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模式 共享充电宝成本 共享移动电源就是充电宝吗怎么用

共享充电宝是噱头还是真的有前途?_凤凰资讯
共享充电宝是噱头还是真的有前途?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共享充电宝是噱头还是真的有前途?
自从&共享&单车火了以后,一下子不得了,间接或者直接性“点爆”了整个市场,因此我们先后也见识到了共享汽车、共享电车甚至是共享厨房。这2017年还未过半,世道却要改朝换代姓了共享。
这不,最近不知从哪里冒出了共享充电宝这一新概念,整个共享阵营的站线视乎一下子拓展至手机配件方面。
各大友媒报道过此事,“什么10天融资3个亿、共享充电宝将要成为下一个明星么?”诸如此类的新闻百度一搜满屏幕皆是。
那么,到底共享充电宝前景如何,咱们今天一起来简单聊聊。
&分享不分享,实际都是租凭关系
首先,老黄感觉不管是共享充电宝,或者是更成熟的共享单车,根据其事物的本质来看谈不上“共享”二字。
我们简单查阅一下词典不难发现,共享的解释均是:共同分享或在一起享受、庆祝之意。
而实际我们在使用这类共享产品时,往往都是需支付一定的租金,可能厂商在前期会打着X小时免费推广促销手段,前期烧点钱吸引用户这个套路不算新,但最后依旧是需要我们付出“租金”。
并且几乎所有的共享产品可都是需事先支付一定的押金。所以,称它们为租凭XX或许更为贴切。
&蛋糕看起来真的挺大一块
根据中国报告厅的专业报告可知,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
其中手机网民6.95亿,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我们再结合2016年一整年里国内手机出货量达5.26亿部这个数值来看,这么庞大数量手机带来一大问题便是如何解决它们的电源。
“中国什么都缺,唯独人不缺”,以前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当成笑话看,但随着人均消费水平提升,智能移动设备人均拥有量增加,如何为它们充电是一件另许多人头疼的事情。
国内庞大的人口作为基数之下,往往也就代表着隐藏客户有多少,看起来这块蛋糕挺大,共享充电宝视乎有着一个美好的前景。
&要活下去,怎么赚钱是根本
回归到本期咱们想探讨的话题,共享充电宝真的前途似锦么?
想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需要对其盈利模式、市场前景等综合分析一番已经可以有个大致了解。
1、你准备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解决什么需求?换而言之,你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刚需,还是改善性的?
2、这个需求的市场是否足够大?如果是个小市场,那就不是创业,是糊口。
3、你的模式,会动谁的奶酪?换句话说,你的潜在敌人,块头有多大?这决定了你创业的摩擦系数与阻力,也决定了你最终能走多远。
4、你的模式,是否不容易被复制,被抄袭?
5、盈利模式——这是最、最、最重要的。
先说说共享充电是如何进行盈利,这也是所有企业的本质目的。
“什么,不挣钱?共享充电宝是为了便民而生的产物,是公益性产业。”如果有人是这么说的话,要么是在耍流氓;要么则是真土豪,有钱没地方花。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如何挣钱才是根本,不挣钱钱怎么发工资、不挣钱股东会放过公司不扯资?共享充电宝利润从何而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1、租金收入
不可否认,目前所有的共享类型产品,其租金费用必然是最为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那么对于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充电宝,它的共享租金营收自然十分好推算。
以目前市场主流mAh的充电宝为例,单个售价基本维持在50-100元左右,结合工厂价与特殊性决定,我们取相对折中的60元作参考成本价,每个充电宝一天营收流水4元(10000mAh充电宝正常能为普通手机充电2-3次)。
一个网点机柜有20台设备,那么一台“充电宝机”光充电宝成本就得1200元,折算其他杂七杂八的成本,一台充电宝机的成本大致是元不等。
那么/(4X20)≈38-50天即可抵消固定成本,末尾再算上水电、地块租金和维护成本等支出,基本3-6个月便能回本,后期营收更是非常可观的数目。
2、变相售卖产品
是的,许多共享充电宝除了提供充电宝租借服务之外,它家充电宝你用着挺顺手,下次去归还充电宝时便可在租凭网店“一手交钱,一手拿充电宝”。
不想还直接扣押金?且不说共享充电宝较为特殊设计,我们无法为其正常充电二次再用,忘了上文提到芝麻信用问题么,不归还仅扣押金、扣积分,下次想再租人家可就不干了。
除此之外,手头上没有数据线?小意思,大多数共享充电宝网店也出售各种类型的数据线。以“借”为引子吸引用户试用自家产品,乃至到最后售卖出产品。
这一点则算是共享充电宝的独有属性,毕竟摩拜之类的共享单车顺道开卖自行车我想也没几个人买吧(难道不是咩?!....)
3、押金=不动产
共享充电宝同样没有跳脱出类似的运营模式,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支付不同程度的租金。
至于押金,根据笔者的了解,某些共享充电提供芝麻信用认证,信用分达到600-650分即可免押金。当然,相信大部分老百姓并没有那么高的芝麻分。
用户所提前支付押金算是暂时的不动产,每名用户押金100,10个人里平均有6-8个人把押金留在厂商手里(你不会每次用完充电宝立刻提现押金,对吗?我也嫌麻烦)。
一个成本不过50元的充电宝,能让用户滞留押金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如果一个共享充电宝厂商能拉入数十万用户(真的算少的了),完全有能力派生出几个亿的短期”存款“。
试着想想,这么一笔数量非常庞大且可利用的资本,厂商光吃利息一年得营收多少?
再要是投放到资本市场当中呢?据了解,行情价年利率5-10%左右,如此巨额押金一年轻松赚几千几百万。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家共享充电宝想要良好的生存下去,如果只是靠着用户押金才能苟活下去的话,嗯,那么江南皮革厂的悲剧跑不了将会再一次上演。
4、广告收入
打广告自古以来早就成为商业盈利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共享充电宝会与其他类型厂商合作,在机柜上、在充电宝本身提供合作商的内容露出。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类似收入源则是推广APP服务(另一种方式地打广告)。
充电宝里内置推送模块,用户插上充电即可推荐相关APP软件,而如今一个APP的单个用户单次推广费用从几元乃至高达几十元不等,而且对于这种推广渠道有着极强的准确性,软件商们怎么可能会放过呢?!
↑↑↑数据来源至网络
笔者先给大伙看几组数据:据统计,18家共享单车玩家已经完成超过30亿人民币的融资。
而共享充电宝方面,此前统计结果,市面上十几家相关公司,已有超过20笔金融投资,包括腾讯和蚂蚁金服都进入了共享充电宝领域,累积融资金额超3亿元。
对于融资这种万恶的资本主义玩意,笔者并不打算装大头,什么股份稀释、股权变现的话题现在网络上相关讨论非常多,有兴趣大伙可自行搜索。我只是希望,共享充电宝别玩过火,更别成为”下一个乐视“即可。
想活得精彩,这几个问题先解决
1、安全性如何给用户信心
曾有不少新闻都曝出因充电宝质量不过关而导致的爆炸、失火等类似事故发生,共享充电宝首要责任一定得保证安全。
然而,据相关资深人士介绍,以及网络上已有的拆解信息我们不难发现,占据较大比例的共享充电宝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多采用某些厂家的囤积充电宝、或是N代前的老款产品。
而锂离子为原材料的电芯一般寿命在300-400次左右(完全充放),但随着时间增长、电芯内部材料活性以及整块充电宝PCB电路稳定性(有无腐蚀)都有所影响。
此外,还记得上文笔者提到:某些共享充电宝一插手机,APP推送接踵而来?
在当下我们个人数据也越来越多,信息的价值也越来越大,数据安全也越来越重要。
先前,央视也曾曝出利用充电宝读取用户数据信息的新闻,此种带有病毒共享充电宝,能够自动匹配读取手机里的信息。
到底谁给它们安上病毒,是厂商自己,亦或着是不良商贩私自改装?我们暂且不论。隐私数据、安全数据的泄露,未来势必给用户造成的风险才是最头大的事情。&
2、可复制性过强,门槛较低
目前,共享充电宝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机柜式租赁机器,用户可以带走实体充电宝,属于移动式充电服务。
另一种则是固定点充电,终端为一台大容量的充电宝(机),用户需在如KTV、咖啡厅或是餐馆里进行充电,充电宝不可随意搬动。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共享充电宝,实际本质并没有得到过多实质性的进步。加之充电宝本身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门槛较低,可复制性太强,各家各户的共享充电之间并没有形成差异化。
加上之前一大批投资者涌入,这也就意味着同一个市场当中将出现多个竞争者,从而导致订单不断分流、价格持续下降,最终只好通过烧钱、打“免费牌”培养用户粘性,这点跟最早时候的共享单车很像,对吧?
3、网点铺设难度目前较难解决
大致上目前共享充电宝以铺设在商场、电影院和餐馆三大主要人流聚集场所较多。
前两者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场地选址、租金和设备用电之类的问题,而在共享充电宝入驻餐饮场所这个件事上,视乎遇到的阻力可就不这么简单了。
笔者曾对共享充电入驻的话题,简单采访过一位经营餐馆的哥们,他大概是这么说的:“很多餐厅早有备用充电宝供客人临时充电使用,以前这项服务不收费,现在你拿一个付费的产品出来告诉客人扫码交钱充电,于情于理说不过去。
不少客人会认为,吃一个饭还要花这个钱,虽然不多,但很容易因此给客人留下不良印象甚至是反感。”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觉得小电甚至在进店(推广入餐厅)的阶段都会受到阻力。
4、我们对共享充电宝的刚需有多少?
共享单车解决短途出行,城市代步的最后一公里,瞄准的用户群体是绝大部分老百姓;“滴滴打车”解决中长途出行,对比出租车用户可定制的服务更灵活。
但是问题也来了,什么场景下我们需要共享充电宝来解决手机之类设备的充电问题?
前提条件:你手上的手机快没电或电量不多(废话= =),恰好背包里没有充电宝,附近找不到合适的电源之下我们或许会考虑去使用共享充电宝。
这就牵扯到两个问题:
当前手机内置电池容量已今非昔比,几年前的1500mAh、2000mAh,如今新款手机普遍3000mAh电量起跳,未来更有石墨烯之类电池的加入,我们还会经常出现“手机快没电”的情况么,不会吧!
↑↑↑数据来源至网络
另外一个重点,根据专业机构的数据统计,2013年移动电源国内销量为3000万台,总产值超过百亿元大关;2015年则跃升至了4000万部;2016年更是接近6000万部。
每一年拥有如此巨额出货量的产品,它的普及我想不会比手机低多少吧?试问还有哪位朋友手上没一两个充电宝么?
我们视乎早已养成了习惯,出门特别是出差、出游之类的远行活动,背包里必带一个充电宝备用。
其次,共享充电宝有着极高的产品替代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正如前面小编提到,即便你今天真的需要充电且没带自己的充电宝,共享充电宝也极有可能被店家早早准备的“免费充电宝”代替。
总结:思聪不会吃X,前面的路不好走。
综上,在当前大环境之下,共享充电宝的路可能真的不好走。能活下去不代表过得精彩,混日子也算是一种生存之道。
我们对于共享充电宝有没有需求?肯定有,需求高么,能跟共享单车相提并论么?
肯定比不了。需求频率低下+其他诸如租借体验不友好、充电速度慢不安全和网点数目少等一些列问题,我们对共享充电宝的刚需或许也就此时此刻此地恰巧用那么一会罢了。
总之,可以归结成一句话,共享充电宝所能解决的用户痛点太过单一。
微信公众号搜索& 驱动之家 &加关注,每日最新的手机、电脑、汽车、智能硬件信息可以让你一手全掌握。推荐关注!【 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724
播放数:780
播放数:539
播放数:164335& & 共享充电宝的风口已经是过去时,但其存在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帮助不少人解决了手机没电的燃眉之急。
& & 共享充电宝最大的优点是应急,当用户没有携带充电宝,也没有带充电器,手机又没电的时候,共享充电宝就成了重要的手机加油站,而且自带充电线,各类插口都有,还是挺方便用户使用的。另外,共享充电宝价格不高,充30分钟收费一元左右,基本每个消费者都能接受。
& & 但是和自带充电宝相比,共享充电宝也有很多不利的地方。首先是寻找充电宝租赁本身就是一个麻烦的过程。在城市中,有的用户出门不是携带充电宝,而是直接带着手机充电插头和连接线,这样的话,找个插座就可以了。咖啡馆、餐厅、地铁站里面都有插座,这比找充电宝租赁点还方便,从这个角度看,共享充电宝未必是最方便的充电解决方案。
& & 自带充电宝最大的缺点也就是重一点,麻烦一点。有些女生出门的时候包包小,不愿意还塞个移动电源,有些男士如果没有带包的习惯,也不知道移动电源往哪里放。除此之外,自带移动电源肯定是最心安的手机电池解决方案,不用寻找插座和共享充电宝租赁柜台,随时可充。
& & 银行信息港认为,所以共享充电宝适合生活在一二线大城市,周边很多共享充电宝租赁柜台的懒人,如果周边租赁条件不太好,还是乖乖自备电源吧。
相关文章推荐当前位置: —
共享充电宝的成本分析、怎么用?
共享充电宝的诞生:如同当年大量资本涌入O2O市场一样,嗅觉敏锐的诸多资本,都试图在火爆的共享经济时代分食一杯羹。或因于此,数十家风投才会出资亿元,投资了一家做共享充电宝的企业。仅就市场需求而言,共享充电宝可以说是共享经济的一个深坑。共享充电宝的成本分析:充电宝与单车一样同属高频使用的物品。相比之下,充电宝的价格更低,只有几十元,这注定共享充电宝是一个门槛极低的创业项目。在实际生活中,充电宝的使用频次要远高于单车和出租车,但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充电宝是一桩好生意。待机越来越短的智能手机,让充电宝成为人们出行时的一件必需品。在这样一个应用场景下,共享充电宝这一新生事物有点画蛇添足。与共享单车一样,共享充电宝也是靠出租盈利。残酷的现实就是,出租充电宝的需求并不高。试想,每个人出差甚至上班路上都会携带充电宝,花钱租一个充电宝岂不是多此一举?以北京为例,在拥挤的地铁里,几乎每个人手中的智能手机另一端都连接着充电宝。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商场、机场、高铁和一些餐饮场所,都有免费的手机充电服务。当然了,在机场和车站的一些经营场所,手机充电是收费的。此外,高铁和普通火车上,已经提供了电源插座,人们可以非常方便的给手机和其他电器充电。越来越完善的配套,让共享充电宝无用武之地。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充电宝价格便宜,如果有需求直接购买一个就可以了。在火车站和机场,我们经常会看到兜售充电宝的小贩。毋庸置疑,充电宝使用频次虽高,却没有旺盛的刚需。没有市场需求,大量资本仍旧涌入共享充电宝市场,这是为何?答案显而易见,没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共享充电宝很难成为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资本对共享充电宝的疯狂,最合理的解释恐怕就是不想错过任何一种共享经济模式。附:共享充电宝怎么用?共享充电宝的柜机里放置一般放置了多个充电宝。先扫描了柜机上方二维码,然后关注了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里的附近街电,就可以查看离自己较近的柜机位置。随后,在菜单栏借还选择借充电宝,并扫描充电箱右上角二维码,选择安卓、苹果接口。这时候,系统就会弹出充值的界面。按照要求,先充值了100元。成功后,等待卡槽弹出电源。另外充电宝本身自带数据线,只要插入接口,就可以为手机充上电。同样,要想归还电源,在菜单栏借还选择还充电宝,扫描充电箱上二维码,将数据线收入电源,正面朝上插入指定卡槽。以上就是关于共享充电宝的成本分析以及使用方法介绍,在贤集网小编看来,其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市场的需求有限,还是应当慎重一点。了解更多,关注贤集网物联网工程资讯频道:http://www.xianjichina.com/news/list_80
我来说几句
还没有人评论哦,抢沙发吧~
大家都爱看
专题资讯导航
意见被贤集网采纳后,贤集网赠送一张限量版的U盘会员卡!
联系方式(必填)
您的意见(必填)
Copyright (C)2014共享充电宝很火,但对你真的有用吗?
共享充电宝很火,但对你真的有用吗?
[导读]调查动机共享经济俨然是当前最&潮&的发展模式,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相继问世,其中,尤以共享充电宝的关注度...
  调查动机
  共享经济俨然是当前最&潮&的发展模式,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之后,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相继问世,其中,尤以共享充电宝的关注度最高,既因为给手机充电已成为市民生活的&标配&,也因为这款共享产品带来不少争议。共享充电宝是否存在一些安全问题?《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充电宝在共享经济圈刮起一阵旋风。
  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手机,由此产生了随时随地给手机充电的需求。那么,当共享充电宝到来,人们又是如何看待的?
  市民使用体验不同
  在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充电宝产品中,《法制日报》记者选择了两款产品并关注其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定位,在北京市朝阳区一个购物中心的一家餐厅内,记者同时发现这两款共享充电宝产品,二者相距十多米。
  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其中一款产品是桌面式共享充电宝,同一个充电装置可以同时给好几个手机充电。用户不用付押金,充电收费一元钱一小时,不过不能携带。
  另一款产品是便携式移动充电宝,一个设备上有多个格子,每个格子里有一个移动电源。在设备的大屏幕上有&借&和&还&两个按钮,根据屏幕的提示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支付押金100元。支付宝芝麻积分在600分以上的用户可以免押金。1小时内使用免费,超时1小时后,每小时收取1元,封顶是10元/天。使用这款共享充电宝,用户可以一边逛街一边给手机充电。
  曾经使用过这两款共享充电宝产品的北京市民杨女士说:&使用桌面式共享充电宝时,我只能在那里等着,比较无聊。使用移动式共享充电宝时,借取和使用都很便利,但是需要自己到处找网点去还。一般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地区,App显示的归还经常是0。上次我就找了一会儿,按照App的导航走到一家饭店才把充电宝成功归还,这其实很浪费时间。&
  有人赞同有人担忧
  尽管购物中心里人不少,但记者观察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现使用共享充电宝的人。
  为了了解人们对共享充电宝的看法,记者在购物中心里进行了随机采访。
  北京市民张女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咖啡店、餐厅以及购物商场,她曾多次看到共享充电宝,但是她暂未使用,&应该会比较安全&。
  &我觉得共享充电宝和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性质是一样的。共享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很多共享充电宝机器的位置是固定的,比如在餐厅、购物商场,如果使用者想要弄虚作假,周围那么多人看着应该是比较难的。而且,我觉得共享充电宝本质就是移动充电器,里面是电路电池,也不存在什么智能化的芯片,所以应该很安全。&张女士说。
  《法制日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有部分市民认为,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使用者可能会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对于这一点,张女士比较乐观。&我知道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需要通过微信及支付宝扫码,不过,只要使用者不点击一些莫名其妙的授权应该没有问题。微信、支付宝类电子支付几乎已经成为生活常态了,现在很多人去超市购物都使用扫码支付。我认为,大家有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是好的,但是在如今这个科技社会如果做什么都战战兢兢,那就会被淘汰了。&张女士说。
  北京市民林先生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共享充电宝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安全隐患也存在。
  &我曾经在微博上看过对共享充电宝&加料&的视频,技术人员通过一些手段可以在共享充电宝里加一个芯片,其他人在连接共享充电宝时,技术人员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对他人手机进行操作。比如,对共享充电宝做手脚的人可以在电脑端用他人手机号码发短信、进行在线电子支付,窃取手机里的个人照片、聊天记录更是不在话下了。&林先生说。
  《法制日报》记者在一家视频网站找到了一段视频,是某电视台拍摄的节目,字幕显示为&谨防&加料&共享充电宝&,大意是:网络安全工程师将一个手机与&加料&充电宝连接起来。按照网络安全工程师的说法,当手机连上&加料&充电宝后,手机就被接管了。网络安全工程师可以通过电脑进入手机支付宝二维码页面,即使不知道密码,也可以把钱&偷走&。此外,无论是短信还是通话记录,网络安全工程师都可以通过电脑随意打开,甚至可以遥控手机拨打电话。即使断开手机和充电宝的连接,手机仍然处于被劫持状态。
  面临多重安全风险
  作为使用者,北京市民杨女士也向《法制日报》记者谈到了对于共享充电宝的一些担忧。
  &首先是共享充电宝自身的质量安全。当我把共享充电宝拿在手里时,我觉得安全性没那么高。我们自己的充电宝的外壳很多都是橡胶或金属的,但感觉很多共享充电宝的外壳是塑料的,感觉质量没那么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常说的移动充电器爆炸问题,现在我暂时还没看到共享充电宝爆炸的相关新闻。不过,我有一次使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大概30分钟,手机电量增加20%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充电宝和手机都开始发热,于是我立刻给拔掉了。&杨女士说。
  杨女士也担心在使用共享充电宝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就个人信息安全而言,我觉得桌面共享充电宝相对比较安全,因为位置固定。不过,便携式充电宝的安全系数就没那么高了,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借还,如果会技术的黑客将充电宝借走,之后往里面加芯片,那么后续使用的人就会面临手机信息被窃取的风险&。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程序员曹先生也在公共场所多次见到过共享充电宝,不过,他明确向《法制日报》记者表示,他不会使用共享充电宝。
  &像我们这种技术人员知道&猫腻&可能出现在哪里。&曹先生说,&我见过很多立式带有显示屏的公共充电桩,每次看到有人在那里充电,我都为他们捏把汗。其实那种公共充电桩本质上就是一台电脑,有内置的集成电路板、芯片,并且靠程序运行。有程序的地方就会有人,有电脑的地方就会有黑客。对于这种立式公共充电桩,我们普通的程序员写一段程序找机会置入,就相当于用自己的电脑对其进行接管,人们通过数据线将手机连接到充电桩上,其实就相当于把手机同时连到我的电脑上。这样一同步,我就可以接管其他人的手机,当然也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所以这种立式充电桩并不安全。&
  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曹先生也不乐观。&现在大数据、算法不断发展,数据公司和社交软件合作,无孔不入地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我知道借还共享充电宝是要扫二维码的,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对其进行授权,但是微信、充电宝其实都绑定了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在扫码过程中,就给信息泄露提供了可能。也许做共享充电宝的公司不会对个人信息挪作他用,但是数据库泄露也不是不可能的。&曹先生说。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陈迪卡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
千家智客APP
千家智客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智能行业!共享充电宝怎么用?
共享充电宝怎么用?共享充电宝使用教程
  有时候,我们在外面逛街或者上班,手机没电了,这时如果有一个充电宝就能马上解急呢?而共享充电宝一个全新的服务方式,对于很多朋友来说都是很实用的。那么,共享充电宝怎么用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共享充电宝使用教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共享充电宝
  找到街电:
  1. 扫描柜机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2. 或者通过搜索Anker街电的公众号关注;
  3. 点击【附近的街电】即可查看最近的街电柜机;
  借用电源:
  1.在公众号菜单栏【借还】选择【借充电宝】;
  2.扫描充电箱右上角二维码(用于定位柜机);
  3.选择安卓/苹果接口(支持安卓、iPhone5及以上机型);
  4.首次借用需押金(归还后可自由提现);
  5.等待卡槽弹出电源,开始免费充电;
  归还电源
  1. 在菜单栏【借还】选择【还充电宝】;
  2. 充电箱上的二维码(用于选择柜机);
  3. 将数据线收入电源,正面朝上插入指定卡槽;
  4. 归还成功提示后,归还成功;
  余额提现:
  1. 在微信公众号菜单栏更多中选择余额提现;
  2. 点击提现后余额及时退给微信支付;
  3. 余额最快10分钟内到账;
  4. 请关注微信支付了解实时情况。
大家都在下
还没关注下载之家微信 的亲们赶紧扫一扫左侧的二维码吧!或搜账号:
还没关注下载之家微信 的亲们赶紧扫一扫左侧的二维码吧!或搜账号: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下载之家(www.xiazaizhijia.com).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号-1 闽公网安备 7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电源就是充电宝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