅,有多神秘,而在于它秀气诱人,传说惊险。坐在镇山亭中,可怀亘古之幽情,可叹人生之艰辛。
每当春风吹度,罗汉山上千树万树的杏花开放,洁白中透着红润,红润中透着馨香,定会令人忘情地驻足观赏,久久不忍离去。
每当秋高气爽,罗汉山上一片淡黄,那黄的通透,那黄的令人垂涎欲滴。你若置身于这赭黄之中,仿佛与佛结缘,与菩萨联手,令你心旷神怡,烦恼顿消。
几岁生成守禅林,天长地久历光阴。
莫言幽闾扶崖浅,不去武当面壁深。
寰宇竦听风雷吼,乾坤威慑鬼神惊。
苍松化作驱魔剑,一扫沧桑日月新。
罗汉山虽然不高,但它以奇、秀著称;罗汉山虽然不大,但它以传说闻名。当你穿梭于五百罗汉之中,看着那形态各异、法器不同的尊尊罗汉,是否想过有一尊罗汉就是你?每个人都是佛,就看你是否与佛结缘,人是未觉悟之佛,佛是已觉悟之人。
青岩八景之四 虎马相搏老虎洞
镇山虎马强,古洞隐嚣张。
伏爪睁圆目,雄风日月长。
老虎洞位于青岩寺西侧骆驼峰下的半山腰中,洞深丈许。洞内曾雕有虎马相斗水泥塑像,后期雕塑七只猛虎与伏虎罗汉。
相传,青岩寺有一只猛虎,踞于老虎洞中,每每伤害上山砍柴之人,当地百姓只能望山兴叹,再也不敢踏进深山半步。
青岩寺沟有一李姓住户,家中养有一匹烈马,通身上下如同火碳一般红,鬃毛垂肩,尾长五尺。这匹马每天早上自己出去,傍晚才回来,而且每天回来都浑身汗水淋漓,老李觉得很奇怪。次日,老李看见那匹烈马又走出马厩向山上漫步而去。他便暗中跟踪来到西峰之下的一块平坦之地,那马便站住,望着西山小路一阵嘶鸣,像是在呼唤什么人到来,老李便躲在树后观察动静。过不一会儿,一阵风响,一只斑斓猛虎冲下山来,老李心中一紧,心想这下完了,我这匹宝马要成为老虎的早餐了。
哪知道那马见老虎下山,不但不跑还立定神闲,并迎着那老虎走过去,虎马双目对峙相持一会儿,便打斗起来。就见老虎一扑而上,欲断其喉,那马腾空跃起,用脖子上的长长鬃毛甩打虎眼,又用马尾扫打老虎。正是:虎马争锋尘埃起,树枝摇曳鬼神惊。虎马打斗多时,各自跳在一边歇息。不到一刻钟,虎马又打斗起来,依旧是猛虎凭借爪牙之利,凶悍异常。红马凭借鬃尾之长,攻防有方。虎马互相占不到对方便宜。将至傍晚,虎回山洞,马回马棚。老李在树后看够多时,惊喜之余,不觉赞叹自家的马有如此胆略。但他看见马鬃太长,必将影响战斗力。回家之后,老李便将马鬃剪去,将马尾修理成一条线。心想,这回马无鬃必然浑身轻巧,再不会因马鬃过长阻挡视线,马毛过粗转身不便了。
次日,那马如期来到西峰山下,老李也要看自家的马是如何战胜猛虎的,老李依旧躲在树后观战。
此时,一阵狂风过后,那只猛虎来到马前,看准马的咽喉一扑而上,那马又用鬃毛去扫虎眼,可哪里知道,鬃毛已被老李剪去,想用马尾去打老虎,可粗壮的马尾也被老李修成像一条小辫子一般。那匹马没有了武器,正要逃脱,却被老虎咬住喉咙,瞬间气绝。
老李在树后本打算这次马能战胜老虎,会得到虎皮、虎骨,哪里知道自己的一剪子却要了烈马的性命,后悔已是来不及了。老李趁着虎吃马肉之机,撒腿跑回家中,大病一场。
过不数日,老李思念那勇斗老虎的烈马,便又偷偷上山,只捡得几根马骨埋葬。老李便又来到老母洞,跪求老母保佑降伏老虎,一是保一方百姓平安,二是为自家烈马报仇。
观音老母感其诚意,便请来伏虎罗汉,降伏了老虎,自此青岩寺再无老虎出现。(图6)
老虎洞在高山幽林之中,秋天这里枫红如血,据说是被马血染红。冬季老虎洞白雪皑皑,晶莹剔透。洞外有一个镇虎亭,游人有兴可在抱曲关处凭栏西望,可见西峰耸立、道道山梁如同鱼背,在夕阳照射下格外醒目。眺望老虎洞,顿觉幽深诧异,仿佛真有猛虎下山之气势。
后人有诗叹赞烈马:
赤兔雄风万古长,单凭胆略斗山王。
鬃毛堪比穿心箭,马尾犹如惯腑枪。
平地飞身追日月,山头踢腿赶魍魉。
应惜老李剪刀利,终使擒猫一梦粱。
青岩八景之五 婆娑倩影恋人松
恋人松又叫门松,位于罗汉山下路的两侧,两树枝叶相拥,恰似一对情谊绵绵的恋人,携手揽腕,共诉衷肠。
挺拔苍劲耸奇峰,拨雾穿云两巨龙。
落落雄姿经雨雪,铮铮铁骨伴鱼钟。
宁同古寺休戚共,不羡嬴秦敕诰封。
历尽沧桑千万代,霜苑添香启后生。
左边那株苍劲挺拔,有男姓的魅力;右边那株婷婷玉立,有女性的温柔。
相传,在青岩山下有一对情投意合的恋人,他们相知、相爱,但遭到父母的反对。他们来到老母洞,祈求老母保佑有情人终成眷属。当晚两个人做了相同的一个梦,梦见一位慈祥温和的老太太,老太太告诉他们,要想天长地久、生活美满、爱情甜蜜,必须在山下栽一对松树,要每天浇水,何时长成参天大树,他们才能结合在一起。
次日,两个人找来两株松树苗,在罗汉山下方的路边两侧各栽一棵。一对恋人望着栽下的松树相拥而泣,本来松树生长就慢,何时长成参天大树,只能等到下辈了。两人手拉着手泪流满面,为什么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父母为何反对这门亲事?两个人又各自对小树苗哭诉心中的不解,那泪水滴在了树上,更滴在了两个人的心里。
突然间,一阵狂风大作,刮的两个人难睁双目,就听得身边吱吱作响。待风平浪静,两个人都吓呆了,就见眼前刚栽的小树苗忽然间长成了参天大树。而且,枝叶相拥,缠绕在一起,就像一对恋人相依相偎。
两个人悲喜交集,看着两株松树不忍离去。在山上,在大树傍静坐两天。当夜深人静时,看着天空的月亮是那么的皎洁清纯,男孩看着恋人的脸庞,就似秋月一般圆润、漂亮。
月影轻移,一种温馨熏陶着一对恋人。他们发誓此生不论艰难困苦,不论生老病死,永远不离不弃。
天刚放亮,就见有人过来,见他们二人坐于大树下,身边突然多出两株松树,就飞奔跑下山去,告知家人如此这般。
原来,两人的父母于昨夜也做了相同的梦,他们梦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告诉他们说:你们的儿女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情感笃诚,必须玉成其事。并告诉他们,两位年轻人在青岩寺栽下两株松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当大树成材之日,便是他们结婚之时。两家老人醒来,不相信梦境是真,就派人上山一探究竟。探事人上山果见山上新长出一对松树,虬枝翠盖、遮天蔽日,又见两人在树下相依而坐,就急忙回去报之详细。
两家老人自知这是老母点化,就急着为一对新人操办婚事。两位多年恋人终于走到一起,后人也把这对松树称为“恋人松“。但凡热恋中的情人,都会到恋人松下祈福,期待生活美满、婚姻幸福。
左男右女并肩生,竹马青梅几岁龄。
脉脉无言言不尽,绵绵有意意难明。
晨霖浴发滴莹露,暮雪梳妆穿玉绫。
最惹行人留恋处,月随双影照温情。
这一对恋人自栽下恋人松以后,生活非常幸福,育有一对子女。孝敬老人,关爱身边的人,深受大家敬重。
两人寿上百岁,为了以铭心志,永生永世也不分离,他们又来到老母面前许愿,生为同林鸟,死亦比翼飞。当晚二人又做了相同的一个梦,又梦见一位慈爱的老太太,老太太告诉他们,若要天长地久,须携手揽腕同登西峰山岭,若是怕艰难困苦,则永远不能在一起。
两位老人醒后,心照不宣地梳洗完毕,告别家人同登青岩寺西山。二人历经艰难困苦,终于登上西山最美之处,两位老人坐在山头,正好望见老母洞,他们叩拜老母的红线相牵,感谢老母的大慈大悲,然后两人对面而坐,相拥在一起。谁知这一抱就是千百年,他们化做两块巨石,立于山头之上,这就是西峰的双人石,也是他们真挚爱情的写照。
今天的恋人松依然挺拔地生长在青岩寺中,人们看见它,就看到了一对恋人的忠贞爱情。恋人松,依旧在携手揽腕,它昭示世人,纯真的爱情来自于真诚,来自于不离不弃。不论它平凡与伟大,不论它困苦与磨难,永恒的爱情,永远凝聚着永恒,天长地久,与日月同辉。
青岩八景之六 剑削雷轰一线天
一线天,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山或巨石,从中裂开一条石缝。从这里看天,犹如一条线。青岩寺的一线天景观正是后者,是一块巨石,中间如刀劈斧剁、剑削雷轰般的裂开一条石缝。其高约丈许,石缝宽约二尺,仅容一人通过。
据说,早在十八罗汉降伏妖魔时,有一魔怪趁十八罗汉不注意,化作一团烟雾,钻进这块巨石之中。十八罗汉围绕巨石无可奈何,施用各种法术,也不能将该魔怪从石头中拘出。无奈之下,请来雷公电母,欲将巨石击碎,将魔怪击死。歪脖老母大慈大悲,让雷公只击开巨石,擒捉魔怪压于罗汉山下。雷公电母谨遵观音老母法谕,跃在空中,雷公左手持引连鼓,右手推椎,电母左手摇电母旗,右手晃动雷电镜。只见一道电光过后,一声巨响,将那巨石从中击开两片,就见魔怪正伏身而藏,见巨石被劈开正欲逃遁,被十八罗汉擒住,压在罗汉山下。
凡是到过一线天的人们都会看到,两块巨石中间的石缝两侧,至今还有黝黑色,据说那就是被雷电所击。一线天位于障鹰台下方的退台之间,因人迹罕至,这里野雉成群,野兔迷离,杂草丛生,灌木森森。
我最早到一线天还是八十年代末期,初见一线天时,真为大自然的造化所叹服。一线天虽然比不过福建武夷山的一线天,也比不过峨眉山、江郎山的一线天,但它们各有特色,各有美丽的传说。
其后,我又两次去过一线天,每次的感觉各不相同。置身于一线天中,顿感凉风习习,似有天地欲合之妙。
一线天周边古木参天,有的如龙蛇盘绕,有的如虎狼之奔;有的遮天蔽日,有的则破土而生。
每逢秋季,这里红黄绿杂然一体,仿佛进入万花海。红的如霞,黄的如锦缎,绿的如翡翠。令人不得不拿起相机,对它们尽情地按动快门,享受着那快门声带来的美感。
一线天就是一块巨石,突兀地生长在山腰处,它的南面有几块碎石,垒就成天然台阶。背面如刀削一样平整,只可惜没有文人题字,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独立彩云间,雷劈半壁悬。
一石分左右,坐井似观天。
在远处不容易看到一线天,因它在群山之中显得过于渺小。在近处不容易找到一线天,因通往一线之路过于隐蔽,不下一番功夫是难以见到它的真面目。
一线天就是一段神秘的故事,不在于它有着神秘的传说,还在于它有着让探险者向往的欲望。
去往一线天,可谓是一步一险;一步一惊奇,不走上一两个小时的山路,其实是荆棘丛生的自踩路,是无缘见到它的。
一线天,隐藏在大山深处,因它太普通,太寻常,所以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它奉献给人们的,是它周围的景色。当你看到障鹰台下那簇簇红叶,就是它在向人们展示着自身的美丽。
青岩八景之七 玲珑剔透猴儿石
在茂密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精灵,它们攀藤附葛,在树梢上行走。渴了喝山泉,饿了吃野果,它们就是古灵精怪的猴子。
在古代的传说中,最著名的就是《西游记》中的石猴孙悟空,他降妖除魔,立场坚定,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关于猴子的传说数不胜数,他是智慧的化身,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被人们所传颂。
在青岩寺也有一处与猴子相关的景点,这就是青岩八景之一的猴儿石。猴儿石位于下院大雄宝殿的后山之上,在丛林中有一块突兀的石头,高约4米,形同欲踏云头待飞的猴子。因此,当地人送给它一个很贴切的名字——猴儿石。
猴儿石由一块巨石和几块略小的石头组成,猴儿石的头顶还有一块似帽子的浮石盖在上面,使得猴儿石活灵活现,真有奋起金箍棒痛打妖魔的气势。
齐天大圣子孙繁,独闯青岩护圣坛。
火眼金睛察善恶,金箍铁棒镇妖顼。
冰霜烈日何足惧,风雨雷霆只等闲。
筋斗云开十万里,神州大地尽除奸。
在猴儿石周围,都是各种茁壮生长的树木。春风吹过,杏花开放,猴儿石就像置身于花果山上,仿佛大小猴群在这里嬉戏打闹,一幅群猴闹春图跃然纸上。
夏日炎炎之时,碧绿的树叶遮住赤热的阳光,猴儿石在这荫凉之处静等着细雨润泽,犹如期待在水帘洞中洗浴一般。
秋高气爽之际,这里枫叶流丹,猴儿石就似孙悟空徜徉在蟠桃园中,尽情享受着红的海洋,黄的浪花,绿的翡翠当中。
冬雪纷飞时节,猴儿石满身皆白,银装素裹,好似大闹天宫归来,坐在岩石上回想着傲视群雄、无所谓惧的场面。
现在猴儿石已经淹没在碧树掩映之中,由于山路改道,游人不能到近前一睹猴儿石的风采了。但当你站在百曲云阶上,仍能隐约看见西面山梁上有一身影,在树丛中时隐时现,就像害羞的少女,令你产生无限的遐想。
不食烟火不食羹,春夏秋冬面壁深。
飘逸丝云梳暖发,温柔细雨洗寒身。
风吹百卉同歌舞,勇绕千山欲笑奔。
来日练成腾云法,直须筋斗揽星辰。
有人会问,猴儿石这么渺小,这么不引人注意,为何被列入青岩八景之一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当初青岩寺还没有达到今天的建设程度,很多景观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古人就把猴石做为一处较出名的景观列在了八景之中。
现在看青岩寺,猴儿石已经无足轻重了,但对它的早期贡献和宣传,也是起了不少作用的。
古人为了传承猴儿石的存在,在猴儿石的侧面还刻了摩崖大字“猴石”,这种带有标记的记忆,会令人亘古不忘。
猴儿石,以它那独有的特点,独步于青岩八景之中,在这里可以向四周探望,群山万壑尽收眼底,是一处得天独厚的观景平台。
青岩八景之八 幻彩飞虹龙饮涧
源在天河湾,飞流下九天。
甘泉滋肺腑,永葆美红颜。
龙饮涧古称圣水池,位于青岩寺上院老母洞旁,每当雨过天晴,一股奇泉从青峰绝壁之巅,冲破淡雾青烟直泻而下,落入圣水池中。那跌落的飞流在池中溅起朵朵浪花,发出龙吟虎啸般巨响。飞起的雾气笼罩在圣水池中,隐隐可见有龙形跃动并化做彩虹在池中幻舞。圣水池周围有石雕围栏,古朴典雅,尽显北方雕刻风格。池中有一井,井底有一暗道,引泉水流向山崖,飞流直下而成瀑布,这就是在香炉峰可见的青岩寺十二奇观之一的“丁字瀑”。
龙饮涧中时而细雾蒙蒙,时而滴水不断。若被上午阳光一照,池中霞光耀眼,色彩绚丽,如烟似虹,幻化万千。游人有幸可在此看见彩虹随着目光的移动而变化。
据传说,东海龙王三太子因不满父母指婚,负气离开龙宫四处流浪。不久身患重病,虽四处寻医,病情不但不减反而愈加沉重。三太子勉强飞在空中四下寻望,发现在青岩寺方向有七彩霞光直冲斗牛。
三太子暗想,此处荒山野岭,有如此奇异景色,必有神仙居住,何不前去一探究竟,说不定会有良方神药可医我病。三太子随即按下云头,直奔青岩寺而来。
当他来到青岩寺附近,发现这里山青水秀,森林茂密,是个不可多得的修身养性之处。三太子来到上院,就见老母洞中红光闪烁,异香扑鼻。三太子急忙叩拜“歪脖老母”,恳请老母慈悲,医好自身沉疴,并求老母保佑说服父王回心转意,让与自己钟情之人结百年之好。老母指点他去饮圣水池中之水,并在池中沐浴,可得身轻体健,百病消除。
三太子谨遵谕旨,飞身跳进圣水池中,刚被山泉冲洗,便觉神清气爽,沉疴已去掉七分。三太子在此沐浴七日,身体恢复如初。
这时,老母告诉他,若要有情人终成眷属,可带一杯圣水池中圣水给他父王喝,便能同意他们的婚事。不过若要婚姻长久,必须每年的二月初二来此沐浴饮水,可保天长地久,灾祸不生。三太子谨遵老母教诲,带了一杯圣水池中水回到东海龙宫。
东海龙王见三太子回来不胜之怒,欲将其关进大牢反醒。三太子奉上一杯老母所赐的泉水,进献父王饮用,并说:此水乃观音老母所赐,饮之则百祸不生,身体轻健。龙王见他有此孝心,便接过一饮而尽,果然顿觉身轻如燕,骨壮肌润,红光焕发。便说:以前是父母武断,不该将父母意志强加于人,从今日起婚姻大事由你自己做主,再不横加干涉。三太子果然如愿,与心仪之人结百年之好。
自此,三太子每年二月初二如约到青岩寺,朝觐歪脖老母,并为当地百姓带来福祉。
每到这时,各处百姓闻讯而来,见三太子在圣水池中盘卧,张开大口让游人投币,凡投中者必得万事如意。
后来人们就把圣水池改叫“龙饮涧。”
从2003年开始,青岩寺在龙饮涧中雕刻了一汉白玉龙头,供游人投币,以得吉祥如意。
本文作者:杨恒
图片来源:杨恒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咽喉炎会影响声音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